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概述
泉州民居的歷史發展
先秦
泉州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勞動生息。簡單原始的竹木結構的高臺巢居,是先民們的居住形式。
秦漢時期
我國東南沿海廣大地區生活的是百越民族,泉州境內居住著百越之一的閩越族。
以船為家
閩越族善於駕舟和水上船行,歷史上以舟楫文化發達聞名。《漢書.嚴助傳》曰:“(閩)越方外之地,斷發文身之民也,以處溪穀之間,篁竹之中,習于水鬥,便於用舟。”
閩越人生活居住以船為家,這種房屋可稱之為船屋。《太平寰宇記.泉州風俗》有載:“泉郎,即此州之夷戶,亦日遊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種類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結廬海畔,隨時隨徙,船式頭尾尖高,當中平闊,衝破逆浪,都無畏懼,名曰了烏船。”在閩北武夷山等地發現許多古越人的崖墓,其棺即為獨木舟形狀。
茅舍
又稱茅屋、茅廬,民居屋頂為茅草覆蓋。在泉州的城市尚未發達之前,陸居基本上均為茅舍。就是到五代,廣大山區、農村仍以茅舍為主要民居形式。
如五代.詹敦仁詩作中,言及自己住宅時均稱“茅舍”等(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籌建理事會輯錄:《重建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暨詹敦仁學術研討資料彙編.詹敦仁詩文選》):
《喜達泉州,築室于晉江城山居之,眾峰矗起若堆堞然,尋訪宗人,具得其實。作此篇》:“巧將茅作舍,城近繞廬山。”詹敦仁於九三七年遷居清源山下,時在閩王王延鈞詔許泉州濱海居民以瓦粘屋頂後三年。
《發南台舟中作,歲在戊戌》:“欲結茅廬志浩然,芒鞋竹杖自輕便。”戊戌年為九三八年,即詹敦仁遷居清源山下的第二年。
《餘遷泉山城,留侯招遊郡圃,作此》:“當年巧匠制茅亭,台館暈飛匝郡城。”此詩大概作於入住泉州城內的九四六年。
詹敦仁居於清源山下數年,均住茅舍,這反映出泉州沿海地區居民以瓦粘屋的普及速度是緩慢的。
詹敦仁後來遷居安溪山區,在其詩中所提到的當地民居也稱“茅舍”:“晚涼踏夜歸茅舍,橫笛騎牛欸乃聲”(《耕》)。
吊腳樓
另一種房屋是在岸上或臨水而建幹闌式建築,俗稱“吊腳樓”。一般用木材或竹子建造,即用矮柱將整座房屋架起,“上設茅屋、下豢牛豕”。這種民居乾爽、不潮濕,住在上面比較舒服,且可避免沙虱、毒蛇、猛獸的侵害。 根據考古發現,福建武夷山閩越國王城的宮殿和大型房屋皆為幹闌式建築。
兩晉至五代時期
是泉州傳統民居建築完善或完形的演進期。
中原風格民居
秦漢時期及以後相當長時間,不斷有中原人士徙居泉州。中原漢民大規模移居泉州是西晉.永嘉年間開始的。其後還有三次較為集中的遷入,分別是唐初、唐末五代及南宋時期。
由於年代久遠,這些早期民居已無法尋覓,但通過考古調查、發掘資料卻可獲取這方面的資訊。如南安豐州及周邊地帶集中清理的晉、南朝時期古墓葬,安溪、永春、南安、晉江、泉州發現的隋、初唐、盛唐時期的紀年墓,以及遍及整個泉州地區的大量晚唐、五代至南宋時期的古墓葬。
這些墓葬有兩個顯著特徵:
其一,不同時期墓葬與同期中原墓葬形制特點十分相似。說明墓葬主人為歷史上不同時期遷入的中原人或其後裔。
其二,這些墓葬往往數座乃至數十座排列在一塊,有同一時期的,也有跨幾個朝代的,如豐州獅子山兩晉、南朝古墓群,晉江池店隋、唐古墓群。這反映出當時遷入的漢人仍沿襲和保持了聚族而居的中原生活習俗,其與閩南地區至今仍廣泛存在的血緣聚落現象十分吻合。另外,從各時期墓葬的數量和分佈範圍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中原漢人遷入由少到多、由點到面的漸進過程。
中原漢人的遷入過程,也是其與當地閩越土著文化不斷融合、互動的過程。如唐初陳元光為爭取“蠻僚”歸附,曾“遺土人,誘而化之”,並招徠流亡,發動百姓“辟草莽,斬荊棘,建宅第”。
到唐.開元年間,由於泉州人口增多,郡城由豐州遷往海邊。五代時,留從效又將泉州城由子城擴展到羅城。隨著中原漢人的遷入增長,取而代之的是中原風格的民居建築。泉州傳統古民居以三開間為基本單位,再組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以及以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與中原地區晉、唐住宅形制特點一致。
屋頂粘瓦的普遍推廣
屋頂粘瓦,應該是隨著中原漢人的遷入而帶入泉州的,因此,開始時僅局限于少數中原漢人,尤其是達官、士人應用。
粘瓦的普遍推廣,應始於五代,且與閩王王延鈞有關。
據宋.黃宗旦《靈秀山記》載,九三四年冬,閩王王延鈞駕幸其生母黃厥家鄉黃田境(今惠安縣張阪鄉後邊村),謁黃氏家廟及祖墓。“晚嘗入宿。至次平明時,見金風剪剪,瓦霜棱棱。帝(王延鈞)曰:‘錦田之地如斯時者,暫乎?常乎?’克宗公(黃氏族人)奏曰:‘茲地極濱,遇秋之日,如城郭之遇冬也。’帝歎曰:‘小民得無愁苦之聲乎?’於是下詔:凡濱海之居民房屋,許用瓦粘。而濱海獲以粘瓦居者始此。”(清.嘉慶《惠安縣誌.文集.靈秀山記》)
宋元時期
是泉州傳統民居建築發展期。
注重擇位、定向、佈局
從這一時期古墓葬中發現的大量墓誌和買地券等,可以看出民居注重的擇位、定向、佈局的習俗,這時期如羅盤的使用等已普遍流行。
