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道教
傳播
據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載,秦漢之際,泉州、晉江一帶就有隱者和方士活動。秦時有大道“修正真清源左峰”,即今大道岩。漢代,有陳寨“善禁咒術,為人治病多愈”。三國、兩晉時,道教隨中原文化南進。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建立最早的道教宮觀,稱白雲廟(即玄妙觀的前身)。東晉時,信奉五斗米道的孫恩、盧循起義軍,被劉裕擊敗入閩,道教又在泉州、晉江一帶流傳。
唐朝,泉州的經濟、文化大發展,人口大幅度增長,道教也隨之興盛。晉江置縣後,晉、泉一帶先後興建的道教宮觀有中興觀(後改為隆興觀)、紫極宮、紫澤宮、金粟崇真觀和真武宮(明改名虎岫寺)等。與此同時,也出現一些道術精深的著名道士,如修隱於清源山的蔡如金、紫帽山的鄭文叔和被朝廷賜號為“通元先生”的龍興觀道士吳崇岳。靈源山的蔡明濬曾與虹岩逸人羅山甫“往來潘湖間,有合煉之雅”。其時名士歐陽詹也參於修煉。詩人羅隱,流寓閩中,曾游晉、泉各地,也曾修真學道,在羅裳山有“畫馬石”的傳說。著名道教學者施肩吾,流寓泉州。近年考古發現城郭東郊一座唐墓,其卷頂墓磚列印有“上柱國刺史乾封二年”,另一面列印“武呂中平大吉”,證明乾封二年(667),泉州、晉江一帶道教已經盛行。
五代,晉江王留從效、節度使陳洪進都是道教的推崇者。他們親近道士,興建宮觀。刺史王潮請於朝,賜封古晉江城郭東郊東湖上的萬仙妃為“護國英烈仙妃”;閩王王延昶,拜著名道士、學者譚峭為師,並賜號為“金門羽客正一先生”。南唐主則賜號譚峭為“紫霄真人”。留從效改建紫極宮,陳洪進興建奉先觀。
宋代,晉江道教處於興盛時期。大批著名道教宮觀應時而建或重新修建,僅方志上所載就有天慶觀、廣孝觀、淨真觀、柏庭觀、碧虛觀、天妃宮、花橋慈濟宮、東嶽行宮、城隍廟、法石真武行宮、清源山純陽洞及山麓的北斗殿、真君殿。
隨著宋代晉江道教的興盛,湧現不少的著名道士。如醫道吳夲(音滔),晉江金鞍山的趙永嘉,泉郡天慶觀的蘇紹成、陳以文,清源山純陽洞的裴道人和天柱峰的林道,青陽石鼓山的王志、洪某(號洪總管),法石院的碧桃道人。他們或精于岐黃,或濟世救人,或因道高德深被賜封號,也有善琴、書法而交遊士大夫,或長期修隱;或有種種靈異而名聞於世。
五代與兩宋,晉江道教學者的著作,對後世產生較大影響。如五代譚峭,博學能文,著《化書》,宋代齊丘作序。宋代官宦呂惠卿著《道德真經傳》、《莊子解》等道書。曾糙博覽廣采道家經書,從黃庭服氣,到鉛汞煉丹,從太極易理到陰陽五行,即包羅道教的哲學、醫學、化學、體育、衛生等養生之道和長生之術,編纂成一巨著,名曰《道樞》。又有道教學者劉驥著《老子通論》,黃址著《南華真經解》,陳權著《老子道德經編類》。
宋代,晉江道教很盛,這是與當時士大夫階層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如嘉祐二年(1057),侍郎趙涯興建明烈王廟(泉州城隍廟前身);紹興二十三年(1152)尚書張汝錫修建東嶽行宮;淳熙十三年(1186),丞相梁克家於郊外東湖建廟祀萬仙妃,並自為碑記;丞相曾從龍曾禱於城內鐵爐廟應魁聖王,得功名後,嘉泰間(1201~1204),重建是廟。知州倪思很敬重天慶觀道士陳以文。理學家朱熹,敬重道士蘇紹成,登門拜訪,並書“廉靜”兩字贈與。朱熹與晉江金鞍山道士趙永嘉亦有交遊,事見《泉州府志.方外》。
