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宗祠家廟楹聯考
惠安縣百崎鄉白奇村大宗祠中,有一對用以體現白奇郭姓源流之楹聯:“祖汾陽,派富陽,族螺陽,三陽開泰;源晉水,分法水,聚奇水,萬水朝宗。”
白奇郭姓先祖為穆斯林貴族伊本·庫斯·德廣貢,其先世落籍于杭州府富陽縣。元武宗至大年間(1308)來居泉州。明初肅清色目人(回族也在其中),伊本.庫斯.德廣貢只好改名換姓,取其“庫斯”諧音“郭”為姓,“德廣”為名,潛住海陬之法石,生子洪公。洪公生三子:長和卿,分支江西;次仲遠,開基白奇;三季淵,居於法石。
“祖汾陽”、“源晉水”,表明白奇郭姓為中興名將郭子儀之苗裔;“派富陽”、“分法水”,指出其始祖郭德廣來自杭州府富陽,占籍晉江法水;“族螺陽”、“聚奇水”,說明開居祖郭仲遠卜居惠安(又稱螺陽)奇水之濱,生息蕃衍,聚族而居,俗稱“九村郭”。
白奇郭姓族屬分明,卻自認是漢族人郭子儀的後裔,應何以解釋?其一,歷史背景使然。元時分等級民族統治,明初肅清夷族之措施,郭氏先人借用昔英雄人物為護身符,為創造安全和發展的良好條件;其二,社會風尚之影響。于時,大凡大族世家,追認名位俱隆的歷史人物為遠祖,以提高世胄門望。所致有“祖汾陽”、“源晉水”之說。
稽考白奇郭姓宗信真主阿拉和教義《古蘭經》,查核其風俗習慣以及歷史遺物,證實白奇郭姓實阿拉伯伊斯蘭先人之後裔。1989年12月23日,省政府批准,從東園鎮劃出裏春、後海、蓮埭、下埭和白奇
5個村,設立百崎回族鄉。
惠安縣塗嶺鎮(今屬泉港區)洪厝坑“出氏家廟”大門對聯為:“燕南無二族;惠北自一宗。”
塗嶺鎮洪厝坑出姓乃蒙古族的後裔,元朝開國元勳魯國王木華黎為其先祖,歷代赫赫王公貴族。元亡時值八世孫納哈出,官太尉,降明封海西侯,從傅文德征雲南卒於途中。長子察罕坐藍玉黨被誅,庶子佛家奴逃至福州中衛街,隱姓埋名,以“出”為姓,旋遷居惠九都象獅(今後龍上西),複由後龍象獅遷塗嶺新厝鄉,再從新厝鄉遷居洪厝坑,尊八世納哈出為始祖。
出氏人家把洪厝坑對面煙墩山改名燕山,今出姓人家用器具幾乎都寫“燕山出記”。祖厝橫楣書“燕山出府”。出姓始祖納哈出,古居今河北省附近,為號“燕山”,至今如舊。
1985年 1月
5日,惠安縣人民政府在塗嶺鄉小村洪厝坑召開恢復出姓蒙古族成份大會,落實黨的民族政策,這是在全省乃至全國的一重大舉措。
惠安縣螺陽鎮上阪村辜氏祠堂大門楹聯:“承先聖榮宗顯祖;啟後賢丕振家聲。”
追溯歷史,閩林始祖林祿的八世孫正,字達中,唐太宗貞觀八年(
634)進士,授江西觀察使,廉政愛民。時值荒年,開倉濟民,被奸臣誣陷而失官下牢。萬民保之,後押京城,太宗英明知其忠義難得而赦之,並嘉其“辛苦之德”,曰:“卿家無辜受罪。”於是上古下辛合義賜姓辜。林正乃為辜氏始祖,聚居江西。
正之四世孫源和瀾俱開元進士,退隱後先後入閩分居:瀾之子選擇居漳州磁窯;源隱官擇居安南羅溪,源之子桓退隱泉南而終,墓葬于白礁。白礁分四房,二房(十九世)志明於元至正辛巳年(1341)遷泉州打錫巷;三房世祖興於至正十年(1350)遷永春下洋一一故稱祖居白礁,分居泉永。泉州志明九世孫旺于明末正德年間遷惠安東園洋埔,並建辜氏宗祠,旺即為惠安辜氏始祖。
洋埔三房六世孫邦變遷上阪。邦變之三子宗於清康熙年間率五子赴台謀生,卜居彰化鹿港。十世琴系振甫祖父,振甫的父親顯榮(字耀生)屬十一世,振甫十二世。
