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晉江 »

晉江市歲時節日

作者:佚名  來源:《晉江縣誌》1998.03.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晉江市歲時節日

傳統節日

春節

除夕結束的鐘聲響後,初一淩晨各戶人家紛紛起床,先盥洗手臉,更換新衣。然後,在廳堂設案,擺上供品,燃香點燭,敬拜“天公”,燃放鞭炮,開門迎春納祥。是時,城裏農村,四鄉八鄰家家戶戶爆竹喧天,是為“開正”。

初一早餐,闔家吃面線,祈冀新年增添福壽。親友之間互相走訪,拜年賀正,見面“恭喜”聲聲。客來人往,請甜、吃甜、飲甜,以示有個甜蜜的開頭。充滿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這一天禁忌諸多,如:不能動刀切東西,不能掃地,不能打罵吵架,不能打破家中器皿,不能向別人討錢索債,不能到井邊挑水,……凡此種種,均寓吉利綿長、聚財納福、和睦美滿、年余歲豐、喜慶如意等等,意在新年伊始,就取個吉兆,有個好的“彩頭”。

春節,民間舊俗有點香燭,拜神拜佛和敬祭祖先習俗。初二為“女兒日”,嫁出的女兒常回娘家團聚。新中國成立後,一些舊俗仍有沿用,禁忌已漸淡化。春節期間(正月初一至初四),經常開展豐富多采的文娛體育活動,組織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慰問教師、舉行團拜、開新春茶話會、聽音樂、看電影等活動,為傳統佳節增添祥和熱烈的節日氣氛。

 

上元節

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晉江民間有吃“元宵圓”和“鬧花燈”等風俗。

“元宵圓”製作獨特。一般方法是先將餡捏成小球狀,沾濕放置在盛有幹糯米粉的盤中,反復數次滾轉而成。其餡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搗末,加上糖、芝麻,拌以蜜冬瓜及少許金桔泥精製而成。食之甜而不膩,尤為人們青睞。

上元那天,民俗中有“送燈”和“替身”舊習。所謂“送燈”,即指婚嫁的女方娘家為男方送蓮花燈,以祝“蓮(連)生貴子”;所謂“替身”,即以少許豬肉、豆腐、芋之類酒菜,敬祭“代人”(指能立置的小篾紙人)。敬祭時,家庭主婦點香禱告,口中念念有詞:“吃肉緊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災。”然後燒金紙放鞭炮,焚燒紙人。其俗旨在祈冀當年消災消難,平安無恙。

元宵之夜大“鬧花燈”。城鎮各家店鋪張燈結綵,千姿百態。真是“寺觀鬧市花燈聚,踩街遊人溢通衢”。花燈如海,遊人如織,舉城歡慶。在農村小鎮,家家戶戶兒童手提各式各樣花燈,穿巷過街,嬉戲遊玩。期間或有風趣青年人,裝扮成火鼎公火鼎婆,擊鼓配樂,沿街竄巷,裝瘋作傻逗樂取耍,鄉土氣息濃郁。

新中國成立後,除傳統的“鬧花燈”外,城鎮農村還時常舉辦南音演唱、詩詞吟詠、文娛晚會、體育比賽以及賽象棋、猜燈謎、攻炮城、舞會等活動。

 

清明節

陽春三月(一般都在西曆4月5日)的清明節,晉江一帶習俗頗異,家家戶戶要吃“潤餅菜”和做“清明粿”。“潤餅菜”制法別具一格:用加水的麵粉作團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卷包胡蘿蔔、絲、肉絲、乳豆、蚵煎、豆芽、滸苔、甜花生末、芫荽等混鍋菜肴。甜潤可口,別有風味。“清明粿”即用小麥或地瓜幹碾粉加水作團,包上糖豆沙餡,蒸製成適口香甜的“麥龜粿”或“薯乾(包)粿”。

