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縣城、鄉鎮
縣城——青陽鎮
青陽鎮位於縣境北部,距泉州城區12公里,為城南要鎮。1951年春,縣治遷此,始為縣城。
1988年轄有二十一個村委會(56個自然村)、四個居委會。總面積27.80平方公里(城區面積約四平方公里),人口66629人(13455戶),其中城鎮居民19942人,大多為漢族。
該鎮因坐落於鎮北的青梅山之陽而得名。據考,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勞動。自古以來,雜姓相處。至西晉,有蔡氏入居。唐開元年間,此地為東石、安平的蕃商集行陸路的中間站。其時,蔡氏有七世孫五人,開設飲食店五間以方便旅人,行客讚譽,稱“青陽蔡五店市”,因而青陽有“五店市”的別稱。宋代以來,莊氏入遷,後來人丁興旺,鄉政大權為莊姓紳士所掌握。宋代青陽屬永寧鄉永福裏,元、明、清屬二十七都。據明萬曆十六(1588)年所立的《鄉約記》石刻(現存青陽梅山鄉賢祠內)記載:“吾青陽一鄉,合居二十七、八都之民,煙火不下數千,而附近之鄉累萬,然未易以繩束而一之也。”足見明代後期,青陽已逐漸形成為晉南的重要集鎮。清初,青陽人因受“海禁”和“遷界”政策所迫,輾轉流離,大量到南洋謀生,主要是前往菲律賓。目前,馬尼拉青陽華僑很多(據不完全統計,1988年青陽的旅外僑胞及港澳同胞已達7.1萬人),且設有莊氏宗親會。抗日戰爭勝利後,隨著僑鄉經濟的繁榮,一些僑胞集資于街道擴建,青陽遂成為初具規模的集鎮。成為縣城之後,其建設速度更快。新建的街道寬敞、平坦,店鋪林立,購銷兩旺。嶄新的外貿大樓、僑聯大廈、郵電大樓、新市場等建築群拔地而起。鎮西南樓房大廈,鱗次櫛比,商店、公園交相輝映,形成現代格局的新大街。
青陽地處平原,從宋代以來,“六裏陂”灌溉了這片土地,所以農業生產向稱發達。1988年有耕地二萬多畝。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番薯,其次有花生、大豆、大小麥、甘蔗等,糧食總產量達9152.65噸。
青陽鎮的工業以皮革、鐵器、乳品等為主。手工業以糖制蜜餞最為著名。從明代開始,這裏就製造蜜果。青陽源和堂蜜餞廠久負盛名,產品銷往國內外。1979年以來,各種經濟形式的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發展迅猛。1988年已有企業二百五十一家,主要經營食品、服裝、農機修配、汽車配件、五金工藝品等。其中,竹編、皮鞋、手套暢銷國內外。當年,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達1.1004億元。
青陽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汽車可達福州、泉州、廈門、漳州及縣境內各主要鄉鎮。
青陽是晉江文化中心。有中學二所、小學十九所,還有縣少年業餘體校、電大教學班、縣醫院、防保站、保健院、醫學研究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廣播站等。
青陽鎮主要名勝古跡有宋代的石鼓廟及明代著名書法家張瑞圖的讀書處——白毫庵,還有位於崎山的新石器遺址。
鄉鎮、農場
晉江縣鄉鎮一級除青陽外,還有安海、磁灶、陳埭、東石、深滬、金井、石獅、永甯、蚶江等九個鎮和池店、內坑、羅山、永和、龍湖、英林、紫帽、祥芝等八個鄉及西濱農場。
安海鎮
安海鎮位於縣境西南瀕海地方,是著名古鎮,為泉州海外交通要港之一。鎮政府駐館口巷。轄四十個村委會(八十三個自然村),四個居委會。面積67.66平方公里,人口100766人(19802戶),其中城鎮居民23828人。還有在海外的僑胞、港澳臺同胞1.5萬多人,均為漢族。
安海因地處“九十九曲”的石井江之濱,漢代稱為“灣海”。宋開寶年間(968~975_,唐安金藏之後安連濟居此,因易灣為安。宋為安海市,東稱舊市,西稱新市,屬開建鄉修仁裏。州官遣吏在此設卡榷稅,號石井津。建炎四年(1130)創石井鎮。元、明、清屬八都。明為安平鎮。嘉靖(1522~1566)後逐漸成為中國東南沿海私商國際貿易的中心港口。至清代,由於受“遷界”打擊,才逐漸衰落。民國8~9年(1919~1920),許卓然率領靖國軍一度據此自立“安海縣”。民國29年設安平鎮,民國33年改為安海鎮。1951年為第十三區;1958年屬安海人民公社;1965年01月恢復安海鎮;1970年07月,安海鎮、社合併為安海公社;1980年8月恢復安海鎮建制;1985年05月,安海鄉併入安海鎮。
