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市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市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奇仕宮

在泉州市區西街台魁巷(奇仁巷)內,是古代郡城西隅華仕鋪奇仕境的境廟,祀臨水三夫人、媽祖。始建年代不詳。

臨水夫人,諱陳靖姑,唐.福州人,泉人謂奇仕媽,專司婦女生育、嬰幼安康。臨水三夫人指傳說中的臨水夫人三姐妹:一在福州(臨水夫人),一在陀磯島,一在山東長島縣廟島。

臨水夫人曾作為水神之一在明代興盛一時。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年),高澄出使琉球,中途遇上風暴,據說媽祖派臨水夫人替船工“管舟”,方才轉危為安。高澄回福州後,又聽天妃宮的道士介紹,神像臉上若有水珠,即從海上救人歸來。“今歲自夏至秋,汗珠不絕,或者勞於海舶焉!”(蕭崇業《使琉球錄》)因為靈驗,“海上諸舶,祀之甚虔”,以至謝肇氵制在《五雜□》中斥之為“淫矣”。

臨水夫人同媽祖有密切關係。山東是媽祖信仰較早傳播的地區,長島縣廟島天后宮猶存一尊鑄造于宋.宣和間的天后聖母銅像,比泉州天后宮建置的時間更久遠。無獨有偶,松江順濟廟丹鳳樓也同時供奉三位女神。可見,宋、元以至清初,臨水夫人一直作為水神之一而接受煙火,明代達到鼎盛,與媽祖一起被崇禎皇帝敕封為“碧霞元君”。

清代以後,臨水夫人的海德神功被逐漸抹煞。最明顯的例子,是援救高澄一事改換成媽祖“紅光燭舟”、“蝶雀示象”,並且沿用至今。施琅上疏康熙皇帝所說的攻克澎湖時,“天妃神像是日衣袍透濕”,顯然借鑒了明人關於臨水夫人的神話故事。臨水夫人是水神的證明材料,還見於清人編纂的《閩都別記》一書。

臨水夫人是泉州天后宮“二十四司”(即媽祖的陪神)之一。媽祖的陪神塑造大體完成於明代。莆田肖一平先生認為,媽祖的陪神由各地原來的不同水神充任。既然臨水夫人之水神崇拜發源于福州,遠播到渤海,那麼泉州作為繁榮的國際性商業港口,迎納臨水夫人,是合乎情理的,其作用在於強化媽祖的海神地位。不過,隨著媽祖信仰的廣泛傳播及其神袛系統的逐步完善,臨水夫人只好從海上隱退,讓位於媽祖的嫡系部將千里眼、順風耳,而專職掌管婦幼保健了。

 

泉州武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在萼輝鋪提署之左,前系提督東教場。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提帥張雲翼建,稱武廟,朔望行香,春秋致祭,而秩祀之典尚在塗門廟(關帝廟)。至嘉慶間(一七九六~一八二○年),提帥顏守英始移秩祀之祭於此廟。後中殿壞,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伯爵軍門許文謨捐修,住持僧然中董其役。”

 

奉先院

亦稱奉先寺,歷史上曾為九日山的重要寺院之一,早已無存。

《泉州府志.卷七》收錄有宋.蔡襄《遊九日山題奉先院壁》詩,落款為:“莆陽蔡襄慶曆四年(一○四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入延福寺登秦君亭觀白雲井訪北台還書奉先寺壁。”詩曰:

 “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雜幽香。

  登臨誰識遲留意,門外塵動去路長。”

 

虎頭山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虎頭山廟》載:

“虎頭山廟,在郡治北。

《閩書抄》:

神許仁,燕人,任泉州司馬。存心正直,愛民如子,歿而神靈,民祀之。

明.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間,有黃廷南者,自粵中航海歸閩,船擱淺,呼神明拯護,幸無事。一日扶乩,神書傳姓氏,且雲:‘元妃李宜人三子,籍燕京,皆諸生,而身繇鄉進士來佐郡也。’廷南無以報德,為揭而懸之廟中。

嗟乎!宋、元之際,名宦湮滅,無稱者可勝道哉。夫以林德陽之忠隱,義倡宗仁,郡乘三修,堇紀拾遺。彼閩越接壤猶若是,何況泉距燕八千餘裏哉。

虎頭廟當泉山(清源山)之脈聳起,其神素靈。夫神無妄也,固諒廷南言匪虛耳。”

 

招慶寺(福先寺、福先招慶院、招慶福先寺、招福寺)

又名福先寺、福先招慶院、招慶福先寺、招福寺,原位於泉州城北清源山彌陀岩南麓,原留正所築別墅“梅岩”遺址南側,今已無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福先招慶院》載:

“福先招慶院,在三十九都北山梅岩。唐.天祐中,刺史王延彬建。後廢。

唐.歐陽詹《過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詩:

 ‘律座下朝講,畫門為掩關。偶同靜者來,正價高雲閑。

  寂爾方丈內,瑩然虛白間。千燈智能心,片玉清羸顏。

  松色落深井,竹陰寒小心。晤言流曦晚,惆悵歸人寰。’

按:歐陽詹詩,未有王延彬。隆慶《府志》以此院創于唐.天祐中王延彬,恐誤。”

歐陽詹于唐.貞元十六年(八○○年)客死長安,享年四十六歲。據歐陽詹詩,可知在貞元年間(七八五~八○四年)甚至更早一些,在郡治北清源山麓就有福先寺了。

五代時,福先招慶院盛極一時。王延彬于唐.天祐二年(九○五年)任泉州刺史後,曾迎雪峰義存的高足慧稜禪師主之,“擁徒於泉州招慶”,“禪子委輸,唯虞後至”;慧稜遷長慶,道匡禪師接席,“學眾如故”。高僧釋子出入其間,名重禪林。

唐.黃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特別指出,作此碑文系受託于“元沙級宗一大師、招慶(泉州)元晤大師、鼓山定慧大師”。由此可知,義存大師繼承南禪青原法系下的曹洞派,在閩中分燈泉州招慶寺和福州鼓山寺。

南唐.保大三年(後晉.開運二年,九四五年),黃紹頗為泉州刺史,遷省僜住持招慶寺,稱明覺大師。是年朱文進殺王延羲而自立,泉州大亂,留從效討朱文進,戰於北郊,招慶寺燬於兵。

留從效為清源節度使,重建招慶寺。南唐.保大四年(九四六年),延請省僜禪師為招慶寺第一住持;繼後招慶和尚住山,是皆雪峰義存法脈也。留從效據泉,於後周.顯德年間(九五五~九五九年)“以別墅南園為寺,號南禪,舍田莊九百石”(南禪院即今之承天寺),並以毀廢的招慶院之產業歸南禪寺,還延請省僜住持泉州承天寺,省僜開堂,成大法席。這表明泉州招慶寺與承天寺同為南禪曹洞派的寺廟,且兩座寺廟的關係十分密切。

僧省僜住持泉州招慶寺時,著有《泉州千佛新著諸祖師頌》,撰序者為陝西終南山僧慧觀,抄錄者為敦煌三界寺僧道真。說明五代時泉州佛教寺院與陝西、敦煌佛教寺院聯繫之緊密。該書為元代的《溫陵開元寺志》、《紫雲開士傳》和乾隆《泉州府志》所遺漏。

南唐.保大十年(後周.太祖廣順二年,九五二年),泉州招慶寺僧靜、筠二位禪師撰《祖堂集》,省僜六秩晉一,為之序。《祖堂集》追溯其為義存的法嗣,是現存最早的禪宗燈錄,高麗高宗三十二年(一二四五年)《祖堂集》十二卷被收入高麗版大藏經,其版現藏於韓國伽耶山海印寺。《祖堂集》自宋以後即在中國失傳,朝鮮海印寺的藏本直到近代才重新發現,它是研究中國禪宗史和禪宗在朝鮮半島傳播史的珍貴資料。八十年代,《祖堂集》由日本傳回泉州。

現存的還有“淳化元年(九九○年)庚寅歲十二月二十八日”創立的《泉州招慶禪院大殿前佛頂陀羅經幢記》,為招慶禪院僧元恪撰,是“清信長者劉熙與弟闡,同發菩提心,舍淨地之所建。”經幢建於寶殿之前,“涉萬裏之滄波,買他山之翠琰,琢觚楞之奇狀,刊□密之梵文。”可見,這座唐末義存分燈弟子的招慶寺,北宋仍然存在。

元.亦黑迷失立的《一百大寺看經碑》中泉州路有招福寺。招福寺即招慶福先寺。

明.黃仲昭著的《八閩通志》載,泉州府治北有招福寺,即招慶福先寺的簡稱。

清.乾隆《泉州府志.寺觀》雲,招慶寺已廢,但在方外傳中有招慶寺之名。

晚清.陳棨仁編《閩中金石略》時說“泉州佛刹未見此院”,招慶寺想必已毀。

 

法華庵

位於泉州市區三教鋪(今後城旅遊文化街東端)宜春境內,是座歷史悠久的道教淨明派宮觀,也是泉州淨明道派的中心。

“法華”原是經名,即“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諭達真空品第十六》載:“以言經名為法華,遍滿虛空,普資仙道,接引迷惑,得出三界(即天界、地界、人間界),得睹上仙。”法華庵即以經名取之。

“法華”系屬道教淨明派,又稱淨明忠孝神仙道教,元代正式以“淨明”為道派名稱。淨明派主要流傳於江西南昌地區,托稱其道法出自東晉道士許遜。許遜的信仰由來已久,隋唐時期在南昌西山遊帷觀盛行的孝道派,即奉許遜為祖師。遊帷觀始建於東晉,唐時稱鐵柱觀,後改稱“玉隆觀”。宋.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年),敕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並賜匾額“玉隆萬壽宮”。宋、元.淨明派就以江西南昌西山萬壽宮為宗壇,成為淨明道的傳播中心。淨明道的教義宗旨為“忠孝廉慎、調養心性為基,內煉修養為本,外行符水煉度為用”,順應當時社會文化的需要,吸收儒家的倫理思想,提倡忠孝神仙。

南宋初,金兵壓境,家國不寧。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年),道士何真君祈請許真君救度,行授“度人淨明大法”。於是周真公等人在玉隆萬壽宮建立翼真壇,傳度弟子五百余人,形成新的道派。日後子弟雲遊四方。

南宋偏安東南,泉州遂成東方大港,經濟繁榮。淨明道和其他宗教一樣,隨著大量移民入閩,也相繼傳入泉州,因此,宜春境內的法華庵始建年代,可推測為南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年間。

元初,在南昌西山又出現一位隱居儒士劉玉(一二五七~一三○八年),自稱於元.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年)遇見淨明法師胡慧起,預告淨明大教將興,五陵之內當出八百弟子,以劉玉為師。元.元貞二年(一二九六年),他又自稱許真君親降其家,授中黃大道、八極度真詮和《靈寶坊記》,乃“開闡大教,誘誨後學”,以神授旨又教莊鄉人,並為人祈禱禳解,一時從學者頗多,遂成新的淨明道派,從其學說淵源,仍是舊淨明道的創新發展。

明.萬歷時,有彭又朔修道於南昌西山玉隆萬壽宮。《逍遙萬壽宮志.卷十五》載有李鼎的《定宇天光記》,記中曰:“時于鼎也,方擁□操箕在弟子之末。”

 以上史料及《晉江縣誌》記載,法華庵的李仙公,即是李鼎,他是新明道的傳道弟子,自江西南昌來泉州傳道時,居泉州城內三教鋪,居法華庵傳授弟子,其時應在明.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年間。

李鼎持齋法華庵時,相傳能導引辟穀。辟谷分為自然辟穀和人為辟穀。氣足不思會,為自然辟穀;人為辟穀是不食煙火食,而食別的藥草果實等類,亦稱斷穀。李鼎每晨向東吸杯水,端坐凝神,是屬人為辟穀。一日忽辭眾弟子,自己一人登上龜山,入獅岩端坐,彌日不食,定期與眾弟子告別,後坐化於獅岩。弟子就其遺蛻朔像奉祀於獅岩,又另作栗主(神牌)供奉於宜春境內的法華庵,這就是後人尊稱他“李仙公”。

法華庵歷經興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宜春鄉賢捐資在原址重建。

法華庵坐東朝西,建築面積約一百二十平方米,由天井與大殿組成。進殿的大門上嵌“法華庵”石匾額,大殿金碧輝煌,殿上懸掛“法華重光”字匾,殿宇雕龍畫棟,鳥草翠飛。殿中石柱刻:“華嚴經聲、鐘聲,聲聲升天庭;法助國事、境事,事事入地道”楹聯。神龕中供著重新塑造的李鼎坐像,神態慈祥。

 

法石寺(西方禪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法石寺》記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法石寺》載:

“法石寺,在三十六都通淮門外萬歲山。(萬歲山,亦稱萬遂山、法石山,位於泉州城東郊法石)

宋初.節度使陳洪進葬妻及女于山之阿,建隆元年(九○七年)建寺(以資冥福),乾德四年(九六六年)改為西方禪寺。

元易今名。

明.永樂(一四○三~一四二四年)、景泰(一四五○~一四五六年)、天順(一四五七~一四六四年)間相繼修,後廢。

《方輿紀要》:宋.蒲壽庚據郡降元,少主至泉城外不敢入,駐蹕於此寺中。

題詠

南宋.黃公度《自法石早歸》詩:

 “避暑寓祗園,黎明度遠村。桑麻迷杜曲,雞犬散桃源。

  逕草細將合,溪流深不喧。幽懷未能愜,城廓已朝暾。”

南宋.王十朋《出郊觀農,飯蔬于法石僧舍,時方閔雨,有無麥之憂,因成八絕》:

 “清源太守鬢如蓬,未遂歸農又觀農。

  農事正興天不雨,誰能喚起老黃龍。”

又:

 “二麥青黃雨失時,老農相顧但嗟咨。

  使君徒用虛文勸,稼穡艱難未必知。”

又:

 “我昔躬耕隴畝間,也知農事最艱難。

  才疏政拙心勞甚,無補於民合掛冠。”

又:

 “賣刀買犢慕龔遂,重穀務農思魯僖。

  僚友共懷憂國願,守臣非皺職田眉。”

又:

 “無術能銷旱魃災,籲嗟求雨只空回。

  鯫生豈是為霖手,明日真人出洞來。”

又(自注:謂長老禪師。):

 “萬歲名山兩度來,精廬瀟灑絕塵埃。

  禪師妙得兵家策,杖屨飄然去不回。”

又:

 “荔子今亡法石白,江山長帶佛頭青。

  老僧能說陳王事,遺塚猶傳女子靈。”

又:

 “一徑通幽庭面牆,鳥啼林靜木蒼蒼。

  礙人眼界宜斤斧,放出山光接海光。”

南宋.胡仲弓《次法石寺即事韻》:

 “近郊來往熟,馴犬向人迎。半是吟將老,何時隱得成?