清明節中午,民俗要敬祭祖先。是日下午,家家戶戶,空室踏青,攜帶“果合”(供果)、金紙、香、炮和鋤頭畚箕掃帚,成群結隊上山“獻紙”(即掃墓)。掃墓形式:一般是除草,修整墓地,用朱砂紅漆描紅墓牌字跡和在墓上施壓五色“紙錢”(約四五寸長,三四寸寬,鏤有幾行水波曲線的色紙),然後,點香奉敬“果合金”,燃放鞭炮,祭祀亡人。掃墓期間,時有喪夫或夭子的婦人,在墳前揮淚痛哭,悲慟至極。深滬一帶“哭墓”儀俗尤為聞名,哭啼聲調音旋韻轉,情悲聲淒。期間,或有男人肩披褲襠,徘徊於哭婦之間,即暗示有意被招入贅。如此沖決舊封建禮教,和諧的風土民情也常有傳聞。

清明節前後十天,掃墓、修墓、拾骸移葬的,凡事無諱。新中國成立後,仍保留清朝“獻紙”風氣,同時社會上也出現緬懷先烈、祭掃烈士陵園活動的新風。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五月節”。有灑雄黃酒、包粽子、賽龍舟、掛蒲艾等活動,相傳均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乃為全國傳統性的古民俗。除此之外,晉江一帶別具地方特色的節日民俗有:

“煎鎚補天”。所謂“煎鎚補天”,即用小麥或其他穀物粉,或甜或鹹加上其他佐料拌為糊狀,置於油鍋煎成圓片狀食物。歷代相沿,成為民間粘補穹蒼裂縫,堵塞五月連綿黃梅陰雨,祈求雨止天晴的食俗,故民謠有句“雨仔微微、舀油來煎鎚”。

制“午時茶”、“曬龍袍”與“燒蒼術、蟬蛻”。節日午間,有的人家於午時用茶葉、鹽,加少量蒲薑、薄荷等藥,炒制成藥茶,以防治中暑、嘔吐和腹痛等病,俗稱制“午時茶”或“午時鹽”。是時,家家戶戶翻箱倒櫃,晾曬衣服被褥,俗稱“曬龍袍”。還關門閉戶,在室內焚熏蒼術和蟬蛻,以驅邪淨室。凡此等等,均為先民祛濕消毒防病、對付時疫的原始作法衍化而成的古樸民俗。

“採蓮”,又稱“唆囉連”。亦為端午節民間驅邪消災的一種民俗。“唆囉連”活動詼諧風趣。活動隊伍是:前頭走著一個頭戴清朝“魯笠”,肩扛木棍,棍的前端掛鑼,後端懸掛一個裝有燒酒的新尿壺,走一步,敲一下響鑼,醜相十分滑稽的“鋪兵公”,接著為手擎彩旗的“採蓮隊”,彩旗頂端均插有榕枝艾葉。後面緊跟著幾個男扮女裝,手提盛有紅、白鮮花漆籃的送花婆。活動中,“鋪兵”來回開路,四人抬著一具木雕老龍頭,“採蓮”在敲鑼打鼓,嗩呐勁吹和“龍王出世除災難啊,唆囉璉哪,囉嗹哩囉璉啦!”的樂曲聲中,載歌載舞,遊街串巷。“採蓮”隊伍所到之處,逢有店鋪民宅放鞭炮,即口喊“大吉利市,添丁進財”,入店入宅舞旗“撣塵”。其時主人要禮施“紅包”,提花婆則以數朵玉蘭和紅花回送主家,以示吉祥如意。民間“採蓮”活動,寓有驅邪避災,財福廣進之吉兆,故頗受民眾的歡迎。

舊俗五月節還有為兒童佩香袋,系五色絲線鐲以避邪“續命”。但這種習俗與“採蓮”活動至60年代已不多見。唯包粽子或“煎鎚補天”、燒蒼術、蟬蛻以及敬祭祖先、“送夏”(新婚女方為男家送涼席等類禮品)等依然存在。

