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陳姓
溯源
陳姓是舜帝的後裔,遠祖可以追溯到黃帝,舜是黃帝的第九代孫。舜即帝位,建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濟縣東虞鄉),俗稱虞舜都,乃曰有虞氏。有虞氏部落支裔眾多,子孫繁衍昌
盛,構成華夏族和漢族的主體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有虞氏部落中,陳姓
是最重要的一支。
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前代帝王的後人,把女兒太姬嫁給舜帝的後裔媯滿(舜的裔孫),並封他為陳(河南淮陽)侯,讓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媯滿死後,諡號陳胡公,其子孫以國“陳”
為姓。
陳胡公(媯滿)之後有陳軫,封為潁川侯,是為潁川始祖。傳至陳實(字仲弓,號文範),德高望重,與鐘浩、荀淑、韓韶譽稱“潁川四長”,彪炳史冊,其子孫多為朝廷重臣,家道興旺,滿門顯貴,蔚成望族,凡陳實派下都以“潁川”為堂號。
陳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也出自河南。《魏書.斷氏志》載,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將隨遷的代北鮮卑族三字姓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
入閩入泉
西晉永嘉之亂,中原板蕩,“江左衣冠望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入閩。據《世界陳氏宗親大族譜》載,陳實四子陳謀(號季方),五傳至陳達,仕晉為丞相掾太子洗馬。陳達之孫陳潤(字文奮),官散騎侍郎,任南海太守,東晉永和年間由光州固始來尹福州,為入閩始祖,自此陳姓繁衍閩中。
陳實長子陳紀(號元方)的十二世孫陳政,唐高宗總章年間,奉敕入閩平叛,率領固始58姓入閩。陳政疾歿於戰役,其子陳元光代父領兵,經九年征戰,平息叛亂,安定南疆,尊為“開漳聖王”,其後代遍佈漳泉,稱“將軍派”;十二世孫陳敬之孫陳邕唐中宗時登進士,官太子太傅,遭宰相李林甫排擠,被謫入閩,始居興化,繼分漳泉,在漳州建南院,稱“南院派”(南陳)。五代南唐時,陳邕的十二世孫陳洪進任清源軍節度使,圍海造田開墾陳埭,促進泉州經濟發展,陳洪進後代也成為泉州陳姓望族。
唐末王審知入閩,有大批陳姓族人隨軍入閩,宋元鼎革以及明清交替,也有中原陳姓或成批或零星入遷泉州。如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敕令江州義門陳姓分居,入閩的陳學成分居浦城莊,陳顯光分居邵武莊,陳宗和分居侯官莊,還有陳辛入泉、陳魁入汀。
分佈與外遷
陳邕長子夷則,官金紫光祿大夫。夷則生有二子,長子陳儔,官著作郎,分居嘉禾島,其十世孫陳洪進(諱源,號維浚)分居泉州南門外,為陳江(陳埭)始祖,洪進的八世孫陳宓,官泉州府丞,遷居泉州城內;次子陳鑄,遷居泉州,建秦福寺祀父容圖,其十二世孫福保分族晉江七寶陳宅(即現在的古厝鄉)。
海甸陳(魯旗陳)