元代,按《元典章》載,凡僧、道、基督教徒等,皆免差役。《至元辨偽錄》記,“釋道兩路,各不相妨,只欲專擅自家,遏他門戶。”這反映元統治者對僧、道二教的相容並蓄態度和僧、道二教之間的關係。在此期間,晉江仍有修建道教宮觀者。較著名的有建於大德十年(1306)的晉江芝山慈濟宮,由著名文人丘葵作記。元貞元年(1295)改天慶觀為玄妙觀。至元十八年(1281),著名阿拉伯人後裔蒲壽庚時膺任高官,與受道學影響甚深的兄長蒲壽,兩人“協力捐財”重建清源山純陽洞道、佛寺廟。至元二十一年蒲壽之孫蒲一卿與孫信齋(時為萬戶)再次協力修繕清源山純陽洞道、佛寺廟,至今名留摩崖之上。元廷曾多次賜封泉州海神天妃,至元十五年及至元二十五年連續兩次賜封,大德三年,賜封“泉州海神曰護國庇民明著天妃”。但元代晉江的著名道士見諸府、縣誌的僅有晉江的傑道一人。
明代,泉州管理道教事務的道紀司設在玄妙觀,晉江縣也設道會司,附於玄妙觀。在此期間,晉江重修不少道教寺觀。如洪武年間(1368~1398)重修金粟崇真觀,永樂間(1403~1424)、天順間(1457~1464)、成化間(1465~1487)屢修玄妙觀、紫極宮。正統九年(1444),道士吳雲靖興建古玄室於紫帽山;景泰三年(1452)至天順元年,晉江城裏重建玉虛宮、玉華宮;正德間(1506~1521)晉江青陽賴厝村興建紫霄宮,祀玄天上帝;嘉靖間(1522~1566)修建通淮關帝廟,青陽嶼頭村建慈濟宮,祀保生大帝;安海道教霽雲殿亦在明代重修,後毀於倭亂,隆慶間(1567~1572)複修。此外,晉江還有“三公樓”、“盧侯生祠”之複建。明代,晉江也出現不少的著名道士如吳雲靖、董伯華、李鼎,而著名道教學者有進步思想家李贄、官紳陳用賓、李光縉等人。
清代,晉江的道教漸趨衰落,少有新建道觀,一些前代興建的道觀,也因年久失修而湮沒,但也有一部分重要道觀獲得重修得以保存,如玄妙觀、通淮關帝廟、花橋慈濟宮、天妃宮、東嶽行宮、城隍廟等。另一方面,清統治者為獲得“皇祚永固”的目的,又大肆利用道教,對晉江道教尊奉的天妃、吳真人、陳聖王(陳元光)、萬氏媽(萬仙妃)等給予賜封,並對一些重要道觀屢次複修。如清初官方對通淮關帝廟、城隍廟進行春秋致祭,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出師統一臺灣後,上奏朝廷,封媽祖為天后,特予春秋二祭,並於康熙二十四年“遣禮部郎中雅虎致祭”。乾隆十七年(1752),晉江知縣黃昌遇修建縣城隍廟。
清末以來,由於新文化的影響及外來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的發展,部分群眾的傳統思想觀念發生動搖。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晉江曾出現破除迷信運動,道教遭受打擊最為嚴重,大量廟觀被毀,道士紛紛改行。據統計,清末民初,晉江縣城內及近郊,尚有道士二三百人,以祈禱、齋醮做度亡法事為業,在道教理論,教義科儀,修持道法等方面有較高水準者為數不多。而全真道士幾乎絕跡,只有玄妙觀中三清殿裏,時有幾個外地來的全真道士,但因與本地道士不和,住觀不久即離去。其時,加上地方不平靜,軍閥、土匪猖獗,宮觀常為駐軍進佔,任意破壞。山林岩洞,更為土匪淵藪,如南台岩道士楊悟善,於民國8年(1919)被盜匪劫殺。在民間,對道教煉養有研究的人也僅有楊道源等數人。
