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晉江 »

晉江市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作者:佚名  來源: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晉江市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朋山嶺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朋山嶺廟》載:

“朋山嶺廟,在朋山嶺格。

《閩書》抄:神姓名失傳。前朝勅封靈感威惠尊王。元.至正(一三四一~一三六八年)間,泉有警,神兵顯於廟隘,旗幟森羅,鈕鼓聲震,賊懼宵遁。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間,廟旁火,延燒神洎夫人二像煙焰中,進輦及庭不毀。眾異之,鼎新廟宇。朋山在郡西北,木星聳峙。有儒朋氣象,其神必聰明正直而壹,靈感固宜。而姓名無可考,蓋世數綿邈,文獻難征矣。

按:大、小陽山為朋山,此去大、小陽尚遠,當稱朋山嶺。舊志但言朋山,非。”
明心寺(護安寶林明心院)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明心寺》載:

“明心寺,在(晉江)二十六都濯纓塘之西。

《八閩通志》:唐.天祐(九○五~九○七年)中,觀察判官宋駢宰晉江,始建墓庵,名護安寶林明心院。五代.唐.同光三年(九二五年),圮于水。駢子起居舍人仁魯等改蔔於舊址之前灣,仍立駢祠堂於其中。北宋.嘉祐四年(一○五九年),駢元孫大理評事瑜、泉州司理法璋等重修,駢之來孫並為記。明.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年)重建,明年改為寺(明心寺)。後廢。”

 

平坑糶糴廟

位於晉江東石鎮區往北三公里平坑村前,祀護國聖王李寬。

始建於明代,從泉郡糶糴廟分靈到平坑村,奉護國聖王李寬為保護神,冀“行善為榮”成為美德。

明末,鄭成功軍與清軍倒橋之戰時被毀,清.乾隆間重建。因規模小,構築簡陋,一九九三年年又由村民集資重建。坐北面南,二落三開間硬山頂式磚、石、木結構,占地面積二百平方米。

殿中兩大石柱鎦金楹聯:“廣平施眾德,糶糴利民生。”

漳州薌城西郊的下陂村霞陂庵和附近西磘村的靈順廟,也都供奉有廣平尊王李寬。可能與該地盛產稻米,祈望公平交易有關。

 

寶泉庵

俗稱“庵宮”,位於晉江市深滬鎮寶泉街北端。始建于唐,原有前後三進殿堂,後廢,二十世紀八年代重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崇真寺》載:“崇真寺,在十六都郡城東南三十裏石壁山中。寺旁有寶泉庵。庵左無蚊蠅,傳為唐.羅隱所讖。今廢。”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石壁山》載:“石壁山,在深滬村,亦名獅山。……山有崇真寺,旁有複井。左為彌陀山,下有天竺井,水甘,旱不枯。右為青山,有市心保井,亦名寶泉,遂以名庵。庵左無蚊,亦以為隱讖雲。”

寶泉庵原本佛道並祀,後來專祀從臺灣學甲分靈來的吳真人。庵中有從臺灣收集到的藥簽數百支,分為內科、外科、兒科、眼科等科目,供信眾蔔求。這些簽方包括中藥、食物、青草藥、符水四類,以中藥簽方比例最多,食物簽方次之,多為明、清以前古方,劑量較輕,藥性平和,以培根本而治標。

 

忠顯廟(保安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忠顯廟》載:

“忠顯廟,在三十八都城東五裏許。祀唐.前鋒將劉行全。

淳佑《志》(《泉州府志》):行全,光州固始人,從王緒至泉;緒忌而殺之。後刺史王潮為建廟,並祀同死事者三人。

北宋.宣和(一一一九~一一二五年)間,郡守陸藻修。

初名保安,南宋.建炎(一一二七~一一三○年)間監察禦史林之平奏易今額,後封靈佑侯。

有黃聖公者,名世璁,以孝聞,歿附祀於此。”

 

安海忠義廟

又稱關夫子忠義廟。原建于晉江安海東城角,清初遷界廟毀,複界後重建于安海大街鼇美塔東。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關夫子忠義廟》載:

“關夫子忠義廟,原在安海東城角,即今寨邊。

明.嘉靖甲子(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倭寇至。神顯英靈,馳馬縱刀殺賊。賊退縱焚,反風滅火。

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間,募修廟門,匾曰‘忠義廟’;二門匾曰‘海邦雄鎮’。左右兩石華表。

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間遷界,廟毀,負像逃郡城承天寺內東畔。

今舊址猶存廟石及東西兩坊柱。

康熙甲子(康熙廿三年,一六八四年)複界,暫建廟於大街鼇美塔東,仍其名曰‘忠義’。

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重修。”

 

泉郡忠義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忠義廟》載:

“忠義廟,在府治東鳳山麓。南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間,宗室趙汝錫建。

舊祀漢.關公羽、唐.張公巡、許公遠,後複增祀宋.嶽公飛、文公天祥、陸公秀夫、張公世傑、蘇公緘、趙公昂發。”

 

霽雲殿

(佑聖宮、玄武殿、真武殿)

位於晉江市安海鎮東北側聖殿境,是古泉郡八都安海鎮都主。

“安海霽雲殿,古稱佑聖宮,因祀奉玄武上帝,又被稱玄武殿”(《安海志》)。宋.真宗時改尊真武上帝,又稱真武殿。

清.道光《晉江縣誌》記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霽雲殿》載:

“霽雲殿,在安平。古名佑聖宮。

【霽雲殿始建年代無考。古老相傳,此廟建於五代,閩王.王審知為子治病,畫祀帝君像,果見效,即令立廟祀之。】

明.永樂間,海上一片浮槎隨潮往來。裏人取雕真武上帝像,而金其身,額曰‘江南第一靈壇’。

【《安海志》載:“明.永樂(一四○三~一四二四年)初,海上浮一木,隨潮而入,潮退不去,裏人取以塑帝像,而金其身,靈星煊赫,遐邇瞻依。漳人盜取以去,乃以香木代之。”】

嘉靖己未,倭寇廟毀。

【《安海志》載:“明.嘉靖己未(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遭倭亂,殿毀。”】

隆慶間,柯實卿作募疏,化蔡經地為檀越,砌三層台,構真武殿,匾曰‘武當行宮殿’。

【《安海志》載:“明.隆慶間(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士大夫耆老,糾眾醵金,在蔡經之地為檀樾,建三層台,結真武殿,匾曰‘武當行宮’”。

帝列四法師,座前鑄銅為祭器,以供香火。

霽雲殿有明代進士柯實卿撰寫的碑記。】

下有鐘鼓樓台,山門匾曰‘霽雲別界’。舊有鐘千余斤,蔡廉扛匿,鄉紳黃菊山究還,萬曆三十一年(一六○四年)添鑄新鐘。

國朝(清)·順治一十八年(一六六一年)遷界,廟毀。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一六八四年)複界,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年)仍舊地重建。”

