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人民的南遷與惠安
在中國的古代史上,中原人民有多次的南遷。我們在研究惠安歷史時,發現一個頗為有趣的事實,每次南遷,在惠安總有留下遺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總有名人或大族來到惠安,或居於此,或本人葬於此,或祖先葬于此。筆者僅就手頭掌握的史料,作一追敘。
一
見於史書上,最早來惠的,為東漢末楊大眼。先是《惠安政書》載:“二十五都楊崎山,東漢末將軍楊大眼居山之陽。”①後是《閩書》亦雲:“楊崎山,在縣南,東漢末將軍楊大眼居山之陽,故名。”②查了諸史書,不見楊大眼其人的記載。然一部史書,入選者為著名人物,亦非面面俱到,楊如非傑出人物,正史裏不一定有傳。然自此可以看出,山緣楊大眼而名,此事當為不假。
東漢末還有黃氏入惠。宋代惠安才子黃宗旦曾撰《家譜序》雲:“錦田黃氏,泉之世家著姓也。先光州固始人,始祖隆公,為東部會稽市令。東漢末亂甚,于建康歲棄職遷地入閩。初居大尖小尖之陽,後以裏匪宜居,隨遷于盤龍山東靈秀山左,名其地黃田。”③建康為東漢順帝的第五個年號,僅用一年,亦即西元
144年;大尖小尖為惠安與仙遊交界的山,在惠安西北。由此可見,黃隆當於
144年遷徙,入居惠安。
三國時期,又有吳之將軍黃興入惠。志書載:“黃興,三國時吳孫權將也,與妻曹氏棄官入閩,居邑南之鳳山。”④黃興歿後,亦葬於此,留有遺跡:“鳳山通靈廟,在二十一都之鳳山。三國吳時有黃將軍名興及妻曹氏葬於此。山常有雲霞覆蓋其上,居民所禳多應,因立廟江濱祀之。”⑤黃興為何要棄官,尚查不到史料以析之,然其從人而為神,且居於惠,總是有緣故的。
逮至西晉末期,有永嘉之亂,使中州板蕩,致八姓入閩,“林陳黃鄭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難懷居,無複北向。”⑥時有林祿,隨琅琊王司馬睿渡江到建業,任王府參軍。後以軍功累遷為招遠將軍散騎常侍,領合浦太守。東晉太寧三年(
325)拜為晉安太守,舉家居于福建。永和十二年(
356),卒于任所。翌年,追封晉安郡王,安葬于惠安縣。⑦
關於林祿墓,《惠安縣誌》載:“趙將軍墓,在縣北十三都龍頭嶺下。……近見素尚書據其家譜,又以為乃其始祖晉將軍晉安郡王林祿之墓。”⑧《泉州府志》亦雲:“晉晉安郡王林祿墓,在龍頭嶺下。”⑨關於林祿,《閩書》的“東晉晉安太守”裏,有“林祿,皇朝林俊遠祖”。⑩《福建通志》雲:“林祿,字世蔭,中州人,其先居下邳梓桐縣。祿官散騎常侍,扈從元帝渡江,遷晉安太守,封晉安郡王,遂家焉,為閩中林氏始祖。”[11]林祿的後裔世居於閩,子孫繁衍,播遷于福建各縣及廣東、臺灣,以及海外各埠。
南北朝時,也有人隱居于惠安。“五公山,在靈鷲山南,相傳梁有唐公、志公、寶公、化公、朗公,共隱於此,今山石上尚存靈符五道,及五公山三字。”《讀史方輿紀要》更明確了:“五公山在縣東二十七裏,相傳蕭梁時有五僧隱此。”[13]山以五公為名,說明五公非一般僧人。既然隱于惠安,當不會沒有緣由吧。
二
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敕入閩,導致了中原人民的又一次南遷。陳政父子此次入閩,目的地在漳州。從《潁川開漳族譜》看,其行軍路線,從浙江入閩,經浦城,在惠安駐紮過,然後到漳州。據史書記載,在惠安的北部,有陳政故里,即可為證。“唐歸德將軍陳政故里,在縣北。高宗敕政統嶺南行軍總管事,政戍閩,家溫陵之北、楓亭之南。”[14]時與陳政軍隊下來的,有一何嗣韓,即為何氏入閩始祖:“何之先本河南省光州固始縣人,自周武王裔孫。唐儀鳳間,何嗣韓從陳元光經略開閩,因家焉。”[15]
