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古閩越族文化特質在東海半島文化的遺存

作者:  來源:泉州文史資料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01日

古閩越族文化特質在東海半島文化的遺存

(一)埔所處地理位置及歷史沿革名稱

古老而迷人的埔漁村位於泉州灣畔,距豐澤區東海街道辦事處約 4公里,枕山倚海,宋屬晉江鄉臨江裏,元明清代屬泉郡塗門外三十六都臨海鋪,民國28年改為晉江縣臨江鄉臨海村,解放後1950年改為池店區中芸鄉臨海村,1958年10月屬泉州市東海公社臨海大隊,1984年 7月屬泉州市東海鄉臨海村,1985年臨海村改為埔村,1986年屬鯉城區東海鄉埔村,1991年 9月屬鯉城區東海鎮埔村,1997年 8月屬豐澤區東海鎮埔村,2003年改為東海街道埔社區。

埔原稱前埔,緣因該地海灘上遍佈紅洞,斯人取和埔合稱而得名。

東海半島古為無諸地,泉州先民——古閩越族聚居地之一。晉永嘉年間,晉人衣冠南渡,沿江掘墾結廬而居。歷經千餘年,自強不息,繁衍至今,終成為今日泱泱大聚落。

埔社區總面積約 2平方公里,轄一個自然村,常住人口 6千餘人。東海半島東瀕臺灣海峽西岸,是古代先民東渡臺灣出發地之一,又是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同時也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海對外經濟開放漁村。因雄踞泉州地理之要,扼晉江海口,曾是古刺桐港轄區,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延伸後,是番船商舶聚集之地,因其豐富歷史文化積澱而聞名於世。埔區域有著曲折的海岸線,有幾處泊船避風的港澳,其海域處於外海高溫、高鹽水,又與晉江內河淡水交匯,是南來北往魚群必經棲息之域。具備適合蛋民的生存的天然條件。聞名於泉州城的埔蚵則產於此。

而東海半島的歷史也很有地方特色。1292年 1月歐洲著名遊歷家馬可波羅奉元祖忽必烈之命護送蒙古公主闊闊真遠嫁波斯為王后,所乘13艘大船就是在泉州東海半島的後渚、埔、法石與南岸的晉江、石獅內河港口集結起航,而載入史冊。當年12月元朝最後一場海戰的征服戰爭,其二萬大軍、千艘戰船也是在半島等地集結並出洋。1974年在後渚海灘和1982年在法石街內挖掘到二艘宋商船而轟動了中外考古界。

閩南三女之一埔女形象及其服飾、頭飾和獨具特色的染色布衫顯得絢麗多彩,再加上奇特的婚嫁文化、民俗禮儀和獨具特質閩越文化,已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

據此,為弘揚“海絲”優秀文化,進一步發掘埔區域歷史淵源、文化積澱和旅遊資源,對唱響“埔女”品牌,擴大對外交流和合作,促進豐澤、東海經濟旅遊建設全面騰飛,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先祖自明以來,世居東海半島千年石頭街內,身為東海人,對於該區域存在這些習俗,很少考慮其深層的原因,今受諸學者啟發,試圖作一次芻談,就其較突出幾個方面作些闡述。

 