端午節“賽龍舟”和水上捉鴨活動,在清代、民國時期的晉江鄉鎮頗為流行。新中國成立後這些群眾活動更加活躍,“水上捉鴨”的體育運動,深受群眾喜愛。所謂“水上捉鴨”,即或在江河,或在港灣的水中,架起一根碩長並塗有油脂的水上圓木,木端掛著鴨籠子。誰能赤足走到盡頭,拉開籠閥,鴨便歸其所有。但走完油滑圓木談何容易?往往半途“撲通”落水而告失敗,賽者“醜態”百出,觀者歡笑不絕。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這一天,各家敬祭祖先。道家在道觀作齋醮,僧尼在寺院作盂蘭盆齋(梵語“盂蘭有解救倒懸之意”)。晉江沿海一帶,歷史上屢遭倭寇荼毒以及兵燹之禍,死者無數,祭奠陣亡將士和慘死百姓,以普渡眾生而逐漸衍化成為後來的“普渡”民俗。

中元節,稱為“鬼節”,俗稱“七月半”。這一天,舊俗甚為隆重肅穆,各地須先豎旌樹幡,串掛冥燈,請道士書榜告示普渡祭敬亡魂時辰,並于宮口廟前構築高臺一處,上面立有用紙糊制的雄偉魁梧、猙獰可怕的“大士爺”。屆時,眾多大小上下筵席和紙制神馬,鱗次櫛比。“上桌敬神,下桌祭鬼”,涇渭分明。然後由道士作道法,施以祭儀。

此俗,後來又逐漸演變為在整個農曆七月份,分鋪隅鄉里,按月日順序,進行此起彼伏的普渡活動(詳見信仰崇拜章)。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各地有賞月、吃月餅和用炊番薯芋頭敬祀祖先的習俗。晉江中秋節民俗,自古以來,仕庶、男女、老少有異,各地也不盡相同。

民國及其以前,中秋之夜,縣城的仕族學子,常藉江天月色,結伴泛舟,故有“筍江泛月”的傳統活動,城外安海一帶,親朋至友在皓月當空,用骰賭餅,俗稱“卜狀元餅”,以聊添賞月歡樂氣氛。沿海深滬、東石一帶漁村,更有青壯年聚集於海灘曠野,在茫茫月色中,分群用拳頭、竹棍、石頭以及燃紅的薪柴,對陣投擲鬥打,並視流血負傷為吉利的粗獷民俗。

中秋月明,城鎮農村兒童喜歡成群結隊,撿碎瓦破磚,壘疊成一圈圈,一層層玲瓏剔透的小塔仔。生火撒鹽燒塔仔,閃閃劈劈,歡呼雀躍的景象到處可見。一些年青人則喜歡用熏煙火放“孔明燈”。四處徐徐升空的“孔明燈”扶搖直上,猶如繁星點點,蔚然壯觀。唯老婦少女習慣在居家佛龕神祗點香祈示,並隱藏于厝邊壁角,聽取傳來的片言隻語,以卜祈冀之事的好壞成敗。俗稱“聽香”。

新中國成立以後,“卜狀元餅”和“燒塔仔”等民俗依然存在。每逢佳節,更有海內外詩朋弦友歡聚一堂,舉行詩詞吟誦、南音演唱會。“千里共嬋娟”,鄉音、鄉情、鄉誼交融驟然成風。

 

冬至

冬至,俗稱“冬節”。節日前夕,“三升米丸不能等至天亮”,家家戶戶舂米“搓丸”。米丸有紅、白兩色,經常還捏做幾盤小巧玲瓏的瓜果動物和金錠銀寶,象徵興旺吉祥。俗稱“做雞母狗仔”。許多人家還做壽龜、蒸年糕,以慶賀人夀年豐。“搓丸”手藝細巧,尤以深滬漁村婦女名聞遐邇,粒粒似魚目珠子,巧奪天工。

