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江溪美陳氏移民渡台概述
2011-09-22
按《溪美陳氏族譜》(以下簡稱“族譜”)的記載,溪美陳氏移民渡台最早可追溯到明末萬曆年間的頂廳二世成燒、成基兄弟,歷代共有77位族人渡台,明末清初
5人,清中後期72人,再加上
3位被國民黨抓往臺灣而族譜缺載的,合計80人。其中:頂廳37人,下廳43人;同時在族譜中還有外出和世系不詳者18人,出生時間為明清兩代,其中也不排除他們有渡台的可能。還有一部分族人渡台,只因中斷修譜時間較長。
或因清初遷界舉族外遷失去聯繫,年代久遠而永遠失載。如在2001年12月出版的臺北《林口鄉志》記載著:陳碧玉,世代、遷台時間不詳,分支臺灣臺北縣林口鄉湖北村後湖湖子,其祖籍地為“泉州府晉江縣十五都溜澳鄉溪尾厝”。在族譜中現已無法找到有關陳碧玉渡台的記錄。
一般認為,“在臺灣移民史上,明末鄭芝龍據台時期、鄭成功複台以後的鄭氏政權時期和清政府統治臺灣以後的康、雍、乾、嘉時期,是三個重要時期”①。但由於閩台兩地一衣帶水,地理條件相似,移民容易適應新的環境。特別是明中葉以後,東南沿海人口激增,土地開發殆盡,剩餘勞動力迫切尋求出路,即便在強硬的海禁政策下移民臺灣也沒有間斷過。
在鄭芝龍據台(1621—1628年)之前,臺灣已經是福建沿海商人行販和漁民的採捕之地,那時移民渡台的方式是單身、零星、分散的無組織民間活動,並受到政府的阻撓和查禁。至隆慶元年(1567年)政府逐漸放開海禁,頂廳的成燒、成基兄弟就是在開禁以後的萬曆年間渡台的。崇禎元年(1628年)至四年福建連年大旱,鄭芝龍“乃招饑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舶載至臺灣”②。這也是首次有組織大規模的向臺灣移民,此後閩台兩岸往來頻繁,如《晉江市志.大事記》載:“崇禎十一年(1638年),從安海開往臺灣的商船共33船次,由臺灣返回安海的計17船次。”而在這段時間渡台的族人,族譜中記載的“頂廳(世次不清),(號)興吾,生萬曆卅十年(1602年)正月二十日,卒順治十六年(1659年)二月十五日,歿在臺灣”、“下廳十五世(道振之子)正威,字良儀,住臺灣南紀埔,生卒世系失詳,配許氏,名鴦娘,生卒失詳(按:可能一起渡台)”這兩條最接近,正因為是有組織的移民,所以興吾去世在臺灣的時間、正威渡台的定居地還是有人把消息傳回家中的。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兵進入福建,“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福建成為鄭、清軍隊雙方拉鋸戰的主要戰場,無辜百姓飽受戰火蹂躪,死傷累累”③,民間有“三日清、四日明”的典故,而族譜上還可以看到諸如“全吾公……隆武丙戌年十月初一日寅時葬……”的記載,說明當時這裏還是南明政府的佔領範圍。由於“連年的戰亂使地方的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的破壞,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重大損失,不少人為了躲避兵災戰火逃到荷蘭佔領下的臺灣”④。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實行屯田政策,令數萬軍眷隨軍赴各地屯墾,同年清政府正式發佈遷界令,造成沿海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鄭氏政權“招沿海居民不願內徙者數十萬人東渡,以實臺地”⑤。而從1646年清兵入閩至1683年施琅平定臺灣這段時間有關渡台的記錄族譜卻無徵,但我始終認為族人還是非常有可能渡台的,只是後來的族譜無法延續那時的資料而已。如果連祖先的牌位也一起帶走,後人修譜也就幾乎沒有線索了。在族譜中就有“(亨策公)妣林氏……葬山仔則吾公墓左坐甲向庚”的記載,說明有位元族人名則吾,而族譜卻沒有則吾的世系,因此可以理解為修譜時已經沒有則吾的牌、枋了。