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傳統民居的人文內涵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傳統民居的人文內涵

陰陽理念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求陰陽的調和統一。“陰陽”結合而和諧,才能萬物生生有序,反映在民居建築上,就是強調建築形式要融於環境中,與周圍景觀保持和諧統一。

在古人觀念中,房屋高大為陽,低小為陰。四周高山緊逼為逢陰,建屋要高大,謂以陽受陰。地勢平坦開闊,四面受風為陽,建屋宜低小,謂以陰受陽。故高山地帶建築多為樓閣,乃以陽屋抵陰壓之煞,其佈局上多為一落,置大闊門,留寬敞前埕,乃以陽受陰,作陽翕陰和之勢。平原地帶建屋多水準發展,進深較大,其中後落低矮,是以陰屋蔽陽風,中堂高大以主正氣,前落矮小為以陰納陽。

故德化、安溪、永春內地山區多高腳厝、木樓以及土堡、土樓等高大民居建築。一般民居亦面闊、進深較小為突出特點。其與沿海平原丘陵地帶的單層、多進深民居外表形態,差異甚大。這種不同環境下的形制差異,正反映我國古人陰陽二元論的思想理念。

 

風水思想

在古代,理想的宅基乃安身立命之本,一般都要經過艱辛尋覓,即所謂“卜居”。風水理論中對理想的居住環境有嚴格的選擇原則,簡單說,即北有層層屏障的靠山,左右兩側有侍衛之砂,前方明堂平坦開闊,且有秀水環抱,遠處有案砂,再遠處有朝拱之山的相對封閉的小環境。山能掩風,水源、平坦土地便於農耕,這是具有農業社會特色的理想環境模式,是我國古人在長期處理居住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經驗性總結。

其中有許多科學的成分。例如,我國位於北半球季風性氣候區,冬天都刮寒冷的北風,故古人在選擇居住環境時多講究北方有高大的山脈能掩擋寒風,傳統民居建築多“負陰抱陽”,坐北朝南。然而泉州地處東南沿海,冬天常刮東北風,故泉州民居住宅坐向多不是坐北朝南,而是以坐東北向西南為最佳。當然一些特殊情況如避煞、受禁忌等限制,亦可朝東或朝西。

大空間的聚居環境達到上述要求尚屬不易,在少山的平原地帶和無特殊地貌的城市內,要想使每座民居都做到這一點簡直是不可能的。而泉州傳統民居形制正是這種風水理念與民居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在這裏每一座民居建築都是一處人工的“風水地”。

以三落五間張雙護厝為例,每座傳統民居中頂落建築就是“龍脈”,下落建築為案山,照牆為朝山,天井就是小明堂,雖然沒有秀水環抱,但卻有地勢低平的天井,由於屋頂的雨水皆彙集並受涵於天井,故天井便有了風水中的“水”的意義,而寬敞的石埕即為大明堂。風水認為龍脈周圍應有遮罩護衛,否則主龍孤單,最好的護脈形勢是“後有托的送的,旁有護的纏的,托多護多纏多龍神大貴”。於此對應,第三落為護送之砂,而四進、五進大厝的項落以後建築皆為龍脈托送之砂,而廂房為第一重護砂,護厝為第二重護砂。

這樣一個人工締造的“風水地”,是漢唐以來三合院、四合院模式基礎上人們有意識在風水思想影響下,通過不斷有意識改造周圍環境不足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是宋明以來風水思想對指導民居建築的實踐的產物。

 

人本思想

泉州傳統古民居是以廳堂庭院為中心,左右對稱,前後多層次進深的合院組合。其中廳堂庭院以中庭為中心,上下四廳相對,形成一個十字軸空間結構。這種平面格局是以正方形為基礎的九宮格,中央為天井,四正為廳堂,四維為臥房,形成“九宮”對稱格局。從歷史學、考古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建築格式是中原古老建築形制的遺存。

另外,合院由“門——天井——房”三部分組成,這正是古人觀念上“天、地、人”宇宙三才的物化。三者的功能分別為:屋居住人,院納天地,人通過院落達到與天、地的溝通;門則是大宇宙和小宇宙的介面,通過它使合院成為相對封閉的小環境。

泉州傳統民居大厝由相對獨立的合院和外側稍低矮的護厝組成,護厝與院牆之間留有穿長天井,被過水廊分割成四個或六個小天井,其分別與護厝小房廳組合成相對獨立的單元居室,形成中央的合院和周圍若干小合院連成的一體。

整個大厝對外是一個封閉的大環境,同時大厝內的成員由具有血緣關係的若干個獨立的小家庭組成,每個小家庭可不受幹擾,生活在自己相對封閉的單元庭院內。這種強調寧靜和平氣氛的民居建築,滿足了古人生活習慣和心理需要,充分體現人本精神,也是古代農業社會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和道學的“小國富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形態寫照。

 

禮制宗法思想

《明會典》載:“公侯造屋,七間九架;一品、二品,五間九架;三品至五品,五間七架;六品至九品,三間九架;庶民所居房舍,不過三間五架。”“官員蓋造房屋,並不許歇山、轉角、重簷、重拱、繪畫、灌井。”

體現在泉州古大厝上,由於受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泉州古民居皆硬山頂,開間多為三開間、五開間,反映出很強的禮制觀念。其中五間張大厝多為官宦門第,其屋前埕兩側一般置有旗杆石座,以示榮獲功名。如崇武的武功大夫第、泉港土樓侍衛府、洛陽的陳金城故居;而惠安明.按察使劉望海故居,更是由四列五開間大厝組成,俗稱“四馬拖車”,寓意高車駟馬、地位名望尊崇。清代,泉州富商通過納官從而建五開間大厝的例子很多,如惠安東山許氏古民居、南安石井鄭運錦宅等。至於七開間大厝,實例很少見到,多為官衙變遷而來,如泉港盧琦故居三過七開間。

由於開間大小受限制,明清時期泉州一些家庭興旺,便只能通過增加進深和護厝來增加居住面積,以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有些甚至出現十數座民居組成排列整齊的民居建築群,如市區黃宗漢故宅由二座三落三間張帶雙護厝書房、花園組成,市區老範志大厝由三座五進三間張大厝組成,而泉港土坑劉氏古民居群由四座三進古大厝和二十六座二進古大厝組成(現存二十七座,共占地二萬六千八百六十平方米)。

這些民居的門廳亦甚為考究,為所謂的凹巢三川門。與明清皇城午門入口十分相似,平時進出只開兩側小門,中間大門只有隆重儀禮或重大節日才開。

泉州官式民居,皆多進深佈局安全,與古代殿堂以及土大夫、貴族住宅的“前朝後庭”、“外朝內庭”相吻合。如明、清故宮有“前三殿”、“後三殿”,而泉州古民居亦以三落為民居定式。

在這些民居建築中,頂落大厝處於中軸線上,其內廳堂是會客、進行重大慶典活動和供奉“祖先神靈牌位”的地方,最為尊貴。其他院落和住房相對地位是以廳堂為中心,依照以左為尊、右為卑、前高後低的倫次排列,家庭成員亦嚴格按照長幼、親疏、尊卑來安排住房。一般廳堂院落多居住家庭主要成員,後落多為女眷住房,建作樓閣式,而護厝則多居住輩份較低的家庭成員、傭人或作為儲藏間、伙房等。

宋明以來,由於統治者的推崇,朱子學被視為正學一統天下。泉州作為朱子(朱熹)過化之處,他所設計和宣導的一整套家族制度在泉州產生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四民各修其本業,吉凶儀式多依朱子家禮,”對泉州傳統民居發展和定型產生了決定性作用。民居建築被賦以“家庭興旺發達”的象徵意義,許多人一旦事業有成,無不維修祖居建築、宗祠或建造精美的住宅作為光耀門庭的重要手段,並籍此以圖保佑家族興旺,富蔭後世。明清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家族制度的發展,這種規模龐大的古民居建築群逐漸成為泉州世家大姓聚族而居的生息繁衍之地。

 

多元文化特徵

泉州位於我國東南沿海,處於農業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匯點上。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都彙集於此,傳播、碰撞、融合。而每一次域外文化的傳播,都在這裏留下歷史印痕,從而發展形成今天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多元文化為特徵的泉州民居建築。

晉唐以來,中原古文化與閩越土著文化在這裏激烈碰撞,長期融合,而閩越土著文化的建築並沒消亡,反映在民居建築上主要為張揚誇張的造型和熱情奔放的色彩裝飾。德化、安溪、永春等地仍有極少量幹闌式建築遺留下來;至於泉州傳統民居中張揚高蹺的燕尾脊,最初很可能源於閩越人船屋的造型特點。泉州傳統民居中普遍採用的穿鬥式木構等,就融合了幹欄式建築的結構內涵。

