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晉江 »

晉江市石刻石雕

作者:佚名  來源:《晉江縣誌》1998.03.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晉江市石刻石雕

摩崖石刻

紫帽山崖刻

紫帽山位於紫帽鄉。清道光《晉江縣誌》載:“紫帽山在三十三都,距郡城西南五裏,常有紫雲覆頂,故名。”上有淩霄塔、金粟洞、金粟崇真觀、古玄寺、靈應岩、天湖岩、古元室、盤古洞、妙峰堂、金地院、保福寺、安福寺等寺廟,尚有石鼓、丹爐、試劍、棋局、仙掌諸勝跡,以及何炯、何喬遠、林欲棟,林欲揖等名人墓葬。周圍尚存摩崖石刻十余方,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淩霄塔的基座下有摩崖石刻一方,中刻“淩霄塔”三字,上款刻“乾隆丙午年重建”七字,下款刻“裏人莊文進書”六字,楷書,字徑0.26米。附近有摩崖石刻二方,一刻“秀供山群”一刻“宇水朝宗”,均為楷書,字徑0.26米。北面有摩崖石刻四方:一刻“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三方刻“心”字,下還刻一偈:“心”字一點在下者刻“提起萬般生,放下全無事。”另二個“心”下分別刻“三點如星現,一勾侶月斜,披衣從此出,作佛也由它。”“三界惟心妙理,萬物非此非彼,無一物非我心,無一物是我已。”

金粟洞有摩崖石刻一方,上刻“淳祐癸卯暮春之望,郡守顏頤仲約宗正趙師恕登紫帽峰,別駕訪廬同父幕椽林希逸俱”。系行書,字高0.12米。半山間還有一方,上刻“淳祐戊申重九,右汴趙師耕登高,子莆田卓渙偕子希逸速傳”。均為宋刻。

金粟崇真觀左右牆上刻有清朝諸葛璐詩,僧覺津刻石。詩曰:“紫峰虛洞雲影昏,石塔淩霄更出雲。禦書金粟字仍存,千載仙蹤不復聞。天高地迥雲根老,花落洞前渾不掃。夜深天宇絕纖埃,清風浩月披襟好。一枕洞中仙夢賒,洞天清曉鴉聲早。文叔住山幾多時,戶外無人餘荒草。神仙亦自有良朋,傳說書來洛陽道。”下款刻:“宣統庚戊端午裏人黃搏扶”。南面半山有“洞門”二字,字徑0.42米,山澗中有“聽泉”、“枕漱”、“化鯉潭”等崖刻,字徑均0.20米左右。

 

靈源山崖刻

靈源山,一名吳山,又名吳朋山,其頂高大而平,亦名大平山,上有靈源寺。位於安海鎮靈水村北。四周有摩崖石刻六方,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源山南麓一巨石依山而立,鐫刻楷書“靈壺天”3字。字徑0.25米,上款為“主人吳淳夫偕弟華京偶題”,下款為“乙未筍江周繼京仝□□□”。半山間還有1方,鐫刻“雲岫”二字,篆書,字徑0.55米。

靈源寺旁有宋建“師姑井”,井側崖壁上鐫“靈泉井”三字,楷書,字徑0.18米,落款“宋壬戊年”。寺後有雙岩,巨石壁立,左壁上鐫“步雲關”3字,楷書,字徑0.30米,距此關150米處還有一磐石,頂如平臺,鐫“望江石”三字,亦為楷書。均系明萬曆間吳可承題。

山絕頂一石面平似鏡,高二米餘,上鐫楷書“石鏡道人之塔”,兩側所鐫之文已漫漶不清。石鏡道人為宋代處士林知的別號,卒後葬於此。

 

靈秀山崖刻

靈秀山位於石獅南郊3公里處,有宋和明清摩崖石刻4方。此山原有空相院、海潮庵、淩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龍泉、青蓮池、濯足池、待月樓、君子石、盤陀石、靈蛇洞諸勝跡,現僅存空相院、方外亭和海潮庵。在方外亭下的崖石上刻有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七絕一首:“小小精藍亦自奇,一峰靈秀蘊幽姿。無緣細聽山僧話,太守偷聞只片時。”楷書,字徑0.12米。其旁還有明、清題刻三方。

 

福全城崖刻

福全城位於金井鎮福全村南,附近有明代摩崖石刻五方,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距城南150米處的元龍山南向的崖石上鐫楷書“天子萬”三字,字徑0.40米,其東側鐫楷書“元龍山”和“山海大觀”,字徑0.50米。城東200米臨海的崖石上鐫楷書“海山深處”和“桃源洞”,前者字徑0.12米,後者0.10米。

 

石壁山崖刻

石壁山,又名獅山,位於深滬鎮港阜村,上有摩崖石刻六方(包括碑記二方),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壁山因有巨石臨海高如石壁而得名。有崖刻“壁山”二字,楷書,字徑0.60米,年代莫考;“掃地澄清”四字,楷書,長0.80米,寬0.20米,無名氏題。還有明正德六年(1511)“大明封贈大理寺左評事王公暨太孺人鄭氏楊氏墓道”崖刻一方、清乾隆十九年(1754)儒林郎修石門路“功德碑”崖刻一方、乾隆三十年監察禦史占肯構“深滬即事五言排”崖刻一方,嘉慶二十四年(1819)“公禁”崖刻一方。據明何喬遠《閩書》載,此山原有石刻“深滬”二字,相傳為羅隱書,可惜早已湮沒。