晉江為富庶僑鄉,農村道觀香火鼎盛,民間喪事極為鋪張,因而道士做法事之收入甚豐。至抗戰期間,僑匯斷絕,農村蕭條,做法事、供香火者稀少,道士紛紛改行。後繼乏人,晉江道教日趨衰微。
新中國成立以後,晉江縣的道侶享有公民的平等權利及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1954年,泉州文化宮組織“道情組”,邀請部分道士參加搜集整理流行於晉、泉一帶的道教音樂。1957年,東嶽行宮道士陳犁頭,前往北京參加中國道教學會成立大會,被選為全國道協常務理事。1958年1月,晉、泉成立以陳犁頭為會長的道教協會。“文化大革命”中,道士的法器被沒收,停止一切宗教活動,廟觀大多改為工廠、倉庫、公共場所,道士改行轉業。1978年以後,恢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80年代末,泉州道教研究會成立。在寺觀方面,晉江縣的寶蓋山麓重建朝天寺,石獅鈔坑村重建雙龍寺。而今,晉江道教宮廟遍立於鄉鎮村街,在一些村鎮宗教活動大大超過往昔。民間喪事出殯,不少仍依舊俗,請道士為之“引魂”、“超渡”。富家僑戶、個體戶,操辦喪事道場規模甚大,道士重操舊業者眾多。
晉江縣道教在傳播的歷史過程中,特別自宋代以降,表現出儒、道、釋三教合一的特點。因此,佛寺跟道觀逐漸合在一起。如晉北豐山的天心洞,祀何氏九仙,但旁有白水岩祀如來佛、欲施佛和彌勒佛,外加五文昌夫子。晉江永寧虎岫寺供奉玄天上帝、如來佛祖、地府閻君、四手觀音、十八羅漢、祈嗣媽、孔夫子、關夫子等神像,儒、道、釋濟濟一堂,著名的安海龍山寺也是如此。在廟觀和主持者方面,道釋似也並不嚴格區分。如安海奉祀關夫子的武廟,昔日妙月和尚卻于此住持開雲水會,讓游方和尚掛錫,後又為其徒福岩姑長期主持。安海的霽雲殿昔為武當行宮,也曾有少林和尚于此掛單。
道教的神團系統龐大,神仙等級繁多。晉江民間的道教又派生名目繁多的“王爺”、“代巡”、“夫人媽”、“三陰公”、“土地公”、“鋪主公”、“境主公”、“境主媽”等眾多雜神,各種雜神廟遍佈街巷、鄉村,稱其為“擋境佛”,被作為地方保護神來敬祀。
明清時期,隨著臺灣的開發、墾殖及華僑飄洋過往南洋群島各地,晉江的道教諸神也隨之而傳播,成為臺灣移民和南洋華僑的保護神,至今綿延不絕。
東傳臺灣
明末,晉江人民跟隨顏思齊、鄭芝龍墾殖臺灣。初拓殖,孤懸海上,自然環境惡劣,疾疫頻繁,初期移民即建保生大帝廟以求平安。《臺灣通史》雲,晉、泉人祀保生大帝,“是皆其鄉之神,所以介福禳禍也……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也”。《續修臺灣府志》記,臺灣最早的慈濟廟建於“荷踞台”時代,即今台南的開山宮,為晉、泉人所創建。今臺灣有近400座祀保生大帝的宮廟,相當部分為晉江人所創建。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和海峽兩岸貿易的頻繁,為祈求航海平安,晉、泉人民也把天妃的信仰傳往臺灣。據文獻記載,今台南鹿耳門聖母宮(1661年建)、台南天妃宮(1662年建)、鹿港天妃宮(1668年建)、台南大天后宮(1684年建)、雲林刺桐鄉福天宮(康熙間建)、台中朝天宮(乾隆間建)、嘉義西門天后廟(1760年建)、新港奉天宮(1811年建)、台南溫陵媽祖廟(1817年建)等11座天妃宮,均由晉、泉人所建,並分靈、分爐、分香城內天妃宮。臺灣居民習慣稱天妃為“溫陵媽”,因晉、泉城郭古別稱溫陵。臺灣彰化關帝廟(1669年建),是晉、泉移民從通淮關帝廟分靈去的。