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山川
總敘
古晉江縣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按郡城山脈起于白虹,晉邑得郡山之正幹。
自白虹而下為尖峰,即鷲峰也。尖峰而下,四十九鞍、五十侖;凹處曰鞍,凸處曰侖。而為隔岐、亭寨,迤而東為九投,為灣坵,迤而西為花山,即花溪山。又迤而東為玉葉,一名打石山。自玉葉而下,以次而西者,為筆架,為建興,為玉錦(亦稱玉枕,一名打石嶺),為護庵,為大陽。自大陽而下,以次而東者為小陽,為朋山嶺隔,為將軍,乃特聳而為清源。此郡城之巨鎮也。
由是(清源山)而更東者為旗山,為賜恩,乃由東北城濠磐石而入城隅之崇福寺。由是聳於城內之東北者為虎頭,稍迤而南者為雲山,即提署後。迤於城之正東者為鸚鵡。從雲山以西過開元寺,迤而薄城之西南者為升文,即龍頭山;為莪山。城中諸山為白虹以下所團結,以布繞於城中。凡此皆正幹相承之脈絡也。
其自白虹西南為南安高衢嶺,即姑舅嶺;及大帽。此右肩外護也。
由隔岐東轉北為仙游白葉、鐘石。又由小髻東轉而北,為惠安大帽及大小覆船。此左肩兩重外護也。
由花山而西為大坪,為進屏,為八尖。又由建興北而西為龍興,為香爐,為東庵。此右肩兩重內護也。
其自灣坵以次而東者為小鳩,為大鳩,為五羊,為小髻。迤下以次而西者為雙髻,即豐山也;為新庵,為雞籠。此左肩順勢之內護也。
玉錦而下有大帽與雞籠對峙,則濠溪水口山也。其自清源後而東者為笏石,轉而北為南山,由南山而東為十八相。由南山轉向北而東者為赤崎,為古坪,為萬安,以抵於洛陽橋。此又近局左肩之外護也。
自清源而東,一支為瞻跡嶺,至五裏亭;一支為三腳室,至田頭亭。此又近局左肩之內護也。
其自賜恩而鳳山,為近城之左輔。
自賜恩而馬頭而黃積,即七裏庵嶺頭,亦即為梁相山;而瑞峰嶺,由瑞峰而黎山,而靈山。為近城內局之左砂。
自瑞峰轉而東北為潯尾,迤而東南為雲穀。自雲谷而南為石頭,為寶覺。自雲谷而東為石雞。由石雞逆而北為赤城,為桃花。由石雞轉而南為萬歲,為聖姑,挽而顧郡城者為回龍。此皆護城外局之左砂也。
其自大陽西南為南安之吳亭,則近局右肩之內護也。
自南安吳亭而為翠屏,為潘山,則為近城之右砂也。
其為郡城之前堂,則皆發脈于南安,由西而東抵於海。城南之山紫帽、華表、羅裳為眾山之樞紐,而皆起于南安之一片山。
由一片而東為南安大烏石,而後至紫帽,其山數面,晉江得其三,南安得其一。先拱清源而後由南而東以繞郡城。自紫帽北東行者為鼓雷,為石龜,為石龜,此護至筍江者也。自紫帽南而東行者為小烏石山,為雙鳳,為洋嶼,此護至浯江者也。自紫帽又南以東者為龍首,為白塔,為行輦,此護至溜江者也,而自白塔之南以東者為獅山,為雁塔,為高甲,即東山;以至於溜石,則與左砂靈山對峙,為江水所出入。此皆城南之內堂也。
其自南安一片而南為福平,為大石,轉而東為駟行;又東至於華表,分為三支:其東行者為高州,為羅裳。羅裳分二支,皆北向。其西行者為象陷,為石龜。其東行者為圭壁,為青陽。由華表而西南行者為靈源,為玉蘭,為安海。由華表而東南行者為結草。由結草而東南者過虺湖、龍湖、井尾、福全而為深滬之石壁。由結草而東而後南者,過石獅市,而為關鎖塔之寶蓋。由寶蓋以東為金鞍。由金鞍以東為靈秀,而抵於祥芝。由金鞍以北而聳為豐山,皆以轉顧郡城。而由寶蓋以西又為永凝之益輔,則與深滬之石壁對峙,如守海門者然。至由祥芝日湖等越海又有小隊、大隊、白嶼、岱嶼,無非郡城之外護。凡此者皆城市之外堂,而兼固水口者也。
要之城北之屏皆白虹所盤旋,城南之堂皆一片所環繞,而南安一片亦自白虹以西紆回盤曲而來,起訖自相照應。
九仙山
“九峰矗立九仙名”。九仙山位於德化縣西北部的赤水、上湧、大銘三鄉交界處,海拔一千六百五十八米,面積約三十五平方公里,在尤溪之南,山有九峰。山上奇岩怪石,爭相媲美,是閩南著名遊覽勝地之一。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志》雲:九仙山在縣西北百里,廣袤峻拔,甲于諸峰。俗傳(唐.開元年間)嘗有九仙隱此。”
唐宋時期,九仙山人煙稀少,僅有靈鷲岩、仙峰岩兩座寺廟。據史料,宋末元初,寺院僧人突在該山西側山麓建起“通仙室”、“會仙室”等五座岩寺,很可能是泉州南少林寺千僧反蒲壽庚之降元,劫後餘生的少林僧人“亡入德化”,逃入九仙山掛褡避難之所。
九仙山有摩崖石刻四十九處,其中元代一處,其餘均為明中期至清初期。摩崖石刻字體有楷、行、草三種,以楷體為主。內容豐富,如“尺五天”、“峻極於天”、“直上雲霄”、“高山仰止”、“雲梯”、“山高水長”、“回照池”、“摩雲洞”、“齊雲洞”、“洞裏乾坤別,山中日月長”、“潔水流香”、“玉液”、“龍泉”、“甘泉”、“松徑”、“點頭石”、“小石天”、“山鬥”、“明鏡”等,以及遊覽詩刻。
九仙山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著名者有十二:靈鷲奇花、高臺說法、永安翠竹、層洞摩雲、魁星彩筆、彌勒禪門、龍池霖雨、石井甘泉、寶林織翠、夕照回光、蓮峰月色、松徑風濤。
靈鷲奇花
即靈鷲岩寺,位於九仙山東側,唐建。
彌勒禪門
彌勒洞位於九仙山中峰。
九仙山以彌勒洞彌勒佛古石雕最為著名,是像系唐.開元四年沙縣僧人鄒無比坐化前倡鐫,為閩南歷史上最早的石雕造像之一。現存的石雕彌勒,高二、二米,寬三米,坦腹危坐,笑容可掬,系利用洞中巨石就地雕刻,手法古樸粗獷,是珍貴的古代宗教文化遺產,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彌陀洞前有一尊石刻男身觀音造像,高一.六五米、底座高○.七七米,雕刻精緻,線條流暢,堪稱藝術精品。石像的頭髮、冠形奇特,跏坐的左腳裸腳掌腳尖垂地,和中國傳統觀音截然不同。特別是細長的手指,具有泰國的風格,佩戴手鐲,又有印度的遺風。原來一直認為這尊石像為元朝石雕,但從目前對石像的研究後判斷,文史專家認為他應該是唐宋時期遺物,屬印度佛教中原始的觀音造型。
洞內外有較多的崖刻。
洞外有“兜率陀天”文,高二.二米、寬三米、長八.九米。
洞外岩壁間,有明.黃龍禦詩刻一首:
“峭壁青冥上,留雲一徑穿。
尋山人不識,更有太華蓮。”
洞外摩崖上,有明.周侗詩刻一首:
“洞門封薜藶,石徑繞松筠。
過關此頭去,人天更不分。”
洞內岩壁有明.林焌詩刻一首:
“縈紆絕頂鎖蒼苔,洞口千秋珠樹開。
大藥已隨真鼎去,月明迎得列仙來。”
洞內岩壁有明.德化郭維翰詩刻一首:
“直入‘山含’岈洞,摩雲迥接天。
漫言勾漏隱,到處可探玄。”
注--摩雲:指九仙山摩雲洞。勾漏:郭維翰曾廣西慶遠府同知,廣西勾漏山有勾漏洞。
永安翠竹
即永安岩,位於九仙山之南,赤水鎮銘愛村、大銘鄉大銘村的交界處,為唐.開元年間僧人無比墾種荇菜處,原稱荇菜岩。
龍池霖雨
位於氣象站西側。高山頂上蓄積水池,長年不乾涸。相傳有龍自池中騰起,便霖雨霏霏,故名龍池。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曾到此祈雨得甘霖,便刻石:“祭崇隆進,祝聖南池”。
龍池南側坡下,洞穴密佈,傳有九十九個洞。龍池西側有一洞,深四米餘,洞外岩石上刻“戴冠觀音”。原建有普陀岩,洞頂尚存雕刻“普陀岩”。岩旁還有蓮花池,別有一番景象。
蓮峰月色
從氣象站北側繞過“風動石”,到達最高處“只有天”。人登其上如處雲間,縱目四周,視野開闊。正西蓮花池畔,五峰聳峙,猶如蓮花怒放。山嵐松竹蔥蘢,岩石斑駁,稻田阡陌,盡收眼底。
百佛殿
位於彌勒洞附近,為近年所建。大殿氣勢恢宏,殿內寶座上供奉貼金彌勒大佛,兩廂還有上百尊精製瓷雕彌勒佛,故稱“百佛殿”。
霧凇
德化九仙山“霧凇”,是四季如春的南國罕見的特有勝景。有人說,北有吉林長春霧凇,南看德化九仙山霧凇。
“霧凇”是在地面上凝凍而成的。九仙山霧凇的形成,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九仙山海拔一千六百五十四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百分之八十七,僅次於四川峨眉山的金佛峰,居全國第二位;月平均相對濕度為全國目前記錄之最。年平均有霧日三百天,僅次於峨眉山,居全國第二位。年平均風速為每秒七米,定時最大風速在十二級以上,為全國有名的最大風速地區之一。氣候清涼,終年無夏,冬季漫長嚴寒,加上濕度大、風速猛烈,造就了九仙山霧凇的瑰麗奇觀。山下和風拂煦,山頭冰雪皚皚,好似天上人間。
南安九峰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縣(縣治在豐州)東北又有九峰山,九峰突起,上有西華岩。”
惠安九峰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九峰山,縣南二十五裏。群峰爭雄,其數有九。”
九龍峒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九龍峒,在縣西北九十裏。嘉靖二十六年,盜陳日暉據覆鼎山、大小尖、白葉阪、九龍諸峒為寇,出沒泉、漳、汀之交,亙百數十裏。官兵尋破之于白葉阪口,遂追擒之。白葉阪與九龍相近也。”
九座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縣東二百里又有九座山,其山重巒疊嶂,道路險巇。”
十八格
位於德化縣春美鄉,是泉州西北的門戶,泉南入閩中的要衝。科舉時代曾出過兩名翰林,故舊稱“雙翰”。
該鄉上春村與三明市大田縣毗鄰,上春村的十八格很早就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辟為“官道”,是閩西、閩中地區官員進福州城的要道(現古道古橋尤存),也是永春直隸州州官巡視屬縣大田的必經之路。民國年間,原清代設立的“雙翰市”移往十八格,十八格成為德化西北部與閩中、閩南地區重要的貿易中心和土特產集散地之一。
八尖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八尖山,在(晉江)四十七都,距郡城北八十裏。《閩書》:‘山前後相連,長十裏許,大小累累,其尖有八。’”
大鵬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大鵬山,(永春)縣城北。形如飛鵬垂翅,絕頂三峰,秀出雲表。其旁重岡疊嶂,左為白馬懸鐘,右為雲龍大羽,若鳥張翼下趨,平處結為縣治,實縣之主山也。”
明.劉鏊明《大鵬山和李藿思先生韻》:
“相看莫不是曇花,到處青山興共賒。
繡佛前齊今懺悔,品泉新試紫茸茶。”
清.永春人張嘉猷《遊大鵬山》:
“絕磴盤千級,閑僧占一峰。亂雲低度澗,疏壑靜聞鐘。
禪榻無憂夢,塵寰不定蹤。可容頻依杖,穿偏嶺頭松。”
注--磴:山路的石級。偏:通“遍”。
清.永春黃際培《夜步大鵬岩》:
“千尋岩壑出重霄,極目秋光爽氣搖。
彌望平蕪嵐入幕,清談石榻月當宵。
松風滿地山都振,山靄侵衣冷未消。
坐到更闌鐘響後,朗吟高韻托輕潮。”
清.周青雲《秋日遊大鵬岩》:
“逶迤曲徑幾層岑,古刹秋高氣象深。
靈境別藏岩壑邃,孱顏常護竹松陰。
漁村日暝千家簇,梵宇煙銷一磬沉。
到此遄飛饒逸興,天池曠望發高吟。”
清.永春人邱人龍《鵬山》
“京華十載返鵬山,繞寺松林又一灣。
黃葉欄邊花有色,碧煙廚畔竹生斑。
殘碑詩好僧知和,古樹秋閑鶴自還。
惆悵舊遊零落盡,獨留孤劍滯江關。”
環翠亭
又名萬壽亭,位於永春縣城北的大鵬山南麓,始建於宋朝。因四周“削玉排青,千重樹繞,凝嵐散靄,萬疊峰攢”得名。
南宋.淳熙年間(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朱熹與永春陳知柔、蔡茲論詩講學於此。
有一次,朱熹應邀到環翠亭為諸生講學,當場與陳知柔觴詠和詩,在亭內留下《環翠亭》一詩:
“閑將歲月老湮汀,更遣詩情到杳冥。
遊子故應悲舊國,壯懷那肯泣新亭。
一官避世今頭白,萬卷收功久汗青。
但見潮生與潮落,不知沉醉又還醒。”
後來,陳知柔曾作一首《環翠亭》詩回憶道:“當年把臂入龍山,猶記相逢醉夢間……茅簷負日真成算,竹榻論詩整破顏”(《永春州志.卷十四.環翠亭》)。
宋末傾圮,歷經元、明、清初五百餘年,“蔓萆荒煙中,故址僅存。”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知州鄭一崧以此地為先賢遺跡,不可泯滅而重建。重建的環翠亭“中聳層樓,東西翼室。亭外兩廊,結屋各三椽,周以垣牆,絨以竹木”,規模雄偉壯觀,古樸典雅。
民國初又圮,一九三六年再重建,規模較前大。平面四角,二層閣樓式磚石土木結構,攢尖頂,中有葫蘆頂剎。亭內有回廊,外有矮牆,曠地種植荔枝、芒果。一九五七年倒塌。
清.永春人鄭夢馨(著有《昆陵詩集》)《環翠亭》:
“重重翠黛鎖雲屏,罨畫風光屬此亭。
雉堞半銜斜照落,佛頭無數好山青。
詩瓢榻上分清潤,樹色空中入杳冥。
每問登高懷曩哲,年年萸佩扣林扃。”
注--翠黛:黛為青黑色,翠黛在這裏作翠綠解。罨畫:罨為覆蓋,罨畫疑喻環翠亭被如畫的大鵬山覆蓋著。雉堞:城上的女牆。佛頭:永春盛產佛手茶,疑喻此茶剛抽芽。詩瓢:盛詩稿的瓢。《唐詩紀事》:“唐球居蜀之味江山,為詩撚稿為圓,納大瓢中,臨沒,投瓢于江曰:斯文果不沉沒,得者方知吾苦心爾。至新渠,有識者曰:此唐山人瓢也。”曩哲:從前的賢哲之人。萸佩:茱萸所做的佩飾。
大坪山
位於泉州舊城區之東,今屬豐澤區東海鎮轄內,離泉州舊城區約二.五公里。城北清源山山脈向東南蜿蜒至靈山,靈山之左為大坪山。《泉州府志》載:“雲穀山亦名大平山,在靈山左。”登臨山頂,西向可俯瞰整個泉州城區。
大坪山海拔高程一百三十.八米,其區域內有大坪村、大山邊、山兜村、雲穀村等自然村。
大坪山自然景觀豐富,最主要的有生態森林公園。在大坪山南麓有成片茂盛的天然亞熱帶森林。山上植被為常綠闊葉林、針葉林、混交林及灌木叢。在獅山寺往西,山上有多棵參天古榕,鬱鬱蒼蒼,蔚為壯觀。
大坪山山頂曾有各種巨石,如山頂有石龜、獅仔石,赤山水庫頂有石鼓石,大山邊原也有許多自然巨石景觀,但大部分已遭炸石毀壞。
巍然峙立的大坪山巔,樹立一座新建的鄭成功青銅塑像。
大坪山的人文景觀也是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如寺廟就有獅山寺。位於豐澤區東海鎮大坪村。建於清代,一九八一年重修,面積約二十五平方米。寺為一單間廟宇,廟前連著一間亭子,亭前有一柱聯,題曰:“厚地一片連雲谷,紅顏知己對桃峰”。獅山寺為當地民間信仰之所,祀廣澤尊王(郭聖王公)。
雲穀寺,位於大坪山下的山兜村。寺為新建民間信仰廟宇,二○○○年新建落成,祀保生大帝。
雲谷古寺,位於大坪山下的雲穀村。建于明初,一九八三年重修,面積約一百七十平方米。
吳氏祠堂,位於山兜村。始建於清末,二○○○年新修建落成。面積約二百多平方米。該村吳氏為延陵衍派,祠堂前牆壁上鑲有二十四幅優美的孝子石雕藝術圖像。
墓葬有阿拉伯式郭氏祖墳,位於大坪村的大路尾。大坪山曾為郭氏氏族墓葬地,此墓墓圍長六.九米乘六.六米,墓長三.五米乘寬一.八米;墓碑高九十釐米乘寬五十七釐米乘厚度十八釐米。墓碑為原物,但無時間可據,墓兩側有新立“大坪郭氏墓”石刻,墓系成立回族村時重修。
燕支蘇氏墓群,位於大坪山隧洞口山上(今屬城東鎮玉田村),為泉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包括蘇懋祺墓、蘇大山墓。
蘇懋祺(一五七一~一六二○年)字子迪,號修翼,明.泉州祖閭蘇人。初受業于李光縉,明.萬曆甲午(一五九四年)舉人,初授長汀教諭,後任河北樂亭教諭、北京新河縣知縣。因關心民眾疾苦,施政不辭勞瘁,卒後祀新河名宦祠,《泉州府志.明循績》有載。