紅磚文化
宋元時期紅磚建築開始出現。
廿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在晉江、泉州發現大量宋元時期古墓葬,許多墓室都由純正紅磚砌築而成,這與此前墓葬皆由青磚砌築形成鮮明對比。
這些墓室外側還有三或五層薄瓦片砌成的防水層,有些墓室內還發現有薄方磚作為鋪地磚。除砌築墓室的平磚略厚大外,外裹防水瓦片略有拱形,其大小規格與傳統民宅上覆蓋屋面的紅瓦片十分接近,鋪地磚則與傳統民居中用於廳堂間鋪地的大方磚完全一致,如泉港區南浦鹹淳十年宋墓、鯉城區江南高科技園元.至正十二年墓。
顯而易見,宋元時期大量燒制的純正紅磚瓦已出現並廣泛用於建築上。
紅色象徵喜慶、富貴,帝王宮殿建築如宮牆、簷牆、屋頂一律用朱色。泉州民居以紅磚文化為其顯著特徵,究其成因,當與南宋時期中州士民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遷入,特別是宋.南外宗入住泉州有關。時至今日,橘紅色貼面磚和層面瓦乃是泉州所特有的,使建築呈現了統一的暖色調。“色感異常強烈,形成最具特色的紅磚文化區。”(泉州民居:海風出版社,一九九六.一)
泉州地區的這種紅磚在燒制時,由於堆疊形成特有的印記,而印記在建築時因刻意整齊堆疊,形成別具一格的建築裝飾。
南外宗與“皇宮起”
泉州“皇宮起”民居的延起,有三種說法:
(一)五代.黃厥說
五代.閩國時,惠安縣錦田裏(今張阪鎮後邊村)工部侍郎黃訥裕之侄女黃厥,被閩王.王審知選立為王妃,即後來的閩王.王延鈞之母。
故老相傳,有一年春雨連綿,經月不息,黃皇后透過窗外,面對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想到家鄉父老所居住的土牆茅屋,每遇風雨交加經常茅飛屋塌,不禁憂心忡忡,黯然淚下。閩王驚問其故。黃皇后遂將詳情稟告,閩王安慰道:“愛妃免慮,寡人賜汝母房屋皇宮起(“起厝”,泉語“建屋”)。”皇后立即跪謝聖恩,令太監迅速傳旨:“陛下賜吾府房屋皇宮起。”她故意將“吾母”說成“吾府”,以蔭庇整個泉州府。於是泉州府內達官富商一時大興土木,建造起富麗堂皇的皇宮式房屋。貧窮之家也一改以往的茅草屋頂或單砌瓦片,而蓋成皇宮式的瓦筒屋頂。
此說為民間傳說,脫離了民居發展形成所需的長期基礎,不大可信。
(二)明.朱元璋說
這種說法稱,閩南地區“皇宮起”民居,是明太祖·朱元璋賜建。此說就形成時間而言與考古資料不符。
(三)南宋.南外宗說
比較而言,“皇宮起”源于南外宗較為可信。
兩宋之交,北方戰火不斷,南方相對平安。宋南渡後,宋.宗室貴族和地方官僚士大夫以及不甘受異族壓迫的中原士民大批南移,流入泉州亦複不少,加上蕃衍,為數至為可觀。以南宋.皇族宗子人數為例,“建炎置可之初,宗子僅三百四十九人,其後日益蕃衍,至慶元中則在院一千三百餘人,外居者四百四十餘人,至於今日(嘉定年間),則在院者一千四百二十七人,外居者八百八十七人”。
眾多趙氏宗子在泉居住,由於其身份顯赫,其住宅必然是規格較高的宮殿式建築,這大大刺激這時期泉州民居的發展。
雖然宋末戰亂,蒲壽庚“盡殺宋宗子及士大夫三千余人”,其府第、居裏或湮滅或為他人侵佔,但由於南外宗在泉人數多、時間長,其對泉州的影響之大、之深都是跨時代的。
蕃坊
宋元時期,泉州民居建築的發展,得益於海外交通的空前繁榮。作為“漲潮聲中萬國商”的世界性大港,泉州吸引了亞洲、非洲乃至歐洲許多國家人前來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許多人並定居泉州,南宋時已出現外商按不同民族集中居住的“蕃人巷”(即“蕃坊”)。
這些人還帶來了伊斯蘭教、印度教、景教、摩尼教等多種宗教建築文化。據史載:到元時,泉州已有六、七座伊斯蘭教寺院、三座天主教、多座景教和印度教寺院。
元末至明中期
泉州民居文化繼續發展。
周邊地區傳統民居形式的傳播發展
經歷元末戰亂及明政府的海禁,泉州對外經濟遭受沉重打擊。許多人為避兵災,不斷遷往周邊地區如永春、惠安、南安等沿海,泉州傳統民居形式在這些地區得以傳播發展。金門島內大多數聚落建築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私商營造巨宅華屋
明.永樂、宣德後,隨著官營海外貿易的衰落,私商海外貿易出現空前繁盛,獲利頗豐的私商經濟為這一時期民居發展提供了重要經濟支援。當時泉州除後渚港以外的其他大小港灣,都因私商活動重新興起,其中安海港因距郡城偏遠為最盛。
《晉江縣誌》載:“自逐本風旺而敦本意衰,富商大賈,雖近豪侈。”因經商或其他途徑致富後即營造巨宅華屋的例子,不乏枚舉。
古大厝形制趨成熟
二○○四年在石獅石湖港附近發現一處明.嘉靖八年蚶江郭氏祖墓,與宋、元古墓相似,該墓室由紅磚瓦砌築。不同之處在於該墓中間為三個並列的主墓室,其間有小門相通,主室兩側還有兩個拱券項墓室。另外,該墓室頂部有雕成兩頭尖龍吻狀的墓碑,墓前為寬敞的拜庭。該墓室的佈局,已和傳統民居三間張加雙護厝佈局完全一致,龍形墓碑形似雙翹燕尾脊,拜庭即為厝埕。
該墓的發現,說明早在明中期以前,泉州古大厝的形制已完全成熟,其分佈區域已擴展到泉州周邊沿海地區。
明中期至清初
這一時期,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社會矛盾尖銳,相繼出現幾次大震盪。同時,自然災害也很突出,因此,泉州古民居的發展進入衰落時期。
海盜、倭患、地震、遷界使民居發展衰落
