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閩海蓬萊清源山

作者:  來源:泉州文史資料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04日

閩海蓬萊清源山

清源山又名齊雲山、北山、泉山。周圍四十裏,橫跨十余裏,高數千仞(實海撥 498米),為泉州主山、名山。茲山上起三峰,形家謂之三台。中峰為主峰最高者。四望無際,卻以平勝,左峰明光滿地,右峰迭境參天,也皆以奇勝。

清源山磅礴而秀麗,岩石突兀而奇瑰,泉流久遠而清冽;林木蒼蘢,四時長青;古道幽深,寺廟爐香,身臨其境,疑是閩南蓬萊。登高四望,平疇綠野,城廓樓屋、聳立雙塔、長橋穹虹,盡在眼簾。遠眺晉水銀帶,滄溟渺茫。

 

清源山大山門曲

茲山自唐開元六年( 718年)舊泉州州治東遷建城後,海交繼續發展,經濟日益繁榮,人口驟增,遊山者日多,因而清源山得以開發,千百年來留下十分豐富文物史跡。特別是1979年11月7日景區管理機構成立後,按規劃開發建設,加強保護管理,所以這景區在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現在它是全國 119個國家級的風景區的驕子了,正準備著迎接即將在我名城泉州召開的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和省運會。

抗日戰爭前泉州古城未盡拆毀時,遊覽清源山大都出北門;遊賜恩岩或龜山、獅子岩則出東門。現在交通便利,遊者可自選定岩址,循路登山賞心漫遊。茲就遊山所見作些贅語雜言,聊供參考。

出北門循東至山兜襯,剛上清源古道,路旁林木處一奇石直立如筆,上鐫“文魁塔”三字。這應是象徵清源山鐘靈毓秀,舉凡士子攻書于岩洞或受業於寺院,大多科舉成名。諸如歐陽詹在賜恩岩讀書,登唐貞元8年(798年)壬申科進士第二名,而首開閩中文獻,自此泉州文風蔚起。又如唐陳嘏曾讀書于梅岩,擅詞賦,為宣宗帝所器重。林蘊、林藻莆陽人與歐陽詹友善,在舟峰林石間讀書,宋參知政事李邴號雲龕,為其題鐫“林洞”岩額。再如明顧珀結廬讀書於泰嘉岩,明王慎中和李光縉各自在遵岩(百丈坪)和上洞攻書,布衣黃季弢(文炤)在南台讀書著作而成

明代抗倭明將俞大猷練功處——百丈坪名。清乾隆間泉郡縉紳以為山靈發祥,在上洞建三公祠,奉祀宋韓琦獻公和明蔡清虛齋、顧珀柔佛巴魯二公。上登至妙覺山下,古道西向近處,鐫有“碧華清勝”4大字,橫排字約1米半見方,隸書疾筆,蒼勁而俊秀,下署“城禹之鼎奉使閩海得游清源溫陵,時屠維大荒落餘(己已餘月即1665年 4月)洶書於題此”。查禹氏為江蘇江都人,清代畫家,康熙中任鴻臚寺序班。此題展示了清源山宏偉博大而清秀碧麗的畫面,而以《爾雅》歲序異名記時,卻似有玄虛詭譎之嫌。循此而下數百步可見一蛙石隆起,“中空如屋,景趣天然”,內石刻“同娛石”三字。筆者曾入屋停步,山風南北對流,且有天成石床可憩。同石外頂部鐫有“別有天地”大字匾額,每字 1米見方,楷書信筆,十分端麗,近處岩石又有記事連詩及門葉匾計 3方。此景點系清乾隆間荊山王氏因營厝風水事發現而加點綴的,但已荒蕪二百多年了,亟待開發。折回向東至妙覺山,穀澗處有口瑞泉(俗呼仙泉)在石屏下,其銘文和記砌造石水筧文均刻石留存,時在南宋慶元己未年(1199年)。方志載:“婦無湩(乳汁)。飲之,湩”、“鑒者神清,飲之無病”、“瘍(外傷潰瘍),洗之,愈”,很有療效。但我以為這口所謂仙泉與四周山地潤濕,草木茂盛多生草藥有關。因這些草藥的根莖或脫落的果實,經雨露泉流日久浸漬而滲出藥效,最後導入水筧石池,供病者飲療或洗治,就都愈好。說明“仙泉”並非神話、邪語。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對此史跡進行開發,並作醫藥的調查研究。