據《海甸陳氏族譜》記載,其先祖陳校尉系陳邕十三世孫,于後周顯德三年(九五六)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閩,擇居永春小岵,為永春小岵陳氏一世祖,宋龍圖學士陳從易就出於這個家族。元末,陳友定守閩,系陳氏遠親,明軍分三路入福建,見陳氏宗人盡殺,陳佛乞逃難到泉州南門外不歸,遂為海甸陳氏入泉始祖。入泉一世祖陳和齊傳至四世時,兄弟有三,斯時總旗(官名)魯道溪饒於資而無子,三弟陳應勤便贅於魯家。陳家因受外祖魯道溪的樾蔭,世世不忘其恩德,以外祖絕嗣,置祀田祠宇,俾子孫奉祀,著為家令。因此,陳家也被後人稱為“魯旗陳”,住泉州南街之左,世胄簪纓,儒林輩出,形成名門望族,燈號“海甸”。有明一朝,陳家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八世孫陳安為貢元,子鳴華,明進士,官廣東學政,建府第於西門,即今文魁巷內。魯旗陳後裔有一支徙居晉邑量頭,經數年後又移居吾垵。
路邊陳
魯旗陳後裔陳直軒,生有二子,長寄洲,次傳星,明嘉靖年間,兄弟兩人移居晉邑路邊,後寄洲因相其山水不合意,遂與蔡家表親遷居南安二十六都溪州,故陳傳星為路邊陳氏始祖。
東晉永和年間,陳潤以南海太守尹福州,自光州固始入閩。潤生有六子,散居各州縣。
傳至陳源(字維濬,一字靈源)隱居泉州不仕,南宋末由泉城元妙觀角遷錦亭之象畔鄉(今蚶江),為錦亭始祖。靈源有二子,長子宗惠(字功曹)元處士,其後裔分為三支,長房開族陳江(陳埭),二、三房仍住錦亭,後又遷泉城、玉塔、仙遊;次子宗舉,其後裔分為二支,分族永春、祥芝、安海、西佘。
山后陳
錦亭象畔陳氏五世祖陳普(字孟廣,號澹然)由晉江三十五都龜湖象峰移居郡城平易,其子清觀(字源潔)、灝觀(字源澄)于明成化年間(約1467年)分居晉江新門外紫帽山腳山后鄉(大鄉);七世陳松分居坑頭,十世陳得齋的次子心嶷、三子心恪分居曾林;裔孫又分居豐州、招賢、大霞美;“爾”字輩遷居臺灣,旅居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鬥南陳
元朝中葉,河南滕縣陳氏奉旨移民,攜眷入閩到處流浪,先居永春小岵,又居南山。明末,鬥南陳氏始祖陳碧宇自永春南山移居鬥南,至今傳21世,1400多人,分為五房。
王宮陳
鬥南陳三房十一世分居王宮,後來有一支遷居安海,清末民初裔孫遷居臺灣、香港,旅居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的甚多。
赤土陳
赤土陳氏祖先原居晉江福埔,後移居杜碑厝(磁灶小橋),又徙前店,明末分居赤土,燈號為“鳳坡”。
梅溪陳
火炬井尾陳氏於清末從南安四都梅溪遷入,燈號“梅溪”。上村陳上村陳氏祖先原居詩山霞宅,後移居省新小坑,清末始祖陳卿尚從小坑遷居上村,子孫有的旅居印尼泗水。
禦亭陳
龍嶺陳氏是從涵江搬來的,堂號“潁川”,燈號“禦亭”(禦殿)。
象峰陳
郡城上坊(象峰)陳棨仁(字鐵香,又字戟門)祖籍晉江永甯,清道光年間隨父陳大源遷居泉州象峰巷,棨仁登進士第,仕宦後於同治年間在象峰巷建府第,聚族繁衍,形成望族,燈號為“鼇城”。
2003年鯉城區陳姓人口分佈情況表
街道 |
人口數 |
主要聚居地 |
開元街道 |
7699 |
梅峰 333 雙塔 263 開元
398 新春 324
華新 435 泉山 561 東北
441 東升 455
梅山 606 紅梅 404 刺桐
439 西湖 362 |
鯉中街道 |
7541 |
西郊 342 新峰 647 和平
347 清正 278
清華 314 通政 379 東門
309 升平 288
升文 370 東華 401 百源
309 促進 249 |
海濱街道 |
4847 |
金山 749 筍浯 549 新門
425 水門 474
海濱 477 塗門 205 東魯 410 |
臨江街道 |
3573 |
溪亭 508 伍堡 434 隘南
759 幸福 536
新橋 268 躍進 189 聚寶 138 |
江南街道 |
5859 |
坑頭1139 曾林1149 龍嶺
