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府文廟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府文廟

亦稱泉州府孔廟。位於市區中心、百源川池西畔。現存占地一萬○七百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也是泉州現存大型宋代建築之一,在全國上千座孔廟裏是罕見的,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

一九八五年十月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一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福建省兩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廟之一。

沿革

孔子有“素王”之稱,歷代由“宣尼公”晉封到“文宣王”,被樹為“百世文官表,歷代帝王師”。

唐代學校制度較歷代為盛,普遍建立官學。中央設有六學,地方設州、縣學,生員少則二十人,多至六人。約於開元二十一年(七三三年),泉州於衙城西(今泉州六中處)建魯司寇廟(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即此為名),唐玄宗時宰相張九齡題額匾“魯司寇廟”,為泉州有孔廟之始。

五代時,魯司寇廟改稱為宣聖廟。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九七六年),泉州通判喬維嶽遷宣聖廟至崇陽門外三教鋪,即今址(泮宮內)。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九八二年),知州事孫逢吉即宣聖廟建學,從此泉州有了完整的州學。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年),太守高惠連遷州學于育才坊,去舊學西北四十余步。南宋.張讀撰、李邴書《泉州重建州學記》(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四.學校志》)載:“高侯(高惠連)逞私撼,遷而西之,衣冠遂減疇昔。”

北宋.大觀元年(一一○七年),建泮宮門(亦稱聖賢門),位於現孔廟西邊,面臨南大街。

北宋.大觀三年(一一○九年),告老返鄉的龍圖閣學士柯述主持將州學複於舊址。

南宋.紹興六年(一一三六年)冬,劉子羽出知泉州。南宋.張讀撰、李邴書《泉州重建州學記》(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四.學校志》)載,州學由於基址卑下,經不起長期浸淫,屋壁屢壞,加之行門隙地,以給編戶,未仍舊貫,生徒洶洶,至興獄訟,士氣伊鬱,積年於茲。劉子羽知泉,“坐席未溫,則視事於府學”,見館舍頹隘,以“學校不修,太守之責”自勵,籌資策劃修建。

南宋.紹興七年(一一三七年),劉子羽按左學右廟(即東學西廟)建制,增舊基二尺餘,在今址建成大成殿,殿前置東西兩廡,殿東建明倫堂,殿后為議道堂。明倫堂前為東西十二齋。大成殿、明倫堂之南各有方池,池前為藏書閣,廨丁庖廩悉留。又續庚門舊地,辟門西向,門內“鑿展河睿青草池,納潮汐於橋之下”,使學宇告備。

南宋.嘉泰元年(一二○一年),太守倪思建欞星門,辟武齋,增小學,葺齋、廨、廟門及從祀之屋,規制逐步完整。

南宋.嘉泰四年(一二○四年),章良能知泉州,建磚砌學宮宿舍十五間,增置官書三千五百餘卷。

南宋.鹹淳元四年(一二六五年),攝晉江縣令鐘國秀重建大成殿。

元.至正九年(一三五○年),郡判盧僧孺建泮橋、泮池。

明.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年),知府俞咨伯重建明倫堂。明.蔡清說:“蓋舉閩之學宮,未有若斯之盛者”,居八閩之首。

清.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知府懷蔭布、署知府嘉謨倡諸紳大修欞星門、大成門、金聲門、玉振門等,殿、廡、庭、池悉皆一新。

孔廟歷代屢經修葺,達十九次之多,擴建成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占地一百多廟。

孔廟主建築於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上。廟門在今塗門街(原稱通淮路或府學口),至洙泗橋及拜庭,均屬孔廟的第一進院落。走進拜庭,南為欞星門,北為大成門。大成門之左為金聲門,右為玉振門。進大成門,下階臨泮橋、泮池。過泮橋為甬道、拜庭,拜庭上為露臺。露臺正對為孔廟的中心建築大成殿。

孔廟主建築的東側,有海濱鄒魯亭、夫子泉、明倫堂、育英門、教授署、尊經閣等。

孔廟主建築的西側,有泮宮、杏壇。

廟學範圍內,還有十五座鄉賢、名宦專祠。

一九九八年重修兩廡及大成門,續整治建築群環境。二○○一年拆遷廟周建築,恢復古文廟規模建制。現在占地四十畝。

泮宮

亦稱聖賢門,在孔廟西南邊,面臨南大街,坐東朝西。

宋時建築已廢,後改為水泥,仿木建築,歇山頂二層樓閣式、面闊三開間、三層,中間為通道,門楣橫書“泮宮”二字。泮官樓上撰有榴聯:“海國閩疆東南重鎮;典章文物鄒魯遺風”。

泮宮即學宮,周代諸侯的學校前有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泮水,諸侯的學校就稱泮宮,意在伴水邊建學宮而名。明清科舉制度規定,學童考進縣學為新進學員,須入學宮拜謁孔子,叫做入泮或遊泮。