  日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歸路霜鐘外,微聞三數聲。”

 

青獅洞

又稱仙公洞,位於泉港區山腰鎮壩頭坑內山之巔,山上有一巨石狀若青獅半臥,故名。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代有修繕。是泉港區首批文物保護單位。

青獅洞口,有“青獅洞”三個鎏金大字及“獅臥青石上,洞內居真人”的石刻對聯。

洞內豁然開朗,神龕依石而壘,祀奉九仙真人。據傳,漢朝時臨川何氏九子於山中煉丹,丹成後乘九鯉升仙,後人立廟祀之。明初,何仙雲遊至坑內山青獅洞,即寄居洞中,現存有“仙腳跡”石碑一方。從此,乞夢、圓夢者紛至遝來,絡繹不絕,源於唐朝、興于宋代的九仙“夢文化”也由此盛行。

我省奉祀九仙真人的廟宇為數不少,如泉州馬甲仙公山(又稱雙髻山、豐山)、惠安一片瓦、莆田九華山、南靖鵝仙洞、福清石竹山等。

緣洞底臺階而下,直通“德元堂”,堂內奉祀觀音菩薩。堂內雕樑畫棟,壁畫斑斕。出門,迎面便是石築六角亭,雕有花鳥蟲魚,刻著文人翰墨。

繞洞後山路直達山頂,石亭屹立,怪石嶙峋,各具情態。石上名人墨寶十分悅目。

 

金粟寺

位於泉州城內北山宮旁,始建年代未詳。今存。

 

寶海庵

在泉州廠口街後山,泉州大橋北側,今南門聚寶街以南,原搬運小學舊校,坐東朝西。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寶海庵》載:“寶海庵,在南門(指德濟門)外廠口街後。”

一九九一年《重修泉州寶海庵碑記》載,始建於北宋·雍熙四年(九八七年),明·崇楨年間被洪水沖倒,清.順治年間(一六四四~一六二一年)重建,改名為寶海庵。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年)重修,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再修。一九八九~一九九一年又修。建築面積四百多平方米。

大殿為大雄寶殿,面闊三間,進深五間,懸山式,祀釋迦、藥師、彌陀,均新塑。殿內保存著一尊輝綠岩石佛,高○.七一米,頭已斷,可接。前年新鑄一口大銅鐘,高○.八五米。後殿系一九八四年重修,祀觀音,均新塑,基中有尊送子觀音抱的孩童是舊時物。

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有廊,一九九一年的重修碑記豎於廊之東部。

原庵後有放生池,後被填沒,現有清光緒三十二年刻的“寶海庵放生池”碑立于庵之南側大橋下。

 

寶林院

《諸蕃志.天竺國》雲,北宋.雍熙間(九八四~九八七年),天竺僧人羅護那航海到泉州,從後渚港登岸。其德行高超,泉州胡賈爭向他慷解義囊。他一物不私,集中起來,“買隙地建佛刹於泉之城南,今寶林院是也”。這是外國僧人在泉州建的唯一的佛教寺院。

南宋.建炎三年至紹興十六年(一一二九~一一四六年)居住泉州的老宰相李邴有《寶林寺》詩:

 “青燈映獨宿,世事忽如遺。

  一榻寒無夢,高齋靜見詩。

  長空消海氣,遠壑淡幽姿。

  欲問無生意,高人不可期。”

在泉州南門城基礎曾出土大型力人柱礎石雕,高八十二釐米、頭頂直徑三十釐米,赤腳左膝跪地,左手撐腰,作用力狀。力人足與手腕皆帶圈飾,上體裸露,腰部纏帶打結。頭部嘴寬、鼻大、眼大、眼皮下垂,額上有深皺紋,頭頂戴菩提樹葉編成的帽子,兩耳大而垂肩。就力人的整體看,完全是西南亞人的形象。因此有的學者認為是寶林院的建築構件。

另據廈門大學莊為璣教授考證,寶林院即現寶海庵。

 

蕃佛寺

即婆羅門教寺,已廢。遺址傳說在泉州南較場一帶。

從遺留的石刻之多和雕琢之精美來看,寺宇的建築是堂皇的。有的為明.鄭芝龍重修開元寺時,移用在大殿后廊;有的嵌在大殿前露臺束腰處。大部分保存在海交館石刻陳列室。

毗瑟奴,婆羅門教三個最高神之一。其青石雕像於一九三四年在南較場古婆羅門教寺遺址無意掘得,現存海交館。

 

旗纛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舊在(泉州)城北七裏許,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知府常性建。嘉靖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徙建城北泉山鋪賜恩山下。國朝因之。晉江縣附郭統祭於此,不別為壇。今廢,故址尚存。清.嘉慶間(一七九六~一八二○年),徙在東門外驛路鋪李公名宦祠外亭。”

 

熙春宮

又名玉華宮,位於泉州市區通政巷中段,年代莫考。

宋代,巷中有熙春坊一座,後來坊廢,小廟便以坊名稱之。清.道光五年(一八二七年)重修,曆三年告竣。廿世紀五十年代該宮改為通政居委會,九十年代初複為熙春宮,兼作老人活動中心。

熙春宮坐北朝南,兩進硬山式結構,占地約一百平方米。該宮一進大門頂懸掛“熙春古地”匾額。正殿神龕原奉祀許真君。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七年)裏人黃人彥(清道光舉人)撰寫的廟誌,刻在黑片葉岩上,至今仍嵌在正殿右側壁上。

許真君,東晉道士,名遜,字敬之,世為許昌人,生於吳.赤烏二年(二三九年)。及長刻意為學,博通經史,明天文地理、曆律五行、經緯之書,尤嗜神仙修煉之術。晉.太康元年(二八○年)嘗為旌陽縣(今湖北枝江縣)令,在職期間,為政清廉,治法簡易,吏民悅服擁戴。後知晉室將亂,乃棄官東歸,遨跡江湖,尋求至道。得西山逍遙山(今江西南昌),日以修煉為事,不求聞達鄉黨;相傳他少有道術,嘗點石化金以足逋賦;療人疾病,拯人艱危,克斬孽蛟,全活民命;能禦大災,捍大患。據傳東晉.甯康二年(三七四年)在西山飛升成仙,屢顯神靈,護國庇民。北宋.徽宗賜號“神功妙濟真君”,後人尊為淨明道始祖,稱為許真君或許旌陽。

 

睢陽廟

位於泉州郡城新門街。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睢陽廟》載:

“睢陽廟,在城西南勝得鋪。祀唐.張巡。

國初時,大水自惠安漂木像泊於城隅,有老尼奉於觀音宮。

康熙(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間,內院覺羅霍拓提師平閩,夜宿近處,屢夢巡授以兵要,訪得像處,悉與夢符。後複於陣,日見睢陽旗號殺賊。乃於康熙壬戌年(康熙廿一年,一六八二年),偕總督姚啟聖、將軍施琅、提督萬正色暨諸文武僚屬,捐俸銀買周姓住宅,鼎建斯廟。複于廟左買小屋一座,前連店面,以備廟中香燈。廟內匾額題柱,皆霍拓手書。

按:睢陽廟,郡中多有。有與許遠同祀為雙忠者,有與漢.關羽、宋.文天祥並祀為三忠者。苟非顯靈於泉,皆不備載。”

泉州至遲在南宋時就建有奉祀張巡、許遠的廟宇。紹興間(一一三~一一六一年)張汝錫在鳳山建忠義廟,奉祀關羽、張巡、許遠。

泉州鯉城、豐澤、洛江三區有民間信仰廟宇三百一十多座,其中雙忠廟二十四座,占百分之八,如胭脂巷雙忠廟、新門街睢陽廟、東街洪衙埕通天宮。

惠安東部的張坑、北部的崇武,均奉張巡為鋪境保護神。

南安有寶泉宮等。

 

福清寺

位於泉州市區西北約四公里的翠屏山(古稱秀峰山),始建于唐末五代。

《泉州府志》載:福清寺,原名福清院。五代時,高麗僧人玄納禪師來泉州求法,拜高僧雪峰寺義存為門徒。當時,閩國刺史、“招寶侍郎”王延彬官府就設在泉州,知悉此事,即於西門外今北峰鎮石坑村建福清寺供其居住。相傳“寺有十餘區宇”,範圍廣闊,今坑尾村福清潭即其古放生池遺址。玄納在該寺與泉州僧侶們一起生活、學習了三十多年,並終老該寺。

明.洪武二年曾重建,後又廢。清.鹹豐間,鄉紳陳慶鏞為存古跡,曾“鼎建三進及廂廊”,曆百年。

一九四五年,寺住持優婆夷傅福定重修佛殿。四十餘年後,寺宇圮圻將傾。一九八八年,新加坡高僧常凱法師贊助重建,並將第三進增築為樓。重建後的福清寺,占地約一千平方米,建築面積六百平方米左右,煥然一新。

一九八九年寺住持優婆夷傅常願自立《泉州福清寺重建記》石碑於寺內。

 

賜恩岩寺

位於泉州東北郊賜恩岩,清源山四大名刹之一。西為許氏祠堂,東為軒樓齋室。

賜恩岩寺內有天然巨石雕成的觀音坐像,高四米,肩寬一.九二米,六道垂發分披雙肩,雙手切合,掌心向上,慈眼低垂。據《閩書》引泉州《淳祐志》雲:“元祐間(○八六~一○九四年),民夜間見光相,鐫白衣觀音像於岩端”。

寺中石柱刻有明.泉州著名思想家李贄於明.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年)撰的名聯:“不必文章稱大士,雖無鐘鼓亦觀音。”

寺中還有石刻楹聯如:林騷:“蓮月邊湖千頃水,松風對寺一聲鐘。”蘇大山撰、曾遒書:“靈光示現昭元,妙覺圓成印補陀。”佚名題:“紫竹林中垂法雨,落伽山外現茲雲。”“德岩伽山放異彩,雲間竹林現毫光。”

題在功德堂的石刻楹聯有:弘一法師:“能立無上正教法,常為世間良福田。”“如來境界無有邊際,普賢身相猶如虛空。”佚名題:“果證千年花開九品,佛崇三世澤被眾生。”

 

釋迦寺

位於泉州城內東魯巷南段東側,供奉釋迦佛。薪傳自清源山彌陀岩臨濟宗,清代分惠安釋迦寺、泉州宿燕寺、晉江福安寺、慶蓮寺,民國分晉江朵蓮寺,泉州天蓮堂,菲律賓宿燕寺等。

釋迦寺舊址為元.蒲壽庚書房之一隅,元、明易代,別創為一小庵堂。

明.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大學士李廷機因其女貞烈,許婚未嫁而婿夭亡,矢志出家,遂修以居之,並擴建佛堂、齋堂等,釋迦寺方初具規模。

清.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彌陀岩中興祖通化師遣徒重拓,辟為弘法道場,接度在家僧眾,故其規制有似近代居士林。

清.禦史陳慶鏞及提督、知府等,先後為寺豎匾、撰聯。

釋迦寺于一九八九年重修。有前庭、前殿、大殿為歇山式建築,後堂,兩殿北側為功德堂與廂房,後堂北為撫院。寺的前部寬十四.三米,後部二十米,進深四十四.七五米,面積約七百六十平方米。

寺中有一尊釋迦佛悟道坐像,高十釐米,青銅質,為五代時造。寺中還珍藏著“萬字”大藏經全藏、宋版元印《大雲經》一部(均寄存泉州開元寺藏經閣);原還有清刻板四架,每架四座,文革中散失。釋迦寺寺產契約中,尚有清.雍正年間(一七二三~一七三五年)明朝錫蘭王子後裔世濟美購置厝、地、田、池的契約二紙。

 

惠存廟

位於泉州城內惠存巷,後改稱輔德宮,祀英烈侯。今廢。

 

惠仁寺

位於泉州城北為美巷(今阿彌陀佛巷連接北菜市處),明.正統元年(一四三六年)建。已廢。

 

順濟宮

位於泉州市區東海鎮潯埔村上路角。蟳埔地處泉州灣出海口,形勢天成,港深風靜,往來船舶停泊於此,為海外交通要津。明代倭寇肆虐沿海,地方不靖,即於此設立鷓鴣巡檢司,建置銃台(俗“槍城”),以禦由海入侵之倭寇;同時,還設置關卡,駐兵檢查過往商船,以保地方安全。

蟳埔村民濱海而居,靠海為生,明.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建造一小宮,供奉媽祖。後幾經擴建,至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泉郡水師都司劉志盛駐軍村中,獻地重建順濟宮,使其日臻完善。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及近年均有重修。

廟宇坐北朝南,現存為兩進,中有拜亭,建築面積四百多平方米,總占地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米。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硬山式。主祀海神媽祖(有大媽、二媽、三媽),配祀觀音菩薩、保生大帝、田都元帥、康王爺、夫人媽(聖姑媽)、千里眼、順風耳等。

據說施琅平臺時蒞宮示簽靈應,平臺後敬奉“靖海清光”木匾一塊,原匾在“文革”期間被毀。現大殿中懸掛的“靖海清光”匾額為一九九○年重修時仿製。上款寫:“大清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下款為“提督靖海將軍、靖海侯施琅立”。

山門內東牆嵌有二方花崗岩石碑,一為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欽依泉鎮水師都司劉公功德碑記》,一為民國元年(一九一一年)《公禁碑》。石埕的圍牆上嵌有黃貽果撰寫的“湄雲普蔭”石碑二方,牆內壁的一方尚完好,牆外壁一方中已斷裂。

 

昭忠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附祀(泉州市區)惠義鋪塗門街三義廟。因乾隆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征台匪,文武官員、鄉勇兵丁死難,於嘉慶二年(一七九七年),奉文建祠,擇地未定,暫附此廟。文武官員在廟後左右二龕,鄉勇兵丁在廟前東西二龕。嘉慶十三年(一八○八年),增設浙江提督李長庚牌位,計祀文武官員六位,鄉勇二位,兵丁一百五十九位。”

 

南嶽宮(南嶽廟)

原址位於泉州南門外溜石山崗上,為泉州古城五嶽之一。泉州古城五嶽為:東嶽鳳山,西嶽龍山,南嶽溜石山,北嶽獅山,中嶽雲山。

後為方便信徒朝拜,南嶽遷於市區城南大門鋪,即今群眾戲院東畔,故今該地有南嶽宮口、南嶽後街的地名。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南嶽廟》載:“南嶽廟,在城南大門鋪。祀宋.節度使陳洪進。”

 