從其族譜得知,何嗣韓為安撫節度使,分鎮泉州,食采螺陽,就家于惠安,故後代稱其安撫公。何嗣韓之墓在青林山舍利院,稱大人墓。宋淳佑間,何氏十五世祖何逖基,由螺陽卜居溫陵潯江,生有五子,成為閩南各地何氏各宗支之祖。長子元鎮,仍居溫陵;次子元釗,移居惠安埔崎;三子元鉦、四子元鏞,移居漳州城,而元鉦後為詔安何氏鼻祖。五子元鉉,移居光澤。元鎮的長子添清,至元時為大理寺評事,因感於亂世而帶全家航海到同安順濟宮,後來又移居於漳浦。
明末清初,漳州、泉州的一些何氏族人入墾臺灣,遂成為臺灣的一個大姓。在臺灣的史料上,也稱“唐高宗時光州人何嗣韓,從陳元光開閩,其子孫多居惠安、晉江、漳浦、詔安、莆田各縣”。[16]由此可見,何嗣韓為閩台的何氏之祖,才是何氏的入閩始祖,當是無疑。
唐中期,又有陳忠入閩,居於惠安。其族譜雲:“始祖陳忠公,原籍京兆府萬年縣洪故鄉,所居多植桂因名桂裏。厥子邕,唐神龍進士,官至太子太傅,與李林甫不協,開元二十四年被謫入閩,先居福州三山,始居興化,後入泉州惠安縣社壇。”族譜還稱其子孫開族于惠安後坑、澳浦。查地名資料,澳浦今為黃塘鎮龍石行政村的一個自然村,居民陳姓,郡望潁川。
三
五代,是個大動亂的時期,大量中原人民南下入閩。相應的,在史書上,對此記載更多。
唐末,光州固始人王潮及其弟王審知、王審邽跟隨壽春人王緒入閩。唐昭宗時,被授福建等的團練使,遷觀察使。昭宗乾寧三年(
896),唐朝廷拜王潮為武威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卒贈司空。王潮墓葬于惠安,志書載:“唐武威節度使王潮墓,在盤龍山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唐末從王緒入閩,至南安前鋒將執緒推潮為主。會泉州人苦其刺史之暴,遂迎潮以入,招集離散,均賦繕兵,吏民大悅。後代陳岩為福建觀察使,略定閩中地,保境息民,閩人安之。乾甯三年以武威軍建節,其明年卒,諡廣武。”王潮未卒時,在惠安有故居,後建為寺:“寂光寺,在盤龍山之麓,即王潮故宅。潮沒,葬其山東麓。至留從效,為建是寺,以奉香火。”[17]又有人以為寂光寺為王潮的墓庵,《八閩通志》持此說:“寂光寺,在一都,唐王潮墓庵也。五代留從效改今名。”[18]
至留從效主政泉漳時,亦葬其先于惠安:“南唐鄜州大都督留府君墓在縣西北白岩山下。……保大四年(
946)節度使留從效葬其父及母夫人陳氏于此,因建白岩寺。”
留從效的部將、後任者陳洪進,亦有此舉:“宋驃騎大將軍陳孺墓在盤龍之西。孺,洪進父。乾德中,洪進為清源節度使,葬父于此,立碑道旁,載其世系。雲珂生及,及生孺,孺生洪進、洪銛、洪稹,因建奉先觀。端拱元年,改賜崇真,今廢。”[19]
留從效在惠安建了寂光寺和白岩寺,但白岩寺至清嘉慶時,已經廢毀。“白岩寺,在縣西白岩山下。南唐留從效葬母於此,建寺以奉香火。今廢。”據嘉靖《惠安縣誌》記載,奉先觀在嘉靖時就廢了。但有關志書也有記載:“奉先觀,在邑南盤龍。宋節度使陳洪進建,端拱二年賜額。”[20]“崇真觀,在縣西南禮興裏。舊名‘奉先’,宋端拱元年改今名。”[21]
