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境域析變
晉江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下游。東經118°24′~118°46′,北緯24°30′~24°54′。東瀕臺灣海峽,西接南安縣,南與金門隔海相望,北鄰鯉城區。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7公里。總面積809.24平方公里。建縣時境域包括今惠安縣、鯉城區。宋代兼轄澎湖島。後幾經析變形成今晉江縣域。
開元建縣
據清道光《晉江縣誌》記載,晉江之名“以晉南渡時,衣冠避此者多沿江而居,故名”。西晉末年,北方士族為避兵燹,紛紛南遷,部分在今晉江兩岸定居,勞動生息。晉江之名,即始於此。建縣時遂以江名命縣。
唐初,晉江一帶屬南安縣地。景雲二年(七一一),改武榮州為泉州(即今泉州),屬閩州都督府。州治無縣,刺史馮仁知以此為由,呈請置縣。於是在唐開元六年(七一八),析南安縣東南部設置新縣,即為晉江縣之始建。縣治在今鯉城區內,州縣同城而治。
析置惠安縣及澎湖隸屬演變
宋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析晉江縣東鄉十六裏新置惠安縣。乾道七年(1171)汪大猷知泉州時,在澎湖置兵立戍,隸晉江縣,澎湖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故宋代趙汝適《諸蕃志》記載:“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析澎湖島隸屬臺灣府。從此晉江縣域相對穩定。據清道光《晉江縣誌》記載:“縣治附郭,東至惠安縣洛陽橋北界二十裏,西至南安縣潘山市界八裏,南至大海圍頭百三十裏,北至左仙遊,右永春白虹山分界處,亦百三十裏。東南至大海八十三裏,西南至南安縣赤湖村界三十裏,東北至惠安霸頭二十五裏,西北至南安縣夾嶺界一十裏。東西廣二十八裏,南北袤二百六十裏。”
安海縣置廢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晉江貼堂縣丞移駐安海,設分縣。宣統三年(1911)十一月七日,安海人民拆毀分縣衙門,分縣廢。民國元年(1912)02月02日,安海再設分縣。民國04年08月,分縣改為縣佐。民國08年10月12日,晉江民軍(靖國軍許卓然部)以安海為政治中心,劃部分晉南地成立安海縣。其轄區東至海,西至南安溪尾雙溪口,南至水頭返頭鄉,北至泉州順洲橋。民國09年民軍改編後取消安海縣。
析建泉州市
1951年01月,析城關區和第四區的浮橋、王宮一帶設立泉州市(今鯉城區)。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批准,晉江縣人民政府於04月17日遷駐青陽鎮。
1958年09月,劃臨海、東星二鄉及石霞鄉部分歸泉州市管轄。
1971年01月,劃晉北的羅溪、馬甲、河市三公社和雙陽農場歸泉州市。
1988年09月30日,劃縣東石獅、永甯、蚶江三鎮和祥芝鄉為石獅市的行政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