惠安縣東園秀土村駱氏家廟楹聯:“峽陽衍派家聲遠;雲裏肇基世澤長。”衍繹了其族人世系源流。
溯駱氏源于薑姓,系炎帝神農後代。初生息繁衍于渭水流域之姜水,緣因涿鹿之戰敗于黃帝部落,而遷徙到黃河下游山東一帶活動。其時部落有個傑出人才姜尚(薑子牙)輔佐文王,在牧野打敗商,建立周朝。姜尚功勳顯赫,分封地在營丘,成為齊國始祖。齊太公姜尚有個庶子名叫駱,他的子孫均稱為駱氏。駱氏源出於薑姓,世居營郡,後因避秦亂而遷至河南,卜居內黃。
駱氏入閩,據文獻資料記載,始於五代後樑貞明年間(916-921)。河南光州固始人駱萬安、駱萬保兄弟跟從王審知入閩。據《西峽駱氏宗譜》載,“始祖萬安公,河南光州固始人也。緣唐(後樑)黃巢叛亂,同弟萬保從王入閩。萬保居閩南街,發于駱家鋪(福州);惟吾萬安公擇地相土,卜居潭西峽陽(南平)。”峽陽是駱氏發祥地。
宋季十二世祖駱必騰,自閩北西峽(今峽陽)黃西莊遷居泉州清源釋仔前,後又徙居雲裏(今秀塗),築村稱中房,建廟祀祖宗,為本邑駱氏始祖。元至正七年(1347)必騰公之次子孚仲,因“樂山水之勝,見玉埕有佳氣,遂徙而卜居”,分衍居埕邊。明朝正統元年(1436),長房一麟之六世沂元,遷支下宮、張阪一帶。張阪之駱,支出埕邊;埕邊之路,支出雲頭;雲頭之駱,宗衍峽陽;峽陽之駱,祖衍固始;固始之駱,源系薑姓。其後裔子孫,分衍境內域外,不計其數。
惠安縣王氏祠堂之門大多有一副楹聯:“太原望族源三晉;固始義師靖八閩。”
溯源,王氏始祖晉公,字子喬,乃固靈王太子,其生卒約西元前566-549年間,本姓姬,後尊“王氏始祖”。其長子宗敬,于景玉繼周王位後,仕為司徒。斯時,諸侯爭霸,王室日衰,知國事不可為,遂上表致仕(今稱退休)。西元前
520年避亂世到晉陽。世人以為王者之後,乃稱為“王家”,遂以王為姓,是“太原王氏”始祖。後晉公之四十五世孫曄,字光世,官為河南光州固始令,有德政,人民懷德,遂家於固始,是為“王氏固始祖”。
唐末,政治腐敗,官逼民反,黃巢率領農民起義。唐啟光元年(
857),王潮、王審邦、王審知昆仲,奮起響應,自河南光州固始參加王緒的起義軍。義軍經略江淮,入汀漳,又應泉州百姓請求,入泉除暴安良,攻克泉州。後又進軍福州,統一八閩,鼎建閩國(885-945),審知為閩王,其子孫多居福州;潮仕泉州刺史,其子孫多居惠安;審邦繼任泉州刺史,子孫多居南安。
“三王”治閩期間,文施德政,保境安民,採取許多有利於發展經濟、文化、海交、商貿的措施,為福建特別是泉州的開拓和發展奠定堅定的基礎。
“三王”身後之陵墓,廣武王王潮在惠安盤龍山;武肅王王審邦在泉州皇跡山;閩王王審知在福州蓮花山。其子孫後裔,分居八閩大地和海外。“三王”乃入閩王姓之始祖。
惠安玉塘孫氏家廟,有一副楹聯:“東海表大儒,詩禮名家,舊望曾推唐譜牒;南朝崇碩輔,弟昆報國,新封猶溯宋衣冠。”銘其宗歷代久遠,人文昌盛。
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書的記載,孫是以字為姓。玉塘孫氏,系宋代由河南光州固始縣樂安裏遷至晉江塘市鄉居住。其一世祖宋官平諭,二世祖宋官宣撫,三世祖宋官資政,四世祖宋官班尉。及至五世,有兄弟二,長真輔,仕宋位至諫議大夫,封朝卿;次嘉安,生宋甯宗慶元四年戊午(1198),賜進士第,官至禮部左侍郎,誥封通奉大夫賜諡恭肅。始遷惠安玉塘裏,擇負山臨溪之地,聚集卜居,繼而人丁興旺,瓜瓞綿綿,為了擴大生機,又擇地遷播,分佈刺門兜、埔塘街、頂三鄉的大坪、楊厝、莊內;裔傳至永春五裏街、仙遊等,及散居諸多處的孫姓,祖均在玉塘。
