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清源山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清源山

郡之主山

清源山又名泉山、齊雲山、北山,位於泉州城北,高四九八米,周圍四十裏,橫跨十餘裏。東南出泉州灣抵大海,西北則萬壑千山,高可齊雲。

《泉州府志.山川》:“清源山,郡主山也。周圍四十裏,橫跨十余裏,高數千仞,一名齊雲山。在郡北,又名北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

“清源山,郡城巨鎮也。南唐及宋時州名清源軍以此。周圍四十裏,橫跨十余裏,高數千仞。以巔常有雲,曰齊雲山;以在郡北,曰北山;以有孔泉,曰泉山。”

“上起三峯。形家謂之三台。按:三台兼左星台、右南台而言也。然自城中及北郭外仰觀則然,若陟中峯之巔,俯視星台、南台,如在麓矣。”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

“泉山,府城東北八裏。一名清源山,一名北山,一名齊雲山。周圍四十裏,橫跨十余裏,高數千仞,郡之主山也。《寰宇記》:泉山以山有孔泉而名。

朱買臣謂東越王居保泉山,即此。

山多石,泉出石竅中,故曰孔泉。上多岩洞諸勝,其得名者凡三十六處,而尤著者曰清源洞。《郡志》:泉山上起三峰,俗名三台。中峰有清源洞,一名純陽洞,登其巔,可盡一郡之勝。

俗謂東甌王避漢兵處,誤也。

其左右二峰俱高秀,層岩稠疊,達於郡治。有事時,清源為攻守要地矣。”

《閩書.方域志.泉州府晉江縣》載:“(唐)會昌(八四一~八四六年)中汰僧,明教(唐以後摩尼教稱明教)在汰中。有呼祿法師者,來入福唐(今福清縣),授侶三山(今福州市),游方泉郡,卒葬郡北山下(清源山)”。

 

泉山辯

清源山即古泉山說

多數學者認為,清源山即古泉山,泉州因泉山而得名。

泉山之名最早見於《漢書》。《漢書.卷三十四.上.朱買臣傳》:“是時,東越數反覆,買臣因言:‘故東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今聞東越王更徙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澤中。今發兵浮海,直指泉山,陳舟列兵,席捲南行,可破滅也。’”

唐.訓詁學家顏師古作《漢書注》曰:“泉山,即泉州之山也,臨海,去海十餘裏。朱買臣所謂越王所保之泉山是也。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潔,而味絕甘美。其源流衍下達于江。以泉名山及州,以清源名郡,亦本於此。”

唐.貞元二年(七八六年),泉州歐陽詹西上長安參加進士考試之前,曾與當時名士林藻、林蘊兄弟(後為內兄)讀書於清源山龜岩。林蘊撰有一篇《泉山銘》,曰:“泉山,泉州之山也。”“與歐陽詹結志攻文,同指此山。”後來,歐陽詹轉到林藻、林蘊的家鄉莆田廣化寺靈岩精舍繼續求學。唐.黃滔《莆山靈岩寺碑銘》(《四庫全書.黃禦史集.卷五》)也記載:“初,侍御史濟南林公藻與其季水部員外郎蘊貞元中居茲而業文,歐陽四門(歐陽詹)舍泉山詣焉。”

泉州之名最早見於隋.開皇九年(五八九年),“改豐州為泉州”。此時的泉州指今之福州,轄南安、建安兩郡,範圍相當整個福建。後泉州屢改為閩州、建安郡、建州等。直至唐.景雲二年(七一一年),原閩縣所置之泉州改為閩州(即今福州),武榮州(治所在今南安豐州)改為泉州,隸屬閩州都督府(即泉州為福州所管領之地)。此後之泉州始為今之泉州。唐.開元六年(七一八年),析南安東南地置晉江縣,泉州郡治之所始從豐州城遷至今之鯉城。

北宋《輿地廣記》載:晉江縣“有泉山、晉江。”

北宋.祝穆《方輿勝覽》載:“泉山,郡之主山,又名北山,在州北五裏,周環四十裏。”“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潔,而味絕甘美,其源流衍下達于江。以泉名山及州。以清泉名郡,豈亦本於此。”

其後,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宋.王象之《輿地紀勝》、明.李賢等撰的《天下一統志》、明.何喬遠《閩書》、清《大清一統志》等志書,均對清源山即古泉山沒有異議。

《辭源.泉山》也明確寫著:“山名。在福建晉江縣北。《漢書.朱買臣傳》:‘故東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即此山。”與現存清源山虎乳泉畔明.李開芳書、何喬遠勒的摩崖石刻“乳泉”的題記相符合。而石刻題記所根據的,是《太平寰宇記》和曾任泉州知州葉廷珪所著的《海錄碎事》。

古泉山在今福州說

但是,有人認為古泉山在今福州,如編寫《福建通志.金石志》的陳衍、纂修《晉江縣誌》的周學曾,但並無實據。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雲:“縣誌或引《朱買臣傳》:東越王退保泉山。顏師古以為泉州之山,非也。買臣在漢武帝時,東越王所保之泉山,斷以福州為是。至此處泉州泉山之名,始于唐.睿宗.景雲二年。舊志作中宗.景雲二年,誤。景雲非中宗也。考沿革譜自明。按舊志此言自妥,下凡碑記有言此者,當以是正之。或疑福州無泉山者,似拘。”

不必泥定說

也有人持兩可態度,原因是唐.景雲二年(七一一年)之前“古泉州”範圍很大,包括後來的福州和泉州。董奉升注《泉山銘》曰:“泉州,侯官界也。無何,析侯官為閩州,改溫陵為泉州,跡其源本一地也。”

除今福州曾名泉州外,更早天津市武清區也曾名泉州。史載:“武清,古為泉州。漢.泉州、雍奴二縣之地”。因此,方翀考證《水經注》時認為,顏師古所說的泉州之山,說不定是指這個北方的古泉州,因此也不必泥定什麼福州、泉州了。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引載曰:“方翀辨雲:又嘗考《水經注》,泃水,又東合泉州渠口故瀆,上承宰池水,前泉州縣,故以泉州為名。陳壽《魏志》曰:曹太祖以蹋頓擾邊,公將征之,從泃口鑿渠逕雍奴,泉州以通河海者也。是又一泉州矣。夫州複有泉,安知無複有泉山者?況師古但雲泉州之山,何必舉是山以實之?是又不必泥定福州、泉州矣。此等似當闕疑。”

 

三十六岩洞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泉山……上多岩洞諸勝,其得名者凡三十六處,而尤著者曰清源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名勝志》:清源山有三十六岩洞。”

三十六岩洞或稱三十六洞天,按地形分為五片:一片以賜恩岩為中心,計四岩一洞;一片以瑞象岩為中心,計十五岩一洞;一片以彌陀岩為中心,計八岩一洞;一片以清源洞和清源古道為中心,計五岩二洞;一片以南台岩為中心,計二岩二洞。

關於三十六岩洞的名稱,最早的記載是明.何喬遠《閩書》,後來的清·乾隆《泉州府志》徵引自《閩書》,道光《晉江縣誌》又參考《府志》,總體上大同小異。

《閩書》所說的三十六岩洞是:純陽洞(清源洞、清源上洞、蛻岩、裴仙岩、裴岩)、紫澤宮(清源下洞)、東岩、西岩、海潮室、南台岩、遵岩(百丈坪)、半嶺岩、棲霞岩、大道岩(芭蕉古洞)、泰嘉岩、靈源岩、碧霄岩(上碧霄岩)、不易岩、瑞像岩、寒山岩、日休岩(頭陀岩、吳陀頭岩、下碧霄岩)、妙覺岩、獅岩(獅子岩)、龜岩、虎岩(大休岩)、賜恩岩、中岩(醉月岩)、下岩(鏡山岩)、巢雲岩、彌陀岩、觀音岩(千手岩)、梅岩、木龍岩、勢至岩、清泰岩(清萊岩)、羽仙岩(老君岩)、片瓦岩、泰空室(元隱室、洞天真隱)、無塵庵(舟山岩、舟峰岩)、楞伽院。

三十六岩洞開發較早。秦代即有大道者修真清源左峰,後人供奉之,名大道岩。入唐後,道士蔡如金、譚紫霄(譚峭),僧人白雲,儒者歐陽詹,或修真,或建廟,或讀書其間。宋元,道者僧眾競向經營,雕造石像。明,民族英雄俞大猷、散文家王慎中、史學家何喬遠、教育家顧珀、直臣詹仰庇等先後結廬讀書著述其間,儒風大盛,清源山亦先後興建“歐陽書院”、“柔佛巴魯書院”、“巢雲書院”、“鏡山書院”,名動遐爾。清,福建陸路提督軍門馬負書在賜恩、彌陀等處修建亭、台、軒、室、樓、榭,使清源山更風姿多彩。

 

岩洞方位

清源山上起三峰,形家謂之三台。清源山各岩洞的方位,據清.道光《晉江縣誌.卷 四.山川志.清源山》的描述,自三峰而下分為兩路:

中峰,統稱純陽洞,亦名清源洞,是為清源上洞、蛻岩。——自純陽洞出立石表識之山門以西,仰觀蛻岩下大石前為下洞。

——自下洞下至山麓,即上、下洞之麓,為紫澤宮。

——純陽洞南左半裏許為左峰,亦名東岩。

——左峰旁為遵岩,又名百丈坪。

——遵岩又南左半裏許為泰嘉岩。

——下有靈源庵。

——路中原有半嶺宮,久廢。

——岩北有寒山岩,與瑞像岩相抵背。

——又南半裏許,為棲霞岩。

——其左為大道岩,又名芭蕉古洞。

——又南左為瑞像岩,亦名天柱峰。

——天柱峰前峰對峙,名羅漢峰。

——旁為日休岩,又有片瓦岩。

——五台峰右為虎岩,亦名大休岩。

——虎岩之左為不易岩。

——又南半裏許為碧霄岩,當北入處為上碧霄,南出左側為下碧霄。

——又南為梅岩。

——又東為獅岩。

——又下為賜恩岩。

純陽下洞西南半裏許為右峰,亦名西岩,與東岩對峙。

——迤邐南下,在上、下洞之南,為南台。

——又南為彌陀岩,在擎珠峰之陽。

——彌陀岩之下為木龍岩。

——又西為觀音岩,亦名千手岩。

——其下為羽仙岩,在羅、武二山之下,今名老君岩。

——又下為勢至岩。

——其旁為清泰岩。

如上山,第一路自後茂沿賜恩岩、獅岩、碧霄岩而上,是為清源古道;第二路出泉州北門(朝天門),經清泰岩、勢至岩、老君岩、千手岩、彌陀岩而上,是為現在去清源風景區的正路。

 

清源古道

清源古道是泉州城登遊三十六岩洞的古大道,出北門或東門均可由此登山。

古道起於大旗山下龜岩,巨石贔屭,狀如穹龜伏鼇,上有廣利王廟。沿西登山,經泉石幽奇、景象清曠的獅岩,即見摹米元章書刻“第一山”石碑(現移至千手岩石蹬旁岩石上)。

清源古道入口處西側、天柱峰西麓古道旁,有“山靈笑我”題刻。

“山靈笑我”題刻下方,有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泉州中營參將錢嘉以《樂酌孔泉》為題的詩刻:

 “匹馬南來近一年,行裝輕約半峰煙。

  還家賓友如相問,酌得清源幾口泉。”

到宋.禦史陳讜的“北山勝概”題刻,其近處有妙覺岩。

在妙覺岩西麓山澗邊,有隸書“碧華清勝”四字摩崖題刻。

又經梅岩至碧霄岩、趙坑仔口村莊,在半嶺岩之南古道中,有“小雲關”摩崖題刻。

半嶺寺石刻楹聯:佚名書杜審言詩句:“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佚名題:“金繩開覺路,寶筏渡迷川。”

登“小雲關”,有龍山□人題清源古道小雲關摩崖楹聯:

 “片石夾石樵肩出, 半嶺孤僧笠月歸。”

再向上登,便至俞大猷收復興化、趕走倭寇紀事題刻。明.嘉靖四十二年(癸亥,一五六三年),俞大猷于興化平倭大捷後,偕友人游清源山,在過“小雲關”不遠的水流坑清源古道東側岩石上刻下《俞大猷興化平倭崖記》:

“明.嘉靖癸亥歲季春,欽差鎮守福建、南贛、惠潮兼郴桂、南韶地方都督俞大猷,提兵往興化剿陷城僂寇。歲次竣事班師,偕友人游諸洞。”

在《俞大猷興化平倭崖記》題刻西側,有俞大猷部屬陳第的詩刻。陳第曾於萬曆甲戍(一五七四年)從先師俞大猷第一次登遊清源山;萬曆二十九年辛醜(一六○一年)秋,陳第第二次登遊清源山,此時距第一次登遊已過近三十年,俞大猷也已去世三年,陳第徘徊在俞大猷崖刻前,感慨萬千,“以鐵如意擊石吟曰”:

 “重來三十年,感歎遊非昨。

  空餘夢寐存,九原詎可作。

  徘徊石刻前,淚灑秋風落。”