臺灣雲林縣保長湖的保安宮(祀關夫子),系康熙三十六年(1697)晉、泉移民所創建,並從晉、泉城內塗門街關聖帝廟分靈迎至臺灣。據中國旅遊局統計材料,與晉、泉通淮廟有關的臺灣關帝廟有300餘座。又晉、泉城區著名之富美宮,祀奉漢代蕭太傅,稱“蕭王爺”,據傳有保境安民的職能,亦於清乾隆四十年隨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臺灣雲林縣麥寮聚寶宮最著名。光緒二十五年(1899),“蕭王爺”一次出巡,南至台南府,北至新竹城南,歷時一個多月,影響頗大。1987年以來,臺灣已有數十座祀蕭太傅的宮廟組團到富美祖廟謁祖。台南縣學甲鎮慈濟宮,系康熙間從古泉州屬縣同安白礁慈濟宮分靈,咸豐十年(1860)再分靈回深滬寶泉庵。
南播新加坡
清道光間,晉、泉人就在新加坡建“天公壇”及天福宮、通淮關帝廟、大伯公宮、青龍宮等道教廟觀。民國14年,泉州東嶽廟晉江籍道士陳高迨旅居新加坡,設立“混元道堂”,擴大道教文化在新加坡的影響。三子陳國顯、四子陳國銘襲其職業。陳氏原為東門外東嶽廟主,自宋代沿襲下來已數百年,清末傳至陳高迨。今日星洲後起道士,均為陳氏教授。法國漢學家施舟人教授,研究道教法事儀式,赴星州拜陳氏為師,成為陳姓道家第24代嫡傳弟子。星洲還有兩座晉、泉人所建的通淮關帝廟,裕廊律通淮關帝廟為其一。
南傳菲律賓
明代,安海人陳景弘,隨鄭和下西洋,曾到青陽石鼓廟“奉順正王香火以行”,並在菲島建廟供奉,世代相傳。本世紀70年代,菲島建有高七層的順正王廟。菲律賓馬尼拉市里薩爾大街有一座晉、泉人建的通淮關帝廟,北怡羅戈省也有晉江人建的塗門關帝廟,菲國人稱“單哥爺”。民國37年,菲律賓歸國華僑把深滬寶泉庵的保生大帝分靈到菲島,祀為“正爐”,建立董事會,至1986年已曆31屆。
教徒
古代道教徒注重煉養功術,以此作為道侶的基本功,同時又提倡“辟穀”煉養。道侶一般修煉濟度方法,有符錄、祈禳、念咒和煉丹。道上中的等級分為中尊和一般徒眾。今晉江道教的立尊制度廢弛,主持法事的中尊,大多為未經立尊儀式的“權且道士”。晉江之道教徒,多為世襲制,歷史上有不少道行清高,學術精深之名道士。
教派
唐、宋時期,晉江的道士大抵以清修為主;明、清以來,雖有正一派和全真派之分,但是出家于宮觀的道士為數不多。許多著名的廟觀由正一派道士住持,他們多為在家道士,不持齋。晉江的道士奉持《正一經》,崇拜鬼神,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等。而民間道教,大抵又分靈寶、三元、天師等教派。
晉江道教在近代曾有過“外江派”與“本地派”的矛盾。矛盾集中於元妙觀。該觀前殿為北方道士住持,後殿為本地道士住持。前殿祀三清,經濟收入少;後殿做法事,收入豐厚,因此經常發生摩擦。後經探花黃貽楫調解而緩和。但前殿道士收入微薄,無以為生而逐漸離去。
教徒
古代道士
《泉州府志.方外》、《晉江縣誌.仙釋》對歷史上晉江著名道士均有列名介紹。
唐代,有蔡如金,歸隱于紫極宮精思院,“辟穀禦炁,以方技濟人”。崇寧中(1102~1106)封虛應先生,後累加善利靈濟。嘉定間(1208~1224)詔加號昭博真人。
鄭文叔,有道術,號元德真人。修煉于晉江紫帽山。
蔡明濬,居靈源山,與虹岩逸人羅山甫,往來潘湖間,有合煉之雅。
吳崇嶽,入元妙觀為道士,收精煉氣,休糧輕身。後赴闕,賜號通元先生。
五代,有譚峭,據傳“得辟穀禦炁之術”。南唐主召至建康,賜號紫霄真人,歸修煉於清源山紫澤洞。
宋代,有林道者,遠祐中(1086~1094)居清源天柱峰,據傳夢神人使鐫釋迦像於岩端,功畢,名瑞像岩。