補記

霽雲殿殿宇高聳,建有十八級石階,拾級而上,頂級之高度與鎮南白塔頂尖齊,為安海鎮區內最突屹高聳之殿宇。

原有山門,上有“霽雲別界”四字;殿前西門坊上,也有“路入天臺”字樣。門、坊均已無存。

有清代翰林、書法家莊俊元書寫的柱聯:“元武不足當也,眾星共環拱之。”

殿內有兩頭形態怪異的石獅,人立站在基座上。這兩頭石獅與平常所見石獅的模樣、神態有很大差別,頗似金門的“風獅爺”。尋常所見的石獅四肢蹲伏,而這兩頭石獅卻作人立狀;此外,尋常石獅常常口中含珠,而這兩頭石獅中的一頭卻將珠抱於懷中,另一頭則揣他物。兩獅神情微妙,若笑若思,雖然靜立,卻又給人跳脫活躍之感。這兩頭石獅歷史較為久遠,但究竟何年何月所雕刻,不得而知。專家認為,霽雲殿這兩頭石獅應與金門的“風獅爺”頗有淵源。

從明.永樂年間開始,安海霽雲殿龍王爺每年端午節都舉行採蓮歌舞《唆囉嗹》活動。

在泉州灣,濱水而居的鄉鎮都與安海霽雲殿結了神緣,而分香到泉州義全宮、深滬崇真殿、南安水頭上帝宮、晉江羅山梧桉節上帝宮。他們的信奉者都定期來安海霽雲殿拜聖謁祖。還分香到臺灣、金門、澳門、南洋群島。

 

瑞豐殿

屹鎮晉江市安海鎮塔兜榕樹傍,祀奉宋末元初理學家邱葵,俗稱“邱王爺”。其全稱為“泉郡瑞豐殿代天巡狩邱王府正堂”。

明.洪武十七年甲子(一三八四年)季春,安平塔兜村鄉學究陳藝堅平素崇奉釣磯翁 邱葵,始從同安馬巷一邱氏畫家索取一副邱葵畫像於塔兜村祖庭供奉。

迄崇禎七年甲戌(一六三四年)季春,陳藝堅七世孫鎮遊捐題,對其庭宇全拆卸重新起蓋,遂成歇山式土木構造,邱王爺聖像亦重新裝鑾。爾後香火漸盛。

曾先後分爐至金門東蕭村湧源廟、西山前村聖候廟、鳳翔村宏德宮以及臺灣、金門和東南亞僑居國等地。

 

福林寺

位於晉江市龍湖鎮檀林村。始建于清.同治五年(一八七九年)。

占地面積一千平方米,建築面積七百七十六平方米,分前、後兩殿,寺宇寬廣莊嚴、華麗壯觀。前殿為三寶殿,飛簷筒瓦。後殿為現代建築,三層樓房;一、二層分別供奉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頂層為藏經閣。

寺前一方花圃,六十年前弘一大師贈送傳貫法師的一株罕見的紅菊花仍然生機盎然。

左側一方池塘內植荷花,池上架一條拱橋,寬一米多,長三四十米,建築精緻典雅,名八角橋,俗稱“三代橋”,系一家愛國華僑祖孫三代出資修造的。

福林寺近代有多位名僧前來駐錫。南山律宗一代宗師弘一四十年代來福林寺寄錫,緊隨其來的有:曾經提借大量黃金支持中共泉州地下黨作為活動經費的廣空法師,有後來到新加坡弘法業績卓著的傳貫法師。近代著名文學家豐子愷專程來寺參謁弘一大師,並為其畫像。名僧轉道一九四一年三月募資鼎新寺宇。原開元寺住持妙蓮法師曾長期駐錫福林寺,並且在此“閉關”修持三年。

福林寺楹聯引人注目。弘一大師親筆撰題的聯句很多。這些楹聯或直接署名“弘一”或署名“一音”。如“勝福無邊豈惟人天福,檀林安立是謂功德林”,橫披“離垢地”,這副楹聯暗藏了兩個“福林”;又如“福德因緣一一殊勝,林園花木欣欣向榮”;還有“無上勝妙地,離垢清源園”等等,琳琅滿目。

 

紫竹寺

位於晉江市華表山麓,距草庵只兩公里之遙。相傳始建于隋朝,唐時遷建於半山,明.洪武年間又遷今址。

寺坐北朝南,由拜庭、正殿、大殿和廂房組成,占地一千多平方米。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間,單簷歇山頂。寺記憶體有唐代石爐兩個、明宣德銅佛一尊、印度漢白玉佛一尊,還有宋代石柱礎一個和石塔、石經幢構件各一件。這些文物是研究閩南佛教史之實物佐證。

紫竹寺門楣上鐫有“紫竹禪寺”四字,是蒼勁的行草。楹聯為:“紫竹初出岫,竹雀才歸巢”。殿中還有弘一法師一對楹聯:“見一切佛,升無上堂。”

近年又新建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殿。

 

保福寺(尊勝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保福寺》載:

“保福寺,亦在龍首山麓。

南唐.保大七年(九四九年),僧雪證建,初名尊勝。

北宋.建隆三年(九六二年)毀。

元.元統(一三三三~一三三五年)間,僧定山重建,改今名(保福寺)。尋複毀。

明.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年),僧遠山重建。

成化十八年(一四八二年)修。

今廢。”

 

奎光閣

位於晉江市安海鎮聖殿境緊依霽雲殿西側。

安海明代有兩座文昌閣,均毀於清.順治十三年丙申(一六五六年)遷界浩劫。清·道光十五年乙未(一八三五年),安海文人柯琮璜上京赴考返鄉後,與其弟柯琮琪倡議新建文昌閣。於是偕金墩州、黃元禮、型厝生員顏際昌,捐資鳩工,蔔地於霽雲殿西側興建。中堂塑五文昌夫子(大魁夫子、朱衣尊神、金甲舍人、賚榜神、捷報神)像。堂前築廟門,上懸匾額曰“奎光閣”,取“五星聚奎,文光射鬥”之義(“奎”為二十八宿之一,俗稱“魁星”)。

此後又建東廳“熊太守祠”,祀明代熊太守等明、清兩代先賢,額曰“崇德報功”。又建西廳“地藏王廟”,供地藏王菩薩。

十二年後,又由柯琮璜出資及勸捐鋪石庭,進一步彩繪裝修而完工,“規模巨集聳,氣勢光昌”。

建成後,曾作為安海“小文廟”,內設書院、學堂。

經百餘年來多次改建維修,奎光閣已有不少變化,名雖稱“閣”,卻為單層,原有五文昌夫子等塑像早已蕩然無存,現僅存中堂、東西兩廳廂房(配殿)等。

 

南天寺

始建于宋.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年),初號石佛岩,亦名大石佛寺。清.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定名南天寺,位於晉江市東石許西坑東岱峰山南麓。一九八五年十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安海城東大石佛寺》載:

“安海城東大石佛寺,在安海城外東十裏許。

未岩時,石夜有光三道,僧守淨異之,鐫彌陀、觀音、勢至三像,高六丈餘,旁有大石,刻‘泉南佛國’四大字,王梅溪(王十朋)筆也。

《閩書》雲:‘近地有青石塔。宋志謂:青石山,巨石峙,平野廣袤數裏。高十數丈,民遇旱,禱雨其上。’”