 

瑞像岩

下崗行古道,步磴至瑞像岩路口,即顯現一回文石刻匾額:“山靈笑我(我笑靈山)”。同石又鐫一詩:“匹馬南來經一年,行裝輕約半峰煙。還家親友如相問,酌得清源幾口泉”,題名為“子游裏人錢嘉辱穀氏題”。錢嘉蘇州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泉州中營參將。他游山時以“酌得”清源山岩茶名泉為幸,而作詩讚賞留念。就此向東直上即是瑞像岩,釋迦瑞像營造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佛室初為木構,迨至明成化癸卯(1483年)越甲辰,才改建石室,現列為省級文物保擴單位。斯岩四周山青石碧,格外幽靜,身置其間如臨仙境,誠為遊山的好去處。石室額匾“瑞像岩”及石柱對聯:“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系莊俊元撰書,字屬行書,寫得瀟灑勁秀,值得鑒賞。查莊氏第清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進士,宅在泉州西街甲第巷。又岩前山石下有口清泉,長年出水,即聖泉,因釋迦牟尼意即釋迦族的聖人,聖佛弘揚經法,自有聖泉以供佛徒飲用。岩右後側有《瑞像岩記》一方,下款為明“弘治二年(1489)歲直己酉九月哉生明……勒石”,“哉生明”為怪僻字詞,經查對知道“哉”古有“始”義,語出古代蒙學課本《幼學瓊林》,“哉生明”即始生明,即俗語“初二月眉,初三漸來”的意思。由此而上,過片瓦岩即是望州亭,望州亭建於北宋後期元祐中(1086-1093)。此處境界豁然開闊,眼前郡城歷歷如畫。斯亭昔時稱魁光閣,有僧尼住寺供佛,因遭匪劫而廢。現留存南宋摩崖題刻多方,其中有關海交市舶的石刻 2方,即慶元三年(1197年)廬陵胡仲方等四人記遊、及嘉泰元年(1201年)名太守倪思知泉,越年偕同僚上清源洞禱雨,雨後謝雨回登斯岩作詩記事。查胡榘字仲方於紹熙間(1190-1194)曾監泉州舶務。倪思知泉那年古11月曾同提舶餘茂實在九日山昭惠廟主持祈風典儀。另外還有陳讜的題字,陳讜莆陽人第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任泉州州學教授,志稱其“書法遒勁,不減蔡襄”,他題刻于三蟒石腹的“望州亭”及岩背山麓的“北山勝概”、“瑞泉”諸字,都很名貴。此二岩洞石奇景美,環境幽靜而視野開闊,登臨其處俗事忘懷,如入仙境,因而古人來游者留鐫“忘歸”二字于崖石。

 