裴道人,紹興中(1131~1162)來泉,頭戴通草花,行歌於市。後坐化于清源洞石嵌中,號蛻岩。
王志,嘉定間顯化于青陽山石鼓廟,裏人塑像祀之,後敕封殿前太尉、護國上將軍。永樂中(1403~1424),封順正王。
洪某,青陽人,修真得道,祀于青陽石鼓廟偏西,號洪總管。
蘇紹成,委業於泉州元妙觀,後隱泉山。朱熹往拜訪,贈“廉靜”二字,且為其琴作銘。
趙永嘉,隱晉江金鞍山,據傳有道術,曾喚虎守室。
陳以文,居天慶觀30餘年,清修學道,知州倪思很敬重他,慶元間(1195~1200)賜號守素沖虛大師。
碧桃道人,隱法石院。既沒,南外宗正司趙必曄有詩懷之。
明代,有董伯華,得道于吳雲靖,後屍解清源山紫極宮。
林廣濟,晉江人,複姓李,性剛正不撓,為權貴所害,五顯廟塑像祀之。
李鼎,江右人,客於泉州城,據傳能“導引辟穀”,後登北郊龜山坐化。
近代道士
晉江的正一派道士,多為世代承襲,有的至今已承傳20多代。一般以散居為主,各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只有在舉行宗教活動時或齋期,方行齋戒。新的道士需要另行拜師方能受錄,否則得不到同行和社會的認可,此等人稱火居道士。新中國成立以前,著名的正一派道士,必須到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受錄,取得道職。現今晉江的道士雖沒有到天師府受錄,有的仍延用以前受錄形式,抄寫受錄捷報、路引、關文、符錄等作為入道手續。晉江現代道士族系如下:
龍湖鄉楊林村之李金鼎族系。鼎為現代晉江三個著名中尊之一,家族道士承襲十幾代。鼎已作古,現其族系仍有近20人從事道士職業。
東石鎮石兜村莊梅(音)仙族系。莊梅仙亦晉江三位名中尊之一,現其侄、孫、曾孫輩承襲道士業者尚有10餘人,為一大族系。
石獅寬仁街何溜族系。該族系道士已世傳數代,溜父何明梯為早于李金鼎之一代名中尊。何溜作古前在石獅一代頗有名氣。
該族系為晉江名道士之一,已數傳,宗支繁衍外傳。擅武功,創辦“小興源”道士打城戲班,聞名遠東各國。據雲美國曾有人譽其為“中國唯一道教宣傳機構”。
現其孫承襲道士職業。
宮觀
城關元妙觀
據《泉州府志》記載:“元妙觀在府治南,晉太康中(280~289)為白雲廟。唐神龍元年(705)建觀,初名中興。開元間(713~741)改龍興觀為開元,而以觀為隆興。宋大中祥符間(1008~1016)改天慶。元元貞元年(1295)改元妙。”此為道教傳入晉江首建之廟觀。
元妙觀
規模宏大。由廣場而上,前殿為三清殿,崇祀元始、靈寶、道德三天尊;兩廡有二十八宿;後殿曰紫微殿,祀紫微星君及玉皇大帝。道教崇奉的神團系統中的常見神,幾乎包羅於該觀中。其雕塑精美,為省內著名之道觀勝跡。
紫帽山金粟洞崇真觀
據傳建于唐而重修於明。據《泉州府志.山川》載:“唐元德真人鄭文叔居此”。“西有石鼓、丹爐、試劍石、棋局、仙跡……磐石洞”等古跡,惜已無存。原廟觀亦已於元代改成佛教寺院金粟寺。
城東東嶽行宮
址於泉州仁風門外第一山之陽。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重建碑記雲;“志不載其構于何代何年,但雲建置修葺不一,至宋紹興(1131~1162)規制益宏,則其由來久矣。萬曆三十五年秋,地大震,颶風、雨交作,青帝宮盡圮,帝像壞”。同年重建,“向一殿今列而三之”,規模益大。奉祀之神為東嶽大帝及四丞相、胡將軍、十殿閻君、地藏菩薩等。
永寧虎岫寺