俞大猷“記功碑”附近山麓有俞大猷父親陵墓,背依練膽石。

練膽石是一天然巨石,矗立古道旁,狀如刀削,上刻明.俞大猷親書“君恩山重”四大字 。

據傳,俞大猷少時在清源山紫澤書院讀書,並習武於清源洞。課餘常到虎乳泉附近這又高又滑的大石上翻騰跳躍,路人警之,俞大猷曰:“練膽爾。”後人遂稱之為“練膽石”。及年老,皇帝特恩准俞繼續留任軍中,俞大猷親書“君恩山重”四大字刻于該巨石上,以示感激。

清代詩人林騷有《詠練膽石》詩:

 “石高高,膽氣豪。

  上石下石如猿猱,朝練夕練日幾遭。

  腰懸雙寶刀,斬鯨碧海濤,邈茲小丑焉遁逃。

  膽氣豪,石高高。”

過此後,便直抵紫澤洞天。

另一路,由碧霄岩至瑞象岩,向北上登抵達明.侍郎顧珀讀書的泰嘉岩。此路並無詩刻。

在獅峰西麓古道旁,原有摩崖石刻“修身為本”四字,已炸毀。

清.乾隆乙未年(一七七五年),永春人李一徑(身世不詳)“因憩於‘同娛石’之下,中空如屋,景趣天然。醉後漫題俚語”。越乙已(一七八五年),鐫其字於佘山山腳清源古道“別有洞天”題刻對面岩石上:

 “瀟瀟風雨北山涼,一望離迷古岸長。

  秋思新添人易老,野田水滿似瀟湘。”

明.遊記三篇

清源山中峰之顛的清源二洞、西洞天、紫澤洞、南台岩,是古人在清源山登臨和活動的主要去處。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在“中峰”章節之後,收錄明人王慎中、慎蒙、許獬遊記各一篇。

明.王慎中《遊清源山記》

登高望遠,攬山水之奇變,娛耳目於清曠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濁,天下之樂宜無逾此者。

牛山之遊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峴山以臨漢水,至於參佐相語,悲咽憮然而罷,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攬齊國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叔子慨然顧其一時之功,爰而難忘,慮他日之易泯,撫當身之權而不足以自慰,可謂賢者其當樂而哀,以身為累而不得盡悅生之性,亦何以異於不仁者之悲嗟乎?

富貴之君侯,功名之卿士,窮天下之欲無所不足,志滿氣盛,其多取於物而備享之以為快,何所不得,宜其兼得於山水。而牛山、峴山之勝反以出涕而興嗟,彼其念富貴之可懷,而傷其不得久,有喜功名之甚,冀於垂永而患其無聞,則雖左山右江,履嵂崒而俯濤瀾而不能有其樂;甯獨不樂而已,且為之感慨而哀。

孰知夫蒼崖翠壁,發舒氣象而淩薄光景,亦導憂增戚之物也。當其戒具往遊,固以酣乎奢佚之驕羨,倦乎勳伐之勞動,思取樂於山水之間,以適耳目之娛。卒之求須臾之樂而不可得,豈非以其所都者厚,與所挾之高,起於濡戀矜顧而然耶?富貴功名者之於山水,其果不得以兼取也。

清源山者,泉州之名山也,餘嘗以暇日往遊於其間。好事者往往撰酒肴躋山之巔,就予而飲食之。因輒相命為遊,攀援險絕,探討幽窈,極意所止,有從有否,不為恡也。顧視其踽踽寂寥,崎嶇而盤桓,何足以望牛山之儐從,峴首之賓僚?然吾未嘗不樂,而客之從者未嘗不與吾同其樂也。

以吾之早廢於時,習于富貴之日淺,而頑拙不適用者,曾無秋毫之長,可以挾而待,後欲為濡戀而無所可懷,欲為矜顧而無所可喜,而山水之樂,卒為吾有。吾雖困於世,於物無所多取,而獨得之於此。

彼富貴功名者,於天下之欲窮矣,而於天下之樂猶有所憾。然則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駟之君,而煊赫震耀,聲烈被于江漠,魁乎為一代之元卿者,猶將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於茲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為少歟?

既以語客,複記之如此。

明.慎蒙《清源山記》

【慎蒙,字山泉,明.湖州歸安人。嘉靖進士,官至監察禦史。有《天下名山諸勝一覽記》十五卷,《清源山記》為其中之一篇。 】

山在棠陰裏,一名齊雲山。裒廣四十裏,郡之鎮山也。顏師古《漢書》注謂越王所保之泉山,即此山。

有三十六洞。

其龜岩在泉山之半,巨石如龜,中空且曠,可容百人,唐.林藻、林蘊、歐陽詹嘗讀書於此。其所染翰,石硯尚存。

而崇秀塢適當其隩,林木森然,奇石挺立,望之青翠滿前,殊為刮目。

有醉月石,則橫亙於前,其平如砥。

獅子岩者,在龜岩之畔,石骨聳立,狀如狻猊。

而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洞有二,上洞名純陽,在山之巔,東甌於此遠避漢兵處也。後有石室,則宋.道人(裴道人)仙蛻之所,故又號蛻骨岩。下洞一名紫澤(《縣誌》原注:“此句誤,紫澤不是下洞。”),去上洞僅半裏許,真入蔡如金祠及丹灶在焉。

上有巨石,方廣百餘丈,有梵刹四區,適當其陰,而峻峰疊巘,寓目登眺,若置身青雲之上。外則大海環繞,一望茫然。天氣清明,則所謂日本、琉球,皆可指見。真天下奇觀也。

杖藜泉則在清源洞之側,若坎井然。傳謂蔡如金手握藜杖,拄地而泉出,故名。

清源泉適當上、下二洞之間,深不過五六尺,味甘而潔,湛然澄清。山之以泉名者,此也。

有老君洞,則老君像如塑,高可五十餘丈,面目四肢皆為苔蘚翳樾,而鬚眉皓然,其白如雪者,千古不磨,亦雲怪哉。

三瑞岩,則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像也。像皆天成,不假斧鑿,即其奇瑰詭璚,當與武夷爭雄哉!

明.許獬《遊清源山記》

【此游自清源古道而上。】

餘少而好遊,其遊吾泉之清源洞,訪紫澤宮者不啻一再。至是,則與同年丈李君偕,重陽之又二日也。

以避俗客,故獨後出。北門至山麓可四裏許,俞氏之先塋在焉。其上有兜鍪石,望之儼然甚肖。俞氏為東南大帥,有行伍功,說者為得地靈力不謬,而李君則津津談堪輿矣。餘素弗習堪輿家言,第漫應之曰:“是固當耳。”

迤邐而上一裏許,至山腰之小亭憩焉。亭故有泉,香而冽,俗傳能巳病,呼為仙液。請而祠者盡吾閩之八郡或至廣之東西父老童稚,連日夜往來汲取不絕。蓋亦未久而遂涸,今徒其匾在耳。豈山靈厭其驛騷,當亦有以陰奪之與否耶?

循是而上,為石關,關而上有巨石鵠立道傍,鐫“君恩山重”四大字,即俞氏功成後所刻石也。

又折而上,至山頂,為郡守汪公祠。祠當上、下二洞門,據清源之勝,頗宏爽,於遊觀憩息者不為無助。

連武而登,至上洞。洞有大士,身右為裴道人蛻堂,俗傳仙人屍解于此。

余謂李君曰:“世所稱神仙黃白事,信有之乎?”

李君曰:“然。吾嘗遊漳之天柱峰,有關而禪者,絕粒可二十餘載矣。望之膚色若冰雪,強之以粒弗應。是豈其侶與?不然,何以至是?”

餘曰:“即令有之,非所願也。”

李君曰:“雲何?”

餘曰:“首山之鼎,仙乎?堯、舜則否矣,不謂不黃帝若也。騎青牛,浮紫氣,仙乎?吾孔氏(孔子)則否矣,不謂不老氏(老子)若也。說跨箕尾,烈不永于伊呂;良游赤松,名不高於南陽。凡世之行名,能極其所至者,皆仙也。其死而不朽者,皆仙也。騷之屈(屈原)賦,若史之兩司馬(司馬遷、司馬光),文之賈(賈誼)、韓(韓愈)、歐(歐陽修)、蘇(蘇東坡),詩之李(李白)、杜(杜甫)亦然。假令是數者無一焉白日飛升,何益於我?”

李君無以難。

已複由祠右至下洞,洞即紫澤君所居處也。又有董仙人之遺蛻在。

橫而南,為南台。台後石壁千尺嶙峋,觀者目眩。李君則又津津譚牛首也。餘北遊時,未嘗道金陵,不識牛首作何似,無以應。

台賓紫帽(紫帽山),拱溪流若帶,其東為大海,海浸扶桑,日月所出浴。俯臨郡城,萬雉錯綜在腋下。城中有二浮圖(開元寺東西塔)最勝。李君則又譚金陵十二層浮圖也。餘亦無以應。

李君好奇,其為文善抉微,則又操其勝於常聞習見之外,其持論亦若是雲。

餘曰:“是山之有名舊矣。唐、宋以前至以名吾郡。然山重郡乎?抑亦郡重山也。夫天下之為奇山若水者豈少哉?多還棄於荒僻寂寞之野,樵夫牧豎之所嬉,高士偉人過者未嘗問,則非其勝弗若,所處地弗若也。由此觀之,天下之為山靈者,亦有幸有不幸與?”

李君頷之。

遂從台之東攀緣石隙而下,為詹亭、為彌陀寺二所,雜客旁午不可以入。

山下有泉清美,甃石為井。李君再邀余酌石上酒數行,笑謂李君曰:“泉不仙,胡久耶?”李君亦大笑。

而歸由他道,薄暮抵我書齋中,李君遂別去。齋即唐.國子博士歐陽行周讀書處也。

詩詞題詠

清源山奇石崢嶸,綠陰藏秀,歷代許多達官名流、騷人墨客來此遊憩,上至宰相尚書,下至平民百姓,留下許多詩歌和題刻。據不完全統計,自唐至清,有一百二十二人題寫吟詠清源山各處景物的詩歌二百三十首;摩崖石刻四百余方,其中詩刻六十六方。

僅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就收錄“遊詩三十七首”。

有明確指向位置的詩詞,已分載於各章節,其餘的還有:

唐.徐夤《送王校書往清源》詩:

 “南國賢侯待德風,長途仍借九花驄。

  清歌早貫驪龍頷,丹桂曾攀玉兔宮。

  楊柳堤邊梅雨熟,鷓鴣聲裏麥田空。

  吟詩臺上如相問,與說蟠溪真釣翁。”

北宋.錢熙《清源山》(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巍峨堆壓郡城陰,秀出天涯幾萬尋。

  翠影倒時吞半郭,嵐光凝處滴疎林。”

南宋.王十朋《詠清源山》(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州北有山幽更幽,皇天閣雨為公遊。

  登山如入上下竺,宴坐疑臨大小湫。

  埽地焚香煙縷嫋,煎泉瀹茗乳花浮。

  觀詩起我家山興,身在閩南夢在甌。”

南宋.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劉子翬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飛梯百級轉層巒,政喜登臨著眼寬。

  海上波濤連閬苑,日邊塵土暗長安。

  亂來世事終無定,春盡羈愁豈一端?

  賴有謫仙能喜客,時陪杖履得雄觀。”

南宋.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朱熹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聯車陟修阪,覽物窮山川。疎林汛朝景,翠嶺含雲煙。

  祠殿何沈邃,古木鬱蒼然。明靈自安宅,牲酒告恭虔。

  肸響理潛通,神蚪亦蜿蜒。既歡歲事舉,重喜景物妍。

  解帶憩精廬,尊酌且流連。縱談遺名跡,煩慮絕拘牽。

  迅晷諒難留,歸軫忽已騫。蒼蒼暮色起,反旆東城阡。”

明.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何喬遠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道光《晉江縣誌.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岩岩崇邱,高賢戾止。岡磐縱步,石液厲齒。

  液芳比玉,磐遙如砥。暢此遠心,豁然遐軌。”

又:

 “幽居強出村,杖策到山門。疎雨終多點,輕雲亦有痕。

  近郊山自合,遠海浪無喧。日夕登臨盡,相將酒似源。”

明.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黃克纘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道光《晉江縣誌.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六十年來汗漫遊,登臨重見舊滄洲。

  天風嶺畔雙吹鬢,湖水城邊一系舟。

  滿眼煙花雲外賞,千秋形勝望中收。

  晚芳未發人垂老,怕上層巒最上頭!”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陳寶鑰《清源山》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絕頂高岩瞰碧田,遙來景色到階前。

  海開曙氣紅生浪,山引晴光綠入天。

  洞暖暫能回鶴夢,林深常見下猿眠。

  嵐煙變幻還朝暮,惟有流泉不記年。”

注--洞:疑指裴仙洞。鶴夢:駕鶴登仙之夢,指飄飄欲仙之意。

又:

 “鬥饁雙朋訪北山,山容陡見老來斑。

  岩苔翠魄寒山骨,洞水清煙暖石顏。

  伏海潛龍貪夢懶,歸巢倦鶴畏途艱。

  遙看畚鍤催工急,孰噀枯魚起活潺?”

