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邑、衛、所、司”城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邑、衛、所、司”城

南安縣(豐州)城(《讀史方輿紀要.南安縣》記文)

惠安縣城(《讀史方輿紀要.惠安縣》記文)

安溪縣城(《讀史方輿紀要.安溪縣》記文。沿革。清.順治《重造新城碑記》。)

永春縣城(《讀史方輿紀要.永春縣》記文。築城。附:古桃林場城。)

德化縣城(《讀史方輿紀要.德化縣》記文)

永甯衛城(沿革、造城、軍備、抗倭與戰事、鎮海石)

崇武所城(地理——山峰、沙灣、島嶼、海景。建城。抗倭。人文——龍喉吼煙、海門深處、靖海雲峰

福全所城

金門所城

中左所城

高浦所城

安海城(《讀史方輿紀要.安海鎮》)

石湖城(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文。石湖古寨城始築於五代。石湖巡檢寨。明.萬曆增築石城。再借亭、水操寨。與臺灣鹿港對渡。抗擊英艦。)

輞川城

鷓鶘口城台(地理位置、建立銃台〔城台〕、鷓鴣巡檢司的設置)

巡檢司城(圍頭。祥芝。深滬。烏潯。石井。峰尾。獺窟。黃崎。塗嶺。澳頭。連河。盧溪。源口渡鎮。高鎮。三縣巡司寨。)

 

南安縣(豐州)城

南安縣治自古以來在豐州(今南安市豐州鎮),位於今泉州城區西北五公里、晉江中游的北岸。直至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南安縣治才遷到南安溪美今處。

《讀史方輿紀要.南安縣》記文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

“府西十五裏。東北至興化府仙遊縣百七十裏,西北至永春縣百里。

早在原始社會,晉江中游北岸就成為集落,原始人以漁獵為生。

漢冶縣地。

三國.吳(永安三年,二六○年)置東安縣(時即在豐州建置一個小城,作為東安縣縣治),屬建安郡。

晉改曰晉安,屬晉安郡。宋、齊因之。梁置南安郡為治。

隋廢郡,改縣曰南安,初屬泉州(州治在今福州),後屬建安郡。

唐初置豐州於此。貞觀(六二七~六四九年)初州廢。

唐.聖曆二年(六九九年),為武榮州治,尋改泉州。

以今豐州為中心的古豐州城址,從三國到唐朝的近五百年中延續存在。其間,這個城址的名稱,歷經東安、晉安、南安、豐州、武榮州五次變動,但它管轄的區域,一直都包括木蘭溪、晉江、龍溪三個流域,是閩南的中心。

唐.久視元年(七○○年),海外交通發展,由於豐州屬內陸港口,地面狹窄,交通不便,武榮州治即向東南南移五公里今泉州城區,建置新城,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今仙遊縣)四縣。

唐.景雲二年,(七一一年),武榮州改稱泉州 。

唐.開元(七一三~七四一年)中,州治晉江,縣屬焉。後因之。

泉州州治移至今泉州後,從此泉州成為新的政治經濟中心。豐州逐漸失去其重要性,淪為一般的南安縣城,一直延續到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把縣治遷往南安溪美止。

縣無城,嘉靖中,備倭患,因湫石為城,複浚濠焉。今城週四裏有奇,編戶四十八裏。”

城垣

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為防倭寇,南安知縣夏汝礪始壘石築豐州城,周長七百七十四丈,高二.一六丈,設四個城門,引萬石陂水環城為濠。

明.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年),南安知縣袁宗友把城牆增高三尺。

清.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年)春,南安知縣祖澤茂于原基重建城牆,改東、西、南、北四個門樓名為富春、豐樂、武榮、長壽門樓。城周三千一百九十六米,高三米,敵樓六座,鏡臺一百七十六個,堞一千零二十二垛,城牆外設有護城河。

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屢次重修。

日寇侵華期間,一九三九年五至九月間,日寇派飛機十四架次分兩次入侵豐州古城上空,狂轟濫炸。後國民黨政府以防日寇再次轟炸豐州為由,下令把豐州古城牆全部拆毀,並於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把縣治遷往南安溪美。

 

惠安縣城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

“府東北五十裏。西北至興化府仙游縣百餘裏。

唐.晉江縣地。宋.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年),析置惠安縣,屬泉州。元因之。

明.嘉靖間,因倭寇始築城浚濠。

明.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年),總督王忬以倭寇攻浙,議置城。惠安知縣俞文進始建惠安縣城,周長九百八十六丈、高一.九丈,開城門四個,濠廣三丈。

是後屢經葺治。

明.萬曆三十八年(一六一○年)重修,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多次加固。

今城週五裏有奇,編戶三十五裏。

 

安溪縣城

安溪縣城址設於鳳城。

《讀史方輿紀要.安溪縣》記文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

“府西百五裏。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三十裏,西北至漳州府漳平縣二百四十裏,東北至永春縣百里。

唐南安縣地。唐.鹹通五年(八六四年),置小溪場。五代.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南唐置清溪縣,屬泉州。宋因之。北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年),改為安溪縣。

今城週三裏有奇,編戶十六裏。

“清溪城,即今縣,故小溪場也。

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年),詹敦仁監場事,請於清源節度留從效曰:小溪西距漳汀,東濱溟海,地廣二百餘裏。三峰玉峙,一水環通。黃龍內顧以騰驤,朱鳳後翔而飛翥。土之所宜,桑麻穀粟。地之所產,獐麂禽魚。民樂耕蠶。冶有銀鐵,稅有竹林之征,險有溪山之固。地實富饒,足以置縣。從之,名縣曰清溪。

宋曰安溪。

舊無城。明.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年),倭自仙遊、永春突犯。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始議築城。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年),城始完固。”

沿革

南宋.嘉定(一二○八~一二二四年)中,安溪縣令陳宓辟東、南兩街。寶慶(一二二五~一二二七年)初,安溪縣令顏振仲辟西街。

明.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年),倭寇突至,縣不能守;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知縣陳綵始議築城,至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十月完工。城圍長六百六十餘丈(二千一百七十八米),高二.一丈(六.九三米),闊一.八丈,設四門。

明.嘉靖進士、安溪人詹彬《喜登新城有賦》:

 “溪山表裏稱雄居,此日登臨更豁如。

  雉堞崚嶒浮翠巘,樓臺縹渺逼蒼虛。

  黃龍舊噴千灣水,丹鳳新銜萬里書。

  喪亂久經今貼席,何人意氣不安舒?”

明.嘉靖《安溪縣誌》:“聖泉,在縣治東隘門外,泉湧道旁山石間。砌池瀦之,東夏不竭,石刻‘聖泉’二字。”該泉早已凐沒。

明.萬曆二十九年(一六○一年),安溪知縣廖同春辟子城于南門。

明.萬曆三十一年(一六○三年),安溪知縣高金體開古吉字街。

清.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安溪縣城被海兵所陷,城壞。次年(一六五六年),安溪知縣韓曉動工重建城垣,歷時五十天完工。新城周圍六百六十余丈,高二丈一尺,寬一丈八尺。設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和兩個水門,較舊城更為壯觀。