碧霄岩

碧霄岩與瑞像岩毗鄰,地臨清源山古道,古名日休岩、吳頭陀岩,俗呼田螺媽,因該岩有三尊佛像,佛頭戴喇嘛教螺旋塔尖形冠冕,狀若田螺,故樵夫以此呼之。斯岩地雖逼仄,然石奇而名,即巨石架屋、迭石為洞、洞上有洞、夾石成隙、抵石為門,因而有片瓦石室、小有天、一線天、透碧霄、迷魂洞、登天梯、過天橋及穿石現(獻)“大壽”等勝景。所以元“至元壬辰(1292年)間,靈武唐吾氏武威將軍阿沙公來監泉郡,登茲岩而奇之,刻石為三世佛像,飾以金碧,構殿崇奉”。三世佛及其殿宇自創建迄今,已 706年了,其間修建次數有史實可稽者僅三,首次是元至正丁未(1367年)秋(見下碧霄摩崖碑記),即元朝將亡那年。這次元官員多人“慨然興修,再新堂構”,有其政治目的,即借此籠絡佛徒收買人心。第二次應是明洪武壬戌年(1382年)十二月(見上碧霄摩崖碑記)。這次鼎新斯岩是由住持僧圓暉向施主捐募,出於虔誠“誓願”的。第三次於1991年由泉州市城建局撥款44.5萬元,風景區具體負責重新整修三世佛像和構建殿宇。石雕三世佛像經鑒定為元代梵式造像,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保護最好、位於最東南的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同時興建廣欽和尚舍利塔院,該塔院包括舍利子石塔、紀念室和一尊“廣欽伏虎”的石雕摩崖像。廣欽和尚俗籍惠安縣,受戒於泉州承天寺,後在碧霄岩苦行修持13年,長期不食煙火,以水果裹腹,故有“水果和尚”之稱。抗日戰爭勝利後,東渡臺灣弘揚佛法,海內外出家、在家弟子達20多萬人。他95歲圓寂於臺灣高雄。其弟子按他生前的“乘願再來”、“葉落歸根”意願,把舍利子和銅像帶回泉州,並籌資建塔院,以資紀念。又岩下古道旁有 2方石刻匾額,其一為“抗直敢言”(即亢直敢言)。此匾額系莆田江春霖於光緒年間任職監察禦史之時,書題勒石,以表彰泉州陳慶鏞在任監察禦史時,不

臺灣高僧廣欽老和尚舍利塔畏權貴,不怕殺身,上疏彈劾鴉片戰爭時喪權辱國的琦善、奕山、奕經、牛鑒等皇親大臣,且直指道光帝淆亂是非之謬,逼使皇帝收回“棄瑕錄用”的成命,因此,獲得“諫草流傳,讀者詐舌……直聲滿天下”的事蹟。其二為“忠勤正直”。這匾額是咸豐帝御筆書賜給浙江巡撫黃宗漢(號壽經,泉州人)的。即咸豐四年(1854年),皇帝特詔褒獎宗漢“辦理防務、海運及本境治匪、察吏,精祥無瞻顧,深甚嘉尚”時所賜的。咸豐六年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朝廷命黃宗漢為欽差大臣和補授兩廣總督。宗漢力主抗擊英法聯軍,但清政府面對強敵卻一味求和,且以“有礙和局”為由,免掉他的重臣職位,調京候補,而先後和英法二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宗漢在京時與載垣、端華、肅順等主戰派過往甚密。此時咸豐帝偕寵妃那拉氏逃亡熱河承德,十一年帝崩,慈禧太后(即那拉氏)勾結恭親王奕祈發動宮廷政變,纂奪大權,殺害載垣等八大臣,宗漢也因“迎合載垣,行為不端”獲罪,被革職為民,並追回“忠勤正直”禦匾。以上贅述的二方石刻匾額,遊山者可流覽而過,也可駐足考究。

由此循古道登山,左通新辟的上下二條“峭壁游”石階山徑,直上則是少憩亭(原名不易亭)。明末永曆五年(1651年)理學名儒林孕昌修葺斯亭,並由“門人洪承畯匾而記之”。該“少憩亭”(樵夫倒叫“憩少亭,又近音俗呼客鳥亭”)楠木匾,筆者聽村民說,“文革”初被一個“識貨”的惠安木工帶走,據為己有。亭外石壁今存明萬曆十七年己醜科泉州進士鄧鑣題刻“少留冷飲”四大字,過亭可見“仙去”二字刻石,又有一方城內甲第巷莊氏的墓道碑,上面刻文說明莊墓就在水流坑村北面的大道岩口,從而證實大道岩的確址。又水流坑村看風水的吳友成曾說,他小時候聽老人家說,少憩亭右下有個“尉遲岩”(應是諧音“不易岩”)。由此推知古清源石路未築砌前,須向西繞不易岩而上,其故址就在鐫刻“(百)尋青壁”那巨石的背後,即片石架室為岩處。