玉塘孫氏人才輩出,進入“孫氏家廟”,祠廳簷下及牆壁高懸著“忠臣”、“名宦”、“鄉賢”、“孝子”、“進士”、“優元”、“解元”、“舉人”、“文魁”、“貳尹”等科舉牌匾50多面;祠外為土埕,有科舉旗杆石夾板50多副,現尚存20多副,足見孫氏人文鼎盛,其族史可見一斑。
惠安縣張阪鎮後邊黃氏家廟大門聯:“惠政施民袁明襄陝崇名宦;著書行世易象坦通亨鄉賢。”從這副對聯看,後邊紫雲黃氏的裔孫,在唐宋乃至明清等科舉時代,是何等的騰達榮耀。
據《元和姓纂》記載,黃氏源于陸終。陸終的子孫被賜封于黃(今河南潢川以西一帶)。春秋時期,黃國被強大的楚國所滅。其子孫為紀念故國,遂以黃為姓。黃氏入居福建,始于晉代。《閩書》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冠入閩者八族。”就有黃氏。當時河南光州固始有個黃舜夫,其子叫黃道隆,避亂由光州入閩,初居仙游,後居泉州。不久,北方稍安定,道隆又回光州。後來動亂,他的子孫元方與大批流民入閩,居福州烏石山,即今日的黃巷。黃元方為開閩黃氏始祖。元方後裔中的一支,由福州遷泉州,至唐朝黃守恭已成巨富,名聞遐邇,人稱黃長老。黃守恭,字國才,生於唐貞觀三年(
629),一生樂善好施,最著名的是獻桑園宅建開元寺,歷代傳為佳話。
相傳黃守恭獻宅建寺後,為了讓子孫開拓發展,將五子分居五安:長經居南安,次紀居惠安,三綱居安溪,四倫居同安,稱為“四安黃”(一說五緯居詔安,稱為“五安黃”)。值得一提的是,黃守恭在遣子分派各地時,作一首“示兒詩”:“駿馬登程往異方,任從隨處立綱常。汝居外境猶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朝夕不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蒼天有眼長垂佑,俾我兒孫總熾昌。”以此詩作為認祖聯親的憑據。
黃守恭的次子黃紀遷居黃田(今張阪鎮後邊村),為黃氏入惠始祖。篳路藍縷,開拓田園,其子孫繁多,綿綿延延,分佈於山頭、東園、後蔡、內厝、上塘、霞美及晉江等地。香港、澳門、臺灣及南洋諸國、世界各地,散居著黃氏子孫。
黃田地靈人傑,人文薈萃,上代先祖有:黃訥裕、黃厥(妃)、黃禹錫、黃宗旦等。錦田黃氏家廟每年舉行春冬二祭,以剛鬣柔毛香楮果酒金帛庶饈之儀,昭告自漢入閩始祖黃道隆至清優進士敕授文林郎存記知縣黃漱濤
100位列祖列宗。
張阪鎮侖前村曾氏宗堂大門楹聯:“龍山衍派家聲遠;沂水分支世澤長。”乃昭示其姓氏屬地及宗族之由來。
曾姓出自姒姓,是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最早源地是古之鄫國(今山東嶧縣以東)。據《世本》記載,夏朝少康封小兒子曲烈于鄫,後來被莒國滅掉,鄫太子巫逃到魯國,把鄫字去掉“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
龍山為曾氏在閩的發祥地。始祖延世公,諱延祚,為團練副使,系山東武城二十五派祖隱公之子,原隨隱公由江西吉陽縣遷居河南固始縣。後因避黃巢之亂,延世公于唐僖宗光啟元年(
