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陳氏支派
(待考證)
小岞陳氏其先祖三山人,宋紹興中,有丞惠安者,卜居小岞。時李文會以執政還鄉,沿海築沙堤以迎之。及李氏替,陳氏頗盛,迄服以出。雞鳴皆起,聽家長命。其白所業,無或懈怠。好事者往觀其家,甚有古樸之風。邑令匾其閭以示勸。嘉靖、嘉慶縣誌均有記載,但其屬陳潤(陳岩屬陳潤)或其他現難予確定。有分支霞浦三沙,解放前曾帶族譜去收丁銀,族譜被誆留四載而失。
螺城四角井龍山陳氏15世從泉州舊車站遷來,現20世。
黃塘壩嶺嶺兜,清從泉州東街遷入。
紫山林口南坑,明永樂二年,始祖振隆,號元樞,從泉州南街海甸(七世)遷來,前居後桃,後徙石佛,由石佛徙居南坑鄉,至九世,七房部分遷福清南饒、雲路等地。後裔分居紫山石碼龍頭。
洛陽鎮西塘山兜陳氏
100人左右,傳說其先祖是楊文廣平南軍隊中一兵士,在此定居發展的。
崇武蓮西營房埔陳氏,陳步新、陳偉建發表在《閩台陳氏文化》上的崇武陳家祖祠記載:潁川(崇武)陳氏,系泉郡西郭旺族,分派青山,住旗山。崇武建城後,隨遷居崇武所公署前,俗稱“所口陳”。潁川(崇武)陳氏肇居崇武,曆輩以海為耕,世代繁衍,人丁興旺,族風豁達,知禮識儀,是崇武的望族,至今29世。始祖生八子分為八房,後裔分居崇武的靖江、蓮西、海門、潮洛、西華村,潁川陳氏
800餘戶,人口數4327人,旅居美國 1戶、香港 1戶、臺灣
3戶,適居省外24戶。祠堂楹聯:潁衍所口一世祖,川流蓮池八弟兄。文苑聲馨誠意正心可立德,魚龍窟深鐵骨銅身能耕海。肇虞舜始祖胡公出敬仲德望傳華章,源潁水入閩都踞所口地靈紹前徽。歷史名人:陳濱,號南涯,明萬曆十九年(1591)任北京神營遊擊將軍。陳兆勳,清光緒十一年(1885)敕封為武解元。
後厝仔居住著一支從南靖遷來的陳氏,但由於歷史原因,其遷居祖及遷移原因、時間今人皆莫名其妙。幸從《奎巷王氏族譜》留有珍跡:“(王氏十二世)昌生公入贅橋仔頭陳周訖,生三子”。因不知遷來幾世,暫以陳周訖為一世整理,錢亞茹之丈夫陳敬賢兄弟與此同宗分支。
陳桂聰其先祖約
400年前明時從德化遷惠安螺陽象山。還有一些南下及外來幹部,如原縣委副書記陳增煜從福清(堂號玉澗)遷來,縣直工委副書記陳悅慶的父親文彬于解放前從莆田遷來惠安(在工業局經委任副局長辦理離休)。原鹽業局副局長陳吉來從山東隨解放軍南下。這些人就是這些支派的入惠始祖。
唐高宗總章二年(
669),高宗派河南固始人陳政為嶺南行軍總管,率兵三千多人前往討伐閩南少數民族動亂。由於那些少數民族土生土長,熟悉地理,剽悍驍勇,陳政招架不住。朝廷加派陳政之兄陳敏、陳敷率固始58姓軍校前來增援。不料陳敏、陳敷不適應瘴癘之鄉的惡劣氣候,先後染疾死去。陳政也於儀鳳二年(
677)死於軍中,由他的兒子陳元光代替領兵。陳元光,字廷钜,號龍湖,唐顯慶二年(
657)二月十六日生,自幼勤奮好學,精通經史兵法,父歿襲職。時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州治設在今豐州古城。唐垂拱二年(
686),陳元光奏請准建漳州郡,旨令首任刺史,厲行法治、興辦府學、墾荒興農、興修水利,使漳州日益繁榮。唐景雲二年(