受閩越舟楫文化的影響,眾多泉州人紛紛通過海上航行從事海外貿易或移民開拓。唐宋以後,這種文化特色轉化為經濟上的大繁榮,泉州一躍成為世界性大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頭堡。大批外國商人定居泉州,他們也帶來了伊斯蘭教、印度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建築文化,奠定了泉州民居多元文化的堅實基礎,也為泉州民居建築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這些外來文化對泉州的石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而伊斯蘭文化在民居的裝飾、造型、佈局上也有深刻的影響。例如,官式大厝中廣泛採用的石牆體以及在大門周圍重要部位採用輝綠石裝飾的建築手法,與現存的北宋伊斯蘭教寺院清淨寺的高大規整的石砌牆體以及綠輝石砌築的穹窟形拱項大門一脈相承;至於外部牆體注重裝飾用紅磚拼湊出各種華麗圖案,則與現在西亞阿拉伯建築的裝飾風格十分類似。

明、清時期特別是鹹豐以後,西方文化思想大規模侵入東南亞及我國東南沿海。中外文化交流是雙向互動的,泉州作為著名僑鄉,華僑、華人在將閩南傳統民居文化傳到東南亞等國的同時,其民居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刻影響,後又被自覺不自覺地帶回泉州,這就是目前泉州的石獅、晉江、南安等地保存數量眾多的帶有南洋和西方建築風格的華僑民居。

這類民居多為多層建築,既堅固又美觀。既保留泉州傳統民居建築特點,如仍以木、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門窗仍然有石刻的郡望堂號、對聯以及採用中國傳統的木刻、石刻、泥塑等裝飾內容;又有西方建築的形制特點,如增加了鋼筋、水泥、有色玻璃、馬賽克、釉面磚等外來裝飾材料,出現了帶有明顯歐式風格的哥特式門窗、科林多式廊柱、陽臺、拱券頂、百葉窗等建築形式,以及種類繁多的山花形式、動、植物圖案等,形成具有泉州僑鄉特點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築。

 

大興堡

俗稱“大興土樓”,位於德化縣三班鎮三班村大興嶺下,建於清.康熙壬寅(一七二二年)端月。

單簷歇山式,石土木結構。外有圍牆,左右兩個石門,石門厚二米、高三米;左右前角各有敵樓一個。

民國時期曾為民軍徐飛龍所駐紮。飛龍覆滅後,寨屋被陳國輝拆毀。今為村民所居住。

 

土坑古民居

位於泉港區後龍鎮土坑村。一九八○年,該古民居建築群曾被列為惠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民居建築群南面有座明.萬歷年間建造的白石宮,前面有清朝建造的南文武館“選青齋”和北文武館“淩雲齋”。土坑村因其古民居建築群,於二○○三年列為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

 

古坑民居建築群

土坑古民居建築群興建於明.永樂二年(一四○四),經明、清兩朝,現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宅四十二座,總占地面積 二萬六千八百六十平方米,均屬石、木、磚結構。

土坑古民居建築群多為穿鬥式結構、硬山式或卷棚屋頂。窗門建築雕琢內容豐富,屋內裝飾華麗、鐫刻細膩。古民居中雕塑種類繁多: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磚雕、泥灰雕;按造型分有浮雕、陰雕、線雕和透雕;按內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鳥雕、樓閣雕等。

 

南北文武館

兩館意在培植精武人才。

南文武館亦稱“選青齋”(文革期間被拆毀),系清朝富商劉端弘(又稱劉百萬)建造的。

北文武館亦稱“淩雲齋”,清朝富商劉端瑜建造的,開設跑馬道和練武場。北文武館清道光年間曾出過提督劉開泰。周圍有幾株二百多年歷史的大榕樹環抱,樹蔭蔽日。

 

中憲第

又稱“九十九間”,位於南安市石井鎮石井村公路旁,主體建築至今保存完整。

清.雍正年間,石井人臺灣富商鄭運錦用钜款買得“中憲大夫”而獲准建造該大型府第,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建成。有大小房屋一百一十二間,因非皇親國戚,佯稱“九十九間”。

中憲第總面積十一畝,前後五進,每進都有廳堂和大門,五座宮殿式廳堂形成一個主軸線。主體建築硬山頂,穿鬥式木構架,磚石結構,宏偉壯麗。附屬建築有護屋、後花園、演武廳、書齋、梳妝樓,以及假山、亭閣、水榭、曲橋、魚池等,其中不少木石材料當時由臺灣采運過來。

 

尺遠齋(聽月樓)

為安海著名園林,位於安海金墩原安海公安分局內,是臺灣已故國民黨“立法委員”黃哲真老先生的故居。

整個園林至今保存完好,雖占地不大,但佈局小巧有致。園中有玲瓏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小石曲橋、聽月樓、四角亭子、水池、龍眼樹等,以及花邊圍牆、透花窗櫺、石刻對聯、拼花地面……尤其是擁有高達二米的“石筍”和高四尺“海參石”,聞名遐邇,儼然一座小小的“留園”。登臨假山高處,南可眺望白塔長橋,北可遙看龍山禪寺,園外借景優美。這座園林堪稱古鎮現存園林之冠。

這裏相傳是明.著名女詩人邱小姐吟“聽月樓”詩所在。相傳,“聽月樓”是明.萬歷年間安海進士、翰林院編修黃志清為他的夫人邱小姐而築的。邱氏原為泉州城內的大家閨秀,頗具文采。有一年中秋佳節來臨,適逢黃家花園內小樓竣工,黃志清欣然揮筆題寫樓匾。他本擬寫“賞月樓”三字,當他擱筆一看,竟錯寫為“聽月樓”。此時,恰好夫人走過來,看了不由一笑。黃翰林霎時紅了臉,準備重寫。邱氏連忙擺手說道:“聽月妙哉,不同凡響,不用換了。”黃志清不解地問:“月怎麼聽呢?豈不成笑柄?”邱氏微微一笑,遙指窗外的一輪明月說:“請郎君側耳細聽。”

隨即,她展紙提筆書成《聽月樓》一詩:

 “夜靜樓高接太清,倚欄聽得十分明。

  磨空車兒冰輪轉,搗藥鏗鏘玉杵鳴。

  曲唱霓裳音細細,斧侵丹桂韻丁丁。

  忽然一陣天風鼓,吹下嫦娥笑語聲。”

黃志清吟詠罷,驚喜不已,讚歎道:“月宮裏果然有許多美妙動人的聲音可聽,‘聽月’確比‘賞月’更佳!”他便決定把小樓命名為“聽月樓”,並將這首詩鐫刻在樓上。

 

長福堡

俗稱寶美土樓,位於德化縣城西南寶美村,是該村陶瓷企業家蘇明裕、蘇重光兩兄弟在清.乾隆六年(一七四一),用了三年時間,花費十萬兩白銀修建而成的。

該堡是德化縣現有“體高”“蓋頂”的土樓,外牆高達十米,相當於三層樓高;建築面積一千八百平方米,規模宏偉,有東、西、南三座城門。

土樓裏有個廣場,周邊是三層一百四十二間樓房,世居當地蘇氏族民,立業是陶瓷製造業和農業,最盛時住有數百人。

民國初年,“官軍”與“民軍”在此稱雄爭霸。抗戰時,國民黨軍占為“壯丁營”,集體屠殺因不堪虐辱而奪槍反抗的壯丁。“文革”時,兩派“紅衛兵”組織用古老的兵器在此重演一出古老的攻防戰,被解放軍官兵制止。自此,土樓傷痕累累,人去樓空。現無人居住,被作為倉庫。

 

“龍山啟後”土樓

位於安溪縣龍涓鄉後山村。

明.弘治年間,後山村劉氏族人捐資獻力,光杉木就砍遍十幾個山頭,歷時十八個春夏建成。整座土堡均為木構組建,二十四米見方、牆厚二米、高四層、每層六張木梯一百二十多個房間的巨型土樓。

現已不住人的“龍山啟後”土樓,雖已傾塌一角,但椽桷柱梁,仍均呈褐紅色,不朽不蛀;樓上樓下,光潔如新、蛛絲不掛;每塊約三斤重的陶瓦,也不龜裂生苔,仍厚重沉實。大宗祖祠正堂,懸掛“文魁”、“武魁”匾額。

 

龍通土樓

位於安溪縣感德鎮龍通村,許氏祖先建于明末清初。

龍通土樓氣勢雄偉,占地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土樓外牆石基厚約三米,土牆厚近二米,高二十米,十分堅固。大門框用石板條彎拱而成,正上面掛有一匾額,題寫著“崇墉永峙”四個大字,落款為甲申年(明 .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瓜月。