這一天,家家要祭祀祖先。早晨,煮甜丸敬奉祖先,然後闔家吃丸,用餐以後還要留下幾顆紅丸,粘於窗櫺、門戶、灶頭、米缸、牛廄、雞塒等處,向諸物神祗酬謝降賜豐年。中午,複以葷素五味祭敬祖先。

舊俗,冬至之日,族居鄉村都要大開祠門(祠堂門一般關閉需逢大事才開)祭祖,合清明節統稱“春冬二祭”。冬節祭祖儀俗隆重,宗族各房份要輪流承辦“主筵”和數席“全筵”,並依序擺列於祠堂之中。另外還要殺“全豬”、宰“全羊”置於兩側。祭祀時,由德高望重、身著禮服的宗族耆老擔任主、陪祭。祭儀進行十分嚴格,虔敬至誠。祭後,則分房份由新婚丁戶設筵席請全房頭成丁男子。新中國成立以後,冬節各俗略有刪繁就簡,但仍基本沿用。唯大型的開祠門祭祖的大型民俗活動,已不多見。

 

除夕

農曆十二月廿九日或三十日,也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稱為除夕,俗稱“年兜”。“大人忙嘈嘈,孩子暢年兜”俗諺,意思是說:除夕前幾天,家家戶戶要忙於諸如打掃衛生、縫裁新衣、洗筐淨具、炊糕做粿、殺雞宰鴨、備辦年貨諸事;孩子們卻因能先吃東吃西大飽口福,年兜又有新衣鬥豔而歡天喜地。年兜前幾天,過年的喜慶氣氛日漸增濃。

除夕中午,各家各戶要先祭祀祖先,敬奉厝主,然後洗掃庭院居室,準備乾乾淨淨過年。過年民俗,普遍要貼大紅春聯、門簽和年畫,裝飾佈置房間。但逢居喪人家不貼紅聯,一般貼綠色(居喪一年內)或淡紅色(居喪未滿二年)哀聯,以寄予對亡故親人的思念。

除夕晚上,外出親人均要回家團聚,設豐盛酒肴闔家吃“團圓飯”。這一傳統習俗,歷來頗受重視,故有“清明不回家無墓,冬至不回家無祖,年兜不回家無某(妻)”的俗諺。除夕吃“團圓飯”古稱“圍爐”,今仍沿用,或許與古代先民在除夕之晚,闔家圍火爐而食之習俗有關。除夕,長輩需給晚輩分發壓歲錢,俗稱“分年”。但後來漸漸發展,能掙錢的後輩也時尚給長者“分年”。

除夕之夜,城鎮農村,家家戶戶還有“跳火群”習俗。所謂“跳火群”,即集薯藤稻草以及紮有蔗尾的“撣塵”枝等於大門外,燃起火堆。隨後家中男子成員逐一跳而越之。年幼兒童均由男青壯年連抱帶跳,外出未歸男人則由在家兄弟替跳,還邊跳邊念:“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過東,五穀吃空;跳過西,錢銀滿厝內”。跳越方向,一般都從外往裏,以祈納大吉大利。嗣後,家庭主婦要從火堆中扒些餘燼,置於火籠之中,藏于房裏床下,俗稱“挑金挑銀”,寓意火紅興旺。孩子們常唱念:“年兜夜,跳火群,公挑金,婆挑銀,阿爸怕火熏,阿母笑”的童謠,使過年的喜氣更加融融。