清.康熙年間(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安溪知縣曾之傳重修周圍城垣。

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安溪知縣邱鎮修理小東門外泊岸。

清.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安溪知縣蔣廷重修小東門城垣樓堞。

清.乾隆五年(一七四○),安溪知縣藍應襲修大東門城牆。

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安溪知縣周輯敬修小東門下城垣,至十八年(一七五三年)又修大西門城垣,至此,安溪縣城城牆基本完成。城廓東至大東門(今看守所、先聲小學),西至西門(原安溪車站周圍),南至南門(今文廟周圍),北至北門(今防疫站南面民房),東西長約五百米,南北長約七百五十米。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李敬慎修安溪至湖頭公路。在碼頭(今中百公司倉庫處)借劉厝書房做車站。第一次拆除城牆(西門下至中百公司倉庫地段)供車輛出入。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省防軍陳佩玉帶兵進駐安溪,團部設在文廟。縣城原有的街道寬度只有二~三米,陳的專車無法通行,因而陳下令拆掉城牆,沿城垣舊基建設環城馬路。拆掉城牆後,在城西建設碼頭,開闢碼頭至石獅口(今中百公司商場),新街道與複新街(今中山路)相連接。同時拓寬複新街,改兩旁住宅為商店。從碼頭至大東街路段改稱中山路。陳又拆除下西街關帝廟以下小巷至現皮革廠與頂巷相連接,加以拓寬,再拆文廟泮宮供汽車通行至明倫堂團部。從此安溪縣城無城牆。

附:清.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年)韓曉《重造新城碑記》(翰林、檢討、邑人李光龍撰):

“邑離郡計程可九十裏,直郡西北隅,編裏一十有八。其山水從四百裏外蟠簇飛峙,萃於鳳山、龍津,故邑以溪名,猶郡(泉州)以泉名,首縣(晉江)以江名,匪永(永春)、德(德化)所同也。

《泉郡志》稱:“安溪感化裏,號小泉州。”蓋以是溪居海上流,人物貨財,水陸輻輳,鹽鐵大利,直通上四郡,不獨鄰郡連邑也。城在鬥口,去常樂、感德、崇善三裏約二百里而遙,去長泰只約十餘裏而近,與南安連界。以故郡之徵發期會,朝下夕至;縣之追呼於山,再程始達。其民又多恃遠而頑,殊少急公。治平且然,一遭荒亂,縣之疲於奔命,可勝道哉?

考城始於嘉靖丙寅(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易三縣官,經營五載而始就。其初屢中倭故,非極亂不圖治,欲議戰先議守,以今揆古,天時人事,大抵然矣。

閩中山海交煽,十載未靖,而海國為甚。泉屬邑六城,同時摧墮,民鳥獸散。其情形則非攻非守,無戰無和,痛心駭目,真古今未有之禍。即取二十一史中,稽其荒亂,以古覆今,能不重為歎恨?

猶幸我朝盛治,威靈震疊,王師一怒,余魂釜遊。凡受封疆寄者,仰承王猷,冀寬九重南顧憂,有不恨寇如仇,愛民如子,竭生平之蓄積,以赴功能之會者乎?恨深則骨勇,愛極則心慈,既勇而慈,乃設險守國,勢又不得不用吾民也。用其力,則觸目盡骨髓幹矣;用其財,則三年酷派僅餘荒畝矣。向鳥獸散者,顛踣川穀,招呼不前,市如墟矣。

當事即仁勇,使無一腔精誠,溢於格調之外,兼運以智計,伸之縮之,縱之操之,則能猝辦應驟,五十日而成城,極倥傯焦勞之會,而有從容暇豫之風,士無譏,民無怨哉?六邑是役,皆幹城之選,而吾韓侯,則邑父老子弟所睹記彰彰者矣。

考摧城之變,在乙未(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初夏。時王師前鋒攻關,賊懾而遁,然尚沿海岸也。逮秋日,而中軍入泉,泉、漳諸邑城,同時報復,王即首諭大選士為域民而撫之,於是海內之奇傑響赴,遴其最,畀為岩邑令。

侯(韓曉)首得吾邑,單車抵署,謁廟齋神,尚遲偏師一掃也。非憑城無以固志,乃大集一邑紳士衿耆,使各獻議,僉詢協同,酌以特裁,恭詳於部、撫、按、道、鎮、府、館諸大人,罔不諧嘉,報命于大將軍世子,敬以丙申(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年)正月朔有五日,刑牲啟土禮。委僚屬合督之,紳士副督之,吏史耆老分六門,限丈尺,眾督之。其用財節取諸眾現當之九甲,而十甲紓其勞也。其用民夫,自坊及裏,由近暨遠,迭為番休,什伍而均節之也。其審形勢,則以二方臨河,灣環如帶,獨北擁山麓,賊從所窺伺,力新則功堅固始基之也。其用備築諸器物,使田家及匠作新舊半之,俾役丁自攜,完日償之,不濫派溢額重苦民也。其用收貯給散,不專寄耳目,令督員互相勾稽,侯時自摘發之,雖有巧,難作蠹也。其自用精神,朝夕畚鍤間,終始無怠容,則我紳士愧之;勸勉慰其懈者,而間以意外之惠獎賞其勤者,則匠丁懷之。或謂遠裏追呼不前,恐誤期會,奈何?愀然曰:“凋殘未蘇,忍恣驅之?與其重虐,寧可獲罪。”斯其精誠惻怛沁人臟腑間若此。

民初以慮始為難,疑未即赴,赴亦惜力。既而鼓舞邪許,一洗悍習,自相伍者什之,貧富不較,勞逸不分,至婢僕子女亦群趨將事,往來使君車下。侯(韓曉)笑而過之,禁令毋叱喝之也。最異者,日役工千有四百,計五十日,不啻數萬。轉石運磚雉堞轆轤間,保無錯趾折肱之患。夫民構一巨室,時日匪祥,或以病告,不則跌矣;況茲大役,而卒保康吉,絕無不虞,神若或陰相之矣。識者謂侯(韓曉)深時利之學,精人和之道,得道者多助,複城一事,聊見其端。

城竣,而侯(韓曉)蒿目山中,又起而用兵矣。以二月望有五日報成于王,周圍約六百六十餘丈有奇。垣連女牆,垛子高二丈一尺,闊一丈八尺。門四,水門二,較舊加高壯。匾南曰“澄清”,北曰“拱秀”。東曰“定濤”,西曰“安泰”。登高而望之,真如鳳舞龍翔矣。

於是二學師率庠友及有城勞者,咸樂厥成,謂侯(韓曉)是役,宇我,屋我,招徠而固護我,我等可無餘力再竭,彰大功以垂永久?僉謂余光龍:“若日久從侯(韓曉)乘城,詳睹侯(韓曉)之精誠感孚,人天交佑。非但勤慎廉敏而已,當頌揚毋後。”

余以不文辭者再,以草野衰廢辭者三,眾固強之;惟侯(韓曉)亦不以拙樸乏偉觀嫌也。敬與紳士合詞而縷述之,以勒于石,樹之道左。

其費計◇千◇百◇十有奇,征自十八裏九甲免役之數。其與督工若官、若吏、若衿、若鄉耆及樂助諸姓名列於碑陰。

 

永春縣城

《讀史方輿紀要.永春縣》記文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府西北百二十裏。東北至興化府仙遊縣百十裏,西南至安溪縣百里,西北至德化縣五十裏。

本南安縣地。唐.長慶二年(八二二年),析為桃林場。五代.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年),王閩置桃源縣。晉.天福(九三六~九四四年)初,閩又改為永春縣,仍屬泉州。

縣無城。嘉靖間,因倭寇築城,周不及三裏。今編戶十四裏。”

築城

明.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年),倭寇攻永春三門,知縣萬以忠失守,始議築城。

明.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年),委德化知縣張大綱督之,增築永春縣城,周長五百一十八.二丈,高一.九丈;次年建四城門。

附:古桃林場城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古桃林場城,在縣西門外三裏。今名上場,在縣前溪之南。城周不及二裏,民聚居其中。溪之北曰上西門,為商賈貿易之所,路通尤溪、大田、龍岩、漳平諸處,頗稱殷繁焉。”