蘇大山(一八六九~一九五七年),字君藻,號蓀蒲,泉州祖間蘇人。清末進士,曾參加同盟會,先後在汕頭、廈門、泉州等地從事文化教育工作,解放後任泉州市人民代表、政協委員、福建省文史館員,是泉州著名詩人、文史學家、藏書家。
大坪山摩崖石刻遺存已不多,現僅見“雲穀”雕刻及佛教摩崖雕像兩處。據說赤土水庫下也有崖刻,但已淹沒。
“雲穀”石刻在大坪村南一曲徑通幽處,一巨石上陰鐫著“雲穀”兩個大字。大字雙側並陰刻有上、下款識,上款是“正統癸亥”,字徑為六釐米乘六釐米;下款為“無際應劭立”。正統癸亥為明.正統八年(一四四三年),應劭為正統年間泉州僧人。
在大坪山西麓山腰處(山下即山兜村)有一處佛教摩崖雕像。巨石懸崖上雕刻著一尊觀音及十八羅漢群像。觀音作立姿,面朝西方,頂有一圈佛光四射;通高三.二五米,寬約一.六米,面相豐腴,慈眉善目,雙耳垂肩,身著法袍,右手上舉胸前屈一指,左手下垂貼身,跣足,雙足呈“八”字狀,各踏于一朵盛開蓮花之上。佛像造型以浮雕為主,輔以線刻手法,製作略嫌粗糙,透視亦乏規範,但仍不失端莊肅穆。觀音雕像左側浮雕十八羅漢,分成若干組隨意排列,或坐或站,或正面或側身,或執物或徒手,姿態不一。大者高為○.四八米,寬○.二米;小者僅高○.一五米,寬○.○九米。此羅漢群像經長期風雨剝蝕,有的不易辨認,然其整體形象尚栩栩如生。除摩崖雕像外,周圍還發現刻有精緻花紋的石香案及數方寺廟建築構件散落四處。該處疑為古“雲穀寺”遺址。摩崖雕刻年代應系明、清時期,現大坪山佛教摩崖群雕已被批准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安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大安山,縣(縣治在豐州)西北十七裏。地勢幽阻,上有棲真岩,岩穴中容數百人。下有泉,歲旱不竭。”
大宇山(附:翠屏峰、詹道岩)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大宇山,在縣(縣治在豐州)西北二十三裏,一名雞笄山。土肥泉甘,多產棗栗。下有翠屏峰、詹道岩諸勝。”
泉州大帽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大帽山,在(晉江)四十四都大河內官坪鄉後,以形如帽,故名。上有顧柔佛巴魯讀書室。
按:大帽山,晉江、南安、惠安皆有。
《府志》此條引《閩書》雲:‘自白虹西下,至姑舅嶺,即高衢嶺。有鞍四十九,有侖五十,逶迤南安,從葵山而至雙陽、清源焉,是牽于南安之大帽也。’不知四十九鞍五十侖在尖峰山,至隔岐亭處,不在南安。
而據《閩書》所言,亦不知大帽在高衢嶺頂,抑在嶺下。至葵山,從大陽生去,非從葵山而後至雙陽也。
《府志》於五洋山雲:‘在大帽山西。’而不明言惠安,亦混。蓋若指此,則五洋山在此山之東,不在西矣。
總之,皆不知此大河內之大帽山也。觀圖自明。”
惠安大帽山(附:三髻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
“大帽山,在縣西北四十裏,屹立千仞,雄峭盤鬱,絕頂廣百餘丈,有泉泓然。
其西南曰三髻山,絕頂拔起三峰如髻。有仙人橋,橫跨兩崖,崖甚深杳。又有靈湫,亦深廣。”
德化大帽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大帽山,在縣北七十裏,脈自九仙山來,綿亙數十裏,卓起大峰,狀若大帽。”
大旗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龍潯山,(德化)縣治東北……其西有大旗山,峰巒回顧,環拱縣治,勢如展旗。”
大覺山
位於晉江南部英林鎮。古名畫角山,海拔一百二十三米,上有獨石聳立,其狀如角,山頂可望海,故名;後諧音訛為大覺山。
《閩書》載:“南鄉諸山,惟孤、吳、橫、角四山知名。”孤為寶蓋山,吳為靈源山,橫為橫山,角即畫角山。
山頂岩石千姿百態,鄉人隨其形狀號為“燕子歸巢”、“黃峰出穴”、“七星墜地”、“獅頭”等名,山上多岩隙,人可側身而入,據說有通道可達山下。
萬安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萬安山,在(晉江)三十八都洛陽江南岸,距郡城東北二十裏。
《閩書》:‘唐.觀察使柳冕置萬安監,牧馬於此,故名。萬安橋在其下,橋未興時,曰‘萬安渡’。’又宋.淳祐志雲:‘萬安渡因山得名。’按此說自妥。
舊志又雲:‘考是江南北無萬安山,柳冕置監乃在烈嶼浯洲。’《耆舊傳》:‘是江險多覆舟,被以美名,蓋取安濟之義。’
二說不同,姑兩存之,則非矣。蓋是山陰在橋南,何得言無考者?未詳也。”
萬歲山(萬歲坡、萬遂山、法石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載:
“萬歲山,‘歲’,府志作‘遂’,誤。一名法石山。在(晉江)三十六都(今豐澤區東海鎮),距郡城東南十裏許。
下有法石寺。五代.陳洪進嘗築壇於此,以效嵩呼,後人因名其地為‘萬歲坡’,石碑尚存。後洪進妻及女葬焉。
或雲因宋幼主曾住蹕於此,故名萬遂山為萬歲山。
是山產荔極佳,宋.蔡襄《荔枝譜》有‘法石白’。
上有石刻‘極目’二大字。
又有詩(今無存),曰:
‘青霞道士老無齒。松下煎茶手自分。
話到夜闌山月落,又歸白鹿入深雲。’
蓋其處舊有白鹿洞雲。
又詩曰:
‘源山多意氣,松柏高姿淩。
曳杖渺雲濤,天風吹冷冷。’
二詩字跡遒古,皆失名氏。
《閩書》:宋有碧桃道人隱此,既歿,南外宗正趙必曄作詩懷之。中有句曰:‘精藍有西意,遺構空山隅。層巔極目字,緒畫清可模。’”
小烏石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小烏石山,在(晉江)三十三都,距郡城南十裏。山頂有海岸庵,山半有玉泉庵、蔡公泉。
宋.曾公濟《蔡公泉記略》:‘密學 蔡公昔自史館來漕,按部之暇,獨得斯泉。既去,以書來,言郡南嶠之西山麓有泓泉,其味甘美。予與僧洞源尋訪,久之始獲。好事者聞之,因疏源迅流鑿池瀦之,架亭庇之,郡民朝夕提汲,酌飲不絕,因名曰‘蔡公泉’。時(北宋)至和二年(一○五五年)也。治平間(一○六四~一○六七年),令王克俊刻‘蔡公泉’三字于石上。’”
五臺山
又名四臺山、樂山,位於南安市東北部九都、向陽境內,毗鄰永春、仙游,是戴雲山向東延伸的餘脈。山上有東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觀日峰)等五座主峰,“山勢隆起,有高臺氣象,故名”(民國《南安縣誌.卷一.輿地》)。其中西台海拔一千零八十米(其餘四台也都在一千米以上),是南安最高的山峰。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東北有四臺山,四面各有一山,樂山居中,亦曰五台。《志》雲:樂山周圍數十裏,昔時嘗聞山頂有音樂聲,因名。”
《南安縣誌》載:“(唐末)四川人進士李元溥避患隱此。聞空中有樂聲,白日升天,故名樂山。”寓“仁者樂山”之意。
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冬,朱熹重遊泉州,應永春陳知柔之邀登上五臺山,為陳之柔之兄陳南壽指點墓穴。民國《南安縣誌.卷一.輿地》載,鵬峰“由五台蜿蜒而來,曆仙洞寨聳起一峰,勢如禽鳥飛舞,宋贈太常卿陳南壽墓在焉……世傳陳之柔與朱文公到此,為其兄南壽指點穴處。文公書此四大字(“鵬峰勝地”)于石。”古人把此地呼為“石墓頭”,沿用至今。
五臺山的名勝古跡,有“觀日台”、“海潮庵”、“相公墓”、“昭惠廟”、“風聚塔”等,其中“觀日台”最為壯觀。晴朗早晨登臺,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之慨。眺望東海,紅日初生,霞光萬道。據史書記載,當時高僧名尼雲集于此,詩人墨客,登奇攬勝,吟詩作賦;友人如織,善男信女,扶老攜幼,廟裏香火終日繚繞。元.至治元年(一三二一年)宗顯手書的“五台”字跡,蒼勁雄渾,至今尤存。
五臺山怪石嶙峋,千姿百態,各具特色,如“仙人騎鶴”、“雙獅爭球”等。
明.李開藻《樂山觀日》:
“微雨初收午夜風,輕雲忽破海天東。
淩寒自躡仙鳧去,絕頂驚看蜃氣通。
俄湧紅光來震旦,誰將赤手剖鴻蒙?
同觀化日人皆喜,一掃陰霾萬壑空。”
注--仙鳧:鳧即水鳥,俗叫野鴨,能飛;仙鳧就是鳧高飛去,像羽化登仙似的。蜃氣:蜃樓,海面波平時,見遠山船舶或城市宮室,倒映空際,俗叫海市蜃樓。震旦:印度古時稱中國為震旦。《譯名義集》:“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雲震旦。”鴻蒙:自然之元氣。《淮南子》:“東開鴻蒙之先。”
清.永春人鄭本綮《蔡東明樂山禱雨處》:
“野老曾隨太守車,五峰到處問桑麻。
欲分法雨三千界,好布新膏百萬家。
仙叟已過誰袖橘,山僧相對漫評茶。
龍潭十丈雲初起,為卜甘霖遍海涯。”
注--蔡東明:疑為詩中的“太守”,即當時的泉州知府,然《府志》查無此人。禱雨:閩南方言叫“乞雨”,久旱舉行的迷信儀式。野老:作者謙稱。桑麻:農事。法雨:佛家語,謂佛法如及時雨。三千界:佛家語,相當於“大千世界”之意,泛指宇宙萬物。新膏脂:指下雨後農業新的豐收。仙叟、袖橘,疑為化用“桔叟”典故。《幽怪錄》:“巴◇橘園中,霜後見橘如缶,剖開,中有二老叟象戲(下象棋)”。龍潭:指龍所居之處;舊謂龍能興雲雨利萬物。甘霖:喻久旱之雨。《葉◇詩》:“龍游化甘霖,與世為年豐。”
唐末寺廟遺址
在五臺山頂,有一片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的唐末五代寺廟遺址。遺址原來的建築已基本荒廢,但部分牆基仍存。
在遺址前方約一百米處,立有二座高達二米的宋代和尚塔。其中一座刻有“雲月洞庵”四字;另一座正面無字,石塔背面底部有一方石刻,上刻“……五宋淳……辛醜八年七月……前住山法……”。
遺址左側是一條保存完好的古道,寬近六米,長約三公里,是古代永春通往泉州的交通要道。
《南安縣誌》載:唐.天寶至建中年間(七五五~七八三年),蜀人進士李元溥因避安史之亂棄官歸隱,雲遊入閩,結廬於五臺山之巔。在此修真養禪二十餘年,坐化升仙。唐末五代後人在此基礎上,修寺廟,規模漸大。
二○○二年在該遺址附近修建昭惠廟時,從地層挖出大量的泥塑、磚質佛像頭部、四肢;還陸續在附近發現不少宗教活動遺跡。可以推斷這裏就是唐末五代寺廟遺址。
五塔岩
位於南安市官橋龍水山,為宋代古跡。有宋代摩崖石刻、釋迦牟尼神像及五座五米高的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塔。
五洋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五洋山,在府北五十裏,高頂中有田千畝。宋時有五姓居此,今訛五為吳。有小髻洞,可以避兵。山麓又有清水岩。”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五洋山,在(晉江)四十五都,距郡城北六十裏。
《閩書》:‘山高,頂中有田千頃,宋時五姓居之,故名。’今訛為吳山。
其麓有清水岩。
乾隆《府志》雲:‘在大帽山西。’所稱大帽,當指惠安也。”
五公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五公山,在縣東二十七裏。相傳(南北朝)蕭.梁時有五僧隱此。一名下江山,以(五代)南唐·保大中,江盈家於山之東麓也。”
五華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志》雲:縣西四裏為五華山,一名根山,上有五峰,狀如蓮花。”
雙髻山
又名仙公山、豐山,位於泉州城北部洛江區馬甲鎮,距城二十餘公里。高八百多米,形如雄獅,氣勢魁宏。仙公山風景區(包括仙公山、仰恩湖、康濟宮和亞熱帶動植物觀賞園等),是第五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清.道光《晉江縣誌.雙髻山》分段按注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雙髻山》載:
“雙髻山,即豐山。在(晉江)四十六都(今屬洛江區馬甲鎮),距郡城北五十余裏,水旱祈禱,歲則大豐,故名。山頂有雙丫(山巔雙峰並峙如丫,遠望猶如婦人雙髻),亦名雙髻峰。
府縣誌圖皆以雙髻、豐山分作兩山,且以豐山圖於右肩,更謬。蓋右肩無此山也。
仙神極靈,祈夢者無不符驗,亦多風趣解頤。
山上釋、道、儒三教共祀,有供奉佛祖的白水岩,供奉何氏九仙的豐山仙洞,及供奉文昌夫子的朝天閣,均為五代所建。
《閩書》:上有白水岩,涓若滫漿,五代·齊有人構此山。今石刻有無名氏詩。曰:
‘齊朝誰住古岩阿,絕頂雲霄手可摩。
一掬白泉何處得?源來定自出天河。’
按:此詩有雲朱子所作。
該摩崖詩刻位於雙髻山寺宇西側巨岩上,落款為“乾隆丁亥(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敬錄朱文公句”,
無書者姓名。此詩為後人補刻,是否朱熹所作,無考。
明.張瑞圖有《記》。
詩詞及摩崖詩刻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雙髻山》收錄的詩詞有:
明.陳學潛詩:
“峭壁懸空草徑斜,高低古洞繞煙霞。
雙堆鴉發雲中髻,兩結芙蓉天外花。
馬甲一支天澗水,雉城片掌萬人家。
孤岡絕巘殊無障,目斷滄溟那有涯?”
清.萬際昌詩:
“縱遊躭絕勝,高岫宛雙鬟。苔滑全封徑,雲深好閉關。
泉流窗外小,樹影砌中間。極目江天豁,斜陽亂遠山。”
又萬際昌《觀日》詩:
“攀蘿尋烏道,侵曉上峰巔。霞氣涵滄海,波光接遠天。
山空孤月落,雲淨一星懸。會說羲和馭,相催日複年。”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雙髻山》稱“陳大玠亦有詩”,但未錄。
清.晉江陳大玠的詩刻位於雙髻山峰腰岩寺前石壁間,曰:
“絕頂雙峰出,朝朝(“艸”字頭)綰翠鬟。欲觀滄海日,故依白雲關。
徑曲花偏麗,岩幽鳥自閑。置身天際外,俯視萬重山。”
此外,還有一些摩崖詩刻:
明.惠安陳玉輝詩刻,位於雙髻山寺宇西側一孤立巨岩壁間。曰:
“生平浪說洞天寺,杖策登臨今始知。
崖削奔濤穿石出,嵐虛仄徑入雲危。
上方磬響聲猶近,絕頂蘿攀步卻遲。
道侶忻逢長嘯者,攜來謝朓驚人詩。”
雙髻山寺宇背後東側峭壁,有乾隆丙戍(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四月無名氏詩刻:
“嵯峨咄問此山巔,綰就雙髻曆幾年?
松柏翠深侵髡(丐字底)綠,草花嚴極鬥妝妍。
高窺紅日浮波底,乍指青雲度目前。
有路升階君自往,我未躡足欲登天。”
出米磅西側巨岩削壁間有詩刻,作者、年代不可考:
“兩髻蒼蒼紫極連,奎垣聚會接峰巔。
雲煙洞壑樹千丈,萬古仙靈赫耀天。”
雙髻山寺後東側石蹬旁巨岩削壁間,有光緒十二年丙戍(一八八六年)秋林千松詩刻:
“鬟髻朝天碧落從,煌煌斗柄耀奇峰。
堂皇廟宇春秋健,炳爍奎垣日月封。
足舉青雲星點額,心盟白水宿羅胸。
蒼蒼翹首山河外,萬丈煙霄萬丈濃。”
出米岩
仙公山白水岩後峭壁底部,有一深不可測、五釐米圓徑的岩穴裂孔,名叫“出米岩”。
傳說五代時期,何氏九仙施展法術奪了貪官污吏的庫糧,儲藏於此,並作法使之能根據當日寺中僧侶香客的人數,自動流出適量的米供給食用。後來,寺中有一個貪心的和尚想多得米糧,使用鋼針打鑿出米孔,結果鋼針反而被石頭鉗住,至今鋼針仍鉗在出米岩口,像鐵鑄一樣再也拔不出來。出米孔於是被封住了。
清.嘉慶年間(一七九六~一八二○年),白水岩住寺普憲禪師為此賦詩一首並鐫刻于“出米岩”上方。詩曰:
“岩崖米石昔曾然,疑是靈山別一天。
五代竟傳從此出,於今空鎖待何年?”