再行10多分鐘就到水流坑村口,此處林蔭蔽天,澗流潺潺,十分涼爽,可駐足飲茶、小吃。昔時清源山13鄉村民大都入村走東古石路。向此路走,可遊泰嘉岩、大道岩、半嶺寺,然諸寺岩早己廢圮,遺留史跡也少,若要探古尋幽,則非熟悉者導遊不可,故略。歷代遊山者都由村口蹬石階走向清源洞古主道。登上石道即見“五雲深處”四大字崖刻。這方題刻系溫陵太守燕山郝斌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書題勒石的。再上幾十步就到“小雲關”,又名石門,石門鐫刻對聯:片雲夾石樵肩出,半嶺孤僧笠月歸。此聯意境甚妙,耐人尋味。這石門是古代築路開鑿的,左石扉又殘留元至正年間的鐫文,因此可推斷清源山古道是元末以前鋪築的。又上可見“山高水長”四大字摩崖題刻,系陳大玠所書。陳氏泉州筍江人,登清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年進士,官至浙江道禦史、太常寺少卿。續行古道,路旁有小屋一間,石柱鐫“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對聯,屋內石柱又刻“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聯對。其實這屋並非半嶺宮(亭),而是1958年前後生產隊建的臨時倉庫或牛棚,而石柱是原半嶺寺遺留下來的故有人誤以為是半嶺寺遺址。再登山路,道旁岩石刻有明嘉靖癸亥(1563年)季春都督俞大猷提兵興化剿倭寇,次月班師偕友人游諸洞記文。同石又有明萬曆甲戌(1574年)春三山陳第(連江人,官至遊擊將軍)從先師俞虛江遊清源,辛醜秋(1601年秋)再至時,懷念已故 3年的俞都督的詩文刻石。又行片刻可見路邊置一石瓠,雕琢精細,瓠邊有小瓠,古時供樵夫盥洗和飲水用。近處有“佛”、“思源”、“泌汾(書)”鐫字。其上臥石廣披為坡,灌木篁竹叢生,也有粗琢一二“佛”字于坡石。此地應是36岩洞之一的棲霞岩,往前直上約15分鐘,清源山古道即被淩空的天湖水庫大壩攔截。壩下蒼壁鐫刻“紫澤洞天”四大字,為劉用紓書。劉氏晉江縣人,登南宋嘉定戊辰(1208年)進士,著有《北山漫遊》。同石又刻存“嘉熙庚子(1240年)良月中浣後二日(十月念二日)”趙楷效東晉時人們組織蓮社修念佛法舊事,而“約庚友游紫澤洞”,“登喜雨軒”記游文字一方。文中記遊者為儒士 9人,釋者 5人,羽士 1人,這是三教大會合的史實。它較之南台岩的佛祖殿、三清殿、魁星閣和清源洞的佛祖殿、裴仙洞、文昌閣(含三公祠)的三教同祀,更具特色。紫澤宮和喜雨軒早廢,故址今淹為湖底。

現天湖大壩左右下側有石階、山路可登上。昔時清源山西面的茶寮、洞後、西田寮三村村民都循此往來;現在要步遊中、右峰的“山海大觀”者可走這條清源山古道——當然也可乘公交的20路小巴車,沿電視臺公路到天湖或清源洞。

 

清源山天湖

建設天湖是清源風景區很重要的基礎設施,國家投資 480萬元,連同開築一段七百多米的公路和停車場,總的工程歷時二年於1995年建成。其大壩高29米,長 170米,蓄水量達12萬立方米,相當於原先建築的小水庫 8倍。天湖建成為“山海大觀”景點增輝置景。登臨壩頂,佇立鳥瞰,左右峰巒逶迤連綿,與江海雲煙融為一體;回顧中峰,眼前是一片平湖山色,電視臺的白牆、鐵塔,環山的翠林奇岩都倒映在如鏡的天湖中。這就是天然圖畫,前年筆者曾偕友人駐足留影。身臨至境,不由人想起南台岩有古人刻留的兩句話:“塵世事多幽去焉,幾個猶未識青山”。

