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遐邇的葛上陳氏宗祠 距今已有六百多年
2014-08-27
葛上陳氏宗祠
葛上陳氏宗祠歷史悠久、建築古樸、人文積澱深厚,是聞名遐邇的古宗祠,也曾是中共東園鎮第一個地下黨支部的誕生地。2009年,葛上陳氏宗祠被惠安縣政府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日前,記者走訪了這座古宗祠。
宗祠距今已有六百多年
葛上陳氏宗祠,位於東園鎮群青村葛上自然村的村中央,建于明朝初年。宗祠坐東北向西南,為歇山頂、抬梁拱鬥式磚木結構的建築。宗祠面積近
600平方米,是三進構造,由下廳、頂廳和後落組成。其正門兩側嵌入明代麒麟石雕各一幅;頂廳的木鏤花風屏;圓、方各類鐫刻浮雕柱石,工藝精良。宗祠美輪美奐,氣勢雄壯。頂廳屏風上懸掛著“解元”、“華英特選”、“選魁”的匾額。歷經六百多年風霜,宗祠部分構件已經嚴重腐朽、破損,在1992年,宗祠在保持原有建築結構外貌、內貌基礎上,對屋頂琉璃瓦、正廳屏風等局部構件進行修復,力求按原狀恢復。
據葛上宗祠文物保護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百川介紹,東園鎮葛上村陳氏,是始遷祖增安公于明初從晉江涵口遷居葛醬村的,陳氏宗祠也是由曾安公興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葛上村歷史上曾稱為葛厝村,在閩南廣泛流傳葛厝村出皇帝,遭受官兵戮殺,五馬分屍,又剁搗成肉醬,由此,後人把葛厝村又稱為割醬村,民間故事《帝星災》,就源於祠堂後落。
葛上陳氏的始遷祖增安公從晉江涵口遷居葛上村後,在這繁衍生息。關於陳氏的繁衍開支,村裏如今還傳有“二世分東西”之說。除下郊尾刊遷居臺灣、後厝刊移居馬來西亞之外,今尚有樹腳、磚仔埕、大厝、小宗、下田墘、三落、美塘、中塘八個刊。現在,陳氏子孫在葛上村聚居的有近千人,而移居在外謀生的也不少。陳氏後裔如今遍及海內外,在台商區的玉埕、下新厝、後港、陳埭頭等地,都有陳氏族人。另外,也有不少陳氏族人客居上海、南京、合肥、泉州、廈門、三明、永安、江西、漳州等地;也有部分陳氏族人移居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以及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曾為中共東園鎮地下黨支部駐址
宗祠的後落,是明朝萬曆解元陳文選和明經進士陳文進的故居,兄弟倆的文學,在當時,皆享有盛名。廳柱刻的一對楹聯說的就是他們兄弟倆的事蹟:“父掄貢子掄元父子登科考年則甲戌與辛巳,兄知府弟知縣兄弟進士治下乃太平且永州”。陳文選,號如龍,小時候在葛山宮潛心讀書,以文章出眾而聞名一時。“萬曆己卯(1579年)鄉試闈中,以《論語》中‘巧笑倩兮章’命題,卷中俱寫因詩悟語套語,文選獨重素透發,主司定為舉人第一。”陳文選中得解元入仕後,任靈山知縣。他勵精圖治,佈施仁政,獎賞耕讀,政績斐然。後來升任太平同知,在他治下,勸課農桑,革除弊政,肅清訟獄,修德化民,百姓安居樂業。陳文進,號夢台,1584年明經入仕,知如皋縣,升永州通判。
陳百川還向記者介紹,葛上陳氏宗祠曾是中國共產黨東園第一個地下黨支部的誕生地。1937年08月,柯昆山等一眾共產黨人,在宗祠內建立了黨支部,發展黨員。並在村裏組織讀書研究會,建立地下交通站,成立抗敵巡迴宣傳隊。他們還組織黨員和革命青年參加“泉州搶米”和慰問慘遭日寇燒殺搶掠的“
7·16” 獺窟災民等活動。
記者:郭慧傑 陳智勇 通訊員 吳鎮國 張敏麗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