土樓為三層樓閣式,窗格子、板壁、屋簷等雕樑畫棟、古香古色。二、三層各有二十個房間,下堂左右兩邊都有木板梯可以上下。三樓有一條一.七米寬的跑馬路繞著土樓四周,跑馬路下麵便是寬大的牆體。一個個瞭望口分佈土樓,可用於瞭望和射擊,不用時還可關閉。

 

老範志大厝

位於泉州城區南俊巷東側,前為九一路,後為桂檀巷。是研究清代閩南石宅群的重要實物資料。

厝主吳亦飛(生年不詳),晉江人,本系窮儒,清.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研製神曲藥茶,取范仲淹“先憂後樂”之義,而名店曰“範志”。開張始即生意興隆,尤以左宗棠平定回疆一役,范志神曲尤顯功效,購服者大增,遂獲巨利,竟成巨富。遂營建老範志吳宅。

占地面積十二.五二畝,規格宏大。三座由三開間五進組成的大庭院,組合幾乎完全相同。各院落之間以防火牆相隔,側面牆設門,與各院相連通。宅院兩側,建有雙行護厝,約二十餘間。組成一幢規模宏大,且富有層次和建築結構特色的大型宅院。現前面大石埕因基建被廢,東面原有經商用房、書房及假山、魚池等園林綠地已不存在。

 

李贄故居

坐落在泉州市區南門南壽路。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面街,原有三開間二進深。現存正面一間和正廳堂,正廳堂寬六公尺,深九公尺,前有天井。現按閩南古民居,修葺一新,辟為紀念堂。

李贄故居曾一度改作宗祠,清.同治間修理時,從地下掘到石印章兩枚:一陰刻“李贄”,一陽刻“卓吾”,現北京歷史博物館和泉州文管會各有一枚。

 

李光地故居

賢良祠座落在安溪俊民中學校園內,原名“榕村別墅”,雍正十一年為表彰李光地而改為今名,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座建築坐西向東,三進,四合院式,正堂為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占地面積一千平方米,廳裏內外環牆嵌大理石,鐫刻康熙禦書《太極圖說》、《巡子牙河建壩詩》、《朱文公家訓》等碑刻。

祠後為藏書樓,南面為臨水軒、荷池等。

“舊衙”和“新衙”

是李光地在安溪湖頭的故居。

“舊衙”位於湖頭街左邊街後,它縱深五進,兩邊護厝,住著李光地長子李鐘倫的後裔,據說“舊衙”是滿州人寧海將軍,為感恩昔日李光地幫他解泉州之圍,圖報無方,由夫婦定計所贈。

“新衙”又名相府,位於湖頭街中部,相傳為李光地夫人所建,五進庭院,雙護厝,東西巷道,四周繞圍牆,呈長方形,建築面積二千一百二十平方米,東巷北端入口處建接官亭和報房。大門一聯:“相門知理學;府第傳乾坤”。

“舊衙”、“新衙”以及附近的古民居構成全省獨特罕見的清代建築群。因此,湖頭鎮在一九九九年被省評定為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楊阿苗故居

坐落於泉州市鯉城區西南亭店村,福廈公路西北側。建築物至今保存完好,仍由楊氏後裔居住使用。為閩南傳統民居之典型傑作,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宅主原名楊佳獎,清末僑居海外,經商致富。楊宅建於清.光緒年間的一八八四~一九○六年,歷時十二年完工。

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一千三百四十九平方米。門前建有寬大石埕,圍以三面矮牆,規格龐大。

主體二進五開間,帶東西廂房;沿中軸線北進有鬥門、門廳、天井、大廳、後軒,每落大小廳和後軒的東西翼各有房間二間,天井兩側有櫸頭、通廊;設六個邊門通東西廂房;東西廂房各有獨立通外鬥門,門內有花廳、廳後為臥房,並配有天井,各自成一獨立小庭院。

全部建築有大小廳堂(包括後軒)七間、大小房間(含櫸頭)二十六間、大小天井九個,以中軸主體建築為中心,兩翼佈置小巧玲瓏的五個小庭院,這種獨具匠心的佈局當地稱為“五梅花井”。

整座建築為木石結構,佈局嚴謹,工藝精巧。構架穿鬥式,硬山頂,屋脊微凹,脊端燕尾吻;石門楣、石柱礎、石裙堵、馬櫃檯等均用白石或青石,浮雕戲文、花鳥、珍禽異獸;屋簷下有青石雕水車堵;牆體上部由紅花磚封面、青石沉雕框邊飾,下部白石裙堵素面;石構窗框沉雕,窗條浮雕。內裝修對柱頭鬥與梁通下的圓光、雀替、吊筒以及門窗,浮雕或透雕山水人物、花草蟲魚等,刀法圓熟,工藝精巧。

 

吳樹第宅

俗稱“雙連埕”,位於泉州新門外新步村,是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建于乾隆初年,兩座大厝各為磚木結構,大五開間雙護厝,占地面積二千二百四十平方米。現存有拴馬柱一根、練武石一個等物。

吳樹第之父吳冠世以農商起家,富甲全邑,好義樂施,清.乾隆年間修豐州文廟。當年通廈門、同安、晉江的大盈路崎嶇不平,行人苦之,冠世獨捐鉅資鋪路,而利於行人。後又獨資修建草亭、新亭二橋。

吳樹第為吳冠世次子。《南安縣誌》記載:“新步村監生吳樹第妻王氏,惠安武舉王之女,二十餘歲守寡,事舅姑旨甘無缺,延師課兒讀書……乾隆間學使恩普旌表。”清.嘉慶賜“旌表監生吳樹第妻王氏節孝”匾及聖旨牌。

 

蘇廷玉府第

清.光緒年間,四川總督蘇廷玉卸任後,卸任後,在泉州市區通政巷熙春宮以東建一府第,“屋宇連綿,範圍甚大”,後門直出奎章巷,東臨南大街的一列店屋皆其產業。蘇廷玉僅利用通政巷東北畔臨街處兩間店面,當做典當行,取名“元祥”,有人便稱這一帶的整片蘇廷玉府第為“元祥蘇”。

府第朝南,為五開間五進的燕尾脊結構,東西各有六個側門,官廳東邊有厈開間的長廊。西邊為魏姓所居,相傳其先人為蘇家總管。兩戶中間一道隔火巷。

府第中有梳妝樓,是蘇廷玉之女的閨閣,也是泉州地區現存惟一的梳妝樓。

府第建有後花園,占地一畝餘,疊山浚池,是城內最完整的園林。假山之石皆采自太湖,又從四川帶來疊山能手。當園林工程告竣時,有攜石求售者,主人視之,龜背而鼇頭,充當鼇石頗為形象,便購之放在水池之湄,又覓似老翁態的石,橫一竿於胸臂間,豎于池邊。立意“老翁釣鼇”,以示清閒。主人號鼇石,此園遂名“鼇園”。

蘇氏享用不久而終,釣翁與鼇石讓丁厝埕蔣以麟。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華僑陳光純購其書房、梳妝樓、花山及其附屬壙地建樓。一九四五年群生織布廠遷址於此府第,直至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文革”後期,鼇園裏的假山花石及憩亭全被移遷入開元寺重建假山。如今大門緊堵,五開間的前兩進雖保存完好,作為“起點”畫室,後三進也被“瓜分”完畢。梳妝樓因住戶不同而被隔成了兩半,上樓的梯子也增建了不少。對此,泉州舊城區遺址遺跡踏勘考察專案小組已著手開始對梳妝樓進行保護工作。

 

陳紫峰故居

位於晉江市陳埭鎮涵口村,是研究陳紫峰及清代建築結構的重要實物依據。

建于明初,清末重修,改為五開間六座東西相向建築群體,占地二千一百五十平方米。

陳居六座均為五開間單簷硬山頂,抬梁式木構架,每座為門樓、廳堂、廂房所組成,其木雕、石雕、泥塑工藝均甚精細。門上有清末狀元吳魯手書“紫峰陳先生故宅”匾額一方。

 

林路大厝

傳統民居建築群。坐落于南安縣美林鎮滿山紅村,為旅居新加坡的著名建築家林路所建。大厝主體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年),全部工程至民國初年才完成。

大厝建築群占地面積四千三百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間九十九間。中間為正屋、疊樓,主體宮殿式,疊樓西洋式;兩旁為祖厝、書房。牆體採用花崗石和紅磚砌築,樑柱為鋼筋砼和木構混合,硬山式,和歇山式屋頂,穿鬥式木構架,地面鋪設進口花磚。厝前築有戲臺、水榭、亭閣。