(二)古閩越族民俗文化遺風在埔區域的承傳

(1)東海半島發現古人類活動的遺存

1998年泉州業餘考古工作者和史學者組成的考古調查組,在埔鷓鴣山等周邊區域和法石煙墩山等處進行考古調查,相繼發現了萬年前閩南沿海就有古人類活動的遺跡。發現了屬於舊、新石器時代的人工打制過的石制器,有石核、石片等。據專家鑒定,幾次所獲的石制器品質堅硬、打擊點明顯、種類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從它們的文化性質特徵分析,同屬於中國南方範疇,即華南礫石傳統,因此把我國舊石器時代礫石的分佈範圍擴大到閩南沿海地區。1987年春天東山島又發現了舊石器時代化石人類“東山人”,從而證明了在距今萬年前,閩南沿海就有史前古人類在此結廬聚居,這一發現把泉州灣畔,有人類的歷史推前到舊石器時代晚期。20世紀初在該區域又相繼發現陶瓷碎片等文物。其中發現的陶片有繩紋、斜線紋、黑色砂陶,經分析屬於“閩越文化型”遺物,因此見證古閩越族人,曾居住在東海半島區域,繁衍生息,開發的歷史已相當悠久。它不僅是遠古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而且極有可能是東南沿海舊、新石器的遺址之一,同時蘊含著豐富寶貴的民族文化資料。福建古為閩越地、蛋家族人的農牧魚耕狩獵之地之一,東海半島原有土著族群對中原移民文化的認同與相互融合,但在埔區域現存各姓氏族群各種民俗禮儀、風土文化、村莊名稱、性格、語言等方面仍保留著大量的土著人習俗,是閩越文化餘脈、越風泉韻、賦予它許多靈異。

(2)海洋性格

東海半島埔所處地理環境,日夜面對洶湧波濤的臺灣海峽和依傍著晉江內河浪濤,它鑄造了區域的海洋人文生態環境所形成的性格和具有海洋文化特徵,男人主要職業為外出捕撈、航運,子孫世守其業。女人在家料理家務,撫養子女,經營小額海產品。

(3)奇特頭飾、服飾文化

埔女的髮式,俗稱“粗腳頭”,此髮式中髻同屬清代漢族大衫制的發梳大盤髻,亦有樂簸箕髻,或稱蝴蝶髻的,梳發時無分股,以螺旋團結於腦後,髻心古代插上一支大沙魚刺固定,現代才插上一支塑膠筷固定。後繞髻環戴幾串四時鮮花綴成的花圈,古代摘山崗野花環戴。在髻心左右對稱地插上幾支大紅、桃紅色豔麗的簪花、絹花或鮮花,使整個頭上打扮得猶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壇。有的婦女又在左右兩邊,各插上金或銀製成的雙腳發釵或梳子,中年婦女大多配上一對金質的釣鉤式的耳鉤。勇敢的埔女,個個生龍活虎、鮮豔婀娜、凸顯泉州埔女的風采,埔女頭飾文化保留了古代“骨針安發”的本義,歷史的傳承。近代埔區域的人們服飾。男性漁民傳統上多數著裝紅柴汁(赤絳色)衣褲,這是用荔樹、龍眼樹木煉汁染白細布而成,耐穿且便於船上操作,其褲頭寬大、褲筒較短,上衣開左衽,因右衽在海上作業頂風。女性服飾傳統上也著裝紅柴汁衣褲,上衣開右衽,褲筒較短,褲頭寬大,耐穿實用便於討小海操作。多數婦女著裝黑布褲,寬褲筒便以涉海,短袖便以操作,閒時上衣著裝青色布或花布,婦女都不纏足。

聞名遐邇的埔女生活在蔚藍色的大海岸上,有金色的沙灘、紅色的土地……。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悠遠的獨特氣質環境中孕育出來的埔女,有一種特別鮮明的色彩感觀,這些村姑漁婦服飾、頭飾文化是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印證了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這個道理,保護泉州的埔女服飾、頭飾文化這朵奇葩,引導它的健康發展同樣重要。

(4)崇蛇習俗

雖然閩越國在北宋以前消失後,但福建境內原有閩越文化,並沒有完全被漢字文化排斥、退出歷史舞臺,而是被整合吸收、交融,部分被承傳下來。

福建乃至東海半島上一些人不僅在體貌特徵上存留一些古越人的特徵,而且在思想意識、社會習俗等方面保留承傳不少古越族文化的遺風,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相同或類似的體現。