全鎮共有耕地3.96萬多畝。農作物以番薯為主,其次有水稻、大小麥等。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12833噸。
新中國成立前,安海僅有電力、印刷、修配等幾家小型工廠。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辦起鹽業、粉末冶金、農業機械、化工、水泵、柴油機、玻璃、塑膠、建材、皮革、蚊香、竹製品等工廠,遂成為晉江主要工業基地之一。特別是柴油機、皮革製品及雄雞牌蚊香等暢銷海內外。1979年以來,機械鑄造、農機修配、電子、食品、磚瓦等鄉鎮企業大批湧現,“三資”企業迅速發展。1988年,鄉鎮企業共有609家,總產值達1.1365億元。
該鎮水陸交通方便,水路可抵廈門、汕頭等地,陸上除全省第一條僑辦公路——泉(州)安(海)公路外,還有公路通往官橋、東石、石獅、水頭等地。
安海為文明古鎮,孕育過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如宋朝被封為開國侯的軍事家高惠連,明朝的文學家王慎中、著名學者黃虞稷等。近現代出現了如許卓然、陳清機、許集美、施能鶴等一批革命家。教育事業發達,清光緒五年(1879)創辦鑄英義塾,後改為兩等小學堂,民國17年又創辦了養正中學。1988年全鎮有完全中學二所,小學三十六所,幼稚園二所,還有文化館、圖書館、廣播站等。
主要名勝古跡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俗稱五裏橋),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寺,還有星塔、靈源山上的摩崖石刻“步雲關”、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以及晉江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等。
磁灶鎮
磁灶鎮位於縣境西北部,是歷史悠久的陶瓷之鄉。鎮人民政府駐下官路。轄三十個村委會(七十一個自然村),一個居委會。全鎮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79464人(16365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港澳臺同胞1.4萬多人。均為漢族。
自南朝以來,此地開窯設灶燒陶制瓷,因而得名。宋屬開建鄉養能裏,元明清屬二都。民國33年為梅溪鄉。1951年為磁灶鎮,屬第四區,1956年並為磁灶鄉,1958年成立磁灶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磁灶鎮。
磁灶的陶瓷生產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已發現南朝、唐、宋古窯址二十多處。遠在南朝,磁灶就以盛產陶瓷而著稱於世。1949年10月以前,磁灶陶瓷業奄奄一息。新中國成立後,得到恢復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以建材陶瓷為主體的鄉鎮企業在磁灶遍地開花,成為泉州市主要陶瓷產區之一。陶瓷業的發展帶動全鎮工農業生產。198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1億元,成為福建省首批億元鎮之一。1988年有鄉鎮企業714家,總產值達1.2521億元。
全鎮有耕地36626畝,以種植番薯、水稻為主,其次是花生、甘蔗等經濟作物。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水利條件改善,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11866噸。果林收入可觀,尤以龍眼為主,常年產量達994.45噸,還有雜果368.45噸。
全鎮擁有中學二所,小學二十七所,衛生院一所,還有文化站、廣播站、電影隊等。
主要文物有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磁灶古窯址二十多處。