首先,明.嘉靖、萬曆年間,泉州沿海海盜猖獗一時,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難以計數,許多繁華的城鎮、村落淪為廢墟,縱使內地也難倖免。如明.嘉靖三十九年七月,海寇攻入安溪縣城,竊據四十餘日,把縣署、民房燒毀殆盡。
其次,明末閩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僅嘉靖至萬曆期間史志記載的地震就有十四次,其中最為嚴重的是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和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年)那兩次,“山石海水皆動,地裂數處,郡城尤甚”。
再次,清初頻繁的戰亂、“遷界”,也造成人民流離失所。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摧殘,大批泉州人或隨鄭成功東渡臺灣,或輾轉流寓東南亞,一部分人逃入郡城或內地山區,其餘則依靠家族組織以圖自保。
出磚入石
這一時期泉州民居發展的一個顯著變化是建築風格趨於自然、樸素為主。
由於社會財力的匱乏,民居建築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鄉土建築材料和建築廢棄物。這一時期民居用生土、三合土夯築牆體的作法十分流行,其既堅固又經濟。“出磚入石”、“城市瓦礫土”牆體也是這時期的發明創造。
“出磚入石”是閩南紅磚區建築中一種十分獨特的砌牆方式。戰亂或地震過後,當地人民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形狀各異的的紅磚、石材、瓦、礫等,交壘疊砌牆體,因其外觀而得名。
後來,“出磚入石”被廣泛應用,沿襲成風。用這種方法砌成的牆不僅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成為我國民居建築藝術的一大傑作。
防禦性民居的普遍興起
這一時期泉州民居發展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更側重於防禦性。
明清之際,倭冠猖獗,土匪橫行,人們為保護家族生命、財產安全,在沒有郡府、縣城的城垣、護城河等可以憑藉的保護設施下,依據地形地勢,合全族之力營造微型城池,抵禦外部的侵襲,便是必然選擇。
泉州各地普遍興起家族聚居的大型防禦性民居建築土堡、土樓。官式民居則多出現通過密集排列分佈的建築群,發揮集體防禦功能。單座建築則多出現瞭望敵情的埕頭樓、護厝樓、櫸頭樓以及最後一落出現樓房的局部高層建築。
清.雍正以後到民國時期
泉州民居建築的繁榮時期。
民居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這時期山海漸靖,相對的政治安寧帶來社會經濟的逐漸復蘇,歷經長久艱辛的補償力量爆發出來,泉州民居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這時期的民居建築數量多。現在能看到的稍精美的民居實例,大多是這一時期的作品。且規模更大,做工更加精細,裝飾更加華美。如南安官橋蔡淺古民居以及楊阿苗故居。
“中西合璧”的建築式樣
這時期泉州民居建築的繁榮也與海外華人、華僑的經濟支持密不可分。
明、清時期大批閩南人到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亞等地謀生,泉州成為東南亞各國華人華僑最重要的祖籍地。這些華僑到了國外,見到許多國外的民居建築特別是“歐式”建築後,深感到中國傳統民居有優點也有缺點,便洋為中用,借鑒和吸收了西方建築文化的有益成分,逐漸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築式樣。
咸豐以後,隨著門戶開放,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及僑居東南亞的泉州鄉親在創業成功之後選擇回到大陸,他們把奮鬥的成就表現在修建華麗大厝上,同時也將帶有南洋和西方建築風格的民居建築傳入泉州,為泉州的民居文化增添新內容。
建築風格更趨於多元化,出現了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築。如民國二、三十年代僑商集資興建的西式街屋中山路騎樓建築、晉江東石鎮園林式建築古渠山莊,以及聚寶街兩旁的各式洋樓。
泉州古民居現存形制
泉州傳統古民居多分佈在地勢平坦的平原、臺地和丘陵地帶,這裏交通便利,便於商賈漁業經濟活動;或較為封閉的山間谷地,沿溪流兩岸依山而建,多以農耕為主。
平原地帶人口稠密,聚落民居多毗鄰而居,也有住房依地勢由高往低縱橫排列整齊,形成棋盤式佈局的建築群。
山區則兩個聚落間為一定距離的山林相隔,民居密集成群或星羅棋佈,流淌著一種隨地而安的情趣。其民居大小不一,一旦人口增多,則分支到鄰近地區又築居室,如此便形成一個個血緣聚落。這些聚落歷時已久,有些連綿十幾村、幾十村,方圓幾十裏皆為同一祖先、同一姓氏,或以一姓為主,形成閩南顯著的村落人文特徵。
由於區域內溪流縱橫,丘陵密佈,歷史上交通阻塞,造成泉州各地自然經濟和歷史人文的諸多差異,也形成泉州民居文化的地域差異和形式多樣的特點。
沿海的泉州、晉江、惠安、石獅等地,處於晉江中、下游平原地帶,歷史上為泉州府下轄的晉江、惠安、南安三縣範圍,經濟活動聯繫密切,歷來合稱“三邑”。其民居多為紅磚民居,其建築形式有古香古色的官式大厝,帶有南洋、西方建築風格的華僑民居,以及樸素簡約的石構民居。
