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晉江 »

晉江市信仰崇拜

作者:佚名  來源:《晉江縣誌》1998.03.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晉江市信仰崇拜

古代科技文化落後,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所造成的迷惑,使人們產生了泛神崇拜。加上歷史上各種宗教傳入晉江,相融演化,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信仰崇拜民俗。

 

泛神崇拜

千百年來,晉江民間泛神崇拜(即雜神崇拜)普遍而又突出,人們以為宇宙萬物均有神明或鬼魅在主宰。諸如天有天公,海有龍王,地有土地,山神河鬼,花仙樹怪,甚至尿壺、馬桶也附有“鈴鎯公”和“棲棲媽”等等。為了祈求保庇平安福壽,不論城鎮鄉村,供奉菩薩觀音、關帝、城隍、夫人、王爺、將軍、閻羅等名目繁多的寺院道觀隨處可見。都裏鄉間,除各都分建都祀廟,各宗族建宗祠外,一個小小的村落甚至出現多座“擋境佛”、“角落神”、“土地公”等赫然的神觀佛廟。居民宅室,同樣也奉祀厝主、灶君、床母,以及關帝、菩薩、土地等等。各種行業祀奉著形形色色的神明:種田的奉祀田頭土地;行船的奉祀媽祖娘;做醫生的奉祀保生大帝;土木工匠奉祀魯班;經商的奉祀趙公明;教書的奉祀魁星爺及孔夫子;理髮的奉祀呂洞賓;演戲的奉祀相公爺田都元帥;乞丐營奉祀李鐵拐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科技文化教育的不斷普及,唯物主義思想日益深入民心,尤其在“破舊立新”中,廣大群眾,特別是知識份子、學生、幹部中的泛神崇拜業已消失或淡化。各處的宮廟殿觀,佛偶神像,也逐漸毀廢。但70年代以後,農村以及城鎮一些年輕人的泛神崇拜又有回潮。個別地方甚至新建各種名目的廟宇,為諸神重塑“金身”。

 

祗奉習俗

自古以來,晉江一帶除天主、基督教徒外,由於傳統的宗教信仰與泛神崇拜長期渾然交融,故而形成一整套固有的民間祗奉習俗。

 

酬天敬地

家家戶戶,每逢農曆正月初九淩晨(有的或在初一與十五日),都要在廳堂高擺天桌,備設供果,敬奉“天公”,俗稱做“天公生”。農曆六月十五日,複而再敬,俗稱“做半年”;每逢農曆每月初二、十六日皆要敬奉“土地”,開店做生意,開山種田者尤為重視,俗稱做“土地公生”。以酬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吃天吃地”,天地庇佑之恩澤。此外,凡逢婚慶喜事,主人也大有舉辦“酬謝天地”之俗,唯逢喪事只祀土地。

 

祭敬亡魂

每逢亡故親屬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稱“做忌”。春節、清明、端午、中元、冬至、除夕要到祖祠敬奉仙逝祖親,宗族春冬要舉行隆重“二祭”(今漸廢)。凡逢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日,有的室外略備葷素五味供神祭鬼者,俗稱“犒兵”。青陽地區,清明後數天,還有“燒小清明”祭敬遊散亡魂之俗。農曆七月,分鄉里村落,“初一起,青陽內頭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點“路燈”設祭筵燒紙馬,敬陰間鬼魅,以“普渡”眾多遊魂散鬼。俗稱做“普渡”。