佛跡寺

位於豐澤區北峰石坑村西側佛跡山,已廢。

《閩書》卷六《方城志.泉州府》載:“佛跡山,唐.光啟中夜現光,延彬使視之,見石山有巨人跡,因以名山。”

《泉州府志》卷十六《壇廟寺觀》載:“佛跡寺在三都,唐.光啟二年(八八六年)建,以寺有巨人跡故名。明.洪武年間僧侶初重建,明永樂間僧法界曾修。”

巨人跡是佛跡寺建寺緣由和鎮寺寶,今仍存於佛跡山果林中。巨人跡是一塊天然石頭,側面有一處五趾印跡分明、腳後跟深淺得當、婉如巨人之足跡,惟妙惟肖。該足跡長四十八釐米,前端寬處三十釐米,大拇指寬五釐米,小拇指寬約二.五釐米。

 

蘆荻廟

位於泉州城內甘棠巷南端,祀五父昌夫子。今不存。

 

蘇夫人姑廟

位於鯉城區江南鎮常春村村南紫帽山麓,奉祀蘇夫人姑(蘇六娘),配祀三夫人媽、月娘媽。一九九八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對山夫人廟》載:“對山夫人廟,在三十三都常春鄉。祀明.蘇六娘以顯靈破鄧茂七故。”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蘇六娘》載:

“蘇六娘(明.晉江常春鄉,今鯉城區江南鎮常春村人),蘇啟能女,以(明)洪熙乙巳(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臘朔誕生而神異,稍長端淑孝敬。料禍福多奇中。
年十六不字,或勸之,曰:‘對山(指紫帽山)可移,我志不移。’

(正統六年,一四四一年)一日,拜別父母兄弟,曰:‘夜神人見召,明晨寅刻將辭世矣。’及期,祥雲繚繞,天樂遙聞。六娘素不知書,時輒索筆留吟曰:‘溶溶月色浸清秋,鶴禦翩翩此日遊。一點靈光何處寄?萬年煙火紫山邱。’

因護柩至紫帽山麓,忽索絕墜地,雷電風雨驟至,眾散歸。詰朝往視,則蟻泥已封矣。自後累顯神光。裏老建廟於墓前,塑像祀焉。

正統十四年(一四四九年),鄧茂七作亂,侵泉州。太守熊尚初戰死古陵坡。賊乘勢長驅,軍民鳥散。俄東南風急,白晝晦冥,有神兵從空而下,素旗飄揚,書‘對山蘇六娘’五字。賊氣大沮,走去。

已而延平告警,授軍有與前役者,乘風沙樹六娘旗幟,遽蹂之,賊望旗潰,茂七殲焉。

事聞于朝,成化六年(一四七○年),勅封護國衛生夫人,諡貞烈。

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中,太守邱浙大修墳、廟,建亭豎碑,複奏請加封‘衍聖崇福’四字,(留銘於廟)勒石祀之(今存)。

國初(清.順治五年,一六四八年)遭兵燹,裏民鳩工重建。”

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年)、民國年間均有過整體重修。其後,廟多有損壞,近年全面進行修茸。

廟坐南朝北,東西寬二十二米,南北深十六.八米,占地面積七百平方米。主體建築由前殿、拜亭、天井、正殿組成,即閩南傳統的“一進三開間”七.九米,進深三間八.七米,抬梁結構,硬山式屋頂。廟左側為報恩堂,供奉蘇夫人姑父母之神位,右側護厝為齋舍。

廟後有蘇夫人姑墓(蟻穴),豎一無字墓碑。數十棵古樹呈半月形環拱墓地,撐成綠色屏障。廟後百米處的山坡上,有明.崇禎戊寅年(一六三八年)浮雕觀音坐像一尊,高一.○三米,寬○.九三米,保存基本完好。

廟前南環路邊有近年修復的明.八角五層石塔一座,通高七米。

 

花橋宮

又稱花橋真人廟、花橋慈濟宮,位於泉州古城中山南路西側花橋亭,是閩南地區興建於南宋.紹興年間的崇奉吳真人的三大名廟之一。奉祀北宋.泉州府同安縣名醫吳夲(九七九~一○三六年),閩台民間尊稱吳真人、大道公、花橋公、保生大帝。

花橋亭

關於花橋亭,明.萬曆《泉州府志.卷五》曰:“花橋在南門橋南,今呼花橋亭。”

清.陳步蟾《重修花橋廟記》雲:“橋以花名,美稱也。予閱故家志乘,知所謂花橋者矣。古來東、塗二關內外皆花擔,結市於此。時猶架木為之,後易以石橋。橋上有壇,夏暑雨,冬祈寒,貿易者賴之。以花名橋,以橋名壇,因以壇前名街,其源遠矣。”

立廟

史志載,吳夲一生“以醫名天下,以濟人救物為念,而義不取人一錢”、“業醫無貴賤,按病授藥,如矢破的”。相傳北宋.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年),泉州流行瘟疫,死者相繼,吳夲急率弟子前來救治,活人無數。

吳夲逝世後,于北宋.景祐年間(一○三四~一○三八年)被泉州府同安縣一帶民眾崇奉為地方性神明。南宋.紹興年間(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任太學士伏闕上書的同安人在泉州府城吳夲生前行醫故址花橋亭創建真人廟,供奉吳夲,因曾膺賜號“慈濟”,故名“慈濟宮”,俗稱花橋慈濟宮。泉州祀吳夲於之花橋亭,尊稱其為“花橋公”。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花橋真人廟》載:“花橋真人廟,在府治善濟鋪。南宋.紹興間(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建。神吳夲,宋時同安人,業醫活人。景祐年間(一○三四~一○三七年)化,鄉人肖像祀之。明.永樂(一四○三~一四二四年)時,進封保生大帝。郡城真人廟有四,靈感此廟為最。”

宋、元兩代除民眾的祭祀外,地方官員在“或遇水旱”之時,也在此祀奉。南宋.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年)及紹定五年(一二三二年),理學家真德秀兩知泉州,多次到真人廟致祭,並“著為定例,一歲兩祠於神。”他還宣揚說:“此邦之民,不幸有疾,求救於神者”,故“歲時當祀”(《真西山文集.卷四十八.慈濟廟祝文》)。

據加拿大漢學家丁荷生統計,自宋至明,吳夲竟二十八次受朝廷直接褒封。

規制與修繕

現存的花橋宮為單間懸山式木構斗拱舉架,外門作牌樓式的磚石建築。大殿之上有元.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所題宮名巨匾。宮門上鐫石嵌砌著明末泉州大書法家張瑞圖書寫的“真人所居”匾額。花橋宮除尊奉吳真人外,原還附祀棄官從吳夲學道行醫的江仙官和張聖者。

花橋宮之左原有仙姑亭,奉祀吳真人門徒鄞仙姑,已廢,與花橋宮連成整體。

花橋宮在清代曾經過五次修繕。清.陳步蟾《重修花橋廟記》載:

“我朝雍正(一七二三~一七三五年)間火,修之。

乾隆(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間又火,是時聖像及古銅爐瓶外,蕩然無存。

辛卯(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二月興工,迨甲午(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臘月告竣。費白鏹二千三百有奇,董事曹鐘讓等勒石於廟之旁。

迨道光庚寅(道光十年,一八三○年)患蟻蛀,太封翁陳君樹捐資又修之,未勒石,陳君已作古人。

越丁未(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臘月念五夜,火起於橋中,從胭脂巷轉出府學口十字街。始然於三更,蔓延於四更,時附近闤闠猶籍斯廟為寄資貨了。五更時風力愈猛,更難撲滅,予於是議遷真人像及一切於他。黎明火至廟而熄滅。真人之力,庸俗婦孺鹹知頌之。是時瓦縫之蹂躪,梁棟之焦枯,旗杆之焚,斯廟之中,丹者變黝,白者變赤。宰官善信謀以修之,所費白鏹若干,皆好義者捐輸,有不敷者,黃君貽擅墊之。自經始至落成,陳君壽勳備籌畫,蕭君維芳掌會計,予輪督工匠,參酌事宜。不數月,燃煥然一新焉。”

陳步蟾之子陳國仕於該篇記文後附言曰:

“花橋壇自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火,於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辛巳正月念六日申初(時在十五點),火從十字街常羊之維第一間起,延燒廣袤四百餘間。到寅刻(時在五點)畢,方騰空,四火俱滅,廟則祝融呵護以存,一無所損。……

越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戊子重建仙姑宮,又買地以廣之,並修真人廟,到甲午(一八九四年)落成。董其事盡登鬼籙,時又無勒石記事。”

善舉

故老相傳,花橋宮建立後,就有善信獻藥,交廟祝贈與需藥的患者,或捐錢托廟祝購藥送人,而很多患者或家屬也聞風取討。這樣,贈藥、捐資與討藥治病,便成為花橋宮吳真人信仰活動的一大特色。

由於長期處於自發階段,而前來贈藥捐資與討藥治病的人越來越多,廟祝們應付不了。因此,清.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泉州紳士及商民在花橋宮倡設“泉郡施藥局”,既辦理贈送藥費之事,也承辦接受各界捐資送藥事宜,博采藥源,廣施民眾,以弘揚吳真人業醫濟世、扶危濟困之精神。

光緒六年(一八八○年),“泉郡施藥局”改稱“泉州府施藥局”,統一辦理有關事務,並任用常住人員,擔任各項具體工作。

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泉郡連年鼠疫猖獗,花橋宮施棺舍藥、恤孤扶貧,做了大量救死扶傷、濟困賑災公益善舉。因施藥任務繁重,由泉州縉紳黃搏扶、黃懋烈、吳桂生、陳仲瑾、曾振仲、楊家棟等人發起,擴大慈善機構,籌建“花橋善舉公所”,址設花橋宮內,擴大董事名額,把各種慈善事業劃入這一機構統一管理。泉州府施藥局即改名為花橋施藥局,為善舉公所轄下的最大事業單位。

花橋善舉公所自創立至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主要從事下列善舉:

(1)施藥。由花橋施藥局具體負責實施,藥品來源主要靠歸橋、僑屬和本地紳士捐獻、贊助。為方便贈藥,在宮後空地開闢藥圃,自行種植一些青草藥物,以便求藥者之需。同時又根據常用古方驗方,另辟一室,製造一些丹、膏、丸、散、露等中成藥品,贈送病者。創設以來,至今不輟。

(2)施診。善舉公所本無施診,一九三○年晉江縣中醫師公會成立,乃協助其兼辦施診,其後本市不少醫德好、醫術高的名老醫師都曾來義診。四十年代,泉州各地鼠疫流行,花橋善舉機構向旅居上海的鄉親求援,請他們募捐鼠疫血清送來泉州,免費為患者施治,救活不少生命。

(3)施棺。即對貧困的死者施給棺木埋葬,有時連死者殮衣、做墓殼灰、抬棺夫工錢等,也一併施給。

(4)度歲。即年關救濟,于除夕施給貧困民戶糧米或銀錢,以幫助他們過年。

(5)平糶。花橋善舉公所於一九三八年七月成立城廂平糶會,由華僑提供資金,自外地產糧區購糧來泉平糶,按糧數計口均攤供應,以緩解抗日戰爭時期泉州嚴重缺糧問題。

(6)賑濟。抗戰期間,日機對泉州狂轟濫炸,花橋慈善機構及時賑濟遭受日寇飛機轟炸的受害者。抗戰期間泉州經常有過境災民、難民和饑民,也及時發放救濟糧食等物。

(7)養生嗣(撫養孤兒)、敬節(按月施贈貞節寡婦)、燒字紙(雇人揀拾字紙,投入亭焚燒)等。

五十年代,花橋施藥局曾易名“泉州市愛國贈藥處”。一九七八年恢復花橋舊名,稱為“花橋贈藥處”。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八日恢復義診,則沿用今名為“泉州花橋贈藥義診所”。

 

光孝寺(崇寧寺、天寧寺、廣孝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光孝寺》載:

“光孝寺,在城東南隅。

《縣誌》雲:北宋.崇寧二年(一一○三年),郡守潘玨奉詔以南草場廢寺建,初名崇寧。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年)改天寧,(南宋)紹興七年(一一三七年)改廣孝,十年(一一四○年)改今名(光孝寺)。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移入承天寺右畔。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年)僧廣福重建;四十年(一六一二年),僧廣通重建法堂,後廢于鄉宦王某,今仍複。

按:《府志》又有廣孝觀在通淮門內,舊為南草場。宋.崇寧間建,名崇寧觀。後廢,產入元妙觀云云。是不知廣孝觀即光孝寺,已移承天寺而重出矣。

今廣孝舊地,即田中央北,黃景昉家廟處也。”

 

觀音亭

古榕觀音亭

位於泉州城區古榕巷與舊館驛交界處,過去此地俗稱“觀音媽頭”,為古代城內一交通要道,稱之“三關四碼頭”,行人車馬在此駐足。

古榕觀音亭規模小,亭式建築,西向,占地僅二十平方米左右。盧舍那佛(觀音)座像雕在一塊六十x五十六厘米的花崗岩上,坐像下方另一塊二十x六十厘米的石頭雕有仰蓮。觀音慈祥端莊,身披佛裳,頭戴紗巾,結跏趺坐在仰蓮座上,雙手叉在結跏前,坐像兩側配有淨瓶和鸚鵡。

石浮雕像嵌在前清舉人龔丕科府的圍牆上,依牆築一神龕,配有香案。亭呈四方形,兩旁有長石椅,平時可供路人稍憩。

該亭建於何時,無從稽考,毀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原嵌在龔家西牆的觀音雕像,已被移向南面。

 

朵蓮寺

位於泉州城南華洲村西,晉江水自北側蜿蜒赴海,福廈公路從左前方直穿南行。

始建年代不可考,池店民間俗稱朵蓮寺為後寮宮。據說該宮本來供奉都主公,民國四年,徐宏智始募資改建佛寺,供奉三世尊佛。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師曾來朵蓮寺二次講演佛經,使之增添不少光輝。

寺坐東朝西,由門樓、正中大雄寶殿,及左右兩廂組成,大雄寶殿三落五開間,單簷歇山頂磚木結構,祀三世尊佛,左右兩廂三落三開間作為齋廚禪房。大殿柱聯為高僧圓瑛所撰寫:“閱世休嫌眼孔小,容從須放肚皮寬。”

寺前有寬廣磚石埕,辟有蓮池,規模寬敞;寺後古榕蔥蘢茂鬱。南側新建三層樓一座,作為客堂。

大門匾額“朵蓮寺”為閩南書法家虞愚所題。門聯:“朵雲永覆祥天蔭,蓮露均沾法界香。”

朵蓮寺右側舊公路旁尚存寺建的“奉茶亭”一座,石構建築。柱聯題雲:“行路艱難受盡許多暑氣,佛門方便飲他些少清茶”。

 