189 上村 135
赤土 417 五星1438 路邊 426 |
浮橋街道 |
1370 |
王宮 173 霞洲 177 石崎
124 浮橋 210
金浦 110 |
堂號:“潁川”
昭穆
山后陳氏昭穆(曾林陳氏昭穆同):
心周國世 玉汝克成 大啟爾宇 燕翼貽謀 允昭祖武
路邊陳氏昭穆:
從九世起使用的
名行: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字行:侯伯卿相簪纓傳世
從十七世起續用的
名行: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字行:仁義禮智信惠友恭
鬥南陳氏昭穆:
朝政文武 筠鬥仰居 天際世應 時至名立
金榜榮標 科甲傳芳 詩書禮樂 永奠宇宙
上村陳氏昭穆:
公卿貽謀恒遠子孫
譜牒
《世界陳氏宗親大族譜》1988年由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組織編纂,論述陳氏受姓源
流,陳國派下,潁川派下,南院派下的世系等等。
《晉江錦亭陳氏族譜》清鹹豐丙辰年(1856)錦亭陳氏十六世陳夢元撰寫。
文物
曾林陳氏祠堂
坐西南朝東北,磚木結構,堂中懸掛“明經”、“進士”匾額各一塊。
祠堂楹聯:文司民牧,武建功勳。
山水朝宗瑞裕後,曾元衍派式文林。
鬥南陳氏祠堂
建於清代,民國時修過一次,1986年再修。坐北朝南,磚木結構。
祠堂楹聯:繩其祖武惟耕讀,貽闕孫謀在儉勤。
奇樹拱來長發育,蓀枝藩衍蔔其昌。
王宮陳氏祠堂
1999年10月動工興建,2000年11月竣工,磚木結構。坐未向醜兼丁癸,三開間三落,後為樓房,面積
616平方米。
八、人物
陳洪進
字濟川(914--985),仙遊縣人。應募從軍,為泉州散員指揮使,留從效部屬。攻打汀州,立下戰功,補副兵馬使。閩國亡,李璟授留從效清源軍節度使兼泉南等州觀察使,陳洪進升統軍使。留從效去世,李煜任命他為清源軍節度使、泉南等州觀察使。乾德二年(
964),趙匡胤接受陳洪進歸附,把清源軍改為平海軍,授陳洪進節度使和泉、漳等州觀察使、檢校太傅,宋太宗即位以後,加封陳洪進檢校太師,後委命陳洪進領武寧軍節度、同平章事。陳洪進在治理泉州期間主持重修天水淮;因女兒落發為尼,特在羅城外東北松灣地擴建千佛庵(後改名崇福寺),又擴建東北城牆將千佛庵圈入城牆之內;在城外東南十裏許的法石山上築壇,仿效漢武帝登嵩山接受群臣山呼萬歲舊事,崇奉佛教,在法石山建寺;擴建南安縣九日山延福寺,為秦系立像,重修秦君亭。雍熙二年(
985),陳洪進在開封病逝,終年72歲,晉祀南嶽廟。
陳從易
字簡夫(966-1031),泉州人。端拱二年(
989)舉進士,初任嵐州團練推官,後調彭州、益州。戍卒趙延順等人率眾暴動,佔領益州,逼近彭州。陳從易以死守城,起義軍感到彭州難以攻取,便撤圍轉戰他處。事後,安撫使王欽若將此事呈報朝廷,陳從易被召入京城,升秘書省著作佐郎、大理寺詳斷官,遷任太常博士,出知福建路邵武軍(今邵武市),後改任監察禦史。大中祥符二年(1009),陳從易召對崇和殿,宋真宗十分讚賞,擢升他為侍御史,後改任刑部員外郎、直史館,出知虔州(治所在今江西省贛縣)。因薦送別頭進士失實,被寇准貶為吉州知州。陳從易自請改往福州,因父喪未行。喪期滿後留京糾察刑獄。乾興元年(1022),出任湖南轉運使。宋仁宗天聖三年(1025)二月,乙太常少卿、直昭文館知廣州,勤于政事,清廉自持,革除陋俗,社會安定。仁宗親筆書寫“清”字賜賞,並加三品朝服,調任左司郎中,知制誥。陳從易晚年受命出使契丹,因年老辭謝。後遷任左諫議大夫,進龍圖閣學士,知杭州。天聖九年(1031)在杭州逝世,終年66歲。生前除參與編修《冊府元龜》外,還著有《泉山集》2O卷、《西清奏議》3卷、《中書制稿》5卷等。