墓葬于惠安的,還有吳氏之先。據《吳氏重修開閩始祖仁祿公封塋捐序》稱:“自唐大司徒仁祿公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肇基惠之大吳鄉。今雖代遠年湮,支派分隸各邑,各祖其祖,世系莫稽,究以大吳為入閩之始也。……仁祿公乃入閩鼻祖,閩南吳姓皆系公之子孫。”吳仁祿墓在舊時官路旁的盤龍村。清光緒間,泉州狀元吳魯,特地到此謁祖,其親筆書寫的石刻,至今仍在。
吳仁祿之事,縣誌沒有記載。但在明代的記載中,則有提及:“吳謂,字浩然。國子博士仁祿之子。仕止屯田員外郎。”[22]吳謂為宋咸平二年進士,時執政者為丁謂,吳謂不肯避開與之同名,就受到排斥。吳謂與吳仁祿的關係,清人的記敘有不同看法:“吳謂,字浩然,……博士仁祿之後。”[23]雖如此,也從中得知吳氏之先有吳仁祿者。
此外,居於惠安的,在史書的記載,還有其他的人。“五公山,……南唐保大中,檢校禮部尚書江盈,家山之東麓,又名下江山。”[24]江盈還留有遺跡:“大普安寺,在縣北五都,南唐保大間,檢校禮部尚書江盈建,今為叢林。”[25]《八閩通志》比較明確地點出大普安寺建造的時間:“五代周廣順二年建,名‘五峰羅江寺’,宋治平二年改今名。”(26)廣順二年,亦為南唐保大十年,即西元
952年。
有的人入惠後,被神化了。“濟陽蔡四使廟,在十都吳山之南。神諱鎬,莆人。唐大中間,始家於此,仕梁為兵馬使,擊賊有功,沒葬大鄉澳之西山,墓謁尚存。廟在蓮塘埔,鄉人病其湫溢,更蔔今地而新之。
靈應廟,在十都。廟有二像,一曰鹽倉陳公國忠,字義鄉;一曰青嶼鄭公濟時,字洪父,皆光州固始人,避地入閩,遂居焉,歿而廟食。宋紹定庚子(按:紹定間無庚子年,此依原文),海潮暴溢,民居盡沒,唯廟獨存,淳佑六年賜今額。”[27]
還有韓偓、羅隱、周樸,也在惠安隱居過。“韓偓,字致光,小名冬郎,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佐河中幕府、左拾遺諫議大夫、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遷兵部侍郎,忤朱全忠,貶濮州司馬,避地入閩,居松洋洞。”“羅隱,字昭諫,本名橫,新登人。十上春官不第,遂更名隱,去之梅根埔,自號江東生,入閩居邑西螺山。日乘綸於大嶺西溪,今傳羅隱壩是也,石上釣竿痕尚存。”“周朴,唐末詩人。寓閩中,居邑西北產坑,因朴遂名樸坑,今訛為北坑。”[28]這三人中,以羅隱在惠安影響較大,《惠安政書》雲:“螺山舊名羅峰,相傳羅隱寓此。”[29]《讀史方輿紀要》亦有同說:“螺山,在縣治北,形如螺髻。舊名羅峰,雲羅隱嘗寓此。”[30]
定居在惠安的,有光州固始人張崇紀。張崇紀,字廣之,為唐宣州軍事推官,因楊行密、孫孺之亂,就離任帶全家入閩,居住于惠安。閩王王審知欲委以官職,張崇紀以“嘗仕唐,恥仕二姓”為由推辭。王審知又召張崇紀的兒子張瀾。張瀾字清溪,在征得其父的同意,應召任武威軍節度判官,“王氏崇文學、勸農桑、親鄰息征,皆瀾教也”,[31]後為漳州刺史。《惠安縣誌》雲:“錦田山,在美女峰東。下有田萬頃,五代漳州刺史張清溪居此,衣錦還鄉,號其山為錦田,溪為錦溪。”[32]