永春、德化、安溪位於晉江上游地區,接近內陸,境內多山,地理上自成一方。其民居既然也有一定數量的官式民居,但灰磚民居為其顯著特徵,其中以粗獷雄偉土堡、土樓和山林氣息木樓、高腳厝為常見傳統民居形式。
根據不同類型民居的數量、分佈範圍和形制特點,敘述如下:
官式大厝
又名“皇宮起”,即按皇宮式樣建造的大厝,形似殿宇,富麗堂皇,數量最多、分佈最廣,是泉州傳統民居建築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徵是,前埕後厝,坐北朝南,三或五開間加雙護厝,紅磚白石牆體,硬山式屋頂和雙翹燕尾脊。在這種建築中,木雕、彩繪、石刻、透雕、泥塑、剪貼等民間手工藝精品隨處可見。
“光廳暗屋”為泉州傳統民居的佈局特點。中間廳堂寬敞明亮,為奉祀祖先、神明及會客的場所。廳堂後壁多用可開啟折合的大扇木門隔成,平時閉合與後軒分開。後軒可佈置成小書齋,遇有貴客要事,也可延入後軒密談。有事時,可把大扇木門打開,把廳堂與後軒合併為一,增大活動空間。廳堂兩側為東西大房,是主要居室。大房房門懸布簾,以屋頂小窗取光,室內較暗。大房前有檁步,是梳洗的地方。大房後有後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隨身用物、箱籠的儲藏間。
這種“一明兩暗”的三開間結構,是泉州民居建築最基本的構成單位,五開間即三開間左右再擴展一間而成。泉州傳統古民居就是“一明兩暗”佈局基礎上,由數個單體建築及外部空間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築。
根據開間大小,民間普遍稱呼這種合院建築為三間張和五間張,其按進深大小可分為“一進”、“二進”、“三進”、“四進”、“五進”五種。其中二進的大厝為小三開間或小五開間,三進或三進以上的稱大三間張或大五間張。而“一進”民間俗稱“一落”,如“三進”為“三落”。在建築單體名稱上,以三落為例,通常第一進稱“下落”(前落),第二進稱“頂落”(上落),第三進稱“後落”。
正屋前面兩側有二廂房,俗稱“櫸頭”。“櫸頭”朝天井一面常敞開,使大房既能通風,又避免陽光逼射,有遮陰納涼作用,也是客人、隨從休憩之所。
前落與後落以兩“櫸頭”相連,兩落往來甚為方便。
首落前即屋身正前,留設的戶外廣場稱“埕”。埕中或僅排列小盆花,留出較大場地,作為來客停放車輛、轎馬的地方;或佈置為庭園,栽花植樹,假山小池。
每落廳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證廳堂軒敞明亮、通風採光。
廂房之外,兩側或一側增建的縱向長屋為“護厝”。如屬單護厝,另一側也常留有通巷,既作為前後各落出入的另一通道,使各落自成單元,又可使正屋免受鄰居活動的影響。護厝又可增加一些輔助用房,或作廚房、雜物工具放置場所,或作客舍,或為僮僕居室,或作書齋別築。
具體分類及形制特點如下:
一落大厝:
為泉州小型民居的最常見樣式,廣泛分佈在廣大的鄉村。其結構特徵為只有上落、櫸頭、天井,平面成三合院佈局。主要有一落雙櫸頭至、一落四櫸頭至、一落四櫸頭加(單)雙護厝三種樣式。
一落大厝的中間為大廳,供奉祖先神位,俗稱“公媽廳”,是婚喪喜慶活動場所。
另外還有最簡易的“一條龍”式民居,即只有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前落建築,多出現在比較貧窮落後的山區。
兩落大厝:
為泉州傳統民居中數量較多的一類建築形式。其由下落、櫸頭、天井、頂落四部分構成,為典型的四合院佈局。主要有兩落三間張厝、兩落三間張加(單)雙護厝以及兩落五間張厝、兩落五間張(單)雙護厝四種,後兩種規模較大。
“公媽廳”安排在第二落大廳,一落大廳作為接待賓客的場所。
民居前埕多立有旗杆座,有些住宅內還設置有習文練武的文、武館,多為官宦或富蔭之家的宅第。如泉港前黃土樓的侍衛府、晉江施琅故宅。
三、四、五落大厝:
為泉州民居中的大型民居建築,多分佈在地勢開闊的平原地帶。主要有大三間張、大五開張、大三間張加單(雙)護厝、大五間張加單(雙)護厝。
如為三落大厝,其一落大廳作為接待賓客的場所,二落大廳為“公媽廳”,三落大廳常作為私家供佛之處。
這些民居建築規模宏大,占地多在一千平方米以上,民居內多建演武廳、書齋等附屬建築和置花園、假山、池榭等,皆為有雄厚背景和財力的地方豪族、富商大賈建造的住宅。如三進五開間雙護厝的洛江區北峰塔後陳春呱宅,四進五開間的泉港山腰望海樓,五進五間張帶雙護厝的南安石井鄭運錦宅。
建築技術:
一、瓦木結構
正屋採用柱梁木構架,建築剛度好。主要柱梁用材粗壯,材質等級高。清代泉南一帶流行穿鬥式木結構,斗拱、枋柱的榫卯加工細緻,節點搭交嚴密,構件橫平豎直,大木工操作規範很嚴格,保證整座木框架有足夠的建築剛度。柱頂承梁楣通等榫接地方,為防止柱體劈裂,還用粗籐或牛皮捆綁,用大古釘釘牢。柱腳放在柱珠上,石柱珠再置於方塊礎石上,保存了宋代木構建築技術傳統,避免木質柱子與地面接觸,易受潮腐爛的弊端;而且可減輕地震破壞。
屋面坡度相當平緩,正脊做成曲線,不但避免造型上的僵直缺陷,而且兩端燕尾翹起(燕尾脊),減弱屋面承受的風力。桷上先覆以“兩”(平面瓦),上以曲面瓦砌成槽,兩槽聯結處再用瓦筒填灰泥合縫。這種“瓦筒厝蓋”在沿海通行,因為比較厚重,比之“砌瓦厝蓋”較不易被風吹翻。
另外還有“雙坡曲”,即屋脊兩邊的瓦面並非如其他地方的直線坡度,而是略下彎呈弧度下降。從外觀上看,其獨特的“曲線美”能給人美感,但科學上也有其道理。這種“雙坡曲”,使得雨水在屋面流下時,先蓄勢下滑,後在屋簷口完成“衝刺”,出得更遠更徹底。