沿革

據《閩書》和《泉州府志》載:“未岩(未建石佛岩)時,石露夜光三道。宋.嘉定中,僧守淨鐫彌陀、觀音、勢至三尊。”

清.康熙三十八年提督全閩陸師軍務統制水師吳英捐俸重修並撰寫的《重興南天禪寺碑》:“宋.嘉定丙子一庵守淨師過此,夜見峭壁燦光三道,是山萃眾嶽之靈,遂募鐫彌陀、觀音、勢至三尊,建造殿宇,因就石佛為號……”

《西山雜誌》說得更加具體:“石佛寺,宋.嘉祐元年(一○五六年)始鐫石佛未竟,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年)成之,嘉定丙子(一二一六年)寺擴建。”

據《安海志》等載,石佛雕成後,即依崖壁建造濱海梵宮南天寺,遂曰“石佛寺”。後代屢有興廢。

元.順帝.至元四年(一三三八年),南天寺廢,遂即重建。

明.永樂年間(一四○三~一四二四年)殿宇丘墟,及明.成化己酉(一四八九年)始複新構。

嘉靖毀於兵,明.黃鳳翔於《岱峰山石佛寺》一詩中,有“百年勝跡已蒿萊”之句,黃伯善于《石佛寺一律》中,亦有“古石無光纏紫蔓,殘碑半滅臥蒼苔”之說。

萬曆三十一年(一六○三年)重建。

清.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將軍吳英重建,並取泉南佛國之意,始更其匾額曰“南天佛寺”。

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又多次重修。

宣統二年(一九一○年)重葺觀音亭,並修建石路。

一九六一年翻修屋面、油梁畫棟;一九八三年全面修葺,增建山門、接待室、石路等。一九九七年修建“岱山觀園”,占地六百五十平方米,園中有放生池,池中有涼亭,一徑回欄曲橋通往其中,園內廣植花草,姹紫嫣紅,綠茵滴翠。一九九九年,寺埕外擴八米,埕緣壁牆用條石與亂石砌就,兩旁造有石梯,可從路下沿梯拾級直上寺院。山上及半山建有七座形態各異的涼亭隱現於綠叢之中。觀音亭前,有一棵數圍的刺桐古樹,與半坡山門前的百年古榕為伴,迎迓遊客。

石佛

石佛精雕細鐫在石岩崖壁中間,外緣浮雕一殿堂式佛龕,高七米,寬十六米。石佛均高六米,寬三米。尤其是一石三佛,三佛共一龕,背有護光等特點,為泉州地區所罕見。三尊石佛,體型高大雄偉,平腴瑩潤,神態溫和慈善、形象逼真,是乃精雕細琢,構思精妙,比例準確,雲石生輝,富有唐代雕刻手法的風格餘韻,應是宋代繼承唐代石刻藝術風格的作品,也是泉南難得的石窟摩雕。

正中雕阿彌陀佛,盤腿端坐在二米高的蓮花座上,頭挽螺髻,鼻直高隆,兩耳垂肩,兩眼平視,眼角上斜,口唇上薄,嘴角微深,披衣露乳,右臂半露,胸前刻有“卍”字佛號,腰間緊系念珠,衣褶粗獷,雙手相疊端放腿上,不露足趾。觸目所感,威嚴而又兼文靜,魁偉又顯慈祥。

左側刻觀音菩薩像。頭戴花冠,右手前屈,掌持淨瓶,左手上彎,手掌向外,面形比彌陀略窄。

右側刻勢至,頭戴出緣雲片花冠,左手前曲,手執經卷,右手上彎,手掌向外,氣勢雄偉,神態溫和。前中有一小佛與寶瓶,身著寬袖大衣,袒胸,披巾向外飄垂。

三尊造像相隔一米,彌陀兩內側,浮雕一對神采飛揚的蟠龍石柱。龍首在上,龍尾在下,一伸向東側,一伸向西側。龍首之上雕出斗拱,承托簷蓋,構成佛龕形狀。

三佛巨型石佛龕左右尚有二尊未鐫就的粗勒頭像,左為韋馱,右為諸天。二者乃佛之護法尊者。傳說在勒韋馱胸部時,血自石中注出,遂歇,後來泥塑站立之姿,求之靈驗,成為寺主祀神和香客朝拜求卜的偶像。

規制

寺分山門、前殿、大殿及廊廡齋舍等部份,占地面積約一千平方米。

殿前有占地約一千平方米的水泥庭台。站在庭前,東石鎮全景一覽無遺。庭臺上有幾株參天古木。

大雄寶殿三開間四進深,脊高近十八米,重簷歇山頂磚石木混構。寺廟就構建於石壁之下,既為三尊石佛擋風遮雨,又令芸芸眾生有一處頂禮膜拜的處所。

寺之前殿東祀伽藍菩薩,西奉達摩祖師。

寺內多有匾額楹聯。

殿門高約十米,橫懸一匾,上書“南天禪寺”,字體雋逸,氣勢逼人,是書法上品,系清朝著名將軍吳英所題。

明.詩人黃伯善題刻的聯文最佳,其聯雲:“寂寞空門不貪金色相,慈悲菩薩原是石肝腸。”

匾額中,又推清.乾隆間狀元及第福建陸路提督馬負書題的“自在佛”擘窠大字為最好,其書渾厚蒼勁,與這座巍巍大寺合起來,相得益彰。

整座寺宇構築精緻高昂,前後綠樹成蔭,雖無“深山藏古寺”之幽邃,但飛簷龍吻,隱現於萬綠之間,倒也饒有詩情畫意。

登上岱峰山頂,俯瞰東石港,煙波浩渺,風帆點點;極目遠眺,可望隔江石井鎮、水頭鎮。揚子、鴻漸、覆鼎諸山環列為屏,水光山色,淺藍深黛,一脈如畫。

摩崖石刻

寺右大摩崖一坪, 石色暗黑如墨,多刻名人雅士題詠詩詞。

西側巨岩石坡上刻有“泉南佛國”四個大字,字徑一.七米,遒勁灑脫,據說是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所書;另一說乃出自僧人釋守淨(即一庵淨師)之筆。

清.光緒間泉州知府李增蔚題刻“嵩嶽降神”四字于南側,筆力粗壯豐潤。

寺左岩上有圓石一珠,中鐫“寶藏”二字,未落款。

這些崖刻都集中在同一石坡上,互相輝映,自成一獨立景觀。

寺內石壁上有僧鐫一“心”字,“心”中一點放一旁,題雲:“放下全無事,提起千萬端”,頗富禪意。

詩文

明.黃鳳翔在萬曆年間“以養親歸”之時,即南天寺毀於兵而又重建之後,寫下《南天寺》一詩:

 “百年勝跡已蒿萊,此日蓮宮法象開。

  寶佛遙從蔥嶺下,山僧夜夢宰官來。

  廚鄰香積分齋供,步到丹梯俯化台。

  欲問禪房何處是,夕陽空促筍輿回。”