山頂景觀
山頂奇峰怪石,古松翠竹,雲煙繚繞,如登蓬萊仙境。
主峰為朝天獅頭。由峭壁斷崖構成一座天然城堡,南北各設一石門,供遊人出入。
粘香、梧桐、羅漢松遍植各處;蘭香、鐵樹、夜合、丹桂、含笑、海棠、五彩茶花……四季飄香。
絕頂岩台聳峙,登臺可觀東海日出,碧波紅輪,蔚為奇觀。
雙魚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治南一裏有雙魚山,兩峰並聳,為縣之案山。”
雙鳳山(補陀岩)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雙鳳山,一名補陀岩。
國朝(清).林之濬詩:
‘郊遊直過筍江西,緩轡春風信馬蹄。
麥隴花黃香繞路,煙村草碧色連堤。
僧憐廢寺遲徊去,鳥啄空亭自在啼。
最是幽岩留勝跡,佛燈零落意淒迷。’
上有觀音閣,國朝(清).乾隆間邑人黃言元修。”
泉州鳳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鳳山,北接大旗,由北山(清源山)迤邐而來,勢如飛鳳,故名。舊志以為即黃積山(皇蹟山),誤。
宋名飛落山,中有東嶽行宮。
明.洪武間,同知董儀葬於此。上有環翠亭,永樂間建,今廢。下有皇績七裏亭,又下二百余步有龍窟泉。
《閩書》:宋.紹興末,尚書張汝錫捐貲開山,幾落成而歿。女嫁為潁川韓元吉妻,聞父歿,悲慟不禁。元吉乃持案金來訖功,而汝錫子渤仕銀青光祿大夫,複買田為供燈費。
宋.朱子詩:
‘門前寒水青銅闕,林外晴峰紫帽孤。
記得南垞通柳浪,依稀全是輞川圖。’”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凰山在泉山(清源山)南,山回拱如飛舞,一名皇績山。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年),倭賊掠凰山、清源山,犯南安。明年,複由此入犯。”
清.楊家棟《鳳山踏青詞》:
“子規聲裏過清明,手摘鮮花挈盒行。
稱體衣裳費斟酌,霎時陰雨霎時晴。”
清末.泉州人張大藩 (字汝垣)《鳳山踏青詞》:
“崇隆馬鬣幾王侯?千古同歸土一抔。
獨有詩人黃克晦,殘碑七字姓名留。”
安溪鳳山
位於“三峰玉寺,一水環回”的安溪縣城鳳城鎮北面,如開屏展翅鳳凰。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鳳山,縣治北,縣之主山也。以形似名。一名鳳髻山,又名展旗山。”
山麓有始建於南宋.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年)的東嶽寺和始建於後周.顯德三年(九五六年)的城隍廟。
山上“鳳苑”東側為“茶葉大觀園”。古代茶聖陸羽的石像巍然屹立,身後依山圍墾的層層翠綠茶園。茶園裏,種植著安溪五十多個優良品種的烏龍茶樹,包括六個國家級良種和六個省級良種,還有鐵觀音、本山、毛蟹、黃金桂、大葉烏龍、梅占、奇蘭等,以及西湖龍井、武夷岩茶和鳳凰水仙諸多全國名茶,還有來自廣東、雲南、臺灣和日本的茶種,每丘茶園邊均豎有介紹茶種的石碑。茶園最高處有一個人工雕成的特大烏龍茶壺,一股清澈的龍泉從龍口汩汩流出。
步入“鳳苑”大門,佇立虹橋上,可望花草繁茂、藤蔓攀援、馨香薰陶的“挹翠院”,騰空於鵝潭之上可登臺賞月的“掬月臺”,幾可亂真的石山頂托的“沁香閣”,歷代賢人羽士留下丹青墨寶的“醉墨軒”,猶似“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烏龍飛瀑”……
特別是在怡樂休閒的“品茶莊”和古樸典雅的“茶文化博物館”,品嘗茶葉的奇妙韻味,聽茶歌悠揚,看茶舞蹁躚,觀茶藝表演,更可感受茶文化的精深高雅。
南安鳳山
位於南安市詩山鎮境內的文章山麓,山勢自北南下蜿蜒,層巒疊嶂,狀似展翅飛翔的鳳凰,故得名“鳳山”。
山上有始建於五代的鳳山寺。
鳳翥山(附:羅城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
“縣南三裏有鳳翥山,一峰高舉,又名鷂山。高秀出諸峰之上,舊有浮圖,今廢。
又南曰羅城山,一名豪城山,山形如覆釜,四圍峭峽,頂上平坦,舊為寨基。”
雲麓山
亦稱雲穀山,位於泉州城東郊五裏左右法石,山下有雲穀村,包括大坪、大山邊兩個自然村。
清.道光《晉江縣誌.雲穀山》按注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雲穀山》載:
“雲穀山,亦名太平山,在靈山左。
有塔院,名雲谷室,宋季建,明.正統間重建(為雲穀寺)。
山上有‘雲穀’二字,僧應勒鐫。景泰三年(一四五二年),知府胡志和禱雨於此。今廢。
《府志》亦載:“山上有‘雲穀’二字,僧應勒鐫。”縣、府志將應勒作為人名均有誤。雲穀村裏現在還保存一塊刻石:“◇正統癸亥雲穀無際應勒立。”可知為僧應無際“勒立”。正統癸亥為明.正統八年(一四四三年)。
《閩書》:明.蔡文莊清嘗讀書其上,其作《獨善山房記》中雲:‘予嘗一棲雲谷,亡何而歸,時時以望東山之隈。舊日竹松杳靄,猶依依有迎人意。’
明代理學家蔡清,有宅在泉州西街孝感巷內。大約在明.成化十三年(一四七七年)中解元前,他曾在雲穀寺讀書。
大山邊村水尾宮小水庫,據說這裏原是蔡清垂釣過的山澗池潭,今乾涸時還能看到池底石上鐫刻“宣教李公神道”六字。”
得名的傳說
雲麓之得名,有一段傳說:宋未帝罡南來泉州,蒲壽庚閉城不納。帝罡乃移駕由通淮門外前往東南。此時層雲疊起,自山之麓前來擁蓋聖駕。帝罡因而留宿該寺,並敕賜山名為雲麓。
此系雲麓村耆老代代相傳之口實,但妙雲亭及停車橋則實有其處。
詩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雲穀山》收錄兩首詩詞:
一是明.蔡清《題雲穀山獨善山房》詩,大概是寫景泰三年(一四五二年)泉郡知府胡志和祈雨於此的故事。詩曰:
“山矗矗,水簇簇,白雲一片臥空穀。
臥空穀兮渾無聲,乘風起兮應為霖。”
二是明.惠安詩人黃克晦《詠雲穀山》詩。詩曰:
“寺外欲歸日已醺,耽幽翻不惜離群。
西風雙樹別孤月,中夜千山共一雲。
鹿女自行花下見,穀神相語定時聞。
明朝總向人間住,寂寞空門暫解紛。”
詩中之寺應是雲穀寺。黃克晦到過此寺,並見過東郊鹿園養鹿女于雲穀山花下放牧群鹿。相傳雲谷寺原祀上帝公,在今之雲谷小學看到冠服赤腳踏龜蛇的神像,應是道教遺跡。
另外,山巔西北側有南宋末元初蒲壽晟詩刻。該詩亦載蒲壽晟《心泉詩集》,但為攀登清源山所見所感,不是從雲麓山遠眺清源的情景:
“源山多意氣,松柏高姿淩。
曳杖渺雲濤,天風吹冷冷。”
其他
雲谷山古有雲麓禪寺、白鹿洞和三翁宮。
雲穀山頭形如獅首,故今祀郭聖王公的臨時宮廟取名“獅山寺”,寺廟位於“獅穴”。
離“雲穀”兩字西南不遠處,還有一石刻“名崇月旦”四字。這四字的出處,乃清.嘉慶十二年(一八○七年)滿人正紅旗監生伊靖阿任泉州太守時,給雲谷隱逸名人郭微(本地人)的贈匾刻石。郭微字彥美,號雲穀,博通內典諸子百家,能書善畫,尤其能用指頭畫“水墨牡丹”,結廬於此處崖下。
大坪村位於原雲穀室前,這裏的郭姓回族,一世祖為郭仝,來自浙江富陽,元末隨任泉州提舉的祖父郭欽入閩,自築書舍于此,教授生徒,號“雲谷主人”,七十二歲卒,葬皇跡堡竹殊山,俗傳為“壁上掛燈”穴。
雲居山(附:東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雲居山,縣西二十裏。卓立嵯峨,若趨若伏,雲常居之。
其東為東山,俗呼高峰寨。”
雲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雲山,在郡治北,居虎頭稍南。
宋時州治在此,即韓魏公(韓琦)生時榕樹開花處。《閩書》:‘開花如紅木棉。明.崇禎時榕樹尚存。’《泉南雜誌》:‘樹在治西,幹如間屋,高參天,蔭二十餘丈。魏公誕日,未吐煙靄。今為提督署。前有生韓古廟。’”
天柱山
原名萬壽山,位於南安市西北隅蓬華鎮的安溪、南安、永春交界處,山下有古道通永春,是南安四大高峰之一,海拔一○三三.五米。峰巒起伏中一峰獨秀,恰似一柱擎天。峰巔有“一柱參天載九重,千峰俯地拜萬壽”石刻。山巔有天柱岩寺。
南宋末.陳龍複有《過天柱山》(陳銘《閩賢名勝詩選及其事略》):
“天柱山前日色昏,途窮欲托痛無門。
賤軀甯共山河碎,一死還堪慰國魂。”
清.郭之垣《花徑流觴(天柱山八景之一)》:
“曲徑紆迴試一臨,攜壺泛水入空林。
羽觴欲轉千花色,石榻頻羅百樹陰。
白鳥無情窺醉面,浮雲何意到杯心。
沉酣斜倚松間臥,夢繞桃源不覺深。”
注--花徑流觴,花徑即花間小路;流觴“流觴曲水”(或曲水流觴)之省文,古時文人的一種雅集活動,與會之人坐于曲水邊,自上游放裝有酒的酒杯,漂流到誰面前停下誰喝酒。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羽觴,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曰:羽觴隨波。與上注“流觴曲水”意近。
天馬山
位於永春縣吾峰鎮(鼇峰)附近。
清.永春人林景和《游天馬山龍肖岩》:
“聞道湖中景色幽,攜詩載酒一同遊。
千尋拗折堆雲磴,百丈奔趨劈石流。
松斡獨扶行客倦,竹聲環極佛堂秋。
山僧妙解登臨意,更指山庵在上頭。”
天竺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天竺山,在縣東北三十裏,極高峻,接南安、仙遊二縣界。”
太白峰
原名蓮花山,位於泉港區南埔鎮。上有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六二七~六四九年)的太白峰寺。
據《泉州府志》載,太白峰山原名蓮花山,因四周群山環抱,層疊有序,如蓮花瓣,而其山峰包裹其中,似蓮花蕊而得名。北宋.端明殿學士蔡襄任泉州太守時,“山上有石,方如碑揭,蔡忠惠書‘太白峰’三字刻其上。”人們即以題刻稱山,逐漸淡忘了原名。
太白峰海拔一百一十七米,山上林壑幽美,峰巒奇秀,有蓮花峰、幼蓮出水、佛指戳天、石龜朝佛等景。蓮花峰以眾多的怪石環抱而成柱峰,貌似蓮花,方圓約十多米,高達14米,主峰周邊還有眾多小石峰,形似幼蓮出水,妍麗多姿。主峰的峭壁上豎刻著“佛光普照”四個大字,字跡遒勁奔放,乃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所書。在太白峰舊寺之後原有石色異彩、酷肖鳳尾的“鳳尾石”和朱熹題字山岩,可惜此二景皆在“文革”期間被毀。
太白峰山下一條平坦的水泥路,自通港路隨山勢直上山頂。山頂的人口處,興建一座高約十六米的石築“滴水觀音”塑像。
太湖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戴雲山)西裏許曰太湖山,盤踞數裏,形勢峻拔,四面崔嵬,上有奇峰羅列十二。山巔平廣數丈,內有池丈餘,影涵大虛,一碧如鏡,因名太湖,俗曰龍湖,又名青草湖。山形如舡,亦名飛舡山。”
烏嶼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烏嶼,在府東北二十裏,四面潮水環繞。民居輻輳,舊有石路,潮至則沒,行者病之。宋.寶祐(一二五三~一二五八年)中,始作橋以通往來,人以為便。”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烏嶼,在(晉江)三十八都,距郡城東二十裏許。四面皆水嶼,上多居民,中有鳳嶼盤光橋。”
烏石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縣(縣治在豐州)西南又有烏石山,與晉江紫帽山對峙,岩石奇勝,俗亦謂之烏山。”
文章山
清.永春人林景和《文章山》:
“千山路盤紆,一徑行屈曲。直上文章山,四圍春草綠。
回憶宋名儒,於此結茅屋。手持萬卷書,閉門時苦讀。
考亭一以至,相賞愜幽獨。朅來尋遺蹤,山中但喬木。
時有冷風來,紛紛松子落。四顧寂無人,前山唱樵牧。”
升文山(龍頭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升文山,在郡治西南。
《海錄碎事》:漢末,王朗為會稽太守,破虜將軍孫策逐之,浮海至東冶。策又追擊之閩越,朗欲走交州,為兵所逼,詣軍降,保於泉山。時登城南升山遊覽,後人名其山曰朗山。
《閩書》:今郡志不收,為《建寧志》竊去。不知建寧在閩越上游,朗本會稽太守,為策所敗,浮海入交、廣,不應反走上游也。
山多奇石,有類襆頭者、硯臺者,皆宋.狀元曾從龍(家故物。明.陳章應居之。章應,洪武初以科第特起泉中,裔孫按察瑛豎坊曰龍頭裏。
今山亦名龍頭山,上有鐵爐廟、龍山寺(即西嶽宮)。”
豐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豐山》:
“豐山,距(晉江)石湖山裏許,上有豐山寺,今廢。
明.何喬遠詩:
‘春風蕩蕩不知寒,雙袂飄然對酒歡。
碧海呼哅來幾席,黃沙曲折到林巒。
羊群石態尊前見,螺髻山形寺裏看。
自得君來成勝事,他年應作讀書壇。’
寺前大小石附之,驟望如群羊然。”
石室山
又名瓦岩山、一片瓦,位於惠安縣城西四公里,屬黃塘鎮南安村。海拔一百二十多米。孤峰突起,處於群山包圍之中。峰頂巨岩相依壘疊,上覆一大岩石,成天然石室。明·戴一俊棄官後曾在此辟石室隱居。後人以石室為天然寺宇,設觀音殿、九仙宮、文昌祠、僧舍、膳櫥,自成佳境。(參一片瓦寺條)
石牛山
位於德化縣城東北四十六公里水口鎮南側,因山上一石似牛而得名。
主峰海拔一千七百八十一.六米,雄視莆仙、永泰及泉南,西北與戴雲山遙相對峙。以山險、峰奇、洞幽、石怪、飛瀑噴泉而著名,是古火山保存較為完好的活標本。
山上氣候變幻莫測,一年有二百多天陰雨。山陡林密,原始森林成片分佈,是難得的綠色寶庫。
石牛哞天
山巔絕頂有巨石,如石牛哞天,故名。清.順治年間進士李道泰有詩:
“片石崢嶸狀似牛,深山獨臥幾千秋?
青苔發背誘毛長,夏雨濕身似汗流。
青草盈塘難下嚥,蒲鞭任打不回頭。
欲尋鼻孔無覓處,天地為欄夜不收。”
石壺寺
石牛山還是閩中和閩東南重要的道教活動聖地。山麓的石壺古寺,始建於明.崇幀庚辰年(一六四○年),一九三九年兵亂中燒毀,近年修復。石壺殿是張公法主的祖殿,香火傳播至閩、台兩省數千個宮、觀、殿、岩及海外。寺前有龍池,池內臥著石牛,在水中似沉似浮,形態逼真。
觀日
在石牛山頂觀日出,可見雲海翻湧,霞光萬道,如海市蜃樓。清代隱士毛一夔極寫石牛雞鳴觀日圖景:
“天雞遙報扶桑曉,五色煙霞盡東繞。
兩儀漸判陰陽開,混沌諒同此時杳。
須臾現出金輪王,一顆晶明滄海表。
銜精浴魄不易高,欲起未起耐瞻眺。
洞口豁然真可吞,如何不教天地小。
羲和吒馭挺三竿,抬頭如掛石壺杪。
萬木共棲赤身烏,千林頓醒黃梁鳥。
岩麓鐘磬啟晨經,長嘯孫登下山了。”
洞天
石牛山景區層巒疊嶂,險峻雄奇。該山是個典型完整的放射狀的火山塌陷盆地,這一中生代火山形成的山峰,構成豐富多姿、奇妙無窮的岩石山洞。山上奇石嶙峋,千姿百態,石洞遍佈,深淺迥異,有九十九洞、十八洞等洞群,大小多達一百多處。洞中有洞,迂回曲折。相傳南宋.紹興年間,永泰道人張自觀、仙游道人肖朗瑞和閩清道人章朗慶曾在此鬥魈魅。岩石上有數十處的腳印、指印以及劍插石、鐵砧石、洗劍泉、石面盆、演法自等遺跡。
岱仙瀑布
十八洞天之下有聞名遐邇的一級落差一百三十九米的岱仙瀑布,是福建省落差最大的瀑布,被譽為“華東第一瀑”。
岱仙瀑布發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溪水流經山勢雄渾的飛仙山峰,從榜上村的水尾山峰缺口飛流直下,稱岱仙漈。部分溪水流到邊崖,在西邊形成一道更寬的、水流似油從漏斗穿過狀的油漏瀑,名油漏漈。由此岱仙瀑布也稱岱仙雙瀑。漈頂雲蒸霞蔚,變幻萬千。瀑布雷霆萬鈞,奔珠泄玉,排山倒海。
漈頂榜上村有飛仙亭,匠人架仙亭於懸崖之上。在飛仙亭俯瞰,岱仙漈懸瀑下臨無際。
古人有詩贊曰:
“上看碧澗懸,下對雲霧逝。始知銀河來,從天接流勢。
仙女騎白龍,山半每搖曳。石山三元君,丹成皆姑娣。
遊戲蒼茫岩,千丈如階砌。虛亭外嵌空,精爽接天際……”
奇石
自山巔深坳間的石壺寺以過,嶙峋奇石無數,遍佈每一個山崗,形態各異,造型別致,如碑坊,如城門,如筆架,如臥榻,如花朵,但以“動物”居多,有石蓮、石葫蘆、石仙諸景,有如蒼鷹、如犀牛、如巨鯨、如飛鳳、如石雞、如壽龜、如石獅、如石虎、如老鵝……
這些岩石或奇或險、或兀立、或橫亙、或連綿,可謂是鬼斧神工。站在絕頂,俯瞰四周,群山蟄伏,山風拂過,猶如百獸蜂擁而至。
摩崖
石牛山還留有古代“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長生塔”、“石壺福地”、“洞天”、“大客台”和一些字跡模糊不清的摩崖詩刻和字刻。
石頭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石頭山,在萬歲山之左前,與赤城山相連。今人誤以此為法石山。
《閩書》:山盡處有三山傑出。山陰疊石數筍,危如欲墜,目為天石。上有真武殿,宋時望祭海神之所。
泉州石龜山(龜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石龜山,出(郡城)臨漳門外一裏許,三峰高聳,其形如龜,山川壇在焉。
《閩書》:‘山有石,卓立二丈許,名石筍,筍江以此得名。’
隆慶《府志》:‘宋.郡守高惠連以私憾擊斷石筍,明.成化間郡守張嵓補而屬之,今歲久苔生,漸不見舊斷之跡。’
元.釋大圭詩:
‘危石青入雲,上有千歲木。
我來臥其間,天風響岩穀。’”
晉江石龜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石龜山,此又一石龜。在象陷山(象陷山在華表山北數裏)東南十餘裏。峻壁二丈許,石形如龜。宋.岳珂《桯史》雲:余外家居泉之石龜是也。”
石塔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石塔山,距石龜山西一裏,在石筍橋南。
其山從腰至麓有一大磐石,與江相接,長二百餘丈,穿伏于水。俗名石皮。《閩書》:邱文莊濬嘗問蔡文莊清:君郡有萬家石,存否?即此石也。
上有石塔院,及劉忠順亭。
宋.王十朋《出郊迓客至石塔院憩劉公亭》詩:
‘春日西郊外,江亭眼界嘉。青桐映樓閣,紫帽抹煙霞。
雨過牛耕野,潮回鷺立沙。河梁阻攜手,空起逝川嗟!’
又有曾從龍別墅,今皆廢。
深滬石壁山(獅山)
位於晉江東南部深滬鎮,亦名壁山、獅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石壁山》:
“石壁山,在(晉江)深滬村,亦名獅山。
《閩書》:石刻‘深滬’二字,相傳為羅隱書。
今山中不見“深滬”兩字石刻,唯見“璧山”兩字石刻,疑為羅隱所書,故歷年來深滬、璧山相與沿傳。
山有崇真寺,旁有複井。
左為彌陀山,下有天竺井,水甘,旱不枯。
右為青山,有市心保井,亦名寶泉,遂以名庵(寶泉庵)。庵左無蚊,亦以為隱讖雲。
明.詹仰庇詩:
‘層崖分五澳,疊屋聳孤岡。風土魚蝦藪,邱園粟麥鄉。
壁山喬木古,玉井細泉香。獨浩乘槎興,欲尋垂釣方。’
明.王之詔《同李廷機遊石壁山》詩:
‘壁峰凝撓翠,高插紫雲端。寺古經聲韻,江空曙色寒。
巉岩層獻秀,潮汐疊洄瀾。攜手同游眺,洋洋壯大觀。’
明.李和原韻:
‘同遊從遠眺,江寺插雲端。地挺金獅秀,湘翻玉虺寒。
嵐光懸壁翠,霞影印滄瀾。拜謁欣瞻仰,泱泱表海觀。’”
泉州石壁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石壁山,按此近萬歲山者,非深滬之石壁山。”
龍塘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志》雲:縣西南二十余裏有龍塘山,嶺曰龍門嶺,石壁夾峙,舊有龍門驛,道出同安縣。”
龍潯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龍潯山,縣治東北。山勢峭拔數千仞,蜿蜒如龍,縣主山也。宋.紹興初,令吳崇年鑿山築寨以禦寇。”
龍首山(龍頭嶺、龍頭山)
位於晉江北部池店鎮,在紫帽山東南麓,因山有龍翔之勢而名,亦名龍頭嶺、龍頭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龍首山》:
“龍首山,在紫帽東南麓,山有龍翔之勢,亦名龍頭嶺。
宋.錢熙詩:
‘殘年仍置閏,五日恰逢春。攜酒客獨賞,敲門僧不嗔。
雙松如拱立,萬井自橫陳。精舍故盤礴,元規塵上人。’
下有安福、保福二寺。今廢。
其下有妙峰堂,唐.歐陽詹別墅在焉。《閩大記》:‘詹與裏人王式、吳播、薛壽、鄭簡、康暐、王雲卿相善。諸公輒以進士目詹。詹父博羅丞令其赴舉,特與諸公會此詢諮可否,後人因其地建妙峰堂。’今亦廢。
又東有歐嶺,詹所居之後山也。”
玉蘭山
位於晉江西南部安海鎮靈源山旁。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玉蘭山》:
“玉蘭山,在靈源山下,出城南四十裏,地名靈水。
山多蘭蕙,散佈于巨石林木間,葉長而麗,有光,廣較大於韮莖,皆五花,色白如玉,香聞裏許,芬馥異常,雲是仙種。
故老雲:宋時有人駕屋其上,隱其姓名,曰‘一笠山人’,其神情淡如也。嘗有句雲:‘洞裏煙霞無人共,時聞仙香特地來。’因榜其室曰‘仙洞’。又於山前構一小亭,下有巨石,平如砥。石上一跡,名曰仙踵石。世傳仙人欲駕雲登天時,跨一足於其上,跡深寸許,遂顏其亭曰‘仙踵亭’。旁植名菊異花嘉蔬綠蒟數徑,外環雜卉為籬。
有詩雲:
‘閑依大古松,滿眼煙雲翠。
種菊山前徑,叢離仙犬吠。’”
玉葉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玉葉山,即打石山。在(晉江)四十七都,上有紗帽石,下有圓覺漈,懸流瀑布,又有仙人掌跡、圓覺寺。
明.郡司馬賴統隱此。其詩雲:
‘大石倚山巔,長虹掛目前。
仙人留掌跡,萬古景風煙。”
注--大石:指紗帽石。
白虹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白虹山》:
“白虹山,在郡北百餘裏,其脈從仙遊、永春交界之鵓鴿嶺發出。鵓鴿俗稱白鴿,又訛為白隔。左右有日月峽,束細入脈,不過丈餘,得子脈之正氣。
三十餘年前,永春人以礐廁界碑壓其處。經增生吳廷拔于嘉慶十九年甲戌(一八一四年)請前守富信移文填徙,未及舉行。繼守徐汝瀾入永理案,會同永春州填塞遷移,永遠遵行。載賜恩山下後茂鄉告示石碑。
以其垂瀑如虹,故名。宋.莆田陳宓隱居其下。
《閩書》:‘山有白虹漈,有龍潭,歲旱禱之,雲氣升潭中,如虹,三日內必雨。’”
白嶼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白嶼,在石湖港西,聳出江中,洛陽、聖姑、北鎮、石湖諸港分匯之處。左右多沉沙,遷徙不常,屢為商舶患。此二嶼(岱嶼、白嶼)在海中亦以鎮水口。”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志》雲:岱嶼相連者為白嶼,聳出江中,為洛陽、聖姑、北鎮、石湖諸港湍流分匯之處。而左右多沉沙,遷徙不常,屢為商舶患。”
仙跡岩
位於南安水頭大盈附近。山不甚高,但有“仙腳跡”和“仙腳桶”天然仙跡而聞名。
“仙腳跡”頗似人腳印,又寬又大。傳說誰的腳分毫不差地與“仙腳跡”吻合,即可成仙。
“仙腳桶”象個水桶,有不幹凅的山泉.