戟門與露庭

孔廟外面露庭東西各有一座石構朝門,原系木牌坊,後改為石構建築。東朝門內寫“賢關”,外寫“禮門”;西朝門內寫“聖域”,外寫“義路”。

露庭寬六十六米,深六十米,面積約二千多平方米,原來鋪有石板三千條,暗喻孔子弟子三千多人。

欞星門

欞星門亦稱先師門,在露庭南面。

欞星為天鎮星,即天上文曲星。孔廟廟門以“欞星”命名,意孔子應天上星宿而降。

原欞星門建於南宋.嘉泰元年(一二○一年),現存建築為清代重建,單簷歇山頂,斗拱抬梁式木結構。雕龍石柱,工藝精湛,造型優美。屋脊上有六柱似芭蕉莖的綠色圓筒,稱為六經筒。據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民間暗藏六經於芭蕉莖內,得以流傳。

大成門和金聲、玉振門

大成門是孔廟第二進院落的正中大門,在露庭北面,現存系清末建築。單簷懸山頂,磚木結構。三開間,二進深,東西兩端連接金聲、玉振兩旁門連成一體,寬六十一米,深十米。大成門的兩邊有一對青石花鼓、屋簷下立有左右兩尊“避邪”,明間有大型“萬字不斷牆”的磚砌壁飾。

大成門與金聲、玉振兩門,系引申孔子思想集古代聖賢學說之大成。孟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這是盛讚孔子“德開天地”、“道冠古今”,並與孔廟中心大成殿相呼應。

泮池和月臺

泮池在大成門內大成殿拜庭前方,作半月形,南岸半圓,北岸平直,可通潮汐。中間縱貫一座石橋,橋長約二十米,中稍拱突,石板橫鋪、護以欄杆。橋上兩旁欄柱雕石像,象徵太平景象。橋板七十二條,隱喻孔子七十二賢人;外行第七條石斷為兩截,象徵被逐出孔門的叛徒樊遲。橋築於元代,風格端重,人行橋上,有舉止雍容之感。

月臺又叫露臺、拜亭,在大成殿前面、泮池北面,是一高起一米的臺式石建築,為古代文武官員紳士祭孔時跪拜歌舞之地。兩邊原有兩株百年古榕,宛如天然大盆景。月臺須彌座保存著宋代的青石浮雕,有仰蓮、複蓮、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月臺東西砌有石階、臺面原有圍欄、後廢。正南面原有雕龍石丹陛,後以石階代之。

大成殿及兩廡

大成殿為孔廟的主體建築,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始建于南宋初年,歷代均有修葺。為典型的宋代重簷廡殿式結構,代表當時最高建築規格,是目前泉州唯一存在的這種建築結構。

面闊七開間(三十五.二米),進深五間(二十.八米),空間高度九米。殿身為斗拱抬梁式木結構,以四十八根白石柱承托,柱身平面毫無雕飾,僅柱礎為簡樸的蓮花座,線雕覆盆式,與基石連成一塊具有早期儒家的古樸風格。

正面殿前簷下有兩根浮雕盤龍金柱和六根浮雕盤龍簷柱,造型優美生動,風格古樸,為全國 現存孔廟所罕見。

殿為重簷九脊,正脊兩端雕飾兩條跳躍的小龍,其他各脊用泥塑、瓷雕、彩繪裝飾著飛禽走獸、農耕狩獵、草木花卉……極具閩南建築藝術特色。殿的東西兩側東廡和西廡各十八間,各長一百一十二米,寬十米,略低於正殿,木石走廊式建築。原系供奉孔子弟子及後代聖賢的牌位,後為作為府學的齋房。

殿內正中南向設大型木龕,宋代起供奉孔子泥塑造像。因恐造像不肖,褻瀆聖容,自明.嘉靖九年(一五三○年)起,改為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木牌位,後廢。後根據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的白描孔子畫像加彩放大仿畫供奉,現在恢復為孔子站立塑像,以供遊人參觀瞻拜。

殿內東西兩邊對向置四木龕,供奉顏回、曾參、孟軻、孔伋(子思)等孔子四大賢弟子及傳人的畫像,稱為四配。殿內東西兩側還沒有兩龕,分別供奉閔子騫、仲弓、子貢、子路、子夏、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遊、子張、朱熹等十二賢哲的畫像,稱為十二哲人,並簡略介紹其生平。

正廳上方梁上懸掛有清·康熙皇帝禦書“萬世師表”、雍正皇帝禦書“生民未有”、嘉慶皇帝禦書“聖集大成”等匾額,金碧輝煌。據說歷代皇帝的禦書還有乾隆的“與天地參”、道光的“聖協時中”、鹹豐的“德齊幬載”、同治的“聖神天縱”、光緒的“斯文在茲”、宣統的“中和位育”。帝皇的鍾愛有加,顯示了一種極高的規格,對孔子給予很高的評價。