建築規模宏大,結構堅固新穎,裝飾富麗堂皇,具有鮮明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民謠雲:“有林路富,無林路厝。”

 

迥園

迥園是清.丁煒的府第的組成部分。

丁煒府第在泉州城內花巷菜園頭南端與莊府巷交匯處,泉人稱之丁厝埕,與留府埕遙相對面。坐南朝北,大門內有石鋪內庭,府第為兩進三開間,兩邊配有護厝一列。二進後面有一列向南的三楹的花廳和書房。花廳前平鋪石埕,廳前東牆辟一窗,成“卷書”形,窗間飾竹節。東牆南端築有“月洞門”,紅磚鑲圓,門上嵌輝綠石匾額,刻“迥園”二字,為丁煒所書。園南一小門通金魚巷,面對井巷與疊芳巷之間。

迥園是一微型園林山水,占地約二百平方米,築有亭池假山,結構緊湊,佈局合理。假山全疊太湖石,周圍植竹林蒔花,園景以池居中,石拱橋跨之,池北築一台,高約五尺,上構四角小亭一座,亭柱刻:“風篁類長留,流水當鳴琴”詩句。丁煒常年遊宦在外,迥園是家人游娛之所。丁煒卸職還家後,在迥園度過晚年,歿後,迥園幾經易主。

廿世紀二十年代,新門外樹兜的泗水華僑蔣以麟購此府第,購得“鼇石”及“獅子人立”,增添景點,迥園重新整修,更為幽雅。廿世紀五十年代,丁煒府第前面的大埕被劃入晉江地區專員公署範圍,圍牆迫近府第大門,原來的丁厝埕至此遂成丁厝巷。府第園林屢遭劫難,山石移壘青年樂園柔佛巴魯(今芳草園),幾經輾轉,七十年代山石又運到開元寺,充作假山景物。園林西面出售他人蓋房,只剩金魚巷一小通道可至那古老的花廳三楹。通道的“月洞門”依在,門頂的“迥園”二字尚存。

 

金牌堡(蓋德土樓)

位於德化縣蓋德鄉政府駐地,是富有閩南地方特色、規模宏大的土堡。旅台人士李聖居創建於清.康熙壬寅年( 一六六三年),曆八年竣工。

金牌堡坐西向東,懸山式兩層建築,長五十二.五米,寬四十五米,結構佈局為平列三大廳樓房,各廳均有二大房,前後有走廊通道,後面為平屋;並建有四個過路亭,南北有城門樓,樓的四周均有廊道相通。共有房一百一十八間。

主樓前面有廣闊的大埕,埕的左側有井一口。

堡的四周有巨石砌築的圍牆,南北設兩個大門,外通護城河。

 

祖閭蘇古民居

位於泉州城區塗門街西段胭脂(支)巷, 是宋元以後在泉蘇頌後裔形成的聚居地,現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燕脂巷元代稱“燕支裏”,明代稱“燕支巷”,清以後統稱“胭脂巷”。小巷不長,南接南嶽後街、義全後街,直通天後宮前的城門,北通塗門街,是宋元時期泉州貫穿南北與東西的兩條商業街道的交接地帶。

現存建築始建於明.正德十五年(一五二○),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清康熙年間(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至近代屢有重修。祖閭蘇民居群聯翩四座,中偏東的緩成堂為蘇氏宗祠,四座建築均為三開間,單護厝,偏大門,前有照牆,後有花園、琴台及晚翠亭。宅朝東南,面寬六十米,進深五十二米,總面積三千六百平方米。

祖閭蘇現存綏成堂宗祠元代也是民居,明.萬曆八年(一五八○)改為祠宇。此宗祠供奉有“宋贈司空趙郡公太子太保兼中書右樸射諡正簡子容蘇公(蘇頌)神位”,宗祠聯牌有“始終一節,出入五朝”、“存小心與宋千古,知大義惟公一人”,為朱熹贈蘇頌的對聯。這裏是目前泉州惟一祭祀蘇頌的祠宇。

燕支始祖蘇唐舍是蘇頌第十世孫,自元.至大四年(一三一一)由同安遷居泉南燕支裏後,累世與阿拉伯人通婚,自元代至明清以後,都較長期地保留通婚習俗。始祖蘇唐舍配麻氏,二世布伯配蒲氏,三世如東配蒲氏,肖伯配蒲氏,四世遜軒配馬氏,像這樣連續四代均與阿拉伯女子通婚的現象在泉州是少有的。明清以後,七世朝端配郭氏、載榮配金氏,八世養正配丁氏,九世存淑配李氏(回族),十一世肇◇配郭氏,肇紫配麻氏,至清末十九世鴻儀原配金氏。

由於累世通婚的結果,在燕支蘇氏後裔中就有兩種非常顯著的遺傳特徵:一是泉州俗語中的“蘇家鼻子與丁家鬍子”,這蘇家鼻子指的就是燕支蘇後裔鼻子的特徵:鼻樑低而鼻尖高。他們的臉型也有酷似今日中東阿拉伯人的樣子,如今保存于祖閭蘇民居的十七世蘇晴嵐的遺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二是蘇氏後裔由於遠親結合的優化,多為長壽家族。燕支蘇氏長房十九世蘇鴻儀以前十八位先祖平均年齡六十九.二二歲,二房蘇喬獅十五位先祖平均七十.九三歲,二房十八世蘇大山及其十七位先祖平均七十三.八八歲,最高年壽九十五歲。族譜中存有耆壽材料,凡八十歲以上者均列入,共有三十幾位長壽者。

由於通婚的結果,在宗教信仰方面自然也受到影響。十二世蘇纘轍在修訂族譜時注明,蘇唐舍“自銀同遷居燕支裏,學西域淨教,爰名阿合抹。康熙丁未年,餘於塗門真教寺詢南京教師楊姓者,雲,是名即世所稱長老也。”在蘇布伯條目中注明:“辛亥冬,餘偶閱黃東崖先生《宦夢錄》中,有載乙丑殿試詩題五月渡滬,進士鄭◇詩中有用‘布伯’二字,時人不識,後東崖問之曰:“‘布伯者,猶華言主也。西南夷相尊稱之辭。’然則布伯公其淨教中之主歟。”按伊斯蘭教規,阿拉伯人只能與同一教派中人通婚,蘇唐舍一定要先入教才能結婚。泉州漢人在元代期間信奉伊斯蘭教者甚眾,外族也可入,而蘇家兩代人位居長老,最為典型。

燕支蘇氏宗祠的祭祀儀式也是一種混合型的,有著濃厚的伊斯蘭教色彩。在漢人的習俗中,牛肉之類的食物是不能用來供奉祖先的,但燕支蘇氏宗祠的祭品,無論春祭、秋祭或墳祭,每席以十二味為准,“昔用六牛六鮮”,即“牛肉、牛蹄、牛肋、牛腰、牛脯、牛頭獅、雞肉、鴨肉、豬肉、羊肉、海魚、海◇”,甚至連祭土地公也有牛肉。按理說,祭祖用牛肉還好說,土地爺是地方神明,也用牛肉供祭,這種漢回結合的祭品是泉州地區一種罕見的民俗文化現象。

燕支蘇氏宗祠綏成堂的建築外觀類似泉州其他阿拉伯人後裔的祠堂,大門只油漆黑色,沒有彩繪漢人祠堂傳統的門神,整座建築肅穆典雅。蘇氏宗祠的建築保留了明代建築簡樸的特點,也有別於其他漢族姓氏宗祠的宗教色彩。民居建築的油漆也以阿拉伯人所崇尚的藍、綠為主色。

墓葬形式的演化:燕支始祖妣麻氏先蘇唐舍去世,其墓在泉州東門外仁風境後,地名蘇厝圍,為伊斯蘭石刻,其墓碑為阿拉伯文石刻,新中國成立之前被盜,現存於廈門大學人類歷史博物館。族譜中,康熙年間蘇纘轍繪製了九幅墳塋圖,惟獨唐舍公塋的形狀為石棺形的。燕支蘇氏後裔在二十世紀四年代祭掃祖塋時,三座石墓尚存。燕支蘇後世的墳塋也大多演化為月眉形的墓牌石。特別應該指出的是,蘇唐舍的墳塋在清代嘉慶年間就受到保護,“嘉慶十六年五月勒石公禁,本山不得放縱牛羊墳首行走及打禾穀,演戲一台立禁。”燕支蘇氏一至四世墳塋均在東郊祖山榮厝圍,五六世的墳塋卻在雲麓山。雲麓山當時是蒲氏私山,據族譜記載,原來五世蘇超公“外家蒲榮無嗣,雲麓山一半歸公,一半歸母姨蒲氏,後公將母姨山地一半歸買管掌,是雲麓墳山蓋始基於公矣。”這是後來雲麓山出現“蘇厝山”的原委,也說明燕支蘇氏後裔與阿拉伯人的親密聯繫。