 

德化縣城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

“府西北百八十五裏。東至興化府仙遊縣百三十裏,北至延平府尤溪縣二百四十裏,東北至福洲府永福縣二百五十裏,西南至安溪縣二百二十裏。

本唐.福州永泰縣地。貞元(七八五~八○五年)中,析置歸德場。五代.唐.長興二年(九三一年),王閩升為德化縣,屬長樂府。(五代)漢.乾祐二年(九四九年),南唐改隸清源軍,又割尤溪縣二鄉益之。宋仍屬泉州。

舊無城。嘉靖間,築城禦倭。今城週三裏,編戶十三裏。”

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德化知縣鄧景武請築城垣,周八百三十七丈、高一.三丈,東設賓陽門、西置有年門。

 

永甯衛城

位於石獅市永甯鎮永甯近海處,距離泉州東南三十七公里,地勢雄峻,東濱大海,北界祥芝依五虎山為屏障,南臨深滬灣連深滬、福全,西接龍湖。

永甯衛城有新、舊衛城;舊城因地形走勢如鼇,又稱“鼇城”。兩城均為古代東南沿海海防工程的重要遺跡。

沿革

永甯古稱水澳。

南宋.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年)四月間,近千個毗舍耶(今菲律賓群島)人,從水澳(今永寧)等處登陸,恣行兇暴,殘殺鄉民。知州汪大猷遣兵圍擊,俘敵四百余人,餘者被擊斃。

南宋.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年),毗舍耶人再犯晉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稱永寧寨,取“永保安寧”之意;駐紮水軍六十名,以為防禦。

南宋.嘉定年間,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駐水軍五十名,並于永甯石湖新造軍房五十所,額定兵員二百二十五人。

元置巡檢司於此。

明.成化年間(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永甯衛知事陳用之創辦衛學,禮聘興化舉人陳愈任教。永甯“文風稍進,學者德之”。

明.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永甯人陳有綱中武進士,殿試第三人,為石獅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武探花”。

造城

元末明初,沿海地區遭受以日本武士、商人、浪人組成的倭寇騷擾。至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為肅清元朝反明的殘餘勢力方國珍、張士誠等在海上的反抗,採取一系列加強海防的措施。

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築山東、浙東、浙西五十九城。

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命江夏侯周德興入福建,視察福州、興化、漳州、泉州四郡,築城十六座。

時,永甯已成人口密集、經濟富庶的泉南重鎮和著名海港。《永甯衛志》載,時“封家不下三萬,官印七十二顆”。

因泉州的晉江、惠安、同安一帶倭寇活動極為猖獗,周德興在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視察永甯時認為:“此福地也,於是屯紮西隅,軍不疾病,民皆殷富……因奏請建城”(《泉州府志.卷二十五.海防志》)。同時,周德興“抽三丁之一為沿海戌兵防倭,移置衛所當要害處”,改永甯水寨為永甯衛。增設祥芝巡檢司,並造司城,週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鋪六,有南北二門。

明.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年),周德興譴泉州衛指揮僉事童鼎督造永甯衛城。據《泉州府志.卷十二.城池》載,永甯衛城東西長二百九十五丈,南北寬二百零七丈,“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廣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窩鋪三十有二,為門五,南曰金鼇(南門),北曰玉泉(北門),東曰海寧(大東門),曰東瀛(小東門),西曰水清(西門),各建樓其上,城外濠廣一丈六尺,間以大石,深淺不同。”

又載:“永樂十五年(一四二一年),都指揮谷祥增高城垣三尺,門各築月城。正統八年(一四四三年),都指揮劉亮、指揮同知錢輅於各門增置敵臺。成化六年(一四七○年),門樓廢圮,指揮楊晟重建。國朝康熙間,總督覺羅滿堡、巡撫陳瑸修令移駐提標左營遊擊於此。”

清代康熙年間又經修復。

永甯衛城牆壁內外皆以花崗岩條石縱橫間砌,石塊一般長一至二米,寬、高各○.四至○.五米不等。中填以沙土,上鋪條石置城垛。城內築排水管道水關溝通城外,污水、雨水匯流入海,溝長一百七十丈,寬六尺,深七尺,除入口一段外,上覆蓋石板。城外有一條環城濠,因久經泥沙淤積,今已縮為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小湖泊。

永寧形同鼇魚臥灘,所有街道將永寧城環繞起來,又形如一個八卦,古街道的佈局又如一古篆“壽”字。八卦街一開始都很繁榮,中心點是永寧街上的中開封。相傳建城時,在這裏放羅盤,到大東門一百四十丈,到北門一百一十丈,到南門一百四十丈。當時沒有到西門的路。到西門的路是在清代建的,從中開封通往西門的路一百三十五丈,就是現在的永寧舊街,俗稱“剖腹街”。城中分鋪,東西計三十三,鋪中分甲,東西大街直貫,南北長街縱橫全城,民居鱗次櫛比。

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倭寇入侵永寧灣,當地居民奮起抗擊,拆舊城西南部分城牆另建一寨,後於康熙年間又經施琅重新修建,亦形成一座小石城,俗稱新城,但其規模比舊城略小。

永甯衛城建於地勢陡峻的山坡上,城內有娘媽山、象山、鶯山等三山。衛城居高臨下,北依五虎山作屏障,俯瞰永寧港海面。當時築城時,不采五虎山之石,捨近求遠而取蚶江、祥芝沿海之石,就是為保留完整的五虎屏障。

永甯衛城內有大東門的臨水宮、小東門的玄壇宮、西門的宴公宮、南門的天妃(媽祖)宮、北門的玄天上帝(真武)廟等五大寺廟。城外有石將軍、耶蘇基督教堂、日本真宗教會及其他普通寺廟二三十處。

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春,清政府採納黃梧的“平海五策”,頒佈遷界令,俗稱“辛醜播遷”,強迫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裏,片板不得下海,違者處死,永甯衛城被拆去築杆頭寨。至光緒年間,從北門至大東門、小東門一段城牆尚保存完整,南門、西門僅存牆基。

一九五六年後,又幾次被拆,城石用去蓋基督教堂和建水利工程,吊橋的橋板、橋基大部分成為群眾蓋房的石料。到70年代,連城基也蕩然無存,只殘留一些土牆依稀可見。

軍備

永甯衛城設有指揮使司、架閣庫、經歷司、鎮武所、監房、教場、演武亭等官廳衙署及軍事設施。

永甯衛城地位與泉州府城相等。永寧地形突出海表,成半圓形半島,在全省五個衛城中,永甯衛城位居首位。據《晉江縣誌.卷十七.兵制志》載,永甯衛所下禦福全、崇武、中左(今廈門)、金門、高浦(今同安)五個千戶所,並設有祥芝、深滬、圍頭三個巡檢司。以永寧為中心,北連祥芝、崇武、峰尾,南接深滬、圍頭、高浦(同安)、廈門,互為犄角,遙相呼應,組成一百多裏的海上長城防禦體系。

永甯衛所是福建兵員配備最多的衛所,原轄兵員六千九百三十五名,是福州衛所的五倍。後遭倭亂,“逃亡事故漸次裁減”。至明.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僅存二千一百七十七名,建有營房五百六十一間。

抗倭與戰事

明.嘉靖二十七年(一五四八年),倭寇一度猖獗,在閩浙一帶活動,其中一股在晉江永甯、安海劫掠。永甯衛城指揮使杜欽爵奮勇當先,率領軍民嚴密防守,倭不得入而退。

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年)四月,倭寇四餘人從長坑頭登岸,劫掠龜湖。五月,倭寇複進犯永甯衛城,被擊退。此後三四年中,倭寇雖在晉江、英林、雙溪口、石菌一帶四處劫掠,終不敢冒然犯境永寧。