執節宮

位於泉州市區東北隅執節巷後。

宮口大門頂,一橫匾書“執節古地”,門前貼柱上一幅冠頂對聯:“執秉剛強兼毅發,節該忠孝並清廉。”

宮內奉侍“執節大元帥”,祀宋.泉州人諸葛廷瑞。每年農曆十月十六為“慶紀日”。

諸葛廷瑞出使金國,執節不屈。回國後宋.光宗贊其“執節有度”。告老回鄉後,定居泉州市區東北隅。紹熙年間(一一九○~一一九四年),泉州太守在當地立一“執節”石坊,該地後稱“執節巷”。石坊早已拆除,代以“執節宮”。

 

安福寺

位於鯉城區江南鎮曾林村紫帽龍首山麓。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清.道光《晉江縣誌.安福寺》按注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安福寺》載:

“安福寺,在三十三都龍首山麓。(龍首山位於晉江北部池店鎮,在紫帽山東南麓)

唐.垂拱三年(六八七年)建,名安福院。

元.至正(一三四一~一三六八年)間毀,僧智妙重建。

明.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年),改為寺(安福寺)。

正統(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天順(一四五七~一四六四年)間相繼修。

後廢。

明.朱鑒詩:

 ‘肩輿乘興到禪林,石磴崎嶇柏樹深。

  池養龍魚時變化,庭栽鳳竹半晴陰。

  常人不識三生話,老我空談十載心。

  世事人情非往昔,扶筇回首覓知音。’”

規制

現存系清.光緒年間於舊址西側重建,坐南朝北,中為大雄寶殿,西為報恩堂,東為僧舍,前有石埕,總面積四百平方米。

大雄寶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硬山式,中祀三寶佛,東祀地藏菩薩,均系新塑;西祀彌陀,為輝綠岩石雕成,高二.二一米。大門懸掛“法性長明”木匾額,系清.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重興安福寺的僧人紫金所立。大殿后部已崩塌,於四至五年前重新修葺。

報恩堂為兩進,屋頂為硬山式,內祀歷代住持,因年久已衰朽。

寺前路旁臥放一“佛”字大石碑,高二.三米,寬一.○六米,中已斷裂。

犍陀羅藝術石雕佛象

寺內原有五尊唐代中、後期的石雕佛象,現存三尊,另二尊頭已破損。佛象用青石雕琢,細肩高鼻,雙耳垂肩,衣紋緊貼身體,有的半露於臂,或立或坐,典雅和諧,肅穆寧靜。佛象鼻樑筆直,稱為“希臘鼻”。這種造型風格,明顯受古希臘藝術的影響,屬古印度犍陀羅藝術範疇,是泉州地區早期佛教雕像。

印度犍陀羅藝術形成於西元一世紀。犍陀羅地區相當於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鄰的阿富汗東部一帶。

西元前三二六年,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王繼中亞的雅利安人又一次率軍入侵印度。他的軍隊從巴喀提納(今阿富汗的巴格蘭)進入印度河上游,又東下恒河流域,到達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境內。因為部下兵將不肯繼續進軍,於是亞歷山大王引兵西轉而去,於西元前三二三年病死於巴比倫尼亞首都巴比倫。

由於亞歷山大王的東征以及印度與中亞、歐洲的貿易往來,便產生了希臘化的亞洲文化。希臘文化的進入直接影響了印度的造型藝術,尤其是佛教的造型藝術。西元一世紀中葉貴霜王朝崇信佛教,建有許多寺廟,此時大乘教派產生,開始使佛教徒禮拜佛像,佛教藝術從此走向鼎盛時期。由於這時期的佛像面容及其雕刻風格帶有明顯的希臘風格,由以犍陀羅地區最為典型,故稱為犍陀羅藝術。

 

西嶽宮(資壽寺、龍山寺)

泉郡西嶽宮,俗稱龍山寺,為泉州古城五嶽之一(東嶽鳳山,西嶽龍山,南嶽溜石山,北嶽獅山,中嶽雲山),位於泉州新門街西段龍頭山南麓。

解放後,龍山寺址征為國家糧庫。已遷址于臨近重建。

清.道光《晉江縣誌.龍山寺》按注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龍山寺》載:

“龍山寺,在勝得鋪升文山。

明.天啟丁卯(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建(知府沈翹楚始建),名資壽寺。

國朝(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修(知府張無咎重修),改今名(西嶽“龍山寺”)。”

原規制

原西嶽宮占地面積五畝半。古寺坐北朝南、雙殿回廊式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一千八百平方米左右。沿中軸線自北而南,配有正殿、拜亭、潮汐井、庭院、東西兩廊廡和天王殿。整座宮廟保存清代建築風格,依山勢而北高南低,錯落有致。

正殿重簷歇山式,三進五開間。殿內神龕主祀西嶽順聖大帝塑像,兼祀三十六天罡之一、雷部玉府主事、昊天金闕大臣劉星君牌位,並且配祀文昌帝君牌位。

殿前拜亭頂棚彩繪六幅釋迦牟尼深山修行圖。

庭院西北側有口潮汐井,每晝夜漲落兩次,漲落時刻與海水潮汐相吻合。

在庭院東西兩側有六株古榕樹枝繁葉茂、榕隱蔽天,把西嶽正殿掩映在若隱若現之中。

連接正殿與天王殿的東西兩廊廡塑有二十四行孝圖,浮雕顯得格外醒目。

天王殿硬山式三開間建築,殿內塑有碩大無比的四大天王神像,形神俱備,令人頓生敬畏。

人文

寺前“龍山寺”匾額乃延陵阪頭村康熙進士吳茂華墨寶。

正殿神龕上額懸掛的“玄洞天”金字匾額,系清.雍正知府張無咎所書。

天王殿內正上方“鎮國保民”匾額,出自清.乾隆甲戌(一七五四年)泉州府同知覺羅四明手書。

正殿前拜亭前“貝葉生輝”匾額,系清.道光進士陳慶鏞所書。

題聯有:

明末宰相黃景昉:“龍光絢爛騰佳氣,山勢迥環護寺門。”

清.道光進士曾維楨:“龍勢紆迥憑清拱紫,山容韶秀帶郭襟河。”

曾維楨之孫、晚清舉人曾振仲:“西望群山都成爽氣,岳宗太華長鎮仁祠。”

西嶽龍山寺是泉州乃至閩南地帶近代僅存的全真教聖地,道、儒、佛三教在歷史文化古城如此完美地融為一體,三百多年來,幾經滄桑,香火經久不衰。龍山寺供奉的神明成為民眾心目中平安生活的地方保護神,特別是劉星主秉公糾察,成為玉皇上帝近侍重臣的動人傳說更是家喻戶曉,受到民眾的崇敬和奉拜,劉星主香火分爐遠播於港、澳、台及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

據史書記載,西嶽龍山寺除配置有完整的寺廟規制外,還立有義學。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重修,聲譽日隆,所創辦的義學成為晉江縣清代六所社會義學之首。龍山寺的敬文亭更別具民族文化內涵,與城北的白狗廟的敬字亭交相輝映,見之史冊。

 

風神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在(泉州)府治東北虎頭山……(清)乾隆間,奉文崇祀。”

 

五塔岩

位於泉州南門外紫帽山的西北麓。 五塔岩始建于北宋,原名靈水岩,又名靈水寺。南宋時,因寺前興建五座石塔,便稱為五塔岩。

五塔岩寺前的五座石塔,為宋堵婆式石構塔。塔高六米,基座四方形,塔身作鑫層,一層六角形,刻有文字,二、三層為鼓形,三層浮雕佛像,塔刹作葫蘆狀。五塔成群,一字排開,各塔之間相距二米,列於寺前板壁間,地勢險要,居高臨下,自下看上去頗為雄偉壯觀。

五塔岩寺宇建築,依山就勢,利用上下二個天然石洞,建造龍水禪樓和定光道場,猶如空中樓閣。

一對石刻楹聯“龍水創藍啟宋世,虎腔豎刹溯元時。”記載岩寺兩個部分,分別建於不同歷史時期。岩寺為宋代建築,定光道場為元代建築。據《龍水岩碑》記載,岩寺系宋.鹹淳庚午年(一二七○年)為寺僧飴盧所主、漳州龍溪縣高鉞捐資所建。而《定光道場碑》記載,道場建於元.大德癸卯年(一三○三年),郡侯高朝散建立;元.世祖戊寅年(一二七八年)遭兵火,大德年間(一二九七~一三○七年)重修。還有一塊《泰定石碑》,豎於泰定甲子(一三二四年),記載化城梁少師七世孫梁瞿卿舍山地入寺的義舉。山岩還有一些年代久遠、字跡不清的石碑刻。

五塔岩三峰聳秀,奇異多姿,山與石構成自然景物。諺曰:“三獅相戲跑,石虎咧嘴口,和尚九十九,石人鎮水口。”絕頂三石列崎,稱三公石:西為定光岩,中為中州岩,猶如天然石佛;東為靈水岩,岩下有一小井,名叫“潮汐井”,四時不涸。傳說宋.楊文廣率軍入閩,曾駐營附近的關刀寨,成千上萬兵士飲用此泉,取之不竭,飲之不盡。現井邊刻有“鄭公泉”三字,傳說當年鄭成功起兵也駐過此地,飲用此泉鐫刻的。

五塔岩石奇洞多,自成天然。《南安縣誌》載稱:“靈水岩峰戀聳秀,中多石洞。”現在尚有五大石洞,虎空洞最大,洞內可容納二百多人,其他也可容納數十人。岩洞四周,有石人、石馬、石龜、石牛、石仙鶴、石佛、石香爐、石鐘、石鼓、雷劈石、石巷、石桌、石椅等眾多因石而異的景物。

摩崖石刻有“第一山”、“靈水古禪”、“佛”、“盤古洞”等諸多因石而意的文字。

 

元妙觀(天公觀、白雲廟、中興觀、龍興觀、開元觀、隆興觀、天慶觀、玄妙觀)

俗稱“天公觀”,位於泉州市區東街觀東巷之西,面對觀口巷。是道教傳入泉州後所建的第一座道觀,也是道教傳入福建後的第一座道教宮觀。

清.道光《晉江縣誌.元妙觀》按注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元妙觀》載:

“元妙觀,在縣前。(清.乾隆《泉州府志》記:“元妙觀,在府治南。”)

晉.太康(二八○~二八九年)中,為白雲廟。

【道教是由古代的巫術和戰國、秦漢的神仙方術發展而來的。早在秦漢時期,泉州就有隱者和方士巫術的活動。西晉時道教在泉州就已流傳,此時出現泉州第一座道觀——白雲廟,即元妙觀的前身。】

唐.神龍元年(705年),建為觀。初名中興觀,未幾,改為龍興觀。

開元(七一三~七四一年)中,改為開元觀,而以老君祠為隆興觀。

宋.大中祥符(一○○八~一○一六年)間,改天慶。

元.元貞元年(一二九五年),改今名(玄妙觀,取《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意),並老君祠入焉。

明初,有紀道士寓其中,後白日飛升,董伯華其徒也。

明.黃克晦《觀中紀事》詩:

 ‘仙宮拂曙響雲璈,白髮蕭颼首重搔。

  卻老自應依道侶,持杯無奈憶兒曹。

  玄元殿上春偏早,太乙祠前日已高。

  拚是乾坤長浪跡,依然紫氣向人豪。

【清.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年),為避清聖祖.玄燁之諱,易名元妙觀,一直沿用至今。】

國朝.雍正壬子年(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候選同知施暉、通判曾炳遠、生員莊朝用同修。

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守高霔大修,縻白金三千二百有奇。

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提帥甘國寶、郡守王右弼、邑令王雋又大修。

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年),邑人公修三清殿及東廊。

嘉慶十二年(一八○七年),又修各處及神像,皆有碑記在觀。

道光五年乙酉(一八二五年),紳士楊濱海等,請太守劉□前,令胡效曾捐倡重修前三清殿及後關夫子廟,並買蓋小屋十二間,其中殿尚缺需雲。”

規制

元妙觀以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丹寶齊全、名道輩出而成為泉南最負盛名的道教宮觀。明清兩代管理道教的“道紀司”都設在元妙觀內。

元妙觀歷來是泉州道教活動中心,每逢國家或道教節日、神誕,元妙觀都要舉行隆重的宗教活動儀式,設壇打醮。每年,各大宮廟都要到元妙觀舉行“晉表”、“領旨”儀式。

清代自康熙至道光的一百多年間,元妙觀多次重修和擴建。歷史上的元妙觀,占地一萬多平方米:

觀前在照壁塑有太極圖、星象、日月。

寬敞石庭斜上,第一進山門曰“端門”,重簷歇山頂牌坊式三門並列,左右分別為玄壇祠、康王祠。

進神門至前殿,即第二進三清殿,闊五間,深四間。殿正面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兩邊為四海龍王。三清殿后緊連老子祠、南天門(祀五顯靈官大帝)。

第三進為靈霄殿,規制與三清殿略同而高於三清殿,亦有龍陛石階。靈霄殿正中祀天界諸神的最高統治者玉皇大帝,座前有一尊銅雕日神,兩旁為金童、玉女、雷聲普化天尊、太乙星君;東西兩側為北斗星君、南斗星君、六丁、六甲。後殿一列三間,單簷山頂式,曰“文昌府”,中祀關聖帝君,左祀文昌帝君,右祀梓潼帝君,為分司教化、功名、祿位之神袛。

自山門至後殿,東西兩側建有長廊,列二十八星宿。

各殿之前都鋪有青石龍陛浮雕,使殿宇更顯莊嚴肅穆。觀內外鑿有七口丹井,布列成北斗星座狀,稱七星井,傳為道士煉丹所用。觀內原有一棵晉代所植的大檜樹,樹圍七尺余、樹高一.六丈,濃陰如幄,傳說明代紀道人曾坐在檜樹上煉丹。

檜樹旁建有固定的戲臺,為道教節日演出所用。每年除夕,通宵達旦演戲,常有欠債的窮人前來避債,度過年關。因此,元妙觀的戲臺又叫“避債台”。

清末以來屢遭破壞、佔用,以至於廢圯。文革中,被工廠佔用,毀壞殆盡,全觀只存中殿左脊一角四間。

一九九六年,政府規劃十畝地,用於元妙觀的複建。第一期工程,在元妙觀原址———現市區東街複建三清殿,已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竣工。該殿建築面積三百四十平方米,重簷歇山式,雄偉壯觀,金碧輝煌。六根高三.二米、直徑○.八四米的雕龍石柱,十分精美。東西外牆八個石窗和殿后五面牆壁分別嵌有雕刻了道教故事圖案的石雕、磚雕。殿頂共有飛簷九條龍脊,脊上雕有老君煉丹爐、飛龍、麒麟和各種道教飾物,頗具匠心。