 

胭脂井

傳說:元代初年,燕支蘇氏始祖蘇唐舍及其後裔在這裏聚居,並逐漸形成群落。到了明.嘉靖年間,始建蘇氏宗祠,宗祠內有三口古井,有傳說水井的水是粉紅色的,也有傳說水井好深,水還是白色的,但從井口朝下看,整口井都是紅色的,於是人們就把這些水井叫做“胭脂井”,“胭脂巷”也因此得名。這三口井的具體位置,除了宗祠門前的一口已荒廢多年的古井外,其他兩井的方位一直無法弄清。

二○○三年,在整修祖閭蘇民居時,一口六角形“胭脂井”在大廳長案桌位置被發現。經測量,井深六.二米,井內水深四.○三五米,水面距地面一.八五米,水井井口寬為○.七米,呈六角形狀。古代井口的形狀多樣,有圓井、方井、六角井、八角井,像祖閭蘇這樣的“六角井”存留至今已很少見。

原來根據“有厝必有井”推斷,最遲元朝蘇氏祖先在此開支時,就有此井。後在胭脂井旁又發現兩條用粉紅與灰色兩種宋磚壘砌而成的排水溝,其中一條為南北走向,另一條為東西走向;且在溝邊還發現一塊宋代的碎碗胚,證明該井的年代比先前推斷的元代要早些,初步推斷為宋代。

史載,每年四月初二、初三,泉州的一些秀才、舉人都會到祖閭蘇會詩,常以井為題,吟詩作對。如曾振仲的“時過未改胭脂色,空谷年年自在香”;吳元甫的“胭脂入井夢初醒,銅標表裏來時路”;陳韞齋的“好是胭脂舊門巷,青陽樂事未闌珊”等,都是描述胭脂井的。民國初年詩人黃悟曾在詩集《弢社初稿》中的詩句“戶外木蘭紅未了,中闌流影尚胭脂”,講的也是祖閭蘇的“胭脂井”。

 

前黃黃素石樓

俗稱“土樓”,位於泉港區前黃鎮塗樓村。建於清.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由本村樓主黃素、黃堂官父子歷經三十餘載修築而成,總體結構主次有別,統率有序,寬廣壯觀,是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群。

“土樓”整個建築群坐東朝西,占地四千一百四十七.五平方米,由中央的一座石樓和石樓左右廂房構成,共有正、輔房間一百零八間,主(石樓)、次(廂房)有別;石樓前一石埕,四周有寬敞通道。

石樓位於厝群中央,高八.三米,長、寬各二十.八米,為石構方形平頂四合式三層樓閣。樓內構房三十六間,合“三十六天罡”之數。一、二兩層由花崗岩條石砌體,精鑿平坦均勻,只見線條,不見灰漿;第三層由糯米、糖水、石灰抹壁而成,子彈擊壁也不留痕跡。由於第三層以土抹壁,故石樓又稱“土樓”,黃氏後裔該聚居地亦稱“土樓”,後訛稱“塗樓”。大樓頂層四面牆角各伸出一個哨樓,均設有射擊孔。樓下四壁僅在西面設一拱形石大門,門首石匾題“式好攸寧”四字,左下方小字有“乾隆六年歲次”字樣。石大門設有內外兩重門,都用優質堅固的檜木做門板,中間為大鐵閘,外門板加包鐵皮,門上還設有水槽,以防火攻。防範嚴密,佈局嚴謹。樓內置有天井,周圍廂房回廊均有木石齒牙交錯,逐層榫合疊壓而成。石樓因年久失修,現徒剩四壁。

石樓外面周邊環繞建七十二間廂房,取象“七十二地煞”,現基本保持原狀。廂房多為紅磚白牆體、硬山式頂、屋蓋瓦筒、二進廳、五間張、雙護駕格局,裏面雕梁畫壁,雕飾花鳥禽獸,堂皇氣派。

登上石樓的哨樓,向東南隱約可見泉港海灣,向西可見遠處帽山。黃素後裔、近代書法家黃朝棟題詩雲:“戶對帽山山不老,門迎芹水水長流;十二欄杆時得月,萬千氣象始登樓。”

 

施琅故居

位於釋仔山——泉州市區蔡巷東側通源巷二十七號,與泉州農校舊址毗鄰,二○○一年五月列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康熙元年(一六六二),施琅升任水師提督後,原居住郡城通源菜巷宅第(下府衙)狹窄,不能滿足賓客和造訪者,遂在釋仔山構建新宅(上府衙),保存至今。隨後又在新宅南側建延賓館,並在東南佈局,置假山、曲橋、亭閣、奇花異草等,為松石山館,統稱東園。清.光緒年間增建書齋改為崇正書院。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辟為農校,“文革”後逐步拆毀、改建。

施琅故居原範圍很大,分上下侯府、祠堂、小宗、冬園“松石山房”(現已廢,為泉州農校舊址)等建築,占地約十七.四畝。

現存建築為上下侯府部分:大厝一座,二進五開間歇山頂建築,大門開於東南側,護厝兩邊各設一門,內有天井、廂房等。南圍牆大門旁開,舊宅系官邸與民居融為一體的磚、石、木構造建築,面積約八百五十八平方米,前面大埕面積三百七十平方米,格局壯麗,頗具特色。

 

施琅“春、夏、秋、冬”四季園

清.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施琅升任水師提督後,原居住郡城通源菜巷宅第(下府衙)狹窄,不能滿足賓客和造訪者,遂在釋仔山構建新宅(上府衙)。施琅遷建新居後,還以“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的詩文意境,在泉州城內精心營造了“春”、“夏”、“秋”、“冬”四大私家園林,構造精美,為園林典範。

春園

位於新門街中段南側,原青年樂園游泳池及其周邊。是四園中修建最遲、坍塌泯滅最先的,清末民初尚存有部分遺址,今部分辟為“芳草園”。

施琅在夏、秋、冬三季皆有園林之後,唯春季獨缺,有意加造一近似淡裝的園林,備供春遊。考慮泉州城南商貿繁榮,不宜建園;而新門街中段南側有一片地,原為“破腹溝”北岸沙灘,宋元時屬泉州城郊,明代是跑馬校射場所,時雖已荒蕪,然芳草如茵,樹木青蔥,施琅之子施世騋建議在此修建春園。經施琅實地踏堪後認可。

修建時,依原地形以草坪為主體,略加平整,成一綠野;將原來沙灘沉積處壘成小丘,丘上修亭。園內共修亭兩座,一在草地東南側,供逛園時休息;一在東北側,用於接待重要賓客。

乾、嘉年間,一些讀書人曾借作院舍,組織“崇正書院”。

夏園

位於現晉光小學,與承天寺相鄰,古稱“苑齋”。

時“冬園”完工,但該園缺水源,施琅正愁無處賞夏。眾人建議,“君子愛蓮”,可在此以舊園池塘為主,其他建築作襯,再修建一座園林,彌補“冬園”之不足。施琅收復東南海疆,獲封侯爵,權傾閩南,雖奉旨調京,仍準備開闢“夏園”,備日後榮歸享用,遂認可之。

夏園屬於仕紳園林。修建時,亭、台、堂、榭、林、圃、山、池均備,佈置勻稱,專供夏天遊賞,有“夏賞綠荷池”之稱。

進入花園,原本正面是大花廳,三壁修飾堂皇,南面敞開以迎薰風,面積寬大,能同時接待三百多人。廳前有一長廊,中央向池塘突出七、八尺,兼當水榭,宜於納涼。

花廳東側建有住樓,上作賓館之用,下住司員,樓後有廚房役舍。

園內假山上,建四柱六角亭一座,結構別致,匾題“萬家春樹”。原本假山上還植有荔枝數株,盛暑時節,紅果掛樹,坐亭品果,欣賞半池綠荷,別有情致。亭柱有一對聯:“於此間得小佳趣,亦足以暢敘幽情。”系清末改園為“清源書院”時所題寫。

辛亥革命後,清源書院停辦,園內建築還十分完整,曾開辦工藝傳習所傳授織布、紮藤等技藝。民國時期,改建為新式影劇院,園中古榕、膠棕砍伐一空。如今,晉光小學內的夏園只留有一處四周環水的假山和假山上的一座亭子,其餘建築已不復存在。