明.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

二月,倭寇犯永甯衛城,永甯衛城指揮僉事王國瑞驕兵自恃,溺於酒色,疏予防範,失守城陷,倭寇大掠數日而去。

三月,倭寇複來攻城。城再陷,生靈塗炭,屍橫遍野,軍民為其殺傷幾盡。為避倭亂,永甯居民紛紛外遷。其中,遷入石獅街的有何姓、高姓、尤姓、朱姓、商姓等。

三月八日,港邊人佘見海,任千夫長,率兵複城,不克陣亡。倭寇來犯之時,又有梅林人黃澄“集裏中少年,劃港以守。及見賊勢猖獗,乃陰令長年三老艤舟以俟。及敗,鄉人被驅入海,賴以全活者五十餘人”。

倭寇陷城後,四處劫掠婦女。永甯人民奮起反抗,南澳總兵歐陽寨之妻鄭氏“統婢出救,與其姑及夫弟俱陷賊”。鄭氏“持刀黥面,罵賊不已,賊怒,焚之火中”。蔣氏子妻吳氏,“年二十寡,倭亂,城將陷,督家丁拒之,躬為炊。”

明.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倭寇一百餘人乘船突襲永甯,被戚家軍截殺無遺。

明.隆慶二年(一五六八年),永甯衛鎮撫王世實隨都督俞大猷往廣東剿倭,在龍眼沙海戰役中,身先士卒,壯烈犧牲,諡“忠勇”,立“昭忠祠”于永寧祀之,墓葬于永寧北門外北山。

清.順治四年(一六四七年)四月,鄭成功部將林順于永寧一帶招兵,清將韓代聞報,突襲永甯,鄉民死難者達二千四百餘人。尚有生逃于水關溝者,恰逢暴雨,水漲入溝,淹死者甚眾,史稱“陷城洗街”。

鎮海石

位於永寧鎮朝陽山上。

石呈扁圓形,高六米,基底每邊寬三.三米,底部略呈橢圓狀,貼疊在另一塊大石上,形如金瓜擺在玉盤上。雖與底石接觸面積小,卻巍然聳立,風雨不動,背海仰坐,宛若寶珠懸望。

石的背山面海,臨海一面豎向雕刻“鎮海石”三字大楷書,筆力遒勁,氣度宏渾,相傳為明.抗倭名將俞大猷鎮守永甯時所寫,後人即以此名石。

 

守禦崇武千戶所城

位於惠安縣城東南二十四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是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也是我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一九八八年一月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秦鐘震(參見《泉州人名錄.秦鐘震》)《詠崇武》:

 “一派孤城似駕鼇,萬家煙火掇風淘。

  青山走勢小兜盡,滄海支標大岞高。

  蛟蜃階前光咫尺,帆檣島外影纖毫。

  塵襟獅石泉堪沁,海闊天高白髮搔。”

明.王約(參見《泉州人名錄·王約》)《崇武觀潮》:

 “篙師波里立,萬坎皆為雷。雲物任神幻,風波自闔開。

  帆輕與水去,雁高從天來。應想閨中子,眼穿郎未回。”

地理

崇武半島屬石蛋地形,地勢平緩,面積不及二十平方公里的崇武,海岸線卻長達二十八.八公里。狹長的半島上,遍佈著基岩裸露的十幾個小山丘。花崗岩山丘延伸入海而成岬角,經潮汐和風雨的長年侵蝕,呈現出一片片質地堅硬的岩群,迭峰壘石,懸崖峭壁,磊落萬狀。成書於明.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年)的《崇武所城志.山水》曰,崇武具“龍脈形勢”,“金水行龍,其勢甚微,而脈甚旺”,“城兜海石當嚴禁革,勿致鑿傷。”

據說,崇武古城落在一個“三腿蟾蜍”風水穴。蟾蜍的頭是北城門外的大石壇,尾巴是南城門外的海門深處岩群,東澳內灣和西沙銀蛇海灘是兩條後腿,一條前腿是“後海沙灣”。另一條不知是什麼原因被老天爺砍斷扔了,應是隔著五峰山的“岞口沙灣”。

山峰

聳立於後海和岞口兩大沙灘之間的五峰山,由豐山(原名“蜂山”)、旗山和東山組成,東南1公里為崇武古城,西北瀕臨大港構成岩岸。

豐山中為主峰,高五十五.八米;南為前峰,高四十九.六米;北稱後山,高四十八米。後山臨海高巔處有一塊三米多高的巨石,棱角分明。基座是圓滑向海傾斜的孤立大石壇,石壇上鐫有“險石”二字,似乎搖搖欲墜,其實萬鈞之力也難推動。

崇武城坐落的地方是一個蓮花穴,城中有海拔近三十米高的巨石稱蓮花峰。

位於崇武半島東端,臨海聳立的“岞山雙峰”(見《泉州山川.岞山》)。

沙灣

岩群把海岸分割成十幾個沙灣,有數百米長的,更多在千米以上。個個潮退一彎新月,浪湧千堆白雪,潔淨明麗,各有特色。最突出的是:

“東澳內灣”:這是崇武最引人注目的沙灣。西連“靖海雲峰”,東接“三嶼”小島。北有高三十四.七米的赤山為屏幛,是明代設墩台的地方。東澳內灣的沙灘,長達三千余米、寬七十多米,潮間帶坡度較大。

“西沙銀蛇”:西起“高雷倚壁”岩群,朝東橫貫崇武港,似一條沙島把港池隔成兩半。“西沙銀蛇”長近三千米。北側為崇武港內港池,南側是坡度平緩的淺海灘地,遠處是萬商雲集的泉州大海灣,近旁是繁榮熱鬧的崇武商市區。“西沙灣海濱樂園”經初步建設已於一九九七年開始運行。

“後海沙灣”:其面對的海灣因在城的北方而稱“後海”,地圖示為“大港”,可惜它一直不成港而只是個灣。“後海沙灘”西起蜈蚣山岩群,東至港乾村前,長三千余米。潮間帶坡度平緩,夏季更是平似明鏡。

“岞口沙灘”:位於後海灣的西南側,古時為龍溪的出口處,是大商船也可停泊的海港。如今龍溪早已成為沙地,海港也不存大。長二千余米的一彎沙灘夾於閣仔山和五峰山之間,沿岸是一大片蒼鬱的防風林帶。

島嶼、海景

環繞半島距陸岸不遠的海面,散綴著十幾個小島和礁嶼,宛如嵌珠鑲玉,星羅棋佈,形狀各異,千姿百態。

據記載:“崇武大海中,春二、三月常蜃樓海市,如樓閣人馬,千形萬狀,仿佛煙雲之中,久之乃散”。

建城

崇武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地勢起自大霧山脈,婉蜒起伏。它夾在湄州灣與泉州灣之間,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東臨臺灣海峽,近處海域遍佈島嶼與礁石,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因其地處險隘,“捍海疆而控東溟”,成為海防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崇武即“崇尚武備”。史稱,崇武是海道入泉州“界首”。“宋.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年),置惠安縣,分拆此地,名曰崇武鄉守節裏”(明《崇武所城志》)。後在這裏設小兜巡檢寨,作為朝廷東南沿海首哨。元.初期改為小兜巡檢司。