美女峰之名,亦與王審知有關。王審知妃子黃氏,為惠安人。“龍啟太后黃氏,……閩王王審知聘為側室,閩主延鈞其所出也。唐明宗封魯國夫人,延鈞貢白金五千鋌以謝。龍啟初,尊為皇太后。二年十一月癸醜,延鈞謁黃氏家廟。……通文元年,尊為太皇太后,卒葬靈秀山,名之曰美女峰。”[33]出了這樣一位王審知的妃子,使黃氏家族得到莫大的榮譽。黃妃的曾祖父,被追贈殿前左翼將軍;祖父被追贈鎮遠侯;父黃毅裕,原為國子學正,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封琅琊郡鎮靜侯;伯父黃剛裕,贈上騎都尉;叔父黃木裕,贈車騎都尉;叔父黃訥裕,仕閩,累官至工部侍郎、銀青大夫資治尹,至龍啟年間,加贈工部尚書、檢校少保、楚國公。
小岞的康氏,其先也是在此期間入閩。據稱,康之祖為李氏,乃李淵二十一世孫,入閩後分居坑柄與青山。至宋末,坑柄有王氏,僅生一女,招贅居坑柄的李氏為婿,生下一男貴南。貴南娶康氏女,生子二,長姓李,次姓康。在明朝康朗父母的墓誌銘中,也提到此事:“公諱靈,字致明,世居惠南鄉松洋山下,別號松山。其先蓋李姓也,元初有九世祖承母康氏業,遂因其姓。世業耕讀,間遊邑庠,未有顯著。然自始祖貴南以至曾大父獻皆以忠厚質行,稱於閭裏。”[34]
此期間入閩,後居於惠者,還有後龍圭峰盧氏及黃塘前郭郭氏。
據盧氏族譜載,其祖于五代時入閩,先居南安,宋初遷徙惠安後龍圭峰,後族人相繼遷晉、南、惠各地。泉州一地的盧氏,始自于惠安。元代盧琦的墓誌銘——《元故承務郎福建鹽課盧君墓誌銘》,對此也有談及:“君先世光州固始人,從王緒入閩,居泉之惠安。”[35]
郭氏祖先為郭子儀曾孫郭嵩,隨王審知入閩,先居長樂,後遷惠安黃塘前郭。郭氏居於前郭後,至宋元豐八年,有族人郭朏中進士,於是稱郭朏為入惠始祖。據其族譜,郭朏為郭嵩八世孫,故郭朏應不是其入惠始祖。《郭氏族譜》也承認這種說法有誤:“始祖朏公,乃嵩公八世孫,與仙遊莆田及上郭之祖同出一源也。先世由長樂入惠,……至朏公昆弟,發跡科名,曾孫洙公,亦登蕊榜,故當時論人物分都,邑中推以為首。今欲修輯世系,而族譜久失,上世祖宗名號皆無可考,故以朏公為我前郭始祖也。”
四
宋朝末期,皇室南遷,蒙古騎兵的鐵蹄蹂躪大江南北,中原人民紛紛南下,形成又一次南遷高潮。這次南遷高潮,一直延續到元代。惠安的有關族譜和歷史記載,反映了這個時期的狀況。
與宋皇室關係較密切的是汪氏,《汪氏族譜》的“汪氏淵源述要”裏,對其入閩有如此敘述:“唐有越國公,號英發,幼慧穎,孤而貧。及長,從睦州演公習武,以勇俠聞。……傳至宋代,有立信公者,字誠甫,號紫源,六安人,宋淳佑七年進士。……咸淳元兵大舉侵宋,以公為江淮招討使,……公子應麟、應鴻在建康不肯降元,出走閩中,先在閩之福安府。景炎初,宋舟泊于泉州惠安海港之象浦居焉,是為閩南各縣汪氏之始祖,其遷台者亦越國公之後也。”
該族譜的“泉郡惠邑象浦霞殿汪氏有源實跡”又進一步說明:“祖諱應鴻、祖伯應麟,從端宗及皇太后楊氏,奔走於泉州港,而祖妣與祖及祖伯與祖叔就于惠安象浦居焉。妣得太后恩深,後帝從舟徙潮州,太后解霞佩贈之,以故其裏稱霞殿焉。象浦者,因端宗洗象於浦而名也;霞殿者,以太后與帝所居,太后贈祖妣霞佩於殿而號也。厥後祖伯應麟回籍南京徽州府,至今子孫振振,而我祖宅是裏,凡諸閩中之分支派別,多由於此,是亦其所謂瓜瓞綿綿焉。”象浦的地名,至今尤存,即為洛陽鎮象浦村。
後龍割山的陳氏,稱元代入惠。《鸛山陳氏族譜》的“序”,敘述了其來龍去脈:“大致政泰公,遭胡元叛亂,避地離居,逾河蹈海,隱於蠣嶼之中,……厥後徙入溫陵之清源,……然猶曆覽山川,靡所底止,極目茲山,如鸛斯奔,諮之鄉名,詢之土保,鄉雲忠恕,裏名功德,乃輾然怡曰:忠貽於君,德存後世。語雲:擇居不處仁裏,焉得智乎?至是不憚跋涉,命二子而往遷焉。……是歲大元至正十二年壬辰,命厥子而止基焉。”割山為後龍鄉的一個行政村,主要的姓氏,仍為陳姓。