崇蛇:閩越族崇敬蛇,以蛇為圖騰,所以許慎在《說文解文》中對“閩”它解釋為東南、越、蛇種仍崇蛇習俗延續下來。如東海半島人們奉祀真武帝腳踏龜蛇有六座宮觀,真武廟有千年石蛇,並以蛇身砌成圍牆,堪稱泉州一大獨特景觀。後埔社區打胸舞隊頭飾戴的草蛇圈,便有紅布條做蛇信,從而使人們對蛇產生一種神秘感和尊敬的心理。在該地把蛇視為神仙,人們對“四腳蛇”和“土地公蛇”是禁殺,稱為小龍,視為船靈。若“小龍”出現,即預示船將發生不祥的徵兆,要急燒金紙祭祀,以補船運。

(5)語音特點

東海半島埔區域內沿海一帶村落,語音又有特殊表現。

聲母方面:古代蛋民少用喉,用舌音。

沿用古代大量漢語的辭彙。如臉叫“面”,香叫“芳”,書叫“冊”,祖父叫“公”,娘家叫“外家”,瞎子叫“青瞑”,生病叫“破病”,鍋叫“鼎”,下雨叫“落雨”,裏面叫“裏溝”等。

構詞常在第一詞序顛倒。例如公雞叫“雞公”,母雞叫“雞母”,颱風叫“風台”,客人叫“人客”,堂親叫“親堂”,舅舅叫“母舅公”等。語言是人類相互溝通感情的工具,而且一代代地相傳。為什麼東海半島沿用大量古漢語辭彙和具有特殊構詞方式?這也許是中原人和當地土著人語言交融而產生一種蛋民辭彙痕跡。有古越的遺響。這僅是一種推測,有待論證。

(6)文身習俗

文身是南方百越民族的一個顯著的特徵,這種習俗十分盛行,其技藝聞名海內外。據《馬可波羅遊記》中說有很多印度富人等世界各地人們不畏波濤險阻,不遠萬里來到刺桐城,其目的之一便是為文身。由此可見,宋元時期泉州文身風氣之盛和聲譽之隆。時至今天,埔區域一些年老漁民身上仍可以看到這種文身的痕跡。現在年輕男女也視為時尚了。所文圖案有文字、∷,也有動物或花草等。我們採訪這些文身老人,都是老實本分的漁民,說不出文身的所以然,而認為是一種習俗,忍疼請人文身。

(7)俗鬼習俗

信鬼神重巫祝,這是閩越文化的一個突出特徵,這種風氣在埔乃至泉州區域社會中存續下來,並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人們常說“頭上三尺有神明”,對鬼神懷有一種尊敬心理。此地俗鬼有二個突出表現,其一是奉祀神佛的宮廟特別多,據不完全統計東海半島有70余座宮觀寺廟,供奉 300余尊神爺。各地區有共同奉祀神,而且每個角落也各自奉祀神佛,城鄉人家的廳堂都設有神龕,供奉各種神佛。俗鬼另一類突出表現就是人們對神爺的祭拜活動也特別多,每逢初一、初二、十五、十六各戶都要對神舉行拜祭,逢神生日、傳統節日、七月普渡日都會舉辦迎神賽會活動,捐資募款,修宮塑神像。這種特有社會風俗,在全國屬罕見之事。

還有請“巫祝”師公用紙糊的房子、車馬,為喪家做“功德”,道場儀式後燒掉,據說可以給陰間親人享用。“找神”、“關落陰”就是把陽間活人的靈魂引渡到陰間與已逝親人相會面活動等,這是埔及閩南區域信鬼重巫祝的突出表現,追根溯源應是對閩越族“俗鬼”風氣傳承的結果。