除夕晚上,婦媳輩要在廳堂和房中,各排一缽“過年飯”,兩側點上兩支長紅燭。缽盂上插檜花、四季花(俗稱“春枝”);缽盂中盛有白米、年糕、紅蛋、紅橘、芋艿等,以象徵歲豐年吉,添丁進財。當夜還有“辭年”儀俗。所謂“辭年”,即以“三牲”供果,點香敬奉廳中神祗和灶君,燃放鞭炮酬謝各神明一年來的庇佑與恩賜。有的農村人家,在當夜,還把一些米飯撒于壁邊床下,為“三娘分年”。所指“三娘”乃老鼠諱稱,其意叫它來年不再損壞主人家具與五穀。也有的人家在大門兩側,分置二株帶尾甘蔗,蔗上圈有紅紙條,俗稱“甘蔗閈門”。因方言的“蔗”與“者”諧音,“閈”有滿溢之意,所以其俗有“甜蜜盈溢家門”,生活美好的象徵。

除夕晚上,家家戶戶廳堂習慣紅燭通宵長明,闔家歡聚一堂守歲迎春。守歲或稱“坐壽”,以寄意迎來“天增歲月人添壽;春來乾坤福滿堂”的美好來年。70年代以後,由於電視機普及,“守歲”儀俗漸為闔家圍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所取代。直至午夜鐘聲響起,才在陣陣爆竹聲中,除舊歲迎新春。

 

歲時儀俗

“天公生”與“做半年”

農曆正月初九為天帝誕辰。家家戶戶事前殺雞、炊糕、炊甜粿(磨糯米粉漿調糖入皿蒸制而成)。並備辦“三牲”(雞、豬腳、魚之類)、“五果”(五種水果)、六齋(如香菇、木耳等素食品六色)、清茶、紅酒、糕果和“敬飯”(白米飯上插紅的薔薇花)等,于當天淩晨,搭“天桌”,點“天公燈”,行香跪拜。農曆六月十五日,以同樣形式再度酬敬天帝,俗稱“做半年”。

新中國成立後,做“天公生”已漸簡化。城鎮和一些農村,已普遍把正月初九“天公生”敬儀移在正月初一合併舉行。

 

“接春”、“迎春牛”

入春之日,舊時有“接春”儀俗。家家戶戶要貼“接春大吉”的紅紙條。並用甜茶敬奉居家神祗佛龕,燒香點燭放鞭炮。當日,還必須把門戶窗櫺箱櫥櫃桌屜盡皆打開,俗稱“接春”納祥。自清代至民初,其時還有知縣或縣長率民眾到迎春門城外,舉行規模盛大的“迎春”儀式,迎泥塑春牛入城。上述諸俗,後漸廢除,至新中國成立後基本消失。

 

吃“蝦面”與“補冬”

立夏與立冬兩個節氣,均時值氣候寒暑交替,時疫流行和作物收成起落的農忙季節。先民為了抵禦酷熱或嚴寒,強身防病,故有在立夏和立冬兩個時節,添加營養食物,改善生活的古樸習慣,由此相沿演化,便形成現在獨具一格的地方時令食俗。

立夏中午,家家戶戶習慣用新上場的小麥碾粉制面,加上蝦皮海鮮等佐料,或炒或煮,烹飪為鮮美可口的蝦面,闔家食用,俗叫“吃蝦面”,方言“蝦”與夏諧音,故又稱“吃夏面”;立冬時節,城鎮農村各家各戶,又普遍殺雞殺鴨、宰羊宰兔,並調以少許川芎、熟地、當歸、白芍等藥物,或燉為營養高湯,或煨為香膩佳餚,一家人盡飽口福,俗稱“補冬”。70年代以後,民間又漸興殺雞殺鴨“補夏”。舉凡補夏補冬的時令食俗,後來在食物中加入洋參、高麗、鹿茸等名貴滋補藥物者,也日益增多。

 

“七夕”敬“七娘媽”

農曆七月初七,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的日子。織女是天帝第七個女兒,晉江民間習呼織女為“七娘”,所以七月初七,俗稱“七夕”,也叫“七娘媽生”。