二、台基堅牢
泉州官式大厝很重視台基,即使是“老厝地”,也常再“掘地三尺”,平整後鋪以角石,填上碎磚瓦而後夯實,上覆細沙,既使地基牢固扎實,又可防潮。
台基四周輔以長條石,置柱處則用方塊礎石。
南廳前、北軒後、天井沿的長條石,俗稱“石砛”,是用整條長石,長度幾與廳面寬相等,有的長達六~八米,寬達六十~七十釐米,厚達二十~三十釐米,在觀感和實際上都是台基顯得厚實堅固。
三、裝飾考究
門面裝璜,常以白色花崗石雕刻檻框,配以黑漆大門。牆裙和櫃檯腳,浮雕各種花紋圖案,以高品質胭脂磚砌成牆堵。外牆下半部亦以細琢石板密縫壘砌,上疊磚牆或土築土牆,內外白灰粉壁。
廳堂前安裝大石階,天井及大門外平鋪石埕,雕琢及安裝成為明代以來建築業中的傳統工藝——“平直線”。
堂屋大廳門面以木構為主,朱漆廳門,兩側各有合扇邊門,上半部為木雕窗花,圖案設計和做工都很精美。
正屋兩側壁堵,築以土牆,含貼木柱,下亦以石條疊貼為基,可與木柱共同承載屋楹壓力,並增強全屋結構的整體性。
廳房之間的隔堵,則在柱與通之方框間,編插營稿,塗上泥漿,外以白灰粉壁。這種“營莖壁”雖不承力,但占空間小,隔音、隔熱性能好。
四、重視排水
各落之間,堂屋、護厝之間,都配有深約三十~五十釐米的天井,作為承集雨水的地方。天井東西兩側和南面,都有暗溝與向外大涵溝相連,而大涵溝又匯入與街道相聯的“大濠溝”。溝、涵通徑的大小,適可及時將雨水排出。
街屋民居
這種民居為傳統居民形式的變體,始於五代,其平面佈局沒有前埕和護厝建築。史載,五代時,為了發展海外貿易,留從效教民間“開通衢,構雲屋”,房屋用木頭或竹子建成,房屋與房屋緊密排在一起,街道變得很狹窄,形成縱橫交錯的商業街市。現多見於臨街的繁華商業區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段。
主要有手巾寮和“一條龍”兩種形式。
手巾寮
為縱向延伸帶狀分佈單開間,面寬約四~七米,進深視用地面積而定。其門廳為店鋪,後為住宅,內設置有天井、廳堂、廚房、臥室等部分。為了增加使用面積,常建起樓或作夾層。屋頂多採取平波結構,平屋臨街,坡屋頂退後。泉州保留傳統風貌的老街區如西街、四堡街等沿街民居住宅,多為這種樣式。
“一條龍”式
為橫向延伸的民居樣式,進深多為一落,開間五到十幾間不等,多分佈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商埠,前面街後臨溪的狹長地帶。與山區“一條龍”民居的區別,在於前者每個隔間有獨立的進出通道,開間多大於五開間。多作上、下兩層佈局,上層為住宅,向街一側置扶手圍欄,下層臨街呈挑簷街廊結構或外側作柱廊通道,店面內縮。
目前這種街屋形式已較少見到,在一些舊街區仍有保留,如泉州市區舊館驛八十至八十二號、聚寶街二十八至三十號。此外,在南安南坑藍溪村的公路邊,曾見到一處保存十幾開間兩層結構的一條龍式街屋,甚為難得。
華僑民居
在泉州各種傳統建築中,“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在近現代尤為多見,主要分佈在泉州、晉江、石獅、南安、永春、金門等僑鄉,相當部分都是當年的華僑回國建造。這些民居建築有零散分佈,亦有密集成群的,是瞭解各個時期泉籍華僑活動、商貿往來、歷史文化的難得的素材,更是研究泉州近現代建築歷史的活史料。
從形制上看可分為三類:
其一,泉州傳統民居樣式。其與泉州官式大厝十分相似,只是建築物上有大量的有色玻璃、馬賽克磁磚、鋼筋、水泥等海外泊來品作建築和裝飾材料。如泉州亭店的楊阿苗故居。
其二,傳統民居與番仔樓的組合形式。一般多前厝後樓,屋前房後都有西式園藝花圃。如泉港山腰的阿羅嫂古大厝、前黃“合隆”古大厝等。
其三,為“西式”的番仔樓。主要包括出龜型、蹋壽型、五腳氣型、大九架型四種。其中,清末建築的番仔樓多為紅磚民居,民國以後則各式水泥質的洋樓大量出現,多分佈在昔日的老商業街區。如泉州中山路的騎樓建築、南門萬壽路聚寶街兩旁的各式洋樓。
石構民居
為泉州沿海地區的一類民居形式,在惠安、晉江、南安的丘陵地帶廣泛分佈。
石構民居的突出特點是不僅牆體、門窗用石材,屋頂、樑柱、樓梯等幾乎所有的建築構件都用石材製作,木、瓦、土等其他建築材料相對較少。且大多建築石材皆粗加工,加之缺少裝飾,整個民居有一種粗獷純樸的天然美。
與官式民居相比,這種民居面積較小,平面佈局也較為隨意簡單。由於經久耐用、抗風耐蝕等優點,曾為沿海地區普通人家所常採用的民居。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許多地方大量的石構民居已廢棄不用或逐漸淘汰,有些已有很大變化,但它卻是研究泉州石建築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也成為生活在現代大都市的人們尋幽探古,追尋歷史發展足跡的好去處。
木樓、高腳厝
是分佈在德化、安溪、永春等內地山區的民居形式。這種建築多為木瓦結構,懸山頂,青瓦翹脊。
與沿海民居相比,這種民居面闊很大,挑簷較深,較多保存了宋元時期建築的原始風貌。由於山區木材豐富,因此民居中木材得到充分的使用。除主要木構架外,多木板為牆體,牆上再施白灰層,此外並沒有華麗裝飾,在碧水青山間,灰白相間,滲透著一種特有的山林氣息。
與沿海的官式大厝不同,這些建築帶護厝相對較少,且護厝與主厝互不相進,是研究泉州民居發展的珍貴實例,如安溪由義王氏宗祠等。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現代所建的傳統民居除出簷大、面闊的特點仍保留外,與沿海地區民居十分接近,亦多採用紅磚白石牆體及華麗的裝飾手法。