仙人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仙人山》:“仙人山,在永甯衛(今屬石獅市永寧鎮)。巨石盤繞,上有仙人跡。出衛城半裏許,石臨海側,崎嵌堆崎,如篆如椔,木如假山,奇莫名狀。”
芝山
位於石獅市祥芝高蓋山以北瀕海處。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芝山,即祥芝。在(晉江)二十一都。
上有‘小山叢竹’四大字石刻。
又有宋.邱葵石刻詩。曰:
‘床頭枕是溪中石,井底泉通竹下池。
宿客不懷過鳥語,獨聞山雨對花時。’”
相傳,南宋.道士趙永嘉曾在同安主簿朱熹手下做事,後來則去修煉道術。他學到馴虎守室的本領,住處有虎鎮守,他則四處遊覽。當時晉江出海口的小山上生長一種芝草,凡鄉人送給趙永嘉食物,趙則贈與一束芝草。有鄉人用芝草飼牛,牛酣睡數日不醒。鄉人擔心牛死掉,又找趙永嘉,趙予草藥使牛醒。趙永嘉采草之山名芝山,出海口稱祥芝澳。
芝山石刻“小山叢竹”四大字,系朱熹所題。據傳,宋代抗金名將劉錡裔孫文聚卜居芝山南麓,曾禮聘同安邱葵來此執教。邱葵為朱熹得意門生,師生感情深厚,故朱熹曾來芝山遨遊,留下此題刻。
“小山叢竹”石刻之下,原有邱葵的詩刻一首,文革中被鑿毀。詩雲:
“小山叢竹綠油油,把酒臨風撫清流。
仙人墨蹟今猶在,為換生餘幾多愁。”
聖泉岩
《安溪縣誌》載:“聖泉岩在駟馬山(今屬官橋鎮)。岩最高,登巔遠眺,可望郡中清源山。岩產茶甚佳……岩後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竭……”
明.萬曆《安溪縣誌》載:“茶名于清水(清水岩,參見《泉州寺廟.清水岩》),又名於聖泉(聖泉岩)。”
唐.天祐中(九○五年左右),駟馬山建有安常院。宋時有一俗姓裴的高僧,在聖泉岩居住。相傳聖泉岩最早的茶為裴僧所植,後傳授植茶技藝與鄉人。
東平山(附:臥龍山、龍盤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
“《志》雲:縣北二十裏有東平山,一名北山,群山連屬,東有平原三四裏,複起一峰,因名。
又東南數裏曰臥龍山,盤曲回復,中起一峰,如龍首之昂聳。
又南曰龍盤山,山勢蟠繞如龍,與螺山相峙。”
古陵坡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古陵坡,在縣東。明.正統十三年(一四四八年),鄧茂七由德化、永春、安溪寇泉州,知府熊尚逆戰于古陵坡,敗死。或曰坡在南安縣境內,近泉州城南。”
聖姑山(鷓鴣)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聖姑山,在(晉江)三十六都。《閩書》:‘地產大菇,裏人異之,即地建祠,訛為聖姑。’
周道光《碧玉球記》:疑靈山為聖姑,非是。
按:產菇何以建祠?殊屬無謂。
今人稱其地為鷓鴣也。”
圭峰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圭峰,在縣東北四十裏,與黃崎山對峙於海門。”
圭壁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山川志》:“圭壁山,在羅裳(晉江羅裳山)之東,其形如圭,故名。”
樂嶼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縣治)東北海中有樂嶼,舊有民居,明初遷於內地。”
後洋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
“後洋山,在縣西北五十裏,最高,下為平疇。一名大洋山。
又西北六十餘裏有朝天山,以勢若插天而名。上有天寧岩。
又西北曰鐵礦山,產鐵。”
齊雲山(附:三貫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志》雲:縣東北十餘裏有齊雲山,高接霄漢。
又有三貫山,三峰秀拔,勢貫雲表。”
華表山(寨牆山)
又名寨牆山,位於晉江中部羅山鎮。海拔二百五十九.五米,因山上雙峰角立如華表然,故名之。又因山頂建有古寨,俗稱寨牆山。山上有紫竹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華表山,在(晉江)五都,雙峰角立如華表然。
麓有草庵,元時建祀摩尼佛。
明.黃鳳翔詩:
‘琳宮秋日共躋登,木落山空爽氣澄。
細草久湮仙嶠路,斜暉暫作佛壇燈。
竹邊泉脈鄰丹灶,洞裏雲根蔓綠藤。
飄瓦頹垣君莫問,蕭然一榻便嶒崚。’
庵(草庵)後有萬石峰,有玉泉,有‘雲梯百級’諸題刻。
又有石形如蝦蟆,春夏間常吐霧,漫山佈滿,與海霧參連。”
行輦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行輦山,在獅山前下輦鋪,俗名下輦(屬晉江北部池店鎮)。相傳宋幼主遭蒲壽庚之叛,南行至此下輦,故名。
《閩書》按:‘宋.淳祐《府志》已載是山,其時未有幼主事,恐或傳聞附會之誤。’
明.朱輅詩:
‘古廟荒村裏,英靈向此依。昔經玉輦駐,今見夕陽微。
塵跡千年在,香煙到處飛。幾番追宋室,惆悵欲忘歸。’”
西山岩
位於石獅市永寧城北西厝。登之可俯瞰平疇,遠眺滄海。
元.王翰遊歷此地,篆書“海天一色”刻於岩上,筆法圓潤,頗有古意。
後人詩曰:
“北出鼇峰山疊連,堪從絕頂俯平川。
水天一色無雙樣,月映澄波恍西妍。”
回龍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回龍山,去石頭(豐澤區東海法石石頭山)十裏(與石頭山相連)。山勢自北山(清源山)分支,盡於海,有回顧州治之狀。”
靈山
位於泉州城東門外約三裏鹿園,山形似獅子戲球,山高僅五十多米。
聖墓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靈山,鄉名聖墓。在(晉江)三十七都,下瞰東湖。明.尤烈隱處。”
靈山南麓有伊斯蘭教聖墓。
明.何喬遠《閩書》載:唐.武德年間(六一八~六二六年),伊斯蘭教教主穆罕默德派遣門徒三賢沙謁儲、四賢我高士來泉州傳教,卒於泉州,葬於靈山。從此泉州伊斯蘭教徒崇為聖墓,稱其山為靈山。
《泉州府志》引用此說:“聖墓在靈山。靈山有默德那國二人葬焉。相傳唐.武德中來朝,有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卒葬於此,葬後是山夜光顯發,人異而靈之,名曰靈山。”
風動石
在“聖墓”對面一百米處,是古城十大勝景之一“玉毬風動”。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靈山》:“《名勝志》:山門之左,磐石可觴,坐百人,中一巨石兀然動搖,明.知府周道光名曰‘碧玉毬’,石刻三大字。”
周道光還同時題刻“天然機妙”四大字。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靈山》收錄明.朱梧《詠碧玉毬》詩,曰:
“湖邊球石碧琅玕,太守題名擁紫壇。
湧月寒開雲母殿,流星秋瀉赤瑛盤。
動時錦水將輪學,圓處巴山作鏡看。
幾度鶴笙天外過,仙姝閑駐弄珊珊。”
注--湖:東湖。太守:明.泉州知府周道光。雲母殿:仙宮。巴山:巴山神女。]明.周道光《碧玉毬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靈山》收錄明·泉州知府周道光的《碧玉毬記》,曰:
“泉州郡城之東為仁風門,門之外半裏許,稍折而東南,遵湖岡行望之,壘狀鬱肰,祥光瑞靄,隱隱呈露其中,若有真藏焉者。問之土人,曰:‘此靈山聖墓也。’
考之郡乘不載,見於山敘者曰:‘北山(清源山),府城之主山也。其東支為石壁、石頭、聖姑、紅蝦諸山,疑聖姑之名即此。’
蓋自異域之教流入中土,有回回教者,其始祖不知何代姓氏,樂此邱而藏焉。餘心異之,別駕關朱明公先期集同志者五六人偕餘往焉。
入門,逕路甚湫隘;登其堂,境界覺別;陟其巔,中有鬣封者三,即聖墓也。
墓之前右有小閣,為禮拜所;左有疎軒可憩,面西而南,戶可以遠眺,望霓源、寶蓋,隱約橫亙;蚶江、法石,周遭環抱,不暇悉數,而東南之勝概,一覽在目。
門之東有比邱尼廬,後為浮屠藏蛻之地。
門之左有石一區,曠而夷,上可坐百人,中有卷石,其形似丸,而下不屬,勢重萬鈞。然以一夫撼之,則兀兀然動搖,亦奇觀也。或曰此山之形類獅,而是石則類球。再考之郡志,府城之南十裏有獅山,則此特以意象言之,而非其名之正也。余以此石類毬,而其色蒼然,沈碧似玉,因名之為碧玉毬。
吾聞大道無名,元始無形,太極一丸也。兩儀肇判,天地卵丸也。二曜成魄,日月跳丸也。須彌為芥子,泰華為稊米,動靜互根,名實奚辨?矧山之名曰鼓、曰帆、曰旗、曰爐、曰筆、曰帽,似茲者不可殫述,皆得象斯得名者也,又何獨於毬焉疑之!
僉曰:‘大哉言歟!名稱之矣。’”
摩崖詩刻
在風動石南側岩壁上,勒有汪道昆二律。
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一五六五年)初冬,時任福建巡撫的汪道昆訪尤烈遊靈山,寓吳權書舍,題《訪尤使君遊靈山,寓隱士書舍,時林大夫攜酒同往》二律記遊。詩曰:
一“君從彭澤上書還,獨向祗園借榻安。
留客聊將歡喜食,逢人不著惠文冠。
夜闌高枕聽鐘磬,曉起大觀詠海灘。
最是名山堪自適,莫投車轄且加餐。”
二“白社無如隱叟豪,青山況複得吾曹。
自攜家醖來精舍,更喜盤餐出遠庖。
松柏森森礱石蹬,芙蕖冉冉媚江皋。
已拼此日持鼇飲,聊慰他時汗馬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靈山》收錄第一首前四句,題作《都禦史汪道昆行部造謁贈詩》。
在風動石北側岩壁間,有朱炳如、李燾詩刻。
朱炳如於明.隆慶間任泉州知府,某年除夕前一日,偕李燾出郭,尋尤烈未遇,與李各詠二絕。由晉江縣主簿張訓於明.隆慶五年(一五七一年)秋刻之於靈山。
朱炳如詩曰:
“白雲長日對靈山,中有仙人自往返。
我欲從之蹤跡渺,岩僧指點翠微間。”
“淩風躍馬到空山,所謂伊人去未還。
獨坐書齋誰是主?令人吟望海雲間。”
李燾詩曰:
“碩人高蹈隱靈山,聞說群仙日往還。
愧我囂塵猶未脫,無緣晤語白雲間。”
“對酌清樽看暮山,碩人尚未杖藜還。
荒村寂寞煙霞杳,空有梅花滿穀間。”
靈源山
位於晉江安海鎮北面七公里處靈水村背後,海拔三百零五米,是泉南名山。《泉州府志》:“山雄跨四裏許,高出東南諸山。”靈源山林木蒼鬱,多幽崖怪石,歷代摩崖石刻甚豐富,是泉南名山。
唐.以其山頂高平,稱為大平山;又以其山形如飛鵬,稱為大鵬山;北宋.仁宗.嘉佑年間(一○五六~一○六三年)禦史吳中複、吳中純昆仲于此隱居修道,改稱吳明山、吳山;後因“時見山中湧出靈源”,紆回於山下,大旱不竭,稱之靈源泉、靈泉井,故名其山為靈源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羅裳山,在府南三十裏……又南十裏曰靈源山,蜿蜒數十裏,高出東南諸峰。上有靈泉,大旱不竭,一名大平山,以山頂平正也。亦曰吳山。《志》雲:山西北麓有吳明宮,亦曰吳明山,昔有吳氏隱於此,後人為宮以祀之。又有石曰望江石,南瞰大海外,如在眉睫,絕頂又有紫霞峰。”
相傳隋代有僧人于山頂建“紫雲室”。《泉州府志》:“唐時道士蔡明浚居之。”南宋.僧守淨擴建之。
元代陳友諒部將張定邊、號沐講禪師建靈源寺於山腰。
靈源山歷代有不少儒生結廬讀書。
唐代首開八閩科第的歐陽詹就曾居此山讀書三載。
《泉州府志》載:“有靈源庵,宋.進士林知讀書處。”林知讀書終老靈源山,並終葬於此。其後,林知裔孫,曾寫下傳世之作“山外青山樓外樓”的詩人林外,也曾讀書山中紫雲室。
山中還有如元代任過潮州路總管、元亡後寓居本邑沙堤的王翰,常盤桓靈源山上,自稱“友石山人”。
明代黃克晦、王慎中、陳讓、張瑞圖、蘇浚等名士都留下詠靈源山的詩篇,至今為人傳頌。
靈源山中有靈應著稱的千年古刹——靈源禪寺,以及步雲關、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雲室、靈泉井、七星墩、公婆石、獅仔石、靈壺天等勝跡。其中“靈壺天”三個娟秀的楷書大字,是裏人明.太傅尚書吳淳夫於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題寫的。
南坡得天獨厚地保存著一片罕有的青崗櫟、卡氏栲和巨樟等常綠闊葉林、山上長滿松柏,花木掩映,山石嶙峋。
《安海志》錄元.王翰《詠靈源山》詩:
“旭日照高岺,天風振遠林。不因滄海色,哪識白雲心。
瑤樹吞香滿,珠林積翠深。坐來明月上,何處起潮音?”
靈秀山
位於石獅市西南靈秀鎮,海拔一百七十四米,與泉州城東的靈山、晉江安海的靈源山互為犄角,並稱泉州“三靈”。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靈秀山》:
“靈秀山,在(晉江)二十一都,距郡城南五十餘裏。
隆慶《府志》:‘上有小岩,昔人結庵其側,海潮至則石潤,退則石燥,因名海潮庵。宋(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年).石起宗讀書其內。’
海潮庵位於空相院聖殿后有小岩旁,是歷代文人雅士唱吟詩書之處。
《閩書》:‘山舊有空相院、淩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龍泉、青蓮池、濯足池、待月橋、君子石、盤陀石、靈蛇洞諸勝。’”
空相院為五代.梁.開平二年(九○八年)僧人如默重建,後改名“金相院”。
《容卿蔡氏族譜》載:“山下有白鶴井、應潮窟、百丈泉、雞鳴崗、香煙石……”等十二奇。
靈瑞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
“靈瑞山,在縣南三十裏。橫列縣治之陽,若屏障然。中有孤峰特起,曰靈瑞岩。麓有龍泉,一名龍泉山。
《志》雲:山北十裏有峰崎山。又北三裏為輞川山,有居民數千家。”
楊梅山
位於南安市康美、洪瀨、梅山三鎮交界處,山中有久負盛名的佛教名刹雪峰寺。(參見《泉州寺廟錄.雪峰寺》)
清.釋如幻(參見《泉州人名錄.如幻》)《楊梅山》:
“古寺楊梅山一半,檻外崺峛群峰亂。
官田人去已陳跡,佛閣年深猶壯觀。
霜酣紅樹錦千層,溪帶平蕪練一段。
人事往來成今古,山體如舊那曾換。”
注--古寺:即指雪峰寺。崺峛:山低坡長貌。官田:公家之田,魏制耕官田者官民對分。
楊子山
山勢高聳如髮髻,原名崎髻山;又因與鴻漸山並峙,遠看似一對乳峰,也叫雙乳山。位於南安市石井鎮西北隅郭前村境內,海拔四百二十六米,是戴雲山脈南伸濱海的餘脈,諸峰逶迤,惟楊子山獨秀。
山腳有大慈林,山腰楊山書院遺址旁邊有有朱文公祠,山南麓有清水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公佈為南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崎髻山改名楊子山
楊子山原名崎髻山,其改名楊子山,與唐末·結廬山中岩下讀書、采藥的樵夫楊肅(亦稱楊樵,水頭人)有關。
一說開閩王王審知慕楊肅名,請其為王后治疾,楊肅手到病除,辭卻重金之謝。於是王審知封他為“太乙真人”,崎髻山也改名楊子山。
一說景福二年(八九三年),南安民間醫生楊肅為皇太后治癒痼疾。唐.昭宗封崎髻山為楊子山,敕封楊子山的楊肅讀書處為楊林書院,這是史料記載中泉州最早的書院。
楊林書院遺址
楊山書院已廢,但遺址仍可辨。遺址坐北朝南,東頭是隔開的三個小間,中部是一過道,西端為大廳。遺址前有一塊不知立於何時的“唐.楊肅、宋.呂大奎、泊有明諸先輩俱讀書於此”石刻。根據《閩書》等記載,在楊子山授課、讀書的,還有宋.舉人林文彬、明.欽賜進士黃鉞及鄭普、李文纘、吳複清、許拱等。
南宋,理學大家朱熹曾在楊林書院講學,引得四方賢豪來訪求教。後人在朱熹講學處舉建朱祠,曾再三遷建。
碑刻
楊子山現發現古代碑刻四處,這四方碑記所立年代都在清乾隆、道光年間,其中三方與後人紀念朱熹有關。由下及上分別是:
《清水岩重建朱文公祠碑記》,鑲嵌在楊林書院遺址大廳正牆上,清.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重建清水岩時立的,詳細記述遷址重建始末和規制。
《清水岩重建朱文公祠碑記(五文昌祠附)》,位於清水岩右下側大榕樹下。
《會清水岩記》,明.鄭普書,位於清水岩大殿前廊西牆上,清.道光年間鄭普十二世孫撰寫並立,記述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年)鄭普榮歸故里與同學相聚之事。
《兆元閣朱子祠碑記》,清.道光年間在青雲梯上方新建兆元閣遺址時立。
摩崖石刻
楊子山有摩崖石刻石刻二十多方,年代從宋至清。
南宋.朱熹題的“極高明”石刻,立在性願舍利塔頂偏東南高處,每字徑三十釐米乘二十五釐米,左下方落款“晦翁”。朱熹還留有“仙苑”、“眠琴”等摩崖石刻。
明.萬曆丙戌(一五八六年)鄭西玄書“山海第一”石刻,位於山脊鏡面石上。
楊子山南麓清水岩山路口巨岩上,有象懷和瘦生詩刻各一首:
象懷詩曰:
“不盡登臨境,蕭然野興閑。泉聲棲絕澗,雲氣繞空山。
一曲滄浪罷,千林杳靄間。摩挲追古跡,著意蘚痕斑。”
瘦生詩曰:
“仙凡真隔世,坐久道心閑。俯激疑天地,高懷寄此山。
帆歸滄海外,衣振白雲間。暮靄催人去,餘霞散行斑。”
清水岩南面有泉水,有石刻“枕泉”、“不舍”。寺後山勢徒然變陡,階梯陡峭,難如登天梯,“青雲梯”就刻於此峭壁上。巨岩上有宋.南安林文彬詩刻一首:
“一山高出眾山巔,路轉峰迴別有天。
石磴棲雲人自遠,僧寮隱樹地卻偏。
帆歸浯海滄波外,花笑春風古洞前。
乘興招遊尋禊事,殘霞薄暮上溪邊。”
注--浯海:浯嶼與大陸間海面。禊事:袚祭,為消除不祥,常于春秋兩季于水濱舉行。本詩作於上已日,陰曆三月三日上已修禊尤為流行。
在重修的朱文公祠旁,還有宋.林文彬題,其裔孫林鵬程勒的登楊子山感言。
此外還有未到山腰清水岩前道旁的“小憩”、沿蜿蜒小路臺階而上的“通幽”、“別有天地”、清水岩旁的“仰止”、“曾見一人”、崎嶇山徑攀援而上的“山海大觀”等石刻。
陳五郎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陳五郎山,在縣北三十裏。最高,晴明可以望海。”
陳岩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陳岩山,在縣西二十六裏。中峰尖聳,東、西二峰屹立,謂之二台。
昔有蕭姓者開路于山左,通龍岩、尤溪二縣。憑虛架石,下瞰深谷,過者股忄栗。峰迴路轉,如羊腸一線,幾三四裏,行者仄足而過。地名馬跳石崖,刻字曰‘一夫關’。下臨石澗,俯視深箐蒙翳,但聞水聲,即陳岩溪之上流也。石樑橫其上,曰‘高騫橋’,亦名‘馬跳橋’。自七都至六都,必逾此橋。
而西又九十餘裏為縣之一、三都,地漸入漳平界矣。”
雞母岫山(附:河澗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雞母岫山,在縣西北六十裏。嘉靖初,官兵敗汀漳賊於此。
山之東南十餘裏曰河澗山,盤回起伏,凡九十九峰,一名大池岩。
相近又有礦山,產鐵。”
雞髻寨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縣西北百餘裏為雞髻寨山,地甚險阻,峰如雞髻,中有石門隘。”
佛耳山
佛耳山位於安溪祥華,以其狀肖佛耳而得名,又名佛天山,西南麓與華安相連,跨美西、白玉等八個行政村。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
“《志》雲:縣西北八十裏有佛耳山。其山峭絕而高大,可耕可廬。一名佛天山。
又西北二十裏有石鼓山。其相接者曰石梯嶺,巨石盤回,凡五十餘級。”
佛耳山山頂空氣清新,頂端岩石中有奇泉泊泊溢出,四季不絕。周圍千岩萬壑,適逸交錯,林木蓊鬱,泉水琤淙;每逢晨昏,日霞交映,晦明變幻,蔚為奇觀。
佛耳山下乃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隱居地。西元九五六年,詹敦仁周遊全縣,獨愛此僻靜地,擇此結草為庵,定居下來,取名“清隱堂”。南宋.鹹淳八年(一二七二年),詹敦仁父子俱封侯,並敕賜廟號,易名“靈惠廟”。
花石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縣東南三裏曰花石山。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年),官兵拒賊于此。”
均山(附:飛仙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
“均山,縣東北百八十裏。山勢峭拔,延廣數十裏。
相近者曰飛仙山,兩峰角立,懸崖峭壁,瀑布飛流,高數千仞。”
穀口山(附:五峰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
“《志》雲:縣(縣治在豐州)西南二十裏有穀口山,峭拔森列,其中盤邃如穀。
又南為五峰山,有石室靈泉之勝。”
赤城山(赤馬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赤城山,在(晉江)三十六都,距郡城東南十裏許,土色純赤。
《閩書》:‘相傳晨昏間有赤馬出食人禾,追之則入山中,故又名赤馬山。’”
青山
位於惠安縣東南沿海山霞鎮下坑村境內。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志》雲:縣南有青山,山面大海。王閩將張悃嘗立寨於此,以禦海寇。”
張悃,光州固始縣人。光啟元年(八八五年),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後任閩將。清.嘉慶《惠安縣誌.卷二十八》載:“張悃,五代時天下割據,兵燹疊告,民各鳥獸四散,鄉閭不保,悃集民兵訓練之,旗鼓嚴肅,刁鬥時巡。青山一帶,盜不敢犯,桑麻無恙,雞犬敉寧。”
張悃歿後,鄉人即在青山建一小廟祀之。《閩書》:“將軍張悃立寨山上,以禦海寇,鄉人因建廟奉祀。”明.嘉靖《惠安縣誌》亦載:“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禦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年),在青山始建青山宮。南宋初年,青山王信仰得到官方承認。惠安群眾尊張悃為“惠安境主”。青山王信仰至今已逾千年,其地域分佈相當廣泛。
青陽山(青龍山、八仙山)
在晉江青陽鎮。因其地氣清而常溫,山脈蜿延如龍脊,故名青龍山。後相傳古有賢人隱居山之陽,改名為青陽山。山有八石,名八仙石,故亦名八仙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青陽山,在(晉江)二十七都。
山有八石,名八仙石。(八仙石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旁為石鼓山(山有圓石敲之咚咚有聲),有廟(石鼓廟),中祀順正王。宋.郡守真德秀禱雨於此。
又有法雲寺。
又有八賢祠。”
岱嶼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岱嶼,在府東南六十裏,突起海中,介於石湖、北鎮兩山之間。《志》雲:岱嶼相連者為白嶼……”
又載:“岱嶼,在(惠安)縣南大海中,舟楫必經之地,常有戈船守此。”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岱嶼,在海中,介石湖、北鎮兩山間,郡水口山也。海舟由此門出,行二日,至高華嶼。又二日,至鼊嶼。又一日,可至琉球國。又有護田嶼,地亦相近。……此二嶼(岱嶼、白嶼)在海中亦以鎮水口。”
岱峰山(青牛山。附:青石山)
位於晉江南部東石鎮,因山峰雄偉而名,亦稱青牛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岱峰山》記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岱峰山》載:
“岱峰山,在郡東南。
《閩書》:中有石佛岩(即建于宋.嘉定九年的南天寺,初號石佛岩,亦名石佛寺。)。相傳未岩時,石露夜光三道。宋.嘉定中,僧守淨鐫彌陀、觀音、勢至三尊,旁刻‘泉南佛國’四大字,宋.王十朋書,字高六尺許。……
國朝清.康熙間,邑人吳英建寺(重興)。
近地為青石山,上有塔。淳祐《府志》:‘青石山,巨石峙平野,廣袤數裏,高十數丈。民遇亢旱,即其頂禱雨。’”
題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岱峰山》收錄的岱峰山題詠有:
明.黃鳳翔詩:
“百年勝跡已蒿萊,此日蓮宮法象開。
寶佛遙從蔥嶺下,山僧夜夢宰官來。
廚鄰香積分齋供,步到丹梯俯化台。
欲問禪房何處所?夕陽空促筍輿回。”
明.黃伯善詩:
“步出津亭一水東,閑雲斷處見孤峰。
白蘋紅蓼江天淨,曲徑叢林野寺通。
海氣侵階晴亦雨,潮聲著樹晚多風。
遊人不是悲秋客,萬裏關河眺望中。”
又:
“冷落龍山負勝遊,酒狂詩聖兩休休。
浮生此會猶難偶,世事何人得自由?