(8)婚風葬俗

埔婚嫁文化特殊,結婚時,新娘須待晚上才進夫家,證婚人會唱:新娘入門黑,明年生乾埔(男孩)。天未明亮,新娘又須返回娘家的習俗。

葬俗:據《黑子節葬下》說:“楚南,有啖人國者,其親戚死,圬其骨而棄之,然後埋其骨”的記載。楚之南,古時稱諸越,二次葬亦稱遷葬、洗骨葬。埔區域至今仍保留在出殯途中又舉辦二次祭敬禮,爾後才棺葬。若干年後又拾骨洗骨行二次葬的習俗,背著骨殖罐到處找風水。這在北方其他區域絕無僅有喪葬文化,也是古越族特有葬俗。這裏還保留每年正月十五擲土團,清明踏青,航行時搖櫓褒歌,在外海作業拖大網,內海作業拋手網,補網溜窗梆等這些原住民習俗也一直保留至今。

(9)東海半島有些村莊(角頭)名稱叫寮

埔及東海一帶有頂寮、下寮、土地寮、後厝寮、番仔寮、法石港仔寮、埔西寮、海尾寮等,這些寮地均在晉江沿岸,現已聚居了人家,據區域歷史,唐宋之前,這一帶已有村莊開埠,經濟繁榮,而這些寮地存在可以追溯到悠遠年代。汕頭大學黃贊發教授曾對此研究:“可證蛋民所事,潮屬各地的田寮、園寮、草寮、番仔寮等以寮命名者比比皆是,當為蛋語之遺存。番仔寮可能是原住民聚居地。土地寮與‘土著’同音,漢民來開發地名叫寨不叫寮。”埔現有 2平方公里面積,現居住有黃、蔡、鄭、楊、謝、林、張、莊、郭、翁、蘇、胡、王、吳等十幾個姓氏, 6千餘人口,由此推理,東海半島這些古寮地極有可能是原住民土著族群掘墾所建。

(10)天足

埔的男女過去每天赤足一雙,在海灘、田野奔跑勞作。古代蛋民是不纏腳的,清代吳方霞《嶺志雜記》曾描寫蛋民“隆冬單衣跳足”。清代至民國時,該區域人們稱不纏足婦女為“粗腳女”、“孜娘人”,稱埔女的頭飾為梳“粗腳頭”。即便到了解放後,處處可看到赤足或穿木屐的人。但這種“衣著卉服,赤足行走,便以用舟”,自是古代先民的生活習俗。

綜上可見,東海半島區域保持這些文化特質與古閩越族蛋民語言、節俗、婚俗、葬俗相似,保持諸方面特色。說明該區域的漢民應與蛋民發生過歷史上文化交融,而產生了文化涵化。如該區域古時沒有蛋民存在,東海就沒有顯著的蛋民文化特質。從田野調查對東海半島古閩越族後裔蛋民的追溯,歷史文獻也印證泉州灣畔有蛋民活動記載及考古資料顯示,依然可以找到古閩越族人曾聚居在這片土地上的印痕。

這裏漁民,在經歷滔滔巨浪的博鬥中,練就的勇敢海洋性格,這與古閩越人,以船為本,以楫為馬,有不穩定的陸居,搭草寮或以拾蚵殼抹海泥築屋棲息,海上業漁習俗相同。另外唐宋後遷入東海半島各村落的諸姓,如埔除黃姓有族源,其餘十幾姓氏的族源均不祥,其他村落比比皆是。東海半島目前保存上述奇特的習俗文化,應是本地區先民——閩越族後裔蛋民的文化遺存。隨著廣泛深入調查必將揭開該地區域諸多姓氏族人與蛋民的淵源關係。在新紀開元之際,對於東海半島這奇異古越風泉俗遺存。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學術文化機構,宜應組織作深入調查發掘,分析研究,讓更多的實物資料來論斷。勿使這海洋族群絢爛光華的歷史,蛻變為虛無縹緲的傳說、神說。

資料來源:

1、參考《閩台文化》;

2、《泉州晚報(海外版)》所載《深滬灣土著群》;

3、《泉州晚報(海外版)》所載《越、漢文化在福建的消長融合》。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