東西欞牅嵌以《易經》的八卦太極。

殿前露臺寬敞,舊時祭孔時“八佾舞於庭”即此。

須彌座束腰處嵌有蓮花等圖案的青石浮雕,各具形態,宛若生枝。

文廟的西廡現在建起“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東廡則為“古代教育展覽館”。

孔廟陳列的文物

大成殿內陳列文物約五百多件,分為祭孔的禮器、樂器、舞器(均清.康熙年間仿古制而製造的)、孔、孟儒家經典著作、泉州歷代名人的遺著遺物三大部分。

禮器

本殿所陳列的禮器有銅酋、銅壺、銅犧酋、銅簋、銅豆、銅爵、以及竹木祭器和木雕祭器等,工藝精緻,風格迥殊,均為清.康熙年間所制。其中雲雷酋為初獻(第一次奠酒)楚酒之用,以表示神自天而降之意;象酋用於亞獻(第二次奠酒),以表示大而有德之意;犧酋形如牛狀,用於終獻(最後奠酒),表示以農立國,永不忘本之意。總稱為“三獻禮”。其餘各器均盛五穀、醬料、果品之用。

禮樂是孔子儒家學說的主要內容之一,後代統治階級以之作為規定,其所制定的無數禮文,用以約束人際間的關係,稱之禮治。孔子要求人們守禮時,則用樂來配合,“禮嚴肅形於外,樂和順存於內”,禮有樂配合,增強了教化作用。

禮器是祭孔時用以裝酒和食物的。前四七八年,孔子逝後的第二年,魯哀公命將其故居立廟,所藏系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車、書”之類。漢高祖十二年(前一九五年),“乙太牢(豬、牛、羊各一)祭禮孔子”,開創了歷代帝王祭孔的先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四九二年)朝遷始規定每年春秋二仲(二、八)月舉行祭孔大典,即“大祭”,又稱“丁祭”,並由皇帝頒定祭孔祀儀,包括祖典程式、祭奠規格、樂舞編制、主持官員、服飾、舞具和供品等。

樂器與舞器

有特磬、編鐘、古瑟、笙、排簫、洞簫、龍笛、箎、敔、陶塤、以及各類鼓,即金、石、絲、竹、革、木、匏、土等古代八音之器。

本殿陳列的有成套編鐘和編磐。各種鼓樂,如楹鼓為全樂之綱首,每奏一句,以槌擊之,足鼓應之,鞉鼓尾之,即三響三應三尾;另有一種聽應鼓,每奏一曲之終,聽特磬響畢即擊之,應共四聲,搏鼓聲音不甚響,但其聲柔和,擊法與應鼓同;楹鼓在祭祀中擊之,設於門外,有東西之分;鞉鼓在大成樂加擊於楹鼓之前稱之兆也。祭祀時,文武百官初到,要先擊賁鼓〔也稱大鼓〕三百六十聲、以配鏞鐘(大鐘)。

殿內還陳列各種吹奏樂器,如陶制的塤和竹制的箎,都有六個出音孔。兩種樂器合奏起來,聲音和柔優美、協調;洞蕭的發音清幽,龍笛的音色清脆,均屬於雅樂;笙簧樂器能奏和音,特別是排簫,亦稱鳳簫,有十六支音管,律名與編鐘同。所有這些吹奏樂器合奏起來,相當幽雅柔和;撥絃樂器有古琴,形制與現代大致相同,弦面張弦七根,音域較寬,音色變化豐富,是古代伴奏相和歌和樂器之一。所有陳列的器樂部有實用價值。官廷演奏有一定的程式、要依指揮器麾,來統一樂音。麾是一根朱竿龍杖,卸麾下垂,繡有金色升降龍和五色彩雲。祭祀時,麾舉則樂奏,麾降則樂止。

祭孔樂舞同屬古代禮儀形式的組成部分。為西元前五百餘年前流行於魯國的《韶樂》。樂章以頌揚孔子功德為主要內容,自隋代至民國初期,基本沿襲一字一音的旋律。歌詞四言八句:“大哉至聖,文教之宗。紀綱王化,丕變民風。常祀有秩,備物有容。神其格思,是仰是崇。”其格律是我國周代雅頌樂歌詩體的承襲。

祭孔舞蹈形式分為“文舞”與“武舞”,作為附屬禮儀形式。明代以來祭孔典禮固定為六項議程即“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等。

祀典中使用的樂舞依隨釋祭儀程,也固定六個樂章:一、迎神奏《昭平》之章;二、初獻奏《宣平》之章;三、亞獻奏《秩平》之章;四、終獻奏《敘平》之章;五、撤撰奏《懿平》之章;六、送神奏《德平》之章。其思想內容上集中反映了一個“德”字,表現形式上突出地體現了一個“禮”字。舞蹈構思,承襲了孔子生前提倡的“中和”之樂的美學觀。

殿中兩旁陳列著清代文武官員的禮服和文武舞蹈的道具。文舞于左,身著清代素服,手執簽翟(奏板),配合音樂起舞,表現發揚蹈厲之急。武舞於右,手執幹戚(武器),配合音樂起舞,以示武備之意。起舞用節指揮,左邊配有古代的鼓擊樂器杵。聽舉麾唱畢,擊杵三聲,以起壺上之音,曰樂統命於杵。右邊配有敔,形如伏虎,每奏一曲之終,聽懸鼓響畢,即用竹質的甑橫掃捂背的齟齠三次,為止堂上之樂。