陳道基
字以中,號我度,自同安徙晉江。明嘉靖己酉(1549)庚戌(1550)聯捷進士,授嘉善縣,擢太僕少卿,移南鴻臚卿,為讒言所害,出為四川副使。任應天巡撫時,被言官希柄臣指誣其短,即日解組歸。廷議用宿望,起巡撫順天,進南戶部右侍郎,總督糧儲,遷南刑部尚書,疏乞歸。生平不受私托,而獨篤於故舊。年七十五卒,賜祭葬。
陳鳴華
字誠甫,晉江人,明萬曆丙子(1576)經魁,丙戌(1586)進士,初選戶部主事,擢湖廣參政,為蜚言所中,左遷參議備兵荊西,值沔水泛溢,增堤堰,民免受水患。當時,有人倡議把參與鬥毆的人和縱容者都殺掉,鳴華以人命關天綱不宜密,釋其株連者二十餘人,為楚中主審判官所排擠,遂請告家居,以詩史自娛,年八十一卒,祀鄉賢祠。
陳允錫
字子帥(1639--1722),號璼齋,泉州人,魯旗陳氏後裔。清順治十二年(1655),定遠大將軍濟度率師入閩,奉命選舉人才,陳允錫應試中選一等,授德化縣教諭。不久,改任陝西扶風(在寶雞市東部)縣丞。因母親去世回家守制。期滿補山東掖縣縣丞,並佐理膠州(今膠縣)州事,又調任江西進賢縣丞,兼代湖南安仁縣、江西萬年縣縣事。繼而擢升江西布政使司都事,掌管吉安(治所在今吉安市)、贛州(治所在今贛州市)、臨江(治所在今清江縣臨江鎮)、建昌(今南城縣)等府同知通判事,後遷任浙江平湖縣令,為官30餘年。陳允錫晚年辭官歸鄉,杜門不出,纂修族譜,教育子孫。康熙六十一年(1722),在家去世,終年84歲。著有《十三經解》、《二十一史緯》、《諸子鈔》、《古今詩刪》、《古今文選》、《亹齋集》等近20種著作。
陳家楣
字碩生,號芸陔,先世由惠安東湖鄉遷居晉江南門外舊鋪鄉。登光緒癸巳(1893)恩科鄉榜第六名亞元,參加公車上書。1901年授兩浙鹽大使不就,還鄉設壇講學。1902年秋到南洋,聆聽孫中山革命主義,深受感動,遂加入興中會、南昌同盟會、國民黨。1904年創辦公立小學堂于泮宮,首開私人辦學之風。翌年創辦公立中小學堂於清源書院。1913年提倡職業教育,倡辦泉州工藝傳習所,設皮革、紡織兩科。1910年以提倡福建地方自治,與華僑党人策劃發展海外黨務,援助閩南革命運動。1912年辭去省議會議員,就任國民黨泉州支部部長。1920年病逝,享年55歲。
陳棨仁
字鐵香(1837--1903),又字戟門,祖籍晉江縣永寧鄉,父輩遷居泉州象峰巷,15歲考中秀才。同治六年(1867),陳棨仁鄉試中舉。十三年中進士,授翰林編修。光緒初,改官刑部主事、員外郎。奉命募賑直隸(今河北省)水災有成績,又為清廷治理臺灣進言獻策,上司敘功呈報,誥授中憲大夫花翎知府銜。陳棨仁當了幾年京官,目睹宦海浮沉,不願應時趨利,借父親老邁年高為由,辭歸故里,不再出仕。陳棨仁辭官後,前後30餘年在泉州清源書院等講學授徒,“門下著籍累千人,掇高科,舉方聞。”陳棨仁博覽群書,致力搜集、校訂和收藏歷代珍本、善本書籍,尤其注意徵集研究泉州地方文獻,數量居晚清泉州藏書家之冠。陳棨仁生平篤厚內涵,尚義恤民,對鄉党公益無不樂為,曾管義倉,督城工,參加籌辦泉州府官立中學堂(今泉州第五中學前身)。光緒二十九年(1903)去世,終年67歲。陳棨仁一生致力著述,著有《閩中金石略》15卷、《綰綽堂遺稿》、《藤花吟館詩錄》
6卷、《說文叢義》 4卷、《閩詩紀事》10卷、《海紀輯要》 2卷。
陳天球
字學幼(1867--1943),號韻珂,泉州新門外曾林人。清光緒二十八年壬寅(1902)補庚子、辛醜恩正並科舉人,曾任江西省湖口、遂川、福建省福清三縣知事,福建建安道道尹(即觀察使)。77歲卒於家,以一生清廉予自慰。
陳澤山
(陳盛明之父)清光緒壬寅(1902)科舉人,曾任南安縣縣長。其祖出自蚶江錦亭,遷泉州西門外西埔塔後,後又遷居泉城聚寶街。
陳光純