陳埭鎮
陳埭鎮位於縣境東北部。鎮政府駐四境街。轄二十七個村委會(七十四個自然村)。總面積35.6平方公里,人口65095人(12843戶),其中回民13685人。還有在海外的僑胞、港澳臺同胞1.5萬多人。
陳埭古為海灘,五代時,南唐觀察使陳洪進令軍民圍灘築埭,故名“陳埭”。初為軍屯,宋後為陳、倪、周、謝諸姓聚居地。元、明易代時,由於民族矛盾,便有丁姓回民避居其地。陳埭,宋屬永寧鄉永福裏,元、明、清屬二十七都。民國31年為三聯鄉。1950~1957年先後屬五區、涵阪區、七區、池店區;1958年屬蘇厝公社;1961年06月,從蘇厝公社分出成立陳埭人民公社;1984年起改建為陳埭鎮。
早在宋元時期,陳埭的農業水利、水陸交通、商業和文化就較發達。新中國成立後,工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陳埭境內除局部小丘陵外,大部是泉州灣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利於發展農業生產。1988年有耕地31563畝、灘塗1000多畝、水域4000多畝,盛產水稻、大蟶、蟶苗,是晉江著名的魚米之鄉。由於發展水利,糧食產量逐年增長,是年糧食總產量達24984噸。
陳埭鎮鄉鎮企業相當發達,1988年有廠家523個。以制鞋為主,是泉州市的鞋業基地之一。還生產服裝、塑膠、皮革,草編、竹編,刺繡也很著名,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是年總產值達1.5296億元。鄉鎮企業的發展,促進全鎮經濟的起飛,在1984年,陳埭鎮工農業總產值就超億元,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億元鎮。
該鎮有中學一所,小學二十六所。還有文化站、廣播站、衛生院各一所。
主要名勝古跡有丁氏祠堂、陳翁橋、吟嘯橋、適南亭等。
東石鎮
東石鎮位於縣境南部沿海丘陵臺地。鎮政府駐東石。轄三十二個村委會(五十五個自然村),5個居委會。總面積約54平方公里,人口81373人(16068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及港澳臺同胞2.7萬多人。均為漢族。
相傳漢代前後東石為佘族聚居地,建有“佘家寨”。東晉升平元年(357),尚書林開基蔔居於該寨東側,稱東石寨,“東石”因此得名,沿用至今。宋屬安仁鄉仁和裏,元、明、清屬十二都。民國29年設東石鎮,1952年仍為東石鎮,1958年成立東石人民公社,1984年起又改為東石鎮。
全鎮耕地38243畝。主要糧食作物有番薯、大小麥和水稻。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花生和甘蔗。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7197.75噸。漁業、鹽業也是該鎮的重要經濟來源。漁業以養殖海蠣為主,素有蠣鄉之稱,年產3000噸。養殖紫菜500多畝。有鹽場6個,年產海鹽25003噸。改革開放以來,該鎮的工業和鄉鎮企業有很大發展,地方國營紡織廠,煥發了青春。1988年產值達1415.7萬元,是晉江縣輕紡工業主要基地。是年全鎮有鄉鎮企業309個,以農機修配、建材、日用工藝等為主要產品,總產值達5999萬元。
東石水陸交通發達。民國21年安(海)東(石)公路開通,同時建造東石碼頭。水路北達上海、青島,南抵廣州,成為晉南重要水陸交通要地。1979年國務院公佈東石港為福建省21個港口起運點之一。1987年,300噸泊位和500噸泊位碼頭在東石建成。
該鎮有中學二所,小學四十所,衛生院一所。
主要文物古跡有唐代的龍江寺、東石寨、白沙古戰場遺址等。宋代的南天禪寺保存著五代陳洪進倡建的石佛浮雕及“泉南佛國”等摩崖石刻。
深滬鎮
深滬鎮位於縣境東南沿海突出部。鎮政府駐獅峰。轄十九個村委會(五十二個自然村)。總面積33.46平方公里,人口43243人(9718戶),其中漁民1萬多人。還有在海外的僑胞及港澳臺同胞1.5萬人。均為漢族。
深滬原稱“滬江”,港灣幽深。唐末,詩人羅隱曾于石崖上題下“深滬”兩巨字(已淹沒),於是改稱深滬。宋屬安仁鄉弦歌裏,元、明、清屬十六都。民國29年置深滬鎮。1952年為第十九區,1958年屬金井公社,1961年從金井公社分出成立深滬公社,1984年複為深滬鎮。