 

勸忠祠

位於泉州城區曾井鋪。

明代,氵丙洲場轄有十四倉,在泉州府城東南的十一都和十四都。浯州場則在同安縣。以這些鹽場的鹽課供永甯衛餉給,可謂就近供給。但鹽課折米或折銀餉軍,加重了鹽課負擔,其中潯美鹽場負擔尤其重。

嘉靖九年(一五三○年),時任山西道監察禦史的晉江人粘燦,瞭解到泉州屬下潯美場、氵丙洲場的鹽戶的艱困,上疏為民請命。

疏曰:“……若浯州場每丁只納(鹽課)三鬥六合六勺,氵丙洲場每丁只納四鬥四升五合,又免裏甲雜辦。潯美場獨每丁納米七鬥七升六合六勺,而裏甲雜辦仍複不免。是以土著之民多不聊生,壯者流離轉徙,老稚死亡相繼,且海濱瘠鹵,稻麥少收,當兌納鹽米之時,概於外郡糴米上倉。船經大海,一遇強寇、颶風,人船俱沒。鹽戶之害,莫此為甚。”(萬曆《泉州府志.卷七.版籍志.鹽課》)

疏未上,有勸道:“南方還算安靜,又不是你管轄的所在,何必多事。”曰:“百姓有疾苦,禦史就應當如實上奏,哪里分南方、北方,份內、份外。”終於上疏,爭得皇帝批准,減輕鹽戶負擔,並准許將應納米糧折銀上繳。

潯美場、氵丙洲場千萬鹽民頌其德,紛紛刻碑立亭記之,又在潯美場後蔣橋庵為粘燦立祠生祀。時泉州郡守王士俊應百姓所請為祠題匾曰“勸忠”。

泉州名士顧珀、莊一俊都為勸忠祠撰寫碑記,讚揚粘燦“一日而建數千百載之勳,一言而活億千萬人之命。”顧珀在碑文中說:“中世士夫以官為家,曾遑人恤?富者不讓祿,顯者不讓名,厚殖以自肥,月已(“月已”合一字)汩沒波塵者何限?有能上宣德意,下達幽隱,而清苦獨耽如滌樓(粘燦號滌樓)者乎?”

清初遷界時,勸忠祠遭毀,後人複建於泉州城區曾井鋪現址。

 

中嶽宮

為泉州古城五嶽之一(東嶽鳳山,西嶽龍山,南嶽溜石山,北嶽獅山,中嶽雲山),位於泉州城北。五十年代拓建省附屬第二醫院時被拆。

 

紫極宮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紫極宮》載:

“紫極宮,在元妙觀之右,舊在行春門外。

唐.天寶二年(七四三年),賜名紫極。

五代末.留從效改建於迎恩館之西廡,即今所也。

明.永樂(一四○三~一四二四年)、天順(一四五七~一四六四年)、成化(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間,俱嘗修建。

國朝.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間,提督楊捷興、泉道張仲舉、知府蔣毓英重修。

宮有古檜一株,圍一丈六尺,高七尺餘,老幹攫拏,葉蔭鬱如幄。旁有石刻‘晉朝檜’三字。

宋.許彌安《晉檜行》:

 ‘紫極宮中晉朝檜,故老語我今千年。

  根盤厚地龍蛇走,幹薄霄漢星斗懸。

  元冬飛雪斷人跡,貞姿不改平時妍。

  虯枝香葉翠如幄,一子不落含蒼煙。

  胡為廣廈構粱棟,如此大材乃棄揖。

  伊昔晉朝紛亂日,衣冠南渡依江堧。

  風流王謝各幻化,肝膽鐵石還依然。’

今地併入元妙觀。

按:合觀二條,元妙觀即開元觀也。而乾隆《府志》又有‘開元觀’一條雲‘在紫極宮之右。唐.神龍(七○五~七○七年)初創建,名龍興,開元中改今名。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年),產入紫極宮。天順年間(一四五七~一四六四年)重建。後併入元妙觀’之語,似重複矣,故《縣誌》不復載,今亦無所謂紫極宮、晉朝檜者,惟觀口右旁一宮名元壇宮耳。”

 

文相廟(文相宮)

位於泉州郡城南隅溪亭鋪義全境。該地境內王爺池、溪亭池、關刀池等數池有溝相連,稱為“溪”,溫王宮東邊的池中有亭,故名“溪亭”。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文相廟》載:

“文相廟,在溪亭鋪,祀宋.文丞相天祥。

天祥從幼主避難,茫然失次,信宿於此,血淚透入石髓。裏人陶少溪慕其芳蹤,將亭改為廟宇,塑像崇祀之。

今俗稱為文相宮。”

 

文昌壇(鎮雅宮)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

“在(泉州)城內陽義鋪玉犀巷內,原為鎮雅宮。國朝(清)嘉慶六年(一八○一年),守馮國柄、令徐汝瀾奉文特設。以是宮近府縣治,改立為壇。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令盧擇元倡修。”

 

水陸寺

水陸寺在泉州肅清門(遺址在今西街菜市場口)外西南,已廢,今遺址在舊館驛汪衙巷內。

唐代,肅清門外西南舊館驛與三朝巷之間是子城外的低窪地帶。裴巷以西、傅府山以東諸水皆流至此,蓄而成池。原先該池面積約十畝,後又分為東西兩池,俗稱目鏡地。池南原有一排澇水溝經古榕宮前,直至新門街羅城濠溝。唐.天寶六年(七四七年),唐玄宗下詔書勒置祝聖放生池,因又建水陸堂在池北,故亦稱水陸池。

唐.乾符六年(八七九年),郡守林雩把水陸堂擴大為院,號稱護國水陸院。

泉州水陸寺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為僧宗美撰文,經幢為善信陳僧舍所居地為基址,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一○○八年)。

北宋.郡守蔡襄又把它改為禪院。熙寧間(一○六八~一○七七年),郡守陳樞延請本觀禪師主水陸寺。

水陸寺後來廢之,改為都監(宋代武將職名)癖舍,不久又改為添差通判廳。

南宋.南外宗正司徙遷泉州時,泉州添差通刺廳改成皇族居住地。

元.至元(一二六四~一二九四年)間,被廢的南外宗正司故址的一部改為清源驛,餘下的壙地再複建禪院。

元.延佑三年(一三一六年),亦黑迷失給施捨的全國一百所著名佛寺,刻立《一百大寺看經記》碑留念,碑文中提到,受施捨的泉州路著名的佛教寺院、庵、接待,有“五月,泉州路承天寺、水陸寺、法石寺、招福寺”等。

明.洪武年間(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年),禪院正名水陸寺。

明.成化(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間,理學家蔡清曾在此講學。由於他講授朱子學時闡明要點,學子易予領會,又敢發前人所未發,因而不少四方學子千里而來,登堂入室,座無虛席。

明.嘉靖乙未(一五三五年)進士、貴州道禦史汪旦為了在此建府第,就把禪院移至現今的開元寺功德堂西,水陸寺舊跡遂亡。

水陸池原是水陸寺的配套設施,是泉郡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明.嘉靖間,水陸寺雖被移入開元寺內,但每年農曆七月,民間薪傳古例,舉行“普度”,意是普度眾生,也就是中原的“盂蘭盆”。歷代郡守都如期在此主持道場法事,即做水陸本醮,專祀泉郡的無主孤魂,並以明燭紙船放入池中,希望把瘟神王爺送走,求得境泰民安。舊館驛巷內原有大船亭、小船亭兩座,現亭已毀,但地名尚存。

明.萬曆年間,南戶部左侍郎何喬遠遊此故址時,感慨萬分。感歎詩一首:

 “佛劫年多複,禪門亦可知。試看牆外林,猶有寺前池。

  祝聖留深意,居僧見一時。王詢能舍宅,今古有餘思。”

清.學者林霍,悼故址時,也留下《題蔡清講學過》詩一首:

 “蘭君未發時,幽妻多釋子。趙宋天潢派,流離傳故址。

  成宏有大儒,皋比擁於此。當日陳紫峰,裒然及門上。

  海內言易學,必推吾郡始。異代賦景行,芳縱何處時。

  萎萎蔓草碧,澹澹方塘水。東西雙塔標,迥立猶在邇。”

現在舊館驛汪衙巷內尚存四根高約三米的圓形石柱,石柱兩頭小,中間大,呈梭形狀,與靈山聖墓的石柱異曲同工,證實它是唐代的石雕,屬水陸寺的前身水陸堂的遺物。汪氏後人把它作為樓房的支柱,至今仍直立在小巷的通道旁。

一九五四年泉州青年補習學校開始建校于水陸池北,後來該校併入北門都督第華僑中學,校舍遂為教育局辦公地點。一九五八年,原來在打錫巷的省梨園劇團也在南面填池建址。以後政府部門紛紛進駐,一個約十畝的水陸池,至今面積已不足一百平方米,其蓄水防澇的功能也從此消失。

 

禪雞塚碑

相傳豐山(雙髻山)有放生白雞一隻,聽禪多年,悟道坐化,禪師建禪雞塚葬之。

仙公寺內,豎有五因山人林如源撰、明.著名書法家張瑞圖書的《禪雞塚碑》刻二方。碑長二米,寬一米。字徑十x十釐米,楷書。系泉南罕見之珍貴碑刻,可與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所書的《萬安橋記》相媲美。

 

雙髻山寺

又名仙公寺,位於泉州城北部二十餘裏雙髻山上。

寺宇廚房之青石臼上,有乾隆丁醜仲春白水岩主持演從、德立詩刻:

 “素心久凝在冰壺,引得清泉勝酪酥。

  不待金盤承曉露,仙源浥注即天櫥。”

寺宇西側青石臼上,有柯青龍詩刻:

 “雕奇創巧多羅事,鑿室攻堅力窮難。

  制器從來懷久遠,勿將瓦罐與同看。”

出米石峭壁上,有清代仙公寺主持普憲詩刻《嘉慶戊寅年孟春題出米石》:

 “岩崖米石昔曾然,疑是靈山別一天。

  五代競傳從此出,於今空鎖待何年?”

 

雙忠廟

位於泉州城內胭脂巷尾,奉祀唐.張巡、許遠(文武尊王),今廢。

安史之亂時,黃河南北的大小官吏紛紛投降,只有少數忠臣義士寧死不屈,效忠朝廷,其中以張巡、許遠最為著名。

張巡,唐.鄧州南陽(今河南南陽)人,開元末擢進士,初為太子通事舍人。天寶年間為清河令,政績卓著。時稱張巡“有能名,重義尚氣節,人以危窘告者,必傾財以恤之。”

許遠,字令威,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人,處世清幹,明於吏治。

安史之亂時,張巡為真源(今河南鹿邑縣)令,號召千餘人起來勤王,並以禦史中丞之職與睢陽太守許遠等堅守睢陽近一年,因彈盡糧絕,城破被俘。史書稱“巡神氣慷慨,每與賊戰,大呼誓師,眥裂血流,齒牙皆碎。城將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謂巡曰:‘聞君每戰眥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視其齒,存者不過三數。”不久,張巡等人罵賊,被斷舌頭或肢解至死;許遠解送洛陽,押至偃師後,因拒降被殺。安史之亂平定後,朝廷追封張巡為“揚州大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並下令在睢陽立廟,稱“雙忠廟”,歲時致祭。

宋朝以後,張巡、許遠備受百姓崇拜,其廟宇遍及全國各地。北宋於汴京立廟,南宋時,其廟亦南渡,民間流傳許多張巡、許遠顯靈助官司兵打勝仗的神話傳說。明清時期,張巡、許遠兼有司瘟疫、漕運和冥判的職能。

泉州至遲在南宋時就建有奉祀張巡、許遠的廟宇。紹興間(一一三一~一一六一年)張汝錫在鳳山建忠義廟,奉祀關羽、張巡、許遠。泉州鯉城、豐澤、洛江三區有民間信仰廟宇三百一十多座,其中雙忠廟二十四座,占百分之八,如胭脂巷雙忠廟、新門街睢陽廟、東街洪衙埕通天宮。惠安東部的張坑、北部的崇武,均奉張巡為鋪境保護神,南安寶泉宮等。通天宮有明末清初愛國義士洪承畯撰寫的楹聯:“國土無雙雙國土,忠臣不二二忠臣”,盛讚張巡、許遠對祖國和民族的忠貞不貳。

 

義烈相公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義烈相公廟》載:

“義烈相公廟,一在馬甲橋,馬甲即馬夾;一在隱居橋,皆四十四都地方。

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間,倭寇刼掠鄉村,高阪社柔佛巴魯壟有蘇姓充都內鄉兵總,陳姓為副,率眾追至惠安東坪埔嶺北,兩人俱戰歿,倭亦損傷逃遁。居民自是得甯,塑像立廟報功,名字失傳。以其仗義秉烈,捐軀衛民,故稱義烈相公。

(清)康熙(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初,海氛肆掠,神顯威靈,退,靈赫非常。”

 

廣利尊王廟

位於泉州清源山龜山岩,祀廣利尊王。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龜山廣利尊王廟》載:

“龜山廣利尊王廟,在三十九都清源山龜岩(應為龜山岩)。

神姓陶,唐時來自江介,行賈閩、廣間。值歲恒暘,一日早起,遇異頭怪面二人,怪其不類,詰而問之,至於再三。二人雲:‘恭受帝命,茲土合菑,吾挈囊藥分投眾井,俾飲且食,鹹畢其命。’陶大驚怖,曰:‘郡人何罪,帝必不爾。’二人相顧微哂。陶複詰問:‘何物疢毒,能畢眾命?試解而裝,俾我別識。’二人解示,陶奮袖奪噉,雲:‘我代此土生靈,若第休矣。’

陶既立化。郡人爭舁法身,供養于郡左糶糴宮。他日賽謝紙錢,揚灰香煙,所指直諧龜峰。夜有白毫,昭耀岩穀,樵牧驚駭。溯煙灰所由,知神意屬此。郡人即岩創廟,舁法身祀焉。

國朝(清).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間,郡人曾邦慶等倡修。

按:《閩書》誤以糶糴宮為廣利尊王立,今改正。”

 

三翁宮

遺址在塗門外法石附近雲麓村東面山腰間,至今尚存。

概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三翁宮》載:

“三翁宮,在三十七都,舊創建莫考。祀神四:一衣青,一衣黃,一衣黑,傍一人衣紅。

相傳宋末時有三老隨少帝(帝罡)至此,少帝遇害,俱觸石而死。裏人拾其遺骸收葬之。其傍衣紅者,裏人也。

【相傳宋末帝罡被元兵追逼南下,有張世傑、陸秀夫諸大臣扈駕南行。隨後有三位老臣因事未能及時扈從,一直追尋到了雲麓,但帝罡等已又南行,且已航海入粵。三位老臣遂觸石而死。