七夕之日,舊俗,人們普遍要備瓜果菜肴七盤,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炷,敬七娘娘。是時,又掛七娘燈,敬簷口媽,燒七娘轎,迎七娘下凡。在焚燒七娘轎時,還要將孩子在端午節系帶的五色絲線從手上解下,與胭脂花粉一併望簷口屋頂撒去。說是讓七娘媽戴花抹粉打扮。此俗到60年代基本廢除。

60年代以後,晉江一帶仍存在著在“七娘媽生”讓新生嬰兒拜七娘媽為乾娘的民俗,俗稱“新契”。新契時,為讓孩子長得聰明活潑可愛,在敬奉七娘時,往往要加上一盤糯米糖粿。糖粿形圓,中稍凹,寓有讓兒女長大後,有個圓圓潤潤甜甜的笑靨。新契後,年復一年,年年都要在這個日子做“七娘媽生”,直到16歲,才以隆重俗儀,敬七娘“洗契”,燒“七娘亭”,脫離乾娘關係。

此外,七夕尚有“乞巧”民俗。即未成年姑娘有在當夜向七娘媽祈求授予精巧手藝的俗儀。故七夕又有“乞巧節”之稱。

 

“起燈腳”和“倒燈腳”

晉江一帶普渡民俗,由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化集中為分散,衍化而成為全縣各地分鄉里村落,分日分批舉行普渡的形式。因而出現了農曆七月初一,各地普遍“起燈腳”(點路燈)到農曆八月初一又普遍“倒燈腳”(燒路燈)的歲時俗儀,以示普渡的開始與終止。當晚家家戶戶要在大門外,備菜肴小祭鬼魂。但也有一些農村鄉里,有當日普渡當日“倒燈腳”的習俗。

 

“頭牙”和“尾牙”

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俗稱“頭牙”;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土地公生”,俗稱“尾牙”。晉江民俗中,“頭牙”與“尾牙”有史以來均被視為全年最隆重的兩次土地公誕日。舉凡農工商賈,在為之慶誕之時,供品與金紙均要比平常的初二、十六倍加豐盛。尤其是開山採石、工廠、商店,更要舉筵敬奉,並大宴職工,故也稱這兩個日子為“打牙祭”。“尾牙”之日,舊時東家有向雇工分“紅包”(獎金)禮儀,但逢東家宴中為雇工斟酒,便有暗示來年脫離雇傭關係,因而有尾牙敬酒辭工之俗。以前塾師均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停課放假歸裏,所以有“尾牙先生”之俗諺。

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晉江城鄉商品經濟發達,許多工廠、商店、企業在這兩個歲時俗節中,因受到視經營得利為“賺土地公錢”的舊風俗觀念影響,故出現盛筵大敬“土地公”之舉。

 

“送神”與“神落天”

農曆十二月廿三日為民俗“送神”節日。當天下午,各家備辦果合金紙香炮,剪黃紙“神馬”到神祗前舉行送神儀俗。因為除夕快到,春節將臨,據說各路神明紛紛要上天述職,所以要為諸神“餞行”。舊時“餞行”儀俗,擺上“甜碟”和“糖塔”(俗稱“糖雞仙”)敬奉。認為“糖塔”好讓神上天,“神馬”好讓神縱馬上天庭。這一天,雇長工(俗名“長年”)的人家,也要為長工回家過年餞行,是謂“送神長年”。至正月初四,又按此行儀,接神下凡,俗稱“接神”,又叫“神落天”。是日,續聘的長工要回東家上班。“送神”和“接神”時剪“神馬”和擺“糖塔”者,50年代以來已極少見。

 

四時俗節

除以上民間歲時節日外,還有諸如農曆正月初七稱“眾人生”,當天,家家戶戶要闔家吃“七寶羹”(即混有七種菜肴的羹);“霜降”時令吃“橙柿”,據說能防傷風流鼻涕;農曆九月初九,為九九“重陽節”,當日,有登高北望中原之俗說(80年代以後,重陽節已成為各地老人會的活動日)。農曆八月初三“灶君生”要敬奉“灶君司命”等等繁俗縟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