木樓
懸山頂,二層木瓦結構,下層四壁多以石板材護封,上層住人。其平面為三合院佈局,其中廳堂前鑲屏、兩櫸為書院,如德化美湖的風陽堂。
高腳厝
亦為懸山頂,青瓦翹脊,平面多為二進合院佈局,頂落依山勢高起,後落前起半樓式或砌高砛壁,如德化大銘的穎川堂。
土堡、土樓
泉州土樓基本上興建於清代,為家族聚居的大型防禦性和封閉性的民居建築,尤其是防禦性最強。多土木結構、懸山頂。
泉州土樓在泉州數量不多,主要分佈在德化、永春、安溪等內地縣份,沿海縣份個別地方也有。目前已知較大的大約有十八座,其中南安最多為十座,其次是安溪四座,泉州二座,永春、惠安各一座。
不少土樓都有瞭望台、射擊孔,牆壁和大門都很厚實,不但要封鐵皮,還要在門上方安置水槽,以防火攻。這使人聯想到土樓民居形成時期的戰亂頻繁、土匪出沒的歷史背景。而在土樓的內部結構方面,則又使人感受到一種囿於封閉圈裏的相對開放性,至少在各家日常生活中的隱秘性方面,就不如村落聚居模式的一家一戶小住宅。土樓居民的集體意識比較強烈,風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難,一旦發生戰事,一座土樓就是一個戰鬥的集體。
泉州較早的土樓,如建於明·嘉靖年間的磐宗樓,圓形高約十幾米,土木結構,懸山頂,有內外兩層,外樓置許多洞孔用於觀察敵情和射擊,圍繞外樓有兩丈寬的防護溝;其餘的如德化的蓋德土樓、永春的山美土樓,而著名的惠安前黃土樓則為最靠近沿海的一座“石”質土樓。
這些土樓有圓形、方形兩種,其內部建築絕大多數為單元式結構,從形制和分佈數量來看,受漳州土樓影響較大,而與閩西的客家土樓差別較大。但泉州土樓也有自己的特點,如高度不大,多為兩層結構;土樓外牆厚度較大,多達2~4米。另外,泉州土樓的外牆上築防衛環廊相通,圍牆四角建角樓以增強防衛能力。故有些學者認為泉州土樓嚴格意義上應稱呼為土堡。但不管土堡還是土樓,雖然外面都圍著一層厚的牆,其內部建築多為泉州傳統的合院式結構。
蚵殼厝
蚵殼厝主要分佈在沿海地區,它是臨海居民在建築房屋時,把漁村自然資源加以利用的一種具體體現,其主要材料就是大牡蠣殼。據有關專家鑒定,主要有兩種牡蠣殼,即褶牡蠣和僧帽牡蠣殼等。
泉州先民承傳“古閩越族”拾蚵殼拌海泥築屋而居的遺風,把蚵殼充分利用作為建築材料。泉州的蚵殼厝主要分佈于泉港區的南埔、後龍、蜂尾、惠安的崇武、泉州豐澤區的東海(參見本欄目《蟳埔蚵殼厝》)、晉江市的深滬、英林、南安的石井等沿海漁村。泉州的蚵殼厝,目前在豐澤區的東海埔村、法石村一帶較集中保留有部分外,其他地方已很難看到了。這類居屋已面臨絕跡的境地。
在福建其他地方和廣東、臺灣、澳門等沿海地區的一些自然漁村,也有部分“蚵殼厝”。二○○二年十月一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宮員亨利博士來泉州沿海考察海絲景點時,曾指出在西歐挪威、荷蘭等海邊,也曾見過類似的“蚵殼厝”。
在泉州東海蟳埔村、法石村一帶保存下來的蚵殼厝,既有明清時期,亦有建國以來建造的。在這些蚵殼厝中,根據貝殼裝飾部位的變化,可分為四種形式:
一是石基以上整堵牆均嵌滿牡蠣殼。此種形式其年代最早,目前所看到最早的年代是明代,清代較為普遍。
二是在屋簷下、地基以上、處牆體的中間部位。此種裝飾形式從清至現代均有。
三是在牆外窗戶的兩側,與紅磚和條石相映成趣,具有很強的美感。此種形式一般屬現代民居建築。
四是只裝飾在屋簷下牆體頂端上。此種形式為現代較大型民居建築。
從貝飾建築裝飾的主要部位來看,明清時期,利用牡蠣殼做牆飾的面積比較大,一般外側整牆嵌飾,實用性比較強,到了現代,牡蠣殼一般只裝飾在牆體上部到屋簷下的三角形地帶及窗戶的兩側,裝飾性比較強。
不同地區的貝飾民居有許多共同特徵,首先是隔音效果好,冬暖夏涼,不積雨水,不怕蟲蛀,很適合潮濕氣候環境;其次是蚵殼厝的牆體十分堅固,據說它可以抵擋槍炮的攻擊。澳門就有採用泥土、稻草、石灰及牡蠣殼等混合材料建成的堡壘。沿海民間流傳有“千年磚,萬年蚵”的俗語。
蚵殼厝又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泉州的蚵殼厝與廣東、澳門地區的比較,主要有三個不同特點:
一是稱謂不同。廣東、澳門把這類民居,稱為“蠔殼屋”。
二是建築方法不同。廣東的蠔殼屋,是挑選大牡蠣殼兩兩並排成列,與三合土混合夯築而成,然後再用泥沙封住,使牆的厚度達近八十釐米。而泉州蚵殼厝的主要建築方法,則是取碩大堅硬的牡蠣殼與三合土混合貼附於牆體外側,作為外牆的一種建築材料又可以起裝飾作用。
三是功用有所不同。廣東的蠔殼屋主要是將牡蠣殼作為牆體的建築材料,較注重其實用性。而泉州的蚵殼厝牡蠣殼往往是與紅磚、石材配合施用,除了具實用性外,還有很強的外裝飾效果。
蚵殼厝民居的最早起源時代,目前無法考證,據瞭解,在廣東南海大瀝已發現南宋時期的蠔牆。而在泉州地區我們尚未找到明代以前保留下來的蚵殼厝,因此泉州明代以前到底有無蚵殼厝還有待於考證。從泉州蚵殼厝的發展來看,早期實用性比較明顯,是對漁村自然資源的再利用,到了晚期除了實用性外,更具有裝飾效果,形成閩南漁村頗具特色的自然景觀。
泉州傳統民居的人文內涵
敬天通靈思想
在官式大厝(皇宮起),一般都有雙翹燕尾脊。即正脊做成曲線的形狀,兩端往上翹起,類似上弦月形,而在尾端分叉為二,像燕子的尾巴一樣。
我國古代有敬天的思想,而屋脊上的“鳥”有如天使,是一種通天的靈物,能通天敬神,燕尾脊由此而來。