 

虎乳泉

迥登古道即到孔泉大磐石。這孔千載長流的名泉,由左右二石隙分叉潛流,流量左孔較多,右孔微少,下鑿尺長小石鬥納水,水盈則溢瀉於對面岩石下的草澤中。過去路經孔泉的行人饑渴者,都就此掬水飲服。又舊時城裏富紳人家也有雇人上山到此帶回孔泉水作沏茗品賞用。據說八十年代後期某年閩西地質勘探工程隊有人取孔泉測檢,認為是優質的泉水,於是人們爭相飲喝。筆者也曾游山到此,偶或帶瓶孔泉回家作沏茶用,品其味確實清洌甘甜,回味無窮。因此磐石上及其近處岩壁留下的古人讚賞名泉的題刻甚多。諸如黃日昌摹勒宋朱熹晦翁的“源頭活水”明萬曆甲寅(1614年)李開芳、何喬遠同書勒“孔泉”大字並附記,明林孕昌素菴題勒“卷石勺水”。磐石對面蒼壁,李開芳又于萬曆乙卯中秋大書“清源”二字,並記文:“泉襟大海,浮天吐日,而此澄然一孔耳。山以之靈,郡以之著……”刻石,又孔泉朝東山頂巨石鐫刻大字“源清瀚海”,是“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仲春兵巡使者山陰胡昇猷並書”的。為此,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年)黃時拱受僧圓訥囑託,為募建于孔泉西處的名州亭作記,翌年陽月(十月)勒于孔泉磐石左下側。筆者再讀之,感其記以愛我名泉、名山和名州入意,於是熱愛鄉土之情油然而生。另者,跨入孔泉磐石有顯露一小段“樹木化石”,可作清源山地質的形成滄海桑田變化的研究實物依據。循此蹬階可見俞大猷書“君恩山重”和洪承畯的回文匾額:“仙靈山名”(名山靈仙)刻石。旋踵而上即至清源下洞,下洞背有壁立大石高寬均約一二十丈,在中腰下處,紫農洪承畯于清順治己亥(1659年)重陽題刻“靈源閣”三字額匾,字大近 1米見方,其右提督軍門馬負書也鐫題“雲騰”二大字,都給人以高峻宏偉壯觀之感。筆者也曾披荊穿棘到此探察,發現壁石下部刻存符籙乩字多方,至於唐蔡如金、譚紫霄、明董伯華在此修煉的宮觀、丹灶、董氏升天後骸骨瓦棺,則早己廢無。然此下洞也是今夏重點修建“山海大觀”不可或缺的景觀,故建議除大石鐫字描紅外,必須把蔽石遮字的密林砍斫除掉,以擴展境界,生輝增色。迥登而上即入“第一洞天”山門,而身臨閩海“蓬萊”第一山。山門內外古有小石塔數座,今僅存一。此處林木遮天,環境幽靜,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立《政德記》石碑一座,何喬遠作記,碑文說:“四方賓客,本州士庶,樂慕名勝,遊覽不絕……山戶種茶,遊人采掇,圃芽靡遂……嚴採茶之禁”。又1980年倪鄭重作《泉州清源茶》文記:“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許次紓在《茶疏》說:‘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武夷亞匹’。1607年(萬曆三十五年)陳懋仁在《泉南雜誌》說:‘清源山茶,清翠芳馨,超逸天池之上’。清末進士黃摶扶……倡設清源種茶公司……從建甌引種水仙茶樹……從安溪嶢陽引進鐵觀音等良種……(公司)以宋樹(老茶樹為宋植待考)為名,精製高檔樣茶,選送菲律賓參加商品展銷會,得到金質獎章”。“清源茶歷史悠久,舊甚著名,是以質勝而不以量勝”。1980年前後清源農場茶葉(幹茶)的年產量達 2萬斤以上(清源下洞和風吹嶺二個制茶廠生產的)。但今年 6月筆者路過清源洞茶園,看到的是茶樹與雜草叢生,像是無人管顧的。問及一位同行的農場幹部,才知道茶園片區承包生產後,因茶價賤,生產划不來,茶業生產衰退,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市、區、場部管理農業領導的重視,因為清源茶過去在國內外市場是有聲譽的,生產量、銷售量都不少,問題存在的關鍵是生產管理和制法。生產搞好,制法講究,價賤自然就不賤了。當然,作點銷售商品宣傳也是必要的。