晉江各地做“七月普渡”,鋪張浪費至極。從農曆七月初一至卅日,全縣無日不普,無日不敬。適逢閏月又要複始重做。其中,首推石獅“聞名龜湖大普渡”。所謂龜湖“大普”,也就是指龜湖附近十三個村落,十二年各輪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請。其形式即按:塘頭(鼠)、錦陳(牛)、塘邊(虎)、蘇厝(兔)、後宅(龍)、埔仔(蛇)、洪堀(馬)、塘後(羊)、後垵、侖後(猴)、山雅(雞)、浯頭(狗,今已廢村)、後頭(豬,今已廢村)等十二生肖序列,輪流進行規模盛大的普渡。普渡之日,數十台戲濟濟於一村演出,家家戶戶祭敬用“五斗米籃”作碗,請客時以“大蓋”(曬穀物篾蓋)、草席為桌,席地大宴賓客,即使是過路乞丐也任其入席狼吞虎嚥。如此鋪張浪費,致使許多村民為了大做普渡而傾家蕩產。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禁止普渡,至70年代普渡活動已有較大收斂。但80年代以後,這一迷信習俗又有所回潮。

 

做“佛生日”

清末,規模較大的有“都祀公”慶誕儀式。一個以都(相當於今的一個鄉鎮)為範圍的都祀公生,牽涉到全都鄉鄉里裏。是時,張燈結綵,唱“目連”、演“說岳”,連日設筵敬奉,晝夜鼓樂不息,仕女熙來攘往,香火連延不絕,常達七天七夜。至民國改都設區以後,“都祀公生”活動始漸消除。但每逢各地奉祀的“擋境佛”或“角落神”誕辰,均要在神龕廟前,結彩擺壇,演戲酬神,設筵作慶,俗稱做“佛生日”或“聖跡日”。做“佛生日”往往要熱鬧數天。期間,時常出現以“信杯”蔔數陰陽,眾人爭奪“龜頭”(紙紮的仙境圖景)回家祗奉,以圖大吉大利的民俗。

在做“佛生日”時,兼舉行“進香乞火”,迎神賽佛儀俗也十分盛行。所謂“進香乞火”,即組織眾多善男信女,舉行隆重儀式,列隊到該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滅香火。“進香乞火”之日,浩浩蕩蕩的隊伍中,五色旌旗,鼓樂吹打,神轎佛輦,化妝的高蹺、馬隊,妝閣,以及旗、鑼、鼓、槍,無所不有,招搖過市。有時,還出現神棍跳神戳釺刀者,場面十分森嚴壯觀。

新中國成立後,在破除迷信中,做“佛生日”和“進香乞火”等封建迷信活動一度基本消失。但由於傳統習俗和封建思想的影響,這些迷信活動卻長期以來破而不除,時隱時現。80年代以後死灰復燃的“進香乞火”活動日趨現代化,用拖拉機、汽車代步,用答錄機播放鼓樂之聲和一路的鞭炮聲連在一起。

 

燒香點燭

民間一般在農曆初一、十五日,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龕佛前,或到鄉里宮觀廟殿燒香點燭時俗。春節或春暖秋爽時節,更有一些善男信女,成群結伴到一些香火旺盛的大宮大廟行香虔敬,抽籤許願,祈求平安福壽。近者則在本鄉本裏,鄰鄉近鎮,遠者則跨縣跨省,四處頂禮膜拜。晉江民間燒香點燭,習慣走安海龍山寺,靈源佛祖,青陽王公,深滬鎮海爺,石獅城隍,泉州帝爺和南安官橋與河市馬甲的南北仙公等。70年代以後,又時興到漳州三坪祖師公、莆田湄州灣媽祖,甚至坐火車、坐船、坐飛機到浙江杭州靈隱寺,以及舟山普陀山寺廟等地進香朝聖。

晉江城鄉,無論是酬天敬地,祭祀亡魂,或是為佛慶誕,行香拜佛的民俗,由來已久。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破舊立新,移風易俗”,其間,有幾度時廢時興,時起時落。70年代以後又有回潮。

 

鄉土殊俗

晉江先民為求生存,歷來有一部分人渡洋謀生,僑居他邦異域;而多數人則“生於斯,而辛勤於斯”,從事農耕、捕魚、工賈以及形形式式的肩挑小販,以糊口營生。因而,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便形成了許多頗有特色的鄉土俗情。

 