又:

 “山蹊石滑遊人跡,霧裏村樵一線來。

  幽氣不驚青草夢,靜聲自響落花苔。

  甯因日暮聞豺虎,誰向山深翦草萊?

  客去庭空隨鳥語,洞門又被白雲埋。”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同安人阮旻錫《清源山》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曉上清源山,崔巍俯天半。緩步憩飛亭,從容恣遐觀。

  春潮帶城郭,茫茫無涘岸。石面迸清泉,圓光細如彈。

  鳥雀不敢汙,嘉名茲山冠。絕頂洞門開,仙人留蛻館。

  遺容巾屨新,塵世滄桑換。至今蟒穴腥,陰風吹不散。

  日落群峰低,煙光相淩亂。下睇嶺雲深,來蹤恐隔斷。”

注--崔嵬:高。恣:任意。遐觀:遠望。涘:水邊。嘉名:美名。睇:斜著眼看。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張雲翼《清源山》詩(清.道光《晉江縣誌 .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俯臨城郭千家麗,極望瀛天萬象空。

  潮汐自來群嶺下,蓬萊猶憶五雲東。

  捫蘿翠級盤岩樹,駕壁丹樓納海風。

  此日磨崖應絕勝,還欣作賦有諸公。”

注--郭:外城。瀛:大海。萬象: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現象。汐:夜間的潮。蓬萊:古代傳說中的三神山之一。五雲:五色之雲。摩崖:在山崖石壁上鐫刻文字。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黃梧陽《登清源山望海》:

 “東南島嶼控溫陵,出沒魚龍海氣蒸。

  曉日三山煙九點,看潮先約洞中僧。”

 

純陽洞

純陽洞,又稱清源洞、清源上洞、裴岩、裴仙岩、蛻岩、蛻骨岩、齊雲岩,位於清源山頂三峰之中峰上。一般稱清源洞者均指此。

在清源洞西麓,有南宋.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年)、紹定五年(一二三二年)兩任泉州知州事真德秀名義題鐫的清源洞四至界刻。

純陽洞概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

中峰上統稱純陽洞,亦名清源洞,是為上洞。陟其巔可盡覽郡中諸勝。明.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中峰.李光縉讀書于此,林孕昌(號素庵)再辟西洞天而講學焉。

據今所見,山門從西入,立二石為表識。內地平曠,前列三石塔。迤而東,上始築石垣之山門。國朝(清)粘本盛勒“第一洞天”四字於門上。入門上鐫“蓬萊”二字,旁書元.至治辛酉(至治元年,一三二一年)造。

內左右皆有石塔,層級而上,又為蓋屋之山門,匾曰“天工作築呂仙”之語,螺陽陳文輝書。曲而西鐫“清源洞”二字於石壁。

累而上,東築一樓以護諸洞。其餘齊列,以西首殿祀佛祖。次為素庵林公(林孕昌,號素庵)檀越,三即裴仙蛻岩石室,四為韓忠獻(韓琦,謚忠獻)、蔡虛齋(蔡清,號虛齋)、顧柔佛巴魯(顧珀,號柔佛巴魯)三公祠。

又西為偕樂石亭。

舊志謂蛻岩在洞北者誤。其初先有蛻岩,而後有佛祖殿,觀下釋用平記自明。

又其後乃有林公(林孕昌)朋來軒、偕樂亭,又其後乃有林公檀越祠。

清.乾隆己亥(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即朋來軒地建觀空樓,而祀韓(韓琦)、蔡(蔡清)二公於樓上。觀下張光憲記自明。其祀韓(韓琦)也,以為此山神降生也;其祀蔡(蔡清)也,以發解時此山三日作玉磬鳴也。至壬子(清.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重修,以高山不必建樓,僅作一層而改稱觀光閣。嘉慶間(一七九六~一八二○年)又以顧柔佛巴魯(顧珀)亦此山降生而並祀焉。

前志稱舊有亭曰“千峰紫翠”,有應真閣,皆元時建;下有亭曰‘望仙’,曰‘聞鐘’,皆明.洪武間(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年)建。今無其跡,想亦東樓前護房等處興複時改易舊名耳。

佛祖殿前,明.史繼偕匾曰“灝窅天鄰”;左右壁有數碑,內國朝(清)太守王廷諍匾曰“海天一色”。

林公(林孕昌)檀越上進安石像,片上有黃景昉贊:

 “湧海孤峯,撐天半壁。有偉先生,衣冠翼翼。

  容儼若思,義形於色。刀尺千家,鼓吹六籍。

  夜氣垂旦,潮聲屢汐。未發觀心,無象研易。

  泗水真傳,考亭舊跡。共企源山,永瞻磐石。”

旁有門人何承都贊:

 “唯我夫子,道大莫名。妙契羲象,占史以成。

  衡量天下,朝野自貞。嚴色溫氣,愛畏俱平。

  翼翼穆穆,或曰先生。不夷不惠,聖和聖清。

  龍蛇之蟄,鳳凰之鳴。講壇演暢,智愚鹹傾。

  如獅子法,如振潮聲。松香花雨,霜鐘玉京。

  擁書問道,甲胄冠纓。小子何知,頂禮泰衡。

  泉源有乳,石筍瑩瑩。夫子之德,維日月明。”

下進為講堂,郡守高聯興額曰“正學山鬥”。黃景昉刻石柱曰:“泉山道貌追鄒嶧,筍水經心紹考亭”。

有林公(林孕昌)《西洞天福田記》,周廷鑨《檀越記》,門人粘本盛《開講紀事》,王命嶽《清源紀事》。以上碑記俱見下。

“清源洞”匾題

清源洞有“清源洞”石匾一方,嵌牆而立。幅高寬六十x一三五釐米,字三十八x三十二釐米。

清.道光《晉江縣誌.人物志.文苑》的記載:“莊(莊一俊)嘗涉清源絕頂,酒劇興發,睨青衣行酒者髮鬢長可筆也,令背而捉發濡墨汁,大書‘清源洞’三字。旁署曰‘天臺學道山人’,作龍攫螭走狀,至今懸洞門。一俊文慕韓愈,詩好李(李白)、杜(杜甫),其不撓不羈,鬥酒百篇類李白,故人咸呼為謫仙,自號亦曰初仙。嘗有詩曰:‘一春中酒非關病,半日無詩便覺衰。’寄興遠矣……”

莊一俊,字君斐,號初仙、石山、八石山人,明.嘉靖間晉江青陽人。曆官戶部主事、吏部驗封司員外、浙江參議,詩文書法皆有成就。

泉州學者傅金星《泉山采璞》和陳允敦《泉州名匾錄》據《晉江縣誌》均認為,現存“清源洞”三字匾題即莊一俊真跡。

但許添源認為此刻不是莊一俊真跡:“現‘清源洞’三字穩重清秀,並無‘龍攫螭走狀’。署字雖風化嚴重,痕跡模糊,但隱約可辨有一‘平’字,與‘天臺學道山人’或初仙、石山、八石山人等題款不符。”

 

蛻岩

南宋.紹興間( 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裴思休道人屍解于清源山中峰,邦人肖像創屋以祀,匾曰“純陽”。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

“裴仙石室廣約六尺,高邃尋余,上石危峻,所鐫者曰‘出世清真’、曰‘棲碧’、曰‘蛻岩’。明.陳惠書曰‘有仙則名’。門之對語曰:‘道滿好斟三盞酒,山靈長笑一枝花。’

其建蛻岩,當始于宋·紹興間。後乃創佛祖殿,宋季岩廢。

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前至元,一二八一年)僧法曇複之,大德五年辛醜(一三○一年)僧一聰新之,元統二年甲戌(一三三四年)僧契因又修之。……

明.萬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年)汪太守命詹仰憲重修之。……

清.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年),同知彭清典又修之。……

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覺霍拓修裴仙像。……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守王廷諍重修。……

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令王雋嚴禁、興岩,紳士頌其德政。……

方齋陳公、蔚圃林公同諸紳士公議興修……起于辛亥(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年)之十二月,於壬子(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十月竣事。……

嘉慶十年(一八○五年),公修蛻岩前亭。……

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年),又公修之而補祀顧柔佛巴魯與韓、蔡為三公祠。”

民國時,三公祠尚存。

元.後至元釋用平《重建清源山純陽洞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收錄元.釋用平後至元四年(一三三八年)《重建清源山純陽洞記》 :

天下山川岩洞之幽勝,必仙佛所廬。佛或因仙而居,仙或因佛而顯,乃相與成物外之風致。

泉之清源上洞,宋.紹興間有道人裴姓者來自江東,日戴通草花,行歌於市曰:“好酒吃三盞,好花插一枝,思量今古事,安樂是便宜。”或邀之飲,率三酌而止。俗異之。忽連月莫測攸往。既而樵者於洞石室中見鎖骨拱手端坐,草花委其前,方知屍解於此。邦人即其骨肖像事之,並創屋以祀群仙,匾曰“純陽”。

始,遊玩者弗知道人寄意花酒之外,以為實嘗於爾也,歲時競攜酒肴以瀆之,簫築以噪之。識者鹹謂山川時運未亨,俾靈□奧域,鞠為花館酒台,豈稱道人清淨無為之旨哉?爰道室之左構殿以奉普陀大士,設蓍龜籤筊以為士庶之乞靈,葷酒之風遂弭。暨宋季,茲山悉毀。

【既“構殿以奉普陀大士”,又“設蓍龜籤筊以為士庶之乞靈”,這是欲以佛教菩薩和佛教世俗化的蔔龜來刹住世俗化道教,其結果是有效的,“葷酒之風遂弭”。

對此佛、道互為補充的現實,碑記撰者釋用平、智泰認為是“仙依佛而益顯”,又是“佛或因仙而居,仙或因佛而顯,相與成物外之風致也”。一言以蔽之:“悟清淨無為之理,了仙佛異派同源。”這也是元代泉州佛、道合流的理論依據。】

我朝至元十有八載(辛巳,一二八一年)。四松僧法曇謀興複。適心泉(蒲壽晟)城公同其弟海雲平章(蒲壽庚)捐財以資之,規制比於曩時無慮於百。

後二十一年(辛醜,大德五年,一三○一年),嵐木頓朽,曇高弟一聰繼創,殿宇一新,應真閣、觀空樓以次而成。(按此觀空樓不必乾隆間所建之地。)考石記三十處。蒔杉松數萬本,繞石墉二千餘丈,以防野燒。開新田二十余段,以備香燈。複得信齋萬戶孫公、心泉之孫一卿諸公相與輯事,故能若是。

越甲戌(元統二年,一三三四年),聰徒契因複修佛、仙二殿,以及門樓,意在歸功於師,恐沒其名,請予狀其巔末。力請不已,乃為之記。

時大元.至元戊寅(後至元四年,一三三八年)孟冬。

明.萬曆郭惟賢《重修純陽洞記》

明.萬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年),汪太守命詹仰憲重修純陽洞,郭惟賢 為作記。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收錄此記文:

洞作既竣,詹君爾久(詹仰憲)以其圖示餘曰:“此郡太守今觀察汪公所屬也。”

案圖:洞於泉山脊岡,而中窿若台,宿士女解祠騖望,趾以相錯。物力既絀,有司任其廢興,無為繕完。繕完之自觀察,蓋以其奉如幹緡經始,它一以聽助役。助役未可卒集,而護作者往或發取其中,觀察曰:“是必詹君乎?”

君既受命,而校計繕修之費,則自以其力慮材鳩傭,乃徐按助役藉繼焉。而洞為殿如幹楹,雲粢蠍蠹,及是率易以文梁勁桷。後有明室,室有幽堂,即遊人繦屬讌寢,各即其次。旁有太清閣翼殿,若蛻岩之間,料戾而望,不及數楹,乃移之西偏,更為重樂浮柱,可數十武,窱以甬道,上屬山頂,將為亭其上。循洞稍南,陘旁而密,營大士亭,連甍相輝,為觀察禖祝之所,而像觀察其中,系去思焉。

君複念是洞綰一郡上游,主以一僧,僧所有田僅數十畝,山十餘畝,為灑道費微矣。而田沒租逋,委為空舍,便缶鬴灶,旋有旋敝。君曰:“是不可以吾世而失。”後圖乃案志徵石,得其疆畝,複諸豪右並兼者十六,而以己貲償諸縉紳而歸者十四。又為上狀中丞台,去其徵餉以固僧志,而後送迎掃除之役,僧得稍取給其中,斯亦勤矣。

余比以楚事之竣,登頓洄沿,解帶臨風,囂塵□隔。賞心茲會,蓋徘徊於大士亭者,以甘棠觀察而不□去。

詹君又以書至,曰:“是山川所由以興廢也,不可無紀。”夫山川興廢,於政不足乎列;然以觀察之不忘情清源,與清源之系思觀察,則皆政也。而矧詹君為司寇公弟,敦禮有猷,冒費與怨,以成觀察,皆可書乎!