 

蛻岩〔宋〕

繼登石階,又入山門即到裴仙洞,亦名純陽洞。此上洞與下洞統稱清源洞。其地今年未拆除重修建前,宮宇岩殿由東而西齊列者:東築一樓、柴薪屋室、佛祖殿、素庵林公檀樾祠、居中為裴蛻岩石室(左有護室一間)外一宮廳、三公祠。向西毗連又有三、四間瓦屋,為茶場職工宿舍,這就是明末崇禎年間吾泉名儒林孕昌素庵營建的朋來軒、偕樂亭、即魁星閣、西洞天的舊址。又檀樾祠原為林孕昌講堂,郡守高聯興題“正學山鬥”額匾,進士翰林黃景昉刻石柱楹聯:“泉山道貌追鄒嶧,筍水經心紹考亭”(因林孕昌先在筍江在茲堂講學,郡兵備使、太守、邑令、縉紳,俱集聽講,柱聯今存。)裴仙洞宮廳外石柱刻聯:“清含萬象朝羅紫,源俯雙流帶筍浯”這冠頭聯寫山高水長景觀,今存。其他摩崖石刻文字以裴仙岩為多,如泉人陳惠于明初知州致壯(退休)後題岩額:“蛻岩”二大字。岩門對聯為:“道滿好斟三盞酒,山靈長笑一枝花”。此聯寫及裴道人生平行狀,即方志載:道人語音似江東人,宋紹興中來泉,行乞於市,後坐化清源洞。又史傳他頭插花,口斟酒,行歌于城北裴巷,歌道:“好花插一枝,好酒斟三杯,閒事省多管,安樂是便宜”。又說他也樂於為人采山草藥治病。裴巷之名由此。又清施琅題“海靜分明水月,山高咫尺神仙”石柱聯,裏人黃元珙也題:“花酒洞中富貴,利名眼裏煙霞”對聯,清施世鈞題勒詩中有“遊人到此休塵念,漫說登臨玩物華”句,清施世綸勒石“出世清真”四大字。另有“棲碧”二大字鐫於洞額,末署呂醉翁乙丑仲夏。考呂氏即呂道人,相傳元代隱修於清源洞。而題“虎乳”也是乙丑年(應是元泰定二年,即1325年),且筆法近似,故這二方石刻可能是元代的。餘不贅錄。

上洞東樓後有一方摩崖碑文《重建清源純陽洞記》,元釋用平撰記,有1150左右字,是地方史、海交史研究的重要文獻之一。文中記述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年)蒲壽庚、蒲壽晟兄弟協力捐資重建清源洞,規制比過去大幾十倍的事蹟。蒲氏兄弟為阿拉伯後裔,回教徒,壽晟曾為廣東梅州知州,壽庚為泉州市舶提舉,背宋降元後擢升海雲平章,仍主市舶,而壽晟則隱居法石。他們重建純陽洞,且儒道釋三教並尊,是為了政治需要,用以征服民心的。洞巔偃石鐫“山海大觀”四字,字近2尺見方,楷書,字面朝南仰天,作田字形排列,為康熙六年(1667年)三韓曾延孔題勒的,但字欠宏偉,且早已圈入電視臺鐵塔下,故建議就清源洞下壁立的大石上,再題刻一大“山海大觀”岩額,以壯景觀,而使山川生色。洞頂東北隅圍牆外,原有宋建的太室,明成化年間修改名元隱室。筆者曾攀登探察,見存有一嵌石小室,額刻“洞天真隱”,額上題“裴乩題”,署“丙午(康熙五年即1666年)夏,洪承畯勒”。此方題刻以“裴乩”而題,乩者為人字形木柄,由二乩手扶而劃字,乩師看唱乩字,實屬巫醫、神醫手法。故此額刻最為奇特。