原名真武宮,祀北極玄天上帝。位於永甯寶蓋山麓,為泉南名勝。據該寺宋代重修碑記載,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迨宋紹興二十五年乃增其石龕。及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為虎岫寺。明嘉靖年間(1522~1566),高僧雲靜住持該寺,募建大殿,嘉靖帝旨賜敕封“虎岫禪寺”。其後于清乾隆、道光、咸豐和民國23年(1934),屢經熱心人士捐資興修增建,更具規模,益形宏偉。
虎岫寺殿中有清翰林莊俊元、狀元吳魯及歷代名賢撰寫之楹聯墨寶。有虎洞、永嘉石寶、聖泉古井、玉泉井等勝跡。
城關天后宮
位於晉江城關南門天後路,崇祀媽祖娘。建于宋慶元二年(1196)。明永樂年間(1403~1424),鄭和奏令福建鎮守官重新其廟。永樂十三年少監張謙使渤泥,仗神庥,歸奏於朝,鼎新之。清初統一臺灣,施琅奏稱此神曾顯聖助陣,複由天妃進封為天后,其宮又經修建。現仍保持清初重修原貌,佈局構築頗為堂皇,為國內外“媽祖宮”中規模較大者。
花橋慈濟宮
城關花橋慈濟宮祀吳真人,或稱“大道公”、“保生大帝”。建于宋紹興年間,明永樂間重修。廟宇大門楣上匾額:“真人所居”4字,系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題。
花橋慈濟宮所祀吳夲,生宋太平興國四年(979),為民間名醫,卒後被人們祀奉為真人,設“藥簽”供人於神前求醫。宮中附設慈善機構,鄉紳主持其事,對貧者施濟藥物。光緒四年(1878),設泉郡施藥局,今改為泉州市花橋贈藥義診所。
深滬寶泉庵
又稱大道公宮,祀保生大帝。據傳深滬一陳姓孝子因母病而往同安吳帝君廟求醫,抽回藥簽治好母病,乃包回香灰供奉,後募資建廟。
本世紀40年代末因戰亂,寶泉庵宮殿遭毀,至1982年該鄉僑胞暨鄉中熱心人士捐資重新修建。
永寧城隍廟
位永甯城南門口。建于明代,經清道光十五年(1835)擴建,工程曆八年。清末又經鄉僑募資修整。
安海霽雲殿
古稱佑聖宮,祀玄天上帝。明嘉靖三十八年倭亂遭毀。隆慶間(1567~1572)安平士大夫耆老糾眾集資,重建三層台,築真武殿,匾曰“武當行宮”,相傳為湖北武當山一脈所傳。旁列四法師,座前鑄銅為祭器數千斤,以供香火。
重修後之霽雲殿有清翰林莊俊元撰寫之楹聯。宮殿高聳,建有18級石階,頂級與安海白塔尖齊高。
賴厝紫霄宮
在青陽賴厝村,為該族氏九世祖官拜諫議大夫賴鳳所主建。廟占地一畝,為四回廊宮殿建築結構,主祀玄天上帝。廟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經嘉靖年間及1980年兩度重修,於今香煙繚繞。
嶼頭慈濟宮
于青陽嶼頭村,為明嘉靖四十四年進士、累官雷州知府及兩浙、兩淮轉運使、四川參政之族氏七世祖洪國富所建,宮殿結構仿賴厝紫霄宮。占地七分,祀保生大帝。廟址尚存,近經重修。
石獅城隍宮
在石獅寬仁境內,建於清末。有兩進,兩邊各有廂房。前殿奉祀城隍,有正駕、副駕,後殿供七大巡。
石獅向無建城衛,城隍香火系來自永寧城隍廟,是以經常舉行謁祖活動。民國期間,謁祖、聖誕活動頻繁而隆盛,蜚聲閩海,聞名東南亞各地。南洋各埠華僑常返國參與法事盛會。
安海古廟
原名忠義廟,在安海東北隅寨埔,祀關夫子,亦曰武廟。建于明代而毀于清初“遷界”。康熙二十三年(1684)複界,複建於鼇美塔東。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光緒十五年複修。光緒二十三年改建現址,名“古廟”,內塑祀關夫子及張、趙二將。本世紀60年代像毀而廟存。