書之萬曆戊戌(萬曆二十六年,一五九八年)冬勒石。

清.順治彭清典《修純陽洞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清.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年),同知彭清典又修之。清典自為記。”並收錄此記文和彭清典詩兩首 :

“北出郭門十裏許,而遙有山,曰‘清源’。

泉之有清源,猶甌之有雁宕,處之有括蒼,增城之有羅浮、石門也。山不甚高,而嵂崒鬱蒼,與南紫帽對峙,為泉井絡之秀。絕頂有岩,岩下有泉自石竇出,乳甘而冽,特為勝妙。昔宋.裴道人成真于此,就洞祠之。雖無璚花瑤草、毛女芝童,伏虎舊跡斑然可考。裏人有禱輒應。四時登高,遊屐弗絕。泉钜公輩出,科名甲海內,實此山鐘秀。所謂有仙則靈,詛非明驗歟!

自丁戍後,盤據山妖,雲隱霧棟,半染紅塵,幾使羽人長往,煙駕不回,豈山靈亦有劫數,裴老力可馴虎制蛇,不能守其一區之洞壑耶?

余去歲曾與同寅郡伯司貞陳公、司理望如王公邀同眺覽。探石室,觀丹灶,頓令凡心欲脫。四顧傾圮,山僧請葺之。因公冗,鳩庀未遑。茲移守中州,思秋禊久訂仙諾,乃疏倡緣修。僚友鄉袞同心應者,各隨願力,而餘捐俸卒業焉。

工始中秋後二日,重陽前告成。又得相國張二水先生所勒石像,甃之廊壁,事殊奇湊。

顧餘私念,璚都命淺,金錄道微,是役也,非敢效張融舍宅、陸襄置殿,奢祈福報,特以修舉廢墜,為此邦護惜山靈,職不容諉。且餘待罪於泉七年,守官無狀,但素心清影,常寄在碧水丹山間,將藉乎以告山靈,計清源君與裴老必有知而照餘者。

於是渚筆為記,仍別以詩。歲順治己亥(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年)重九日。

《又別清源君詩》:

  占斷北岩第一天,扃雲巢薜幾千年。

  寒芽露乳清泉滴,古洞苔封白鶴眠。

  曾托生韓光宋史,仍看伏虎了裴元。

  三湘吏喼車塵愧,辜負名山此日遷。

《別裴老詩》:

  蒼巒紫闕羽衣家,漫擬裁雲濯露華。

  三酌杯中芳草夢,一枝鬢負碧桃花。

  敢攀仙杖留清磬,深鎖洞門護彩霞。

  別去嵩山回首遠,余甘還憶澗邊茶。”

清.康熙覺霍拓《修裴仙像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清.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覺霍拓修裴仙像。霍拓自記。”並收錄此記文。《泉州歷史網》站長分段按注如下:

“歲己未(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餘駐節溫陵。公務之暇,輒偕二騷人墨客,覽山川,探名勝。

出北郭十裏許,有山曰‘清源’,泉石幽異,煙霞澄鮮,隱見千形,晦明萬狀。餘顧謂客曰:‘是誠名區勝境也,庶幾其中有隱君子乎?’

迤而上,至於絕巔,有洞名‘蛻岩’,蔚然深秀,石牀丹竃,歷歷煙崖中。客指謂餘:‘有宋.裴道人成真處,當年棲隱此間,遺跡難盡考,相傳有馴虎制蛇諸事雲。’

餘喟然浩歎曰:‘嗟夫!余所謂隱君子者,其在斯人歟!’

夫士君子之立身天地間也,出則當為國家建珠勳,標偉績,坐於廟堂,張弛紀綱,務使利澤垂蒼生,名聲顯當代,銘鼎彝而勒金石,俾千百世下歌功頌德不衰。即或潔身高蹈,飄然而隱也,亦且托跡岩阿,棲神煙水,葆性完真,超然塵?之表,務使流風餘思,閱千百載而長存。熏蒿悽愴,若或見焉。

餘嘗慨夫有山以來,登高賦詩,臨風釃酒者,不知凡幾。中間豈無權貴之公侯,赫奕之卿士,攜僕妓,擁笙歌,志滿氣盛,窮耳目之娛以取快一旦,迄今皆泯滅消沉,化為荒草寒煙,與東流俱逝矣。欲考其當年姓字,而落莫皆無傳者。

今真人獨留跡蛻形,雲臥丹台之上,與山靈同不朽。歲時伏臘,都人士香火祠之。四方遊客,登斯岩者瞻禮其像,皆歎息咨嗟不置,是獨何修而能感人之深,入人之至,使千秋萬歲後,留連眷戀,一至於斯?以視世之檄榷竊位,垣赫一時,不旋踵而湮沒無聞者,其相去何如耶!

是歲之秋,真人遺像忽然頹毀,餘重慨夫比年兵火滄桑,仙靈亦遭劫數,今不葺而修之,使當年勝跡埋沒於雲崖煙莽中,致千載下仰高風者無從於名區勝境之間,挹其餘光而吊其遺跡,是亦吾党十君子之恥也。

於是捐俸屬山僧葺新焉。涉旬而工成,貌像端莊,較曩日為倍。其雲牕霧棟,零落傾毀者,募諸同心,次第踵理之。

余少從事儒林,素不談所謂神仙怪幻之術。是舉也,非敢效張融舍宅,徼默報于渺茫不可知之中;特以先賢舊跡,不忍湮沒於將來,以貽山靈之憾。且餘弱齡委贄,數載從戎,亦甚不願落落因人,使姓字無傳于奕世。雖出處道固不同,然而流風餘思,足以感人,蓋于真人仰止焉。

若夫山水之奇觀,仙靈之顯應,古今名賢有述而傳之者,毋客餘之喋喋也。

遂書而勒之于石。”

清.乾隆陳大階《重修清源洞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守王廷諍重修。陳大階記。”並收錄陳大階記文 :

“史記東越王退保泉山,顏師古以為泉州之山,曹能始《名勝志》謂師古當(唐)貞觀(六二七~六四九年)時,未有泉州之名,應在福州。余考唐.睿宗.景雲(七一○七一一年)之先,閩下游統稱晉安,而福州則無所謂泉山者。能始福人,私而欲爭之耳。可見果屬名勝,地非其有,猶將冒之,以誇天下來世,而況居桑梓聽其頹墜不能武前人而增新之,此非生其鄉者之愧哉!

蓋郡乘所載,泉山為岩三十有六,今之圮者八九,而清源洞高踞絕頂。山者郡之鎮,洞則又山之主,洞湮山寂,郡失其瞻,豈複諸岩之比乎?

昔洞初興,由(南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間,裴道人來自江東,屍解嵌石,眾因斂其蛻骨而塑之像,神靈大著。

迨元.至元(前至元,一二六四~一二九四年)中,四松僧法曇勸募營建,時有蒲公者成其志。曇往而石門一牕同寓戶孫公繼之,更加恢拓為四大部,為應真閣,為觀空樓。外則繚石墉二千餘丈,以防野燒。開新佘三十余段,山在田上,田在山下,犬牙相錯。鐫石山上三十餘處,用為標識,以充伊蒲,然後佛場勝而仙跡存,皆其師徒高行篤業,為郡增光,非偶然也。

自興以來至明中葉,住山者或不逮疇昔,洞漸衰壞,而林鬱樹木多被芟夷。其田畝屬於禪家者,貪狡豪強競起攘奪。乃得詹咫亭先生介弟爾久(詹仰憲),承觀察汪公修復之任,亭屋之本有者完之,其待設者構之。按志徵石,得其疆畝,求還所並兼者十六,以己貲償縉紳而歸者十四,俾釋子得以瓣香柑延,使名勝為不朽,其用心也如此。

今歲久事遷,洞淪於衰壞者如前,而若詹君者不再作泌蒭氏,為山之界日蹙,為田之數日損,皆有力者饕口蠶食,而遺僧以輸租之累。不有泉守王公鼓舞,郡人多方葺洽,檄令長清其侵漁,則洞湮山寂,郡失其瞻,混沌鴻濛,其奚所底哉!

夫名山者,宇宙辟之,鬼神護之,必無終敉理而廢興有數,則餘所為深歎也。故洞僧正中來請,不敢以不記。

王公諱廷諍,安徽全椒人。令長者,一李公,諱永書,直隸河間人;一胡公,諱格,湖北江夏人。郡人好義者為余弟庭若,諱文輝。凡費金若干兩,倡其戚友粘君經伯諱嘉猷、周君仲來諱兆泰等各致樂助,共襄厥成。庭若及周君惠安人,粘君餘裏人也。其餘諸君姓字,及茲役所縻,俱載左方。洞規制仍舊,惟西偏面南新築小樓一楹,足供眺遠,由乾隆庚午(乾隆十五年,一七五○年)冬落成。

僧正中方籲控案之未結者於官,於請記時若有不能言其意者,餘曰:‘吾觀洞中勒石,紀本朝觀察張公、王公,郡侯蔣公、郝公,邑侯沈公、李公,先後為僧純陽剖明舊產,永相傳守,以山之靈,賢有司之明,其昭雪可俟,毋苦也。’乃以記授之,命詳所謂本末者,鋟諸壁焉。

時乾隆十有六年辛未(一七五一年)。”

清.乾隆張光憲《嚴禁、興岩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清·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令王雋嚴禁、興岩,紳士頌其德政。張光憲記。”並收錄張光憲記文 :

“清源為泉郡屏障,上起三峰,形家謂之三台。中峰為清源洞,前有孔泉,石罅出水,特著靈異。山名泉山,郡名泉郡,皆取於此。尤多瑞徵,昔宋.郡守韓公國華篤生忠獻(韓琦,諡忠獻)於郡署,傳為泉山降神。明.文莊蔡先生(蔡清,諡文莊)發解,清源山鳴如玉磐者三日。余如俞虛江(俞大猷,號虛江)、顧柔佛巴魯(顧珀,號柔佛巴魯)諸前輩,皆山靈鬱積,種為人豪。山入韻士,為光翰墨,寄跡蜚聲者無論矣。

是以自宋迄今,種松柏為山蔭,舉僧住持,務令香煙不替。而接引無資,或無以固僧志。前紳蒲心泉(蒲壽晟)、孫信齋、詹爾久(詹仰憲)、林素庵(林孕昌)諸公舍資置產,蠲餉給僧,載在碑記,祀以檀越,志不忘也。

爾年來寺僧不守清規,賣地葬墳,斫樹廓地,奸貪時聞,遂致近山十三鄉棍惡率眾攻山,群僧遁逃,而棍等始以除僧為名,繼則串通約保書役,因而為利寺田,飽其倉庾。山樹日尋斧斤,即數百年宋樹已斨大半。惡徒盤踞,遊人裹足,陽春芳景,化作棲苴寒煙,傷已!

又賜思後茂,乃入城龍脈,該處變有柔土,形家以為靈氣攸鍾。附近棍徒開廁築室,挖土燒爐,窮年慘掘,皆於形氣有關,闔郡胥受其害。紳土等目擊地脈之傷殘,追尋兆釁之有自,列款呈憲,懇其申討。

大邑侯秋圃王公(王雋)以菁莪造士之心,宏棫樸作人之化,思培植乎善類,宜攘鋤乎奸凶,爰將黨眾盜砍之鄉棍人等,按律嚴懲,押追樹價,飭交紳士。乘時興工,從山門外上至觀音廳、裴仙洞、觀空樓、偕樂亭止,逐層估計,廢者重新,頹者修整。料取其材,工惟其堅,一還天外幽奇之勝。又為按記徵石,清其寺租,飭舉戒僧住持管掌。再培楸松,申嚴挖土之禁,從此林木蔥蒨,脈氣鬱蒸,嶽降有基,崧高再詠,皆憲仁培植再造之恩也。

紳士等以忠獻(韓琦)、文莊(蔡清)二公皆源山降靈,功在當時,澤垂後世,為位於觀空樓上,奉為本山司土明神。又以邑侯有造福山靈之功,於觀音廳殿左奉安長生祿位,勒功貞瑉,與源山並垂不朽。

夫清源之為泉勝,久載方輿,仙家踞為靈境,學士倚為精舍,而當頹廢荒落之餘,人既灰心,神亦退氣,雖有騷人墨客攜侶登臨,籍草班荊,惟見白雲青靄,飄拂衣裾而已。既而暝色迫人,棲憩無所,且鬼蜮為祟,臥寢不寧,則相與掉臂去之,又何以鍾瑞氣而揚山靈也哉。

今賢邑侯一為振興,而天地秀傑雄奇之氣仍還舊規。試為陟其巔崖,寓目登眺,豈惟疊巘峻峯,若置青雲之上,乃至大海環繞,一望蒼然,日本、琉球若可指見。天下奇觀不經點綴,誰有窮其幽而極其奧者?是邑侯之功也。

侯諱雋,字用章,號秋圃,浙江仁和人,乾隆丙子(乾隆廿一年,一七五六年)舉人。

時乾隆己亥(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重陽日。”

清.乾隆《公議修補賜恩後茂山龍公立碑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清.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紳士陳聯捷、林聰、柯者仁等公議修補賜恩後茂山龍。……按:補山脈事未終局,故嘉慶十九年(一八一四年)紳士又請前守富信補之,亦未果。”並收錄《公立碑記》記文:

“泉有四大名山(東北的清源山,西南的紫帽山,西北的朋山〔一說葵山〕,南邊的羅裳山),清源首屈一指。蓋扶輿清淑之氣,其磅礴鬱積為特厚。是以五郡之人文蔚起,盛行上國,昔王梅溪守是郡,尚題‘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之句於府治門首。可見人傑由於地靈、芳徽至今未泯也。

源山為郡北巨鎮,高峰矗起,岩岫回環,峰稱三十有六,雖其舊址半屬湮廢,然稽之志乘,廢跡猶歷歷可考。近因山木為地棍戕毀,以致寺漸傾圮。念此山系泉郡命脈,古木砍伐殆盡,而寺複傾壞,豈非縉紳先生之羞?