有恨黃花空對雨,無情白髮易驚秋。
我來獨領西風坐,昨夜江靈為破愁。”
又:
“一年佳節又重陽,深約黃花共舉觴。
只好登山尋野寺,不妨冒雨過江鄉。
禪心鳥性忘機久,茗椀蒲團引話長。
載酒自來還自去,無端秋思太輕狂。”
又:
“嶒梵 刹自天來,六祖傳燈舊法台。
古石無光纏紫蔓,殘碑半滅臥蒼苔。
僧歸海月遲遲上,客坐山花故故開。
籬外白衣還送酒,淵明支遁兩徘徊。”
朋山
由大小相仿的大陽山、小陽山兩座山峰並列雙峙,又名雙陽山、雙乳山、雙髻山,與清源山、紫帽山、羅裳山並稱泉州四大名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雙陽山在府北四十裏,泉山(清源山)來脈也。兩峰並峙,曰大陽、小陽,在南安縣則謂之朋山,在永春縣則謂之雙髻山。蓋山接三縣界,各以形似名。”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雙髻山,在縣北十裏。聳結二峰,若雙髻。一名朋山,上有仙人池。
又北數裏曰高鎮山,形勢高聳,遠出眾峰之上,為一邑巨鎮。
又北為高嶺山,亦高壓眾峰,其頂平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大陽山、小陽山,在(晉江)四十都,距郡城北十餘裏。雙峙若圭,二山合言曰‘朋山’,亦曰雙陽,俗又號雙乳山。
《閩書》:‘郡多兄弟登榜者,二山之祥也。’
宋.曾會記略:‘泉西北,岡阜連絡;若虎而蹲,若龍而奔,黛滴藍噴,藏煙泄雲,自遠而來,豁然屏開,雙峰對峙,中坦數裏。二山木星,有儒朋氣象。’
宋.紹興丁醜(紹興廿七年,一一五七年),進士李起居屋對朋山,名並玉堂。郡守王十朋其同年也,贈詩雲:‘主賓對榻成三友,伯仲摩雲拱九重。’
可見二山勝概。
明.蘇茂相詩:
‘橫岡疊巘總縈蟠,忽有雙尖削翠巒。
並蒂秋開金菡萏,連枝露浣碧琅玕。
宮眉遠借雲間色,仙掌平分曙後寒。
莫怪朝來頻柱笏,雌雄劍氣倚天看。
明.鄭之鉉詩:
‘郭北如弦路,嶔崎峻嶺聞。群峰攢海出,絕頂對天分。
大小摩雙乳,高低隔萬雲。西成今沃土。鎌割正紛紜。’
又小陽山麓有青陽室,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都中乾社同人充銀於寺僧構樓以祀奎星。施世瑚及本學教諭葉文輈皆為之序。”
朋山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朋山嶺,在(晉江)三十九都,距郡城北十裏。
自雙陽逶迤數裏,疊上而高聳起此嶺。其南尤陡絕,勢如隔限前後,故曰朋山嶺隔。
古洛陽未橋時,避險者從此到白虹山,左入仙遊以通省會,於此處立關,顏其門之前後曰:‘天分南北,地儲禎祥。'今關廢,二石存焉。
府、縣誌以大、小陽為朋山,而不別言此嶺,似此嶺即為雙陽者。然非是。蓋此嶺去雙陽尚遠也。”
寶蓋山(大孤山)
位於石獅市東十裏許永寧鎮境內,海拔二百零九米。
清《讀史方輿紀要》記文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
“寶蓋山,府東南四十五裏。一名大孤山。
絕頂有石塔(關鎖塔),宏壯突兀,出於雲表,商舶以為抵岸之標。
半山有虎岫岩,東南跨海。
又有玉泉井,在石塔下,隨海潮汐以為盈縮。
相近者曰金鞍山,亦名小孤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記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寶蓋山》載:
“寶蓋山,在(晉江)二十都,距郡城東南四十五裏,俗名大孤山。
明.處士趙複隱處。……
絕頂有石塔,名關鎖塔。關鎖,水口鎮塔也。高出雲表,登之可望商舶來往。宋·紹興中,僧介殊建。又俗謂之姑嫂塔。
山下有聖泉井,山南五裏許有虎岫岩,雲石光潤,林木青蔥,瀕海特勝。……
國朝清.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都人于山腰建文昌閣。”
題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寶蓋山》收錄的寶蓋山題詠有:
明.黃克晦《登寶蓋山》詩:
“亂嶂邊江出,大孤山最孤。鮫宮依斷石,僧路入平湖。
急雪飄難聚,飛禽過自呼。青天憎獨立,誰複插浮圖。”
注--亂嶂,如屏障之群峰。鮫宮,蛟龍所居之地,此處當指虎岫寺。浮圖,也作浮屠,佛教名詞,梵文音譯,有人稱佛教徒為浮屠氏,佛經為浮屠經。也有把佛塔的音譯“卒堵波”誤譯為浮圖,因稱佛塔為浮圖的,此當指姑嫂塔。
明.詹仰庇《詠寶蓋山》詩:
“寶蓋峰孤控海東,西來金馬遠爭雄。
手摩霄漢千山盡,眼入滄溟百島通。
虎豹風生幽澗底,魚龍雲起大波中。
天涯恍有神仙氣,一嘯泠然若禦空。”
寶覺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寶覺山,在法石(今豐澤區東海法石村)東,距郡城東南十裏許。
上有海印室(海印寺),舊有‘天風海濤樓’,為宋.朱子(朱熹)書,今廢。旁有朱子祠。《通志》載:‘樓為蒲壽庚建,以望海舶。’非是。”
金釵山(石湖山)
清《讀史方輿紀要》記文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
“金釵山,在府南三十裏。兩峰延袤數百丈,如釵股然。
今浯嶼水寨移置於此。
有六勝塔,頗壯麗。
相接者曰石湖山(誤。見下文)。”
清.道光《晉江縣誌》記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金釵山》載:
“金釵山,在(晉江)二十二都,距郡城東南三十裏。以地名石湖,又名石湖山。舊志謂金釵山,下有石湖山,誤。
隆慶《府志》:‘兩峰延袤數百丈,若釵股然,上有六勝塔。’
《泉南雜誌》:‘宋.政和初,僧祖慧、宗什等以其地類明州育王山,募緣為石塔,狀麗幾擬開元鎮國、仁壽二塔。’
《閩書.元.釋大圭募修塔疏》有雲:‘山勢抱金釵,聳一柱擎天之雄觀;地靈侔玉幾,睹六龍回日之高標。’
旁有魁星堂,宋·梁克家讀書處,久廢。明.寨帥臧京構新之,複廢。
其左卓立一峰,曰石鏡。
西有小岩,曰石獅岩。
《閩書》:‘岩前鑿泗洲像,又名泗洲岩。東有沈公堤,明.寨帥沈有容築,以障沙護民田也。’”
金鞍山(天馬山、小孤山、小辜)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寶蓋山,府東南四十五裏。一名大孤山。……相近者曰金鞍山,亦名小孤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金鞍山》:
“金鞍山,一名天馬山,在(晉江)二十都,距郡城東南五十裏,俗呼小孤山。
中有永嘉室,亦名月庵,宋.道人趙永嘉居之。
山旁一山,土石紅赤,名火焰山。
《閩書》:‘寶蓋山,俗名大辜;金鞍山,俗名小辜。相傳有辜氏女顯跡神異。或雲大姑、小姑,猶江西二山出於江中,人立二姑廟也。’”
泉郡虎頭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虎頭山,在城(泉州古郡城)東北,一名松灣,舊有古松四株,東晉時物也。
按:‘松灣'字鐫石在崇福寺口,去此山尚遠。雖此山亦有四古松,不必名松灣也。”
德化虎頭山(附:金雞山、大尖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
“虎頭山,縣西百五十裏。有古寨,周圍七裏餘。其中泉石如畫,外極高峻,避兵者依之,萬夫莫敵。相近又有一山,亦甚高峻,但乏水。昔有避賊於其上者,賊欲久圍以困之,有一女子取酒浣衣以示賊,賊疑有水,因解圍去。俗呼酒曇寨山。
又西有金雞山,山陰有金雞寨。
又西有大尖山,峭峽奇險,聳峙尖削,有泉出其頂。”
虎岫岩
概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寶蓋山》載:
“寶蓋山,在(晉江)二十都,距郡城東南四十五裏。俗名大孤山。……山南五裏許有虎岫岩,雲石光潤,林木青蔥,瀕海特勝。
上有趙永嘉石刻詩。曰:
‘青山吐出白龍開,我是地仙趙秀才。
嘉善無魚餐得去,永嘉有虎喚能來。’
《閩書》:‘每八九月,濱海男女攜餅餈羊酒徜徉其上,曰遊春。’”
題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寶蓋山》收錄的虎岫岩題詠有:
明.莊一俊詩:
“天風吹落海雲關,岩穴虛明漸可攀。
時見淩空諸鶴下,更聞說法一僧閑。
鼇城吞吐中秋月,虎岫逍遙落日山。
釋子若逢相借問,近來俯仰在人間。”
又:
“遠近寒山暮不同,洞門時失海南峰。
孤城島外人煙斷,數屋潮邊野樹重。
遂有漁郎下擊鼓,始參釋子出鳴鐘。
十年薊北關心地,此日登臨理病驚。”
明.蘇濬詩:
“落日倚層岑,清樽度石陰。嘯風岩穀應,驅石海雲深。
野曠迷芳徑,簾疎出遠林。問僧無一語,古木嘯鳴禽。”
明.黃克晦詩:
“暝色投孤寺,問人山路分。磴危霜草滑,村靜桔槔聞。
落雁盤秋塔,歸龍戲海雲。回看昏黑盡,空翠正氤氳。”
又:
“力盡千峰外,心飛積水東。陰森通客路,窈窕入禪宮。
石湧獅鳴坐,林翻虎嘯風。相將淩絕頂,引手割鴻濛。”
明.朱梧詩:
“幽徑石陰清,含輝雨度迎。松關秋更寂,佛月夜增明。
葉落迷僧跡,林深換鳥聲。金仙六如偈,梵誦答高情。”
淨峰
又稱淨山、尖山,位於惠安縣城東二十多公里的淨峰鎮,海拔一百一十多米,在一片廣袤平疇間,孤峰挺拔突起。山形似倒置陀螺,圓豐端秀。西南接連大陸,東北瀕臨浩渺無涯的海洋。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淨山,亦在縣東南海中,一名尖山,圓淨尖秀,下瞰東溟。上多怪石,如水齧射狀。最高而峭拔者三峰,登之可以觀日出。”
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的《淨山寺告示》載:“惠邑東行三十裏,有一山焉,巉岩高矗,屹然淩虛,前挹文筆(山)之秀,後則獅山蹯峙。遠眺岞江,萬頃汪洋,魚龍叫嘯;平望崇武,蔚然一簇。峰頭卷石淩虛,形容古怪,野鳥飛塵,一纖不染,正浮屠家所謂淨土者焉,故山名曰‘淨’。淨山者,邑之所載:東極名山也。”
山門前聳立著鄭板橋手書的“天然圖畫”碑刻。
淨峰山儼然有天竺之稱、石洞丹丘之實,正是仙、釋、道家人物棲隱的佳境,“相傳有仙人羽化于此”。據清.嘉慶《惠安縣誌》載:“淨山傍有石竇,宋.靈運道人居此。”清.許少熙在洞穴摩崖上題刻並賦詩導遊。依跡登巔,丹灶藥爐,累累可辨;掘地得古錢,則有唐、宋、元年號也。至於唐之前和元之後,也不乏隱士居此修道練功。
峰上有始建于唐.鹹通二年(八六七年)的淨峰寺。
羅裳山(羅山)
民間簡稱羅山,位於晉江市中部羅山鎮,因唐代詩人羅隱流寓於此而得名。
羅裳山有東、西二峰,似兩牛對峙而臥。東峰色黃,俗稱黃牛山;西峰比東峰高大,色青,俗稱水牛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羅裳山,在府南三十裏,其東有玉髻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羅裳山,在(晉江)二十八都,距郡城南三十裏。
與清源、紫帽、朋山並為郡(四大)名山,泉中謂‘清、紫、朋、羅’是也。
山東有玉髻峰,下有畫馬石,又有龍湫六井。”
龍湫六井有的在高處,有的在低處,據說泉脈相通,汲一井則五井之水皆動,也是極為罕見的自然景觀。
畫馬石
位於羅裳山東峰玉髻峰下。系一塊摩天巨石,向東一面鐫著一幅馬的形象,自古列為泉南名勝。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外古跡.畫馬石》:
“畫馬石,在羅裳山玉髻峰下。
《閩書》:‘唐末羅隱乞食山下,山下人侮之,隱乃畫馬于石。每夜出食人禾,追之則馬複入石。山下人乃改禮焉。隱為畫樁系馬,馬不復出。今其跡了然雲。好事者刀鐫深刻,欲與匹輒不久漫昧也。’
俗傳羅隱出語成讖,雖未必盡然,然黃滔贈隱詩有雲:‘三徵不起時賢議,九轉終成道者言。’隱亦修真學道者流耶?”