深滬鎮耕地14614畝,多屬沙質地。主要作物有番薯、小麥、花生等。有林地3000餘畝,果林地460多畝。為防治風沙為害,1958年引種木麻黃,在沿海營造5條防護林帶,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2043噸。
該鎮歷來是著名漁區,1988年全鎮有捕撈船230多艘,漁業產品年產達23702噸。養殖藻類129畝。是年,漁產值達4253.9萬元。
深滬鎮鄉鎮企業比較發達,以造船、織網、採礦、制衣等為主,年產值達270多萬元。近年來,“三資”企業發展迅速,每年賺取大量外匯。1988年有鄉鎮企業104個,總產值達3570萬元。
深滬鎮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尤其水運,北可達上海、青島,南可抵汕頭、廣州。
新中國成立前,該鎮僅有小學五所;1988年有小學十六所,中學一所,中心醫院及分院各一所。
金井鎮
金井鎮位於縣境東南端,是晉江縣著名的僑鄉之一。鎮政府駐金井。轄二十一個村委會(六十三個自然村),一個居委會。總面積56.27平方公里,人口52648人(12187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港澳臺同胞4.7萬多人。均為漢族。
金井地處濱海鹽鹼地。相傳古時候居民掘地為井,水質苦澀,後得一井,潮至而泉不染色,且味甘美,汲之不竭,故名金井。宋屬安仁鄉勸善裏,元、明、清屬十四都。民國29年設金井鎮。1951年為第十二區,1958年成立金井人民公社,1984年複為金井鎮。
該鎮三面臨海,鎮南的圍頭半島歷來是我國大陸東南海防重地。
全鎮耕地24121畝,以種植番薯、花生、小麥為主,近年來試種了沙參、肉桂等珍貴中藥材。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力營造防風沙林帶及建造噴灌工程,使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1988年糧食總產達3170.3噸。
該鎮沿海一帶海洋捕撈和近海養殖業不斷發展,是晉江重要水產基地之一。有機動漁船58艘,載重量792噸。近海以養殖海蠔、海帶、紫菜為主。1988年水產品總產量達5053噸。
除三個鎮辦農機廠外,還有汽車配件、制鞋、蚊香、小五金等一批鄉鎮企業。近年來,以制衣業為主的三資企業有很大發展。1988年鄉鎮企業294個,總產值達4812萬元。
境內有中學1所——晉江三中,前身為毓英小學,創辦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小學三十所,有晉南較大的醫院——金井醫院。
主要名勝有西資岩大佛寺等和金井革命烈士陵園。
石獅鎮
石獅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4公里,是全國著名僑鄉集鎮。鎮政府駐大侖街。轄31個村委會(七十四個自然村),四個居委會。總面積48.66平方公里(市區1.8平方公里),人口92361人(19686戶),其中城鎮居民25356人。還有在海外的僑胞、港澳臺同胞3.5萬人。均為漢族。
相傳,隋時其地有個“鳳凰庵”,庵前亭下屹立一對石雕獅子,故稱“石獅亭”。當時,該地是通往“東京”的大道,凡商旅途經此地,均以“石獅”作為路站標誌。順治年間,清朝為斷絕鄭成功的後援,強制衙口等沿海圩鎮居民內遷,施滔與蔡福全等相繼于“石獅亭”周圍興建店鋪,逐漸形成街道,地名遂稱為石獅。
該鎮宋屬安仁鄉弦歌裏,元、明、清屬十九都。民國29年設石獅鎮。1951年劃為第十四區;1958年屬石獅公社;1964年06月,恢復石獅鎮建制;1971年03月,石獅鎮、社合併為石獅公社;1977年04月,恢復石獅鎮;1985年石獅鄉歸併石獅鎮;1988年09月30日,石獅析出建市。
全鎮共有耕地1.7萬多畝,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大豆、花生等。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12176噸。