注釋--蓮宮,即佛寺。法象,諸佛之寶象。蔥嶺,舊時對帕米爾高原和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脈西部諸山的總稱。古代中國與西方之間的交通常經由蔥嶺山道。舊說以山上生蔥或山崖蔥翠而得名。宰官,舊指縣令,也泛指官員。《觀世音經》:“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香積,佛寺的廚房。化台,高僧坐化的地方。筍輿,即竹轎。

明.詩人黃伯善有七律一首紀勝:

 “步出津亭一水東,閑雲斷處見孤峰。

  白草紅蓼江天淨,曲徑叢林野寺通。

  海氣侵階晴亦雨,潮聲著樹晚多風。

  遊人不是悲秋客,萬裏關河眺望中。”

注釋--津亭:靠近渡口的亭子。白草、紅蓼:均為生長在水邊的草本植物。

明.黃伯善《岱峰山石佛岩》:

 “嶮巇梵刹自天來,六祖傳燈舊法台。

  古石無光纏紫蔓,殘碑半滅臥蒼苔。

  僧歸海月遲遲上,客坐山花故故開。

  籬外白衣還送酒,淵明、支遁兩徘徊。”

注--嶮巇,山高峻的樣子。梵刹:佛寺,也叫梵寺,梵語“梵”的意思是清靜,“刹”的意思是地方。六祖:即高僧慧能,禪宗衣缽相傳,至慧能為六世,故稱六祖。傳燈:佛家語,即傳法。法台:講授佛教教義的地方。故故:屢屢。白衣:僮僕之衣,《續晉陽秋》:“陶潛(淵明)九日無酒,山籬邊悵望,久之,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支遁:晉代高僧。

 

社稷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

“在府治北朝天門外田庵鄉。《八閩通志》雲,宋時,社稷壇在府治西南淨明坊內。元因之。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知府常性移建今所。

晉江縣宋、元時本有社稷壇,在元妙觀。南明時,以縣附郭,統祭於此,不別為壇。

其制累石為壇,高三尺四寸,縱橫各二丈五尺。以北為前,南為後,東西北出階各三級,壇下前九丈,東西南各五丈。繞以垣,由北門入。立二石主於壇前,長二尺五寸,方一尺一寸,圓其頂,埋於壇土之正中,近後北向上露圓尖,餘瘞於下以依神。於平日別立二木,主藏於城隍廟,祭日迎木主于壇,左稷右社,在二石主之前,以依神。

於祭時,壇旁設神庫、神廚、宰牲所、洗牲池、齋房。

清)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知縣王之琦重修。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奉文再修。”

 

報恩寺

位於晉江市安海鎮西垵村東北。規模宏偉,曾是安海名寺之一。

明.隆武三年(一六四六年)四月,鄭芝龍被明朝收撫授官後,為表達忠於明朝,請建報恩寺,隆武帝親賜“敕建報恩禪寺”匾額。

清.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八月,清朝特遣內院學士葉成格、理事官阿山等人招撫鄭成功。九月,鄭成功派人迎清使于安平,會於報恩寺。鄭成功在報恩寺周圍列營數裏顯示軍威。最後談判破裂。

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清廷厲行遷界,俗稱“辛醜播遷”,泉州沿海一帶成為廢墟,報恩寺被毀。康熙朝複界,因該寺曾為鄭成功與清使談判之所,無人敢為重修,遂致廢丘。

廿世紀末,西垵村華僑捐資重建。寺內有聯:“滄海變更簷宇再建留古意,星斗轉換山門重開見新顏。”

 

靈源寺

位於晉江安海鎮北面七公里處靈水村背後靈源山上。經歷代僧眾保護修葺,千年古刹靈源寺現已成為泉南最享盛名的禪林之一。

相傳早于隋.開皇八年(五八九年),就有僧人于靈源山頂立寺祀奉觀音大士。唐.德宗貞元八年(七九二年),來庵隱居的道士蔡明浚與寺僧守淨共同擴建。元末明初(一三六八年)陳友諒舉事兵敗,其驍將張定邊亦遁於此山削髮為僧,號沐講禪師,於明.洪武初年在山腰建新寺。寺分為上下二寺:上名天公案(觀),因常有紫雲蓋上,故號“紫雲寺”(後毀);下名靈源寺(即靈源庵)。明.永樂七年(一四○九年),寺左又建一“霽雲書院”,一稱朱子祠。正德年間(一五○六年前後)裏人吳東籬,精通堪輿,親自勸募在右邊建尼姑庵舍和夫人媽宮,並築寺圍牆。為此,寺宇規模初定。

明.蘇浚有《詠靈源庵》一詩寫其形勝:

 “丹崖玄室倚天孤,一徑遷回萬壑殊。

  有客入門苔不掃,無僧餘法鳥相呼。

  胸吞渤海摟三島,手拍浮丘倒百壺。

  夜靜鐘聲醒客夢,天花渺渺出仙都。”

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五年,靈源寺開闢了自泉安公路至寺院的盤山公路。在距寺院三百米處和大殿廣場旁建立了兩座雄偉的山門。寺廟左右及山門附近奇石佳景處,分別建有壩上亭、慈濟亭、四達亭等七座亭閣,與殿宇互相輝映。

原先的寺宇及兩旁的附屬建築擴建為一座五開間三進深,重簷歇山頂的巍峨大殿,面積達四六二平方米。大殿前連著一座三開間的拜亭,飛簷翹脊,金碧輝煌,軒朗而宏麗。拜亭及殿廊均採用透雕玲瓏精緻的青石盤龍柱,柱上鐫刻鎦金對聯,其中有相傳為宋·宰相曾公亮題的“靈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書法大家張瑞圖手書的“從聞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眾生各自開堂”,以及一副古代流傳下來佚名的“洞口春深煙雨、海門夜半漁燈”等名聯。還懸有清.翰林莊俊元題的“古佛”,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的“靈源寺”,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題的“天壇”等匾額。

一九九八年,大殿后又落成一列三座殿宇,中為大雄寶殿,右為地藏殿,左為祖師殿。大殿前面,鋪有一千五百平方米的鋼筋水泥廣場,十分寬敞。廣場前臨山谷處,因勢建築起一列雙層地上室,作為接待四方賓客的宿舍和食堂之用。高低錯落,佈局有致。

宋.仁宗嘉佑(禮字旁)年間禦史吳中複、吳中純昆仲於靈源山隱居修道。靈源山歷代還有不少儒生結廬讀書。唐.歐陽詹居此山讀書三載。宋.名士林知讀書終老靈源山並終葬於此。林知裔孫詩人林外,也曾讀書山中紫雲室。元.王翰常盤桓靈源山上,自稱“友石山人”。明.黃克晦、王慎中、陳讓、張瑞圖、蘇浚等名士都留下詠靈源山的詩篇。

靈源山中還有步雲關、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雲室、靈泉井、七星墩、公婆石、獅仔石、靈壺天等勝跡。