(1853--1924)南安縣梅山鎮藍園村(今新藍村)人,天主教徒,幼年隨父親旅居菲律賓馬尼拉,長大從事商業活動。後來繼承父業,逐步成為馬尼拉著名華僑富商。民國七年(1918),攜帶家眷返國,在泉州城內通政巷與奎章巷之間購置大片土地,建築洋房,構築假山和園林。民國十一年,天主教會在泉州城內創辦啟明女子學校(俗稱女學),遂將自己大部分居屋作為女學的校舍,獨自負擔女學的全部費用,並安排長女陳慈義負責總務,三女陳淑美、四女陳淑璣在女學任教。隨著學校的發展,原來校址顯得狹窄,陳光純獨資在花巷許厝埕購買大片空地,另建一座當時泉州城內樓層最高、規模最大的鋼筋水泥三層大樓,作為啟明女學和國學專修院的新校舍,又在大樓西面購地一片,建築一座天主教堂。陳光純還擔任西隅師範附屬小學的校董,負責全部辦學經費。他為維持這兩所學校的經費,經常來往於泉州與馬尼拉之間。民國十三年冬,陳光純在馬尼拉病逝,終年72歲。
陳家楫
字如川,號作舟,別署一葉,泉州承天巷人。青年時在集美高等師範學校讀書,繼入上海大學美術科深造。民國十三年(1924),與傅維彬在溪亭鋪義全境(今義全街土地巷)創辦泉州溪亭藝術專科師範學校,聘請教師五六人,自任校長,兼授書法、篆刻和西畫課。後因黨派紛爭,傅維彬遭暗殺,經費無著而停辦。民國二十八年秋,陳家楫到晉江縣蚶江鎮開辦蚶江中心小學,得到各界支援,校務日臻完善。民國三十一年以後,陳家楫到晉江縣立中學、南安華僑中學任教。陳家楫擅長金石篆刻及魏碑書法,上世紀30年代就馳譽閩海。民國三十六年,上海文化運動委員會出版的《中國美術年鑒》收載他的傳略以及《天下為公》、《抗戰建國》等印譜。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參加晉江縣抗敵後援會,主編《晉江抗敵畫刊》,積極宣傳抗日。曾擔任晉江民眾教育館館長、晉江圖書館館長。1953年,人民政府委任他為晉江專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簡稱文管會)主任,市文管會珍藏的明代何朝宗瓷塑渡海觀音(國家一級文物),就是經他提供的線索而追回的。1955年病逝,終年55歲。
陳仲瑾
名砥修(1879-1963),號縉璵。祖籍金門,先世遷徙泉州平水廟。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秀才,二十八年鄉試第二十五名舉人。三十二年,與許卓然、葉青眼等人於小開元寺籌辦西隅學堂,陳仲瑾任校長,把西隅學堂作為革命秘密會所。陳仲瑾經許卓然介紹,加入同盟會,任總務股長。泉州光復,地方尚未安定,陳仲瑾知事不可為,就在民國元年(1912)春出洋,為西隅學校募捐經費。民國三年,回泉州,繼續擔任西隅學校校長。擇大寺後中軍府廢址辟為西隅學校新校址。民國九年,南渡菲律賓籌募西隅學校經費,成立以巨僑陳光純為董事長的西隅學校旅菲校董會。民國十年回國,擴建校舍,增添設備,並增設師範部及幼稚園,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民國十五年,出任商會會長。後來商會被國民黨特務組織藍衣社把持,陳仲瑾落職家居。民國二十五年,擔任晉江縣財務委員會委員長。抗日戰爭爆發,被推舉出洋籌募救濟難民資金。民國二十七年,出洋受阻,寓居香港,出任旅港福建商會會長鄭玉書秘書。民國三十年,再赴菲律賓,正值珍珠港事變,菲律賓淪陷,只得避入納卯深山,教授村童。民國三十四年8月回國,專心籌備西隅學校複辦中學。解放後,陳仲瑾歷任晉江專區土地改革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文史館館員、政協泉州市一、二、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又擔任泉州花橋善舉公所董事長。1963年去世,終年85歲。