在傳統建築中,燕尾脊約定俗成是代表主人曾經中舉,或是用在宮廟上,但在泉州古厝中,只要規模稍大的大厝都可見到。在臺灣,燕尾脊也是傳統建築的一大特色。
陰陽理念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求陰陽的調和統一。“陰陽”結合而和諧,才能萬物生生有序,反映在民居建築上,就是強調建築形式要融於環境中,與周圍景觀保持和諧統一。
在古人觀念中,房屋高大為陽,低小為陰。四周高山緊逼為逢陰,建屋要高大,謂以陽受陰。地勢平坦開闊,四面受風為陽,建屋宜低小,謂以陰受陽。故高山地帶建築多為樓閣,乃以陽屋抵陰壓之煞,其佈局上多為一落,置大闊門,留寬敞前埕,乃以陽受陰,作陽翕陰和之勢。平原地帶建屋多水準發展,進深較大,其中後落低矮,是以陰屋蔽陽風,中堂高大以主正氣,前落矮小為以陰納陽。
故德化、安溪、永春內地山區多高腳厝、木樓以及土堡、土樓等高大民居建築。一般民居亦面闊、進深較小為突出特點。其與沿海平原丘陵地帶的單層、多進深民居外表形態,差異甚大。這種不同環境下的形制差異,正反映我國古人陰陽二元論的思想理念。
風水思想
在古代,理想的宅基乃安身立命之本,一般都要經過艱辛尋覓,即所謂“卜居”。
風水理論中對理想的居住環境有嚴格的選擇原則,簡單說,即北有層層屏障的靠山,左右兩側有侍衛之砂,前方明堂平坦開闊,且有秀水環抱,遠處有案砂,再遠處有朝拱之山的相對封閉的小環境。山能掩風,水源、平坦土地便於農耕,這是具有農業社會特色的理想環境模式,是我國古人在長期處理居住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經驗性總結。
其中有許多科學的成分。例如,我國位於北半球季風性氣候區,冬天都刮寒冷的北風,故古人在選擇居住環境時多講究北方有高大的山脈能掩擋寒風,傳統民居建築多“負陰抱陽”,坐北朝南。然而泉州地處東南沿海,冬天常刮東北風,故泉州民居住宅坐向多不是坐北朝南,而是以坐東北向西南為最佳。當然一些特殊情況如避煞、受禁忌等限制,亦可朝東或朝西。
大空間的聚居環境達到上述要求尚屬不易,在少山的平原地帶和無特殊地貌的城市內,要想使每座民居都做到這一點簡直是不可能的。而泉州傳統民居形制正是這種風水理念與民居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在這裏每一座民居建築都是一處人工的“風水地”。
以三落五間張雙護厝為例,每座傳統民居中頂落建築就是“龍脈”,下落建築為案山,照牆為朝山,天井就是小明堂,雖然沒有秀水環抱,但卻有地勢低平的天井,由於屋頂的雨水皆彙集並受涵於天井,故天井便有了風水中的“水”的意義,而寬敞的石埕即為大明堂。
風水認為龍脈周圍應有遮罩護衛,否則主龍孤單,最好的護脈形勢是“後有托的送的,旁有護的纏的,托多護多纏多龍神大貴”。於此對應,第三落為護送之砂,而四進、五進大厝的項落以後建築皆為龍脈托送之砂,而廂房為第一重護砂,護厝為第二重護砂。
這樣一個人工締造的“風水地”,是漢、唐以來三合院、四合院模式基礎上人們有意識在風水思想影響下,通過不斷有意識改造周圍環境不足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是宋明以來風水思想對指導民居建築的實踐的產物。
人本思想
泉州傳統古民居是以廳堂庭院為中心,左右對稱,前後多層次進深的合院組合。其中廳堂庭院以中庭為中心,上下四廳相對,形成一個十字軸空間結構。
這種平面格局是以正方形為基礎的九宮格,中央為天井,四正為廳堂,四維為臥房,形成“九宮”對稱格局。從歷史學、考古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建築格式是中原古老建築形制的遺存。
另外,合院由“門——天井——房”三部分組成,這正是古人觀念上“天、地、人”宇宙三才的物化。三者的功能分別為:屋居住人,院納天地,人通過院落達到與天、地的溝通;門則是大宇宙和小宇宙的介面,通過它使合院成為相對封閉的小環境。
泉州傳統民居大厝由相對獨立的合院和外側稍低矮的護厝組成,護厝與院牆之間留有穿長天井,被過水廊分割成四個或六個小天井,其分別與護厝小房廳組合成相對獨立的單元居室,形成中央的合院和周圍若干小合院連成的一體。
整個大厝對外是一個封閉的大環境,同時大厝內的成員由具有血緣關係的若干個獨立的小家庭組成,每個小家庭可不受干擾,生活在自己相對封閉的單元庭院內。這種強調寧靜和平氣氛的民居建築,滿足了古人生活習慣和心理需要,充分體現人本精神,也是古代農業社會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和道學的“小國富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形態寫照。
禮制宗法思想
《明會典》載:“公侯造屋,七間九架;一品、二品,五間九架;三品至五品,五間七架;六品至九品,三間九架;庶民所居房舍,不過三間五架。”“官員蓋造房屋,並不許歇山、轉角、重簷、重拱、繪畫、灌井。”
體現在泉州古大厝上,由於受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泉州古民居皆硬山頂,開間多為三開間、五開間,反映出很強的禮制觀念。
其中五間張大厝多為官宦門第,其屋前埕兩側一般置有旗杆石座,以示榮獲功名。如崇武的武功大夫第、泉港土樓侍衛府、洛陽的陳金城故居;而惠安明.按察使劉望海故居,更是由四列五開間大厝組成,俗稱“四馬拖車”,寓意高車駟馬、地位名望尊崇。清代,泉州富商通過納官從而建五開間大厝的例子很多,如惠安東山許氏古民居、南安石井鄭運錦宅等。