清.陳一策《詠“畫馬石”》詩雲:
“山前異景信天開,巨石峻◇幾千尺。
上有妙筆掃驊騮,神姿磊落當峭壁。
竹批雙耳雙瞳方,意氣昴藏脫羈勒。
筆力所到石已吞,墨沉淋漓勝鏤刻。
苔侵蘿纏尚宛然,雨淋霜剝不能蝕。”
“畫馬石”採用陰刻鑿法,用陰紋線條描繪出簡單的輪廓,在岩石上淺淺地雕鑿出形象來,酷似原始人的摩崖壁畫,屬於“岩雕”的一種。
“畫馬石”整個畫面長達四.四米,寬二.三五米。這“馬”不是傳統寫實的駿馬形象,看上去只是寥寥數筆的寫意畫,仿佛一匹馬系在欄杆之中,十分抽象。它左邊幾筆直且長的豎線條,右邊又是幾筆幾筆直且長的豎線條;中間用兩條平行的橫線連接著,上面的一條線較平,下面的一條線稍作弧狀,這上下兩橫之間又有幾豎短直線相接。其線條流利堅實,但在技巧上顯得幼稚和粗糙,不講究透視原理,也沒有細節刻劃。
其實,“畫馬石”並非畫,也不象馬,竟穿鑿附會為意如一匹馬系在欄杆之中,並與羅隱聯繫起來,令人費解。
有學者認為,“畫馬石”很可能是原始人的摩崖石刻。“畫馬石”那高大粗獷簡單的崖畫風格,酷似四川、廣西、雲南等地發現的原始人摩崖石刻和崖畫:題材大多以野生動物和牧養的牲畜為主,表現手法僅取其側面,平面造型,把物件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程度。甚至關於馬的神話傳說也和廣西壯族的花山壁畫十分相似:崖壁上出現了神人神馬,一會兒出來,一會兒進去……
福建在周秦之前,曾是古代閩越族居住的地方,並留下了許多史跡,如著名的華安仙字潭摩崖石刻圖像文字等。從“畫馬石”那濃鬱的原始風格看,似乎比華安仙字潭摩崖石刻圖像文字更古老。
岞山
位於惠安縣沿海大、小岞一帶的山脈。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大岞山,在縣東南海中。山頂有洞,由小石門入丈餘,折而右,轉巨石如屏,可蔽內外,中容數百人。一人持戟守門,千百人攻之不可入。明初居人避倭亂於此,寇不能攻。嘉靖三十八年,倭寇犯郡,繼而自祥芝、石湖、烏潯分道出海,參將王麟追敗之於此。”
有大岞八景:龍喉吼煙、孤嶼冬青、白鶴升天、獅石晚照、漁翁撒網、滴水彈琴、軍馬洞天、玉罄傳音。
明.丁一中《詠岞山》
“鼓角殷殷碧海灣,旌旗飛渡萬重山。
孤城三面魚龍窟,大岞雙峰虎豹關。
地脈西來盤勝概,天聲東去控諸蠻。
振衣坐俯滄波渺,又共儒生色笑間。”
明.黃克晦《詠岞山步丁肖鶴(丁一中)舊韻》:
“十年避亂別江灣,不道清遊更此山。
野寺長風吹古瓦,海門驚浪破重關。
石間龍氣遇腥雨,天外禽言絕島蠻。
鄉國升平歸思切,釣磯應伴白鷗閑。”
注:避亂: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六○年),倭寇陷崇武城,黃克晦避亂泉州。
獅石岩
位於西岞山西側的巨大岩石,形似獅頭,朝西張開大口。岩上有明.李愷“獅石台”題刻。“獅石晚照”早已成為“大岞八景”之一。
明.戴一俊《岞山題景.獅石岩》:
“獨上獅台俯碧淵,悠然鶴氅挾飛仙。
波聲吼怒偏搖地,石勢猙獰欲擘天。”
注:悠然:閒適貌。氅:鳥的羽毛,漢晉間有人用以制衣服,叫鶴氅。挾:夾在腋下,指帶著。猙獰:狀貌兇惡,形容怪石嶙峋。擘:剖,分開。
龍喉岩
位於惠安大岞山山下,東西二峰之間。是岩由上、下兩塊大岩石掌持,中夾一狹長而尖、形似舌頭的片石,宛然有如龍喉,故名。喉間可容數十人。
上顎岩壁之中,刻有明·布政使戴一俊所題“龍喉”二字及對聯:“噓吸滄溟涵地脈,吐吞日月鎮天池。”
龍喉岩下臨洶湧大海。每當曉日初生,巨浪拍擊岩礁,水花飛濺,有如吐珠噴雪,蔚為奇觀,“龍喉吼煙”為“大岞八景”之冠。
明.戴一俊《岞山題景.龍喉》:
“萬頃波濤百仞山,苔封靈跡絕躋攀。
洞深疑有蛟龍在。笙鶴時聞駐引間。”
詩山(附:鵬峰。芹山)
原名高蓋山,因山頂平坦如蓋,故名。位於南安市詩山、碼頭、金淘三鎮交界處,海拔五百三十五米,距南安市區二十五公里。
詩山綿亙三四裏,東北隅有鵬峰、梧埔山等,仙洞筆架山東立,天柱文章山西峙,高蓋山前拱,南插淩雲,北呈碩筆五臺山。四山環翠為屏,中間綠水似帶,言勝概者,必以此山為首。古時人們稱詩山鎮為“山頭城”。
高蓋山后來稱為詩山,與唐代詩人歐陽詹有關。《泉州府志》載:“高蓋山在十一都,距縣(時南安縣治在豐州)北五十裏,與永春界,山頂方平如蓋,亦名詩山。以歐陽詹得名。”《南安縣誌》也說:“又以歐陽詹生於斯,故名詩山。”山上原有歐陽詹讀書處白雲室,其旁五百公尺處有歐陽母祖墓,封土已不明顯,但花崗岩石碑猶存。
傳說一:唐·
德宗見歐陽詹詩寫得好,便問他家居何處,得知他住在高蓋山,就讚賞道:“真詩山也!”詩山從此得名。
傳說二:南宋.朱熹於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冬重遊泉州時,應永春陳之柔之邀遊泉州,為瞻仰歐陽詹勝跡,漫遊高蓋山,拜讀歐陽詹詩作,深為感慨地說:“此詩山也!”後人遂改此地名為詩山。
明.戴廷詔《游高蓋山》:
“名山高蓋幾經游,覽古直須到上頭。
草蔓石門迷舊室,雲連穹宇護靈邱。
三峰並峙臺階疊,二水中分玉帶流。
千古破荒鐘間氣,於今仰止憶前修。”
注--間氣:舊指英雄豪傑上應星象,稟天地之氣,間世而出。
明.歐陽模(《謁歐陽墳》:
“慈母千秋有古墳,詩山縹緲帶晴雲。
傍林鳥雀今何在,滴淚叢荊古自芬。
雨濕黃泥逢晚到,風高華表作秋分。
傳疑傳信君休問,總是文章孝行聞。”
注--歐陽墳:指歐陽詹的祖墳,即歐陽詹《拜母氏墳》中的母氏墳。
在詩山,林、陳、洪諸姓相繼拓荒於斯,以其地域特徵而各自擇取名稱,形成溪東、霞宅、下阪為主體的自然村落。至於人丁較少的溫、藍、趙、莊、蔡、羅、戴等諸姓,亦保留其祖先留傳的小村落。
附一:鵬峰
位於詩山東北隅,在霞宅村境內。朱熹手書“鵬峰勝地”四個大字刻於岩上。
清.戴鳳儀嘗遊鵬峰,尋朱子之墨蹟而感賦曰:
“名山何幸住名流,況有銀鉤鐵筆留。
苔蘚不侵塵不蝕,寥寥四字亦千秋。”
戴少斐覽勝懷古:
“鵬峰勝地久馳名,徽國文公過化徵。
借問峰巒何所似?北溟鯤化九霄鵬。”
解放後重新劃分行政村管理,為緬懷朱子的教化,霞宅村陳姓和趙、莊二姓擇“鵬峰”二字為行政村名以表感念。
附二:芹山
又名昆山,位於南安市北高蓋山與洪林山之間,古南安十都境內,即今南安市碼頭鎮高山村。
若從北望,芹山紫氣氰氯,峰頂聳起三台,三峰並峙,山形如筆架,當地人認為這是孕育文人之地,稱之為筆架山。
倘從西而望,芹山則宛如一端坐仙翁,伸臂舒掌,世人形容其曰“仙人獻掌”。
先是歐陽詹之祖父因見芹山風景幽美,乃于唐.開元癸酉(七三三年)之前由晉江潘湖移居南安碼頭高山村芹山之麓。考《南安縣誌》及《詩山書院志》,均載有《高蓋山資福院碑記》一文,其文為唐.天寶二年癸未(七四三年)名士普茶昆所撰。資福院乃南安市歷史最悠久的寺院,由此也確證歐陽詹中進士時,其祖父已掣眷定居南安市碼頭鎮高山村六十年。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與時賢陳知柔曾慕名來遊芹山,兼瞻仰唐賢遺址。時歐陽之家仕宦者多,家眷已隨任外遷,歷經滄桑變幻,歐陽舊居已傾圮成廢墟。朱熹乃立一石碑,並親筆題書“歐陽古地”四字,以示不忘。此碑約在清.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被鄉人建宅時埋於地下。
民國《南安縣誌.卷二.輿地志.高蓋山》載:“宋.朱子(朱熹)嘗與陳之柔道經詩村,訪其(歐陽詹)故址,書‘歐陽古地’石碑,以志不忘。乾隆間,碑為鄉人埋去。今宜清出,俾百世後興‘高山仰止’之思雲。”
民國期間,高山村鄉民翻建舊宅時,“歐陽古地”石碑曾經出土,後又移往附近爛水田掩埋。該爛水田位於村中先鋒水庫內側,水庫是在1958年興建,爛水田地勢高於水庫水位,所埋石碑未被挖掘,當屬完好無損。
昆侖山(附:靈鷲山
、烏石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昆侖山,縣東北三十裏。勢高聳,望之若祥雲,南有伏虎岩,清泉石室,最為幽勝。又南為靈鷲山,一名烏石山。”
英岌山(鷹山。附:九仰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英岌山,在縣(縣治在豐州)西五十裏。山勢盤踞數十裏,中峰尖而勢差伏,旁二峰兩翼◇張,如鷹振翮。一名鷹山。下有英洋溪,俗曰英溪,與安溪縣接界。相近者為九仰山,眾山九面環仰此山,因名。”
苦竹嶺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苦竹嶺,在縣東,接仙遊縣境。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遊來犯,義兵拒卻之於此。”
官田嶺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縣西北百九十裏有官田嶺,接尤溪縣界,亦曰尤嶺。嶺下有躍龍寨,宋.元符中建。”
周山(附:達理山[筆架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周山,在縣西南二十裏。形勢雄壯,綿亙三十餘裏。
又西南五裏為達理山。峭拔蒼翠,亦名筆架山,茂林清泉,六月如秋。”
畫角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畫角山,在郡城東南。獨石聳立,其狀如角,巔可望海。
《閩書》:‘南鄉諸山,惟孤、吳、橫、角四山知名。’孤為寶蓋,吳謂靈源,橫謂橫山,角即畫角也。”
科山
位於惠安縣城西。北宋初,名士盧瞻在此結廬讀書,後登科第,人們因稱此山為登科山,簡稱科山,雅號高士峰;又因重九邑人爭相登遊,又稱登高山。元.盧琦(參見《泉州人名錄.盧琦》)也曾在此讀書。
明.李光縉《科山記》雲:“俯瞰城中,煙火千家,櫚簷相錯,孔道車馬,絡繹其下。近而眺之,如出趾踵,遠峰在望,畝畦碁置,如鏽如畫,一奇觀也。”
科山石磴右側,有元.盧琦詩、曾一白書的摩崖詩刻:
“盧子讀書處,山高草木深。為何螺水裏,永夜作龍吟?”
科山石磴右側岩壁間,有明.天順間(一四五七~一四六四年)惠安鄭純(參見《泉州人名錄.鄭純》)詩刻:
“步入天衢,望迷海渤。可愛閑雲,尚依紅日。”
科山石磴右側岩壁間,有明.洪炬(參見《泉州人名錄.洪炬》)詩刻:
“慨想希韓,遠過李渤。叨陪使君,追尋累日。”
注--希韓:盧琦字希韓。
在洪炬詩刻上方,有張桓所撰後跋:“貢士劉洪,喜餘久事此官,而且多暇,今日請游登科山以暢懷。同餘登遊者,縣丞童吉、主簿謝龍、教喻丘尚(參見《泉州人名錄.丘尚》)、訓導張巽,暨致仕知縣洪炬、經歷鄭純、上舍洪安、生員黃燁、晉江田輅。成化乙巳(一四八五年)潤四月朔,賜進士第知縣張桓志。”
科山石磴右側岩壁間,有明.成化十七年(一四八○年)任惠安知縣的張桓(參見《泉州人名錄.張桓》)詩刻:
“身在翠微,眼空冥渤。
足躡青雲,手扶紅日。”
科山石蹬右側岩石間,繼張桓題刻之左,有明.成化間惠安教喻丘尚詩刻:
“俯仰高峰,沼沚滄渤。
披卻閑雲,滿頭紅日。”
科山石磴右側岩壁間,有明.宏治間(一四八八~一六○五年)惠安縣訓導張巽詩刻:
“山最高峰,茫茫海渤。劃然一聲,吞吐日月。”
科山石磴右側岩壁間,刻有明.黃吾野(參見《泉州人名錄.黃吾野》)詩一首,原題《七夕惠安劉明府邀游登科岩》,今人辛酉九月沈覲壽書:
“三伏空岩薄暮寒,憑虛雙眼落簷端。
江雲不散清秋影,河鼓應憐此夜歡。
日落峰陰生幾席,風廻海色上衣冠。
伊誰堂上琴聲徹,卻有閒情問考槃。”
注--劉明府:惠安縣令劉宏道(參見《泉州人名錄.劉宏道》)。
科山石磴右側岩壁間,即甘雨亭右側,有明.惠安陳玉輝詩刻《春日登科山題壁》:
“數年浪跡愧山靈,此日尋芳複此亭。
磴掃飛花春已暮,闌憑共酌醉初醒。
海門潮上連天碧,嵐岫煙浮擁縣青。
世態悠悠君莫問,蕭疏野趣久沉冥。”
注釋--浪跡:放浪遠遊的蹤跡。磴:山路的石級。嵐:山裏的霧氣。岫:山,山洞。縣:指惠安縣治。蕭疏:冷落,稀稀落落。
科山石蹬右側岩坡間、張桓“最高峰”題刻左下方,有明·蔡清摩崖詩刻《和張大尹登最高峰》:
“身在翠薇兮,我意登泰山之仲尼。
眼空溟渤兮,而亦收其吞天之勢,以助吾胸中之奇。
足躡青雲兮,遂揮長風而直上。
手扶紅日兮,先光光明明於宇宙間是男兒。”
科山石蹬右側岩石間,有清.康熙年間惠安知縣田廣運詩刻一首(今人陳奮武書):
“半形雲陰合,依山結野堂。曉風吹遠樹,斜日過虛廊。
海水四天闊,經聲一瓣香。曠觀多勝事,收拾入詩囊。”
明.莊應禎《劉筆山登科岩燕集》:
“層岩渺寄興,況複故人同。石徑春山外,溪流夕照中。
幽花晴浥露,高樹晚迎風。塵思何能洗,清尊幸不空。”
注--燕集:宴會。浥:沾濕。尊:樽,酒杯。
美山
位於德化縣。
山上有一巨石,酷似龜形,稱“龜石”。傳說此石會鳴,每當石鳴,縣中就有人登第。宋.慶元時,石鳴三天三夜,黃奎登第。嘉泰時又鳴,黃龜朋登第。清代雍正丁未,山下民眾聞山中吹螺聲響數日夜,該年,鄧啟元中榜眼。
留安山
位於永春縣城郊東南一隅,現辟為公園。
留安在歷史上名人輩出,較知名的有留從效、留正等人。
留安還是永春華僑出國最早的地方。明.宣德五年(一四三○年),劉孟福隨三寶太監鄭和出使東南亞各國,於次年病逝於蘇門答臘。這是永春人和東南亞各國友好往來的最早文字記錄。
早於明清時期,當地鄉民就將此地視為風水寶地,建廟壘塔,祈求安康。相傳,清.乾隆壬辰年間(一七七二年),永春知州張所受修築的文明塔毀於水患;永春知州姚任道重建的文峰塔,歷經一百八十年後,於一九六一年毀於颱風。雙塔合稱留安塔。一九八四年春重建。
覺海岩
明.王慎中《遊覺海岩同陳瑞山、蔡可泉》:
“吾生寡好獨耽奇,更接良儔汗漫期。
嘯問空山成節奏,行窺止水鑒鬚眉。
坐因每籍林中草,解佩時懸石上枝。
顧謂同心高蹈者,便堪脫屣視妻兒。”
洋嶼
概述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洋嶼,府西南十裏。四圍田疇數百頃,嶼突起其中。”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洋嶼》載:
“洋嶼,在(晉江)三十三都,距郡城南六、七裏。平疇突起山中,時有蠣殼,豈古海洋之嶼歟?
上有棲霞洞,唐·無了禪師居之。宋.道人蘇隨亦隱此。今圮,石刻猶存
題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洋嶼》收錄洋嶼的題詠有:
明.黃景昉詩:
“平疇特起銳如圭,高接巒峰紫帽齊。
千載舊傳堆蠣殼,昨朝新詫過斑蹄。
洞開就琢窪樽幾,崖削全憑棧道梯。
樹腹年年雷動處,莫應龍去避幽棲?”
又:
“猿引蛇蹲逐徑斜,桑麻下界幾人家。
酒行簌簌飄黃葉,香過團團隱絳紗。
歸路斷虹橫隔水,暮池餘靄爛蒸霞。
遙知伐木開山手,無複風流勝永嘉。”
又:
“痼入泉煙藥一圭,誰知峰頂水痕齊。
穿田得路憑牛矢,避世全生信馬蹄。
驅課鑿山勞削屐,指麾書榜費懸梯。
解憂總得杜康酒,烏鵲南飛且任棲。”
明.周廷鑨詩:
“松門深鎮竹煙斜,舊是城南杜曲家。
巧結蝸房磐石磴,高捫牛鬥落窗紗。
澤連麥浪翻朝旭,天入楓林隱暮霞。
莫道泉明惟縱酒,題詩無複紀元嘉。”
清.釋如幻詩:
“亭池錯落互高深,怪石崚嶒洞壑陰。
翠筱蒼松重匼匝,天風迸作海潮音。”
洪步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與陳岩山相近者曰洪步山,長亙數裏,高聳淩空,巍然獨秀,若步武狀。”
城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城山,在縣西南三十餘裏,東連大海,西接長江,延袤如城。”
鐘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西北有鐘山,四面俱石壁峭峻,形如覆鐘,中有岩洞澗壑之勝。”
獅山(烽山)
位於晉江北部池店鎮。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獅山,在(晉江)三十五都,距郡城南十裏。城中望之連蜷如獅,故名。
昔人置烽燧於此,亦名烽山。
頂有巨人跡。”
思母山
位於晉江西部內坑鎮。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外古跡.思母山》載:
“思母山,在四都後頭坑、蔡坑二鄉之間。
相傳宋幼主南渡至此思母,即山頂平坦處,除地祭獻。至今無草,亦無碎石,以二班芝插瓶數日後尚開花,命植於地,果生。其一至乾隆間壞,其一尚存,圍大一丈二尺有奇,高六丈餘。居人稱其地為‘禦裏’,稱此山亦曰‘禦臨山’。後於其北建祠祀陸秀夫、楊繼業,名曰‘報恩寺’,亦曰‘報恩院’。
其岩曰瑞雲岩。山南以葛仙故稱葛州,與南安仙境接壤。近處有龜山、石鼓二峰。
萬曆戊寅(明.萬曆六年,一五七八年),莊用賓書《重修報恩院》,求助《序》,謂異人代先大夫所筆。
其文雲:
‘晉南之交,有瑞雲岩,葛仙翁寄跡之處也。故境名曰仙境。既而顯道化杖為龍,地號葛州。南瞻石鼓,北枕龜山。諸山聳翠,宛然別一洞天也。
李漢老、張清孝以為遊地近民,俊秀日肄業於其間,登諸郡志,載周益公文集。
迨宋.德祐(一二七五~一二七六年)中,幼主播遷,駐輦是山,放改名曰禦臨。後為祝聖道場,曰報恩院。值兵火,乏檀越,幾於傾圮。
戊寅(明.萬曆六年,一五七八年)季冬之夕,余夢金甲神人揖余而言曰,我禦臨山神也,奉張丞相命,追緝舊遊,以公正直,今當為主。且授以隱語雲:赤兔東升,瑞雲再興。戊巳之交,奉命遂行。夢覺,吟終日,竟莫能解。
遺候門穉子報曰,青龍岩僧公來也。餘賜之坐,詢以來意,狀其所以森森然葉夢中語,餘不覺聲曰:諾。
噫!此盛事也。報恩院,舊為葛仙顯跡,今為祝聖道場。如之何其可廢也?惟餘老矣,懼無以襄厥事。雖然,天也,非人所能也。都仙龍沙之讖,將有八百地仙者出。通都大邑,豈無一二同志發菩提心,助毫毛力,俾神仙顯化之靈,複盛於今日?盍自此始,同志勗諸?’