石獅是晉江縣主要工業區之一,有農機製造、化工、輕工、印刷、工藝、陶瓷等十多家社隊企業。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至1988年,有企業658家(不含個體企業),其中三資企業20多家。以服裝鞋帽、五金修配、塑膠製品、遊樂玩具、日用工藝美術為主,尤以服裝鞋帽、工藝美術著稱。同時,石獅的商業特別活躍,成為晉江縣對內對外經濟活動的重要視窗。僅出售港澳及海外華僑物資的商店攤販就達300多家,世界40多個國家的數百種商品湧進市場。1982年以來,又創建了以服裝為主的專業市場,共設服裝店鋪和攤位2700多個,就業人員6400多人。最高年營業額近億元,是福建省面向全國的十大商品專業市場之一,以其產品“洋、全、優、新”而飲譽海內外。1988年,全鎮鄉鎮企業年總產值達1.7739億元。
石獅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客貨班車可直通深圳、廣州、廈門、漳州、福州等地;石獅到泉州的日客班車有200多班次,是晉江縣僑鄉的交通中心之一。
該鎮文教事業也較發達。民國7年以來,石獅華僑相繼創辦愛群小學、民生小學、五社小學等;民國35年華僑創辦了石光中學。1988年有中學3所,小學32所。民國9年前後,石獅就有文明戲笙簧社、黎明社等群眾文藝團體,抗戰時期有抗戰話劇團、京劇團等。1988年有影劇院2座、衛生院1所。
主要名勝古跡有玉蘭橋及靈秀山等。
蚶江鎮
蚶江鎮位於縣境東北部沿海地帶,東部、北部均臨泉州灣。鎮政府駐蚶江村。轄17個村委會(25個自然村)。總面積38.7平方公里,人口41651人(8330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港澳臺同胞約7500人。
蚶江系泉州灣南的要隘。北宋元符年間(1098~1100),有沈氏居於此,命名為“沈江”,後來改為蚶江(此地自古產海蚶)。宋屬安仁鄉永寧裏,元、明、清屬二十二都。民國29年為蚶江鎮。1952年屬雙湖鄉,1961年6月由石獅公社析出成立蚶江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蚶江鄉,1985年改為蚶江鎮,1988年9月30日後屬石獅市。唐、宋、元時期,蚶江的石湖是古泉州對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明末清初成為鄭成功驅荷複台和抗清的主要基地之一。
全鎮耕地2.24萬多畝。糧食作物以番薯、水稻為主,還有花生和大豆。1988年糧食總產量6596噸。
漁業和海水養殖業為重要經濟來源。1988年有漁用機動船34艘,載重量達864噸。養殖業主要有蟶、花蛤、紫菜等,計達2700多畝。石湖“紅膏蟹”是該地著名特產。
蚶江的鄉鎮企業156家,以農機修配、水產保鮮、竹木製品、副食、日用品等為主。1988年總產值達5287萬元。
全鎮有中學一所,小學十二所。主要文物古跡有六勝塔(又名石湖塔)和明代抗倭壯士高三弟墓。
永寧鎮
永寧鎮位於縣境東南部濱海地帶,東臨臺灣海峽,南與深滬鎮隔海相望。鎮政府駐永甯村。轄19個村委會(22個自然村),1個居委會。總面積28.6平方公里,人口4.22萬人(8750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及港澳臺同胞2萬多人。均為漢族。
永寧,狀若鼇魚,別稱“鼇城”。唐、宋間亦稱“水灣”,又稱“水澳”,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及海防要地。南宋期間,為防外患,于此建水澳寨,官稱“永寧寨”,寓意永得安寧,因此得名。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為防倭患,江夏侯周德興於此建城,稱“永甯衛城”,為福建東南沿海軍事要塞。明嘉靖年間(1522~1566),俞大猷曾率軍民於此抗倭。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艦4艘犯我海域,被永甯“外高寨”炮臺轟擊。民國29年為永寧鎮。1951年為第九區,1961年成立永寧人民公社,1984年複為永寧鎮,1988年9月30日後屬石獅市。
全鎮耕地1.46萬多畝。主要農作物有番薯、大小麥、水稻和花生等。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1799噸。