711)十一月五日,陳元光在征戰中壯烈犧牲。陳元光在治漳期間,頗有政績,深受漳州百姓的愛戴。陳元光祖孫四代一直擔任漳州地區的行政長官,歷時一個世紀之久,使這塊荒涼偏僻的邊微之地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陳元光被尊為開漳聖王,為“北廟”始祖。陳元光是舜93世孫,其祖陳克耕曾任隋朝的中郎將懷化將軍,曾祖陳欲得(譜稱果仁公)曾任戶部尚書,上四世祖陳霸漢是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及陳文帝陳霸始的堂兄弟,五世祖陳伯昭和陳霸先之父陳伯綏是兄弟。開漳聖王陳元光所傳的子孫,後來被稱為潁川陳氏的將軍派或北廟派。又因號龍湖,其子孫在浙江蒼南又稱龍湖派。陳元光的子孫,亦即是潁川始祖陳實的長房後裔。舊志記載,陳政在溫陵以北、楓亭以南建有府第,估計在原惠北現泉港區之處,待查。
居住梅嶺的陳姓居民,據村史記載為唐初漳州刺史陳元光的後裔。明進士、翰林院編修陳光滿的裔孫秋野,從漳州市郊來惠安打鐵為始祖,約生於1450年。嶺頭陳氏居民清時遷居小岞新橋,為雲璈之四世祖。而新橋始祖從永春橄欖巷來嶺頭依長房,二世萬全去泉州新橋頭打鐵,後來南賽下爐再遷前內兜大榕樹下打鐵,挖一新橋井,後在後內庶順王宮西邊購一地蓋房居住,原有舊橋,陳氏遷來又建一新橋,故村名新橋,至今22世(二處之祖來處不同)。地名實用手冊也有清乾隆年間,陳氏居民從洛陽嶺頭村遷到後內,後於清光緒年間,又從後內移居於此地的記載。嶺頭也有十五世陳景南、陳景波遷至崇武小岞新橋等地的說法。
現居住紫山官溪有蔡坑內、蔡坑口、洋打、後沈四個自然村陳氏常住人口
970人,先祖欽德公於明末從漳州圳尾帶七子遷入定居,後媽帶返三個,長房居煙頂村,二房居尾山村的鐵林村和煙頂自然村,三房居蔡坑內、蔡坑口村,四房居洋打、後沈村。後裔分居黃塘藍田北坑和大竹村。
紫山龍石村校尉坑先祖從漳州角尾遷來,堂號太丘。龍石內山和社壩兩自然村,現陳氏人口440
人,先祖從漳州角尾遷來。石鬥林村的始祖來自(龍石村)現“林步”的廠址,即“時照”的大房(已廢村):第一世僅知始祖與社壩、水帽、龍石部分陳姓的始祖是同胞兄弟、還有一兄弟遷往福州連江。石鬥林長房分居刺潭,長房八世保南去西榮村,九世木遠去紫山村,二、四、五房居石鬥林,二房二分居西榮村,二房三分居南安村。
尾山陳氏先祖從漳州圳尾半嶺遷黃田再遷半嶺。尾山后坑子的陳氏先祖從漳州遷來。
半嶺前阪自然村陳宣宗解放初從塗嶺黃田遷來,黃田的先祖亦從漳州一帶遷來。
紫山石碼村,始祖純樸公,生於1569年,明從漳州一帶徙惠安東嶺許山頭,後遷居石碼。二世陳綸長子麟分支仙遊,七世恩分支臺灣落戶,十一世眾公徙居廈門。陳綸次子鳳來生窠齊,窠齊生子五。長能德諱昂,分派石碼南埔村。
崇武西城門內虎石街陳氏,堂號北溪,屬將軍派,由漳州北溪徙泉州,又自泉州遷居崇武,至今22世。查《閩台陳氏文化》記載:海澄俊美即漳州龍海市東園鎮過田村圳尾社,舊稱漳州府海澄縣的五都四圖。圳尾陳氏始祖諱均惠,號仁軒,生於宋理宗寶佑二年甲寅(1254),卒於元至順四年壬申(1332),享年78歲,開漳聖王25世,理學家北溪祖陳淳
5世。漳州龍海市角美鎮沙洲村大社陳氏來自開漳聖王陳元光第30代裔孫,肇基始祖懿德公於明嘉靖年間由南溪對面榜山鎮園存頭村霞滸方社陳滄角尾遷往佰六港口(今沙洲村大社自然村)定居。由於以上數款從漳州遷來的村落在《惠安舜裔村落簡介》中沒標明其始祖與各派關係,而漳州既有南院派,又有將軍派,今據《閩台陳氏文化》記載作整理,待補充。
據福建陳氏譜序集(八)記載:南院派一世祖陳忠,贈鄂國公。二世祖陳邕,任太子太傅。唐朝中期,陳忠子陳邕被謫入閩,先居福州三山,又居興化,後入泉州惠安社壇後,再遷至福建同安嘉禾,又徙漳州南廂山。陳邕,字崇德,號南山,生於唐高宗麟德二年(
665),卒于肅宗乾元元年(