按:此比下輦鋪較實,而志乘未載。
香爐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香爐山,在(晉江)四十七都,金溪之上。
《閩書》:‘溪中沙淘之有金。
按:府、縣誌圖皆以香爐居白虹右肩後者,誤。”
將軍山
位於清源山之後。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將軍山,滿山皆石,聳起於清源右肩之後。俗傳讖語雲:‘將軍帶甲坐,萬年不遭兵。’
府.縣誌皆以此山圖在清源右砂之前,誤。
又《縣誌》謂自雙陽折東曰將軍,而圖卻又折西,亦誤。”
皇蹟山(黃積山。附:梁相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黃積山,以黃石堆積而名。一名皇蹟山,以王審邽葬此而名。《泉州人名錄.王審邽》)
按:徐夤作審邽墓碑,有‘皇者天皇,續者勳蹟’之語,因取以名山,似誇。
其向東一面,即梁相山,宋.梁克家墓在焉。
按:梁相山東南裏餘有覆船山。《閩書》於覆船山稱在梁相山東南十裏許,則‘十’字誤也。府、縣誌不知其錯,遂牽于惠安之覆船山,則非矣。而所注亦欠分明。”
蓮花峰
位於南安市豐州西北二裏余,南接九日山。一九九五年九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蓮花山,在縣(縣治在豐州)西北三裏。聳峙平原中,嶺開八石,如蓮花然。登其巔,可盡一邑溪山之勝。”
沿徑而上,有“孝子亭”、“洗心亭”,絕頂有“不老亭”。
北宋至清代,在南安豐州蓮花峰現存有景跡題名、登臨題詩及遊覽題名摩崖石刻二十三方,其中有清.道光皇帝品嘗石亭茶貢品後禦賜“上品蓮花”題刻。
唐代即有名賢寄寓其間。唐.歐陽詹曾在此讀書,後人建有歐陽書室,遺跡尚存。唐末著名詩人韓偓償隱居峰麓蓮花湖畔。秦系、薑公輔等唐.名士都涉足此地。半山腰唐時還建有孝子亭、懷古亭、神仙坊等。
蓮花峰絕頂東北側岩壁間,有北宋.熙寧三年庚戍(一○七○年)四月南安戴忱題、曾孝修篆的詩刻《蓮花石》:
“此石非頑石,成因浩劫塵。
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
該詩刻為北宋大型篆書石刻,字徑三十乘四十釐米,骨格蒼勁,氣勢磅礴,為泉州摩崖詩刻中珍品。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到此講學。
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五十五歲的朱熹重到永春拜訪年已古稀的永春理學家陳知柔,嗣而相攜遊覽南安天開八石的蓮花峰,題詩唱和,吟詠於九日山,尋蹤覓跡王延彬手建的“雲台別墅”。
鹹淳庚午(一二七○年),南安知縣餘士明(莆田人)將其所書的陳知柔、朱熹唱和詩刻於峰頂西側蓮花石石上。後建成朱、陳書室。
陳知柔 《題蓮花峰》詩曰:
“一蓮峰上幾人攀,千年清風起儒頑。
指點乾坤千里目,世途隘甚此中寬。”
朱熹《次韻陳休齋(陳知柔)蓮花峰之作》詩曰:
“八石天開勢絕攀,算來未似此心頑。
已吞繚白縈青外,依舊個中雲夢寬。”
此外,朱熹還有《蓮花峰次數夫韻》:
“月曉風清墜白蓮,世間無物敢爭妍。
如何今夜峰頭雪,撩得新詩續舊篇。”
《題蓮花不老峰》兩首:
其一
“群峰相接連,斷處秋雲起。雲起山更深,咫尺愁千里。”
其二
“流雲繞空山,絕壁上蒼翠。應有采芝人,相期煙雨外。”
陳知柔有《九日宴蓮花峰》:
“多病登臺今古情,蓮花搖動午涼生。
山前木落石岩出,海上潮來秋渚平。
野興已隨芳草遠,歸鞭更傍落霞明。
愧無十丈開花句,獨臥禪房心自清。”
南宋.黃庭堅《八石蓮花銘》:
“自古在昔,雷雨電擊,天開八石,青蓮趺鄂。
中有岩壁,敷坐宴息,大士密跡,置缽倚錫。
蛇虺避宅,虎豹伏役,行人護戒,如龜藏六。
以戒為甲,如蓮生泥,不染香色,維居無斁。”
明.黃克晦《蓮花峰》:
“一雜秋蓮碧,青天削翠巒。可憐雲外見,宛在水中看。
香滿隨蘿合,花明過雨殘。如逢太乙子,莫忘問金丹。”
注--太乙:星名,一說北辰神名。《日知錄》:“太乙飛在九宮,每四十餘年為一徙,所臨之地,兵役不興,水旱不作。”
明.隆慶五年辛末(一五七一年)仲夏,朱梧謁薑相墓,登蓮花峰,題《明.隆慶辛末年仲夏晉江玉橋朱梧題蓮花峰、薑相墓詩》二首,刻於蓮花峰絕頂蓮花石上:
“寒風生五月,吹我上崔嵬。錦石媧皇煉,蓮花翠微開。
二儀相隱避,大塊一莓苔。過客真堪笑,含情不盡杯。”
“南風晞溽露,曙色破江天。草蔓唐賢骨,花飛藻井泉。
山龍隨水逝,石馬臥寒煙。今古皆如此,深杯但數傳。”
不老亭(石亭寺)
不老亭原名圓通庵,又稱石亭寺,位於蓮花峰絕頂蓮花石之陽。
亭址原為晉代蓮花岩寺,唐.光啟間(八八五~八八八年)曾擴建。宋建蓮花台,依山作六角亭,高僧真覺禪師築禪房僧舍,設院駐錫于此,初稱圓通庵,後改石亭寺。入明傾圮殆盡。
明.正德元年(一五○六年)春,禱雨于石蓮之巔,鄉人趙省庵、黃竹崖、黃玩槐等人改寺為亭,鳩工伐石,構亭于石蓮之麓,俗稱“石亭”。取北宋.戴忱題《蓮花石》詩刻中
“一蓮花不老”句的“不老”以名亭。
不老亭坐西北面東南,面寬三間,深四間,半山簷歇山式屋頂,樑柱、屋蓋全用花崗岩條石構成。亭內石樑上眉刻篆書“不老亭”三字。亭樑柱有楹聯十刻。
亭內有明.萬曆三十三年(一六○五年)刻的觀音石像一尊,蓮座高一.四米,坐像高一米,兩旁有隨侍善才、玉女各一尊。
明.萬曆年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邑人又在亭下方建朱文公、陳知柔書室。西行數百步有一石室,名《東石室),有一石門,上書“傅岩”二字,乃唐.進士傅筍書屋
石亭寺下還有曹洞祖師堂、鐘鼓石、觀音井、望雲台、三生石等勝跡。名人學士、高僧鄉賢留下的詩文,至今尚有頗多遺存在石壁上。
明.黃河清撰《不老亭碑記》,《泉州府志》有錄。
亭之西側有巨石偃臥,扣之聲如鐘鼓。
亭後右側蓮花石壁上,有丁一中摩崖詩刻《春日登不老亭限韻賦之》:
“海上峰懸不老亭,乾坤終古此山靈。
雲霞遙映童顏赤,松柏高盤佛髻青。”
明.黃伯善《不老亭》:
“海上峰懸不老亭,乾坤終古此山靈。
雲霞遙映童顏赤,松柏高盤佛髻青。
福地自宜鐘上壽,釣天應為慶遐齡。
若翁莫秘長生訣,華表來歸舊姓丁。”
清.王傳《詠不老亭》:
“蓮花峰上起孤亭,亭自蕭疏峰自靈。
垂地修藤千丈碧,參天古柏萬年青。
仙方秘籙無尋處,怪石幽花不記齡。
他日名山投老去,飄然塵外作閑丁。”
注--蕭蔬,蕭條冷寂的樣子。修藤,長藤。仙方秘籙,神仙開的秘方和道士畫的馳使鬼神的符號。是一種迷信騙人的東西。塵外,塵世之外;佛家道家把塵世(指人間)同他們所幻想的理想世界相對,那麼“塵外”就相當於“世外桃源”。閑丁,清閒之人。
蓮花峰茶
蓮花峰產茶歷史悠久。石岩室下摩崖原有“蓮花茶襟,大元丙子”的石刻。大元是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年號,丙子指西元三七六年。這是福建最早有關茶的石刻,可見,可惜它在解放初期建校炸石時被毀。
石亭寺還盛產炒青綠茶“石亭綠”,歷史上曾遠銷世界各國。北宋.太守高惠連題刻“岩蓮茶香”尚存。
山門對聯題其事:
“茶綠峰青,開放幾更今古;亭高蓮傲,醉醒一樣乾坤。”
石刻楹聯
佚名題孝子亭:
“孝感動天,為民施雨露;忠膺匡國,伏虎顯神威。”
“景仰高風,敦倫稱表率;敕封太尉,盛德著先型。”
佚名題洗心亭:“入亭憩息絕塵念;近寺定神問善心。”
南宋.朱熹撰書題歐陽行周書室:“事業經邦,閩海賢才開氣運;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
佚名題曹洞祖師堂:“一亭天地老,八石古今春。”
佚名題山門:“西天紫竹千年翠,南海蓮花九品香。”
清.莊俊元撰書題不老亭:“幾時太華飛來,詫奇石開成蓮界;誰似斯亭不老,歎衰顏空入桃源。”
吳承熙題不老亭:
“亭子豎虛空,洗古磨今,獨向玄黃支浩劫;
蓮華藏法界,種因得果,似將開落數恒沙。”
陳家英題書不老亭:
“藕綠峰青,開放幾更今古;
亭高石淨,醉醒一樣乾坤。”
楊壽書題不老亭:
“山號蓮花,即是陀山再現;
亭名不老,直從考亭傳來。”
餘應詔題不老亭:
“紫霧弄蓮影,白雲繞茶香。”
“妙法三乘,穀音松濤說不盡;
寶座九品,天空海闊湧何年。”
章廷華題:
“仙境柳城開,雲物護持亭自在;
佛根蓮瓣淨,滄桑飽閱石常新。”
傅奉璋題:
“岩石崢嶸,地脈鐘靈亭不老;
蓮峰錯落,天葩呈瑞佛長生。”
“亭臥三生石,峰開八瓣蓮。”
弘一法師題不老亭:
“勤修清淨波羅密,恒不忘失菩提心。”
蓮花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蓮花山,在縣西北八十裏,五峰攢簇,高聳峻峭。”
高田岩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志》雲:縣(縣治在豐州)西北數裏有高田岩,山最高,上有田數十畝。”
高麗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志》雲:縣西北二十餘裏曰高麗山,屹立如屏,絕頂有道場寨,可容萬人。”
高甲山(東山、溜石山)
因山在海邊孤聳而名。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高甲山,一名東山。溜石鎮(今晉江北部池店鎮溜石村)在其下,又名溜石山。在(晉江)二十九都,距郡城南十裏。
《閩書》:‘山有水井方廣丈余,海潮至,與泉不雜,色瑩味甘。’”
高州山
位於晉江中部羅山、安海鎮交界處。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高州山,在靈源、華表二山之間,與府治相對,故名。”
鴨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縣南濱海有鴨山。嘉靖中,倭攻惠安,不克引去。知縣林鹹擊之於鴨山,伏發敗死。今有鴨山埭。”
劇頭嶺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劇頭嶺,在縣東南二十裏,與永春縣接界。”
繡屏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縣北三裏又有繡屏山,層崖峭壁,高秀若屏。”
鐵峰岩
明.莊際昌《和范卿左史鐵峰岩詩》:
“一泓法水浴龍蛇,岱岳嵩高堪與期。
石鼓無聲天籟寂。雲鐘輕響月光遲。
鐵崖面壁瞿僧陰,碧水澄清仙吏垂。
真是高山多仰止,昔賢早已到仙池。”
莪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莪山,在(郡城中)升文山南。《閩書》:‘山有莪泉。’今廢為民居。”
桃花山(附:赤蝦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載:
“桃花山,在(晉江)三十七都,距郡城東南二十裏。山土色似桃花,故名。
明.蔡文莊公(蔡清)祖葬於此。文莊將卒,遺命附葬其下。
鑼鐘山:《閩書》:‘其石考之聲似鑼鐘。’按:此即桃花山上之石,非別有一山也。”
“赤蝦山,與桃花山相連,下有埭。”
益輔山(朝陽山、驪龍山、瑞海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益輔山,在郡東南永甯衛(今石獅市永寧鎮)。以山受日光最早,名朝陽山。又以山上有石如珠,名驪龍山。又以山濱大海,名瑞海山。”
黃巢山
位於南安市西南部與同安交界的東田鎮芹山。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沖天大將軍”黃巢曾于乾符六年(八七九年)率大軍挺進福建,來此安營紮寨休整,故稱黃巢山,後為避官府追查,改名“鳳巢山”。
山有一條十公里長的狹長而陡峭的幽深峽穀,叫陳營溪,是晉江支流蘭溪的一條小支流,因當年黃巢在此屯兵紮營而得名。據傳山上有個棲隱寺,唐末泉州“八賢”之一陳黯(參見《泉州人名錄.陳黯》),曾在寺裏讀書著述,《新唐書》收錄他的文集多卷;明末清初施琅曾到此避難,山上還有古寨、將軍洞;民國初年,秦望山等十三人到此聚眾反清起義。
兩岸峰巒上寨牆、和尚岩、尼姑石、夫妻村歷歷在目;溪床見底見沙,獅子岩、鬼啄壁、鯊魚礁、神鬼石、鱷魚石、蛤蟆石、仙人騎鶴石到處可見。
陳營又稱“藤螢”。唐宋時佛教盛行,溪南有座陳營岩,和尚九十九人;溪北有座尼姑庵,尼姑一百人,隔溪相望。岩庵四周遍生扁藤,其中有一條丈餘寬的扁藤,架通南北。藤上有一種特大螢火蟲,每到夜晚,熠熠閃光,蔚為奇觀,故稱“藤螢”。
進入水區,有烏龍坑、鱸鰻屈(土字旁)、客婆潭、飛人坑、仙女池、相公壩等。
越往高處越幽深,過“石門”,登“猴見愁”,爬“穿空石”,突見石洞下有一潭深水,長年不見太陽,水冷徹骨。
繞過深潭,岸上南有猛虎岩,北有駱駝崖。峽谷兩岸奇峰,還有石仙拐、百丈崖、五將排班、馬頭鞍、飛天蜈蚣、鬼洞、牛鼻崆、觀音疊座抱孩兒、虎櫥等。
黃巢羅山水尾有瀑布。南有陳營山頭,北有龍光山頭,兩山對峽,瀑布源頭長潭屈(土字旁),海拔四百八十多米,寬三十多米,分三層瀑布,飛流直瀉二百五十多米至山下深潭。其中一爆一百多米,二爆八十多米,三爆六十多米。豐水期爆聲如雷,十裏可聞,爆區霧蒸雲騰,飛珠濺玉。在麗日映照下,七彩長虹淩空南北,歎為觀止。
過瀑布區是黃巢水庫。山上有黃巢村,還有石棺、蘑菇石、仙腳跡、黃巢試劍石等“十八景觀”。黃巢試劍石長二十五米,寬十五米,高五米,中間劍劈一線。據說有個本地鐵匠前來投軍,獻上祖傳青龍古劍。黃巢舉劍試用,青龍所及,巨石遂剖。之後,黃巢登上海拔一千零九十五米的南安第一高峰芹山,見東方莒溪兩畔,田園阡陌縱橫,西南層巒疊嶂,峰如劍戟,贊曰:“東方良田美如畫,西方陡峭如利刃,此乃兵家必爭之地也!”後人遂稱這片土地名“東田”。
黃崎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志》雲:黃崎山在縣東南三十裏。三面環海,鹵氣吹蕩,不生草木。宋時產鐵礦,置爐煮煉於此。今廢。亦名揚旗山,以遠望勢如立旗也。”
黃龍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治南曰黃龍山,與鳳山對峙,一名南山,亦曰登高山。下有黃龍津,龍津橋跨其上,亦名龍津山。”
梅花山
位於南安縣城西四十裏,舊以漫山皆梅得名。
清.“揚州八怪”之一的福建甯化人黃慎,曾應巡台禦史楊玉波之邀赴臺灣,因故未果。返甯化前,於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冬,順道游南安等地。
黃慎《蛟湖詩抄》有五律《過南安買舟止宿梅花山》:
“高蓋梅花頂,行行且息肩。悔為牛馬走,負卻故山緣。
殘月棲煙斷,寒香偎雪眠。狂呼茅店酒,不問雇船錢。”
注--高蓋:即高蓋山,又名詩山。
盤龍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志》雲:縣西數裏有盤龍山,七峰聳起,盤曲重疊,因名。”
鴻漸山
位於安平橋一側的南安水頭、石井一帶,與同安縣交界。歷來是晉江安海的“天然借景”。
《安海志》載,鴻漸山“三尖列聳如筆架,為安海南面案山,高聳秀麗,蒼翠可挹。又如鴻欲飛之勢.故名鴻漸山”。
“鴻漸”的取名出典于《易經》。《易經》“漸”卦有“鴻漸於幹”、“鴻漸於盤”、“鴻漸於陸”、“鴻漸於木”、“鴻漸於陵”、“鴻漸于阿”的卦文。鴻指鴻雁,漸是漸進之意。“鴻漸”本義即鴻雁漸進於高位,引申義則含進取之義。特別是喻仕進,即進身為官或仕宦升遷。
由於鴻漸山卓然秀出,古時堪輿家便以鴻漸山為“貴山”。又因鴻漸山離安海較近,所以雖然隔著茫茫的安平橋水面,古代的安海人還是樂於把鴻漸山視為自己的山,並將山下靠近安海一帶的港灣即安平橋下的海面稱作“鴻江”。
崧洋山
位於惠安螺陽鎮五音村,惠安縣城南十裏許的許坑柄村之東南,為縣之主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松洋山,在縣東南三十餘裏。高大甲於縣境諸山,為一方巨鎮。山北有洞,亦曰松洋洞,洞口僅容一人,中寬廣容二三百人。宋、元之季,民常避難於此。”
山之絕頂呈弧形隆起,全由花崗岩構成。石坡“飛爐古地”的石磐上,有圓形巨石二塊,相距三十米,從遠處眺望,宛如“蟹眼”,晶瑩如生,俗呼蟹目嶺。雙眼之間,有一直徑五十釐米之圓洞,深不可測,泉水源源自內溢出,名曰“蟹眼吐涎”,據傳直通東海,為古時祈雨之處。磐石宮的兩側兩塊大石頭對峙,謂之“蟹穀”。
明.康朗幼時於此山築室讀書,甚簡陋。明代襄惠公謂崧洋山“此山磐迂回環,當出名賢”。康朗號磐峰。縣誌所載“飛爐古地”,就是指石磐宮的香爐飛人康家而康朗出生一事。
五音石塔在康朗家廟南側水溝邊。此塔四方形,高約四米,底寬二米左右,四周用條石砌成,塔頂橫置五條以“金龜石”開採來的石板。當敲打這些石板,石板便發出宮、商、角、徵、羽五種不同聲音。原康朗宗祠(後改為家廟)有“燕子穴”和“金龜石”,古人傳說:“金龜塞水口,紗帽九十九。”明.嘉靖年,康朗受黎太爺之騙,雇用工人打金龜石造了五音塔。五音村因此而得名。
崧洋洞在崧洋山之陽。洞口僅容一人側入,中乃廓然,可容二百餘人。洞口石罅有老藤,直垂三丈餘,入者縋以下,不枯不萌,亦一奇觀。
唐末著名詩人韓偓入閩居泉避亂,嘗隱崧洋山,賦有一詩,後人把這首詩刻於崧洋洞石壁:
“微茫煙水碧雲間,拄杖南來渡遠山。
冠履莫教親紫閣,衲衣且上傍玄關。
青邱有地榛苓茂,故國內堦麥黍繁。
午夜鐘聲聞北闕,六龍繞殿幾時攀?”