 

先農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

“在府治東仁風門外東禪鄉耤田後。清.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奉文創建。

其制累石為之,高二尺一寸,寬二丈五尺。壇之正北中,奉先農神牌。東房貯祭器、農具,西房收耤田、米、穀;東配房置祭器,西配房給看守農戶居之。外繚以垣、門。南向耤田之制四畝九分。

八蠟附祭於先農,不別為壇。”

 

西資岩

又名大石佛寺,位於晉江市金井卓望山上,與金門島一水相望。舊傳這裏周圍共有十八處岩景,與虎岫、真如、石佛同為泉南四大名勝之區。一九八五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道光《晉江縣誌.卓望大石佛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卓望大石佛寺》載:

“卓望大石佛寺,在十五都西資岩。

初建莫考。

【始建年代有兩說:

寺大門左邊的《重建西資岩紀德碑》:“相傳創始在隋、唐間,歲莫可考。”

《福建通志》、《泉州府志》:“此寺始建于宋.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年)。”】

南宋.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年)、明.天順三年(一四五九年)修,後廢。

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間,裏人陳起鳴、起彬,以父遺命重建,又因父偕眾原建朱子祠褊窄傾頹,就岩構地興建。”

規制

山門題額“西資岩”。進山門便是西資岩大石佛寺。一方大平地間開著一口放生池,立兩座多寶塔,栽松種竹,饒有生意。

現寺廟為一九三五年重修,架構採用鋼筋水泥仿木建築工藝,由五開間二進深單簷硬山頂的前殿、五開間三進深重簷歇山頂的大殿與庭院兩邊長達十米的廡廊組成。平面佈局呈“同”字形。高大軒敞,氣勢雄偉。

前殿門鬥寬敞,三個高三米長、一米高、題額“西資古地”四個楷字,是清.光緒舉人蔡穀仁的手筆;大門的冠頭楹聯“西佛千年來福地,資生萬物灑慈心”則是道光進士蔡德芳所題。大門旁一副石鼓雕鏤螭龍、花卉;大門邊堵浮雕遊龍、戲虎;左右邊牆石堵浮雕的麟、鳳、龜、鶴;無不精緻絕倫,體現出閩南古建築巧、美、秀、雅的風格。

大門內立一神龕,正面供笑口常開的彌勒佛,背後供持劍護法的韋馱菩薩。

兩廡雕塑著多聞、廣目、增長、持國四大天王。

前殿和大殿之間的庭院寬闊,面積一百平方米。中間建有拜亭。

西資岩寺大殿,殿頂高達十一米,重簷之間裝著三米高的百葉格扇,使殿堂分外軒朗宏敞。殿前立著一對瓜楞形花崗石柱,高約五米,柱上浮雕蟠龍戲珠,龍身碩長,各呈矯然遊走姿勢,一龍首居中,楊須葉舌,粗壯的龍爪顯示出雄健與力度,從石柱的風化程度及雕刻風格來看,顯然是明代以前的舊物。

大雄寶殿內矗立著泉南著名的三尊大石佛。大佛兩側有石雕護法神兩尊,各高二.八六米。

三大石佛

大雄寶殿內矗立的大石佛,是利用山上一堵天然岩石雕鑿出來的圓雕立像,原有五尊,現僅存三尊。據《福建通志》載,大石佛為南宋.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年)雕立。

阿彌陀佛居中,身高四.五米,寬一.六二米。赤足立於蓮座上。佛像略前傾,背連山石,頭頂螺髻,面部豐滿,額中有吉祥痣,唇厚頤豐,垂耳至肩,神情深厚而慈和。身著褶紋簡練流暢的寬袖袈裟,袒露右胸,左手平胸托舉一朵小巧的蓮花,袒露的右手前垂。足下雙仰蓮座,高○.九五米,雕刻工整而秀麗。

阿彌陀佛左旁為觀音,像高四米,頭頂高髻,容貌端莊慈祥,耳垂有花飾,右手下垂以姆指、無名指及小指夾寶瓶;左手當胸作彈指狀。胸前掛瓔珞寶串,衣袖連綴花邊,雕鏤精美。

阿彌陀佛右方立大勢至,高四米,姿態衣著略同觀音,神情穩重嚴肅,左手拈訣下垂,右手上舉施說法印。大勢至與觀音足下的蓮台略低,只有○.七六米。蓮台下方鏤刻海潮紋,佛像頭後鐫圓形佛光及雲彩紋。

周邊附屬建築

西資岩寺西側,建有“無能蔡先生祠”,三開間三進深,是裏人為紀念蔡鼎而建的專祠,祠中懸有“國師”匾一方並奉有蔡鼎神主。蔡鼎,號無能,晉江塘東村人,是明.著名理學家,曾在西資岩隱居著《易蔡》。

無能祠對面小石丘上有一座小巧觀易亭。

無能祠往西過一小澗,嶙峋的山石間一座題額“白衣庵”的玲瓏小廟,廟中就山中石鐫出一尊一米多高的坐鯉觀音像。

西資岩寺東高阜處,又有朱子祠、玄武殿、閻王殿一列觀廟。

 

不二庵

俗稱庵宮,位於晉江東石往東沿東金公路直行七公里至張厝頭,再朝北約二百米處,原屬十一都順和裏型厝境內,今梅峰村西。初祀如來佛祖與普庵祖師。

北宋.熙甯元年(一○六八年)進士顏懌所建,初名“竺書”。其玄孫顏慵由永春返祖型厝,為光耀高祖尚書歸休園林,增建尼舍、樓臺、房廊凡九十九間。因厝庵之大,無與匹儔,故稱曰“不二庵”。

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年),宋端宗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南逃舍此,遂毀於元兵峰火。

明.皇熙元年(一四二五年),湮沒一百五十年後的庵宮,再度由裏人蔡同、莫安四、章貢及沈明、陶通五人倡議修葺,增建一苑圍牆,一垣山門,兩側植以梅桂,故又稱“梅桂庵”。

爾後鄭成功戌兵於此,與石菌陶亭庵以接應獨角寨(今英林大覺寨)對抗清軍。永曆十六年(一六六二年),又慘遭兵燹之禍。至清.康熙五十五年(一六五七年),仁和裏蔡自鈸信士鳩資庀材,未能恢復原貌,僅容所供佛聖棲身,廟堂委託型厝村耆老照管。

此後,該寺風雨飄搖,幾經滄桑興敗。一六九四年,龍下農場創辦農業中學,寺被拆除,運走全部材料興建校舍,此處留下一片瓦礫。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尼釋元儀經多方化緣,裏人與僑親捐資於中殿原址建造簡陋庵堂供佛。

一九八八年釋無建(俗姓蔡,名元髻)接任該寺住持,主持翻修中殿,增建拜亭,爾後數年間相繼擴建東西護厝,新建東西二座陪廟和膳房、法會台及講經堂、鋪築石埕廣場。拜亭南端是持德法師倡建的“放生池”,池中軸線近後壁鑿一水井浮出水面;二邊角各從水中造一對歇山式二層硬頂六角涼亭,池水清澈見底;護欄倒影,魚鱗躍金,渾然成趣。

