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石獅 »

印尼前總統瓦希德尋找祖籍地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印尼前總統瓦希德尋找祖籍地

印尼第四任總統瓦希德曾多次公開宣稱,他的先祖陳金漢是中國晉江人,原為伊斯蘭教長老,在明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輾轉到印尼傳道、開發繁衍至今。瓦希德總統為尋根找祖,希望通過中國晉江有關部門,協助查找先祖陳金漢的祖籍地。這引起晉江有關部門極大注意。

據初步調查,晉江永寧,狀若鼇魚,別稱“鼇城”。唐時稱高亭,宋初稱涼恩亭,在海口一帶,則稱“水灣”,又稱“水澳”,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及海防要地。南宋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年),為防外患,因此得名。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記“永寧在十三都,宋為水寨。明洪武二十七年江夏侯周德興改為衛,遣指揮使童鼎築城……”

永甯衛下屬的千產數按《泉州府志》記載是十一個。永寧城內左右中前後五個千戶;在衛城外,有設置在晉江縣境內的福全幹廣所,在惠安縣境內的崇武守禦千屍所,在同安縣境內的中左千屍所,金門千屍所,高浦千屍所以及安溪縣境內的白葉阪守禦千產所(卷十三《公署》)。兵員數量,《泉州府志》卷二十四《軍制》記載:崇武所操海屯種旗舊額一千二百二十一名,福全差操屯種旗軍舊額五百七十五名,金門所差操屯種旗軍舊額一千五百三十五名,中左所差操屯種旗軍舊額一千二百○四名,高浦所差操屯種旗軍舊額一千二百五十八名,即便白葉阪守禦千戶不算,永甯衛城內五所兵員六千九百三十五名,衛所外五所兵員為五千七百九十三名,合計一萬二千七百二十八名,兵力相當於兩個衛。

由於永甯衛配置的兵力眾多,成為東南沿海重鎮,大約在永甯衛建後一百五十年裏,泉州及其附近地區得以保持社會安全,內地百姓也蒙受其福。永甯衛城,周長約二千九百一十七米,基廣五米,高七米,城門五座,城外壕廣約五.三米,間以大石,深淺不同。五個城門:南曰金鱉,北曰玉泉,大東曰海寧,小東曰東瀛,西口水清,各建城樓。永甯衛城防鞏固,倭寇不敢輕犯。至嘉靖時,倭寇之禍漸烈,因而先後有朱紈、俞大猷、戚繼光、譚綸等或運籌帷幄,或率兵督戰,取得了抗倭的勝利。

永甯衛設指揮使一人,正三品,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四人,正四品;正千產一人正五品;副幹戶二人從五品;鎮撫二人,從六品。設百戶一人正六品;一衛統領十個或若干個千屍所,一千戶所統領十個百戶所,一百戶所統領二個總旗,一總旗統領五個小旗。小旗統領十名軍土。

衛指揮使,又稱掌印,掌理一衛之事,由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分理屯田,驗軍、操營、巡捕、漕運、備禦、出哨、入衛、戍守、軍器等軍務,統稱為見任管事,不任事人隊,稱帶俸差操,每遇戰事,則率領所屬軍士,聽從主帥調度指揮。

據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辛已十一月修下宅陳氏族譜記載:霞澤陳氏後軒長房長十三世仕尊公家譜圖。第一世,始祖澤隱公世襲將軍派由穎川而又永甯原譜載其祖福祿公其考,明臨公敘,福祿公系穎川文範公之裔也,明永樂戊子(一四○八年)授兵部尚書,庚寅(一四一○年)著勳封救駕將軍,甲午(一四一四年)調鎮永甯署於西庵之處傳子者三長。明臨公世襲將軍傳我一世祖而開基霞澤,次明深公為昭信將軍指揮使兼管千產鎮永寧派籍永寧三,明淵公為武略將軍仕金陵而籍金陵。我一世祖澤隱公世襲將軍求安不仕隱居霞澤因號澤隱公,公生吉終於吉年二月廿六日,葬在本鄉山仔坐壬向丙兼子午,娶祖妣史氏一晶夫人。始祖開基地霞澤(下宅)鄉詒謀燕翼:左虎右獅雙峰挺峙,襟溪袖海二水朝宗;潮通池水觀龍變,屏對塔峰聽雁鳴;虎岫環前呈淑氣,鐘山峙後壯奇觀。武略勤工將軍世襲,文章華國貢樹揚芬,傳承祖功,厚德載物,下宅陳氏人才輩出。