陳啟紫
(1901--1973)泉州新門外曾林村(今屬江南鎮)人,1916年隨叔父陳大謙到印尼泗水謀生,初在合德咖啡批發行當倉管員,1919年,在叔父謙記咖啡行當經理。1934年,自己創辦建記咖啡食糖批發行,經營有方,業務發達。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泗水淪陷,被日軍逮捕,物資被沒收,商行被查封。後經華僑界多方營救才得釋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陳啟紫重振舊業。1953年,他收回資產,攜眷返國,參加僑鄉建設,將帶回的大部分資金投入福建省華僑投資公司,被選為公司的常務董事,並擔任晉江地區募捐委員會主任,發動華僑僑眷創辦泉州僑光和石獅華僑兩座戲院。1954年,當選晉江縣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翌年當選為晉江縣副縣長。1956年後,歷任全國歸僑聯合會常務委員、政協福建省委員會常務委員。1974年
2月去世,終年73歲。
陳盛明
又名明誠(1904--1985),曾化名陳剛,泉州聚寶街人。民國十三年(1924),陳盛明從福建省立甲種農業學校畢業後,在家籌辦經濟農場,未獲成功。次年初,到廈門鼓浪嶼普育小學任教兼私立思明初中物理教員,化名陳剛加入國民黨。10月,到廣東大學農學院深造,參加旅粵福建左派青年團體福建革命青年團。民國十五年
7月退學回家,協助經營磚瓦廠。興泉永政治監察署設立,陳盛明擔任監察署民運指導員,同時協助臺灣籍共產黨員唐生、黎明創辦泉州書店,經售馬克思主義書籍。民國十六年陳盛明被開除出國民黨。從民國二十二年起,陳盛明在泉州昭昧國學講習所、大田縣立初中學校、晉江縣立中學任教,擔任《江聲報》、《福建民報》、《永春日報》、《青年導報》等報編輯。他用父親的藏書,加上個人所購之書共三四千冊,辦起了私家起齋圖書館,後來,又積累剪報資料三四千件。民國三十三年,參與籌建晉江縣文獻委員會,被推為總幹事。他以自家的藏書為基礎,在岳父吳增(字桂生)、蘇大山等鄉賢的支持下,借出養和精舍、紅蘭館的珍貴藏書,建立泉州地方文獻圖書館。此外,還編印《晉江文獻叢刊》第一輯,舉辦晉江文物展覽會。抗日戰爭勝利後,陳盛明以起齋圖書館的圖書資料為基礎,創辦廈門私立海疆學術資料館,自任館長。廈門解放前夕,他再次被國民黨特務列入黑名單,被迫避往香港。1950年
9月,海疆資料館正式併入廈門大學,成為南洋研究館(後改稱南洋研究所)所屬的資料室,陳盛明擔任資料室主任。1966年,陳盛明退休回家,仍專力搶救、研究、整理泉州歷史文獻。陳盛明是政協泉州市四、五屆委員會委員,泉州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主任,中國民主同盟泉州市委員會顧問,泉州歷史研究會副會長、顧問。1985年8月2日病逝,終年81歲。
陳德良
又名奕劉,泉州人,父陳家謀是制花藝人,在夢粿巷(今花巷)開設晉發制花店。14歲隨父做紙花,16歲在泉州南門錢莊當學徒,被老闆解雇,只好再回家制花。陳德良制花敢於創新,用綢絹製成的綢春花,花瓣浸過桃膠水曬乾,插在婦女頭髻上,半個月時間保持花型、顏色,吸水擠壓後能恢復原狀,成為暢銷的獨家名牌產品。用臺灣通草製作玫瑰花比紙花、綢花造型更優美自然,質感也好。1956年陳德良的通草花已有水仙花、菊花、玫瑰花、茶花、臘梅花、牽牛花百余種,單菊花就有10多個品種。1957年,毛主席將陳德良的通草花作為國家禮品贈給印尼總統蘇加諾。同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陳德良制花行業藝人稱號。1959年陳德良的通草花送京參加展出,一時譽滿京華,《北京晚報》稱陳德良是“制花神手”。國慶十周年大典,陳德良被邀登上天安門觀禮。陳德良用通草花製作的盆景也是形象逼真,1964年,北京人民大會堂請陳德良製作福建特產荔枝和福桔的工藝品,連果農看了也分辨不出真假。1969年,陳德良去世,終年55歲。