現寺廟占地十九畝。廟堂飛簷翹脊,表龍護頂,紫色琉璃瓦為屋蓋,及諸配套建築,錯落有致,嚴謹大方。大殿為三開間二進單歇式硬山頂構築,殿堂用粗大石木混構,嚴密堅實。寺內殿外對聯,皆用壓鍛成型的不銹鋼板鎏金鐫以紅字,與琉璃光耀交相輝映。左側入門有聯曰:“不頂雲霞浮霧出;二峨風雨渡江來。”表達了佛門清淨,關心眾生疾苦的意境。

拜亭香煙嫋嫋,亭上小脊又塑四條青龍;青石柱上盤龍,躍躍欲飛,隱約有升天之態;大殿中脊塑二條大青龍,脊中塑二小龍護塔,極為別致精巧。

大殿龕內正中祀普庵祖師,左觀音菩薩,右地藏王菩薩。東陪廟分別供奉玄壇、三忠王、趙子龍、保生大帝。西陪廟為注生娘娘行宮。兩陪廟均為三開間單歇式硬山頂構築。

普庵,名印肅,號普庵,為臨濟十二世孫牧庵忠禪師之法嗣。宋.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一年)入寂,歿後有靈,凡事禱者,其應如響。元代加贈“大德慧慶”之號。普庵祖師閩南寺院普遍供奉,誕辰七月廿一日。

 

水泥宮

位於晉江市祥芝鄉大堡。

原有宋.同安人邱葵詩刻一首,今已不存。據《泉州府志》錄詩雲:

 “床頭枕是溪中流,井底泉通竹下池。

  宿客不懷過鳥語,獨聞山雨對花時。”

 

天王殿

位於晉江市羅山鎮羅裳山西南麓,與羅裳山紫隱寺毗鄰,北偎羅裳、南面草庵,可謂佛門的清淨寶地。

殿裏有三龕:中龕供奉托塔天王.李靖,佛教稱其為鎮守南天門的護法天神;左龕供奉九天玄女.女媧娘娘,右龕供奉李靖的三太子哪吒。

明.隆慶五年(一五七一年),福建副總兵黎國為紀念其姑母黎端娘娘的養育之恩和其一生敬佛念經,先後在羅裳山建紫陽禪院,院立“妙慧堂”、雨晴亭,並於紫陽禪院西側約百米處建天王殿,初為簡構。

萬曆四十二年甲寅(一六一四年),進士陳應春捐其俸薪續建,遂成重簷三間單進外加天壇。

清初圮。康熙三十年辛未(一六九一年)和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一七九二年),社店鄉人曾二度修葺,複其輪廓。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一八四八年),社店鄉老再度鳩資,並請龍山寺方丈然信上人主厥鼎新,不久又遭破壞。

至民國後期,社店鄉耆董老擬欲再度籌資複建,幾經策劃,卻遇時局混亂,遲遲未能進行。

一九九七年複建,二○○二年竣工開光。其殿規模結構,保持原有重簷三間單進外加天壇的格局。

天壇有聯:

 “正則扶奸則誅這便是春秋學問,

  始以仁終以義已到了聖賢功夫。”

殿內有聯:

 “廟貌傍羅裳喜四境桑麻同沾法雨,

  佛光凝寶座願萬家蘭桂普蔭慈雲。”

 

東石天妃宮

位於晉江東石港(古稱龍江澳)江畔。

始建于宋.慶元三年(一一九七年),由船東蔡咸康、林義照、高長治、蘭景雲等倡建,奉祀媽祖。

天妃宮座北朝南面海。整體結構包括山門、東西廊、正殿、二進三開間,磚木結構,穿鬥式木構架,硬山式殿頂,雕龍塑鳳,古色古香。

山門三通並立,正門題匾“龍江奇境”。門聯“聖聰渥澤千秋佑,母德深宏合境安”。大門兩側嵌有浮雕麒麟石垛一對。

東石天妃宮有些匾額彌足珍貴。相傳朱熹不顧病魔纏身,為宮額書寫“帆檣織錦”與贈。慶元六年(一二○○年)朱熹撒手人寰,此四字便成為千古絕筆。此外,還有三塊大碑坊:明.永樂間泉州府同知蔡靖書“惠風和暢”;清.乾隆間大學士蔡新書“光萬裏月”;乾隆九年重修時,乾隆皇帝禦書“貫一江風”與賜。

宋、元時期,泉州是世界最大貿易港口,東石是其重要支港。明朝以後,泉州港衰落,但東石港的走私貿易仍異常繁盛,且歷代以來大量泉州華僑到異國謀生,也多從東石出海,致東石天妃宮歷經千年,長盛不衰。即使清.順治十三年丙申四月貝子王以海氛奉檄遷界,沿海十裏所有寺廟盡化為灰燼,惟有東石天妃宮巍然獨存。

寺廟代有人修,東石天妃宮不乏官方、船家商人重修。最有特色的是旅居東南亞的渤泥、交趾、占城、三佛齊、天竺國、蒲甘國,蘇祿國、淩牙斯加、多朗國等二十七個國家與地區的東石香客數十人,捐钜資修葺。這對東石早期的海洋文化是很有研究價值的。

傳統上,出入東石的大小船隻都祀奉媽祖神像。農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媽祖的誕辰、升天紀念日,好戲連否,熱鬧異常,金門及各地泊在東石港的船隻都特意備辦“三牲”厚禮到宮敬獻。

 

安海天妃宮(神龍觀)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天妃宮》載:

“天妃宮,明.嘉靖辛卯(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建,祀于(晉江)安海南門城樓。

萬曆甲戌(萬曆二年,一五七四年),黃伯善募建於朝天境浮海洲鳧中,匾曰‘神龍觀’。立石華表,前鐫‘山海壯觀’,後鐫‘蓬瀛別界’。

今廟移在原鳧之東岸,而坊仍存舊地。”

放生池改址另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放生池》:

“南宋.乾道六年(一一七○年),守王十朋語僚屬曰:‘聖節放生,州郡令典,泉獨無之。貢院南有池,嘉蓮再生,實和氣致祥之地。’乃辟而廣之,立木大書‘放生池’字,仍紀以詩。

淳熙(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間,郡以地狹,徙石筍橋北亭之上,去城差遠。

慶元五年(一一九九年),守劉穎浚東湖,始以湖為之,構亭其上曰“恩波”。作東湖放生祝聖寶勝禪院。

後年久,茭葑壅塞,水涸。

淳祐癸卯(淳祐三年,一二四三年),守顏頤仲浚之,今廢。”

南宋.景炎南外宗正司被毀廢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水陸寺》:“景炎(一二七六~一二七八年)間,叛賊蒲壽庚盡害宋宗室,(南外宗正司及睦宗院等建築毀之一炬)司廢。”

 