僑鄉民情

“送順風”與“脫草鞋”

“送順風”與“脫草鞋”是晉江為華僑出洋和歸裏舉辦的兩種儀俗。華僑出洋之前,鄉間鄰里的親友都要來贈送雞、蛋、線面以及茶葉、土特產、藥物等禮品,為其送行,俗稱“送順風”,有祝渡洋“一帆風順”的意思。即將啟程出洋的華僑,其眷屬要煮“四果雞蛋”為他們餞行,以祝冀他們出洋後有個圓滿美好的結果。安海一帶,餞行有煮豆腐的習俗,藉“腐”與“富”諧音,象徵出洋後能發財致富。有的地方對初次出洋的人(俗叫“新客”),還要特意把煮好的“四果雞蛋”置於自家的水缸蓋上,為其餞行,並為他們備好一小瓶家鄉的水和一小包家鄉的泥土讓其隨身帶走。寓意:出洋後要飲水思源,莫忘鄉井故土;又一說好讓他們出洋後適應僑居地“水土”。對一些出洋投親靠友者,還要特地帶上一包竹葉心和鉛錢片,旨在他們寄人籬下,與所投靠的人有個“緣份”,得其真心誠意的栽培與提攜(因為方言的“鉛”與“緣”、“竹心”與“得心”諧音)。

華僑臨行之前,普遍要事先到祖祠點炷香,拜辭列祖列宗,俗稱“拜公媽”,牢記“搖籃血跡”(即出生地)。尤其是“新客”出洋,父母或妻室送他們出大門後,即要呼其名,叫他們再次折回家中,其意寓有“不要一去不回頭”,要永遠記住這裏有他自己的家園與親人。華僑抵達僑居地後,要向家裏和親友寄信寄錢,以告知平安抵達或答謝“送順風”之情,俗稱寄“相探批”(即探候信)。

民國期間,華僑一俟回歸故里,家鄉的親人有為他們脫下腳上草鞋(草鞋系供遠涉者穿用,以稻草、細麻布繩編紮而成),洗塵接風的俗儀,鄰里親友,常送禮以雞、蛋、面線以及名土特產,甚至設宴請客,俗稱“脫草鞋”。歸裏的華僑,往往則回送諸如香皂、針線、衣服、布料、成藥、用品等洋貨。其中,尤以送針送線為尚禮,俗有“穿針引線”,牽來帶去,情誼綿長的象徵。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由於國貨日益增多,並備受青睞,故回鄉華僑常以“紅包”代物,好讓堂親戚友各自選購所好。為報故土養育之恩,敦睦鄉誼,許多回鄉華僑在回國期間都有到祖祠和祖墓行香作拜的習俗,並出現慷慨解囊修祠建廟、修路造橋等等熱心公益之義舉。50年代以後,華僑穿草鞋的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但華僑歸裏“脫草鞋”的俗稱,至今仍然沿用。

 

“公雞娶親”

晉江僑鄉一帶,在千百年的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概由父母包辦,甚至連遠隔重洋、身在異國他鄉謀生的華僑也不例外。所以,舊時經常出現通過媒妁之言定親,封建迷信擇日迎親。婚期擇定後,新郎未能如期歸國娶親,便有公雞代新郎娶親的奇異婚俗。結婚之前,諸如訂盟、納彩、送花,轎前盤等依然按俗禮進行。至結婚之日,新娘抬到,則只好抱公雞代踢轎門,新婚之夜,用公雞置於洞房床下,與新娘作伴而已。此婚俗,舊時為僑鄉社會生活習慣所承認,一旦華僑回鄉即可正式與早已入門的新娘過夫妻生活。新中國成立後,社會崇尚婚姻自上,僑鄉“公雞娶親”的婚禮殊俗,已經廢除。

 