去中峰清源洞西南半裏為南台岩,亦即右峰的主峰,其地逼窄,山門內外計有五片巨石,均嵌空壁立,高四、五丈至十丈左右不等,廣寬也類此,而以此為壁擋土,下臨無底深壑,故自古築砌灰石牆為欄,1996年部分攔牆倒塌,由市城建局和風景區籌資15萬元,用鋼筋水泥築攔補就。史載唐蔡南玉登岩禱雨,元代天曆間(1328-1329年)僧白雲茅居於此修行,及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才開山建禪關僧室,成化十三年(1477年)擴建,近百年後至萬曆間又重建。有明一代是南台岩香火鼎盛、登高遊覽者最多的時代,清代次之,今留存於摩崖石壁間的遊宦,郡長、鄉紳和文士的題刻達40左右方。如元天曆壬申(1332年)四明(寧波府)王子真題“出岫無心”,為斯岩年代最早的一方石刻。明代的有吳郡孫朝讓題“丸泉”,立齋錢楩題“如此江山”,錢氏又題“空中台閣”大字,氣勢極其高昂。萬慶題“天子萬壽”,溫陵薑志禮題“絕台遏雲”,李朴題“南山有台”,也都為額幅大字。又有“水石名區”贊詞題刻。明代詩文題刻尚多,不盡記述。今年夏秋岩宇拆遷重建後,就可盡覽。清代的有施世綸和施世鈞詩各一首,世綸詩:“悠然出世來,香刹破蒼碧,天地皆濛濛,東南流半壁”。山門額匾“南台岩”,門聯:“廣運婆心稱大士,睜開慧眼妙觀音”,均莊俊元書題,此對聯和明李卓吾題賜恩岩石柱聯的思想觀點相抵背,觀點相映成趣,其聯卻是“不必文章稱大士,雖無鐘鼓亦觀音”。兩代學者意見相左,亦莊亦諧,亦是清源山一段佳話。寺岩內魁星閣石柱聯:“劍氣文光沖北斗,山環水帶繞南台”,也是莊氏題的。岩院內明崇禎十六年(1633年)林孕昌築訪賢亭,其外大石坡上(今存柱孔)建襭雲亭。亭名訪賢是因黃文炤(同安人)在亭上著書時有當道者攜“樽來訪,故意匿避,孕昌‘高其風’而名之,亭名襭雲又因孕昌與黃景昉覽勝至此,衣袖皆雲故名。”

南台岩地位險峻,巨石聳起,雲霧蒸騰,泉丸水清,登臨其境,則氣象萬千,故自古鋪築二道登上石路,以利香客、游山者。向東一道接上清源洞主道,朝南下山至田邊村。這一路路程短,但須蹬二千余級石階,(下段已破壞近四百級),如登天梯,然而樂山樂水者可試登無妨。筆者多年前也曾就此古道登上南台,嘗其遊山之樂趣。

吾泉名儒林孕昌重建西洞天自為記文:“餘之登舟峰也,左望大海,右挹金雞,穹窿一葉高掛雲端,紫霄峙其儒道釋三教合一的南台岩建築群前,雙塔拜其下,自以為觀止矣!浸假而陟南台之巔,怪石插天,千山如畫,三江爭流,萬井鋪茵,而晉南兩邑羅列足下,海外奇峰範乎無際,又自以為觀止矣!嘗試步清源之絕頂,俯溫陵之全勝,地愈峻,而道愈坦,眼界愈寬,而腳根愈實……先輩蔡文莊有言:‘一登第一山,自覺眾山小’,然則孔子所謂小魯天下者,道不在是耶?!”引此作結,也為即將開放的清源山風景區的“山海大觀”,景點的讚語。

作者單位:泉州一中退休教師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