其他道教宮觀
地 址 |
廟 名 |
奉祀主神 |
建築年代 |
備 注 |
泉州城關 |
關嶽廟 |
關夫子 |
明代重修 |
廟中“充塞天地”匾額為明書法家張瑞圖題 |
泉州城關 |
城隍廟 |
城隍 |
|
城關有府、縣大小兩廟 |
永 寧 |
文祠(又名水書院) |
中奉:徽國文公
東祀:關聖帝君 |
清乾隆二十八年 |
所祀朱熹、關羽,通稱文武二聖 |
永甯寶蓋山麓 |
朝天寺玉皇閣 |
三世尊,各路真人,玉皇大帝 |
20世紀80年代新興建 |
|
東石鎮 |
嘉應廟 |
九龍三公 |
|
為紀念宋禦史魏天忠在漳州九龍嶺代瑞宗飲鳩盡節及其祖父為國捐軀而建 |
東石鎮 |
東石寨 |
關夫子大普公 |
|
|
東石白沙 |
鎮江宮 |
六姓王 |
|
|
東石塔頭附近 |
南嶽 |
南嶽帝君 |
|
|
安海鎮 |
城隍廟 |
城 隍 |
明 建 |
廟址多次遷移,現定址龍山寺東邊 |
安海鎮 |
媽祖宮(前為天妃廟) |
媽 祖 |
20世紀80年代遷址重建 |
明嘉靖辛卯建祀安海南門城樓,萬曆甲戌黃伯普募建於朝天境曰神龍觀,均為今宮之前身 |
安海鎮 |
昭惠廟 |
崇應,善利,廣福,顯濟星君 |
宋政和年間建,明清歷經興修 |
|
安海鎮 |
三公宮 |
三公 |
明嘉靖首建,清康熙遷建 |
明嘉靖戊午,安平闕姓三兄弟(某農)抗倭而死,裏人築樓於門城上祀之,康熙丁卯移建於打鐵巷 |
安海鎮可慕村 |
四王府 |
四王爺 |
|
1988年臺灣同胞曾組團專程來此行香 |
龍湖石龜許厝 |
寶月殿 |
玄天上帝 |
|
相傳雕刻該像木頭同於虎岫寺神像 |
龍湖前港村 |
真如殿 |
玄天上帝 |
清初建 |
原殿宇三進,倭患遭毀,清道光八年重建,本世紀80年代重修 |
龍湖埭頭村 |
鏡山宮 |
保生大帝廣淨尊王 |
|
|
青陽山 |
石鼓廟 |
三觀大帝順正王 |
宋嘉定間建 |
祀宋潮陽王志,明永樂敕封順正王 |
深 滬 |
聖 殿 |
玄天上帝 |
|
|
深滬土地寮 |
鎮海宮 |
七大巡 |
|
|
深滬寮內 |
深林寺 |
天上聖母 |
|
|
石獅容卿 |
靈秀宮 |
玄天上帝 |
|
原祀於靈秀山棲真寺,後遷址容卿 |
石獅後花 |
閻君公宮 |
閻羅王 |
|
|
石獅鈔坑 |
雙龍寺 |
釋迦牟尼、真人等等雜神均俱 |
20世紀80年代新興建 |
|
金井福全村 |
城隍廟 |
城隍 |
|
|
金井舊街 |
媽祖宮 |
媽祖 |
建於明末 |
|
池店常春村 |
對山夫人廟 |
蘇六娘 |
|
|
磁 灶 |
程坑宮 |
如來佛、關夫子 |
建于宋代20世紀80年代重修 |
|
永和英墩 |
日月大使廟 |
太子爺 |
|
|
永和英墩坑尾 |
飛瓦古忠廟 |
武安尊王 |
明萬曆年間建,20世紀70年代重建 |
安史之亂,許遠、張巡、雷萬春、南霽雲守睢陽殉難,設廟祀之 |
內坑柑市附近 |
國殤宮 |
祀明從熊尚知府 |
|
|
內坑街 |
東福宮
相公宮 |
田元帥 |
建於元代 |
田元師抗元殉身,人民祀之 |
內坑白安 |
城隍宮 |
城隍 |
|
|
內坑加塘 |
大大將宮 |
大大將、大大將夫人 |
|
|
羅山塘市村 |
柯坑堂 |
|
元延祐中建 |
|
福海堂 |
|
宋季建、永樂八年重建 |
|
規戒堂 |
|
元季建 |
|
洑田宮 |
|
宋季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