於是方齋陳公、蔚圃林公同諸紳士公議興修,而郡中諸好義者亦勉力捐輸,共得千有餘金,先將寺宇次第修葺。觀空樓本系朋來軒舊址,公議以為高山不必建樓,改為觀光閣,而蛻岩及觀音廳與東樓僧房暨西邊護房,亦一併修理而黝堊之。至山門,地已傾陷,橡桷朽敗不堪,重新修整。林素庵公(林孕昌)檀越亦重修新建。

起于辛亥(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年)之十二月,於壬子(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十月竣事。始修董其事者,孝廉黃君人瑞也。計費將及四百余元,尚存銀一千一百十四元。未交者以為賜恩後茂修補龍脈之用,謹將捐人姓名數目已交未交者開列于左,以見山靈之興廢有時,而吾泉好義之人為不少也。

至後茂山之修補,則現在再行勸捐,以期集事,尤望樂善之有同心也夫。”

清.嘉慶王恕思《公修蛻岩前亭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清.嘉慶十年(一八○五年),公修蛻岩前亭。王恕思記。”並收錄王恕思記文:

“清源為泉郡鎮山古跡,有三十六洞,而蛻岩踞清源之巔,又為三十六洞之冠。

蛻岩洞口,舊有古松數十株,宿雲棲煙,翹青滴翠,相傳為有宋時物。而今根株之盡,非獨風雨之飄,此舊觀之必不可複者也。

蛻岩石龕之前建廣亭數楹,所以奉裴仙香火,而增茲山勝概。前人之詩歌題識,隱見於蘚痕石壁間者不可勝數。當年之遊覽,何其盛也。乃鈴甑之委墜,榱棟之傾欹,與仙像之剝落,為日已久。

竊念遊覽之興,亦因時勢為殊異。今之遊彌陀岩、賜恩岩多而遊蛻岩者少,蓋喜彌陀、賜恩之易於登躡,而憚蛻岩之難以攀躋也。夫非俯仰而有所興懷,觸目而行其善願,名山其誰與作緣乎?

林君文時、王君日耀、黃君清和、蔡君澤曜同遊於此,見古跡之頹廢,共謀修葺,以復舊觀。嘉慶十年乙丑(一八○五年),四月興工,八月告竣,而蛻岩勝概奐然一新。

餘既嘉諸君之志,而又以知裴仙之靈,其興起人好善之心者,必有在也。諸君捐貲,不及旁人,而共力均財,亦無等差,故不序捐貲之額數,第記其歲月而存其姓氏,以俟後之君子。其繕完補葺,庶幾相沿於勿替焉者耳。”

純陽洞摩崖石刻

純陽洞刻有宋末元初泉州阿拉伯人蒲壽晟《題純陽洞》:

 “路入松蘿去,閑眠石頂雲。半宵忽聞虎,六月不飛蚊。

  煙郭多年畫,晴疇破衲紋。世無俱絕粒,持缽不如耘。”

明.李元陽於清源洞頂懸崖石壁詩刻《清源山仙蛻凡骨》。李元陽字仁甫,號中溪,太和人。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進士,曾任福建巡按監察禦史。詩曰:

 “臥雲煮石有真機,蛻骨仙人丁令威。

  日暮不留岩下宿,空教蘿竹襲人衣。”

清.蘇州人許煥〔康熙九年(一六七○年)任莆田郡守〕有一詩刻,為石碑,嵌於清源洞門前左壁上:

(一)

 “九秋晴日麗層巒,策杖攀崖天際看。

  東監海沙疊浪湧,西臨寶蓋翠岩巔。

  石間玉乳流瓊液,嶺畔松風響碧湍。

  傳說齊公多鳳菊,夕陽斜照暮光寒。”

(二)

 “藍輿十裏出風煙,露白葭蒼九月天。

  舟碧浮霞千嶂聳,山腰細靄玉虹懸。

  刺桐繞堞依雙塔,紫帽飛津成大川。

  遙望嵯峨一抹遠,壺山橫亙萬峰連。”

施世鈞(生平不詳)在純陽洞頂巨岩岩壁間有詩刻:

 “遠上白雲石徑斜,眼中滄海是仙家。

  昔年丹灶曾開火,今日山桃正發花。

  對語孤僧忘歲月,靜觀老樹是煙霞。

  遊人到此休塵念,漫說登臨玩物華。”

純陽洞頂有刻石“盝碧”二字,署“乙丑仲夏,呂醉翁書”。該二字系磨掉李元陽詩刻所鐫,可知呂醉翁為嘉靖之後刻石。“盝碧”旁,另有施世綸題刻“出世清真”和施世鈞題詩,系避“盝碧”所鐫,故“盝碧”刻石應在施氏兄弟之前。因此,這個呂醉翁應是明末清初人。

題詠蛻岩詩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收錄明確是“詠蛻岩者十三首”。

明.李元陽詩。

明.簡霄詩。

明.黃河清

 “絕崖高掛小岑樓,鳥自低飛雲自留。

  曙發海天雞獨開,山分閩越景全收。

  江清樹老今還古,石峭寒生暑亦秋。

  悟入尋真真已悟,移文休到此山頭!”

明.陳琛詩:

 “松柏參差間石楠,藤蘿藉手到仙庵。

  清來源水寒生北,紫染帽峯秀出南。

  淨上抽茶堪慰渴,晴雲欲雨不為嵐。

  爐薰柏子留天使,詩酒從容半日談。”

明.黃潤詩:

 “絕頂靈岩隱翠微,遊人遙禮五雲飛。

  猿驚鶴怨無消息,應待千年一度歸。”

明.蘇濬詩(《清源洞蛻岩》):

 “疊嶂寒泉落彩霞,回看春色遍桑麻。

  滄溟暗度仙人窟,雞犬全飛野老家。

  千古江山留幻骨,半空雲雨濕殘花。

  坐來不覺諸天靜,隱隱鐘聲到客槎。”

明.黃克晦詩:

 “頻年五嶽遍尋師,蛻影虛岩坐自疑。

  台下雲生知有夢,天邊鶴過憶曾騎。

  夜壇簫籟含明月,陰壑松蘿動暗颸。

  依舊千峰俱遶榻,四簷雲氣為伊誰?”

明.鄭之鉉詩:

 “魚城煙火望來曾,百丈坪前一再登。

  海上紅雲攜斷雨,山中白日對孤僧。

  霧深半榻迷樵徑,人到空花點佛燈。

  蛻骨千秋何所在?只應別殿鎖◇嶒。”

明.黃景昉詩:

 “絕頂松陰夾道栽,天然華蓋護中台。

  人煙繞郭雞棲處,石乳澄潭虎嘯來。

  海估風微飛豆過,山僧日晚採茶回。

  神仙脫骨終何許?濁世空消酒一杯。”

又:

 “隔宿重遊未厭頻,十年虛負北山神。

  空桐樹老霜前色,通草花開夢後身。

  閑數溪橋鴉點點,笑看郡郭堞鱗鱗。

  何人杖屨還孤往?三變蓬萊海上塵。”

明.周廷鑨詩:

 “昔年高士徑,今日望仙台。嘯虎人安在?騎魚客不來。

  天低雲葉墜,山靜雨花開。欲判三生事,臨風酒一杯。”

國朝清.吳方皋詩:

 “古洞餐花處,蕭然物外情。月流千樹影,杯度兩江聲。

  跡與蒼雲遠,身隨紫鶴輕。浩歌絕頂上,一嘯萬峰青。”

注--餐花:即餐英。《離騷》:“朝欽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物外:世外。兩江:晉江與洛陽江。蒼雲:白雲。

清.釋德萃詩:

 “乘興來蛻岩,時屬三春暮。殘花落滿階,巧鳥啼盈樹。

  信宿不言歸,主賓歡道聚。南窗共翦燈,促膝傾情愫。

  睡去到三更,瀟瀟聞雨澍。中心一何忭,以茲及時故。

  曉起不見山,滿天皆嵐霧。畫永何以消?閑搜長短句。

  當且待晴明,言旋理杖屨。”

清.丁煒《齊雲岩分得阿字》:

 “閑支輕策躡層阿,繞磴松杉積翠多。

  岩頂香泉流石髓,洞中仙蛻隱煙蘿。

  春深坐見桐花落,夜靜時聞虎嘯過。

  咫尺江城環碧檻,頻從雲裏聽笙歌。”

注--齊雲岩:即位於清源山頂峰的蛻岩,“齊雲”極言其高。分得阿字:聯吟賦詩活動的一種形式,事先選定幾個韻字,抽籤分得哪個字,即以此字的韻部為韻作詩。“阿”字屬下平聲第五部“五歌”韻。策:策杖,拄著拐杖。石髓:石鐘乳。咫尺:古代指八寸,經常用來指距離近,如“近在咫尺”。江城:頻臨晉江的泉州城區。

題詠純陽洞(清源洞)詩詞

北宋.錢熙《又題純陽洞》:

 “十裏捫藤蘿,千崖插虛碧。仰覺雲漢低,俯見塵市窄。

  小山走委蛇,遠水別支脈。身騎鷦鷯枝,目眇大鵬翮。

  更有千載人,幽岩蛻空魄。朝躡一片雲,夜嘯百丈石。

  我疑真人去,留此守劍舄。道人既無心,何事苦著跡。

  我有一壺酒,起舞酹仙伯。松權雖殊途,宇宙同作客。”

元.偰玉立《清源洞》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洞府神仙去不還,清源紫帽聳高寒。

  泉南佛國幾千界,閩海蓬萊第一山。

  夜月鳳簫聲隱隱,秋風鶴珮聽珊珊。

  瑤池豈隔塵環路,更叩危岑最上關。”

明.李源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絕有人間一洞天,瘦藤扶我翠微巔。

  空中台閣魁三象,海上風煙蕩八埏。

  地接龍堆雙鳥去,仙遺虎穀一書懸。

  幾時坐得山鐘靜?白石青雲自對眠。”

明.正德十一年丙子(一五一六年)夏,福建匳事查約自榕來泉,同總督劉鎮登遊清源山,賦五律《清源洞》(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我愛清源洞,淩虛絕點埃。蛻岩留色相,石刻記蓬萊。

  遠岫開圖畫,飛花落酒杯。悄然天景裏,百歲幾人來。”

注--淩虛:也作陵虛,意即升於天空,這裏誇張形容清源山之高。色相:佛家語,禪學以一切外物凡有形式者,皆謂之色相。蓬萊:仙山名,在渤海中。岫:山。

明.朱鑒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天下名山多,清源居第一。三十六岩環,中有讀書室。

  冠蓋相追隨,優遊僅半日。行雲返岫遲,歸鳥投林疾。

  回首各西東,何處尋行跡?”

明.蔡清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一登第一山,自覺眾山小。日起海門騰,雲連邊樹杳。

  物情隨運遷,元化無時了。一事類登山,懷哉愧不少!”

又:

 “行行行上北山巔,始信人間別有天。

  紅日當頭真可捧,白雲著袖似相牽。

  細思田土千般物,何似清源一滴泉?

  我欲便為棲隱計,壯心未忍負青年。”

明.王慎中《清源洞》:

 “畏景在城市,聊茲息茂陰。攀嚌不覺遠,依止自知深。

  石上消塵氣,鐘前起悟心。宿非如可謝,蔔築請從今。”

明.王慎中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取路非高足,入山力複餘。所長元有適,於計未為疏。

  高見群生擾,間看四體虛。堪嗟二畝半,促促邑中居。”

又:

 “城中長日望,翹首起遊思。如何咫尺地,動以歲年期?

  忽睹草花喜,終遭猿鳥疑。明歸應複望,惆悵使顏衰。”

又:

 “洞壑香氛氳,中間紫翠分。興來隻自得,獨往有誰群?

  激射風前瀑,孤高天際雲。心賞悠然會,何由與客論?”

又《宴集》詩:

 “千峰最高頂,上客敞芳筵。心豁雲初散,形忘酒易傳。

  滄溟侔洞達,城郭俯紛闐。一與賢豪飲,翛然病已捐。”

又:

 “憑高張讌好,嵐翠滿軒楹。杯泛流霞氣,絃含激玉聲。

  魂消遊目遠,日入發談清。情深寧在酒?不醉自非情。”

明.朱梧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春畫陰晴花發時,閒情遙與偓佺期。

  谷窺碧海鶯遷早,路遶紅泉馬去遲。

  僧灶茶乾山鶴識,客堂鐘濕洞雲知。

  先生公事登臨了,忘索衣冠且賦詩。”

明.康朗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岩壑遙傳住錫年,曹溪弟子舊安禪。

  山橋客渡殘村月,嶺塔僧歸半岫煙。

  白石澗邊聽夜瀨,青松影裏見流泉。

  坐來一對焚香侶,始悟雲林是宿緣。”

明.莊國楨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峰聳三台倚杖攀,此身恍已出入寰。

  煙浮下界陰睛半,潮送孤帆隱現間。

  飛斝狂呼明月飲,振衣喜共白雲間。

  相傳此地曾仙蛻,何日淩空跨鶴還?”