《惠安縣誌.石刻志》載:該詩刻位於惠安縣崧洋山崧洋洞。然所尋無所獲,崧洋洞未發現石刻痕跡,且《全唐詩》亦未收本詩,故僅存疑。
崧洋山峰巒疊翠,奇石嶙峋,景點殊多,人稱五音二十四景,如“文房四寶”、“八仙圍棋”、“兩鵬朝天”、“神蛙含露”、“金雞孵蛋”等。
紫帽山
參見《紫帽山》專題。
犀山
位於安溪縣東部、藍溪源頭的官橋鎮益林村境內,海拔一千零四十七.五米,遠眺可及金門、廈門。
犀峰下是連綿不斷的原始森林,有野生植物三十二科一百一十三種。福建青岡、香樟、梧桐漫山遍野,還有貴重藥材金毛狗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石菇、石葦等。白岩峰下的將軍岩北側,長有幾十棵野生茶樹,當中一棵“山茶王”,株高五.二米,樹冠五.三米,葉長十二釐米,因其味苦,號稱“苦茶”,炒制後供瀉火清毒之用。
原始森林裏,有蘇門羚、華南兔、穿山甲、貓頭鷹、棘胸蛙、野鹿、山豬、錦雞、鷓鴣等動物。怪石嶙峋,如巨鼇、沙魚、袈裟覆石、石椅……最有特色的是“將軍石”,高五丈,頭長三米,頂天立地,上斂下豐,戰袍加身,鋼盔加頂,威風凜凜,是當地民眾的偶像。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遠近村民,扶老攜幼,頂禮膜拜。
半山石洞累累,幽深莫測。有蝙蝠洞,洞口一米高,匍訇鑽入,七彎八拐,便抵一約10來見方的石室,洞頂千隻蝙蝠,體碩嘴紅,到懸成陣,煞為壯觀。
去蝙蝠洞往北裏許,是清·乾隆年間所建的“仰聖樓”。土樓占地約3畝,石牆厚三.五米,高七.五米
,分上下兩落。門口有“枝枝朝北”古松。
南安瓊山
位於南安市水頭鎮呈美,中有龍潭,又名龍潭山。上有始建于隋代的天心洞。山上有摩崖石刻多處,如“洗心”等。
明.黃開泰有詩雲:
“江嶺崎嶇碧翠廻,蕭蕭紅葉滴蒼苔。
仙人遠乘白鶴去,遊客西從碧澗來。
萬壑泉聲天外落,千山樹色霧中開。
洞猿野鶴歸何處?夜月疏鐘鎖石台。”
德化瓊山(附:雪山、斤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
“瓊山,在縣治西南。一名◇山,以圓秀如高廩也。
相近者曰雪山,峰巒峻拔,高聳雲際,冬時積雪,數日不消。
又西南有斤山,一名蓋竹根山,高五裏,廣十裏。峰巒尖秀,如卓筆然。”
雄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雄山,在縣(縣治在豐州)南。山勢高大,諸峰皆出其下,故名。”
湖嶺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湖嶺,《志》雲:縣西五十裏有湖嶺,最高峻,其水分西南二流,皆入於滻溪。”
雁塔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雁塔山,在(晉江)二十九都新店(今晉江市北部池店鎮新店村),距城南十裏。平地起高岡,秀聳而圓,其狀如塔。
上有圓石,約五丈許,叩之如鼓,號靈鼓石。
元季李於磐避亂於此山之陽,至今為李氏世居。”
象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象山,在永甯衛(今石獅市永寧鎮)。形如伏象,故名。”
象陷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象陷山,在華表山北數裏。其勢雄大,舊傳有象害人。唐末南安陳姓者坎地陷之,故名。
山有靈泉庵、石資岩。
蔡如金尊師嘗藏符印於山頂。
錦繡山
位於永春縣湖洋鎮境內,是海內外百萬錦繡莊氏的發源地。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蓬山)相對者曰錦繡山,亦高勝,本名鬼岫。宋.光宗改今名。”
唐朝末年,中原扳蕩,河南固始人莊森(字文盛)隨王潮、王審知入閩,擇居永春桃源裏(今湖洋鎮),成為閩南莊氏的開基始祖。
傳至九世莊夏(一一五五~一二二三年),字子禮,少喪父,家貧,發奮向學,於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年)中進士,任過漳州知州、兵部侍郎。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年),封永春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衣金魚袋。卒後贈少師。宋.甯宗為他的畫像題贊曰:“天生美質,學業逍遙。堅冰志操,曆仕三朝。忠言逆耳,書史所標。宗祀繁衍,百世不祧。”《宋史》為其立傳。
莊夏曆仕宋·孝宗、光宗、甯宗三朝,為政清廉,深受恩寵。有一次宋·光宗與他問對,得知其三子十孫均出仕為官,龍顏大悅,遂問及其祖墳安葬何地。莊夏答曰:葬於鬼岫山。並繪圖奉上。光宗認為“鬼岫”之名實在不雅,遂舉筆親改名為“錦繡山”。自此以後,莊森派下的莊氏後裔皆以“禦墨錦繡”為殊榮,並改原來的燈號“天水衍派”為“錦繡傳芳”。
莊夏晚年辭官歸隱,宋甯宗賜建府第於泉州城,由此遷居泉州莊府巷。錦繡莊氏更加繁衍昌盛,播遷四方。
據不完全統計,源於永春桃源之莊氏裔孫,居國內者遍及閩、粵、蘇、浙、瓊、港、台等省區。其中居閩者,在二十多個市縣區有近三十萬人,以惠安、晉江為最;居粵東者,在十三個市縣區有三十萬人;居臺灣者,在十一個市縣亦有十多萬人;居江蘇、浙江、海南、香港等地者,約數萬人。居海外者,以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諸國較為集中,計有二十多萬人。其總人數近百萬,堪稱盛族。
錦繡莊氏人才輩出。據各地方誌記載,自五代至清,錦繡莊氏裔孫榮登進士達九十六人,其中狀元四人,榜眼二人。
四狀元為:明.萬曆三十五年武狀元莊安世,明.萬曆四十七年狀元莊際昌,清.乾隆四年狀元莊有恭、清.乾隆二十二年狀元莊培因。
二榜眼為:明.萬曆四十一年榜眼莊奇顯、清.乾隆十九年榜眼莊存與。
其中莊安世為晉江青陽人,後遷居洛江區北峰浦西;莊奇顯為晉江青陽人;莊有恭晉江清源鋪佐才裏(今豐澤區北峰浦西村)人,後徙居廣東番禺;莊存與、莊培因兄弟為江蘇武進人(祖籍晉江)。
只有莊際昌比較特殊。他生於晉江,距莊夏遷泉已隔十八世四百年,因思先祖發祥於永春,遂複籍永春,參與永春縣童子試,為知縣陳見龍所拔取,並“許以大魁”,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由永春縣學薦送參加鄉試中舉人,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中進士,會試、殿試皆第一。因此晉江、永春兩地邑志都爭著為他立傳,特別是在永春關於他的民間傳說非常多。
在錦繡山西麓,有一座古墓,當地人俗呼“狀元墓”。莊夏卒葬泉州,莊際昌卒葬晉江青陽,這個“狀元墓”所葬者並非真狀元,而是莊夏的祖父莊觀。莊夏為三朝元老,朝廷特蔭封其祖父莊觀為朝政大夫,其父莊裳(莊陶)為中大夫。
莊觀墓形制極為蒼古,占地五十平方米,坐東北朝西南,平面呈“鳳”字形,黃土構築,面寬五米,進深十米,封土堆頂前立墓碑,碑為天然赤色石片,無銘文,高○.八五米,寬○.八七米,呈不規則拱形。沒有墓桌和墓緣,碑前略低且平坦,自成墓埕。該墓數百年來保存原狀,從未整修,具歷史文物價值。
二○○二年一月,永春縣人民政府將莊夏故居、莊觀墓、叢桂庵三處與錦繡莊有關的文物列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後來,海內外莊氏宗親對錦繡莊三處文物進行全面整修,並完善各項配套工程,其中包括長六百五十米、寬四米的莊府路,長六百五十五米、寬四.五米的錦繡路,以及錦繡山門、觀公墓道、文物保護碑、芳名碑、錦繡廣場等,二○○三年四月竣工。
“錦繡山門”和錦繡廣場設於錦繡山東面山坡上。山門由四根華表、四塊龍拱、三塊石匾構成,青雲直上,雄偉壯觀。巨大石華表,用純色一級礱石雕琢而成,山門中間石匾刻“錦繡名山”四大字,上立一道“聖旨”,左右兩塊石匾正反面分別刻著四位狀元的名字。柱聯曰:
“錦繡傳芳一本百枝開萬世,桃源衍派五洲四海共千秋。”
“繼往開來欣奕世靈光同稱望族,利國華民願後昆踵美更著明時。”
錦田山(黃田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錦田山,在縣南四十裏,下有腴田萬頃。五代時,豪民黃氏居山下,亦曰黃田山。”
樓山(留山、城樓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縣城南又有樓山,回拱縣治,一名留山,亦曰城樓山。”
蓬山
又稱蓬萊山,位於永春縣蓬壺鎮境內。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蓬萊山,縣東北二十裏。回環秀麗,勝若蓬萊。”
相傳千百年前,佛、道兩家同時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於是兩家割袍為界,蓬山瞬間化為二峰:右峰修築道觀真寶殿,左峰建造佛刹普濟寺。
山頂之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觀,在萬綠叢中,幾塊岩石出露,人稱仙翁石,細看猶如老君坐像。他頭梳髮髻,身著長袍,右手扶膝,左手遙指前方,正在談經論道,指點蒼生。此外,神農大帝、媽祖也身居山中,可讓眾生摩頂朝拜。
右峰有一山洞,相傳曾住一群修煉成仙的道士,故稱仙洞山,又稱陳岩山。明初,林長茂長老將閩南唯一祭祀“神農氏”的神廟拓建成真寶殿,而後民眾又刻了不少摩崖石刻。明相李廷機(號九我)、張瑞圖率眾遊閱此山,張瑞圖題下“蓬萊仙界”大字。
南宋時,陳岩山在陳知柔居住的村子附近,相傳為其別業,在此講學授徒。陳知柔是朱熹的莫逆知己,朱熹探訪陳知柔時,曾到陳岩遊歷,與陳知柔談經論詩,並留下“蓬山皆美,陳岩尤勝”的讚語(《重修仙洞真寶殿碑記》,今存仙洞山),又在“無極殿”石柱題刻“千尋瀑布如飛練,一簇人煙似畫圖”。
鼓雷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鼓雷山,距石塔山西南一裏許,上有石如鼓,叩之聲如雷。或雲:天將雨則鳴如雷。舊有雩壇,為郡守祈雨之所,今廢。
《閩書》:上有陳君岩,鄉人陳玨嘗廬墓於此,因名。其岩旁有疊石,危峻如累卵,下有龍井。互見水利。遵井而東,放於溪,大阜之椒有石,宋.慶曆間有龍蟠焉,因名龍繞石。
按:鼓雷山有四:一在三十二都石旗村,中途跨亭,名曰回通;一在二都石龜鋪之西,相傳天將雨有雷隱隱嗚石下,有岩名曰靈應;一在三十四都鼓雷村;一即此也。”
翠屏山(附:小尖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翠屏山,縣北五十裏。高出群峰之上,亦曰大尖山。其東為小尖山。
明.黃潤《翠屏山》:
“花柳重重薇蕨肥,翠屏春色倍光輝。
呼童攜酒獨登眺,搔首長吟送落暉。”
澎湖嶼
澎湖群島位於臺灣海峽東南海域,歷史上是大陸與臺灣之間海上往來的必經之地,也是閩南移民向臺灣遷徙的中繼站。因地近大陸,開發較之臺灣更早,與泉州的歷史關係也更為悠久,由於有著長期的行政隸屬關係,歷史上澎湖又被稱為泉州外府。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彭(澎,下同)湖嶼》(站長按注):
彭湖嶼,在(泉州)府東南海中。
山形平衍,東西約十五裏,南北約二十裏,周圍小嶼頗多。自府城東出海,舟行三日可至。
又有東西二碇山,亦在海中。自東碇開洋,一日夜可至。
其海水號彭湖溝水,分東西流。西達漳泉,東達呂宋。
《海防考》:隋.開皇(五八一~六○○年)中,嘗遣虎賁陳棱略彭湖地。其嶼屹立巨浸中,環島三十有六,如排衙。居民以苫茅為廬舍,推年大者為長,以畋漁為業。地宜牧,牛羊散食山谷間,各◇耳為記。
浙江桐廬分水施家村《施氏宗譜》記載:施肩吾,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廬西北)人,為唐.元和十五年(八二十年)進士,是桐廬歷史上第一位由皇帝欽點的狀元。施肩吾由於無法忍受當時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於數月後辭官歸隱。後率族人遷居臺灣澎湖。
施肩吾有詠澎湖詩雲:
“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裏。
黑皮少年學采珠,手把生犀照鹽水。”
臺灣著名歷史學家連橫所著的《臺灣通史》也記載:“及唐中葉,施肩吾始率其族,遷居澎湖。肩吾,汾水人,元和中進士,隱居不仕,有詩行於世。其題澎湖一詩,‘鬼市’、‘鹽水’,是寫當時之景象。”
宋元開始,澎湖正式隸屬泉州管轄
北宋.宣和二年(一一二○年)泉州知府陸藻《修城記》有雲:“泉距京五十有四驛,連海外之國三十有六島,城內畫坊八十,生齒無慮數十萬。”“三十有六島”即指澎湖,當時已是泉州府屬地。
南宋.樓鑰《玫媿集》又記載,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年),泉州知府汪大猷曾下令在澎湖“造屋二百間,遣將分屯”,並編管臺灣戶籍,這大概是澎湖歷史上大規模建設的最早記載。
南宋.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諸蕃志》也記載當時的澎湖隸屬晉江縣。
《元志》雲:三十六島,巨細相間,坡隴相望,有七澳居其間,大約有土無木,土瘠不宜禾稼。產胡麻、菜豆,山羊尤多。居人煮海為鹽,釀秣為酒,采魚蝦螺蛤以佐食。土商興販,以廣其利,貿易至者歲常數十艘,為泉外府。至元末,置巡司於此。
元代經由泉州浮海東渡的汪大淵所寫的《島夷志略》中,汪大淵以親歷對澎湖作詳實描述:“島分三十有六,巨細相間,坡壟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間,各得其名。自泉州順風二晝夜可至。有草,無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結茅為屋居之。氣候常暖,風俗樸野,人多眉壽。男女穿長布衫,系以土布。煮海為鹽,釀秫為酒,采魚、蝦、螺、蛤以佐食,爇牛糞以爨),魚膏為油。地產胡麻、綠豆。山羊之孳生,數萬為群,家以烙毛刻角為記,晝夜不收,各遂其生育。土商興販,以樂其利。地隸晉江縣。至元間(一三三五~一三四年),設巡檢司。”
宋元時期泉州與澎湖的密切聯繫還被考古發現所證實。近年來,考古人員在澎湖的十八座島嶼採集和發掘到大量宋元時期產自泉州的陶瓷標本。這些陶瓷多是當時經由澎湖轉運到亞非各國的外銷產品,說明澎湖在宋元時期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
有明一代,澎湖仍屬晉江縣。《明史》“泉州晉江縣”中有“海中有澎湖嶼”的記載,而嘉靖、隆慶《泉州府志》亦雲:澎湖“訟者取決於晉江縣”。
明初.洪武五年(一三七二年),湯信國(信國公.湯和)經略海上,以島民叛服難信,議徙之于近郭。
(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盡徙嶼民,廢巡司而墟其地。
繼而不逞者潛聚其中,倭奴往來停泊取水,亦必經此。嘉(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隆(隆慶,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以後,海寇曾壹本等屢嘯聚為寇,官兵大舉,始討平之。
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俞大猷曾赴澎湖征剿勾結倭寇擾亂沿海的海盜林道乾,並留偏師駐紮澎湖。
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倭犯朝鮮,哨者雲將侵雞籠、淡水。雞籠密邇彭湖,於是議設兵戍險。
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年),增設遊兵,春冬汛守。
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荷蘭海軍將領韋麻郎乘明政府汛兵撤防之隙,率軍艦侵入澎湖。當時鎮守晉江石湖的都司沈有容奉命前往征剿。
沈有容面對戰艦武器均勝我一籌的荷蘭侵略者,以為應“諭以理,懼以禍,令其自疑”,他“解袍緩帶,徑登其舟”,向韋麻郎義正詞嚴地指出:“中國斷不容遠人實逼處此,有誑汝逗留者即是愚爾。”又說:“中國甚慣殺賊,爾未睹天朝兵威耶?”在沈有容義正詞嚴的訓斥和明朝舟師的進逼之下,荷蘭侵略者不得不撤走。
澎湖百姓特地豎立一塊刻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十二個大字的石碑以志紀念,該碑至今仍保留在澎湖天后宮內。
萬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年),倭入犯龍門港,遂有長戍之令,兼增衝鋒遊兵,以厚其勢。
其地環衍可二百餘裏,三十六嶼之勝,蓋清漳、溫陵二郡之門戶。但地斥鹵,水咸澀,常燠多風,稼穡差艱耳。
嶼之正中曰娘宮嶼。從西嶼入,二十裏為茶盤,又十裏為進嶼,即娘宮嶼矣。波平浪息,無淜奔激射之勢,其狀如湖,因曰彭湖。湖面寬轉可裏許,深穩可泊,遇南北風,我舟汛守皆頓其中。夷人往往窺伺,以為窟穴。
面為案山,右為西安,各置小城,列銃其中,以為戍守,名曰銃城。
又左為風櫃,夷人嘗築銃城於此。山略高至七八尺,夷拗其中,上壘土,若雉堞。日後毀其城,仍分軍戍守,與案山、西安相犄角。
東為蒔上澳、豬母、落水,最當東南之沖。寇從東南來者,遇風輒寄泊焉。
由陸趨娘宮三十余裏,舊有舟師戍守,後又築銃城以防橫突。
又東向為鑽管港、林投仔、龍門、青螺諸澳。龍門有原泉,舊為居民聚落。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年),倭流劫大金,所餘船突犯泊此嶼。
西為西嶼頭,正夷寇出入之道。有果葉澳,泉甚冽可飲。
稍北為竹篙灣。又西為◇仔員。
又西北為丁字門、水吼門,非乘潮舟,不得出入。皆設水陸兵戍守。
嶼北為北山墩,有北太武,稍卑為赤嵌。循港而進,越一澳區,為鎮海港,累城於此。
又西北為吉貝嶼,沿海諸山,亂石森列,港道迂曲,非練熟舵梢,不能駕舟也。
又北太武與中墩,稱兩太武,俱湖中最高處,便於◇望。
娘宮稍後二裏有穩澳山,頗紆坦。
自萬曆三十七年(一六○九年),紅夷一舟闌入彭湖,(嗣為總兵俞咨皋所逐)久之乃去。
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六月,有(荷蘭)高文律者,乘戍兵單弱,以十餘船突據彭島,遂因山為城,環海為池,破浪長驅,肆毒於漳、泉沿海一帶,要求互市,欲如粵東香山澳夷例。總兵俞咨皋者,用間移紅夷於北港,乃得複彭湖。
議於穩澳山開築城基,通用大石壘砌,高丈有七,厚丈有八。東西南共留三門,直北設銃台一座,內蓋衙宇營房,鑿井一口,戍守於此,以控制娘宮。
然議者謂彭湖為漳泉之門戶,而北港即彭湖之唇齒,失北港則唇亡而齒寒,不特彭湖可慮,漳、泉亦可憂也。
北港蓋在彭湖之東南,亦謂之臺灣。天啟(一六二一~一六二七年)以後,皆為紅夷(荷蘭)所據。
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七月,福建巡撫南居益出兵收復被荷蘭侵略者佔據的澎湖。荷軍拆毀城堡,撤出澎湖,侵佔臺灣,築熱蘭遮城堡(即安平)。
明.崇禎三年(一六三○年),荷蘭殖民者又佔據澎湖,不時進犯漳、泉、廈。
明末清初,為了驅除荷夷,收復臺灣,鄭成功在進攻鹿耳門之前,先取澎湖,澎湖成為鄭氏集團的勢力範圍。
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八月十六日,荷蘭兵艦十艘、番兵千餘人抵晉江安平港,擬聯合清軍,從圍頭出發攻澎湖。
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施琅為了平臺,也採取首先攻克澎湖,“扼據咽喉,進逼巢穴”的策略,與鄭軍決戰澎湖海,取得勝利。鄭軍守將劉國軒遁歸臺灣,澎湖島上鄭軍則不戰而降。
施琅入駐澎湖之後,“安插投誠,撫綏地方,民人樂業,雞犬不驚”,當地官民有感其德,專門建施公祠祀奉,該祠至今尚存。
清.《澎湖志略》還記載:“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媽祖)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神默助之。又,師苦無水,琅禱于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見神兵導引,至鹿耳門,水漲數倍,戰艦得徑之,賊驚奔潰。琅上其事,奉詔加封天后。”媽祖因施琅平臺有助順之功而被加封為天后,澎湖天后宮也因為施琅的這次入廟拜謁而聲名日重。
至清代,臺灣正式納入版圖,澎湖相繼以澎湖廳、澎湖縣建制,且隸屬於臺灣府和臺灣行省,但與泉州的經濟、文化聯繫仍然十分密切。至今,澎湖的居民仍然以泉州籍的移民為多,還保留著古老的民俗文化和信仰傳統。古大厝、媽祖廟、水仙宮、真武廟、石敢當、鎮風塔,澎湖依然展現著泉州外府的歷史風貌。
橫山
位於晉江南部龍湖、永和、英林鎮交界處,與寶蓋山、靈源山、畫角山齊名。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橫山,在(晉江)十四都,距郡城七十裏。山長數裏,橫郡治。南下有許家巷、畫船浦,蕭妃村。”
鸚鵡山(鸚哥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鸚鵡山,在郡治東,俗名鸚哥山。
宋.大觀時泉佛教盛行,是山之頂,日有雲氣覆之。
《閩書》:‘山有巨石,卓立如鸚鵡,故名。’
宋.王十朋詩:
‘泉南傑出一高峰,碣石渾如鸚鵡容。
毛羽不生隨地老,彩文難畫等天章。’
承天寺在其下。”
獺窟嶼
獺窟島在泉州灣口,位於惠安縣南海中。宋元時期,蕃舶在此停靠卸貨,運入內地。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獺窟山,縣南五十裏大海中。宋.開禧間(一二○五~一二○七年),僧道詢運石成橋七百七十間,直渡海門,約五裏許。潮平則沒,半落則通人行,至今籍其利,亦曰獺窟嶼,有巡司。”
磨槍嶺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磨槍嶺,縣西百里。山嶺險峻,路通漳州府長泰縣。《志》雲:自嶺而西南為銀場,即龍溪縣界也。”
黎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黎山,在(晉江)三十七都,距郡城東南十五裏。《方輿勝覽》:‘黎山為郡勝概。’”
戴雲山
又名迎雪山,位於德化縣,海拔一八五六米,九派發源。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
“戴雲山,縣西北五十裏。高聳霄漢,雄跨十裏,嘗有雲氣覆之。
巔有池,深不可測。分為九派,下注九溪。一曰張岩,二曰盧地,水皆北流。三曰雙芹,四曰馬槽場,五曰上洋,六曰上雲,七曰中興坑,水皆東流。八曰東埔,九曰李山,水皆南流。灌注縣境。”
明人把它的風光景物概括為:“戴雲秋霽”、“迎雪春潮”、“一柱撐空”、“七裏盤穀”、“六朝真僧”、“石帽頂冠”、“風髻通玄”、“澗畔石英鐘舟”、“天池灑雪”、,“石壁懸松”、“雲中石廠”、“天外線泉”、“山西三鼓”、“岩東石鐘”等十六勝景。
南宋理學家朱熹、明·大學士張瑞圖曾登臨戴雲,都留下墨寶。
山中赤水戴雲村有南北朝就開基建寺的戴雲寺。
螺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螺山,在縣治北。形如螺髻。舊名羅峰,雲羅隱嘗寓此。”
瞻跡嶺(般若嶺、袍卸嶺、覆鼎峰、斟酌)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瞻跡嶺,俗呼般若嶺,又稱袍卸嶺。在清源山后三十八都,距郡城東北十五裏。
一名覆鼎峰。
明《一統志》:‘一名斟酌,五代.留從效嘗於此斟酌軍事雲。’”
覆船山(附:鸛堂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覆船山,縣西二十五裏。以形似名。一名報劬山。唐.陳嘏葬親山下,因更名。有岩石諸勝。又南為鸛堂山,下瞰洛陽江。”
覆鼎山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覆鼎山,在縣北八十裏,以形似名。北接永春縣界。嘉靖二十六年,賊陳日暉據山陰,出沒大為民患。尋討平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