“明初,倭夷入寇,沿海患之”(明《崇武所城志》)。洪武三年(一三七○年),活動在朝鮮和我國沿海的日本海盜集團一倭寇突然登陸祥芝的蚶江,對泉州地區的安全造成威脅。

“洪武二十年丁卯(一三八七年),江夏侯周德興奉命經略海基,置衛所以備防禦”(明《崇武所城志》)。周德興是個軍事工程專家,他根據泉州沿海地區海岸線曲折,地形險要的特點,“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當年,泉州設永甯衛,管轄五個所,即福全、中左、金門、高浦、崇武五所(移巡檢司于距此東北一海之隔的小岞,以“崇尚武備”之意改小兜寨為“崇武”,並升格為千戶所);惠安設五城,即崇武城、獺窟城、小岞城、黃崎城、峰尾城。從此,祟武城為惠安五城之一,始建城,成為隸屬于福建司永甯衛的一個千戶所。

“祟武千戶所……周圍七百三十七丈,軍房九百八十七間,設軍以守之。其城厚一丈五尺,城面即馬路也。”(明《崇武所城志》)

清代設有水陸汛,重兵把守,有水師哨船守此門戶。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崗岩壘成。明.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朝廷撥款增建東西二月城,並增高城牆四尺。其後幾百年間,崇武城屢次進行較大規模的整修,形成了如今規模:城牆周長二千五百六十七米、南北長五百米、東西寬三百米、基寬五米、牆高七米;有窩鋪二十六座、城堞一千三百零六個、箭窗一千三百個。四面設城門,內門每扇高三.二米,寬一.三米;前門每扇高二.六米,寬○.九米;東、西、北三座城門相似,各有城門兩道,城門上各設烽火臺一座;南城門外加設一照牆。城牆上設烽火臺、瞭望台,城牆內設二至三層跑馬道。城四周還各建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溝;城內的十字大街相接四個城門,城內蓮花山制高點還設有瞭望台,城內還建有捍寨、墩台、館驛、軍營、演武廳等。

這是一套極為完備的古代戰略防禦工程體系,明代守丞丁少鶴(參見《泉州人名錄.丁一中》)曾有詩句贊道:“孤城三面魚龍窟,大岞雙峰虎豹關”。

其後,明.嘉靖、萬曆、天啟、崇禎以及清.順治、康熙、道光年間,有幾次較大的增築或重修。自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最後一次大修後,失修曆一百四十多年,損壞頗甚。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七年,分三此進行全面重修。

抗倭

幾百年間,這座石城,閱盡幾多滄桑,譜就幾多抗禦外來入侵的可歌可泣詩篇——明中葉以後,東南沿海一帶“倭患日熾”,惠邑縣屬“一歲三四至”,作為東南前哨的崇武城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留下許多千古傳揚的悲壯故事。這裏的“護龍官”、“崇山官”、“崇報祠”、“元飼宮”、“十二爺官”等,都是古城軍民為紀念抗倭犧牲的英雄而建造的。

祟武建城之初,由各地抽丁防守,至今還有“百家姓,萬人丁”之稱(現尚有九十八姓氏),兵士們在這裏生息繁衍,為捍衛古城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明.永樂二十二年(一四二四年),倭寇一千多人從大山登陸,燒殺搶掠。崇武的千戶張榮率領軍民奮起抗倭,力戰身死,終於保住古城,崇武城免卻一場災難。

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一五六○年)正月,倭寇偷襲崇武城,全城軍民浴血奮戰,由於孤立無援,糧盡城陷。倭寇入城洗劫四十二天,燔軍民居所,大掠而去。

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抗倭名將俞大猷(參見《泉州人名錄.俞大猷》)、戚繼光破倭于仙遊。俞大猷曾督師崇武,固關禦敵,憑險護民,威鎮海疆,“寇莫敢犯”。

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年),戚繼光親臨崇武指揮剿倭,於城內制高點蓮花山置中軍台,瞭望東、西、北三面海域往來舟楫,以察敵情;又設墩台,置煙堠,夜遇寇至則舉火,晝逢敵侵則舉旗。

隆慶三年己巳(一五六九年)四月,倭寇二百餘人侵同安地界,分巡檢事蔡惠譴指揮張奇峰襲破之,斬俘無遺,倭患平定。同年秋日,泉州府丞丁一中與昭勇將軍歐陽樞等,督師崇武,黃吾野陪行,並於大岞山龍喉岩西側岩壁間勒下唱和詩。(參見《泉州人名錄.丁一中、歐陽樞、黃吾野》)

丁一中《秋日督師崇武城登岞山龍岩觀後作》:

一“海宇新逢瘴霧收,餘氛猶事運前籌。

  長風宜破鯨鯢浪,逸興閑過鷗鷺洲。

  細柳已能閑遠略,群英亦解抱先憂。

  滄溟萬里平如掌,蓬島相攜駕鶴遊。”

二“鼓角殷殷碧海灣,旌旗飛渡萬重山。

  孤城三面魚龍窟,大岞雙峰虎豹關。

  地脈西來盤勝概,天聲東去控諸蠻。

  振衣坐俯滄波渺,又共儒生色笑閑。”

歐陽樞次韻二首:

一“霜濤乍落雨初收,俾卒新停五夜籌。

  雲擁陳蛇來海儌,風吹皋鶴到滄洲。

  為憐民命紆神略,還惜山行緩國憂。

  露冕逍遙文士滿,抽毫立馬喜同遊。”

二“旌旄移駐海東灣,結駟來登郭外山。

  絕島此時應盡欵,孤城終夜可無關。

  石容擘地分雙嶠,海色橫天限百蠻。

  叨上龍岩聞郢曲,夕陽樽酒意閑閑。”

黃吾野曾於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年)倭寇陷崇武時奉母徙泉州,此次是十年後重返家園重回,題《秋日奉陪都閫歐陽新田先生集諸彥登龍喉岩,用丁仁守韻二首》:

一“海天南望戰塵收,漠漠平沙罷唱籌,

  漁艇已鳴煙外櫓,農人又住水邊洲。

  登臨好盡千岩勝,潦倒寧知百歲憂。

  況是將軍今卻轂,一時文藻忝名遊。”

二“十年避亂別江灣,不道清遊更此山。

  野寺長風吹古瓦,海門驚浪破重關。

  石間龍氣過腥雨,天外禽言絕島蠻。

  鄉國昇平歸思切,釣磯應伴白鷗閑。”

明末清初,鄭成功屯兵崇武,北拒清軍;之後,又遣駐守崇武的水師揚帆東海攻複臺灣。

人文

西沙灣東出,路斷脈連,四周奇峰怪岩,野趣紛紜。乍山八景引人流連忘返:“龍喉吼煙”、“孤嶼冬青”,“白鶴升天”,“獅石晚照”,“漁翁撒網”,“軍民洞天”,“玉罄傳音”,“滴水彈琴”。

今日的崇武城仍保存看宋、明、清歷朝所修建的寺廟庵堂三十多座,主民宅也有數十處。其中有宋代的“雲峰庵”、“水潮庵”,有明代的“關帝廟”、“東嶽廟”,也有敬奉海神媽祖娘娘的“天妃宮”,以及紀念當地有功人物的“靈安王廟”等。

崇武是個石頭王國、“中國石雕之鄉”。崇武的石雕手藝,獨具玲瓏、纖巧、繁細、流麗的藝術風格。在崇武古城南門外海濱,現代建有“中華石雕工藝博覽城”,列為福建省十二個旅遊精品工程和泉州市十大風景區之一。“石藝城”占地面積九公頃多,由江口山延伸的“海門深處”和庵山之巔的“靖海雲峰”,中間夾一潔淨柔軟的小沙灣搭配而成。設置二十五個景區,擁用五百多件石雕精品。最突出的景區有:龍壁龍柱、惠女樂園 、戚繼光像 、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人物觀賞、華夏諸神、動物世界、觀音坡及石燈籠、“魚龍窟”岩雕。