明.林喬相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古洞嵐深畫不睛,夕陽佳氣晚來清。

  光浮紫漢雲初斂,色映虛岩月始生。

  樹影蒙茸頻向席,泉聲杏嫋間吹笙。

  夜分酩酊望牛鬥,世路悠悠非我情。”

明.蘇浚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故人樽酒忽相攜,煙滿秋山望欲迷。

  萬壑寒生滄海外,千帆飛渡女牆西。

  風搖漁火僧初定,客掩蘿門烏自啼。

  醉把朱弦彈夜月。三台遙處碧雲低。”

明.黃克晦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躡屐名山頂,長風吹布袍。寥寥雙眼闊,眇眇此身高。

  四幔青天影,一杯滄海濤。尋常只強健,倚醉首重搔。”

又:

 “飛蘿影外敝僧堂,啼鳥聲深客座涼。

  出樹低雲初渺渺,渡江片雨忽茫茫。

  千灣白處皆煙浦,萬點青中各水鄉。

  莫道閑岩惟暫宿,歸期來日總相忘。”

又《夜雨》詩:

 “空堂雲氣夜濛濛,未覺張燈夜雨中。

  鳴砌暗生岩下瀑,入林偏颯葉間風。

  瓦穿僧護函經濕,座冷人欣盞酒紅。

  山頂陰晴元不定,未須鐘鼓試奚童。”

明.蘇茂相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清源洞口白雲封,疊巘連岡幾萬重。

  六六峰頭春踏遍,諸天天外更聞鐘。”

又:

 “出門面面是青山,百道飛泉瀉石間。

  鳥語松陰人境絕,籃經輕度小雲關。”

又:

 “仄磴迂回數十盤,危亭巳坐白雲端。

  憑欄半試登臨眼,萬頃平疇錯繡看。”

明.王際逵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遊詩三十七首”收錄):

 “名山原舊約,皓首喜登臨。踏雨乘春興,街寒見客心。

  江浮新水白,洞隱古松陰。日暮未能去,幽期還再尋。”

明末清初高僧如幻的《瘦松集》,載有其所作的以“清源洞”為題的七律三首:

《清源洞三非、法明二師》:

 “已覺龍鍾氣力微,山行尚拂薜蘿衣。

  岩花倚笑如舊識,穀鳥忘機總不飛。

  檻外人煙村巷靜,窗中浦漵野航歸。

  山靈最是能留客,淨掃濃雲月滿扉。”

《宿清源洞用永慧開士韻》兩首(《泉州府志》、《晉江縣誌》未收):

其一

 “覽勝不禁躡屐游,江山千里落雙眸。

  回崗帶郭層層樹,泛浦依汀個個舟。

  石洞擘開丹嶂峭,寒泉飛注宿雲流。

  眾芳落盡馨山桂,何事興悲為凜秋?”

其二

 “重岩邃宇且棲遲,正值清秋薄暮時。

  浦漵青熒漁火見,石欄徙倚鬥牛移。

  藤花撲落階前地,樹影紛拿檻外枝。

  即景自然堪寄趣,山僧不是愛幽奇。”

清源上洞石刻楹聯

清.施琅題清源洞裴仙祠聯:

 “海靜分明水月,山高咫尺神仙。”

清末進士林騷撰書裴仙祠大門聯:

 “清含萬象朝羅紫,源俯雙流帶筍浯。”

裏人林士□題裴仙祠:

 “地以仙增勝,山從漢得名。”

清初進士楊旬瑛題裴仙祠:

 “洞窺萬戶春光繞,人在源峰紫氣高。”

佚名題蛻岩:

 “道滿好斟三盞酒,山靈長笑一枝花。”

黃元、王與題:

 “花酒洞中富貴,利名眼裏煙霞。”

吳金陵題:

 “策杖入雲更向雲中進步,憑欄閱世還從室外觀空。”

施世鈞題:

 “鐘聲省人佛語,煙霞留客仙廚。”

佚名題:

 “頭頂好花撒與人間攀桂,手中玉盞斟來世上弄璋。”

 “花開五葉憑吾插,海作三甌任口吞。”

陳家英題:

 “松影參差山徑竅,仙源縹緲水雲寬。”

明.黃景昉題素庵檀樾祠:

 “泉山道貌追鄒嶧,筍水經心紹考亭。”

佚名題三賢祠:

 “為相為師為儒,三賢均分獄降;

  立德立功立言,千載共仰山高。”

 

西洞天

西洞天概述

西洞天在蛻岩之右不過數武。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西洞天》載:“明.崇禎(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初,林孕昌辟西洞天,創護室四間,建偕樂亭。……後屋與亭廢,十三年庚辰(崇禎十三年,一六四○年)再建。改護屋為朋來軒,易偕樂亭以石,充田於寺僧。”

林孕昌是明代泉州理學名儒,辟西洞天在此講學。所謂“朋來軒”、“偕樂亭”,取“來者真朋來,樂者真偕樂”之意。

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述,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西洞天》收錄有林孕昌《西洞天福田記》、周廷鑨《檀越記》、粘本盛《開講紀事》、王命嶽《清源紀事》等。

明.崇禎林孕昌《辟西洞天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西洞天》載:“崇禎(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初,林孕昌辟西洞天,創護室四間,建偕樂亭。”收錄“孕昌自為《記》”,並收錄周廷鑨即事詩二首。

明.林孕昌記曰:

 “西洞天者,清源裴岩之西而別一洞天也。

清源為郡巨鎮,峰列三台。南台為右,而百丈坪直至舟峯,層巒疊嶂,若萬馬從天而下,為清源左翼,蓋海濱一奇觀也。

辛未(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年)春築舟峰二亭:一曰‘綸恩’,一曰‘雷薦’。‘綸恩’在舟峰左,先曾大父州守公佳城在焉。‘雷薦’亦在舟峰左旁,有林洞,為先大父朝列公永思處。亭成,有雷從柱起,而亭不損。余友蔣宮庶八翁取易殷薦祖考之義,命名而記之。

癸酉(崇禎六年,一六三三年)秋,複築前臺二亭:一曰“襭雲”,一曰“訪賢”。‘襭雲’為天然圖畫舊址,餘與黃宮諭東崖一日覽勝至此,衣袖皆雲,故名‘襭雲’。而‘訪賢’則在南台院內,為布衣黃季弢著書處。亭成,有當道攜尊來訪,布衣故自匿,余高其風,名之曰‘訪賢亭’雲。

餘前詩有‘自笑三年四築亭,薦雷遙望襭雲青’之句,時固未有西洞天也。

歲在丁醜(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年),正月二日午刻,清源山鳴如雷。僧告餘曰:‘裴岩之西,荒草頹垣,無複盼者,山靈其有待乎?’餘披榛往視之,見南台俯拱,朋山來迎,千岩萬壑,真別一洞天也。向來未經點綴,果為缺事。

亟謀之蔣宮庶,複邀曾觀察霖寰、蔣給諫鍾湖,醵金庀材鳩工,鼎建為堂一,為寢三,為護屋四,甫一月告成,眾疑有神助。

太守姑蘇孫公,偕司理區公、邑侯戈公來遊,複捐俸,予為築偕樂亭,以侈其事。前史師相所築鐘樓在裴岩之東,日就傾圮,今改為魁星閣。余碌碌藉諸同志,獲成厥事,以告山靈。

因思山水之趣,仁者之觀,同一無盡。向餘之登舟峰也,左望大海,右挹全溪,穹窿一葉,高掛雲端,紫霄(紫帽山,靈霄塔)峙其前,雙塔(開元寺東西塔)拜其下,自以為觀止矣。浸假而陟南台之巔,怪石插天,千山如畫,三江爭流,萬井鋪茵,而晉(晉江)、南(南安)兩邑羅列足下,海外奇峰茫乎無際,又自以為觀止矣。嘗試步清源之絕頂,俯溫陵(泉州古稱溫陵)之全勝,地愈峻而道愈坦,眼界愈寬,而腳根愈實,其視南台、舟峰如一臂一指之相為用,而回首朋山蜿蜒吞吐,若遡河者之探其源,而登枝者之見其本也。

先輩蔡文莊有言:‘一登第一山,自覺眾山小。’然則孔子所謂小魯小天下者,道不在是耶?

於是同社諸友顧而樂之,曰:‘吾子於舟峰亭以雷名,于南台亭以雲名,雲與雷皆從天變化。今茲西洞以天名,道若登天,得無不可幾及耶?’

餘笑曰:‘諸君獨不見偕樂亭乎?獨樂不若與人,與少不若與眾,道不遠人,但問之遊人而足矣。’

遂援筆為之記。”

明.周廷鑨《西洞天》詩曰:

 “住山始覺與山深,一度登臨一度心。

  自向孤雲分半榻,兼邀層靄下遙岑。

  懸崖石勢青猶濕,繞徑松髯碧更森。

  西去洞天天不遠,只憑空翠結睛陰。”

明.周廷鑨《偕樂亭》詩曰:

 “飄搖風雨際,不易此孤亭。故國烽猶赤,王孫草複青。

  瓊田從鳥耨,澗石藉雲扃。往事難回首,空餘兩鬢星。”

明.崇禎林孕昌《西洞天福田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西洞天》載:“後屋(護室)與亭(偕樂亭)廢,十三年庚辰(崇禎十三年,一六四○年)再建。改護屋為朋來軒,易偕樂亭以石,充田於寺僧。”

林孕昌改護屋為朋來軒,易偕樂亭以石,並充田於寺僧,作《西洞天福田記》記之。後山僧奉林孕昌為檀越。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西洞天》收錄林孕昌《西洞天福田記》,文曰(《泉州歷史網》站長分段按注):

“先是西洞天成,孕昌為記。偕樂亭成,則蔣八翁記,而匾書餘名。戊寅(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年),余與八翁先後出山。己卯(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年)八月,颶風起,偕樂亭瓦木俱颺去,獨留一匾。西洞天則風雨飄搖,幾就傾圮矣。

庚辰(崇禎十三年,一六四○年)春,餘入裏門,複選舊勝,憶颶風之起,餘正在堂阜維音嘵嘵時也。燕閩萬裏,志氣相動,理固不可曉。乃謀諸同志,重建偕樂亭。而舊守孫本芝公再蒞泉州,命適下,因思山川之廢與人事之聚散,若不神焉巧湊者。

於是採石伐材,鳩工具舉。西洞天護屋四間,今改為朋來軒,以朋山之來迎也。八仙宮舊作廚房,今改建,匾曰‘三台八座’,以清源居中台而八仙同升座也。洞門舊湫隘,今廓為長廊,匾曰‘齊雲巨鎮’,本芝孫公書之。以《清源志》名齊雲,謂高與雲齊也。偕樂亭舊用瓦木,今易以石。周圍垣牆,用石厚砌,其地培高兩尺,用灰舂築。亭中四望,則眾山環翠,大海茫茫,匾曰‘海邦所瞻’。而同志十先生勒名其上,蓋取‘泰山岩岩,魯邦所瞻’之義也。其餘若殿、若岩、若閻,皆以次修建,頓成美觀。

於是遊人絡繹,攜觴載道,前歌後舞,冬夏靡輟。

講社諸友告余曰:‘茲來者真朋來,樂者真偕樂矣。如僧糧不給,看守無人,何如毀瓦畫墁?狂客時至,何如煙嵐颶飆?瓦木易壞,何適晉邑父母?’

梅□熊公宓堂之暇,登山攬勝,慨然為西洞天長久之計。覈廉開元寺租,被原佃隱匿者五十餘畝,概充西洞天修葺諸費,每歲自納餉外,如上元、中元及聖壽、仙誕香祝之需,鹹取給焉。

齋糧稍足,複增看守一人,時延高朋,不聞暴客,於是諸友複相與樂而歌之曰:‘有清源不可無西洞天,有西洞天不可無偕樂亭,有孫公之亭不可無熊公之田。’詩人之頌魯侯也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而推本於降之百福,俾民稼穡,熊公之田,福田也,德與泉山俱永矣。’餘曰:‘善!’因曆敘其事而記之。

時崇禎癸未(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長至日。”

清.順治周廷鑨《檀越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西洞天》收錄清.周廷鑨《檀越記》:

“天地之名山大川,必資拂拭而後靈,亦猶古先聖賢必藉表章而後著也。

清源,郡鎮山也。能大布雲雨焉,大產英賢焉。峰列三台,而中台頇頂獨峻,裴老洞其上,俯視層城若綺。

洞左兩楹,祀瞿曇列真之屬,舊貫褊昃未開。選部林素庵先生,沈湛智仁,元對山水,數遊茲山,四顧興感,乃于裴岩之西,再辟洞天。堂吸清以資稠坐,軒‘朋來’以暢塵譚,亭‘偕樂’以舒遠望,改建魁星閣以興文運,重修齊雲巨鎮門徑以壯觀瞻。清源舊僧田不給于用,先生置福田,畀司香禪和為膏火暨茨實,其紀綱創辟,載《西洞天》、《福田》二記(林孕昌《辟西洞天記》、《西洞天福田記》)可考也。

於是洞僧道昭謀奉先生檀越而徵貞瑉於不佞。餘唯植越之稱,義取諸行,施雄貲佞佛者之所為。先生(林孕昌)富於道而醇乎儒,此何足辱先生。

雖然,即以檀越言之,先生兩司玉尺,替否進賢,以楨幹王國,是檀越在朝廷矣。開在茲之堂,敞正學之席,嘉與濱海人士,鐫磨礲切,是檀越之士類矣。葺廟貌,堂皇於茆宮,建會講,皋皮於東序,是檀越在宮牆矣。匯經史之宗傳,提旦氣之先覺,易占遠窺庖羲,耨義近接朱(朱熹)、程(程顥、程頤),是檀越在天下後世矣。此其表章聖賢之力富於山川,僅區區一時拂拭,遂謂足答名山之孕毓,生勝地之光寵者乎?