758),建私人府宅稱之南院。漳州南報劬禪寺,即其所施產“南院”也。其女金花獻計把豪華房屋獻作佛寺,並終身事佛。兄弟一子承金花,遷永春小岵。後裔稱為太傅派、南院派,並尊陳邕為“南院”始祖,為陳實的長房後裔。
陳嘏字錫之,黃田鋪報劬山人,于唐開成三年(
838)中戊午科進士,為隋唐開科取士以來惠安境內(時末置縣為晉冮縣)第一位金榜題名的士子。唐大中元年,宣宗繼位,器重並準備提拔他,任命書尚未下達,陳嘏因病謝世。因報劬山與漳州報劬寺同名,唐時陳氏可能與南院派有些關係。報劬山又名覆船山,在十九都(在虎窟北側),以形似名。時有異雲蓋頂,祈雨多應。報劬,唐刑部郎中陳嘏葬父母其下,建庵曰報劬。官溪附近(現輞川玉圍)有一陳嘏洋,陳嘏的後裔解放前因避土匪而從陳嘏洋遷居輞川玉圍、黃塘現紫山官溪。
族譜還稱其子孫開族于惠安後坑、澳埔。澳埔為今紫山鎮龍石行政村一個村落,居民陳姓,郡望潁川。
輞川鎮吹樓塔埔陳氏先祖於宋朝中期從漳州來惠安出售胭脂花粉,見塔埔風水奇佳而肇基於此,後裔再分居廣東、廈門、福安,村名仍稱塔埔,歷史上曾有清明時18支涼傘來掃長者墓的盛事,曾三次廢村,族譜己失,也有說塔埔從河南光州固始直接遷來。
張阪後徑現改名叫後見村陳氏祖源在永春小岵,源出南院即太傅派。一世舜帝,卅四世陳胡公,八一世實公,九四世忠公,九五世邕公為南陳始祖。一〇六世弘元號校尉,分支小姑山,為永春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其上祖陳喜在唐朝後期居開府儀同三司,由閩南遷居國都,五代十國時期兵荒馬亂,陳弘元於後周顯德三年(
956)南下入閩,屢經遷徙,擇居永春岵山,在古稱桃源小岵南山之麓定居。為了紀念南陳鼻祖陳忠、開宗祖陳邕父子曾居漳州南驛路南廂山,小岵南山陳氏的燈號稱“南陳”,俗稱“南山陳”,屬漳州南院派系。校尉公生二世居安、居甯,居安生三世天寶,四世福壽生緘、琮,緘公生六世彥聖,彥聖生仁、義、禮、智、信六子。七世禮公生樸、模、機、權、楷五子,八世模生晉接、晉遇,九世晉接生需光傳十一世德高、德美,十二世德高生真佑傳十三世君齊、君澤、君治,十三世君治生佛惠、佛乞、佛應、佛養四子,十四世佛應移居惠安,後出家為僧(錄自《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據後徑族譜記載:四兄弟分一派在南安下尾今住泉州秦衙,分一派在阪頭,分一派在興化府馬枋大坊,分一派佛應遷惠安東園鳳山再遷張阪後徑,贅孫福全,至今六百多年,子孫綿續,後裔還遷居張阪埔塘南山,後邊下埔;山霞埭透,墓(茂)安,山前,盧厝;崇武西霞,港墘;輞川試劍;晉江塔頭,石湖,深滬以及臺灣等地。世系按舊譜以福全為一世。世系字行:文章蓋世 科甲連登 德克伯仲 起國元正 順文思 善坤良徑。現25世。楹聯:象耕鳥耘天旗大考,鳳儀獸舞帝號重華。現存陳氏宗祠一座,留有“文魁”、“選魁”、“奉直大夫”牌匾。1942年出生的保定,少將軍銜,現退休,在京居住,其先祖從後徑于明時分居張阪玉群下洋村。下洋村陳氏有支從泉州西門外遷居,也屬“潁川衍派”,陳油潤清初致仕兩廣道台,官居正四品,在祖厝及祖塋旁立旗杆,應是《惠安縣誌》中記載的猶奮。後見陳氏後裔移居臺灣、越南、澳洲、泰國、新加坡和美國等地,清時陳樸真生於乾隆癸巳年(1773),子仲圓、仲拋、仲平,孫河水、河壽、河海,河水生於道光辛醜年(1841)始遷浙江玉環陳嶼鎮蚘蠓嶴,已有
150多年。被臺灣媒體譽為“至臻至美、魚樂達人”的陳永祥,亦為後見宗賢,其祖在廈門以魚行生意發展,為當時廈門港首屈一指,86歲的永祥對魚蝦蟹貝藻類等海洋生物潛心研究,所繪畫的《千種魚蝦蟹貝藻類圖》工筆精細、鮮活生動、千姿百態。