大覺寺

位於晉江東石古寨臨近。

四十年代瑞今法師在龍江寺當住持時,就萌發了在故鄉再建一座佛祖寺以弘揚佛法的念頭,往菲後他仍念念不忘,曾多次回桑梓為建寺而奔波。於一九九三年四月奠基開建,一九九四年冬落成。

大覺寺有二重山門,第一重山門系花崗岩結構,門分三通,綠輝石的飛禽走獸石雕裝嵌其上,中門額陰刻著趙朴初書寫的“大覺寺”三個金字,兩邊柱聯是“步入山門要放下塵緣俗慮,登臨覺道須提起正念善心”;邊門的楹聯是“大千界淨空華歇,覺海波澄性月圓”;門額“入解脫門”與“行菩薩道”,系廈門市文聯主席謝澄光手書,字皆鎦金,渾厚肅穆,整體結構和諧雅致。

第二重山門為拱門,磚石結構,乳白色的花崗岩築就拱門,紅磚青瓦砌成門樓,既高大雄渾又古樸典雅。楹聯是“大法揚東土五族黎庶登聖地,覺音震西天六道眾生入玄門。”為傳印師撰文,林漢宗書法。橫匾“大覺寺”是錢君草隸字體,筆力雄健。楹聯系漢白玉雕刻,鎦金後再鑲嵌在紅磚門柱上,極具風韻。

入拱門便是氣勢雄偉的大寺院,寺前是一片開闊的平地,六株有三十年之久的榕樹根深葉茂,遮天蔽日。布列講究的花壇裏,四時花卉,草綠花香。

寺院是中西合璧的三層樓閣,鋼筋水泥結構。下層為寺的底座,是供齋大廳,可列四十余席。二樓有拜亭銜接大寺,左右有二道石階,扶欄拾級而上,可直通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圓通大殿,門額“大覺寺”三字篆書是書畫家丁仃手筆。大雄寶殿在三樓,供奉三師如來(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佛像皆慈眉善眼,栩栩如生。

二、三樓的兩廂有套房四間,鋁合金窗戶。殿內大石柱上鐫刻著于佑任、潘若駿、沙門一音(弘一法師)、瑞今等名士書寫的楹聯。

于佑任:“救苦尋聲祗為圓通因耳得;分身度世但憑感應莫形求。”

潘若駿:“聽暮鼓晨鐘猛省塵緣大夢;聞經聲佛號頓悟自性真常。”

沙門一音:“入一切智藏諸佛常護念;度無量眾生百福自莊嚴。”

瑞今:“大慈佛陀三行圓萬德俱娑婆教主;覺世菩薩四顧滿六度備法界導師。”

 

白毫庵

位於晉江市青陽下行。庵中碑記載:白毫庵始建于宋,明.天啟間重修擴大,清時遭火焚毀,僅存正殿,近年重修,其正殿仍保留明時建築規模。

進入山門,便見殿堂。殿宇三開間硬山式,屋端飾彩瓷剪粘魚龍,門牆以浮雕麒麟、花鳥的白石堵配以鏤刻螭龍糾結的青石窗。殿內供三世尊佛及彩塑十八羅漢、伽藍。殿前拜亭翼然,石庭潔淨。

白毫庵知名之處在于曾是明.大學士、著名書法家張瑞圖少年讀書及老年棲隱之處。今庵堂中懸掛的一方藍底金字匾額,上面“白毫庵”三個行書大字,以及庵內牆上所嵌的青石上鐫刻的古樸自然的“崇德”二個行楷大字,便是張瑞圖親筆所書。

張瑞圖系青陽下行人,早時從事儒業,家貧,日用需費僅靠其母機杼紡織供給,常以大麥粥充饑。白毫庵當時僅是一座鄉村小廟,家居附近的張瑞圖便日夜就讀該處。張瑞圖於天啟四年至天啟六年休假在家時,請旨重修白毫庵,方成為一座前後三殿,外有山門圍牆,內塑高大精美佛像、頗有規模的廟宇。

 

石鼓廟(附:青陽鄉賢祠)

位於晉江青陽東北隅石鼓山上。山有石圓而薄,架在石上,扣之鏗然有聲,因名石鼓。

石鼓廟

石鼓廟啟建於南宋.淳熙年間(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是閩南一帶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一所民間信仰廟宇。

原供奉福佑帝君(通遠王),後又供奉吳真人(吳夲)、仁福王(陳益)、順正王。陪神有吳太尉、洪總管、順正王父母、福祿壽君、閻王爺、城隍爺、觀音及康、阮二舍人等等。

明.何喬遠《閩書.方域志.青陽山》載:“山有八石,名八仙石。傍有石鼓山,石鼓廟在焉。宋守真文忠(真德秀諡文忠,南宋.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年〕和紹定五年〔一二三二年〕兩知泉州)嘗於此祈雨。廟中神有號順正王者……”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石鼓廟》載:

“石鼓廟,在二十七都青陽山。

南宋.嘉定(一二○八~一二二四年)間建,祀宋.潮陽王志。明.永樂(一四○三一四二四年)間,勅封順正王。”

順正王.黃志(王志)

石鼓廟奉祀諸神中,以順正王香火最旺。順正王的姓名,明.青陽人李伯元《青陽志.祠廟.石鼓廟》作黃志,清.乾隆《泉州府志》、道光《晉江縣誌》作王志。前者是本地人寫本地事,一般說應較為準確。

明·青陽人李伯元《青陽志.祠廟》載:

“石鼓神廟,蔡、王二姓先世所建,……

奉順正大王,俗呼本官,相傳姓黃名志,本(廣東)潮州人,南宋.孝宗.丙午年(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年)九月初五日誕降。

【黃志幼患啞疾,隨父母遷居晉江縣青陽洪塘村。】

(十六歲時)為蔡寶謨(寶謨殿大學士蔡次傅,青陽人)門客,掌簿,有道術,能驅甕自行入水,養鵝食草不越界限。

甯宗.嘉定庚辰(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年)正月初四日化於(石鼓)廟(享年三十五歲),塑為立身,雕木為神。

辛巳(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顯化助國,封殿前太尉。

恭宗.德祐已亥(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年)複助國有功,封江夏護國清遠大將軍。

至明.永樂(一四○三~一四二四年)間,命內監三寶大人征琉球,戰艦幾危!永寧卒佩香火,顯應,縱火燒夷,凱奏上神靈,敕封慈濟顯應威烈明王順正大王,仍賜帽袍靴帶劍印,以旌殊勳。”

【鄭和征琉球事,于史無征。但在鄭和積極準備下西洋時,我國沿海頻繁發生倭寇犯境事件,對鄭和下西洋造成極大障礙。因此有了鄭和出使日本之舉。通過與日本國王磋商,日本與永樂朝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雙方簽訂“勘合貿易條約”,並由日本出師剿捕倭寇,治以本國之法。】

明.何喬遠《閩書.方域志.青陽山》載:

“(石鼓)廟中神有號順正王者,青陽市蔡家之家僮也。生有靈異,蔡嘗命之滌甕,以繩綴群甕赴滌池中,甕皆自往返,後坐化石鼓廟門外,人崇祀之。

皇朝(明)裏人有從中官鄭和下西洋者,奉其香火以行。和舟次恍惚,見其靈助,言狀於眾,人以神對。還朝,奏聞,賜封曰順正。”