秋園

史稱“東園”,位於溫陵北路舊農校內,是四園中最早修建的。

施琅歸清後,先後被授為同安副將、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當時,施琅在泉州城內的住宅,位於通源境菜巷(今東街菜巷),其幕僚及遠近賓客造訪者如雲,門庭若市。但施琅住所狹窄,便在釋仔山東麓(今舊農校校門左右)修建新居。

施琅性喜賞菊,加之當地菊苗採集方便,品種繁多,就令人在新居旁布石設池,規劃花園一座。同時,派人從各地收集叢菊,遍植園內,取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之意,命名“東園”。“東園”四牆種植竹、月桂、紫桂等,以擋寒風。園之東面,設漏窗數戶,可從園外飽覽園內景致。

施琅提督福建水師之後,曾留京十三年,故東園幾經改建,都由其侄施滔完成。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未建農校時,尚有東園的假山、池塘。

冬園

史稱“松石山館”,位於施琅的秋園及其住所——延賓館之東。

施琅於康熙二十年返閩之後,主持的大型土木工程,如重修廈門普照寺(現南普陀)、泉州順濟橋、浮橋等,都在“平臺”之後,冬園的修建當亦在這段時間。

冬園未建之前,東南面為荒廢山崗,地勢高曠。乃擇巨石壘疊成假山,東西約七丈,南北約十五丈。在假山前鑿池架橋,並于西南高處種植一株高大的針葉松。

池的北側原來豎有一大石筍,長二丈二尺,為泉州諸石筍之冠,上刻“插鬥”二字,與巨松南北對峙。

因石之長與松之巨,為冬園點題,故於石筍北面修建一座三開間的別館,以作品嘗山景之用,匾額上書“松石山館”。

施琅歿後,冬園易手他人。民初,曾劃部分空地用作農事試驗場。之後,園內六角亭移至中山公園,巨松因兒童玩燒松香而被火焚,後倒於颱風。一九三○年,該園辟為校舍,假山、池塘逐漸消失。

 

映寶樓

屹立在安溪縣西坪鎮平原村。

這座土樓占地約十畝,始建于雍正庚戍年。除基層一米為毛石壘築外,四丈余高的四牆均以黃土夯成。正拱大門用花崗岩石砌就,石面光潔,接縫嚴密。“映寶樓”三個大字楷書陰刻,“文革”時曾遭泥封,幸未被敲鑿破壞。拱頂上方約三米,始設一木窗,可俯瞰全村近舍遠路,作瞭望之用。東西兩側,各洞一門,分別為“映月”、“思北”。後牆則全封閉,窗牖均無。映寶樓為嵌山式四進構造,功用本在防禦土匪,故左右牆惟第四進最高層挨瓦簷下方辟三二扇小窗。朝四合院的內牆回廊,則全嵌以木板,廣設窗櫺,以多通風採光。

 

厚德堡

俗稱祥光土樓,坐落在德化縣水口鎮祥光村。

正面朱紅色高牆配有石雕拱門,左右翼各有一座巍峨的角樓,好像紫禁城的午門。

走進古堡,迎面大拱門門額上鐫刻著“厚德”兩個渾厚遒勁的楷書,字間隱約可辨道教“八封太極”的圖案,落款是“道光丁酉年”,表明古堡落成于清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門額左右各有一方浮雕、透雕精緻的“雲龍、祥雲、日月、瑞草”石刻圖案。門道深深,達三.二米,駐足仰望如天穹。

沿著門道入內拾級而上,登上百余平方米的高壇台,進入第一道內門,兩廂是高大的兩層樓房,迎面是第二道內門。拾級而上,又是高低兩層的壇台,兩廂和迎面又是依地勢高低、逐層升高的樓房。從正面樓房低層兩側的小門甬道進入屋後,是古堡“內庭”,天井四周是巷道深深、曲徑回廊的樓房。再往後,還有一座氣象恢宏的“橫樓”。

整座古堡依山坡而建,沿著堡門中軸線,共有四進庭院,引人漸入佳境,步步升高,有威嚴、崇高的感覺。

據祥光江氏族譜記載,古堡系本村江氏先祖江開安鼎建。江開安生於清.乾隆五十八年,卒於清.鹹豐八年(一七九三年三月至一八五八年十月)。他坐享祖父一輩積蓄下來的家業,一生富甲一方。他考上秀才後,又花錢買了“貢生”、“承德郎”和候補知縣等虛銜,以炫耀桑梓。因生逢清朝走向衰落時期,官場腐敗,社會動盪不定,他沒有出去做官從政,便耗費鉅資修造厚德堡,以保護身家財產。因此,古堡不同于普通民居,還兼具軍事防禦功能。

古堡外沿四周採用古老的夯土板築技術,就地選取生土、砂石、竹片,在高達三米的石牆上夯築起高達二米的土牆,壁壘森嚴。全樓呈封閉型,外牆只開正面一座大門,側翼一個小門。底層不開窗戶,頂層才開設有柵欄窗櫺的小窗,供觀察敵情。古堡不僅造型設計壯觀,而且防禦性好、抗震性強,防潮隔音,冬暖夏涼,雖歷經幾百年風雨侵襲和地震、戰火洗禮,至今仍巍然屹立。

古堡的內部建築物以木結構為主,有三百六十多間房屋。設計者考慮到防火安全,第一組建築群之間由庭院和高出屋脊的夯土牆分隔開來,並鑿有水井。

 

兔山園

位於安海著名的清代九座大型民居“九房施”之一的“七房埕”七房大古厝內,是安海最大的假山園林。系清.乾隆年間臺灣鳳山兵馬司副指揮施世榜卸任營造,據說是模擬月宮玉兔故事而築的。園內有大型太湖石假山,山下有洞曲曲折折通向山上,還有水池、石橋、花木等。高聳的假山古榕超越圍牆之上,走過牆外小巷抬頭可見,給人以“春色滿園關不住”的感受。

 

娛山樓

位於安溪縣蓬萊鎮上智村白頭閣。自古以來民諺:“有白頭閣富,無白頭閣厝”,盛譽白頭閣“娛山樓”的恢宏堅固,無可匹敵。

清朝年間,白頭閣胡氏先人遠徙南洋“呂宋”謀生,後來成了呂宋巨賈富商。胡氏先人斥資回鄉,建造娛山樓,周側同時蓋有書院書房,利於子孫梓人讀書識禮。其子裔中曾有過胡諸清、胡諸良兄弟同榜並中舉人的轟動。後來胡諸清還出任過安溪縣縣長。

娛山樓為雙層四方建築,高三丈,占地近十畝。土樓後山曾有巨石,其形蜷踞如蟹;石旁有池,波光搖曳似珠,人稱“石蟹抱珠”。外牆底部壘以山石,上層用磚疊砌。樓蓋粗簷厚瓦,樓板盈寸杉板。有三道木梯可登二樓,現朽蝕幾淨。可樓上十個房間,保留尚且完好。木柱因基礎墊有石珠,故仍堅挺如初。樓下十室,多被打通,用於堆放雜物。大廳及天井周側,地面潮濕多長青苔,牆壁上的壁畫依稀可辨。庭中一眼古井,清淺冰涼,無須桶汲,伸手可舀。

 

莆宗土樓

位於安溪尚卿鄉尤俊村。

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現存的莆宗土樓重建於鹹豐甲寅(一八五四年)季冬,占地約十畝。

遠望如雄偉古堡,門洞上有鎦金的“莆宗永地”四個篆體大字。砌築拱門由石坯砌築,光潔平滑。門廳置放大石磨,供村人紅白大事時磨米漿蒸米粿用。樓中有口古井碩大無朋。

內牆多用葦稈編就,再糊上黃泥巴而成,可減輕三層土牆的承重,又冬暖夏涼。支撐瓦蓋木梁的內土牆,夯築得極為簡陋粗糙;採光用的木欞,“弱不禁風”,形同虛設。一、二層樓不設窗戶,但三樓的視窗又寬又大,為的是悍敵來犯時,土樓裏的人們可以居高臨下,投擲擂木、撒潑石灰開水等禦敵。

除門廳上方的三樓經翻修後仍高聳在上外,現土樓只剩兩層。土樓內現住三十多戶人家、百多人口,仍綽綽有餘。

 

通政巷傅家大廈

位於泉州市區通政巷中段南側。南安豐州桃源傅襄若在郡城開設慶春堂香店起家,富甲一方,於是在此購地建廈。

大廈占地二畝餘,紅磚牆圍內有一大庭院,主體建築為三開間三進結構,大門兩壁嵌有“構麓並茂、華萼相輝”楹聯,西面配有護厝。大廈每進的屋前屋後,樨扇門窗的木欞雕刻,均是戲劇中的人物,範圍之廣,面積之大,技術之精湛,為泉州城內古民居木雕之最。