“引水魂”歸故里

歷史上,晉江華僑眾多。“山是故鄉青,月是故鄉明”,為海外數以百萬計華僑素有的傳統鄉土觀念。所以,長期以來,每到耆老暮年的華僑,均有“葉落歸根”,回歸故里,安度晚年的民情習俗。但也時常出現眾多事與願違,而客死他邦,骨埋異域者,為了讓這些人遺願得以補償,魂歸故里,於是僑鄉一帶往往以紙船一隻置於海邊江畔,船上插死者衣服一套,道士選擇時辰作道法,拉上衣服,扮成“魂身”,祭敬點木主後置入魂轎,按殯葬歸虞儀式,引其魂入祖廳宗祠,俗稱“引水魂”。70年代以後,隨著交通工具變化,有些地方糊紙飛機與紙汽車,置於村外曠地舉行“引魂”儀式。但仍稱為“引水魂”。

 

農耕習俗

搭草寮“看山”

抗日戰爭時期,社會動盪,風氣日下,晉江農村一帶,特別是農業地區,每逢作物收穫時節臨近,為避免損失,往往在山邊田畔搭草寮,通宵達旦守更防盜。為此,農村各戶事前統一舉行“放兵”做敬儀俗,呼請所謂“代天巡狩的七大巡”,集結陰兵協助,並於田間地裏立插神符令箭,以神助人威,祈庇五穀無損,守更人無恙。

守更期間,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日,均有“犒兵”時俗,直到農作物全部收穫完成,全村再舉行“收兵”儀俗。屆時,村落擺筵演戲,酬謝“七大巡”功告回殿。這一愚昧習俗,新中國成立後,雖有時出現寥寥無幾的“看山”草寮,但酬神敬鬼的儀俗基本廢除。

 

乞雨

新中國成立以前,晉江農村,每逢天旱地枯,即有聚眾祈雨之迷信習俗,俗稱“乞雨”。

有的地方乞雨之時,以桌壘高臺作“天壇”,由當地耆老紳士主持,抬“真人”或“當境”等顯赫神明。參與祈雨民眾,盡皆齋戒沐浴,頭紮白巾,身著素服,手執炷香,如喪考妣地跪拜於“天壇”底下,祈天降雨。嗣後,以神轎帶路列成隊伍,沿途三步一跪一叩頭,口中念念有詞曰:“乞雨乞雨,爛腸爛肚,皇天不顧,百姓無路”。直至江海湖畔,眾人齊跪,神轎直奔入水。其時,若能撈上水母、螃蟹之類水族,便認為天將作情,普降甘霖在望;若是撈到小蝦,則示為無雨之兆,務必反復以求蒼天降恩。

有的地方,求雨時常抬神轎佛輦顯靈“坐井”,以祈賜泉水長流,潤灌莊稼五穀,雖形式不同,但目的一樣。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破金雞、灌晉南”,大興水利,特別是80年代科技進步,遇大旱,打催雨炮降雨。故乞雨民俗業已終止。

 

“紮草人”和“打簸箕鼓”

古習遺留,晉江水田與農地區一帶,凡穀物將熟的地裏田間,常見插稻草人。草人手足俱全,穿衣戴帽,臉部頭髮擬人,頭上掛紮一串金冥紙(敬神祭鬼的金紙),其態猙獰可怕,旨在嚇鳥驅鼠,防止莊稼被損。但天長日久,竟發展到被崇奉似神如鬼。有的農村人家,凡遇到雞、鴨、豬、牛失竊,便一會兒舉起火把,一會兒擂簸箕,對草人哭訴罵賊,俗稱“打簸箕鼓”罵人。如此做法,舊俗說是草人聞聲,會懲賊治惡。60年代以後,“紮草人”與“打簸箕鼓”的農耕習俗,已很少見。

 