永甯是晉江縣重要的海產地之一。全鎮有29個紫菜養殖場,9個海帶場,2個花蛤養殖場。還擁有機動船9艘、風力船數十艘。鹽業生產在該鎮也占重要位置,僅梅林鹽場面積就達3200多畝。
全鎮有鄉鎮企業93家,以造船、漁具、水產品加工及日用工藝為主。1988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3686萬元。
全鎮有中學一所,小學十七所,衛生院二所。
主要名勝古跡有永甯衛城遺址外高寨、鎮海石、石筍等。
池店鄉
池店鄉位於晉江下游南岸,縣境北部,與泉州市鯉城區隔江相望。鄉政府駐池店村。轄25個村委會(41個自然村),全鄉面積29.13平方公里,人口46539人(10083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及港澳臺同胞約2.2萬餘人。均為漢族。
池店在唐宋間稱為“砛石”,元更名“鳳池”,明宣德年間始名池店。宋屬永甯鄉和風裏,元、明、清屬二十九都。民國29年屬雙池鄉。1952年屬涵阪鄉,1958年屬蘇厝人民公社,1961年6月從蘇厝公社劃出成立池店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池店鄉。
該鄉地屬晉江下游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資源豐富,排灌便利。全鄉耕地面積23092多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番薯、大小麥等。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11793噸,是晉江縣的主要糧食產區之一。蘑菇、筍菜、蘆筍、蔬菜等多種經營是該鄉重要經濟收入。果品以龍眼為主,1988年總產量為573.05噸,是晉江縣龍眼的重要產區。
鄉鎮企業以農機、鑄造、機械修配和食品加工、傢俱製造等為主,計有373個,1988年總產值達4968萬元。
福廈公路穿越池店鄉西北部,泉(州)安((海)公路橫貫全境,交通方便。全鄉有中學一所,小學二十所,還有電影院、衛生院、廣播站等。
主要名勝古跡有留鄂公廟、溜石塔、大橋和御賜橋等。
內坑鄉
內坑鄉位於縣境西部的低山丘陵地帶。鄉政府駐宅內村。轄30個村委會(54個自然村)。全鄉面積約46平方公里,人口54376人(11719戶)。均為漢族。
該鄉以思母山、苦竹山、熊山、檳榔山和靈源山組成坑坳地帶,故名內坑。宋屬開建鄉仁孝裏,元,明、清屬六都。民國29年為內坑鎮。1951年屬第六區,1961年由安海、磁灶兩公社劃出部分地域組成內坑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內坑鄉。
由於該鄉地處低山丘陵,水利資源缺乏。新中國成立後大興水利,與南安縣合建石壁水庫,與磁灶鄉合建新安水庫,境內還有雙宅水庫,使80%以上的耕地得到灌溉。全鄉耕地2.872萬餘畝,以灰紅壤坡地居多。主要糧食作物有番薯、水稻、大小麥等。1988年糧食總產量為12082噸。經濟作物以甘蔗、花生為主。甘蔗種植面積達5000餘畝,年產量達2600萬噸,是晉江縣甘蔗的主要產區。
該鄉除縣辦內坑糖廠、白垵建材廠外,尚有農機、陶瓷、榨油、食品等鄉鎮企業228家。1988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3895萬元。
全鄉有中學一所,小學二十四所,還有衛生院、文化站、廣播站、電影院等。
內坑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安(溪)南(安)永(春)”與“晉(江)南(安)同(安)”遊擊區之一,解放戰爭時期為閩中主要遊擊根據地之一。
羅山鄉
羅山鄉位於縣境中部。鄉政府原駐梧桐村,1985年遷沙塘村。轄33個村委會(56個自然村),總面積52.40平方公里,人口7.474萬人(15407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及港澳臺同胞約2.2萬人。均為漢族。
羅山鄉境內的羅裳山,為泉(州)郡四大名山之一。相傳唐代著名詩人羅隱曾於此山行吟顯跡而得名。宋屬安仁鄉聚仁裏,元、明、清屬二十六都。民國31年歸屬羅裳鄉。1952年屬梅峰鄉,1958年成立羅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羅山鄉。