二○○○年一月一日,經石獅市博物館同意,泉州市原文管會豐任李意標、海交館劉忠誠、石獅市博物館李國宏副館長、族人陳世雄、陳厚頂、陳德額、陳再福等幾十人,對下宅村陳氏一世祖世襲將軍汗隱公墓葬進行清埋遷移。墓葬在本鄉山仔,坐王向丙兼子午,祖妣史氏一品夫人合葬為明代早期葬式。十多層的三合上。墓道已被山洪沖毀,菓埕暴露,墓碑,墓案桌均已散失,寸間久遠,年代不易判別。但從墓蓋來看,為三合土質,分六層夯實,略呈風字形,典型的明代三合土墓,初步判定為明代古墓;出土的十七件隨葬陶器,胎質較細,內外施釉。與具他地方出十的明初陶器對比特徵極其相近,因此可以判定為明初古墓;用同位素年齡測定法進行精確年代測定,時間與古墓特徵相吻合,即可認定為明初古墓無疑。內壁為磚砌,沒有棺木跡象,隨葬品與石獅石湖村郭氏(回族)祖墓相似,專家分析,可能澤隱公就是按回教方式人葬的,與四世祖雲架月墓碑對應,與二、三世祖半月利墓碑一起分析,進一步印證下宅陳氏信奉伊斯蘭教。二○○○年五月十日,龍岩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張永和先生(《瓦希德傳》作者)一行四人,在晉汀市政協文史委主任陳仲初陪同下,特地到晉江市譜喋研究會,聯繫關於為印尼總統瓦希德尋親認祖的問題。五月十三日起,晉江市譜牒研究會即先後兩次(其巾一次與市政協文史委聯合)以尋根聯繫函的形式,印發晉江,南安等一百多個陳姓村莊及有關單位,社會人士和本會會員計二百多份函件,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協助查找有關陳金漢族譜資料。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晉江譜牒研究會周儀揚,曾智良、丁維燦、粘良圖、李天錫、黃良、黃龍泉、張民生等同志先後到過晉江市金並溜江(溪尾)村、福全村、社店羅裳山泉州重華帝舜紀念堂、羅山后厙村、東石涼下村、泉州清真寺和泉州海交館,以及石獅永寧居委會、永寧下宅村等十五個村(單位)進行調查訪問、諮詢座談。查閱了《溪尾陳氏族譜》、《陳江陳氏族譜》、《涵口橋南四房族譜》、《茂亭陳氏譜》、《飛錢陳氏族譜》、《羅山后庫陳氏族譜》、《祈山陳氏族譜》、《穎川陳氏仟政公家譜》、《涼下陳氏族譜》、《潘湖四房家譜》、《福全射江衍派福全陳氏族譜》、《溜江陳氏上宗三房譜系》及《霞澤陳氏族譜》等十三部族譜資料。