龍喉吼煙

龍喉,在大岞山西峰東麓。大乍雙峰如虎豹爭雄,雙峰間峭岩淩虛劈海,其間夾峙一水洶湧,有奇岩由上、下二巨石相撐持,似巨龍張齶露喉,中含片石,狹長而尖,形似舌,故名。旭日初升,直射龍喉,水光晶紅似珠,從喉中噴出,形成大岞八景之冠的“龍喉吼煙”。右有巨石,登之可觀日出。

上齶岩壁間,有明.布政使惠安人戴一俊(卓峰,參見《泉州人名錄.戴一俊》)“龍喉”二字題刻,氣勢飛揚。旁鐫:“噓吸滄溟涵地脈,吐吞日月鎮天池。”

明.戴一俊《 岞山題景之一:龍喉》:

 “萬頃波濤百仞山,苔封靈跡絕躋攀。

  洞深疑有蛟龍在,笙鶴時聞駐此間。”

注釋:仞:古代長度單位,周制為八尺,漢制為七尺,東漢末則為五尺六寸。躋;登,升。笙鶴:岞山有白鶴升天勝跡。

海門深處

崇武古城南門外即臨大海的峽道壁穀間,有大片岩群名叫“海門深處”。

岩群由崇武港東側的江口山延伸入海而成。有“海門深處”四個大字鐫於高聳的陡壁上,楷書豎寫,筆力雄勁。據《崇武所城志》載,“海門深處”四字“不知何年何人筆,或雲吾野先生。”黃吾野乃崇武人,是明.嘉靖年間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的布衣高士,去世後牌位被奉入福州烏山高賢祠。他的書、畫作品現均未見,無法考證這“海門深外”四字是否出自他手筆;也不知是先有名而後題寫,或是因題寫而後得名。

“海門”之謂有三說:

一為“通往龍宮之門”。此處石岩不見高峻,最高處距海平面也不超過十米,卻甚怪異。那一片灰白色的磐石交迭、峽道壁谷相連的岩群中,天然辟出一道整齊劃一、顏色黝黑的石路,直伸向大海深處。大潮退盡,亦不見盡頭。習謂從此石路步入水,便可達東海龍宮。

二為“鎮守海疆之門”。民國初,有位名叫餘馨山的山家,曾為“海門深處”賦詩雲:“石瘦因風削,天長為水牽。海門關不住,空設幾千年。”南城門處照牆外側題寫的“威鎮海門”,海邊岩壁上鐫刻的“破萬里浪”,是崇武軍民決心把守海疆大門的寫照。

三為“海交開放之門”。崇武人自古以海為田。這裏是歷史悠久的漁航名港,尤以“商船渡台捷徑”著稱。早在北宋年間,崇武港就常有外地商舶停靠,或候潮進泉州港,或就地交易貨物,在海門深處近側曾出現商市稱“漢口街”。崇武人也破門而出,航行琉球諸國,民間稱這為“做琉球”。明初因海疆不寧,實行海禁,但只要戰事稍息,私人海上貿易仍很活躍。清代,崇武成為商船渡台捷徑,即使是日本佔領臺灣期間,航船渡台仍十分頻繁。

“海門深處”西南方百余米海中,有小島酷似海龜,人稱龜嶼。島上巨石圓滑,石縫間佈滿海螺、蛤貝、牡蠣。周圍水深莫測。退潮時有沙線連接陸地,可涉水而過。

靖海雲峰

與“海門深處”只隔一數百米長小沙灣的東側,有岩群稱“靖海雲峰”,俗名“庵媽後”。

這裏是庵山的臨海之巔,在崇武城東南,一大片高近三十米的巨岩,兀立海嶠,任憑浪濤衝擊,巍然不動。“海門深外”的岩石好似經過雕刀精工切割,顯得崢嶸瘦削。而“靖海雲峰”的岩石卻是一大片形成整體,渾圓肥實。

庵山因有宋代建的佛庵而得名。庵堂又因山臨大海常在雲霧中而取名“雲峰庵”,明.黃吾野與張得山重修此庵,並在此隱居多年。現列為惠安縣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牆蜿蜓於庵山之上,氣勢磅礴。明.萬曆年間曾在城牆上建一樓閣,取名“朝陽”,為文人聚會之地。古樓早已不見,後人就其基座改建為“文昌閣”。如今在這裏建有一座海拔四十六米高的國際航標燈塔,高聳雲天。

庵山上古有一水塘稱“荷包穴”,其水香甜沁人心脾。今在石壇上建的“靖海庵”內有一石穴,泉水清甜,汲之不盡。

庵山大石壇上,有形似大交椅的石頭,冬季能擋北來烈風,夏季可遮午後驕陽,晨迎萬道霞光,夜觀滿天星斗,人稱“皇帝殿”。傳說清代乾隆皇帝曾由任狼山總兵官的崇武人張浩亭陪伴來崇,在此地坐觀捕魚船隊出海。

靖海雲峰大石壇下,有一岩石似巨人聳立海水中,人稱“鹿石”,可發聲預警風浪。

 

守禦福全千戶所城

在今晉江市金井海邊。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守禦福全千戶所,府東南八十裏,北距衛城二十裏。洪武二十年置。有城,周不及四裏,後以時修築,領潘徑寨。《海防考》:所西南接深滬巡司,與圍頭、峻上諸處並為番舶停留避風之門戶,哨守最切。福全、深滬有備,寇不能犯矣。”

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為加強海防,設福全千戶所,與崇武、中左(今廈門)、金門、高浦(今同安)並列為五大千戶所,均隸屬于永甯衛。

江夏侯周德興為造“福全千戶所城”。城周長六百五十丈,基廣一.三丈,高二.一丈,窩鋪十六個,城門四個,均建樓在城門上。

明.永樂年間(一四○三~一四二四年),增高城垣四尺,並築東、西、北三月城。

明.正統八年(一四四三年),增築四門敵樓。

清.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重修。

  

守禦金門千戶所城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

“守禦金門千戶所,在同安縣東南五十裏。本浯州嶼,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置。

築城週三裏有奇,轄縣東劉五店等五寨,縣西洪山等三寨。

《海防考》:所東有官澳巡司,相近又有料羅、烏沙諸處,皆番舶入犯之徑。其控扼要害,則在官澳、金門。”

守禦中左千戶所城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

“守禦中左千戶所,在同安縣西南五十裏。本名嘉禾嶼,為廈門海口。

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年),移永甯衛中左所官兵于此,築城戍守,週二裏有奇。永樂(一四○三~一四二四年)、正統(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以後,不時修築,轄縣西南東澳、伍通二寨。

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紅夷突犯,總兵徐一鳴據城守拒,賊敗卻。

《海防考》:所西有白石頭澳,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官軍敗賊於此。為島夷出沒之所,向來設兵戍守。”

守禦高浦千戶所城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

“守禦高浦千戶所,在同安縣西南六十裏。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年),徙永甯衛中右所官兵戍此,更今名。

築城周不及三裏,轄縣西高浦、大員堂、馬鑾等三寨。

《海防考》:所西有松嶼,與海澄縣之月港相接,為濱海要衝。”

 

安海城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鎮》載:

安海鎮,府南二十裏。

古名彎海,宋初始改彎為安,曰安海市。西曰新市,東曰舊市。海舶至州,遣吏榷稅於此,號石井津。(南宋)建炎四年(一一三○年),置石井鎮。

(南宋)紹興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年),海寇奄至,鎮官(鄉璽)自鎮西偏循東北築土城,疊石為門(五門)備之。後圮。