 

正統崖刻

位於羅山鄉羅裳村北的玉髻峰,明正統十二年(1447)刻,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長2.12米、寬1.36米,正文10行,111字,楷書,豎排,記載當時該都年災、無征秋禾,先貸完納一事,為研究明代社會典章制度提供實物佐證。

 

永甯衛崖刻

永寧鎮鼇山上有一巨石,形似圓球,上鐫“鎮海石”三字,楷書,字徑0.82米,傳為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所題。其旁還鐫有“穿雲逕”,“浸月池”,均為行書。距鼇山2000米處的青山上鐫有“海天一色”四字,行書,字徑0.98米。

 

虎岫岩崖刻

位於永甯鎮塔石村虎岫寺後的崖石上,原有46方,多為歷代名人題詠。字體行、草、楷、篆均有,字徑大小不一,最大者為楷書“虎嘯”2字,字徑2.12米,其次是行書“林海蒼生”,字徑0.98米,可惜大多毀於採石者之手,僅存民國13年(1924)“孫大總統褒贈楊元勳修洛陽橋和辦學”題刻(楷書,149字)及行書“好行其德”、“裏黨觀型”。

 

畫馬石

位於羅山鄉羅裳村北玉髻峰下正統崖刻之旁,傳為唐末著名詩人羅隱所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閩書》載:“唐末羅隱乞食山下,山下人侮之,隱乃畫馬于石。每夜出食人禾,追之則馬複入石,山下人乃改禮焉。隱為畫椿系馬,馬不復出,今其跡猶潦然雲。”畫面長4.02米、高2.35米,為簡筆寫意之作。其下前側有一石,中凹如槽,外刻篆書“馬槽”二字。

 

歷代碑刻

大沙塘碑記

位於羅山鄉沙塘村,南宋嘉定二年(1209)立,系花崗岩石碑,長方形圭首,高1.20米、寬0.63米,碑額陰刻篆書“大砂塘”,碑文陰刻楷書“屬晉江縣聚仁裏二十六都。周圍一千八百餘丈、深九尺,灌田六百九十二石。嘉定二年五月□日立”。

 

重修清洋陂沿江斗門碑

位於青陽鎮王厝村北古陡門旁,明永樂十五年(1417)立。系花崗岩石碑,長方形,圭首,高1.4米、寬0.70米。碑文記載沿江斗門為雲庵祖師始建于宋嘉定二年,迨明永樂十五年冬,梅嶼洪克正與宗弟紿文等人募緣重新砌築。系斡緣謝秉佳、洪則中、林永淑、洪紿中所立。

 

青陽鄉約記碑

位於青陽鎮梅山鄉賢祠內,明萬曆十六年(1588)立,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花崗岩石碑,高2.62米,寬0.91米,長方形,篆額《青陽鄉約記》,字徑0.11米;正文陰刻楷書965字,字徑0.04米。為張瑞圖等18人共撰。

 

再借亭碑記

位於蚶江鎮石湖村再借亭內,明崇禎年間立。再借亭20多年前被毀,碑尚存。花崗岩石雕成,高2.71米,寬0.93米、厚0.16米,圓首。中陰刻楷書“再借亭”三個大字,字徑0.40×0.50米,兩旁陰刻正文,計179字。記載興泉沿海軍民感戴分巡興泉道曾櫻之抗倭等功績,求得崇禎皇帝詔令“再借”他守禦興泉之事,張瑞圖撰書,都指揮黃浮陽率哨捕隊兵立。

 

龍湖祈雨頌德碑記

位於龍湖鄉龍湖畔的龍王廟前,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立,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花崗岩石碑,高2米、寬1.02米,長方形,圭首。篆額《龍湖祈雨頌德碑記》正文楷書,18行,720字,記載泉州知府于龍湖祈雨事。還有雍正三年(1725)的《宮湖碑記》一方,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元年(1862)立的《重修龍王廟碑記》二方。

 

府憲

位於東石鎮塔頭村劉厝宗祠內,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立。花崗岩石碑,高1.86米、寬0.82米,長方形,圭首。碑額陰刻楷書“府憲”二字,正文記載泉州府調解塔頭村民械鬥之事,並以示禁。

 

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

位於蚶江鎮清海防分府內院,碑為抹角首,高2.82米、寬0.86米、厚0.18米。1967年“破四舊”時被打成兩截。197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下半截用於蚶江舊街廁所牆上,1976年再次普查時發現上半截,用於距蚶江一公里處的水利設施上,縣文管部門收集再立於原址。碑額篆書《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正文楷書,計518字。碑記後題:“嘉慶十一年歲次丙寅秋九月吉旦署理泉州府蚶江海防通判事長垣鄭奎謹撰,侯選教諭同安許溫其書”。該碑記載清代海防設置及蚶江與臺灣鹿港對渡一事,是研究清代海防及閩台關係之十分珍貴的實物依據。