大廈最後留有空地,建成一座幽雅的園林,園林置有池山,南端六尺的高臺建一密亭,亭四面有窗,冬夏鹹宜。臺北偏西有一小池,兩岸鋪卵石,拱橋跨之,餘地多用以壘山,池中有一石突起,分出五峰,為泉州名石之一,園林界譽稱“五老峰”。

園林毀於廿世紀七十年代,花石大部被運至開元寺造假山。據說“五老峰”被主人密埋于地下,至今倖存。

 

黃宗漢故宅

位於泉州城內鎮撫巷北側五十一號。

黃宗漢於清.鹹豐六年至十一(一八五六~一八六一年)任兩廣總督,抗擊英法聯軍,授吏部侍郎。

故宅系坐北朝南,清代建築,有二座三間張,三大進及東西護厝、書房、花園等建築,前有院牆圍護石埕,佈局嚴謹、精巧、富麗、堂皇,是清代泉州仕宦世家聚族而居的宅第典型。

 

康安土樓

位於南安碼頭鎮康安村。

南安古代的土樓建築多為方形,惟有碼頭鎮康安村的土樓是圓形的,且別具一格,下層九米用亂石砌成,上層九米用泥土夯築。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圓形香爐,又如一盞圓形燈籠。

康安土樓為什麼是圓形建築?康安村姓陳的村民居多,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後代。明代,先祖從漳州遷居晉江金井鎮古安村,到明末清初,第六世陳振元先到南安洪瀨教書,後被聘為碼頭康安村塾師。不久成家定居,生下長子陳成德,住在康安,後來次子、三子分居碼頭新湯、洪瀨二地。但住在康安的人丁並不興旺,衍傳幾代,難以超過百人。於是,請來地理先生勘察,說此地是網穴,靈氣被罩,惟有建座圓形土樓,一如香爐,祈求皇天保佑;二示燈(丁)盞,人丁方能興旺。陳氏先人就地取材,上山伐木,採石砌基,用土夯牆。土樓建成之後,果然人丁大增,迄今全村已有一千七百餘人,包括在海外的有二千餘人。如果連清代中葉從康安移居福清、新湯、洪瀨等地的族人一起計算,陳振元的後代已達萬人以上。

康安土樓系土木屋二層結構,建於清.康熙辛酉年(一六八一年)。外土牆寬二.一米,圓周九十九米。牆高二層十八米。南北兩個大門相通。北面為輝綠岩砌成的圓門,門匾鐫刻“宏康保裕”四個大字,兩邊署有“辛酉年”、“孟春立”小字。從大門走進土樓,內有偌大圓形天井,原來掘的水井,可惜填平不見了。土樓一層有二十二個房間,兩層共有四十四個房間,砌有欄杆,樓梯從大門旁側上去,二層土樓可居住數十戶人家,房間前有寬敞廊道,房門面向天井。土樓外牆築有小窗,也是望防盜的槍眼。總面積七百零五平方米。

康安土樓長住人家,殿堂塑先祖陳元光神像祀之,香火不絕。橫匾上書“開漳聖王”四字,兩旁對聯雲:

 “開土功勳文韜武略膺賢聖,漳疆牧胄派衍康安溯祖王”。

由於年久失修,到了一九五八年,土牆已有三分之一倒塌,居民開始外遷,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雖然還住有幾戶人家,但已經破爛不堪了。一九九二年春籌資重修,一九九八年竣工。外形依照原樣建築,但樓內改木易石,部分改變原貌。

 

銜遠別墅

位於安海“大巷”通西湖境,為清.同治、光緒年間安海著名慈善家、經商上海江浙一帶的富商林瑞崗、林瑞佑兄弟之故宅。因用於供子孫輩延師授學課讀,故又稱林家西書房。

內有一座由假山疊成的園林,有山洞、石階、小橋、亭子、古樹、修竹、天然石桌石凳和花瓶形的門洞、花窗、花廳等,頗有名氣。

 

巽萊莊土樓

位於永春縣五裏街鎮仰賢村東部。建於清.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年),至今保存完好,仍在居住。

土樓朝南偏東十八度,呈正方形邊長二十二.五米見方,底面積為五百零六平方米,前排二層,中間天井六.五米乘六.五米,後面一層,牆體亂毛石漿砌,厚二米,上部生土牆,厚約一米,外面無裝修,窗子較小。

 

聯芳樓

位於安溪縣龍涓鎮玳堤村,建於清末,為旅居印尼華僑李致涯昆仲所建。

建築結構為圓形土樓。東西北三面壁拱券門為出入處,門楣上嵌輝綠岩石匾,分別銘曰“聯芳樓”、“環山”、“分水”等。土樓中庭築有棱形的四合院式平屋,分別設七個階梯上通樓房。整座計有房百餘間,建築獨具一格。

 

錦芳留

位於泉州城內古榕巷東段。此地原有一座朝南大宅院,東鄰井亭巷,西至舊館驛,北與明.嘉靖間南京吏部侍郎莊國楨的府第一牆之隔。當初大宅院規模宏大,占地四畝有餘,主人乃明.宣德年間(一四二六~一四三四年)晉江池店李五置建。由於李五既富又仁,有司贈予“世錦芳留”匾。久而久之,“錦芳留”遂成古榕巷一地名。

宅院向南的大門前有一石埕,石埕兩邊有石碣一對。民國期間,宅院一進間還基本完整,石埕的一對石碣尚存。二、三進間已剩殘牆頹壁,後花園早已一片荒蕪。一株四百多年的老榕樹,成為烏鴉的棲息地。一代巨富的宅院現已演變成地名。一戶李氏後裔現仍居於此,在他家中只能看到先祖留下的一條兩米長的石椅和一口直徑一米的圓形石水壺,作為歷史的見證。

近日採訪其裔孫時,主人出示清光緒二十年李家地契。從地契中發現,李王大宅院曰“制錦鴻猶”。以“制錦鴻猶”為宅名,說明李五在明.宣德間就從事絲織業生產,而且規模宏大。

 

蔡氏古民居

清代建築,位於南安市官橋鎮漳裏村,俗稱“漳州寮”,是一個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清.同治乙丑年,菲律賓華僑富商蔡啟昌回到漳裏村,在村邊“漳州寮”之地興建豪宅。許多建築材料來自菲律賓,加之閩南獨具魅力的雕刻藝術和裝修風格,構成一幅中西合璧的建築圖畫。

其後,其子蔡資深,清.光緒年間著名旅菲愛國華僑,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郡災,蔡氏發倉賑濟,封贈資政大夫。蔡資深繼承父業,認為“久遠之業,商不如農”,遂在“漳州寮”廣購荒地,組織族人開墾,築祠堂,建宅地。大厝群自清鹹豐五年(一八五五年)開工,至光緒三十年(一九○七年)全部完成,歷時五十三年。由此蔡氏古民居漸成規模,其宏大嚴整,為閩南所僅有。

建築群占地面積約一.四公頃。大小房間近四百間,包括大小宗祠二座,漢式民居十三座。多行排列,每座邊有護厝,或東西各附一組,或單附一組,東面附建書軒、梳妝閣、醉經堂。座與座之間前後有約十米的石埕,左右有二米寬的鋪石防火通道。主體建築為硬山式及卷棚屋頂,穿鬥式木構架,屋頂鋪紅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內部裝飾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有精美的木雕、泥灰雕、磚雕、花崗岩及輝綠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及平雕等多種手法,雕刻的題材有珍禽異獸、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等,其雕刻工藝之精巧,手法之細膩,堪稱雕刻藝術的集大成者。

最大的一座民居地處西端,建於光緒年間,是群體中唯一東西朝向的建築,是族人議事之處。

最小的一座地處東端,建於宣統年間,是群體中建造最晚的,雖小而佈局完整,裝飾精美。後有灶間庫房,中有掛落敞廳,前為花圃,為蔡氏私塾及主人聚宴消閒之處。群體中其餘十二座,面積適中,佈局完整。東部七座成三排兩列組合,由南向北縱深,前後平行,南北九十五米,筆直貫穿,透視感極強,西部四座成兩排組合,群體中佈局最為完整。庭南有側屋一列,俗稱“花向”,為傭僕所居,等級分明。後排靠東一座,東北角建有兩層的讀書樓,當地稱為“梳妝樓”。

 