元置石井鎮巡司於此。

明初洪武二十年,徙巡司于同安縣之東坑鎮,仍為商民輳集處。

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年),以倭亂湫石拓城,週五裏有奇(或曰周長一千零二十七丈,高、厚各一.三丈),為門四(門上各有樓,窩鋪二十八個),水關大小凡八,設官軍戍守。亦曰安平鎮。

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倭寇入侵。泉州知府熊汝達命晉江知縣盧仲田主持建築安海城。安海鄉紳柯實卿自造一百丈,又拆東洋橋石築成城牆。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年)城成。

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倭寇兩攻安平;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複自仙遊來攻,皆不能陷。

明.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泉州知府熊北潭重新大修。

明.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泉州知府萬慶增建東北二敵樓。

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年),移府通判駐此,為濱海要地。

清.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鄭鴻逵拆安海城石,建造東石寨,安海城從此毀棄,時至今日已難尋舊跡,只剩下一條名為東門街的小巷,尚可引人懷古。

 

石湖城

《閩書》:“石湖,又曰日湖,日所出處也。”

石湖隸屬于石獅市蚶江鎮,地處石獅市東北部的泉州灣口南畔,扼晉江咽喉之形勝。石湖是泉州古刺桐港的門戶,來往閩台的要道。同時,唐、宋、元、明、清歷代都把它作為軍事要地,海防重鎮。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文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

“府東南有石湖鎮,亦曰石湖澳,濱海扼要處也。

北宋.熙寧(一○六八~一○七七年)初,以石湖村為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四縣陸路總要地,置寨戍守。後廢。

明.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中,增築石城,並設戍兵。”

石湖古寨城始築於五代

唐.開元年間(七一三~七四一年),大航海家林鑾為“渡鑾舟之便”,在石湖村西南側用巨石建造“林鑾渡”碼頭,引堤三十丈,寬九尺,高一丈五尺,又名“通濟橋”。

五代.南唐.保大中(九四三~九五七年),刺史留從效在“重加版築”泉州羅城和州治衙城時,在石湖築寨城,城牆四百丈。

不久前,在石湖古寨城遺址發掘一方三角形的殘碑。從殘碑斷文中,發現石湖寨城始建於南唐.留從效時,“焉其附庸於‘三城’,以傳烽火!”“三城”即泉州衙城、子城、羅城。

 

石湖巡檢寨

北宋.熙甯初(一○六九年),建石湖防海巡檢寨,名石湖井,專管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四縣陸路。石湖寨周長五十二丈,寬一丈四寸,高一丈四尺,門一。

北宋.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年),檀樾薛公素和僧祖慧、宗什募資,在石湖港瀕臨東海的金釵山上建造六勝塔,又名萬壽塔,俗稱石湖塔、日湖塔。六勝塔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航標。南宋·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年),該塔被元軍毀壞。元.順帝.至元二年(一三三六年),錦江人淩恢甫重建。

南宋.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知州真德秀視石湖為沿海四寨中二個最要緊者之一,進而整頓充實,造軍房五十所,撥管三百二十五人,增置船艦,補充武器,成為“外可以插橄非常,內可以扃鑰全郡”。

南宋.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年),宋.端宗.趙昰及幼主趙昺南逃避居石湖,在此建造“石故宮”、“行宮潭”、“八角大井”(又稱“皇帝井”)等。

元.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年),馬可波羅護送蒙古公主闊闊真欲往伊兒汗國完婚,船隊經蚶江石湖進出泉州灣。

明.萬曆增築石城

明.洪武初,石湖置巡檢司,建海防寨署,後移遷祥芝。

明.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曾停泊石湖港,徵用船舶及召走熟悉航海的老舟代(“舟代”合一字)與船工。至今遺留四爪大鐵錨和“太平籠”等物及“三寶溪”遺址。

嘉靖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一五六三~一五六五年),石湖慘遭倭寇蹂躪,軍民奮起抵抗。現有“明攻倭陣亡壯士高三弟墳”為歷史佐證。

明.萬曆《泉州府志》雲:“石湖、安平蕃舶去處,大半市易上國及諸島夷。”民間傳說它有十八個渡口,停泊亞非船舶近百艘。

明.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年)石湖複置巡檢司。同年,泉州知府程達視察石湖地形時,贊曰:“遍觀四履之地,枕山帶水,系泉郡咽喉,可以居中調度,便於扼控者,無如晉邑之石湖澳。”於是,採納了浯嶼水寨欽依把總沈有容的建議,把浯嶼水寨徙至石湖。

欽依把總沈有容對石湖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址和官署建設,使之屹然成為泉州府郡的海上重鎮。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中,增築石城,並設戍兵。”至今存有“沈公堤”、“古城垣”等遺址,及“上衙”、“城內”、“城外”、“上校場”、“下校場”、“煙墩”等地名。

明.何喬遠(一五五八~一六三一年)賦《詠石湖豐山》:

 “春風蕩蕩不知寒,雙袂飄然對酒歡。

  碧海呼湧來幾席,黃沙曲折到林巒。

  羊群石態尊前看,螺髻山形寺裏瞻。

  自得君來成勝事,他年應作讀書壇。”

  再借亭、水操寨

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年)右參政曾櫻分巡興泉道,招撫海上武裝首領鄭芝龍,征討紅夷,殲海寇,使海上安寧,遂開海禁。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年)曾櫻蒙冤,泉州父老數千人隨至闕下,擊鼓訟冤,冤情大白後,本擬升遷,恩賜“再借”巡視泉州海道。“再借亭”碑記至今仍屹立在石湖古碼頭。

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在蚶江石湖一帶招募水兵,屯兵操練,在蚶江鳳儀山上建“水操寨”。蚶江人薛祖武、林昌裔率蚶江水兵隨鄭東渡複台。

與臺灣鹿港對渡

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在蚶江設海防汛,駐千總,轄石獅、青陽等十四汛,兵二四八名。

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清政府以“蚶江為泉州總口與臺灣鹿港對渡”,設海防通判廳,為泉州分府,統轄泉州府晉江、南安、惠安、同安的對台貿易,下設海關、營盤、厘金(稅務)、水汛、陸汛等口。

嘉慶十年(一八○五年)建海防官署。

抗擊英艦

清.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十月間,英帝國主義一艘軍艦停泊在石湖大墜島海域,蚶江、石湖舟師開炮轟擊,英艦遁去。

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英帝國主義戰艦竄進泉州灣遊弋,蚶江、石湖一帶兵民,會同晉江、惠安兩縣一千三百○七鄉的十萬兵民,奮執武器,沿江守衛,鳴鑼開炮,把英艦驅逐出泉州灣。

 

輞川城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輞川鎮,縣東北十裏。阻山負海,民居繁密。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年),縣屢被倭患,因議城之。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年),城始就,週四裏,與縣城相犄角。”

 

鷓鶘口城台

地理位置

鷓鴣,《閩書》作聖姑,位於晉江入海口突出部(今豐澤區東海鎮蟳埔鷓鴣山),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清.順治十七年(一六六○),泉州水師將領劉盛志,曾約束汛兵不得擾民,並重修順濟宮。所立《碑記》稱:“鷓鴣去城可十餘裏,山麓垂環,島嶼相望,民廬數千戶,衣冠文物輩出,為吾泉巨麓要津。”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晉江“東南行至法石、石頭、聖姑(鷓鴣)、岱嶼,別名蚶江,此又晉江入海之水門也。地饒魚鹽,而苦卑濕。”

建立銃台(城台)

明代末期,沿海海防形勢日益嚴峻,鷓鴣口重要的海防戰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視。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年),泉州知府王猷建立鷓鴣口銃台,亦稱鷓鴣口城台。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鷓鴣口銃台在三十六都臨海鄉,明.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知府王猷建。週二十四丈,高一丈八尺,史繼偕為記。”