舞蹈形式屬於古代“文德之舞”,除個別時候取“宮懸之樂”和“八佾之舞”(樂隊排列四面,舞列八行,每行八人,位於中央),一般沿用“軒懸之樂”和“六偕之舞”(樂隊排列四面,舞列八行,每行八人位於中央),一般沿用“軒懸之樂”和“六價之舞”(樂隊排列東南西三面,舞列六行,每行六人),舞容莊重文靜,又不失抒情之美,以崇頌孔子的功德,顯耀統治者的治定功成。

泉州歷代名人的遺著遺物

封建時代,文廟府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凡考中秀才者必須先入泮宮,進大成殿拜謁孔子。泉州歷代從孔廟培養出來的舉人、進士很多。就進士而言,唐代有十六人,五代十一人,來代八百七十二人,元代三人,明代六百六十四人,清代約二百四十八人(末完全統計),共約一千八百多人。

比較著名的有唐.文學家、詩人歐陽詹;宋.政治家、科學家曾公亮、蘇頌,狀元、政治家梁克家、曾從龍;明.教育家、理學家、賢官蔡清、陳琛、張嶽、蘇睿,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俞大猷,清官賢相李廷機,文學家王慎中,史學家何喬遠,進步思想家李贄,書法家張瑞圖;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與愛國將領施琅;清初理學家、大學士李光地等。

大成殿東西邊和孔子畫像後面陳列歐陽詹詩集和集歐書的“不二”名匾、蘇頌《蘇魏公集》、蔡襄《荔枝譜》《相州晝錦堂記》書、貼、朱熹《朱子全集》、俞大猷《洗海近事錄》、王慎中《王遵岩文集》抄本、李贄《焚書》、李光地的《筆算》(與梅文影合著)等著作明清版本。其中頗能引人重視的有清代秀才、貢生、舉人、進士的試卷、明·嘉靖皇帝賜給王慎中父母的聖旨。以及《春秋》、《詩經》、《書經》、《論語》和《孝經》、《儀禮》等十三經。

文廟還有不少趣聞。徐弦曾在《稽神錄》裏記載:文廟曾庭生有皂莢,莢數多少,“每應州人舉進士之數”;還有歷史記載,講堂下池產雙頭蓮花,梁克家曾在此讀書,這年鄉試名列第一得解元,第二年廷試第一,不十年位至宰相。

 

附屬建築

泉州府孔廟範圍廣大,有很多重要的附屬建築,或存,或廢,或被占作他用。

莊際昌狀元祠

建于明朝末期,邑人念莊際昌之德,為揚其才,頌其功,于泉州文廟西側藍橋巷內建祠祀之。一九九八年三月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祠建築風格簡樸,頗具特色,是研究泉州祠宇的重要文物遺跡。

該祠坐北朝南,大廳為三開間三進深,磚、石、木結構。總面積約為五百平方米。其中有大門及前廳,主廳左右回廊及天井,後落有走廊及天井,祠堂大廳東側有大門及大埕,並保留石獅一隻。

祠堂主廳有對聯曰:“品比青陽梅樹,玉潔冰堅,不愧大魁天下;學宗洙泗杏壇,升堂入室,證擬仞數宮牆。”以贊際昌為官嚴正,剛直不阿,才華出眾。

大門呈凹形結構,頂端橫一石匾。正面鐫刻“莊際昌狀元祠”六大字,背面鐫刻“萬曆己末科會試第一名廷試第一甲第一名賜進士及第任奉政大夫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特贈詹事府詹事莊際昌”字樣,此匾應為建祠時之原構件。

大門兩側石柱鐫刻對聯:“玉筆發文光千丈,金甌歌春華萬裏。”

崇聖祠

在大成殿東側,現主體建築尚存。

明倫堂

在崇聖飼東面,五開間,七進深,寬十二.六五米,深二十二.七九米。堂前有露庭,寬深各三十六米。庭外一方池,寬十二.六五米,深四十二.八米。上建石拱橋,寬四米,直貫南北、石板直鋪、微拱、護以欄杆,比孔廟泮池的石橋略長。池前為舊藏書閣,外為育英門。門外廣場,通青雲路,表示府學是培育英才之地,所有英才都可平步青雲。

明倫堂中舊有一聯雲:

 “聖域津梁,理學淵源開石井;

  海濱鄒魯,詩書弦誦遍桐城。”

聯中“石井”是泉州安海鎮在宋元及明中葉前的行政地名,安海還被稱為“閩學開宗”之地,朱松、朱熹、朱在祖孫三代都與之發生關係。

從前堂中懸掛許多匾額,為歷代鄉賢、藉以表忠旌善。正中巨匾是“從祀孔廟”,明.泉州理學家蔡清從祀孔廟,視為無上光榮。兩邊為“狀元”、“榜眼”、“探花”、“會元”、“解元”、“宰相”、“尚書”匾額等。

封建時代的表忠貞孝,收到一定的效果。相傳清兵入泉,許多縉紳士子不願屈節者,紛紛到明倫堂懸樑自縊,以明大義。因懸樑者多,中梁為之折斷。

尊經閣

又名魁星樓,明.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年)建。解放後因有倒塌危險而拆除,上層移建於百源川池中,即現在的八角涼亭,遺址建華僑大廈。