且夫山水之關於學問,自古已然。有真聖賢始有真山水,故觀山水者察其性情,覬人之學山水者稽其行事。先生倡道筍江有年,戊巳再出典銓,蒔正人,抗權輔,為桂為薑,萬折不撓。記先生玉門之夕,筍江三文棹楔自擲於地,清源狂颶猝起,拔偕樂亭椽瓦都盡,僅存其牓。先生之行事如此,而山川之性情應之。是先生之拂拭山靈,與山靈之拂拭先生,固若相為報也。

先是,筍江群彥圖先生像于裴洞之左,黃相國為之贊石龕道範,將如鄒魯之貌孟氏,考亭之貌紫陽矣。昔釋氏以宣尼為儒童菩薩、顏氏為光淨菩薩說誕妄不經,然孔、顏之為儒自若。先生既自足于儒,即使山僧而檀越,先生其又奚辭焉?

余不佞與先生道義肺腑,癸末(明.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獲從先生五游之後,記詠頗詳,固知先生之志不在檀越,而在乎山水之間。

時也,順治乙酉(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春正月。

清.順治粘本盛《開講紀事》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西洞天》載:“林公(林孕昌)於此講學,門人粘本盛記。”同時收錄粘本盛《開講紀事》。文曰:

是歲正月念九日,諸學者以講壇久輟,乃設幄置酒與先生(林孕昌)共登清源石洞,而先生攬揆正屆辰矣。

子姓門弟屐履遞從,屭屭攀陟,憑高望之,麾裾連衿,搖曳雲光,近錯林秀,不知共數。牧者樵人覩聽相呼,謂應是何家集頭陀禮偈岩中也,則環觀匝于叢薄。

會郡刺史恒山高徵老公祖亦齎匾、具彩帛,命使至山為先生壽,以先生檀越在焉,顏曰‘正學山鬥’。高公可謂當世能學道者矣。

須臾將講,諸門人進曰:‘昔紫陽守南康,與象山(陸九淵)並造白鹿洞講論,聽者至有泣下。今日講事伊始,而刺史之使聿至,雖未與此席,亦可當紫陽前日事,然不解象山所講,何至使聽者泣也?’

於是遂以‘君子喻于義’章為講,繼以先生所撰《養志說》。

講畢,四座悚然,各相顧曰:‘紫陽所謂切中學者隱微深錮之病,其在斯乎!’

數日前風雨飄淋,晦曖不晴,是日天色獨霽,林秀山暉,和藹襲體。

何子世程曰:‘陰清曦出,頓見其旦,團天與日升之期哉!’

王子命岳曰:‘先生並夙以旦氣醒世,茲方開講,天安得不為先生煥其旦也?’

合座皆笑。

比夕,酒闌,粘子本盛謂諸子曰:‘今日之會,不可不志者三:願我同人無忘夫聚少離多,古人所慨,況以數載中罷之業,忽續其盛,際時春明,山川在抱,恍所雲吟風弄月,有吾與點也之趣,豈尋常如修禊為樂者?不可不志,一也。此洞宰先生重辟,漸次經營,殊增勝慨,雖先生沉湛知仁,元對時自有山水佳興,然或為騷遊搴芳,或為膽梵誦拜,往往見之,而講席之聚未聞焉。自茲以後,有以今日事傳者,當不減鵝湖矣,不可不志,二也。筍堤之間,時聞鳴鐸,諸子遝步趨焉。若以先生懸弧之期,聚樂名勝,而加以理義之霏屑,亶為稀進雅之詠,壽考作人,在此日也,不可不志,三也。’

諸子曰:‘然。’

因共記之。時在辛卯(清.順治八年,一六五一年)元春也。”

清.順治王命嶽《清源紀事》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 .西洞天》載:“又門人王命嶽亦紀事。”同時收錄王命嶽《清源紀事》:

“二十年前,環橋筍水與聞林素庵(林孕昌,號素庵)師旦氣之學,一時從遊至數百人,紫綍青衿交相錯也。月每載舉,歲以累計,通斯地者,望榕陰蒼鬱,江水匯流,悠然有杏壇泗上之思焉。嶽竊語同儕:‘苟率是道而恒之,何必榕之不杏、筍之不泗哉!’

荏苒二十年來,日月升沉,陵穀易位,素師亦中更潛見惕厲,譜在百夢三鳴九憶七興詞中,而筍水雖流,椿陰改觀,向正學任仁諸堂廳,鞠為茂草,不可複識矣。嶽每複過此,未嘗不留連低徊,感從中來,臨風搔首也。

歲辛卯(清.順治八年,一六五一年)正月二十九日,素師誕辰,陟源山絕巘,從遊諸子趾焉。能至者可百人,再拜稱壽畢,師曰:‘筍社開壇,勝友雲集,思惟往事,幾同隔世。今日之會,良非偶爾,願與諸公再理舊業。’遂出所著《喻義》、《養志》二編,反復宣講,究其指歸,皆切旦氣實義。諸子聞音,莫不崩悅。

餘因歎二十年間,天地、山川、樹木、宮室,其為變也大矣。素師旦氣之學,初終未改,所謂能率是道而恒之,是斧斤所不能斬刈,風雨所不能飄搖也。源山之中,蓊然翳者杏,何必榕?源山之側,潒然溜者泗,何必筍哉?師徒具在,學業不輟。

斯會也,南睇筍橋,雁齒如帶。向者留連低徊,臨風搔首之感,亦可以少謝矣。請敘之。師辭者三,為間,曰:‘清源、筍江二處,吾生平精神所系者,即為清源紀事,固所願辟。’蓋清源累經素師開闢,載在碑碣,學者同摹勒石像於講壇之上。筍江則師先世之墓存焉,因廬而講習其中也。先賢曾二雲公祖、黃季弢布衣相與論道歌雅之地也,故系之也。

因援筆而序清源之遊。雖然,素師與嶽,其終能忘懷吾筍江哉?

是歲端月,門人王命嶽拜題。”

 

清源下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

出(純陽洞,清源上洞)立石表識之山門以西,仰觀蛻岩下大石前為下洞。

大石之上,瀑布數十丈,鐫“零源閣”三字。又提帥馬負書鐫“雲騰”二字。

下有龍井,井中一石,鐫“白龍”二字。井畔有石亭,前有司祈雨於此。後井湮亭廢,僅存石柱,有石碑覆地,不可見。

稍右有仙人董伯華藏骸瓦棺,露存座上。僧稱,舊有宮一座三間,即其瓦棺,塑仙人像。今宮壞基存,前有謀興建者不果。

按舊志所雲,下有亭曰‘臥雲’,曰‘觀海’,曰‘喜雨’。南宋.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年)守韓仲通禱雨於清源洞,雨隨至,遂因洞口小亭遺址重建,今廢。有碑曰“海月潮光”。

唐.蔡如金、譚紫霄(譚峭,紫霄真人),明.董伯華俱修煉於此者當在是。而與紫澤宮混為一處則非,蓋紫澤宮又在前面山麓也。惟宋.真德秀敘蔡真人誥碑,按此句府、縣誌皆混。府志無敘,字已不分明,縣誌改稱“有宋.蔡真人及真德秀誥碑”。更難解矣。觀下紫澤宮碑文自明。則在紫澤宮耳。

舊志又雲,界上、下洞間有泉二:

中曰‘清源泉’,亦名‘相泉’,以留(留正)、梁(梁克家)二相得名。中有神物,魚身牛耳,白色,頭大如五鬥栲栳,見則大水。南宋.乾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年)中屢見大水,撤州門匾額投洪波中乃已。

左曰藜杖泉。世傳蔡如金握藜杖戮之而泉出,故名。

又有玉龍井。詳見水利。

【《閩書》載:“界上、下洞間,又有清源泉,深五、六尺,甘潔無比。……是泉又名相泉,謂留、梁二相也。”

或說龍井即清源泉,其左為藜杖泉,右為玉龍井。歷史上有人認為清源泉(相泉)即虎乳泉,是錯誤的。】

近處洪承畯鐫“仙靈山名”四字,俞大猷鐫“君恩山重”四字。

 

紫澤洞

紫澤洞概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

“自是(清源下洞)下至山麓為紫澤宮,有石刻‘紫澤洞天’四字。宮已廢,即大石平面鐫蔡真人(蔡如金)誥碑。……今亭廢碑偃。此在上、下洞之麓,不輿下洞連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蔡尊師》載:唐.蔡如金“以蔭入仕,守太原,有惠政。……晚棄簪紱,歸隱(泉州)紫極宮精思院。辟谷禦炁,以方技濟人。後煉丹北山清源紫澤洞。……”

由於紫澤洞早已宮廢、亭廢、碑偃,後人每以紫澤洞即清源下洞。如明.何喬遠《閩書》載:“紫澤宮,去純陽洞半裏許,是名‘下洞’,菁深靜杳,別為一區。唐.蔡尊師、譚紫霄修道於此。今祀董伯華也。”故道光《晉江縣誌》有是辯。

今紫澤宮、紫澤洞遺跡無存,但石刻有“光孝觀道域界”,“光孝住持沖靖墓道”,“報恩光孝觀知觀鄭沖靖演道二墳”,不知其故。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收錄明.王慎中《詠紫澤宮》詩一首,“以在此宮作也。”詩曰:

 “畏景在城市,聊茲息茂陰。攀躋不覺遠,依止自知深。

  石上消塵氣,鐘前起悟心。宿非如可謝,蔔築請從今。”

南宋.真德秀《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紫澤洞》載:“宋.守真德秀敘”,並收錄真德秀敘文:

“南宋.嘉定十一年(一二一七年)十月三日,有詔泉山清源洞‘沖應善利靈濟’真人,加‘昭博’之號,為‘八字真人’。

先是,十年(嘉定十年,一二一六年)夏五月不雨。臣始至官,問仙祠靈宮之著驗章燭者,咸以真人對。臣亟禱焉,未幾遂雨。

是年冬旱,臣往禱焉,又雨。

越明年,春洎秋膏澤至,田高下磽腴皆告稔,米鬥百錢,黃馘槁項之叟讙曰:‘昔未曾有也,非真人之靈實大庇吾土,顧安獲此哉?’

於是相師以其事白於州,州諗於部。吏者下其書旁郡,審覆之如本州言,乃以聞天下嘉焉。命有司撫其名之顯且大者,以旌真人之功。嗚呼美哉!

謹按:真人蔡氏,世傳其系出晉.司徒文穆公謨。文穆八世孫夔,節度嶺南,歸至泉以歿,子孫因家焉。真人事唐為匳部員外郎、太原守,晚棄簪紱,隱於州之北山,修辟穀煉氣之術,以方技濟人。既仙去,歲久而其靈愈章。皇朝北宋.崇寧(一一○二~一一六年)中始封‘虛應先生’。南宋.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年),封‘沖應真人’,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年)加封“善利”,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年)又加‘靈濟’,至是遂加‘昭博’焉。

臣竊觀前世人主崇尚道家神仙之說者,大抵以希長年,祈福應,往往受媒方士,為百代嗤。惟我聖明,受天眷命,以作神主,凡老氏(道教)、浮屠氏(佛教)與山川祠廟之靈,惟能時雨晹弭菑沴有功於人者,乃始錫號,名秩祀典,否則雖奇怪詭特,有不與焉。蓋志在斯民而不自為,此其所以跨絕前代也。

又惟真人之清虛澹泊,未嘗震耀威福以警動世俗耳目,而民之歸仰自不能忘,朝廷褒封之典,自不能已。亦猶有道君子為善於幽隱聞寂之地,不求人知,而卒不可掩,豈不尤可貴也哉?