885)正月,率眷隨其內兄王潮入閩,居住于晉江縣。後世族人奉祀于泉州升文龍頭山大宗祠,遂為龍山始祖延世公裔,傳子教、運二公,子孫繁衍,傳至會公及其子孫公亮以後,顯赫於北宋。其衣冠之盛、仕進之廣,當時民間竟有曾半朝之稱。
而派衍惠安縣梁山兜(今稱山兜)乃延世公之十一世孫沂公之一支裔孫元靖公,生五子:淮、沂、渭、潮、汙。長淮遷居獺窟(今張阪浮山)、次沂卜居梁山(今張阪山兜)、三渭(未明)、四潮居螺陽之田邊、五汙居洛陽曾垵。沂生四子:均進、均毅、均賢、均禮,分為四房,瓜瓞綿延,子孫昌盛,又擇地各自謀發展。據傳山兜三房子孫遷黃嶺;四房遷居侖前,五房遷至山柄(今崇武鎮霞西村)。四房均禮公之後,宏宗公繼宗公之父,遷居侖前,有四子:曰、好、三、章,又分四房,繁榮昌盛,歷代不衰。
泉港區前黃鎮壩頭連氏宗堂大門聯:“上黨家聲遠;風阿世澤長。”溯本求源,楹聯明晰連氏遷播歷程。
連氏屬地上黨郡,今山西長治縣。連姓是以祖上的名字命名的姓氏。據《左傳》記載,是齊大夫連稱的後代。相傳齊襄公因為違背了對連稱與管至夫的諾言,兩位大夫就謀反作亂,助齊襄公的堂兄公孫無知襲殺了襄公。他們的做法不得人心,過了不久,公孫無知與連稱都被大夫雍廩殺死。連稱的子孫為了逃避誅連,逃亡境外,並以連為姓,稱連氏。
《高陽上黨衍派鳳阿連氏族譜》記載:“連姓入閩始祖為上党連愷公,因黃巢起義,北方動盪……連愷公遂棄官奉雙親,隨開閩王王審知入閩。”連愷公的十一世孫鉞、釗遷仙游鳳阿,錫遷至德化格壩。
西元1201-1204年,釗公從仙游遷至惠安壩頭(今泉港區前黃鎮壩頭一帶)卜居,連釗公是連氏入惠始祖。連氏定居壩頭
800多年來,其子孫繁衍,綿綿延延,傳有32代,分佈在風南、鳳陽、鳳山、鳳林、鳳安、坑內及南埔鎮嶺口等8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居住著2萬多名連姓人,據稱是中華連族群最大聚居地。
連氏族人聚居村名有冠‘風’字,當地連氏人廣為美談:言仙游阿頭一隻鳳,惠安壩頭一隻鳳,德化格壩一隻鳳。稱‘一鳳還三鳳’。此風水寶地,這便是冠鳳村名之由來。
本縣東嶺鎮大吳村宗祠門聯:“忠昭宋代欲雪抗金終於沙場殉國;孝感海潮浮檀刻父頓使草木異香。”其在追遠祖上英烈功勳,後輩慎終孝敬之心。
根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泰伯封于吳,子孫以國為姓。”由此可見,吳姓氏族的始祖,是周代的泰伯。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的長子,亦即周文王的大伯父。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古公共生有泰伯、仲雍、季曆三個兒子。季曆的兒子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據說,當周文王出世的時候,有祥端出現,所以身為祖父的古公就說了這麼一句話:“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言下對這個甫出生的孫兒,充滿了殷切的期望。身為長子的泰伯在聽到這話後,立即明瞭父親的意思是希望能把家業傳給季曆,以便將來順理成章地傳給昌。於是,他就自動引退,跟老二仲雍老遠地跑到荊蠻地方,並且文身斷發,表示讓位于季曆的決心。跑到荊蠻之後的泰伯,自號為“句吳”。他的義氣感動了許多荊蠻的人,於是有一千多家自動地跟隨了他,而逐漸發展成為吳國。由此看來,吳姓與周姓的漢人,不但同為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姓,而且原本還是一家人呢。