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沿海複界,並解除自順治十二年(1655年)以來實施的海禁政策,清政府在臺灣設府,大陸與臺灣的關係往來開始頻繁,臺灣的開發迎來新的歷史時期。為了防止臺灣再度成為盜藪、亂民的根據地,清政府禁止無照偷渡和攜伴家眷。康熙中後期,渡台移民數量大增,且良莠不齊。清政府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五十八年(1719年)和雍正七年(1729年)三次嚴申禁令。從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末年(1735年)這段時間有關渡台的記錄族譜也無徵。可能像溜江這樣的界外之地複界後回籍者十只有二三,仍然有足夠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渡台謀生就沒有必要了。這在《閩台關係族譜資料選編》中收集的晉江石獅沿海一帶18部族譜中也可以發現康、雍時期渡台者甚少,像有上千人渡台的蚶江石壁玉山林氏中,這時期渡台者還不到30位。而在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內陸過渡地區的17部族譜中康、雍時期渡台者反而較多。《永春桃源潘氏族譜》記載,清代渡台的“
597人中,初期 325人,中期 138人,後期
134人”⑥,由此可見一斑。
真正形成移民臺灣的高潮是在乾隆、嘉慶時期。“雍正末年臺灣知府沈起元力陳弛臺灣之禁後,遂有清廷有關閩人入台的首次弛禁,之後反復多次,於乾隆五年(1740年)再禁,十一年(1746年)再弛,十三年(1748年)三禁,二十五年(1760年)三弛”⑦,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再次嚴禁福建、廣東居民赴台。但最終還是在渡台移民運動的衝擊下鬆動,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政府開放臺灣鹿港與泉州蚶江港對渡,五十七年(1792年)又開放八裏岔與蚶江、福州五虎門對口通航,東渡臺灣更加便利。而移民攜眷渡台之禁,也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福康安奏准之後完全廢除,至此渡台政策全面鬆綁。
道光中後期,渡台新移民開始減少。一方面是經過一個半世紀的持續遷徙,至嘉慶、道光年間移民已遍及臺灣,隨著原移民的繁衍生息,開始有人滿之患,“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全台民戶,計有
241, 217戶,男女大小凡有2003,
861口,而土番不計也。比之清初,幾增百倍。”⑧另一方面是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爆發後,福建一帶民眾轉向南洋謀生日益增加。族譜中相關的記載很多,最早可見于同治年間就有族人歿在呂宋、錫鑨、安南。光緒元年(1875),清政府開放人民渡台入山(按:山指東部山區各番社)之禁,允許自由入台,“所有從前不准內地民人渡台各例禁,著悉與開除”⑨;光緒十一年(1885年)臺灣建省,這兩次相應的都有組織地對臺灣進行移民拓墾,但由於移民已大量流向南洋,入台人數明顯下降。
從乾隆到光緒這段時間,族譜中相關渡台的記錄有72人,其中以嘉慶、道光兩朝為多數,這也是溪美陳氏人丁迅速增加的重要階段。這時期也有大量的臺灣婦女嫁到大陸來,族譜中記載有8位元臺灣女嫁給溪美陳氏。按族譜記載,族人渡台有的是單身(按:可能是成群)前往,有的父子、兄弟相率,有的甚至舉家遷台,並在臺灣成親生子。而有的卻是呈家族性,如下廳昭賞家族,其三子穆才嘉慶年間單身渡台,而後孫輩15人中又有
7人陸續渡台,後來還有兩位曾孫輩也渡台。