正當尋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二○○一年一月十四日《石獅日報》刊登一則劉志誠先生報導,福建師範大學一考古人員為查閱有關明朝記錄琉球的古資料時,到北京故宮查閱明朝老檔案。在查尋過程中,他無意中發現了一部明朝《衛所武職選簿》,裏面記載了鄭和奏請為沿海衛所將軍參加下西洋立功者授爵的名單,其中有永甯衛亦有泉州衛官員,當時,水甯衛是全國三大衛與天津衛、威海衛齊名,比泉州衛大一倍。下西洋授爵的還有晉江人蒲媽奴(元朝蒲壽庚的後代),是福州右衛後幹產所,任試百戶職。此外,還有一個石獅蚶江人紀均安,時在鎮東衛(今福清)中千產所,任試百產。據考古界有關人士介紹,當時有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資料均被明朝一大臣燒毀,此次發現對研究鄭和下西洋所帶兵力分佈及我國明代海外移民等課題有重要的價值。參加鄭和下西洋而因功授爵的為數很少,而永甯衛占了八人,所以可推測參加鄭和下西洋的永甯衛官兵應是不少,只是沒有具體載明數字,其中有一部分信伊斯蘭教,如任指揮使司的幹八禿帖木幾,就是伊斯蘭教徒,其後代幹輔就重修過泉州清淨寺。因此,有關專家推測《下宅陳氏族譜》記載的明深公指揮使正三品,武略將軍曾跟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當時,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因風向問題,在泉州港停留幾個月時間,與永甯衛將軍肯定有來往。這一發現又與下宅陳氏族譜聯繫起來,作為同是朝廷高官兵部尚書陳福祿與鄭和肯定熟悉,將兒子作為鄭和隨從下西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且第五次下西洋主要是和平的使命,送各屬國使臣回國,贈送貴重禮品,風險比較小,明深公從永甯衛參與,明淵公則從江蘇太倉跟中官出發是可能的,而不是張冠李戴。

據印尼《和平日報》二○○一年一月二十日報導:一月十八日張永和先生在人同黨中央領導層總主席,印尼客屬總公會創會會長吳能彬先生的引領下,前往總統官邸,受到瓦希德總統的親切接見。張永和先生說: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日,當瓦希德這位深受印尼人民擁戴的伊斯蘭教領袖當選為第四任印尼總統,我吟唱著古老的,智慧的《古蘭經》,奮筆直書,撰寫《瓦希德傳》。印尼各族人士給予他許多鼓勵和幫助,特別是華人精英吳能彬先生的卓有成效的支持,是《瓦希德傳》得以順利寫成的可靠保證、中國出版部門和印尼和平書局已定於今年四月在亞細安(東南業)客屬第二屆懇親大會上首發中文版本,八月四日首發印尼文版本,向瓦希德總統六十歲大壽獻禮。瓦希德總統表示感謝,並讚揚吳能彬先牛和有關人士為拓展印尼和中國兩國人民傳統友誼作出了新貢獻。總統確認其上祖,伊斯蘭教長老陳金漢來自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前媒體認為“新疆”是“晉江”之誤)。在交談中,張永和對總統說:“據我與吳能彬先生以及專家們考證,總統祖籍地確是在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即現今泉州巾轄區),先祖陳金漢于明朝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跟隨鄭和第五次下丙洋來到印尼定居的。”總統點點頭,表示首肯。張永和向總統介紹了自己對中國伊斯蘭教的研究心得。他說,泉州市和晉江市(包括石獅市)是伊斯蘭教傳人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張水和向總統贈送了中文和英文版本《泉州伊斯蘭史跡》一書和《泉州伊斯蘭教清淨寺》書冊。總統高興地說:“泉州伊斯蘭教史料太好了,對於研究我的上祖陳金漢是極為珍貴的資料。前幾個月,吳能彬先生從泉州和晉江考察歸來,對我談起當地伊斯蘭教的傳細報導,為瓦希德尋祖提供重要資料。

三月二十三日,族人陳世雄陪同永甯鎮鎮長朱賢、副鎮長蔡阿印、組織委員蘇學藝、文化站李站長以及村支書村主任到陳氏四世祖耄期公墓地察看,朱鎮長指示村委會立即作保護措施。三月二十五日下宅村委會出面,用樹樁和鐵絲把墓圍起來。三月二十八日,應族人陳世雄副教授之邀,《瓦希德傳》作者張永和和福建龍岩市政協聯絡委主任、印尼歸僑、學者蔡冬雪先生從龍岩駕車到石獅實地考察陳金漢的祖籍地。