船民異風

船上貼春聯

新春佳節,晉江沿海一帶漁村艟艚船隻,張貼春聯的格式千篇一律,但別具一格。

大主桅:“八面威風”;頭桅:“開路先鋒”或“一見大吉”;舵上:“萬軍主帥”;龜殼即舵屋:“滿載而歸”;上枰即頂帆橫軸:“錦帆捷至”;壽麵即前艙:“木龍光彩”;龍面:“龍頭生金角,尾口出銀牙”;媽祖神龕:“海國安瀾”、“順風順水順人意;得財得水得天時”或“身居湄洲真顯赫,神在船中保平安”;船尾:“海不揚波”“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祭祀“好兄弟”、“放洋”和插“黑旗”

“行船走馬無三分性命”是沿海一帶流傳已久的俗諺,船民迷信歷來異常突出。譬如,貨船滿載啟航之前,務先酬謝“天公”和“媽祖”,後取若干供品倒入海中祭祀海難的“好兄弟”,事畢方在“滿載、順風”的呐喊聲中揚帆啟程。民國前後,大貨船遠航,複又增加“放洋”儀俗。其形式是仿製1只長丈餘、且船體一樣,艙裏設備近似的布船,于出港時,羅盤定位,把布船順流放入海中,意作“替身”,儀式進行十分肅穆。沿海漁船,尤其是烏槽漁船出外海捕撈,船頭都要插上一把黑旗,以告示海神,漁船將開“殺生”之戒,祈以包涵保佑。

 

船上的“生”與“死”

海上船隻,若逢孕婦在船上分娩,視為吉兆,要禮以“紅包”,放鞭炮熱烈慶賀。因為海上行船歷來風險大,船員有減無增,而今船上“添丁”,自然是件祥兆吉事。

海上,如遇船上人員不幸死亡,則習慣就近沉屍水葬;而海上遇有浮屍,卻要焚燒金紙冥錢,撈屍回港土葬,並祀奉於漁村“海頭宮”裏。

 

做“海醮”

晉江沿海各地漁村,每隔若干年必做一次“海醮”,敬奉海中的孤魂野鬼,儀式十分隆重。

做“海醮”之前,應擇黃道吉日,事前糊制一只大紙船,船上備柴米油鹽,碗筷餐具,紙衣紙袍、以及金銀紙錢等。紙船雅稱“彩舟”,俗叫“王爺船”。並在當地“海頭宮”或佛宮殿觀之中,立置數尊青面獠牙、形象高大的“紙王爺”。隨即由道士以所謂張天師名號出榜,呼請各路神明及眾“好兄弟”到時齊來受饗。

做“海醮”一般一至三日,屆時全村要演戲酬神,熱鬧非凡。漁村家家戶戶又是“犒兵”又是備筵設敬。尤其是紙王爺上船之日,“王爺船”出巡,沿途漁戶人家,要在門外設香案頂禮膜拜。是時,更有腰紮紅肚裙的神棍,俗稱“僮子”,赤膊登在王爺船上,或執劍持斧,或手甩剌球,口念喃喃咒語,往自己脊背亂砍亂打,如果執護板者遮擋不及,“僮子”也要落得渾身鮮血淋漓。特別是,出現“倒僮”貫穿“釺刀”(即用尺餘或近丈的細圓鐵釺,穿貫於雙頰),裝神弄鬼的場面,氣氛十分陰森恐怖。因而,在做海醮送“王爺船”時,漁家均要叫兒童回避,避免靈魂被掠走之災。

民國後期,各漁村做“海醮”仍十分盛行,唯金井塔頭,明末以後就廢除。據說是當時有個做官的蔡道憲在“王爺船”上寫了“准出不准入”之故。新中國成立後,“海醮”儀俗消廢,但做“水普”(與內地普渡儀同)祭敬海上“好兄弟”仍然存在。

 

叫賣風情

晉江自古以來,城鄉之間,“其小者如賣錫、賣餅、賣荔、賣柑、賣桃李、賣楊梅、賣甘蔗,熙來攘往,朝暮不息”。其招攬生意,往往是賣什麼喊什麼,拖腔拉調,似喊似唱,進而發展用吹擊器代聲以廣而告之。長期相沿,從而形成鄉土叫賣風情。