惠南的駱氏,也於此時期入惠。其族譜談到始祖駱必騰時,雲:“公號必騰,父祖名諱無傳。按公生宋末,遭元亂,自光州固始而避於閩,始住三山,繼徙居於惠之雲頭裏內……。”駱必騰的兒子駱天佑,“見玉埕有佳氣,遂徙而卜居焉”。明代駱日升父母的墓誌銘,也稱:“吾駱上世譜不著所系,斷自十一世祖騰公。公生宋淳佑間,居福州。宋亡,避地今邑雲頭村。生孚仲,複徙玉埕村。”[36]雲頭即為今東園鎮秀土村,玉埕為今張阪鎮玉埕村,駱氏為惠南的大姓,人口分佈廣,東園、張阪兩鎮,姓駱的尚屬不少,現在海外或港、澳、台有不少駱氏族人,對家鄉各項建設事業,莫不竭力支持。其祖先所居的雲頭,今還有駱氏家廟,系海外駱氏捐資重修的。
此外,元代還有遷出惠安的,即為明學者蔡清的家族。事見《惠安續志》:“元蔡謙墓,在惠安城東北十八都東林鋪東林裏蔡厝,即蔡清諡文莊公之六世祖也。一說文莊公之祖墓在東路青山東蓮,及考虛齋文集,林次崖為文莊公作略,雲文莊公惠安之東林裏人也。元至正間有處士惠者避紅巾寇,徙晉江為晉江始祖,傳高祖潤、曾祖懋德、父觀慧,則文莊公祖居東林裏無疑。……據族譜載,元季有名謙者,家於十八都東林裏,土名蔡厝,墓亦在東林山前。逮至正間,其子名惠字世安,避紅巾寇,揭其弟孟安,負其父木主移入晉江。”[37]查《惠安政書》及清嘉慶《惠安縣誌》,東林鋪在惠安北部,即今南埔鄉;蔡厝即今蔡宅,隸施厝行政村,據此可見,在宋代,惠北就有蔡氏族人居住,這與《王忠孝全集》的“沙堤王氏譜序”所述的王氏“宋末贅于惠沙蔡氏,因家焉”的記載是極吻合的。蔡清祖于惠安,這裏也提供了一條重要依據。
五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對東南沿海地區,頗為注意,從政治上、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對惠安也有影響,在有關姓氏的族譜中,得到了反映。
泉州地區,由於宋末回回人蒲壽庚的叛變,屠殺南宋宗室及軍民,致漢人對蒲壽庚心懷仇恨。朱明王朝也順應了泉州人民的這種心理,史載:“蒲壽庚以有功於元,子孫多顯達,泉人畏其熏炙,元亡乃已。明太祖時,禁蒲姓者不得讀書入仕。”[38]其時,有回回人郭仲遠,攜妻帶子,從晉江法石避居惠安東南沿海的白崎。郭氏托附為郭子儀後裔,自太原汾陽縣遷居浙江杭州富陽縣。元代有郭德廣者,任宣慰使,來泉督輸,因干戈擾劇,就在泉州納室生子。後遷居晉江法石,傳其子子洪,生有三男。郭仲遠乃郭子洪的次子,娶漢人陳氏為妻,于明洪武九年(1376)來白崎。郭仲遠接受了漢文化,生有五子,即以仁義禮智信分為五房。這五房的子孫,後分居于白崎鄰近各村及惠安的各鄉鎮,現在其聚集地,設有百崎回族鄉。還有分派漳州、廣東的潮州、浙江的坎門、臺灣的鹿港等地,後又有人散居於南洋各地。
明初的倭患,致朱元璋派湯和、周德興先後入閩,加強防禦,進行軍事部署,設置衛所。當時,採取了內遷禁海的舉措。惠安的“東北海中有樂嶼,舊有民居,明初遷於內地”。[39]海島的人,有內遷惠安者。《潯山張氏族譜》雲:“皇明始祖文會公暨妣孺人媽,不知其由,當正德年間,自浯嶼卜居潯山為開基。生有三子,長潯崇、次潯高、三潯峻。”這裏張文會遷惠的時間,顯然有誤。據族譜載,張潯峻生於永樂丙戌年,卒于成化戊子年,即1406~1468年,而正德的時間在1506~1521年,距張潯峻遠矣。故張文會遷惠,當在明初的洪武、永樂年間。