三月二十九日泉州巾文管會主任陳鵬平、副主任黃真真、原主任李意標同志、陳煥章、黃天杜、劉志誠、華僑大學李天賜副教授,《泉州晚報》海外版主編洪俊彥、副主任林少川等專家學者以及晉江譜牒研究會周儀揚、曾智良、黃容沉、丁維燦、粘良圖等同志,石獅博物館館長王人秋,副館長李國宏、《石獅日報》記者吳啟輝、楊行山、石獅電視臺記者、永甯鎮領導、下宅村黨支部書記陳奕川、村委會主任王志育、族人鄉賢上千熱烈參與,場面十分感人。張永和先生在陳氏四世祖墓前接受採訪,說這若不是“老祖公”,也是“老叔公”。張永和先生講三點看法:一是陳明深和陳金漢同是陳姓;二是同是信仰伊斯蘭教;三足當時歷史背景差不多。他感謝泉州市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石獅市有關單位、晉江市譜牒研究會、永寧鎮政府、下宅村兩委和陳氏族人密切配合考證瓦希德祖籍地,為中國和印尼兩國的友誼作出貢獻。

族人陳世雄向大家彙報《關於尋找瓦希德總統先祖陳金漢的幾個理淪推測》:

一、從族譜記載分析。霞澤陳氏族譜記載福祿公任兵部尚書,救駕將軍,世襲一品。一四一四年調鎮永甯衛。傳子三個。長子澤隱公求安不仕,開基下宅繁衍生息;次子明深公昭信將軍兼管千屍正三品,鎮永寧,不知去向,可能在一四一七隨鄭和下西洋,三子明淵公仕金陵籍金陵,有可能也同兄長一起從太倉隨鄭和下西洋。

二、從時間上來分析,明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五月十六日,被任命為欽差總兵的鄭和,統率官兵二萬多人,駕船艦二百○八艘,第五次下西洋時,中途在晉江(泉州灣)因風向問題停泊幾個月,泉州當時造船業興旺,技術高,修造加固船,使更加安全。一四一四年明深公隨父到水甯任職,一四一七年跟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泉州城外靈山聖墓《鄭和下番路經泉州行番碑記》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漠斯等國,公於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奉命,由太倉開船,沿海經福建漳泉等處,至十五年五月尚在泉州。當時鄭和船隊曾因方向問題在泉州港停留幾個月,時間上相吻合。

三、從宗教信仰上分析。鄭和是信伊斯蘭教,陳福祿也信伊斯蘭教(四世祖墓為證,一世祖出土文物特徵,還有二世三世祖半月型墓碑),信教相同,語言相通,又是同朝大臣,下西洋到印尼後或為伊斯蘭教長老。與一個正三晶官身份相符,而第三子陳明淵武略將軍,正五品成為第一個在淡目爪哇伊斯蘭教蘇丹,也是符合條件的。

四、從留在占城,印尼等地來分析。據《明史》:萬歷時為(婆羅)王者閩人也,或言鄭和使婆羅,有閩人從之,因留其地,其後人竟據其國而王之。《明英宗實錄》記前隨鄭和下番之太監洪保所屬一船,由西洋發碇時,船中有三百人,後遭風漂泊,輾轉流徒,經十八年後,得回國者僅府軍衛卒趙旺等三人,其餘未能返國之二百餘人,當然留居各地,從事於蠻荒之開發。長樂《天妃靈應碑》:永樂十五年,統領第五次使命,永樂十四年十二月丁卯日,古裏、白晴滿刺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柬,溜山、喃渤利、下刺哇、阿丹、蘇門答刺、麻林、刺撒、忽魯漠斯、柯枝、南亞裏、沙裏灣泥、彭享渚國,及舊港宣慰司使臣辭還,悉賜文綺、襲衣、遣中官鄭和等束敕及錦綺、紗羅、彩絹等物,偕往賜各國,到泉州、長樂停留。一四一七年五月到泉州,秋後從長樂出洋,此次馬歡費信未去,有僧人勝慧隨行。因為這次完全是和平使命,所以事蹟不多。這次行程跟上次一樣,先到占城。鄭和是十五年冬來到占城,十六年春到爪哇,這寸,爪哇國上下對中國已非常恭順了。永樂十七年七月自西洋還,上念具苦,渝禮部各賞賜有差。