賣小百貨的貨郎擔搖小手鼓,當當作響,俗稱之為“搖鼓仔”;賣豆腐花和魚丸湯等小吃的肩挑攤販、湯匙擊碗叮叮聲脆;挑賣蜜餞擔的吹嗩呐,俗稱“賣鹹酸甜吹愛仔的”;賣豬肉的吹海螺或竹管;閹牲口吹短笛,俗諺有:“閹豬割狗,籲唔籲,華佗是吾師。”;修理小五金器皿、削刀磨剪的,碰擊銅鐵片串,聲聲咧咧,故稱之為“咧咧仔”;蔔命,啄鳥卦的背包袱或提鳥籠,敲起牛角,俗諺“鵠、鵠、鵠,算命先生背包袱”。賣冰棒雪糕、石花糕冷水的搖小銅鈴;還有一些走江湖打拳賣膏藥的,常敲鑼打鼓,以吸引四鄰光顧等。

 

迷信

新中國成立後,晉江的封建迷信雖然已有所破除,但由於長期受封建文化影響,加上舊的信仰崇拜民俗世代相傳,封建迷信仍十分嚴重。除諸如上述的“七月普渡”、做“佛生日”、“進香乞火”等活動外,迄今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尚有種種表現。

 

凡事“擇日”、“抽籤問卜”

各地漁農工商,舉凡栽種納畜,出海捕魚,學工習藝,開市營業,直至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喪喜慶,包括開剪裁衣,安床合帳,遷居入宅;動工建屋,張門豎柱,下砛上樑,開井砌灶;訂盟納采,冠笄嫁娶;進壽行喪,入殮移棺,修墳築墓,功果祭祀等大事,普遍習慣由日師或山家選擇黃道吉日,甚至還要到神祇佛前“蔔杯討准”而定。舉凡生活中有疑難大事,群眾中則有扛佛問神,扶乩抽籤,聽香運夢或算命卜卦等,以判斷祈冀之事的是非曲直,凶吉好壞,原由結果,是興是衰等等迷信習慣,俗稱“抽籤問卜”,在晉江一帶相當突出。

 

求神托佛,庇佑賜福

為祈平安,群眾中有所謂“契七娘”,“契夫人”,掛香火,貼佛符,系“八卦”,插神旗,搞“替身”,添“運氣”等繁多封建迷信民俗;為祈賜福,則更有到道觀寺院,親自頂禮膜拜,點香添油許願者。所謂“許願”,也就是求神托佛,保佑所祈求之事告成,而日後事成將以予重禮酬謝的封建迷信儀俗。其謝神方式有:潔身齋戒,舉筵敬奉,演戲酬神,甚至捐資複修寺廟,塑像造佛等各種形式。由於群眾求神許願十分盛行,所以在閩南各地許多道觀寺院中,出現不少的晉江善男信女以鉅資“題緣”的勒石碑記。其中清末年間,金井塘東的蔡本由,因求神一事湊巧如願以償後,耗鉅資為卓望西資岩重修廟宇,金鑲廟中三尊大佛,使晉江城鄉轟動一時。凡此種種,無不說明晉江群眾求神托佛人數之眾,傳習之久,為外地所罕見。

 

巫婆神棍,裝神弄鬼

由於封建迷信嚴重,晉江一些地方,長期來巫婆神棍,裝神弄鬼活動猖獗,騙取錢財,坑害群眾的流弊常有出現。群眾中“觀三姑”、“觀落陰”十分流行。農村中,治病“亦靠神,亦靠人”的迷信觀念濃厚,求神問病的做法長久存在,一些神婆神乩則無孔不入,作法念咒,鬼話連篇,時而說是觸犯陰魂,需舉敬舉祭;時而大開“佛藥”坑害病者。特別是利用一些突然傷亡事件,從中興風作浪,說神道鬼,有時搞得全村人心惶惶,影響很壞。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