一雲麓村民及時為此三位忠臣安葬,然後也以身殉。雲麓村人乃塑其像而建祠祀之。並柱聯雲:“主溺崖山千古恨,魂依雲麓四方知。”該對石柱現存放於雲麓小學,聯文陰刻。】

今鄉人以正月初八日卜何翁,應年豐歉:一翁應蔔稍可,二翁多旱,三翁有秋;衣紅者稱聖王,應蔔更妙。亦頗驗雲。”

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吳君洛捐金重修三翁宮與雲麓寺。

方翀《三翁歌》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三翁宮》收錄方翀《三翁歌並引》曰:

“出郡塗門有村曰圍麓,間築一土台,可三尺許,覆片瓦,祀三翁焉。翁乃一尺土偶,為像樸陋。每歲首春,土人以鼓樂牲酒娛神,擲茭問某翁出蔔歲豐凶,頗有靈驗。若一翁出,則水旱參半;二翁出,則旱;三翁出,則雨澤均。

 土人雲:‘一翁為商旅,二翁為鹽戶,三翁為耕夫,故以其所願望昭明天道。’

或曰:‘三人皆宋亡時不知何人,同日於此遂志焉。’

噫,是必然矣。蓋生為忠義,斯沒為明神,其有靈者自非無端,而翁以一出示前知,非人所能仇德也。

因感而作《三翁歌》,以曉夫土人之禱于三翁者。歌曰:

  正歲囂歡聚童叟,野人如騖群奔走。

  香燈酒醴簫鼓揚,要蔔豐凶求土偶。

  土台三尺神一尺,略具面目施顏色。

  細微廟祀今歷年,多時位置殊逼仄。

  交雲神光有靈驗,此身一出標異跡。

  上天水旱此先知,比似著龜百無忒。

  由來聞語生疑團,鄉邨陋說多浪傳。

  治生猥薄豈盡信,何期客子能溯源。

  謂是趙家屋社日,三翁同日生事畢,

  雖然來歷不可尋,史冊無名皆正直。

  感斯陳說知其然,死作明神在衷赤。

  代天出納之喉舌,常以前知宣秘密。

  三翁乃是三忠臣,文、陸、張、餘更有人。

  不死殿廷死荒野,孤行落落全吾真。

  籲嗟萬年一屋宇,滄桑莫能易片土。

  崇宏堂階瞬息墟,不若形庳蔽風雨,

  愚夫悅媼對三翁,翁不為言當日苦。”

注--文、陸、張、餘: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

 

二郎廟

位於泉州城內二郎巷東畔。此地古臨東湖,因祀水神二郎神。廟今已重建一新。

 

七裏庵

又名鯽鯉庵、績裏庵,位於泉州市東門外煙墩山,臨草邦水庫,距市區約七裏,故名。

始建于唐朝,宋時更香火鼎盛。近年修復。

庵中,有一對佚名撰書石刻名聯:“德性能明,當前即蕩平世路;濟人以道,此地為方便法門。”還有巨大的拜石、梭形石柱、近代高僧弘一法師墨寶等珍貴文物,至今仍完好無損。

據泉州市文管會現存的《山川寺庵考》及《泉州名人傳》等史料,北宋.景德年間(一○○四年),宰相韓琦之母連理在此庵出家。後來母子被拆散,直至韓琦中了狀元做了宰相,母子才在七裏庵相認。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宋元南戲、梨園戲均有記載。

此外,膾炙人口的褒揚多做好事的“七十老翁二十寡”的故事也發生在七裏庵。

 

宿燕寺

位於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紫帽山東面,是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在宋.海岸寺廢墟上建造的。

寺坐北朝南,前面峰巒連綿,後背山巒圍護,地形似“燕子歸巢”,故名。

山巔有老子騎青牛景象。近幾年經過改建擴建,建成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及兩廊,附有四個亭、蓮花池及花園、功德堂贈藥處等。

 

常雩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亦在先農壇內。”

 

泉郡糶糴廟(中和廟)

糶糴廟位於泉州原郡治街左,唐代建,後改為中和廟。祀護國聖王李寬,泉州人尊稱其為廣平王或糶糴王。

廟今無存,遺址在今鐘樓百貨商場,尚有糶糴廟四孔井一口。廣平倉、廣平巷地名仍在。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糶糴廟》載:

糶糴廟,在府治中華鋪。神為唐.廣陵(今揚州)人李寬,敕封護國聖王。

《閩書抄》:

“廣陵李寬,初名玨,隨父販糶(居住在泉州),平糶賑饑,泉人德之。

後父年老,(李玨陪同父親一起回到故鄉江陽)寬居江陽(屬今揚州)市仍其業,授人升鬥俾自量,惟取息錢二,供親甘毳,人爭趨之,資養豐給。

後玨年八十余,會李丞相玨出鎮淮南,乃避其諱更名寬。

丞相下車數月,夢入一洞天,見石壁光瑩,金書揭‘李玨’二字,長尺餘。心甚喜,問仙童此何所?曰:‘華陽洞天,此姓名非相公也。’玨驚問為誰?曰:‘江陽部民也。’晨起遣人物色得寬,即迎入。從容□曰:‘翁壽而康必得道,修煉何術幸指教!’對曰:‘愚民何知。’因述自量事。玨歎曰:‘此翁所以書名仙籍也。’遂旌之以勸世之公利者。

及歿,泉人德之,即其所寓地為立廟。”

道光甲申(道光四年,一八二四年)裏人重修。

關於丞相李玨

道光《晉江縣誌》引《閩書抄》所提到的丞相李玨(七八五~八五三年),字待價,唐.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人,客居淮陰(今江蘇淮陰),《新唐書.卷一八二.列傳一○七》有傳。

李玨元和七年(八一二)進士,曆官渭南尉、右拾遺。以數諫不得留,出為下邽(今陝西境內)令。武昌牛僧孺辟署掌書記,還為殿中侍御史。除禮部員外郎。僧孺還相,以司勳員外郎知制誥為翰林學士,加戶部侍郎。及李宗閔以罪去,玨為申辨,貶江州刺史。徙河南尹,複為戶部侍郎。開成三年(八三八年)楊嗣複得君,引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宗即位後,遷門下侍郎,為文宗山陵使。不久,罷為太常卿,貶江西觀察使,再貶昭州刺史。宣宗立,內徙郴、舒二州,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遷河陽節度使。大中三年(八四九年),以吏部尚書召,為檢校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時江淮大旱,李玨發倉廩賑流民,以軍羨儲(節餘的軍糧)殺半價與人,舉境遂安。在揚州三年,大中七年(八五三年),卒于任所。性廉潔,門無饋餉。

兩李玨相遇,即在大中三年至七年間(八四九~八五三年)丞相李玨出任淮南節度使時。李寬初名亦為李玨,為避丞相李玨諱更名寬,時李寬已八十多歲。

後來,李寬去世,人們都傳說他是積功成仙,白日飛升,泉州人還即其當年所寓地為立糶糴廟祭祀。李玨聽說後,作詩《李玨(李寬)白日沖天詩》紀念他。詩雲:

 “金字空中見,分明列姓名。三千功若滿,雲鶴自來迎。

  要警貪婪息,將萌寵辱驚。知之如不怠,霄漢是前程。”

有個淮南幕吏為此還寫了一首《上李玨相公詩》:

 “同姓複同名,金書應夢靈。彼行功已滿,此德政惟馨。

  中國為元老,遙天是昴星。將知賢相意,不去為時寧。”

 

銅佛寺(百源寺)

又名百源寺,位於泉州城內百源川池畔,是我省重點佛寺。

始建於明.崇禎年間(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系泉邑進士楊元錫獻宅為寺,原名銅佛寺。

清.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年),施琅曾孫施國寶重修,易名百源寺。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銅佛寺》載:“銅佛寺,在城東南百源川。國朝.乾隆十七年裏人施國寶等修。”

一九三八年被洪水衝垮,後重建,恢復原名銅佛寺。

 

桃源宮

位於泉州城西南安市豐州鎮桃源村。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唐.僖宗.廣明元年(八八○年),威武軍節度招討使傅實奉敕率軍入泉,後就武榮周井堡(古南安郡治,今南安豐州鎮)居之。為表示效忠朝廷,傅實建唐王宮(即桃源宮),內有唐太宗.李世民、徐茂公、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塑像,每早按儀朝拜,從未間斷。

桃源宮內有北宋.天聖三年(一○二五年),南安葛門陳二十二娘為追薦其夫而建的陀羅尼經幢。花崗岩石構築,八角七層,高七米。基座為八角形須彌座,轉角處各雕一侏儒,束腰每面各雕一飛天。其上為八角形水波紋平座,置有覆盆。第一層幢身浮雕雙龍戲珠,二層以上浮雕姿態各異的佛像。第四層為經幢的主要部分,每面分行豎刻“尊勝陀羅尼經咒”,上端橫刻“奉為今上皇帝資崇佛幢一座”。四至六層施用挑簷翹角,間以仰蓮一朵;每面翹角裝有鐵環,為串聯鐵索之用。第七層幢身與簷均作方形,出簷分雕一羽人。幢刹呈葫蘆狀。除基座為多塊花崗岩石砌成外,其餘系一大整塊的花崗岩石雕就,巍然聳立,造型美觀,雕刻精緻,保存完好。

 

許家弄圓通庵

位於泉州南門外結草山西麓,即今晉江市永和鎮許家弄村。始建于隋代,金堂供奉觀自在菩薩。

圓通庵屋脊正中,原有座尺來高、青黑色的應庚塔。古代遺留下來的寺庵中碑誌曰:“殿頂寶塔靈異尤著。相傳昔有士人于庵前池掘土得之,舉而置諸殿脊頂中,塔為磁制,年代制者未詳。若四方禍福將至,塔輒斜曲向其方,所曆有微驗,靡或爽焉。”據村裏群眾說,至解放初,有個破除者把它摘下扔到庵前水池裏,隨後怎麼撈也沒撈到。從此結束了應庚塔奇觀,只留下種種謎團無法解惑。

另庵後有房,古之名賢,嘗隱於此講學授徒,如楊景辰相國、蔣德詮學士、王三陽工部等。

2001年重新修建。新建的圓通庵占地一千平方米,為三落仿古式建築,主體石木結構。前落為山門,山門左為鐘樓右為鼓樓;中為大雄寶殿,正中祀奉三世尊,左右兩邊祀奉十八羅漢;後落為藏經閣。其中山門有:“圓融無礙襟懷浩蕩包環宇,通達十方誓願弘深渡眾生”、“暮鼓晨鐘驅魍魎,經聲佛號指迷津”;殿內有:“圓妙三摩地,通連大梵天”、“梨花開出清淨色,山鳥啣來吉祥雲”等頗具意義的佳聯。庵內外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整體古香古色、規模宏大,遂成晉江著名的庵院之一。

 

圓通庵

車橋圓通庵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圓通庵》載:

“圓通庵,在三十五都南門外車橋。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裏人重修。

明.黃克晦詩:

 ‘寺外青苔徑,將行卻自留。水風雙樹老,暮雨一峰愁。

  詩壁因名讀,經蹄得旨休。僧言山翠色,更在向東樓。’”

 

真人廟

甲第真人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甲第真人廟》載:

“甲第真人廟,在城西甲第巷內。亦祀吳夲。

(明)天啟乙丑(天啟五年,一六二五年)進士吳侍讀載鼇重修。廟額曰‘高真留處’。

(清)康熙乙未(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進士徐內閣霞彩重修。

乾隆辛亥(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年)春夏之交,郡邑大旱,府州縣禱雨於廟,雨即大霈,官民忭悅。同安邑令張學溥贈匾曰‘甘雨隨車’,馬巷分府樊晉贈額曰‘霖雨均沾’。”

 

真濟亭(仙姑亭)

位於泉州市區花巷中段、濠溝墘以東,架在子城的外濠上。是南宋.兩知泉州的真德秀所建,匾額“真濟亭”三字亦為其所書,字跡清奇古樸,似朱熹,後人評曰:“西山先生書略似草草作,諦視之,乃非草草者,豈胸次高,故落筆便自不同。”“真濟”兩字,以後成為花巷鋪境的名稱。

真濟亭俗稱仙姑亭,本是一座道教宮觀,亭前有一小橋曰“放生橋”。仙姑亭面積不大,占地約○.二畝,為二進單開間的歇山式建築,燕尾式屋脊的兩邊雕有龍鳳,中間星辰日月。原來二進正廳中奉祀民間女巫醫鄞氏,人稱鄞仙姑,頭戴鳳冠,危坐在禦輦裏。

《南安縣誌》記載:“鄞仙姑,三十二都後井(今南安市豐州鎮轄)鄞氏女,幼有神術,年十餘歲,坐機織布,伏睡機上,脫魂到郡城真濟鋪,漂紗於河溝。鄉人入城者見而異之,歸告其父母,父到地呼其名,拍其肩,仙姑在機坐化。郡人神之,塑其像,祀於真濟宮。”

相傳,仙姑父平山,生有四男一女,仙姑俗名“阿乙”,平時沉默寡言,農活家務之餘,上山采藥,為人治病,成為遠近聞名的民間醫生。她擅長婦幼科,在泉郡一帶行醫,拯救了無數婦幼生命。又傳,宋太後患乳疽,四方求醫無效,後經仙姑治療,頑疾痊癒。皇帝大喜,敕封她“太乙仙姑”,南宋.郡宋真德秀親自撰楹聯:“愈母后癰疽,帝中簡命;憫嬰兒苦厄,天乙受經。”

隨著閩南對吳真人(吳夲)信仰的發展,吳真人的侍神也多了起來,楊浚的“白礁志略”中列出大量神譜,鄞仙姑也納入吳真人旗幟下,成為吳真人的身傳女弟子,經書上稱她為上界仙女、太乙仙姑,被元始天尊封為女醫仙姑,協助吳真人行醫救人。長期以來,人們只知道鄞仙姑配祀于吳真人,卻不知道花巷有她獨立的廟宇。

真德秀(參見《泉州人名錄.真德秀》)兩度知泉州,廣施德政,主編“清源文獻”,整飭海防,懲治海賊,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泉州人民和蕃商為紀念他的功德,也在真濟亭塑像紀之。

清.康熙二十五年,任福建陸路提督軍門的西安人張雲翼到真濟亭瞻仰時,留下真濟亭懷真文忠公詩一首,對真德秀兩知泉州時的德行作了高度的概括:

 “西山之出正學明,立朝十年何錚錚。

  黨錮既開鯁言進,一麾外守清源城。

  城外江潮通島嶼,前時海舶皆畏征。

  公來頓增三十六,梯航街尾鮫人行。

  誰駕颶風欲蜃霧,洪波猶揚刁鬥警。

  立馬酹漿祭死士,指揮一定斬長鯨。

  更為增屯置要害,齊雲山下角不鳴。

  再來歡聲轍幽僻,百歲之叟扶杖迎。

  二稅複嚴預借禁,一時雕弊皆寧盈。

  真公自有真經濟,遺構千秋符令名。”

上世紀五干年代初,真濟亭成為印刷工人工會會址,繼而為通政街義務消防隊部。一九五八年西街至金魚巷的子城壕溝改造為陰溝,溝上的真濟亭被拆除,整條壕溝變成道路,路名稱“壕溝墘”。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落實宗教政策,真濟亭(仙姑亭)雖廢,但遺址尚存,一九九五年通政居委會讓出十五平方米,讓其暫作宗教活動場所,二○○四年再贖回十五平方米加以擴建,如今仙姑亭(真濟亭)已變成仙姑宮,位置也改為坐西朝東。


真武廟(玄武廟、上帝宮)

又稱“玄武廟”、“上帝宮”、“北極玄天上帝”,位於泉州市區往東約二公里東海街道法石社區石頭街。是泉州宋元時期海上對外貿易的重要史跡,一九八三年列為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一年列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真武廟始建於南宋,建在石山高阜上,占地面積五十餘畝。明.萬曆《泉州府志》載,“玄武廟在郡城東南石頭山(舊屬三十六都),廟枕山漱海,人煙輳集其下,宋時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

廟中奉真武大帝(玄天上帝),披發仗劍,跣足踏龜蛇。

神龕上有巨匾“掌握玄機”,系乾隆年間提督馬負書所書。

真武廟坐北朝南,紅瓦翹脊,總體結構為三開間、三進深,具有道教建築規制中軸線,有山門、拜亭、大殿。山門懸“武當山”牌匾。

廟裏還保存著多方明、清石碑。旁有明.萬曆古井一口,水質清澈甘洌,名曰“三蟹龍泉”,是一位李姓婦人發善施捨。

山門至前殿依原山坡築砌二十四級石階,置有石扶欄,石柱皆雕石獅,十分古樸。上有天然巨石數塊,岩上立明.嘉靖(一五三三年)“吞海”石碑,陰刻楷書。古代真武廟前曾是一片汪洋,巨石邊緣,留有被海水沖刷出來的道道痕跡。碑右建四角亭一座。廟前有四千平方米露庭。

玄天上帝即玄武帝,北宋時因避諱,改玄為真,故亦稱真武大帝,泉州一帶俗稱上帝公。神話傳說,真武大帝既是天宮二十八宿中的北方神,又是水神、海神兼冥王(死神),後被道教所崇祀,與青龍、白虎、朱雀合稱四方之神。《後漢書.王梁傳》雲:“玄武,水神之名。”李賢注:“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

玄天上帝的成神,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起源於泉州。《閩雜錄》載:“上帝公,五代時泉州人,姓張,殺豬為業,事母至孝。母嗜豬腎,雖高價亦不售,留歸奉母。母死後一日,頓悔殺生過多,罪惡深重,乃走至洛陽橋畔,以屠刀剖腹,投腸肚于江中,遂成佛。後其腸化為蛇,胃化為龜,每興風作浪,又顯靈收之。故民間廟祀所塑金身,都穿盔甲,手執劍,一腳踏龜,一腳踏蛇,其狀降伏二妖也。”

宋代,泉州海外交通昌盛,當時可作為海神的玄天上帝也曾被利用來祭海。從北宋到南宋前期,祭海是在法石的真武廟舉行。但到南宋.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年),在泉州城南“筍江、巽水二流之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建起順濟宮(後稱天后宮),祭海的主祭對象就被媽祖所代替了。

 

通靈廟

清.嘉慶《惠安縣誌.卷十一.壇廟寺觀》載:“鳳山通靈廟,在縣東南之西湖鋪鳳山。三國.吳有黃將軍興及妻曹氏葬此。山常有雲霞複蓋其上,居民祈禳多應,因立廟江濱。”

 

通天宮

位於泉州北門通天巷。

其陀羅尼經幢,通高六米,作十三層,但文字多剝蝕,簷角雕刻羽翼和飄帶飛天。其造型同豐州桃源宮石經幢,但造型較小而已,應是北宋所創。後經幢被圍入泉州機電廠,為保護起見,一九八六年移至承天寺內。

 

海印寺

位於泉州東海法石村寶覺山上,距城約十裏;山下是石頭街。始建于宋代,初名海印室,幾經興廢,清代及民國初重修,一九八五年重建。一九九二年九月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入門則見梵宇金碧,間架縱橫。循東走,通後院,西廊有寶覺院,為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講學處。東廂有朱子祠,為後人奉祀之所。山之高處,有“天風海濤”樓,朱子所題匾額尚在;還有“極高明”一匾,亦為朱子墨蹟,廢于文革。

宋末,蒲壽庚曾在此建望海樓,又在後渚建觀雲台。

寺前原有一立石,上刻清.書法家莊俊元所書“佛”字,後毀。

清.宣統二年(一九一○年)大旱,寺主持僧建壇求雨不得,受人譏諷,即築柴為塔,自焚其中。裏人感其德,以其骨灰塑像奉祀,謂之醒世佛。

民國初,介淨法師從廣州來寺主持,擴建寺宇,重興海印寺,卒葬寺西。

海印寺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寺中構築有假山園林,是泉州古園林的標本之一。假山石小巧玲瓏,全山為清一色鐵沙鐘乳堆砌而成,難得一見,且還能分辨出古老的貝殼類存物附在其間。這種假山石生於海水與沙灘的交界處,須高處流下之泉含有腐蝕酸,流過沙灘時將沙面的氧化鐵還原為氧化亞鐵,然後遇海水變為高鐵,其粘性甚大,能將水旁的散沙膠合成鐵沙鐘乳,而且多為小塊。

 

鐵山宮

位於洛江區河市鎮梧宅下堡村鐵屎山南坡下。

小廟內塑奉宋.陳三(陳麟,字必卿)的二兄陳運使(陳必賢)夫婦。陳運使、陳三家住梧宅,傳因保宋抗元,被元軍殘酷鎮壓,人們憐之而建宮塑像紀念。

鐵山宮分為前後兩殿,面三開間,寬六.二八米,進深十.八三米。對聯為“鐵馬金戈馳使節,山長水遠村英史”。

下殿內牆上尚存兩方古代水利碑,一方題“朱公陂”,正文漶漫不清。另一方隱約可見的有“晉江縣,愛育裏四十一都,有陂三,……闊六尺,長三丈,陂南至留陂有空地,積水深四尺,灌田畝五十餘傾。……二年四月日迪功郎縣丞……”

一九六三年,廈大南洋研究所派人鐵山宮所在的鐵渣山(當地稱鐵屎山),堆積的鐵渣高達數米,含鐵量達百分之五十四。鐵層中有宋代青瓷片,為宋時煉鐵之處。

 

鐵爐廟(升文鋪廟)

概述

原位於泉州城西龍頭山下西向,舊為五代.南唐.保大中(約九四三~九五七年)節度使留從效的煉鐵遺址,就地建廟,因名“鐵爐”。

一九五八年,鐵爐廟舊址建設麵粉廠,廟被遷建在象峰巷。

原祀應魁聖王,近代增祀呂祖、觀音、五夫人。

清.道光《晉江縣誌》記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鐵爐廟》載:

“鐵爐廟,在城西鐵爐鋪,舊名升文鋪廟,為五代.留從效鑄冶所。

宋.嘉泰間(一二○一~一三○四年),郡人曾從龍重建。

相傳神號應魁聖王,為文章司命。

明.永樂四年(一四○六年),通判洪葆修。楊曜宗記。……

成化八年(一四七二年)□□□重修。”

明.永樂楊曜宗《鐵爐廟記》

廟廊西壁,嵌有明代《鐵爐廟記》碑一方。該碑是永樂四年(一四○六年)由泉州知府胡□器篆額、楊曜宗撰文的,但直到成化八年(一四七二年)重修鐵爐廟時,才由泉州知府徐源、同知秦琨刻立。

《鐵爐廟記》碑為黑葉岩,長○.九八米,寬○.五五米,是該廟保存的一件有一定價值的文物。全部碑文除碑額為篆書大字外,以下皆楷書,凡二十行,滿行四十字。但由於年代久遠,部分字跡模糊不清。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鐵爐廟》收錄有該碑正文:

 “中憲大夫知泉州府事清江胡□器篆額

  韓府右長史奉議大夫清源楊曜宗撰文

餘觀《清源郡志》,鐵爐廟在城西宣明坊直南,傳留鄂公(造兵器之地,士之應科名者禱焉,時未之識也。

永樂四年(一四○六年)春,餘歸自藩府,展省先塋,嘗經其所。見其棟宇翬飛,丹堊輝映,駭而異之。父老進曰:‘此鐵爐廟也。’乃趨謁祠下,致敬盡禮而去。

翌日,裏之士民曾廷誨等躋門請曰:

‘吾邦素稱文獻,異時登甲科而躋顯位者不少,然皆有神以司之,而兆其應。

若宋.曾公從龍未第時,嘗禱於所謂鐵爐廟者,夢有書幅紙,視之,雲:兩爝並輝於今秋,一薦獨橫於天下。既寤,筆之牖間。越夕,有謝君次山亦禱於廟。神告之曰:吾已語曾子明矣,請視其牖。謝亟謁曾,以告。明年,曾果擢進士第一。此慶元四年(一一九八年)事也。

嘉泰(一二○一~一二○四年)間,曾公重建是廟,載諸郡志,昭然可考。

多歷年所,風雨震淩,上沱旁穿,棲神無所。吾儕視之,欿然誡為欠事。

歲已卯(明.建文元年,一三九九年)春,口東安洪公子厚由胄監來悴是邦,治民事神,舉當其可。嘗謁是祠,間有問焉,吉凶禍福,應之如響,遂慨然以起廢為已任。

乃捐歲俸,命其祠旁敏於事者,曰曾老民,曰陳志高,以掌其役。鳩工庀材,課傭售直,始于甲申(永樂二年,一四○四年)之仲春,至秋七月而祠以成。顯敞邃深,有加於昔,邦人瞻仰,莫不有懌。作堂於右,以奉觀音大士,存舊規也。

顧未有記之者,敢以請。’

按《祭法》曰:‘聖人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禦災捍患則祀之。’

今神廟食一方,其法施於民歟?其以勞定國歟?抑以死勤事、禦大災、捍大患而有功於民歟?皆未有究其實者。然郡志載其預知科第,有禱即應,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其有功於文教也甚大,祀之固宜。

郡悴公以文學致身,出膺師帥之貳,蒞事未幾,政通民和,而汲汲於事神為先務,其知為治之要歟!是皆可書也。

愧餘荒陋,紀事不文,姑序大慨,以塞其請。後之來者,尚有考於斯焉。

成化八年(一四七二年)龍集五展孟冬朔日甲子

賜進士第中順□夫泉州府知府金台徐源

懷遠將軍泉州府指揮同知沔陽秦琨

立石”

明.何承都夢驗

何承都,字玉水,晉江人。明·崇禎十五年壬午(一六四二年)明代最末一科鄉試解元,清·順治六年己醜(一六四九年)進士,官刑部主事、陝西巡按禦史。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鐵爐廟》載:

“又何承都於(明)崇禎壬午(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年)笠七月晦日,尚艱應試,心神不定,禱於廟曰:‘此科不中則已,如得有名,祈神一助。’少頃睡去,夢神榜一聯雲:‘身分七十二代,名占第一流人。’以掌遮出句‘七十’二字,教之讀曰:‘身分二代’;又遮對句‘流人’二字,教之讀曰:‘名占第一。’

覺,以為可得元,急走南闕,覓往省商船,列十四號。到,米船適將開棹,急登之,越早即到。

才傍(福州)南台橋,即起大風,後十三船皆失利,惟此幸無恙。舟子以為異。鳩渡錢,問何,何曰:‘無有也,只三十餘銅耳。’舟子曰:‘既欲鄉試,何以無有?’曰:‘以貧故緩,緣得異夢,姑且來耳,冀相諒。中則來酬。’舟子曰:‘試費應若干?’曰:‘白鏹三兩可矣。’舟子指渡錢與之,適符其數。

果中元(解元),再登(清)順治己醜(順治六年,一六四九年)進士,亦分二代。

今此聯尚揭廟中。”

 

長春媽祖宮

位於泉州豐澤區法石社區東段,距長埕古碼頭僅百步之遙,與文興古碼頭、美山古碼頭相毗鄰,與海關泉州常關法石分卡遺址、河泊所遺址、報稅口遺址以及美山媽祖宮聯通相應。二○○一年列為泉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清代,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殿宇坐北朝南,現存建築自南而北由拜亭、天井、正殿組成,正殿面闊、進深三間,抬梁式木結構,硬山式屋脊;拜亭四柱腳八卦頂,頂蓋採用無梁結構,呈蜘蛛結網狀藻井,如回文織錦般華蓋,整座宮廟極具閩南傳統建築規制佈局和清代古建築風範。正殿神龕塑有媽祖雕像,兩側配有“千里眼”、“順風耳”雕塑,氣象莊嚴肅穆。

長春媽祖宮地處泉州灣出海口、番舶客航彙聚之地,古代就辟有沿海大通道,自唐宋以來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歷史積澱深厚。

據傳,長埕村落近代首富陳亞婆兄弟擁有十八艘大帆船,龐大船隊長年穿梭于滬榕東南沿海一帶。同治年間,陳氏兄弟自福州購得上等福杉三船,專用于重修長埕陳氏宗祠和長春媽祖宮以及興建現今的石頭街二百四十四號陳氏民居,長春媽祖宮于同治丁卯年(一八六七年)由陳氏兄弟獨力落架重修擴建,煥然一新,規制趨臻完善,威儀顯赫,至今宮內猶存陳氏兄弟撰書石刻聯對:“長沐恩波殫心頂禮,春謀匠石獨力肩成。”宮內尚存有同治丁卯重修碑記石刻一方。

 

玉泉廣濟廟(玉泉廣濟院、回山寺、王公宮)