五、從心理學來分析,明朝朱元璋皇帝大量殺害開國大臣,而在靖難之役,朱棣奪侄兒建文帝皇位。因此雖是世襲一品將軍,位尊顯赫,但澤隱公陳明仁還是不想當官,想自巾自在,以防以後的朝廷不測變故,這種心理,在明深公、明淵公心裏也是明白的,利用跟鄭和下西洋機會留在屬國占城,不回朝廷,遠離都城,且當時占城同與明朝中國關係相當好,也是符合心理條件和現實條件的。

三月二十三日《泉州晚報》海外版刊登消息報導,東南亞國家報刊紛紛轉載,引起東南亞國家的關注。二○○一年四月一日,石獅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發出獅文物委《關於批准永寧霞澤明代墓葬樹立文物保護標誌的通知》。二○○一年五月四日上午,族人陳世雄副教授陪同著名明史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顧誠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王舂瑜教授,福建社科院楊彥傑研究員到下宅陳氏四世祝雲架月石墓現場考察。王春瑜教授還接受《文化寸報》記者釆訪(刊於二○○一年六月十三日《文化時報》)。
據瓦希德總統說:我的祖先從晉江遷移到南方屬國占婆(占城,二至十七世紀越南中南部古國),今天柬埔寨的金磅遜,我不知道它的地名。我的祖先有個成員的一個妹妹成為一位公主,她被派往滿者伯夷(十三至十六世紀印尼印度教古國,又譯麻喏巴歇),與該國木代國王巴拉威耶五世結婚。

澤隱公身為世襲一品將軍,求安不仕,說明其思想是看到靖難之役,叔侄奪位無情殺弑,看到官場險惡產生隱居鄉下,做平民百姓快樂一生的念頭,在與父親來到永甯衛寸,隱居下宅,其山邊,墓圈早年被毀,換成半月型墓碑,從墓葬中王氏夫人墓穴中出土元代龍泉青瓷、雙耳插瓶高低各一個、四腳香爐一隻,經專家鑒定為國家三級文物,已無償捐獻給國家,由石獅市博物館收藏。

據印尼二○○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和平日報》報導,二○○三年三月二十五日,瓦希德總統在雅加達辦公室親切接見印尼客屬總公會創會會長吳能彬、客屬嘉賓林寶輝和《瓦希德傳》作者張永和等鄉賢。瓦希德總統滿懷深厚情誼,追述上祖陳金漢數百午前從中國福建晉江地區飄洋過海來到印尼謀生繁衍的情況。他鄭重簽署《委託書》:“本家族上祖,伊斯蘭教長老陳金漢,祖籍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地區,數百年前飄洋過海來到印尼爪吐島謀生、繁衍,開拓業績。雖年代久遠,但思念故鄉之情與時俱增,長存心間。現特委託印尼《和平日報》社長吳能彬、中國傳汜作家張永和、泉州市唐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展諸君,返鄉尋根問祖,整理史料,出版族譜,興建陳金漢紀念館。盼故鄉政府及眾多鄉親積極支持,鼎力相助,特此拜託,萬分感謝。”下麵是印尼第四任民選總統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親筆簽名,二○○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於雅加達。

四月十二日,《石獅日報》報導:四月十一日,下宅陳氏理事會把三世祖墓葬出土的國家三級文物,三件元朝時龍泉青瓷無償捐獻給國家,由石獅市博物館收藏。副市長郭麗蓮代表市政府接受捐贈,科技文體旅遊局局長朱賢、副局長劉藝波,李國宏副館長,陳氏理事會代表參加捐贈儀式。

四月二十四日,陳世雄接到李展先生送來的《委託書》影本,即向石獅市委書記、市長李建國彙報這件事,並附上影本。四月二十六日,李市長在影本上批示給市委統戰部長陳衍澤,請他負責做好協助瓦希德總統尋根謁祖的事。