陳天恩
泉州西街爐下埕人。15歲小學畢業後無力升學,在西街薛樹林開設的泉興糊紙店學藝。他汲取以紮制人物動態為專長的王臭,以紮骨、畫筆、剪貼見長的張守訓,以紮制飛禽走獸聞名的黃申賜等糊紙藝人的經驗,不斷提高技藝。1953年,他創作的《水漫金山》,《牛郎織女》,《武松打虎》,《大鬧天宮》等彩紮作品,參加華東區民間工藝美術展覽會,受到好評。1954年春,陳天恩參加泉州美術工廠工作,既搞創作,又培養藝徒。後來工廠改為工藝美術廠,他任彩紮車間主任。原來彩紮人物只裝飾前面,不處理後面,陳天恩與青年藝人盧金釵將采紮人物變為三維空間的立體圓雕型作品,從而提高彩紮藝術的身價;同時克服漿糊易脫落和蟲蛀的弱點,使糊紙工藝品質更提高一步。1956年11月陳天恩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福建省輕工業廳、福建省文化局聯合授予他彩紮行業老藝人稱號。1957年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就陳天恩的作品(包括陳滄浪、盧金釵的作品)出版了《泉州戲曲彩紮工藝》一書,1959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就他的作品出版了一套(12張)五彩畫片《泉州綢紮》。上海博物館選購他們的作品在館中陳列,1960年他的彩紮作品《花木蘭》人物組雕被臺灣省臺北市民俗博物館收購珍藏。1978年,他創作的彩紮《蝶戀花》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被評為優秀作品。1979年福建省第二輕工業廳再次授予陳天恩彩紮工藝師的榮譽稱號。1989年
2月27日,陳天恩病逝,終年74歲。
陳鳳儀
惠安縣後林鄉人。少年時勤奮讀書,泉州培元中學畢業後,考進山東齊魯大學深造,民國二十二年(1933)獲醫學博士學位。次年在泉州開設診所。抗日戰爭前後,泉州疫病流行,每逢四方民眾求醫,陳鳳儀立即到患者家中看病,足跡遍及晉江、南安、惠安等縣。由於他醫德好,醫術高,漸漸成為泉南名醫。50年代初,成立市民門診部,他先後任市民門診部副主任、主任;參與籌辦泉州市聯合中醫院。1955年至1956年,參加福建省7962國防工程衛生所的醫療工作,出色完成醫療任務,被授予個人三等功。1958年,市民門診部、市聯合中醫院及永惠婦孺醫院合併成立泉州市人民醫院,他先後任內科主任醫師、副院長、院長等職。陳鳳儀是個西醫,但他對中醫藥不僅積極學習、發掘、研究,還把民間的秘方驗方經過理論分析加以推廣應用,鼓勵中醫藥人員獻方獻藥,協助臨床總結,研製“六○紅”、“泉州蛇藥”等藥物。他動員王鴻珠醫師獻出祖傳粉狀治痔秘方,研製成一種新藥,命名賽黴胺(意為賽過黴素類),在醫院設廠生產,銷售國內外。1978年,賽黴胺獲福建省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外科中醫師林扶東有一種治療橡皮腿的秘方,他和林扶東、林金長等研究出一套用輻射熱治療下肢橡皮腫的療法。通過臨床分析實驗,1964年在《中華外科雜誌》發表了《輻射熱治療下肢橡皮腫的療效及其機制的探討》,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其治療方法被編入《整形外科學》一書。