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東京 浮福建
2012-03-20
近幾年來,亞洲島國經常發生強烈地震,並伴隨引發海嘯,波及之處,人員傷亡慘重。臺灣周圍海域,因處在地殼構造中大陸板塊的邊緣地帶,地震也頻繁發生。震波所及,福建沿海居民一年當中也能感覺到好幾次震度大小不一的“地動”。在這些地震訊息報導頻傳的時侯,人們不禁想起了“沉東京,浮福建”的古老傳說。
每逢農曆正月初三或六月十八,一年中發生的兩次最大的潮汐,深滬當地人稱這兩天的海潮為“大流水”。當海水退到最低潮時,在深滬後山尾端大嶼外面,風平浪靜的水底下,隱約可以看到一塊很規則的長方形巨型石碑,靜靜地躺臥在水底。石碑表面遍佈海苔、牡蠣,顏色暗黑,上面依稀可以見到鐫刻著“東京大路”四個大字。石碑旁邊還有一道像是由條石鋪砌的大路,從水底朝東向外海延伸。附近居民都說,這條大路直通東京。在這一帶海域撒網捕魚,有時也可打撈起一些古代的斷磚殘瓦,以及各種色樣特別的壺缽。
故老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夜晚,風雨交加,雷嗚電閃,突然大地劇烈地震動起來,於是,一座繁榮的城市“東京”就這樣沉沒到海底,而福建卻很幸運,像一艘大船在地震的震浪中漂蕩浮動,沒有跟著沉沒到海裏去,這就是“沉東京,浮福建”的傳說。傳播所及,北至溫州,西至崇安,東到臺灣,南到廣東、海南島以至南洋一帶,凡有閩南人聚居之地,無不盛談之。而傳播者又講得娓娓動聽,證據確鑿。有的漁民甚至還說,風平浪靜的淩晨,在船艙內有時可以清晰地聽到雞鳴狗吠以及有語聲,極似從遠處海底傳來的,仿佛那些沉到水中的人畜依然如常在那裏生息繁衍。
無獨有偶,在石獅蚶江海邊,現在還有一塊石碑,高二米多,當地人說,昔日碑上刻著“往東京大路”五個字。因長期海邊風沙磨蝕,風化嚴重,上面字跡已經模糊難辨。在惠安峰尾,現在也還有“東京大路”四個字刻在石坡上,面朝大海,石路一直通向海裏去。在晉江的西濱、陳埭、安海,泉州的後渚,惠安崇武的大岞、小岞,漳浦的杜潯、古雷,都曾有“東京大路”的碑刻,有些石碑甚至在抗日戰爭時期或解放初期都還存在。
那麼,東京究竟在哪里呢?它是什麼時侯沉沒的?如果是日本的東京,則它依然存在世上;如果是宋朝的東京(就是“清明上河圖”上的汴京,現在的河南開封),那它也沒有沉沒。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沉沒了哪座城市?
原來,南宋末年,蒙古人的鐵騎大舉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宋兵抵擋不住,節節敗退,國土大片淪陷。為逃避元兵的入侵,宰相陸秀夫帶著幼主趙昺正焉來到福州,以後又遷移到福建東山島東南一座叫做兄弟島的島上稱帝,並在島上搭建臨時的都城,建築規格一如原來的國都東京。人們懷念故國,就仍然稱這座臨時的都城為“東京”或“小東京”。隨著南宋遺民的大批流入,“東京”日益繁榮,交通發達,舟楫往來不絕,沿海一些地方都刻碑指引方向。但是,悲劇終於發生了,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裏,正當人們熟睡之際,大地突然劇烈地震動起來,大地震套著小地震,同時還伴隨著強烈的海嘯,兄弟島猶如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的大海中顛簸不已。諸大臣見勢不妙,急忙抱著小皇帝登上大船向南駛去。那些來不及上船的老百姓們,隨著整座城市,還有偌大的島嶼,就在陣陣的大小地震中,沉沒到汪洋大海之中。
福建東山縣的縣誌上曾經這樣記載著:“蘇峰山(在東山島東面臨海)對面文華山,俗傳宋帝昺南臨,將都南澳(在廣東),築此為東京。
地遂缺陷為海,自山腹下向海,莫窮其際。今城牒猶存,海中尚有樹木竹叢,潮退海靜,濱海人駕舟往取之。”
據文獻所載,南宋末年(西元十三世紀),曾有過一次海底大地震,地震帶是通過東山島附近的。這樣看來,“東京城”也許真的就是在大地震中沉入大海。在廣東沿海,也廣泛流傳著“沉東京,浮南澳”的傳說,內容與此大同小異,只是把浮福建改為浮南澳即浮廣東而已,同樣引起許多對此感興趣之士的考證與尋找往日的蹤跡。而在深滬,間或也有些本州府有識之士或文史愛好者慕名而來,相邀本地故交老友駕小船往探,然茫茫大海,何處尋求?詢問諸老漁民,或曰曾親自目睹,或曰只聽傳說,實未見之。
地震引起地面沉陷之事間或有之。例如一六零五年七月十三日午夜,海南島瓊州發生大地震,一夜之間,有四個縣的沿海許多地區,村莊人畜一起沉入海中。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著作中,還詳細地記述了八千年前有個“大西洲”(面積有十八個福建省那麼大),在一次特大的地震和海嘯中,僅一日一夜就沉淪海底,消失在滾滾的波濤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