五月二日,陳世雄到廈門迎接張永和先生和李展先生,他們受瓦希德總統的委託到石獅市下宅村考察祖籍地,市民族事務與宗教局盧祖明局長陪同考察。張永和先生一行考察了陳氏世祖墓園,並在下宅村村頭初步選定一片地準備興建陳金漢紀念館,還與該村負責人,陳氏理事會有關人員進行商談。張永和先生說:瓦希德這次宋主要做兩件事:一是參加陳金漢紀念館奠基儀式;二是參加《瓦希德傳》(中文版)首發式。此外,由於印尼有豐富的天然氣、石汕、木材資源,瓦希德希望通過印尼與石獅的經貿、旅遊合作交流,支援家鄉建設,他盼望家鄉石獅經濟發展、文明進步,不斷繁榮(引自《石獅日報》二○○三年五月三日)。

六月七日,福建《海峽都市報》發表專刊,瓦希德前總統祖籍已確認,介紹陳世雄副教授與瓦希德前總統會見的感人場面《我和瓦希德前總統一小時談話》等內容,互聯網出現“確認下宅村為瓦希德祖籍地消息”等,印尼各媒體也廣泛報導了吳能彬受瓦希德前總統委託到中國福建石獅市永寧下宅村確認祖籍的重大消息。

二○○三年六月九日《泉州晚報》報導:祖籍地認定為石獅永寧下宅村,瓦希德擬九月返鄉尋根……。六月五日,印尼大同黨中央總主席、印尼《和平日報》社社長吳能彬博士受瓦希德之托,親臨石獅,實地考評。他表示,該地為瓦希德上祖出處是可信的。吳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不出意外,瓦希德本人將於九月回鄉認祖。

七月一日,陳世雄和下宅陳氏理事會再次向瓦希德前總統發去邀清函,全文如下:雅加達尊敬的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前總統:

中印(尼)兩國的傳統友誼,在您榮任總統期間,突破屏障,開拓創新,得到世界華人的讚賞。您的卓著功勳永遠銘記在中印(尼)兩國人民的心中。您的“族群平等”理念更是印尼各族人民包括華族的福祉,具有世界意義。充分展示您作為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民主之父”的人格魅力。

二○○二年十一月八日家鄉陳氏族人陳世雄副教授帶著下宅村全體族人的囑託和真誠的祝福,到貴府接受您的接見和指教。這是先祖陳金漢的靈感所致,是我們族人莫大的榮幸。

二○○三年五月一日,張永和先生受您委託到下宅村考察祖籍地,得到進一步確認,石獅市政府十分重視,李市長專門作批示,請有關部門認真協助。六月五日,您又委託吳能彬先生來到我們下宅村,考察確認祖籍地。市政府高副市長會見吳能彬主席,介紹祖籍地石獅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二○○二年石獅經濟居全中國百強縣(市)第十六名,民生已達到寬裕型小康,二○○八年將率先在中國福建省基本實現現代化,前景十分光明,鼓舞人心。

日前,下宅村正在興建陳氏明陵文化公園。陳金漢紀念館選址已初定,圖紙設計等工作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邀請您在秋高氣爽的八月或九月份宋石獅尋根謁祖,參加陳金漢紀念館奠基儀式和《瓦希德傳》出版首發式剪綵。石獅市政府也熱切期待您的光臨。

順祝 闔家幸福!族人陳世雄

暨下宅村陳氏理事會

二○○三年七月一日

據印尼二○○三年八月十五~廿一日/和平日報:印尼第四任民選總統瓦希德,在六十三歲生日之際,榮獲世界和平評選委員會考評的世界和平獎章。世界和平獎是專門發給對團結種族、民族和文化有功之人。曾獲得該和平獎的有美國前總統雷根等六名元首和政要。日前,張永和先生來電,瓦希德前總統將于二○○三年十月下旬到福建石獅永寧鎮下宅村二組。……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