名宦祠

《泉州府志》:“舊名先賢祠,在府治東。明.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年),守徐源遷於府學禮殿東、明倫堂西。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守高越以名宦、鄉賢合祀于育英門西之六賢守祠。隆慶(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間,改建於明倫堂東、尊經閣西,分名宦、鄉賢為二。國朝(清)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重修。”

名宦祠共供奉一百四十一位泉州歷史上的好官,其中本府(泉州)和首縣(晉江)人士八十五位,外地人士五十六位。

鄉賢祠

《泉州府志》:“宋.真德秀建忠孝祠於府學禮殿東,以祀唐.義關林公攢、宋.司空蘇公緘,德秀為記。明.成化十年(一四七四年)守徐源重修。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改為鄉賢祠……國朝(清)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知府顧、知縣李從濂委裔孫李保、王世科、黃河清、林元俊捐銀重修。”

鄉賢祠共供奉一百九十八位泉州歷史上的的名儒,其中本府(泉州)和首縣(晉江)人士一百八十八位,外地人士十位。

夫子泉

“夫子泉”有舊泉與新泉兩處。

舊泉在五代.魯司寇廟改稱為宣聖廟前即有之。南宋.傅自得《題夫子泉》中記載州學逸事雲:“此泉與皂莢(皂角)、芙蕖(荷花)並瑞。圖諜按,五季間廟有皂莢,本州人舉進士,視其生之多寡以為驗。梁 .貞明(九一五~九二○年)中,突生莢,有半人,莫測其祥。是歲,陳逖進士及第,黃仁穎學究出身。後唐.同光(九二三~九二五年)中,仁穎亦進士及第,半莢之枝遂生全莢。”(陳國仕輯《豐州集稿》,南安縣誌編篡委員會,一九九二年)

今大成殿外,繞聖域戟門南面的“夫子泉”是新泉,為南宋.隆興(一一六三~一一六四年)初黃啟宗開挖。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四.學校志》載:“泉舊在禮殿邊,(南宋)隆興初,清泉湧出,甘香特異,教授黃啟宗視役夫薙蕪得之,率諸生拜視,環甃其旁,名夫子泉。傅秘閣(傅自得)為記。”

南宋.乾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年)間泉州太守王十朋曾題《夫子泉》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四.學校志》),指的也是新泉。詩曰:

 “君不見水經品第天下水,康王穀中泉第一,

  但知取水不取人,品第未容無得失。

  又不見武昌山中清冷源,名因人重逢蘇仙,

  至今人呼作菩薩,淪入異教非吾泉。

  吾泉刺桐城中泮宮裏,大成殿下新泉水,

  不須更以品第論,混混源源自夫子。

  諸生游泳芹藻間,日飲一瓢心慕顏,

  聰明不數遠公社,清白大勝臥龍山。

  聖毓尼邱家闕裏,泉脈胡為今在是?

  周流天下皆美泉,浚井得之泉更美。

  我來酌泉仍叩頭,暇思洙泗三千遊,

  世間何處有此水,此州無愧名泉州。”

孔廟石柵欄南鄰原有一小亭,內豎一帶座的石碑,上刻“夫子泉”三字,字徑各約四十釐米,字體質樸,淳儒筆法,但未署書者名。

清.侯鴻鑒《晉江鄉土志》稱此三字是朱熹所撰:“泉曰夫子泉,朱子遺跡也。”此說不確。傅自得是朱熹同時人(比朱熹年長十三歲),其《題夫子泉》文中不涉朱熹。與朱熹、傅自得同時,且為“朱熹、張栻雅敬之”。

清.同治間泉州人陳棨仁《閩中金石錄》認為,“夫子泉”三字系王十朋所書。陳允敦《泉州名匾錄》認為,“夫子泉”如同“青雲路”、“洙泗橋”,書者在孔聖面前不敢署名,相沿為例。

海濱鄒魯亭、洙泗橋

井南原有亭,懸朱熹書巨額“海濱鄒魯”。今廢。

洙泗橋題石仍在。

明.嘉靖《泉州府清複學地記》碑

近年,從府文廟傾圮的舊牆中,找到一塊明.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年)刑科給事中、郡人黃光癉碑石。由於年代久遠且長期埋蓋牆中,致字跡模糊。經專家反復推敲辨識,尚有破譯缺漏之字。已辨識出的文字為:

“泉州府清複學地記

泉學宮之西故有河,分晉江流且畫民焉,歲久法玩,民漸河而業。弘治甲子(弘治十七年,一五○四年),郡同知於公茂既考還之,未幾複,於是積玩成習,自至善堂而北,亦且為民居矣。嘉靖戊戌(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年),學教授黎君獻廉知之,則惕然曰:‘是惟餘咎。’乃率其僚訓導朱君邦弼、程公遠、陳君一德、裴君本之具白於郡。郡諸侯王公士俊方究心庠序事,則惕然曰:‘是惟餘咎。’乃率其僚同知尹公嵩、通判唐公澤、推官張西元,屬晉江尹鮑君龍躬按之,得其狀,乃檄經歷陳君克佐,召論如律,且反其界。於是學宮全地,始無失其故矣。