《府志》、《縣誌》記載大同小異。

清.乾隆《泉州府志》載:

“王志,潮陽(今潮州)人。生淳熙丙午九月,為晉江蔡寶謨館客,掌簿籍。有道術,能使瓦甕赴水自滌。鵝群食草不越界限。

嘉定庚辰正月顯化于青陽山石鼓廟,裏人塑像祀之。

辛巳,敕封殿前太尉。

德祐時,封護國上將軍。

明.永樂中,裏人有從中官鄭和使西洋者,奉神香火以行,舟次恍惚,見其靈助。和還朝,奏聞,敕封順正王。

其座位右太尉吳姓,座前紅舍人康姓、白舍人阮姓,鹹著靈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亦載:“王志,潮陽人,嘉定庚辰正月顯化于青陽山石鼓廟,裏人塑像祀之。辛巳,敕封殿前太尉。德祐時,封護國上將軍。永樂中,敕封順正王。其座右太尉吳姓,座前紅舍人康姓,白舍人阮姓,鹹著靈異。”

順正王.黃志(王志)從人到神的演化進程,最初是帶有較明顯的偶像崇拜色彩。其後,由於黃志多次在國家危亡關鍵時刻“顯應救國”,閩南一帶百姓對黃志(王志)的信仰愈加虔誠,宋、明朝廷對黃志多次敕封,使之成為護國愛民、保一方平安的地方性的保護神。

明代以後,隨著閩南先民開發臺灣,移居海外的足跡,傳播至臺灣、東南亞等地,香火興盛,聲名遠揚。至今,順正大王香火已分爐至臺灣、福建諸地。

至於分香到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更與鄭和下西洋有密切關係。

洪總管

順正王配祀諸神中,有一位洪總管。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載:“洪某,青陽人,修真得道。當裏人塑王太尉像時,洪往觀之,遂植杖立化。眾異之,亦泥其真軀,祀於石鼓廟西偏,號洪總管。”

演戲酬神之盛

順正王聖誕期間戲劇演出盛況,由來已久。明.李伯元《青陽志.祠廟》載:“順正大王之神,廣傳遐邇,每歲誕辰……踵足幾閱月……我古李公(曾曰:石鼓據一隅,神太多,四散愚人向而祈之,旦夕鑼鼓喧天……)”

李古即李聰,明.弘治三年庚戍(一四九○年)進士,正德元年(一五○六年)落職回歸家鄉青陽,鄉人稱為李古先生。可見明中葉年間,石鼓廟演戲酬神的習俗已很盛行。那時早已濫觴與盛行的嘉禮戲與梨園戲,當是石鼓廟酬神演出的劇種(本土的高甲戲、打城戲、布袋戲尚未形成)。

幾百年來,石鼓廟順正王誕辰一年一度的演出習俗流傳不衰。每年在順正王誕辰的九月初五先期準備,即從八月初一開始“百日演戲酬神”,至十一月中旬結束。觀者如堵,蔚為奇觀。此外,陪神的誕辰也要演戲,民俗節日如除夕守歲、賀新正、天公生、六月十五做“半年”、中秋等也要演戲。石鼓廟每年要演出一百五十天以上。

由於演出期間長達三個多月,每天都要更新劇碼,一個劇團很難承擔這任務。因此,須由三十左右個劇團輪流演出,每團一般演出三~五天,個別團劇碼豐富、演出水準較高的,連續演出七~十天。參演劇團基本囊括了泉州市所轄的七縣市及泉州市四個區的專業與民間職業劇團,還要特邀廈門市、漳州市的劇團前來演出,閩南主要劇種梨園戲、高甲戲、薌劇(歌仔戲)、打城戲都有。

附:青陽鄉賢祠

位於石鼓廟一側,為祭祀青陽曆代鄉賢之所。一九九二年青陽蔡氏族人加以重修,祠內原存的一塊《青陽鄉約記碑》,同石鼓廟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龍江寺

晉江東石港古名龍江,龍江寺(又名西山寺)建于東石涼下,因地而得名。

傳說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據載:“龍江禪寺為龍霞寺之遺址,寺建于明天順間,明季海氛不靖,寺遂坍塌。迨前清光緒甲午年,禪師成華過之,集資倡建中殿及後界等處。嗣後又有寶源師著力加以修葺,並建鐘鼓樓一切,而于天王殿及下落則有志未建雲。迨民國十六年,妙振師躬渡南洋向各鄉僑募捐成事。”歷經百年來多次修建,龍江禪寺已擁有相當規模。

寺廟占地約二千平方米,建有磚石土木結構五開間的前殿、大殿、後殿三座,各殿之間鋪著寬敞的石埕。大殿左右建鐘樓、鼓樓各一座,前、後殿兩旁起蓋廂房。寺前還開著一方半月形池塘。四周界以圍牆。整座寺宇建築中軸線與左右均齊對稱。近年,又在廟左建一幢雙層樓“地藏殿”,寺前門亭外蓋一座“龍江亭”。

龍江禪寺中的佛像雕塑堪稱精品,尤其是圓通寶殿中的觀音菩薩金身,高達二米,菩薩趺坐蓮台,容貌慈和可掬,左手執淨瓶於懷,右手前舉作彈指灑甘露狀。後面大雄寶殿中塑的三世尊佛,別具一種雍容肅穆、無人無我的神態,將人帶入空寂寧靜境界。

寺中題字匾額數十方,石刻楹聯不下百幅,真、草、隸、篆俱全,都出自名家手筆——題寫前殿“天王寶殿”匾額的是光緒舉人曾遒;而後殿的“大雄寶殿”和“闔都延禧”兩匾則為清.同治進士黃摶扶所題;清.道光進士莊俊元也在後殿一方匾額上留下“境超羅衛”的手筆。

寺中石柱多鐫刻楹聯,拜亭前一對方柱上,竟是四面皆鐫刻著聯對。後殿石柱上有兩幅題款“華嚴經集句戊寅冬沙門一音”的柱聯:“教化無量眾生海,安住一切三昧門”;“如來境界無有邊際,普賢身相猶如虛空”,是弘一法師的手筆,有冰肌玉骨、超凡脫俗韻味。曾任本寺住山和尚的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瑞今就寫下多幅楹聯,如行書寫的“心以海岸裝吟景;寺倚雲峰愛晚晴”;用隸書寫的“看座上觀自在真堪渡眾,問心頭思無邪方好皈依”;楷書寫的“龍宮搜藏秘法雨偏灑大千界,江水浮明月金身普現群生前”等聯,字字雋秀飄逸,風骨峭拔。還有“龍虎風雲成類聚,江山青綠伴慈悲”;“錫杖婆娑問經產世三千劫、草踏破虛扣禪扉二十年”;“古寺有僧皆佛印,名山無客不東坡”等佳聯,意境深遠,格調清新。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