此時期遷惠的,還有曾氏、陳氏。曾氏祖乃光州固始人,隨王潮入閩,家于晉江。明初,有曾元靖者,生有五子,相率入惠,分居於獺窟、梁山兜村、安固村等。陳氏於洪武三年居於洛陽,其族譜稱:“我祖諱良佐公。祖父諱煌公,任雲南清州知府,因國亂逃于福建興化涵頭,生三男,長祖伯良生,次祖伯良弼、三祖良佐,後徙泉郡。良生祖伯居晉邑三十八都萬安橋南,迨洪武三年,天下已定,各諭諸民到城,隨認匠籍,良生祖伯認妝鸞匠,次良弼祖伯亦認鸞匠,移在南安西邊鄉居住,獨我祖不認匠籍,卜地在惠安十八都西吟頭居住”,“為我西吟頭之祖焉”。
其他的與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的舉措無關的人口遷徙,這裏就不贅述了。
六
從這些記載上看,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點。
其一,稱來自光州固始者為多。與目前所述的福建,特別是閩南居民先祖來自中原的說法是吻合的。
其二,因避亂入閩而居於惠安者為多。中國歷史上,東漢末、西晉末、南宋,因中州戰事頻仍,人民大量南遷,居於東南沿海地區,以求安身之地。幾次人口的大遷徙,都在史料上得到證實。
其三,入居於惠安的東南部為多。惠安自置縣以來,歷朝出的人才,以東南部的為多。明代張宇指出:“惠財賦出自西北,人物出自東南。”[40]這種狀況的出現,與中州人民入居惠安後的分佈,不無關係。
注:
[01][29][明]葉春及《惠安政書》卷二·地裏考。
[02][明]何喬遠《閩書》方域。
[03][清]道光《惠安續志》卷九.藝文。
[04][28][清]嘉慶《惠安縣誌》卷三十.隱逸。
[05][08][17][19][27][明]嘉靖《惠安縣誌》卷十。
[06][38][清]謝道承《福建通志》卷六十六.雜記、叢談。
[07]《西河林氏族譜》。
[09][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七.宅墓、坊亭、惠安。
[10][明]何喬遠《閩書》卷五十.文蒞志。
[24][32][明]嘉靖《惠安縣誌》卷二。
[13][30][39][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
[14][清]陳壽祺《重纂福建通志》卷四十二.古跡、園宅,惠安縣。
[15]福建前線廣播電臺編《唐山過臺灣的故事》。
[16]《福建文獻》第2卷第七期,1969年9月,臺灣出版。
[18][21][26][明]《八閩通志》卷七十七.寺觀。
[20][清]嘉慶《惠安縣誌》卷十一.壇廟寺觀。
[22][明]嘉靖《惠安縣誌》卷十二。
[23][31][清]嘉慶《惠安縣誌》卷二十四.循良。
[25][明]萬曆《泉州府志》卷二十四。
[33][民國]陳衍《福建通志》總卷四十五.烈女傳,卷七。
[34]《明敕封承德郎刑部主事松山康公暨配封安人周氏合葬墓誌銘》。
[35][清]道光《惠安續志》卷十一。
[36]《明封廣西提刑按察司提督學政僉事東喬府君駱公暨封恭人郭氏合葬墓誌銘》。
[37][清]道光《惠安續志》卷二。
[40][清]嘉慶《惠安縣誌》卷三十二《呈寢議割地建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