黃光癉曰:於懋哉!昭國制也,崇師道也。昔我先皇之有天下也,惟是教學為先。其二年,遂詔天下立府、州、縣學。是故學校者,天子所命以為教民之地也。以民幹命,是之謂亂,不可長也。《記》有之:‘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夫子之道,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必折衷焉。故廟之於學,鹹師事之,迨皇上表章祀典,尤嚴師道。今以細人越志其側,非嚴師意。

嗚呼!慮遠謹微,諸公有焉。則所複豈止為尺土之地也哉?抑泉士國也。粵我侯來,敷揚聖諭,以約於我泉士,士習其約,鹹喟然歎,興於學。自此斌斌多文,視昔益盛。學校藏修遊息之地,非廣大其規模,不足以容。斯舉也,泉士其永庇哉!《詩.小雅》‘菁菁者莪,樂育材也’,若侯者可謂多士之所喜樂哉,故記。

嘉靖己亥(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年)春正月吉賜同進士出身刑科給事中郡人黃光癉撰”

 

安溪文廟

位於安溪鳳城鎮(縣城)東南隅,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背依鳳山,前濱龍津,筆峰拱峙,集古建築綜合藝術之大成,為江南現存同類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築藝術群,素有“名冠八閩”、“秀甲東南”之譽。

沿革

古時廟學合一,為崇祀孔子之地。文廟的前身為縣學,習稱“孔子學”,亦稱孔廟。

始建於北宋.咸平四年(一○○一年),原在縣治西南隅。紹聖(一○九四~一○九七年)中,縣令鄭自明和直講張讀重修,張讀並作《建學頌》以紀其事。

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年),遷學於縣治東。

南宋.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年),令楊斡遷學於今址。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年),重修大成殿及兩廡廊。

元.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年),因兵亂被毀。

明.洪武十年(一三八一年),重建。

明.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年),再毀於倭寇。

明.萬曆三十九年(一六一一年),泉州衛經略孫文質署縣,修大成殿東西龐。

清初,又複毀於兵火。

清.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縣令孫鏞、教渝林登虎和邑人李光地重建。

清.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四月至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六月,知縣戎式弘捐俸倡建欞星門及騰蛟、起鳳二坊。現文廟戟門東盡間留有當時的《戎侯重修安溪縣儒學文廟碑記》。碑由碑身與碑座組成。碑高二.八五米,寬一.二米,厚○.二米;碑座高○.二米,寬三米,厚○.三五米。碑額抹角,浮雕雙龍對峙須彌座豎匾。上陰篆“皇清”,下篆二行“重修學宮碑記”。陰楷全文十七行,行三十四字。陳遷鶴撰文,冠以領銜,字跡模糊。

清.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和鹹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又加以維修。

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知縣黃家鼎重修文廟東廡。一九八六年在文廟東出土一方《知縣黃家鼎重修文廟東廡碑》。碑寬○.七四米,高一.五米,厚○.二三米。碑額抹角,邊飾單線框。陰楷五行,行十~十三字,共五十九字,字徑十x八釐米。全文如下:“光緒二十年夏五月安溪文廟東廡圮,知縣黃家鼎捐廉重葺。教諭施天恩,訓導鄭錫仁,典史徐之鋆,紳士王如錫、吳道貞、吳桐、王國瑞等監工勒石以記。”

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重修,是清代最後一次修茸。

自宋.咸平至清.光緒,歷時八九八年,經過三十多次的維修、重建、增建,尤其是李光地的重建,使文廟美輪美奐更為堂皇壯觀。相傳他招請各地名工巧匠,並參考山東曲阜的孔廟而建造,故廟宇巨集麗,結構嚴整,其大門透對著筆架山,更是天工巧合。

規制

現存建築為康熙年間重建。一九八四年按舊貌重修照牆、欞星門、戟門、東西廡、大成殿。一九九三年再次修繕。

廟宇系仿宮殿式建築,坐北朝南,用磚石砌成;五進庭院,南北長一百六十四米,東西寬三十六.五米,呈長方形,總建築面積九千多平方米,東南向,五進庭院,規制完整。

中軸線自南而北:泮池、照牆、欞星門、戟門、東西廡廊、拜庭、丹墀、大成殿、兩廡、崇聖祠,圍繞以圍牆,佈局嚴謹。崇聖殿左畔為訓導廨、教諭廨,廨前為明倫堂,形成一個龐大建築群。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重簷廡殿歇山式,平面方形,面寬、進深各三間,四周有明廊。殿內三間屋頂,構造都採用如意蓮花斗拱,縱橫交錯,繁複重疊,構成八卦形穹窿藻井,懸空倒掛,俗稱“蜘蛛結網”,不用一釘而拱起,負荷梁架萬斤而不傾,構思精密,技巧絕倫,藻井當心間尤為別致瑰奇。

