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陳姓名人故居
陳琛故居
陳琛,字思獻,別號紫峰,晉江市陳埭鎮函口村人,生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卒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明正德丁醜科進士,曆官刑部山西司主事、南京戶部雲南司主事、南京史部考功司主事。歸養後,家起貴州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校、江西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校,二任並辭不赴。
紫峰先生自少有志於儒學研究,行道於天下是其抱志。他20歲時受學于李木齋,木齋批其文曰:光輝射牛鬥,雄壯倒昆侖;25歲後受學于蔡清(虛齋),虛齋在木齋處見紫峰文章嗟異久之,歎曰:吾得此人為友足矣!親到紫峰住所,屈行輩與為禮。紫峰遜謝,乃具羔幣以師禮事之。《晉江縣誌》載泉諺曰:“山有清紫朋羅,人有蒙存淺達。”“蒙”“淺”就是蔡清和陳紫峰理學思想的闡述。
紫峰先生雖一度出仕,但明朝中葉,皇帝昏庸,宦官弄權,朝野一片混亂,貪官污吏,結黨營私,先生終因不落俗套,審時度勢,急流勇退,以母老請歸養。掛冠歸家後,紫峰先生繼續研究易經致力於教育事業,在家鄉泉州設學館,開講所,大力宣傳理學。並著有《四書淺說》十三卷、《周易通典》四卷、《正學編》及《陳紫峰先生文集》四卷等書,培養造就很多學生,影響頗廣,故有“第一通陳紫峰”之說。其故事和軼聞趣事至今乃在泉州民間廣泛流傳。
在家鄉陳紫峰仍然保持著高尚品質,足跡不入城府,但政之得失,民之利病卻事事關心。他曾貽書泉州郡守請修晉江南路,又上《論六裏陂水利書》,提出浚築繕治意見,興利除弊造福人民,同時要求寬免陂夫役事,深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陳紫峰先生故居在陳埭鎮涵口村,距陳紫峰紀念館
150多米處。故居原在橋北,後遷橋南,但年久月深,日漸臻圮,迨至清朝同治年間再修,現故居舊貌保留原狀。
這是一座典型的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大厝。它坐東向西,面寬
17.36米,深21.3米,面積達370
平方。故居為五開間,雙攑頭(廂房),雙下房,大廳帶後房的格局,主體建築為單簷硬山式的屋頂,屋脊為兩端高翹燕尾脊。牆壁為磚石壘築,下半牆為灰白花崗岩條石砌就,上壘紅色方磚,壁上再嵌上灰白的石窗。大門口的大石埕鋪上平坦大石條。步上臺階,是凹鬥式大門,旁有兩個邊門。二根四方石柱石刻對聯為“學承濂洛關閩,心印羲之周禮。”大門頂上方有一塊木刻的題匾:上款豎書“後學俊元書”,橫書大字“陳紫峰先生故宅”,下款豎書“同治壬申仲夏”。另一方石制題鐫:“清芳世豔”,落款“肅堂吳魯”(為清末狀元)。這些匾額印證了紫峰先生故宅一次又一次大修。
步入故居,寬大深井,彩光和通風良好,兩旁的石條椅上排幾盆花卉。雖然年代久遠,但從木構框架,半拱框架,門窗雕刻的飛禽走獸、花木魚蟲、山水人物等各種圖案看,其刻工之精美,生動之細膩,依然俱在。整座故居屋內一律“尺二紅磚”鋪地,顯得雍容高貴。陳紫峰紀念館與陳紫峰先生故宅已列為晉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陳清機故居
陳清機(1881-1940)乳名火螢,晉江安海人,華僑實業家,生於清光緒七年(1881)。及長,得姑父資助,在鎮上經營鴻泰號乾果店,後東渡日本神戶經商。光緒三十一年(1905),受民主革命思想影響,在東京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
清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前夕,陳清機回安海與閩南同盟會骨幹許卓然等組織革命軍進行秘密反清活動,並公開參與競選地方諮議局議員。隨後,革命軍發動2000多名群眾舉行暴動,焚毀安海文武衙門,打響福建公開反清第一槍,遂被通緝,逃往日本。
1913年,他回安海倡辦閩南摩托車路公司,因時局動盪,地方勢力阻擾而寢,再往日本。越年又回安海,參加討伐袁世凱,遭通緝而再往日本。
1919年
4月,應閩南靖國軍第二路軍司令許卓然之邀,回安海主持路政,創辦民辦泉安公路股份公司。10月,往菲律賓募捐,購回福特牌汽車。翌年,泉安公路正式通車至泉州。這是全省最早的一條民辦公路。從此,清機連任15屆公司經理和董事長。與此同時,還開設泰豐金鋪。旋後,又開闢青陽至石獅,安海至東石,石獅至浦內,安海至南安八尺嶺,靈水至石獅,安海至南安小盈嶺等近10條公路,並通了車。
1923年,第一次國共合作。陳清機支持孫中山先生的南方政府,任晉江縣知事。任內主持改建晉江縣城泉州舊街,發動破除迷信,僅
3個月即卸任往日本。翌年11月,孫中山先生赴日,曾接見清機並合影。
1926年12月,陳清機回國,被選為安海市區區長,任內主持鎮區道路與碼頭的修築,並發動華僑投資承頂泉州電氣公司,還開展改良婚喪陋俗,嚴禁賭博的活動。同時,自辦大宅陶倚畜牧社。1928年,參與創辦安海養正中學,又自辦南安康店的橋西墾殖公司。
1932年,倡辦安(溪)南(安)永(春)礦業公司。翌年,發動華僑支持十九路軍。“福建事變”失敗,乃再度避往日本。1937年,應李宗仁之請,投資
5萬元在廣西上林縣辦金礦公司。是年,日寇侵華前夕,避日本政府逮捕,由日本避難馬尼拉,定居從商。1939年匯款 3萬元賑濟安海與泉州貧民,又撥鉅資救濟戰區傷患。1940年 7月22日,陳清機病逝於菲律賓碧瑤。僑團、僑胞為其舉行隆重追悼會和葬禮。周恩來、林伯渠等中共領導人曾致電悼唁。
陳清機故居在安省西海境(石獅巷內45號),系富有閩南建築風格又融匯西洋建築特色的五開間三進深的“皇宮起”大厝,凹鬥式大門兩側有精美石雕牆裙,大厝東邊建有一座二層小閣樓,並建紅磚圍牆與大厝聯成一體。整座院落前有石埕,後有花園,占地近畝,落成於1932年。陳清機故居正門鐫有章太炎先生書楹聯:“斬止飛烏將數予,頻來語燕定新巢”。大門兩邊花青石板牆堵上面,題刻著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等名人為大厝落成而書寫的詩文。林森書題為:“今日未開化之種族,大都各成小部落,居於深山窮國之中,自耕而食,自織而衣”。于右任錄儲光羲詩句題為:“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借問故園隱君子,時時來往在人間”。下廳上方楣額有時任孫中山先生機要秘書戴季陶手書的“天下為公”四字。整座宅第,美輪美奐。文化大革命初期,陳清機的侄孫用灰泥封住上述名人題刻,始免於毀滅而保存到今天。後花園中原建有西式分亭,現已無存,但當時規劃中的花壇、花磚、小徑,今尚依稀可見。該故居現由其侄孫陳德賢居住,一切基本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