陳風儀被選為泉州醫藥衛生工作者協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福建分會泉州市內科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陳鳳儀是農工民主黨泉州市第一屆委員會委員、第二屆副主任委員、三至七屆主任委員,農工民主黨福建省第二屆委員會委員,三至五屆常委。他還擔任政協福建省委員會委員,泉州市人民政府委員,政協泉州市一至五屆委員會副主席,政協鯉城區首屆委員會副主席,泉州市一至五屆、七至九屆、鯉城區首屆人大代表。1991年3月21日,陳風儀去世,終年86歲。
陳泗東
字延穎(1923--1994),號幸園,曾用筆名史彤、思桐,祖籍金門,先世徙居泉州平水廟。1944年秋,考進上海國立暨南大學(簡稱暨大)文學院歷史地理系。1946年
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被推選為中共“暨大”支部委員。積極參加“反饑餓、反迫害、反內戰”鬥爭,憤而寫下《致蔣介石的公開信》戰鬥檄文,被選為上海市學生聯合會代表前往南京請願,被學校勒令退學。不久,他東渡臺灣,以教書為掩護,繼續從事地下鬥爭。1949年春,被臺灣當局逮捕,後由父親陳仲瑾保釋回泉州治病。新中國成立後,擔任西隅中學(1955年改為泉州第四中學)教務主任、校長。1952年
9月,重新參加中共組織。隨後在政治運動中受到打擊,下放勞動。1974年參加泉州後渚港宋代古船的發掘工作。1978年落實政策,陳泗東得到平反,1980年恢復黨籍,先後擔任泉州歷史研究會秘書長兼《泉州文史》主編、副會長兼秘書長、會長,泉州市文管會辦公室主任、文化局副局長。1985年
6月,陳泗東離休後,繼續推動泉州地方文史的研究工作,發起組織、協助籌組泉州南少林研究會、泉州刺桐吟社、泉州華僑歷史學會等;建議複建泉州譙樓、興建泉州市圖書館、複建泉州少林寺;參加日本浦添市——泉州市締結友好都市紀念學術研討會。1994年7月7日,陳泗東腦溢血去世,終年71歲。
陳奕尚
(1915--1995)泉州南門外前店村(今屬江南鎮)人,廈門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在晦鳴中學(今泉州七中)任教。1945年,應聘到晉江縣立初級中學簡易師範科任主任,1946年春,到永春中學任教務處主任,是年秋轉任晉江縣衙口南僑中學校長,注意發展社會教育,開辦南僑民眾夜校、職工補習學校。1955年秋,調到晦鳴中學當教師,又調到淩霄中學任校長。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撤去校長職務,留校任教,直至1976年
6月退休。1979年“右派”得到改正,1985年改為離休。1984年10月,與10多位離退休教師,共同發起組織泉州市退(離)休教育工作者協會,組建老園丁合唱團、關心下一代協會、老園丁大學、藝術團、體育協會等組織,1989年
6月獲得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陳奕尚和妻子沈瑤珍終身為教育事業服務,全家兩代15人中,有12人從事教育工作。1992年教師節,省教委等特為陳奕尚家頒發“優秀教育世家”金匾。1995年陳奕尚病逝,終年80歲。
陳鐵
(1927--1999)泉州新門外曾林人,陳天球的季子。曾任唐山空軍政委兼地面指揮員。其長女陳江婷研發甲肝疫苗,填補中國此項空白。2003年世界非典肺炎流行,應召組織研究非典肺炎疫苗,在世界上搶先研創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