渡台的溪美陳氏族人,遍及臺北、台中、台南。族譜中記載,“歿在臺灣洋面”
1人,有具體居住或卒葬地的30人。其中:淡水
1人,淡水大坪頂13人,淡水艋舺 1人,溪墘厝 2人,粗糠崎
1人;臺灣府北門外 1人,寶鬥仔 1人,芋頭厝 1人;五條港
1人,枋寮7人,南紀埔2人。除了南紀埔外,其他地名皆可考,且都分佈在與大陸隔海相望的西面海岸,其中不乏有當時的商業中心,如府城、艋舺、淡水、彰化(寶鬥仔屬之)。
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臺灣割讓給日本。在1895年至1945年長達51年的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當局限制中國人進入臺灣,大陸入台人數逐年減少,而返回大陸的數量則有所增加。但這段時間族譜仍無徵。1949年國民黨軍隊退守臺灣,經常到海上抓漁民當壯丁。《晉江市志.晉台關係》載:“1950—1953年,晉江縣漁民在海上生產被臺灣當局抓去177人”。1953年農曆3月,下廳有
3位族人在海上打魚時被迫入台。
在各個時期移民渡台的族人中,各有各的遷徙原因,按族譜的資料分析,其中就有
7位可能是在家庭發生變化(如喪偶)後遷台的。但無論如何,由於生活的窘迫而渡台謀求生存和發展是他們共同的出發點。但是渡台的風險是很大的,首先是海峽風濤之險,有的族人未到達彼岸就葬身魚腹;其次,到岸後,還要接受官兵的盤查,一部分因偷渡而被捉拿;再次,順利上岸後,還要在陌生環境中直面水土不服、癘疫和原住民的侵襲;多數人到臺灣後一開始都是衣食無依的,一旦找不到工作就淪為沒有家產、沒有家室的無業遊民,這種情況在嘉慶、道光年間達到最高峰,而我族則是以此間渡台者占多數。
回顧那一幕幕悲壯的歷史畫面,我們在緬懷先輩們篳路藍縷的奮鬥精神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海峽兩岸血融于水的親情,但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尋根認祖的案例。一方面是早期的渡台者可能對祖籍地已失去口傳,後代茫然不清。值得一提的是在荷蘭據台(1624—1661年)之前,移民多為青壯年男子,其中能在台成家者多數是與當地土著女子結婚而被招贅的,最終融入土著族群;另一方面是渡台者能在臺灣立足者寥寥無幾,特別是康熙時期只許隻身入台,移民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能在臺灣建立健全的家庭幾乎是不可能的。在80位元渡台族人中族譜有記錄歿在臺灣具體時間的僅28位(包括
3位元近代的),但族譜的資料可以佐證他們在臺灣成家立業的極少,
1位是頂廳的士治,可能於乾隆年間與弟士助渡台後又搬眷入台,族譜記載傳至孫輩;而另
1位是近代的,他的後代目前在大陸。而沒有記錄歿在臺灣具體時間的同樣也很少,
1位是頂廳的的穆良,與繼母、五個弟弟于嘉慶年間渡台,並娶臺灣女生
3個兒子;另
1位是下廳的章唱,于同治年間元配去世後渡台,娶臺灣女生子華賓。雖然從族譜中我們能看到和感悟到的東西是有限的,但無論如何,我始終相信在今天的臺灣還是有不少溪美陳氏的傳人,或許他們一時還不清楚祖先的來源,或許他們還暫時沒有尋根認祖的意識和衝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岸交流的日益深入,流淌在他們血液中的那一份根的情結終究會將他們喚醒。
注釋:
①莊為璣、王連茂合編:《閩台關係族譜資料選編》
②黃宗羲:《賜姓始末》
③④李祖基:《大陸移民渡台的原因與類型》
⑤沈雲:《臺灣鄭氏始末》
⑥莊為璣、鄭山玉主編:《泉州譜牒華僑史料與研究》(下冊)——莊為璣《論我國一部較大的僑鄉族譜》
⑦徐心希:《清初至二戰時期福建人民向臺灣的遷徙》
⑧連橫:《臺灣通史.戶役志》
⑨《清德宗實錄》卷3
作者單位:晉江市工商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