臣既以所下制書刻之梓,而又敘其本末,使後世聖朝所以寵命真人,而真人之所以膺寵命者,其大旨蓋如此。以備清源故事雲。

(南宋.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年)八月甲子朔,其位臣真某記。”

清.陳萬策《喜雨亭頌》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紫澤洞》載:“國朝清.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郡守張無咎登山禱雨有應,郡人構‘喜雨亭’於此,立碑頌之。陳萬策撰。”並收錄陳萬策《喜雨亭頌》碑文。文曰:

“惕庵張老公祖筮仕秋曹,以廉能受王知,特膺簡命,來守吾泉。引見之日,倍加優異,錫以宸翰喜雨詩一首,以示敬天勤民之意,蓋任之專且重也。

下車以來,正己率屬,冰檗自操,於政之大綱小紀,靡不矢公矢慎,親自整齊,郡斯大治。

乙巳(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春,農時苦旱,禾黍黃隕,米價沸騰,民乏且惶,公躬率僚屬糧憲陳公、晉邑父母葉公、紳士黃純臣、張遵渠、黃育茹,芒鞋縞衣,步禱於源山之原。未及山之半,墨雲即蓬蓬起,狀焚而雨降。未出山,甘澍滂沱,三日不止。公於山中留題見志,郡人感悅,爭相傳誦,屬而和之者數百。

惟時惠安旱尤甚,公詣惠安,雨亦隨至。凡所經歷,沛然立應,四境沾足,禾苗復蘇,歲轉大有。更于惠安設法賑恤,活民無數,惠民歌之不衰。

郡人以公之憂民而格天也,思構亭以志之。公曰:‘是天子之神靈,其應遠哉!何敢以為功?’民曰:‘是我公之精誠,其澤溥哉!不可以無紀。’

夫上有敬天勤民之主,下有行慶施惠之臣,天人感召,捷於呼吸,理則然也。錫公以喜雨之詩,公奉報以甘霖之應,何其機之神而德之孚歟?則是役也,吾民喜之,公亦喜之,天子聞而更喜之,夫焉得而不志之?

故亭成而因以為名,且志焉。

公諱無咎,號惕庵,山東萊州府掖縣人。”

 

木龍岩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

“其(彌陀岩)下為木龍岩。

相傳有古木根蜿蜒如龍,唐.歐陽秬得之,作贊,曰:

 ‘三瀑亭下,亂薪堆中,顧是堮斵,分茲窪窿。

  質奇狀古,腿蛇足虎。英士屢瞻,高人驚睹。

  光華密緻,撫玩悅志。葉公畫情,武侯臥意。

  天矯蜿蜒,勢若勝天。疑將孕靈,神化倏然。

  欲脫塵俗,攜之高騫。’

《八閩通志》:上有木龍室。明·正統、成化間兩修之,今廢。

按《清源山志》謂:贊留名石壁,未刻。會昌四年四月,仁澤記。稍北另有同遊題名刻石,其第一人曰球仁澤。《淳祐志》稿:太守蘇球作《木龍贊》。《刺史表》:蘇球以會昌元年六月任,四年十月轉溫州。正與序中‘木龍攜歸北,留贊于石上’二語符合。據此,則仁澤即球字。而作贊非秬明矣。”

明.何喬遠《閩書》:“木龍岩,岩如覆片瓦,約可容十許人,外石當前,如樹屏,門從屏右入,刻《贊》並《引》,曰:‘餘於此穀口散步,遇將焚古木根,視之,若有異。命加斧斤,宛如龍狀,有符爨桐之類,玩不足,因作木龍,贊以偉之’。《贊》曰……(略)末書曰:‘木龍攜歸北,留贊于石上,示不泯也。唐.會昌四年(八四四年)四月十日仁澤(太守蘇球)記。’”

今《贊並引》之石刻已風化難辨,但會昌四年等字尚清晰可認。

 

千手岩(觀音岩)

千手岩概述

位於清源山右峰,始建於北宋.元祐年間(一○八六~一○九四年)。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

“又(木龍岩)西為觀音岩,亦名千手岩。

明·何喬遠詩 (《千手岩》):

 ‘籐竹亂人行,徘徊得化城。地清真淨土,相妙證無生。

  午日蒸花氣,春風透鳥聲。刺桐如鬥幹,幾欲不知名。’

注--化城:佛家語,一時幻化之城郭,比如小乘所能達到的境界,如來教化所被的境域。淨土:佛家語,謂無“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垢染的清淨世界,佛教徒稱“西方極樂世界”為“阿彌陀佛淨土”。如鬥幹:樹幹粗大如鬥。

《閩書》:宋.元祐(一○八六~一○九四年)間,民有夜見光相者,翼日相與琢像岩端。(南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中複現夢于蔡氏,蔡氏新而金碧之。

按賜恩岩亦有觀音像,元祐間琢像,及蔡氏重新事,《清源山志》以為在賜恩,未知孰是。”

《閩書》原文為:“觀音岩,中有觀音石像。宋.元祐間,民有夜見光相者,相與琢像崖端。紹興中,現夢于蔡氏,愈其痼疾,蔡氏新而金碧之。”

千手岩石蹬旁岩石上,豎有石碑一方,上題“第一山”三個大字(該碑原立在清源古道入口處)。字系臨摹宋.大書法家米芾題盱眙玻璃泉之詩手跡。其詩雲:

 “京洛風塵千里還,船頭出汴翠雲間。

  莫論衛霍撞星斗,且是東南第一山。”

殿宇規制

寺門匾額“千手岩”石刻為清末進士曾遒所題。寺前有一株三百多年的古松。

殿為清代硬山式建築,二進三開間帶雙護厝,簡樸別致。現寺進深四十三.七米,面寬二十四.二米。建築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寺內祀宋.元祐年間釋迦牟尼石雕座像。一九八五年在座像左右兩側重塑文殊、普賢兩佛像,座像前重塑千手觀音。佛殿兩側增添十八羅漢肖像壁畫,下落重塑“護法”、“西天”兩尊立像。

大殿有明.張瑞圖題匾“禪扉虛扣”。

大殿立柱有對聯: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

  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千手岩的楹聯還有:

石刻楹聯:今人羅丹題慈暉亭二聯:

 “得登此地旋見彌陀,欲識其人請念觀音。”

 “慈悲為懷證斯佛果;暉光在抱大地長春。”

今人陳泗東撰題千手岩:

 “千年蘭若留清境;手底煙霞出翠岩。”

千手岩寺木刻楹聯:今人王愛琛撰書:“殿外月窺松,色色全新彰般若;堂前風響竹,聲聲都入大圓通。”明.何喬遠撰、今人林漢宗書:“地清真淨土,相妙證無生。”佚名題:“暮鼓晨鐘,警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佚名題:“功德莊嚴,曆千劫而不古;身心圓妙,偕萬物以同春。”

寺周圍綠樹環抱,楓葉成林,景色秀麗。

 

老君岩(羽仙岩)

原名羽仙岩。

明.萬曆年間著名地方史學家何喬遠《閩書.卷七.方域志》載:“羽仙岩,在(清源山右峰)羅山、武山之下。”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千手岩)其下為羽仙岩,在羅、武二山之下,今名老君岩。”

 

老君造像

老君岩的老君造像為中國現存最高大的道教老子石雕造像,是我國古代宗教石刻藝術的瑰寶。一九六一年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八年一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君造像系利用一塊露出地面的天然花崗岩石雕刻而成。

明.萬曆《泉州府志.卷二.輿地志》記載老君岩曰:“其地有石天成,略見頭目髭須之狀。”

明.黃克晦題老君岩詩曰:“雨深衣袂生秋蘚,月曉鬚眉帶石霜。”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載:

“[明.鄭之鉉詩]

  散吏莫相識,如今隱翠屏。老來傳道德,坐去失丹青。

  風雨留餘幾,眉須度此亭。試看春色晚,紫氣為誰停?”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曰:“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

據最新測量,造像高五.六三米,寬八.○一米,厚六.八五米,席地面積五十五平方米。這塊石頭除了地表的雕刻部分,地下還埋著一大截。由於造像高大,平常人站在其肩上摸不到造像的鼻子,故泉州民諺雲:“摸著老君鼻,活到一百二。”

造像圓雕,呈坐姿,南向,禿頂寬額,三道額紋清晰,兩眼平視,隆鼻,口微張略露笑容,雙耳垂肩,頜下長髯飛動飄揚,身著寬袖大袍。頭、額、眼、髭、須等細雕刻獨具匠心。整個石像衣褶分明,線條流暢,柔而有力,手法精緻,誇張而不失其意,渾然一體,毫無多餘痕跡。逼真生動,一幅慈祥歡樂、和藹可親的長壽老人形象。

老君即太上老君,李耳,號聃,又號老子,是春秋末期卓越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漢.司馬遷《史記》稱他大約活到一百六十至二百歲。東漢末道教創立後,老子被奉為道教教主,並衍化為道教三大超神“三清”之一的道德真君。

東晉.葛洪《抱撲子.雜應篇》描述老君的“真形”為:“身長九尺,黃色,鳥啄,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雲為衣,重疊之冠,鋒鋌之劍……”

現今,我國所保存的古代老君石刻造像,不是頭戴冕冠、身著冕服、莊嚴肅穆的帝王形象,就是頭上挽發、身穿道袍、道貌岸然的道士形象。像清源山這尊老君造像,接近“真形”,呈慈祥歡樂、長壽老人形象,極為罕見,似乎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藝術魅力。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六.山川》錄明.季本在一首詠元元洞六老峰(在老君岩下)的五言古體詩中贊老君造像曰:“刻劃渺難察,奇巧疑天工。”

我國著名古建築、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在遊覽參觀老君造像時,幽默地說:“老子天下第一。”他說:“此像拂細膩的長髯,聯以流暢簡潔的衣褶,旁補以妥帖精巧的小幾。由於運刀統一,坐像在莊重中顯出活潑,在協調中寓有變化。坐像令人感到渾然一體,毫無多餘痕跡。”

老君造像正面,上下兩級曲尺型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形圖案。上面的小平臺,兩塊石頭突兀而出,其中一塊上有“閩海蓬萊”的石刻。

老君造像雕琢年代

老君造像何人雕琢于何年代?現有資料都沒有提及,至今還是謎。

宋說

明.何喬遠《閩書.卷七.方域志》載:“羽仙岩,在羅山、武山之下。宋.羅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朱文公嘗遊焉。今日老君岩,蓋石鐫李老君宴坐像,高十餘尺,不知何年?宋.淳祐不載,必淳祐以後鐫也。當部置須髯處,石色浩然,雖露居風雨,苔蘚莫侵餂,相傳不敢屋也,屋則大蟲至。

據何喬遠上述記載,宋代清源山羽仙岩儼然一道教聖地,其時鐫刻老君造像極有可能,但南宋.淳祐年間(一二四一~一二二年)編纂的兩部郡志(均名《清源志》),未見記載,推測其為南宋.淳佑以後鐫刻的。目前,史家一般認可這個說法。

還有人認為應該是鐫於北宋(九六○~一一二七年),但均證據不足。

唐說

持唐說者也有幾個理由:

一是根據明.黃克晦題老君岩詩(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清源山》引載)。詩曰:

 “壑舟無力穀神光,石像千年草樹傍。

  匪虎不曾悲曠野,猶龍何事蛻高崗?

  雨深夜袴生秋蘚,月曉髯眉帶石霜。

  誰謂西戎終不返?山中紫氣袒何長!”

據“石像千年草樹傍”的說法,認定老君造像大約雕于唐朝初年。黃克晦生於一五二四年,卒於一五九○年,李淵於西元六一八年建立唐王朝,他奉李耳(聃)為李家的始祖,老君的石像在那時雕刻是很有可能的,那時距黃克晦生活的年代差不多一千年。

明.泉州詹仰庇也持唐說,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六.山川.清源山》錄其《清源山老君岩》詩曰:

 “元洞清虛物象新,瑤壇瀟灑迥無塵。

  祗今萬古三生石,誰是千年不老人?

  座外青山開玉障,松間紫氣繞龍鱗。

  由來杯酒堪忘世,寵辱何須患有身。”

二是考古推斷。

一九九一年,天津大學建築系的楊昌明博士、原華僑大學建築研究室主任方擁教授曾聯名在《泉南文化》上發表《泉州出土老君岩石室構件年代考辨——兼論泉州清源山老君像的雕鑿年代》的論文。論文說,一九九○年,“文物部門在整拓環境,開挖老君造像南面地土時,挖掘出大石數條,竟是老君岩石室遺物花崗石構件,通過對這些石構件的考證,可以判為宋代做法。”

在得出保護老君造像的石室建於南宋的結論後,楊、方進而認為,石室應當是在造像雕琢後再建造的,老君造像的雕琢理應更早。

同時,他們認為,老君岩舊稱“玄玄洞”或“元元洞”。唐代中葉,唐玄宗崇道,尤奉老子,累封直至“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可以認為,見於文獻的泉州唐代“玄元廟”,即“玄玄洞”或“元元洞”,也即是老君造像。因此,老君造像鑿于唐代是有可能的。

三是雕刻風格。

楊昌明、方擁《泉州出土老君岩石室構件年代考辨——兼論泉州清源山老君像的雕鑿年代》還認為,老君造像是圓雕,即立體雕刻。圓雕不是泉州宋代石像的通行做法。還有老君坐姿。老君席地或床榻而坐,肘倚曲幾,是宋代以前漢民族的起居習慣。

泉州市道教協會副會長吳曆田也認為,根據雕琢風格來看,似為唐代產物。唐代的石頭建築藝術粗獷豪放、雄偉壯觀,而老君造像也正是如此。不過,它粗中有細,雕琢自然,頗有神韻。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