 

摩崖造像

西資岩摩崖造像

位於金井鎮卓望山西資岩內,1985年10月11日列為福建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西資岩,又名大石佛寺。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卓望大石佛寺,在十五都西資岩,初建年代莫考。宋紹興十八年(1148)、明天順三年(1459)修,後廢。國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間,裏人陳起鳴、起彬以父遺命重建。”而《重修西資岩紀德碑》卻載:“相傳創始于隋唐間,歲莫可考。而石壁所鐫者曰,有宋紹興戊辰年,王圓、蔡婆養合七十千文助築寶殿。”(宋紹興戊辰為西元1148年)《西山雜誌》亦載:“隋開皇九年開發夷州,委工部尚書蔡祖德造卓望山馬嘶塔,遂鑿三世尊佛,造寺曰大石佛寺。”(隋開皇九年為西元589年。夷州今臺灣。)民國24年(1935)華僑捐資重修,1982年再修。

寺依山崖而建,崖壁雕鑿立佛5尊。中彌陀,高4.15米;左觀音、右勢至,各高4米;兩側護法神將,各高2.86米。寺兩旁30米處的岩石上,左雕踏龜玄武,右雕坐鯉觀音,20多年前被損毀,後經華僑捐資重修。三世尊佛,身披佛衣,姿態微俯,兩足立于下刻水波紋的蓮臺上,雕工古樸,形態莊嚴,線條流暢。寺傍有“泉南勝”、“佛國”等崖刻。

 

南天寺摩崖造像

位於東石鎮許西坑村岱峰山的南天寺內,宋代雕鑿。1985年10月11日列為福建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南天寺,亦名大石佛寺,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大石佛寺在安海城外東十裏許,未岩時,石夜有光三道,僧守淨異之,鐫彌陀、觀音、勢至三像,高六丈餘,旁有大石刻泉南佛國四大字,王梅溪筆也。”《西山雜誌》又載:“石佛寺,宋嘉祐元年(1056)始鐫石佛未竟,乾道四年(1168)成之。嘉定丙子年(1216)寺擴建。明洪熙、萬歷時重修,清兵、明兵交戰時毀。清康熙十年(1671)水師提督吳英捐俸重修,更名南天禪寺。”寺依山崖而建,崖壁浮雕一殿堂式佛龕,龕內鑿有石佛3尊,通高6.9米。中為彌陀,螺發,披衣露乳,胸有卍字佛號;東觀音,戴花冠,持淨瓶;西勢至,戴花冠,執經書。石佛身高均4.6米,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體型高大,豐腴瑩潤,神態嚴慈,是宋代泉州石雕藝術的瑰寶。寺內外還保存重修碑記四方,摩崖石刻四處。

 

鐵灶山摩崖造像

鐵灶山位於紫帽鄉浯潭村南,山麓有摩崖造像三尊、摩崖石刻十方,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尊佛像分鐫於三塊巨岩,身披佛衣,立於蓮花或浮雲之上,高2.1米。摩崖石刻分佈于佛像周圍,刻有佛經、咒語及“佛國”、“攀龍鱗,附鳳翼”等字,為楷書、行書二體。

 

草庵摩崖造像

草庵位於羅山鄉華表山麓,系宋代摩尼教寺遺址,內有摩尼光佛摩崖造像,元後至元五年(1339)改為石構。1961年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西山雜誌》載:“草庵寺,宋紹興十八年宋室趙紫陽在石刀山之麓築龍泉書院,夜中常見院後石壁五彩光華,於是僧人吉祥募資琢佛容而建之寺,曰摩尼寺。元大德時,邱明瑜航海至湖格,登摩尼寺,捐修石亭,稱曰草庵寺。”而清道光《晉江縣誌》載:“華表山,在五都,雙峰角立如華表然。麓有草庵,元時建,祀摩尼佛。”草庵於明正統十年(1445)、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民國12年三度重修,其前的龍泉書院被清兵所毀,直至近年華僑始捐資重建,改稱大華嚴寺。

草庵依山崖而建,石構,單簷歇山項。崖壁上鑿一圓形佛龕,內浮雕摩尼光佛。高1.5米、寬0.8米,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散發披肩,面龐圓潤,眉彎隆起,顎下兩條長髯,背後飾以毫光四射,風格與佛教迥異;更奇妙的是臉呈草綠色,手顯粉紅色,身為灰白色,系利用岩石中不同顏色精心構設,巧奪天工。現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摩尼雕像。

草庵周圍原有摩尼教咒語的崖刻,20多年前被毀,現僅存“萬石梅峰”、“梧澗”崖刻二方;庵記憶體有弘一法師撰書的《重興草庵石記》碑1方、柱聯四對以及一些題刻。

 

洞內摩崖造像

金井鎮福全村南有二巨石構成一洞,內有摩崖造像一尊,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洞廣4.2米,佛像雕鑿於崖壁上。垂耳,身披佛衣,胸有卍字佛號,兩手插於袖中,結跏趺坐於蓮臺上,形象古樸,具有宋代風格。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