又稱玉泉廣濟院,前身回山寺,俗稱王公宮,位於泉州市郊洛江區馬甲鎮霞井僑村梅桐嶺,供奉興福尊王一門七賢。一九八四年列為被泉州市第三批歷史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唐.永徽年間(六五○~六五五年)。相傳唐.永徽年間,興化籍(今莆田)名將林紹德奉命率兵鎮閩平亂有功。受封之後,有一天,林紹德一家七口途經梅桐嶺,看到這裏三山鼎立,形似烘爐(山家稱為烘爐穴),風景秀麗,是難得的風水寶地,當即立地化身成佛。鄰里鄉民聞知後,尊其為神,稱之為“興福尊王”,修建廟宇,安位供奉,廟名梅桐嶺回山寺。

五代時,回山寺毀於兵,留從效依舊址重建新廟,改稱玉泉廣濟院。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玉泉廣濟院》載:“玉泉廣濟院,在城北四十一都。五代時,留從效與朱文進交兵於此,殺傷甚眾。從效遂即其地作數區葬之,名千人塚。後建是院以薦冥魂。後廢。”

明.永樂四年(一四○六年),霞井吳氏開基始祖吳原祿在此屯田定居,再次依照舊址加以擴建,更名為玉泉廣濟廟,奉興福尊王為吳氏族人的鎮境佛祖,統稱為王公。

霞井是泉州旅居緬甸華僑較多的僑村之一。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旅緬的霞井吳氏僑親把王公佛像分爐引入緬甸,初暫安座于仰光郊外的怕弄埠李倫安服職的同僑何長庚的樓宇,隨後,在霞井吳氏僑親聚居的岱枝埠唐人街興建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岱枝王公宮,從此,興福尊王被奉為鄰近僑民乃至當地居民的保護神。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王公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又在敏納、沃降和怕弄三個埠鎮新建三座王公宮。

一九九九年,旅緬僑親把廣濟廟翻建一新。

 

古榕宮

位於泉州市區古榕巷西段,坐西朝東。二進三開間磚木石混合結構,占地面積約三百平方米。

《晉江縣誌(道光版).街巷市厘卷》雖無古榕巷名,但城池圖中卻標有古榕宮位置,說明是後人以該宮名命此巷。

宮前有條溝渠,溝上鋪設石板擴為宮埕。舊館驛至開元口諸水皆流經於此,然後向南直至古樹下,注入新門濠溝。

宮埕對面一堵照牆,正中一堵約六平方米,用紅陶磚組雕一隻麟,鑲嵌在粉壁上,麒麟龍首牛尾,麟射偶蹄,作步雲回首盼狀。左右兩小堵各嵌磚雕組並的靈芝、小鹿、牡丹、仙桃樹,樹上一隻小猴欲摘仙桃,形象逼真,活潑可愛。照牆與府城隍廟相比,規模小之,顏色單一。雖稍遜色,但在泉州的宮觀中,已無他處。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拓寬消防通道時被毀。

古榕宮的宮門上懸掛“古榕境地”匾,宮門與正殿中間是天井,兩翼配有通廊。正殿為懸山式屋頂,燕尾形屋脊。殿中神龕裏供奉趙公明(即趙天君)作為古榕境主。

傳說上古時代,天上有十個太陽,被後羿射下九個,都在青城山(今四川省內)變成鬼,只有一個變成人,這就是趙公明。他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剪虐,祛病消災。唐朝皇帝嘉獎他神勇,諡贈元帥封號,此後人們稱他趙公元帥(也稱趙天君)。民間又稱他是五路財神之一,認為他是玉皇禦封的財神,納福降祥,買賣求財是他的專司之職。宋元時期泉州為東方貿易大港,商賈雲集,能否發家致富,神明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趙公元帥神通廣大,泉人對他頂禮膜拜。解放初期,泉州奉祀趙公元帥的宮觀不下十座。

相傳,每年農曆的九月十五是趙公誕辰,裏人準備好儀仗,鑼鼓吹,用八抬大轎把他請出來巡狩境鋪,善男信女各自在家門口設誕桌,迎神出廟,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廿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象峰鎮辦公地點曾設在古榕宮內,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成為泉州抗日大刀隊隊部。抗日戰爭勝利後,清道隊進駐,五十年代初,清道隊改稱“泉州環衛處”,遷往通政巷新址。該宮由於年久失修,一九五八年已瀕臨倒塌,後被夷為平地,蓋起市林業局公寓,廟宇沒了,遺址尚在。

 

寧海廟

位於泉州市區東海鎮金崎村,又稱大普公宮。始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民國及近年重建或重修。據傳,該廟為泉州古代八大廟之一。

坐北朝南,三進,有山門、中殿、後殿,總面積一千多平方米。

山門是一九二二年重建,門前有雕成的輝綠岩抱鼓石一對,民國年間雕成的輝綠岩石獅一對。

中殿,一九四二年重修。文革中被用作漁具廠,一九九三年再修,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前有廊,硬山式。原祀聖姑娘娘,據說五代時受閩王王審知敕封為護國夫人。今殿前天井尚立有一方石碑,名《敕賜寧海通口護國夫人碑記》,因受海風侵蝕,風化嚴重,碑文已漫漶不清,也不知刻於何時。後該殿主祀寧海大總巡,配祀聖姑娘娘和順平候等。

後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有廊,硬山式建築,文革中被毀。一九九五年重建,翌年竣工。

 

白鹿庵

位於泉州城東郊五裏左右雲麓山。

據傳白鹿洞前原有白鹿庵,昔有青霞道士居於此庵修真,有詩刻於岩崖間。其一曰:

 “青霞道士老無齒,松下煎茶手自分;

  話到夜闌山月落,又隨白鹿入深雲。”

庵已久廢,莫尋其跡。山前西北處古有院,名曰新院,也已久廢,但尚存院前、院後兩個自然村之名,近年於該處建11萬千瓦變電站,也曾發掘出古磚瓷片等物,似即為該院之故址。

 

白“狗 ”(字“上老下句”)廟

位於泉州城北縣後街、模範巷交界處(原屬小山境),坐北朝南,大門正對縣後街,今存。歷代有修繕,一九九五年再次重修。

據清.乾隆《泉州府志》和《晉江縣誌》等記載,廟因奉祀毗舍耶(印度洋山神,泉人稱為“白狗神”),故得“白狗廟”之俗稱。後來由於世氏漢化,祀神複雜起來,屢次更換。現中殿奉祀毗舍爺、楊六郎、玄天上帝、田都元師、文昌帝。

中殿神龕中奉祀的毗舍爺形象,是一頭泥塑白狗,嘴尖而不吐舌,雄性,全身漆白,坐蹲位,雙前腳撐地。神龕上掛匾“毗舍爺”。

現廟宇為歇山式建築,廟深二十二.八米,寬為二十.六米,總面積四百二十平方米。廟的主要建築前殿、東廊、後殿尚未恢復。經廟前有一對明代古鼓。廟柱有“善廉恥何須恭敬,惡刁猾徒費心思”等對聯。

白狗廟是是明代定居泉州的錫蘭王子昔利巴交刺惹的後裔世氏的祖廟。

城東北一峰書街一帶,曾是世氏的聚居地。

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編修的臺灣漳化《世氏族譜.重修族譜序》雲:“我祖遂家溫陵(泉州別稱)南街忠諌坊腳,有大宗祠,後被火。城北一峰書街亦有小宗,數年前被功兄載亨折賣,基址尚存。”

《世氏族譜.錫蘭祖訓》又雲:“舊有大宗祠在泉城內南街忠諌坊腳,因被回祿而廢;而城北一峰書街有小宗,被孽侄再亨毀折,至今先靈無所式憑。”

清.世拱顯系“錫蘭山君長邪巴來那公之後”,居住小山境,目前該地域還有一片殘垣斷壁荒地稱“世相公宅”,在“世相公宅”旁發現一尊人形獅頭石雕像(謝長壽主編《溫陵白狗廟》,一九九八.十一)。“世相公宅”的位置,與臺灣漳化《世氏家譜》所記“世氏小宗祠在城東北一峰書街”完全吻合。

 

龍神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清)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守徐汝瀾建龍神廟,在(泉州)府治東登賢鋪承天寺內。乾隆間,奉文崇祀。”

 

龍濟宮

又名玄壇公宮,俗稱引公宮,位於鯉城區浮橋街官路尾一百一十四號。

大約建於明.正德年間(一五○六~一五二一年),奉祀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光明元帥(文財神),兼祀關帝君(武財神)。單一專祀財神是龍濟宮獨具一格的特點,如今的龍濟宮是泉郡府城僅存的財神廟。

迎財神是民間臘月、正月期間的極重要活動。進入臘月,早早恭敬地把財神像掛于廳堂上,除夕子夜由長子放爆竹喜接財神、賀新年;正月初四和初五,商賈攤販張燈結綵,廣邀親朋開筵敬財神,以求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農曆三月十六和八月十六玄壇公神誕日,善男信女爭相敬獻雞鴨魚蔬、紅酒水果,祈求如意發財。

五百年來,龍濟宮雖經歷明.萬曆已亥(一五九九年)、清.雍正庚戍(一七三○年)、道光乙酉(一八二五年)、光緒壬辰(一八九二年)和民國.丙子(一九三六年)數次落架大修,但殿宇基本保持原狀。明.隆慶(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進士、四川按察使張治具的石刻撰聯的“天君如虎奮雷霆,地宅號龍興雲雨”石柱,依然品相完好,是不可多得的鎮宮之寶。

一九九九年,龍濟宮再次落架大修,宮貌循舊制而煥然一新,殿宇因古典而莊嚴肅穆。

 

龍宮廟

位於泉州城內三教鋪(現九一路東段南側),始建年代無考。

原供奉龍王,約于清末改祀城隍。由於“求雨屢驗,為民禦災療病,普沾其澤,功德在民,”於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敕加“昭威”封號。

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重修,規模不小。六十年代擴建九一路,此廟拆毀殆盡,至一九九二年又在原址的一角搭蓋一小間延續香火。

 

北嶽宮

為泉州古城五嶽之一(東嶽鳳山,西嶽龍山,南嶽溜石山,北嶽獅山,中嶽雲山),位於泉州城北有北嶽之稱的清源山下山兜村,由於地處偏遠,香火幾絕。

 

聖公宮

位於泉州城東街第三巷南端,座南朝北,宮面對第三巷。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系清.光緒年間所建,有拜亭、主殿,西側有佛祖殿,後側有房,總面積五百多平方米。宮中的佛祖殿祀觀音菩薩,曾經被毀,于近年重建。

宮內東西二牆內壁有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所作的壁畫,系泉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壁前為《敕賜建廟加封慈悲解厄昭福候》,後為《公顯聖在海驅除水族救船戶庇民》;西壁前為《皇宮救災順帝敕賜武狀元》,後為《公顯聖護國救皇后產厄》。四幅壁畫均高二.六八米,寬一.六二米。

 

東林寺

唐.黃滔《游東林寺》:

 “平生愛山水,下馬虎溪時。已到終嫌晚,重遊預作期。

  寺寒三伏雨,松偃數朝枝。翻譯如曾見,白蓮開滿池。”

明.康朗《遊玉枕山東林寺》:

 “閉門遠數石泉聲,坐定時聞山鳥鳴。

  廬岳高僧今複在,白雲作伴虎溪行。”

 

東嶽宮

又稱東嶽廟、東嶽行宮,“在(泉州)府治仁風門外鳳山之陽(南麓)”(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為泉州古城五嶽之一(東嶽鳳山,西嶽龍山,南嶽溜石山,北嶽獅山,中嶽雲山)。始建于宋.紹興二十二年(一一五二年),且愈修愈大,共有七殿十三壇。一九二九年幾被燒毀,現僅存正殿一座,其他殿均為新建,二○○一年獲批成為泉州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奉祀青帝(即東嶽大帝)、五嶽大帝、地藏王、十殿冥王、七娘夫人、織女、陳金李三夫人、痘疹娘娘、冥司百職,檀樾祠奉祀張汝錫。

泉州東嶽廟的修建是張汝錫首倡,其婿韓習完成的。

清.乾隆《泉州府志.壇廟寺觀》雲:“宋紹興二十二年(一一五二年)尚書張汝錫建。”

《第一山重修地祗忠義廟記》雲:“宋.紹興有金紫光祿大夫張公諱汝錫者,彈擊秦檜不中,避地入泉,修玄於此山。”“貽書以其一子婿,載寶南來,大興三清五帝、岱岳諸寶殿。”“秦檜歿,家人迎大夫歸。臨行傾資置餉田二百畝,以充第一山道供。”

韓元吉《南澗甲乙稿.卷十九.東嶽廟碑》雲:“泉州故有東嶽廟,附於開元觀之側,規制狹陋。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年),郡人謀於鳳山建廟,右朝請大夫張君汝錫,首施錢五千緡,以倡郡人。施者既集,而張君即世。其子婿右朝奉大夫韓君習始終之。凡廟之位置高下,與夫費用之出納,工役之巨細,皆韓君力也。”

張汝錫之婿韓習,明.何喬遠《閩書》誤為韓元吉。

《閩書.卷七.方域志.鳳山》:“鳳山,自北山而來,勢如鳳飛泉之北邙也。上有東嶽行祠。宋.紹興末,尚書張汝錫捐貲開山,幾落成而歿。汝錫有女嫁為穎川韓元吉妻。聞父歿,悲慟不禁。元吉乃持金來訖功。而汝錫子渤,仕銀青光祿大夫,複買田為供燈費。元吉嘗為建安守。後官吏部尚書。”

韓元吉(一一一八~一一八七年),字無咎,穎川人(今河南許昌)人,紹興間歷任南劍州主簿、建安令,遷知建州,累官吏部尚書,龍圖閣學士,封穎川郡公。歸老于上饒,自號南澗翁。曾撰《建安郡志》,建安(甌)地方誌之始。著《桐陽舊話》、《南澗甲乙稿》、《焦尾集》。

韓元吉與韓習都為穎川(今河南許昌)人,都與張汝錫有密切關係,且都是同年代人,所以《閩書》會產生這種錯誤。韓元吉是為張汝錫倡建泉州東嶽廟寫《東嶽廟碑》,而韓習才是張汝錫之女婿,具體負責東嶽廟的建造。

泉州東嶽廟代有重修。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年),副使姚尚德、知府姜志禮重建。國朝(清)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提督張雲翼禱雨於此。乾隆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門內及兩廊悉壞。二十五年(一七六○年),雒陽司林懋懿捐銀二百五十餘兩,請之府縣,倡諸僚屬、紳士捐助修建。嘉慶年間(一七九六~一八二○年),守徐汝瀾修青帝行宮前進。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邑人陳維逵、林振美、邱克捷修兩廊及後殿以北三宮,妝飾八十六位諸神像,林嘉猷獨修殿內女官像……”

黃甲街觀音大士亭

位於泉州城臨漳門(新門)外浮橋鎮筍江溪畔黃甲街,即泉郡接官亭。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