該鄉西北部為低山丘陵,東部系沖積平原。全鄉耕地37672畝,以農地為主。新中國成立後水利設施改善,使有效灌溉面積達2.4萬餘畝。糧食作物以番薯、水稻、大小麥等為主。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13964噸。經濟作物如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蔬菜等也有較大發展。
該鄉鄉鎮企業有462家,主要有塑膠、建材、工藝、機械零件加工及糧食加工等。1988年總產值達9208萬元。
全鄉有中學一所,小學二十九所,中心衛生院一所。
主要名勝古跡有草庵摩尼教遺址、紫竹寺及羅裳山的畫馬石等。
永和鄉
永和鄉位於縣境中南部。鄉政府駐永和街。轄24個村委會(60個自然村)。全鄉面積49.67平方公里,人口54052人(10555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港澳臺同胞1.8萬多人。均為漢族。
永和,取永結和好之意。光緒三十年(1904),永和街附近20多個僑村因民事糾紛導致封建械鬥,相持達四五年。後經雙方海外僑胞竭力調停,方告平息,為永結和好,僑胞籌資興建街道,名“永和街”。該地宋屬開建鄉仁孝裏,元、明、清屬五都。1961年由羅山、東石、龍湖三個公社各劃部分區域成立永和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永和鄉。
該鄉屬低丘陵臺地,紅壤居多,土質貧瘠,水源短缺。新中國成立後大力興修水利,山美灌區晉南電灌站主渠貫穿全境,條件大為改觀。全鄉耕地29048畝。糧食作物以番薯為主,還有水稻、大小麥等。花生、大豆、甘蔗為主要經濟作物。境內紅壤埔地1萬多畝,80年代農村經濟改革以來,大部分已辟為耕地,或造林種茶。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6467.4噸。
該鄉“花崗石”石料蘊藏豐富,特別是“603”花崗石料,花紋美觀,質地堅韌,產品遠銷香港、日本等地,年產值達1890萬元,是晉江縣石料主要產區之一。
鄉鎮企業219個,以輕工業和加工業為主。1988年總產值達5095萬元。
全鄉有中學一所,小學二十六所,衛生院一所。
主要文物古跡有許加弄村的圓通庵等。
龍湖鄉
龍湖鄉位於縣境東南部,是著名僑鄉。鄉政府駐中山街。轄有43個村委會(83個自然村),全鄉面積62.67平方公里,人口75752人(16346戶)。大多為漢族。
龍湖鄉以湖得名。“龍湖”是閩南著名的天然湖泊,沿岸總長20余裏。湖的南端露出兩礁,狀若龍目,中部稍彎長,形似龍軀;湖北交叉旁生,宛如龍尾,故有“龍湖”之名。新中國成立以前,百姓求生無計,迫于無奈,周圍10余村村民紛紛離鄉背井,出國謀生。如今海外僑胞及港澳臺同胞約有5.3萬多人,僑匯成為當地僑屬主要經濟來源。該鄉宋屬安仁鄉弦歌裏,元、明、清屬十七都。民國29年屬衙口鎮。1958年成立龍湖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龍湖鄉。
該鄉為沿海丘陵臺地。全鄉耕地41274畝,農地占33313畝。糧食作物以番薯為主,水稻、大小麥次之。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9601.75噸。花生為主要經濟作物,是晉江縣花生主要產地。著名特產“衙口花生”遠銷港澳、東南亞等地。
龍湖與虺湖同為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因其泥沙柔軟、水質甘美,所產魚類別具風味,尤其是鑲金邊的“龍湖鱉”,名聞遐邇,遠銷海內外。
1988年全鄉有漁業機帆船14艘,總噸位177噸,鄉鎮企業330家,以農具、鐵器、農機修配和日用工藝等為主。是年總產值達8790萬元。
全鄉有中學二所,小學四十二所,幼稚園二十二所,衛生院一所。
主要文物古跡有龍湖亭。
英林鄉
英林鄉位於縣境南部。鄉政府駐英林村。轄有17個村委會(41個自然村)。全鄉面積約29.8平方公里,人口38483人(7271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及港澳臺同胞約1萬多人。均為漢族。