整個廟宇畫棟雕樑,描金繪彩,裝飾題材以龍鳳為主體,襯以人物、鳥獸、花卉。其木雕精彩,泥雕及石雕工藝獨具風格。柱頭的龍鳳透雕皆作飛舞之狀;彎枋的獅座栩栩如生;“童子吹蕭引鳳”神態活現,如聞其音。戟門、欞星門及各處簷下樑間,斗拱數以千計,形式多種多樣,有三星斗拱、四座梅花斗拱、如意斗拱、蓮花斗拱、十字斗拱、九蓮彎枋斗拱,各盡其妙。梁上倒懸的蓮花式、花藍式吊簡,雕工甚為別致。欞星門的蓮花窗,亦有獨特風格,桷板彩繪,描形圖像,惟妙惟肖。

至於石雕藝術之精湛,更令人讚美嘆服。廟中廊間八根石柱為最珍貴,各高丈餘,雕龍蟠於其上,張牙舞爪,怒目捲鬚,盤繞而上,精巧靈動;特別是兩對透雕的蟠龍輝綠岩石柱,為閩南一帶石雕龍柱的典範。余如陛石上的雲龍戲珠巨幅浮雕,丹墀三面基石上的雙獅拋球、龍鯉戲珠、雲龍吐霧、八駿馬、麒磷、仙鶴、牡丹、翠竹、蓮花等十四幅浮雕,均精雕細琢,情態優美。甚至柱礎的形式也各不同,有花籃式、果瓣式等。屋脊所飾遊龍,塑工精巧。垂柱透雕,亦極具匠心。

安溪文廟建築法式影響深遠。曾傳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史的重要例證。而永春、同安、仙遊、閩清、建甌、廣東揭陽等地,修葺或重建文廟,多有師範。

另有文廟“下馬”碑。不知立於何時,一九八七年出土。碑額圓抹。高二.二米,寬○.六二米,厚○.一四米。陰楷“奉旨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十四字。“奉”字單行,降二字。“旨”字以下為一行。字徑十x十二釐米。

附:《重修安溪縣文廟碑記》(清.乾隆間邑令莊成):

古者立學,釋菜、釋奠之典,由來尚矣。我國家崇儒重道,至隆且備。山陬海澨,翕然向風。而安邑為文物名區,英才蔚起,周旋於車服禮器之旁者,固非一日。

在昔雍正間,先師廟歲久傾欹,其大成殿、兩廡、戟門、欞星門及騰蛟、起鳳等坊,俱經貢生李鐘准、監生林汝舟、生員吳徽猷、貢生王忠輔諸人分任興修。越今二十餘年,複經剝落。予方欲集紳士議葺,而李君鐘准、王君忠輔等仍各慨然以為己任,而林汝舟塚孫啟春、吳徽猷子報瓊鹹願襄事,適生員陳毓□承父太學生培宜命,獨力鼎新崇聖祠,其柵欄照牆,予亦勉力修葺焉。

夫政治之得失,視乎學校;而學校之興廢,關乎人文。今李君等踴躍急公,始終不倦也如此,則此邦人士,其皆仰體朝廷崇儒重道之意,以培養菁莪□樸之化,能無厚幸哉?予固知風教大行,而人文之蔚起,正未有艾也。爰上其事並濡筆而為之記。

 

永春文廟

位於永春縣桃城鎮,亦稱孔廟、學宮始建于宋.慶歷年間(一○四一~一○四八年),也叫學宮,是學子講讀及應考的地方。最初建在東渡(東嶽)橋西,繼遷知政橋北和白馬山之南,歷經宋、元、明七次遷址,到明.嘉靖四十四年(一五五六年)以後,才遷至城中部現址固定下來。

永春文廟

永春文廟經過三十二次的重建、增修和擴建,到了清.乾隆五十年(一七八五年),已經形成一片氣勢恢宏、雄偉壯觀的建築群。主要建築有大成殿、明倫堂、啟聖祠、鄉賢祠、名宦祠、尊經閣、敬一亭、儀門、試院等,是永春境內古建築中工程較大、規模雄偉的群體。可惜的是,除大成殿、明倫堂基本保持原貌外,其他建築有的毀壞,有的被移作他用。現存的大殿一組古建築,是清代乾隆年間建成並經多次整修的。一九八六年重修,煥然一新。

重修後的文廟坐北朝南,建築結構與泉州府文廟大同小異。現有 大成殿、照牆、門亭、欞星門、泮池、戟門、甬道、拜台,連同東西兩廡 在內,占地面積三千多平方米。

文廟前的照牆用花崗岩和大紅磚砌成,高達五米。照牆也稱照壁,是中國古代一些重要建築(如宮殿、寺廟等)大門前的一道屏障,用以顯示該建築的威嚴莊重。瓦當下是一列磚刻雲龍,具有傳統文化的典型特點。用花崗岩條石構築的“金聲”、“玉振”門亭分立照牆東西兩側,為文廟更添幾分莊嚴。

廟前原有兩方下馬碑,現僅存其中一方,上刻“奉旨大小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由此可見人們對孔夫子至高無上的尊崇。