福建是吳姓較集中的地區,也是歷史上吳姓較早到達的省份。吳姓入閩亦有多管道。閩北一帶有延陵衍派,以及渤海衍派(按:最初發源於江蘇,後繁衍到山東河北,故有世居渤海之說),入閩時間也先後不一。而閩南地區大都為“延陵傳芳”。族譜記載,延陵季劄族裔的南傳,尊吳仁祿為開閩始祖。仁祿為唐開成三年(
838)進士,宮國子博士遷戶部大司徒,因“恥再受亂朝爵命”,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閩,居晉江縣十六裏白馬廟東大吳鄉(今惠安縣東嶺鎮大吳村),歿後葬於縣城南郊盤龍村。仁祿後裔衍派于泉州、晉江、南安一帶,千餘年來奕代蕃昌,蔚為宗鄉望族,迄今已傳40餘世。閩南吳氏繁衍昌盛,世稱“四子分四溪”:龍溪、安溪、梅溪、洛溪。此外,自明清以來,閩南吳氏族人以開拓精神,遠播臺灣、南洋。據不完全統計,吳氏海外人數達數百萬之眾。
吳姓家族歷來習慣於將下面
4位族中代表人物及典型事蹟嵌作楹聯,以事彰揚。見到下面這些吳姓家族專用楹聯,主人一定姓吳。延陵望族(吳季劄)。廷尉名官(吳公)。風裁峻曆,飛帛書禦史之名(吳中複)。持議剛方,坐席正講宮之體(吳申)。
“青陽衍派”堂號的故事,蔡氏族人幾乎家喻戶曉。蔡氏祠堂的正廳,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長綿百代振家聲”;下聯是“脈映濟陽,支分莆陽,派衍青陽,好就三陽開泰運”。這副對聯概括說明了青陽蔡姓的源流和發展。溯本追源,青陽蔡氏根在濟陽,後又傳衍到福建莆田,再由莆田遷居青陽,故稱“濟陽-莆陽-青陽,三陽開泰”。
據莆田東沙《蔡氏族譜》和仙遊楓亭譜(蔡襄族譜)記載,蔡用元乃蔡氏入閩始祖,時在唐代。自蔡用元至蔡襄共六代。蔡襄乃北宋慶曆名臣,為官清正,政績卓著,擔任泉州太守時主持建造洛陽橋,名揚天下。據考證,明代“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球”之一的蔡氏始祖蔡崇,是蔡襄的裔孫。菲律賓大多數的蔡氏也認同蔡襄是其先祖。此外,新、馬、泰、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各地以及日本的蔡氏,近些年來都經常來福建尤其是到泉州尋根謁祖。
明崇禎年間,已有蔡鳴震自金門遷入澎湖。鄭成功率軍收復臺灣時,隨之入台的有不少蔡姓人,泉州、晉江、石獅許多蔡氏留在雲林、屏東等地墾植。明永歷年間,金門人蔡相將、蔡道賓兄弟等由金門遷居到澎湖。清康熙年間,又有南安人蔡為謝、蔡廷、蔡構等入台開墾。據統計,目前臺灣地區蔡姓人口近百萬人,占臺灣第九大姓,與泉州百家姓中蔡姓居第九大姓排列相同,也充分說明泉台蔡氏的歷史淵源關係極其密切。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