蔡清故居

即蔡文莊公祠,始建於一五七○年,位於鯉城區新華西路孝感巷二十四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故居基本保持清代格局。祠坐北朝南,均為硬山頂穿鬥式木構架,兩進。廳寢正中有蔡文莊公塑像,廳東牆嵌有清.鹹豐七年(一八五七年)立的《重新泉郡大寺後文莊公祠序》碑刻一方。

 

聚斯樓

位於安溪縣西坪鎮赤石村長坑角落,始建於明.洪武五年(一三六八年),用三年時間建成,極可能是我省最早的土樓建築之一。

土樓主人為赤石村四位林氏兄弟。四兄弟主要從事茶葉買賣經營。

該土樓為方形制,坐北朝南,牆體厚二.五米,東面擋風牆以石卵砌成。土樓共三層七十二間,第三層為梁架建築,人可直接行走於二樓牆體。由於建築年代較早,工藝製作保持很強的原始味道,建築風格簡樸,所用石塊幾乎沒有經過任何加工,櫞、柱也很難找到精雕細琢的痕跡。

 

德美樓

位於安溪縣龍涓鄉玳瑅村,是安溪唯一的圓形土樓。

樓址擇地勢最為平坦的小村正中,占地約十畝,三層土坯夯築,牆厚二米;木構樓板走廊,粗棣瓦蓋。每層的佈局是:設木梯八座,以木梯隔分成的六個單元,每單元均有臥房四間,計24間。三層共有梯道二十四座、房七十二間。房間深約四米半、寬三米、高三.六米。圓土樓的一、二兩層對外全封閉,房間朝圓形天井一面,均以精雕細鏤的木板為內牆。三樓所有的房間則不但窗大光亮,且每單元都附設木構陽臺。圓形天井正中,圓狀石井圈圍成的古井深達十五米,清洌的井水幾可溢出井盤,無須長繩,探身攜桶可汲。

此圓形土樓為清末玳瑅鄉紳李番熊、李番呆兄弟所建;兩兄弟的畫像,仍懸掛於圓樓二樓正廳。兩兄弟後遷居南洋,現移居海內外的圓樓後人數以百計。上世紀五十年代,土樓曾辟為龍涓鄉政府辦公所,後改為玳瑅小學校舍。現土樓不再住人,日漸荒頹坍塌、葦長苔滑。

 

儒山蓄書樓

位於德化縣蓋德鄉鳳山村,一三五五年首建,與儒山徐氏宗祠構成一個整體,分為三落大厝。中落奉祀祖先,後落為蓄書樓,分為上下兩層約有一百多平方米,樓下是開闊場所,沒有裝修;樓上有一廳六房,其通道繞樓一周,寬敞明亮,至今完好,是德化最早的民間圖書館。

儒山蓄書樓是前人私塾場所,也是藏書閱覽的好地方。史上遺下古楹聯兩副:

 “蓄德永千年、積厚流光,甲第更新恢祖德;

  書聲繩萬卷,蜚英騰茂,文明重啟振家風。”

 “想當年明眼楊公知此地產人文,爰榜儒山堂宇;

  乃今日繼志賢孫振宏基恢統緒,仍啟蓄書後樓。”

史載:唐玄宗執政時,江浙一帶受“安史之亂”的騷擾,時任浙江衢州刺史徐洪之子徐務,見時事日非,居無安日,於七四九年謀求避世,入閩深居莆田崇仁裏,俗稱入閩始祖。一二七四年十七世徐渾典(儒山房)為避宋末元初戰亂,從莆田遷永春旋入德化九峰山麓佛頭安,即今之鳳山村。二十一世徐永泉兄弟為奉祀十七世儒山開基祖以求培育後裔,於一三五五年建置了儒山宗祠蓄書樓。後於一四八六年、一六四七年遭兩次兵亂焚毀,一五四三年、一七九九年族人多方集資重建,經多次修葺保持了原貌。

又據史載:蓄書樓得到了楊皈肅大師的指點,並受唐.昭宗年間狀元四世徐寅在莆田建景祥寺蓋萬書樓,廣征圖書、流澤奕葉的影響建造的。在建蓄書樓時,既利用自然景觀又加入人的意願,使其環境築成狀似文房四寶。門口清澈的池塘就是洗筆缸;廣場邊的兩個水窟(一個蓄水飲用,一個洗滌之用)稱為石硯;廣場與水池之間建造一條石砌的步行石道,直至山尾嶺,又名千二階。嶺下建立一座5.5米高石砌實心的三層四角塔,名為文峰塔。

塔與石階連在一起,眺望像支毛筆;宗祠蓄書樓的右邊,有座山繞至前方如屏風,案外三山競秀,插入雲霄的三臺山,狀如筆架,又稱筆架山。前人有詩雲:“峰如筆架雲端懸,千仞◇◇欲插天,邐迤脈將偏處布,回環時似列星牽;淩空紫氣通瓊宇,匝地卿雲映硯田,蔚秀山靈多采瑞,潯西武衛萬斯年”。

蓄書樓為興辦私塾、子孫閱讀提供了條件。早期學子們在此學四書五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雜字》,《四書注集》、《幼學瓊林》,還書寫臨帖、作文對詩等。蓄書樓為各小宗祠起了典範作用,許多房族仿效在小宗祠附近設書房十多處,現在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書房的稱呼,如“橫阪書房”、“寨兜阪書房”等等。

清宣統年間,廢除了科舉制度後,很快在蓄書樓孕育了敦儒小學,是全縣最早的小學之一,一九二五年在鳳髻山下建了新校舍後才搬遷。各房族為鼓勵學子讀書,還建立了“立書田,置試租,建試寓”的制度。立書田,即獎勵在學弟子的燈油租,數額不等,根據各房的基租收入情況而定。如有的上小學每人每年獎勵兩擔穀子,上中學年獎十擔穀子,大學畢業每人 五十擔穀子,黃埔軍校畢業生每年五十擔穀子終生受用。此制度直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有的還在施行;置試租,即供學子赴考之開支,付給足夠費用;建試寓,即供學子在城裏就讀或考試住宿之便,亦稱會館,在德化縣城有三台徐氏會館、升卿會館,在永春建有徐氏州試館。現在某些房族還建立了獎學基金,鼓勵學子就讀,敬孝桑梓。

儒山後裔繁衍至今已有一.七萬多人,主要居住在永春、德化兩縣,少量分佈省內直至東南亞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雖地處山區,但人傑地靈。據一九二九年族譜記載,歷代各種人才一百一十四人,其中九人有傳,如徐高明,乾隆戊午年(一七三八年)屢試優等,授廣西萬承州司馬,多立政績,州邑世承,盡心奏職,乾隆在圓明園引見,立“金階初步”牌匾。徐文著,國學生,恩賜修職郎,育九子,五世同堂,歷經三個皇帝,親見七代。嘉慶皇帝為籌辦全國的“百叟宴”,經舉薦具備“舉世一堂四父子,分明五代三公孫”的條件。一八○四年禦賜紋銀緞匹,加贈“奉天勒令”、“七葉衍祥”等匾額。

 

蟳埔蚵殼厝

泉州豐澤區東海鎮蟳埔漁村位於桃花山嶺鷓鴣山下泉州灣畔,是具有歷史特色和獨特民俗風情的古漁村。村中保存有幾十座具有藝術價值和獨具特色的閩南古民居“蚵殼厝”,是建築文化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蟳埔是古泉州灣的出、入海口之一。遠航船隊返航時,往往載貨量較少,為使船舶行駛平穩,泉州先民——船工便用異域廢棄的大型蚵殼及土、石裝壓倉,抵達泉州灣後便丟棄在晉江沿海岸上。據查,蟳埔、法石等地海灘地表下,積存著大量從“海絲之路”運回的蚵殼。

蟳埔“蚵殼厝”的建築形制,和泉州清代其他古民居風格差不多,大都為單座仿皇宮式的一進、二進、三進、三開間、五開間的大厝構築,俗稱“四馬拖車、四房看廳”;也有小三房建築的。其基礎也與傳統泉州土木為主的建築無異。

唯一差異的是,大門左、右牆及後外牆體,用石灰漿、三合泥漿將蚵殼片片相砌粘結成片為牆表,狀如魚鱗;內牆則用雜碎石混合構建,厚度達三十釐米左右。

整座建築體現白色蚵殼牆表,下配花崗石牆基,上下紅磚砌方框、窗框,紅白相間,鮮豔古樸。炎夏季節既起隔熱作用,寒冬季節又起保暖作用。沿海一代帶有鹽分的海風大而潮濕,紅磚易受腐蝕、層層剝落而滲水,而蚵殼牆體不易腐蝕不滲水。其堅固耐用,雖經幾百年仍風韻猶存。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