郡人史繼偕《記文》稱:“車橋之下,浯嶼之上,地名鷓鴣口,有海門焉。外從茲入,實合郡東南門戶。海洋多暗礁伏石,非潮漲,巨舟不得行。僅龜嶼前一線,舴艋可通。宜宿一軍為咽喉扼塞。而戰守之具無逾火器,若創築城台,備列銃炮,寇至海門,列炮齊發,一夫之守,雄於百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知府.王猷》(同治補刊本)載:

“王猷,字壯其,(明)東莞人。……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任泉州知府。……

崇禎己巳(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年),郊外盡甲,中丞熊公移泉乘城守,猷簡械繕糈。循行四封,見鷓口為郡東南門戶,乃築城台高百尺、縱橫二十四丈,中建房五,安九大炮各重八千鈞;旁為火房三,列百子、神飛各炮。凡縻白金四百有奇,皆出俸資,不征民間一錢。台募兵二百人、領兵哨官一員、監督把總官一員,月給之餼。自是扼塞要害,寇至港門,眾炮齊發,一夫之守,雄與百人,賊不敢響邇焉。

複分士紳守郡城,人數雉。偵得內應奸囮,悉磔諸市,城得無虞。”

明.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年),鷓鴣口銃台各項設施剛剛佈置就緒,海寇突入江口。福建副使蔡繼善(原任泉州知府)“乃申令募壯士分伏要害,以邀其歸,賊駭遁去”。有鑒於此,蔡繼善捐俸,委命周斌在溜石亦築建一銃台,周長二十余丈,高一.四丈,配備大炮十九門,軍士三百名,與鷓鴣口銃台互為犄角。

鷓鴣口銃台的創建,為清代鷓鴣巡檢司的設置奠定了基礎。

鷓鴣巡檢司的設置

明朝在泉州設置泉州衛、永甯衛兩個衛所,崇武、福全設千戶所,祥芝、深滬、圍頭、烏潯設巡檢司。

明代後期,衛、所軍政馳廢,如祥芝等巡檢司原有弓兵各一百名,到明.萬曆年間各僅存十八名;祥芝巡檢司官署也于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遷界時燒毀,名存實亡。

“三藩”之變,鄭經出師閩南,泉州沿海戰略要地如崇武、鷓鴣、秀塗、蚶江、祥芝、永寧、深滬、圍頭、東石等,成為清軍與鄭軍反復爭奪的據點。鷓鴣口在這場拉鋸戰中也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幾度易手,直到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年),清.提督萬正色克復泉州沿海及金、廈兩島,鄭經退回臺灣。

隨後,清廷對泉州沿海的駐防進行調整。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年),將祥芝巡檢司移設於鷓鴣,改稱鷓鴣巡檢司,設設巡檢一名,弓兵十八名。此外,駐泉州清軍右營派一員千總駐汛蚶江,汛兵二百四十八名,分防日湖、祥芝、古浮、五堡、石獅、水頭、浦邊、塘市、青陽、法石、鷓鴣、徑邊、後渚、上庵等十四汛。其中,鷓鴣汛汛兵十八名。

由於設於明.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的鷓鴣口銃台在歷次戰鬥中首當其衝,破損嚴重。因此,新設置的鷓鴣巡檢司暫時租賃民房處理公務,沒有新建官衙。

自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年)鷓鴣巡檢司設置後,隸屬于晉江縣管轄。至清.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增設泉州府蚶江海防通判,又稱“蚶江分府”,鷓鴣巡檢司改隸蚶江海防通判。

 

巡檢司城

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為加強海防,明.太祖.朱元璋命江夏侯周德興入福建,設置永甯衛,下禦福全、崇武、中左(今廈門)、金門、高浦(今同安)五個千戶所,並設四十五個巡檢司,築衛所司城十六座。這些“小城”大都位於沿海要地,具有軍事性質的城堡,反映了明代東南沿海地區海患頻繁的史實。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諸司皆有城,俱洪武二十年築。”這些“巡檢司城”,周長各約一百五十丈,高二丈,窩鋪四至七個,有城門二個。清.康熙年間均曾重修過,但現基本無存。

根據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記載:

圍頭巡檢司城(晉江縣):

“圍頭鎮,府南八十裏。宋置寶蓋寨。《志》雲:南宋.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年),於泉州城南十裏置寶杯寨,城東十五裏置法石寨。南宋.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以海寇沖突圍頭,守臣真德秀移寶林兵戍圍頭,立寨曰寶蓋,而以法石為重地是也。元寨廢,明初徙永春縣,陳岩巡司置於此,改今名。有城,周不及一裏。洪武二十年築。”

祥芝巡檢司城(晉江縣):

“祥芝巡司,在府東五十裏,舊置於東南五十裏之石湖鎮。洪武二十年,改徙今處,並築小城。”

深滬巡檢司城(晉江縣):

“(烏潯巡司)相近又有深滬巡司,元置於府南二十五裏,曰港邊巡司。洪武二十年,徙置於此,改今名,並築城戍守。”

烏潯巡檢司城(晉江縣):

“烏潯巡司,在府東南九十裏。舊置於安溪縣大西坑,尋徙置此。有小城,亦洪武二十年築。”

石井巡檢司(晉江縣):

“元置石井鎮巡司于此(安海)。……明初洪武二十年,徙巡司于同安縣之東坑鎮。”

峰尾巡檢司城(惠安縣):

“峰尾鎮,在縣東北四十餘裏。舊名沙格巡司,在縣東四十裏。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改置於烽尾村,築城為守。”

獺窟巡檢司城(惠安縣):

“縣南又有獺窟巡司,在獺窟山下,本南安縣之蘆溪巡司,後改徙焉。”

黃崎巡檢司城(惠安縣):

“黃崎巡司,在黃崎山下,本置於德化縣東北清泰裏,曰清泰巡司,後改徙於此。”

塗嶺廢巡司(惠安縣):

“塗嶺廢巡司,在縣北三十裏塗嶺山北,元.元統二年(一三三四年)置,洪武二十年廢。故址猶存。”

澳頭巡檢司(南安縣):

“澳頭鎮,在縣(縣治在豐州)西。有巡司,明.正統間(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置。又石井廢巡司,在縣西南下坊村,宋.紹興十四年(一一四四年)置。北距州城六十裏,南去石井鎮十五裏。元移置於晉江安海市。《會典》:石井巡司,舊系澳頭,萬曆六年(一五七八年)改。”

連河巡檢司(南安縣):

“連河巡司,在縣南,洪武初置。二十年,徙同安之峰上,故址猶存。”

盧溪巡檢司(南安縣):

“都巡寨,在縣城(縣治在豐州)東潘山下,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中置。東距郡城十裏。元.至順(一三三○~一三三三年)間,徙于縣西北盧溪橋,改盧溪巡司。明.洪武二十年,徙于惠安縣之獺窟嶼(參見《獺窟巡檢司城》)。”

源口渡鎮巡檢司(安溪縣):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源口渡鎮,縣西北五十裏。舊有巡司,後廢。明.正統五年(一四四○年),複置渡,即龍潭溪渡處。”

高鎮巡檢司(德化縣):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高鎮,在縣東北百四十裏。舊有巡司,明.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末革。”

三縣巡司寨(德化縣):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志》雲:縣有三縣巡司寨,在縣西三十裏五店村。北宋.祥符(大中祥符,一○○八~一○一六年)間,以左嶺為五州所輻輳,因置寨於此。管德化、永春、安溪三縣。(北宋)元豐三年(一○八○年)移此,元廢。”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