英林鄉以駐地英林村得名。據傳,明末鄭成功部將洪天福據此山林地抗清,世稱英雄,故名英林。又因其地小山丘狀若搖籃,方言俗稱“烏籃”。宋屬安仁鄉勸善裏,元、明、清屬十四都。民國29年為英林鄉。1961年由東石、金井、龍湖3公社劃出部分地域成立英林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英林鄉。
該鄉多屬低山丘陵,耕地17925畝,多為旱地。糧食作物以番薯、大小麥為主。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3356.8噸。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是晉江縣主要花生產區之一。
1988年全鄉擁有鄉鎮企業228家,以石雕、服裝、抽紗等為主。境內花崗石儲量豐富,以質地堅韌、外形美觀而著稱,其產品遠銷國內外。1988年全鄉鄉鎮企業總產值達5480萬元。沿海海灘養殖牡蠣、紫菜1787畝,1988年總產量達596噸。
全鄉有中學一所,小學十九所,衛生院一所。
紫帽鄉
紫帽鄉位於縣境西北部,福廈公路兩旁。鄉政府駐塘頭村。轄12個村委會(22個自然村),總面積20.4平方公里,人口11944人(2267戶)。均為漢族。
紫帽鄉地處紫帽山南麓,故名。1960年創辦紫帽山農場,1984年改建紫帽鄉。
該鄉地屬低山丘陵,耕地6080畝,主要種植番薯、水稻、花生、大豆、大小麥等。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2460.1噸。由於地處丘陵,利於造林種果。全鄉果林面積15916畝,占全鄉面積的52%。森林覆蓋率為54%。果樹以龍眼為主,還有柑桔、荔枝、楊梅、桃李等雜果。1988年果林總收入達499.2萬元,是晉江縣水果的主要產地。林木以相思樹、馬尾松為主。80年代以來又引進亞熱帶的橡膠樹,試種成功,面積達200多畝。
鄉鎮企業有農械廠、殼灰廠、蜜餞廠、石料廠、糧食加工廠等40家,還有養豬場12個。1988年總收入達1467萬元。
全鄉有中學一所,小學六所,還有文化站、廣播站和衛生院等。
紫帽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主要名勝有唐代建的金粟洞和明代建的淩霄塔。
祥芝鄉
祥芝鄉位於縣境東部濱海突出部。鄉政府駐伍堡村。轄28個村委會(38個自然村)。總面積43.86平方公里,人口7.063萬人(13559戶)。還有在海外的僑胞、港澳臺同胞1.1萬多人。均為漢族。
相傳古時河南洛陽蔡氏航海蔔居於此,宗祠庭苑、古松生芝草,村人引為詳瑞之兆而稱“祥芝”。宋屬安仁鄉永寧裏,元、明、清屬二十一都。民國29年為祥芝鎮。1952年屬雙湖鄉,1961年成立祥芝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祥芝鄉,1988年9月30日後屬石獅市。
該鄉三面臨海,海岸線蜿蜒曲折,境內丘陵起伏,是個農漁結合的鄉。全鄉耕地2.4萬餘畝。糧食作物有番薯、大小麥。經濟作物以花生、大豆為主,是晉江縣花生主要產區之一。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3836噸。
祥芝鄉是晉江縣主要漁區之一。有機動船184艘,載重量5889噸。捕撈範圍北至舟山,南到臺灣海峽。還發展海水養殖,種殖蟶、花蛤、紫菜、海帶等,是全省養殖紫菜的重要基地之一。1988年漁業總收入達1.5242億元。
1988年有鄉鎮企業323家,以造船、修船、織網、水產保鮮、水產品加工等為主,總產值達4050萬元。
全鄉有中學1所,小學二十所,還有衛生院、文化站、廣播站等。
西濱農場
西濱農場位於縣境東北部。該場原系海灘荒漠之地,抗戰勝利後,由國民黨泉州保安團團長林夢飛組織圍墾。因緊鄰西濱村,故名。
新中國建國初期,在此創辦勞改農場。1952年引入金雞水庫的水沖滌鹽鹼地,始適於種植水稻。1955年改為國營農場。1988年轄4個村委會(1個自然村),總面積6.4平方公里,人口1207人(299戶)。均為漢族。
該場劃分為4個分場。耕地面積2248多畝,盛產水稻。年畝產達噸糧,1978年糧食總產量達1850噸,曾獲全國紅旗農場的光榮稱號。1988年糧食總產量達1630.55噸。
場辦有釀酒、綜合食品、糧食加工、塑膠、機械修配等廠。1988年總產值達548.5萬元。
著名的“西濱米酒”系該場特產,名聞遐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