照牆正對面是欞星門,是一座六柱三門構成的石牌坊,上面雕著各種鳥獸圖案,十分精美。東西二門又稱德道二腋門,分別刻著“德俟天地”、“道冠古今”,頌揚孔子的品行和學識。半圓形的泮池上架著一座兩墩三孔的拱橋,在古代,只有秀才、舉人才有資格從這座橋上走過,進殿拜謁孔聖人。越過泮池往裏走,我們來到大成門前。門外的三對抱鼓石以青花崗石為材料,刻工精細。走進大成門,是一方約二百六十平方米的天井。天井正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稱為甬道,直通拜台。拜台又名月臺、露臺,是古代舉行祭祀等活動的地方。拜台正中有龍陛石盤龍為階。據說古代那些高中進士的讀書人才享有從盤龍頭上跨過的殊榮。

走過拜台,就是主體建築大成殿,也稱聖殿,是安放孔子及其弟子塑像或神位供人朝拜的地方,也是講學之所。採用重簷歇山頂土木結構,造型古樸大方。兩對石龍柱,中間刻著兩條帶著小龍的母龍。有趣的是,左起第三條龍柱上雕刻的是一條“笑龍”,不同於我們常見的龍的形象,可稱一絕。殿內有康熙、雍正所書的“萬世師表”、“生民未有”(指孔子的學問後人無人能及)兩塊牌匾,可見古代統治者對孔子思想的推崇。仰首往上瞧,大殿屋頂的雙梁,鳳在上,龍在下,是古今建築中少見的風格。飛簷青瓦,雕樑畫棟,整座建築顯得既肅穆莊嚴,又華麗壯觀。

從文廟的悠久歷史可以看出永春人尊學重教的優良傳統。據《永春州志》記載,早在唐.宣宗大中(八四七~八五九年)年間,永春人盛均就高中進士(也是永春第一位進士),後任照州刺史。宋代以後,永春讀書人考中進士、舉人者可謂舉不勝舉,著名者如陳知柔(宋.紹興十二年進士,參見《泉州人名錄.陳知柔》)、柯述(宋.嘉佑四年進士,參見《泉州人名錄.柯述》)。

 

惠安文廟

即惠安孔廟,位於惠安縣螺城鎮中山北路。廟奉孔子。

始建於北宋年間。據惠安縣誌載,宋初置縣時就立廟學於縣治之左。歷經三百餘載四遷廟址,於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毀於兵燹。迨至元.元貞元年(一二九五年)方遷回原址重建,至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歷經三十四次擴建、重修。

廟前十裏外有一座山峰,山巔原為三塊大石對拱,舊稱香爐山。相傳,明.洪武年間惠安知縣黎笏認為此山峰頂無首,又正對縣堂正中,有礙本縣運途。遂集資鳩工於山巔增築尖頂,有如香爐中插上一炷香,預兆縣運興昌,人才鼎盛。因尖頂形狀如塔,高有二三丈,遠望正像“文筆朝天”,所以後來改稱文筆峰。

廟後五裏許有座蓮花山,峰巔有一花崗岩石形似含苞欲放的蓮花,而半山腰有塊岩石狀如蹲伏的三腳蟾蜍。傳說蟾蜍長年累月從不間斷地取山間清泉澆灌蓮花,終於使石蓮舒展開放,溢出無盡的芬芳。這陣陣香氣猶如翰墨飄香,散發到全縣各地。

明.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文廟重建時遂改變座宇,使其前後正好對著文筆峰和蓮花山。從此地靈人傑,文運興盛,全縣果然出了不少的人才,單就附近幾個村落就出有“六部”、“九卿”、“十八堂”等知名人物。

文廟坐西北朝東南,占地二千八百九十五平方米。文廟以中軸線自南而北有照牆、欞星門、泮池、戟門、兩廡、大成殿、崇聖祠。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為抬梁穿鬥混合式木石結構,重簷歇山頂,斗拱均為如意斗拱。大成殿前及門前聳立四根花崗岩石雕龍柱。現保存比較完整的大成殿、兩廡、戟門,是經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重加整修,大成殿又經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再次重修,廟內還存有重修碑記兩方。

據縣誌載,整座建築雕樑畫棟,丹楹刻桷,高堂邃宇,軒峻壯麗。原來尚有附屬建築明倫堂(旁列“居仁”、“由義”二齋)、杏壇、饌堂、射圃、教諭廨舍、尊經閣、朱子祠、文昌祠、崇聖祠(旁列“名宦”、“鄉賢”二祠)、觀德亭、號房等,可見當年之文廟規模宏大,佈局嚴整,構築典麗,崇宏壯觀。

 

南安文廟

元.元統二年(一三三四年),南安知縣劉升火建孔廟殿、廡、戟門、欞星門,殿左為遵古堂,右為明倫堂,朱子祠在明倫堂左。

清.嘉慶八年(一八○三年)大水,邑紳重修。南安文廟在豐州東門外招聯村,今屬泉州豐澤區北峰鎮。

清.咸豐年間(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南安官橋旅菲華僑蔡啟昌(字資深,即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人)尚有捐資修建南安文廟、書院。

惜一九三七年南安縣治內遷溪美,一九五二年豐州東門外大片地方劃歸泉州管轄,南安文廟失去保護,建築物坍塌,文物四散。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僅存殘敗不堪的魁星閣一座,以及泉州市人民政府所立“鄭成功焚青衣處”紀念碑一座。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