至於七開間大厝,實例很少見到,多為官衙變遷而來,如泉港盧琦故居三過七開間。
由於開間大小受限制,明清時期泉州一些家庭興旺,便只能通過增加進深和護厝來增加居住面積,以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有些甚至出現十數座民居組成排列整齊的民居建築群,如市區黃宗漢故宅由二座三落三間張帶雙護厝書房、花園組成,市區老範志大厝由三座五進三間張大厝組成,而泉港土坑劉氏古民居群由四座三進古大厝和二十六座二進古大厝組成(現存二十七座,共占地二萬六千八百六十平方米)。
這些民居的門廳亦甚為考究,為所謂的凹巢三川門。與明清皇城午門入口十分相似,平時進出只開兩側小門,中間大門只有隆重儀禮或重大節日才開。
泉州官式民居,皆多進深佈局安全,與古代殿堂以及土大夫、貴族住宅的“前朝後庭”、“外朝內庭”相吻合。如明、清故宮有“前三殿”、“後三殿”,而泉州古民居亦以三落為民居定式。
在這些民居建築中,頂落大厝處於中軸線上,其內廳堂是會客、進行重大慶典活動和供奉“祖先神靈牌位”的地方,最為尊貴。其他院落和住房相對地位是以廳堂為中心,依照以左為尊、右為卑、前高後低的倫次排列,家庭成員亦嚴格按照長幼、親疏、尊卑來安排住房。一般廳堂院落多居住家庭主要成員,後落多為女眷住房,建作樓閣式,而護厝則多居住輩份較低的家庭成員、傭人或作為儲藏間、伙房等。
宋、明以來,由於統治者的推崇,朱子學被視為正學一統天下。泉州作為朱子(朱熹)過化之處,他所設計和宣導的一整套家族制度在泉州產生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四民各修其本業,吉凶儀式多依朱子家禮(《泉州府志》),”對泉州傳統民居發展和定型產生了決定性作用。
民居建築被賦以“家庭興旺發達”的象徵意義,許多人一旦事業有成,無不維修祖居建築、宗祠或建造精美的住宅作為光耀門庭的重要手段,並籍此以圖保佑家族興旺,富蔭後世。明清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家族制度的發展,這種規模龐大的古民居建築群逐漸成為泉州世家大姓聚族而居的生息繁衍之地。
多元文化特徵
泉州位於我國東南沿海,處於農業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匯點上。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都彙集於此,傳播、碰撞、融合。而每一次域外文化的傳播,都在這裏留下歷史印痕,從而發展形成今天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多元文化為特徵的泉州民居建築。
晉唐以來,中原古文化與閩越土著文化在這裏激烈碰撞,長期融合,而閩越土著文化的建築並沒消亡,反映在民居建築上主要為張揚誇張的造型和熱情奔放的色彩裝飾。德化、安溪、永春等地仍有極少量幹闌式建築遺留下來;至於泉州傳統民居中張揚高蹺的燕尾脊,最初很可能源於閩越人船屋的造型特點。泉州傳統民居中普遍採用的穿鬥式木構等,就融合了幹欄式建築的結構內涵。
受閩越舟楫文化的影響,眾多泉州人紛紛通過海上航行從事海外貿易或移民開拓。唐宋以後,這種文化特色轉化為經濟上的大繁榮,泉州一躍成為世界性大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頭堡。大批外國商人定居泉州,他們也帶來了伊斯蘭教、印度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建築文化,奠定了泉州民居多元文化的堅實基礎,也為泉州民居建築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這些外來文化對泉州的石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而伊斯蘭文化在民居的裝飾、造型、佈局上也有深刻的影響。例如,官式大厝中廣泛採用的石牆體以及在大門周圍重要部位採用輝綠石裝飾的建築手法,與現存的北宋伊斯蘭教寺院清淨寺的高大規整的石砌牆體以及綠輝石砌築的穹窟形拱項大門一脈相承;至於外部牆體注重裝飾用紅磚拼湊出各種華麗圖案,則與現在西亞阿拉伯建築的裝飾風格十分類似。
明、清時期特別是咸豐以後,西方文化思想大規模侵入東南亞及我國東南沿海。中外文化交流是雙向互動的,泉州作為著名僑鄉,華僑、華人在將閩南傳統民居文化傳到東南亞等國的同時,其民居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刻影響,後又被自覺不自覺地帶回泉州,這就是目前泉州的石獅、晉江、南安等地保存數量眾多的帶有南洋和西方建築風格的華僑民居。
這類民居多為多層建築,既堅固又美觀。既保留泉州傳統民居建築特點,如仍以木、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門窗仍然有石刻的郡望堂號、對聯以及採用中國傳統的木刻、石刻、泥塑等裝飾內容;又有西方建築的形制特點,如增加了鋼筋、水泥、有色玻璃、馬賽克、釉面磚等外來裝飾材料,出現了帶有明顯歐式風格的哥特式門窗、科林多式廊柱、陽臺、拱券頂、百葉窗等建築形式,以及種類繁多的山花形式、動、植物圖案等,形成具有泉州僑鄉特點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