塗寨鎮山 政村,村名早為三美後改為山美、山尾,後亭村居住著二百來人的陳姓,其先祖于清時從南安下尾遷來,至今約二百多年。後亭村陳氏有一祖墓,碑石上刻“晉邑、三美”字樣。根據《後徑陳氏族譜》記載其先祖從永春小岵分支四處,一是他們鳳山、一是南安下尾分折,後亭陳氏屬南院派。
惠安三甘,歷史悠久,傳說三村皆由皇帝賜名,乾隆帝某次遊江南,從惠邑經田邊、前爐去惠東。天氣炎熱,隨從日清帶了三個柑子,到前爐已感到悶熱似火爐。又至一個村,帝口幹,隨從獻上柑子,帝食之即覺涼爽,故賜村名為下甘(柑);過裏許又食一柑賜村名為上甘;到霞壩村東,食最後一柑故賜村名為後甘。下、上二村均住有陳、何、甘三姓村民,後甘村全部姓甘,村子在當時都很大。上甘從管道至下甘村邊約裏許現尚有房屋遺跡,村有兩井尚存,一可用,一廢;建有灰窯、瓦窯、典當、布店。但舊時社會動盪,宗族械鬥,村子開始沒落,村民流落他鄉,至解放初隻剩下13戶53人。三姓遷去福清,衍派至今,半個縣城的人講閩南話的稱是從上甘村遷去。40餘年前有村民陳堯金去福清做工,老鄉親聽說了還來認親。峰崎東園何氏是從上甘遷去。由於三村是皇帝親口賜名,後人認為不會沒尾,所以又回遷。約
150年前名叫陳勤的前幾世祖從塗寨下尾回遷上甘(查塗寨沒下尾村,山尾村陳氏清時從南安下尾遷來),尚樹一碑誌之。
東園垵頭琅玕陳開基祖安東公,于元季避亂來閩入惠。安東公生七子,居垵頭、東湖、大樜史稱三鄉陳。各房衍派情況:長子政懿,衍小樜,分上、下陳。次子政慎,衍東湖,八世陳伯侗分住崎嶺後坑柄鄉,清代半數移浙東舟山箬山鎮,又遷臺北,遷晉江舊鋪鄉稱峰山琅玕陳氏。三子政忠,衍大樜鄉、陳棣、後璧後架、海尾、下田、山前、浙東箬山鄉、沈家門、臺北、縣城附近厝仔鄉(1955年因建機場,長水、德金、其煌三戶遷螺陽盤龍,豪春、金水、德元三戶遷溪西竹坑塘,其棟遷留山頂,其英去小田船,其川去馬路頂)。四子政義,衍下田、東湖火燒厝、四全、曾厝、公館、大樜西宮尾、溝尾、下田、基隆臺北、溫州、上海。五子政長,衍垵頭鄉,分支前阪鄉、浙東箬山、興東厝、臺灣。六子政勤,衍下垵鄉坑西、浙東箬山、臺灣高雄。七子政美,衍下垵鄉坑西、臺灣、溫州檳、榔嶼。為紀念祖居海濱琅玕頭,磐石粼粼,氣勢磅礴,乃取琅玕為堂號。據陳成水先生考證及舊譜證實現:琅玕始遷祖陳安東,乃太傅派陳良儀後裔。當元明之際,由晉江率領族人來惠安縣垵頭村住居,代代相嬗,於今六百多年,傳二十三世。
吹樓小阪西厝官山陳氏,先祖從同安西厝遷來。據《同安政協文史資料》記載:官山陳氏始祖,河南省汝南平輿人,唐未隨王潮入閩。始祖曾從事王審知于同安,其子四翁愛其山川風水之美,擇綏德鄉同禾裏官山(現馬巷鎮內官村)築室以居。百餘年前分居惠安輞川鎮吹樓行政村小阪村。據《閩台陳氏文化.祠堂卷二》《陳濱陳氏祠堂》記載:唐太子太傅邕公裔傳千枝,鷺島禾山(今廈門店前)後遷居同安縣內官村官山派始祖國鋪公(字從義,號四翁)即為其中一脈。至十世孫福山公,字孟謙,生於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卒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明太祖洪武年間進士,官至文淵閣纂修,成祖永樂年間參加編撰《永樂大典》,修成之後明成祖御筆親書“史閣名賢”匾額,欽賜福山公衣錦還鄉,各級地方官員均到其故鄉迎接,是時滿山遍野站滿了官員,人曰官山,故後地名也改稱官山也,此為官山陳之由來。而崇禎十五年(1642)陳煥卿修的陳氏族譜,敘及陳邕移漳之南驛路。盱子為司戶,子光舉任莆田校尉,生三子,越、用、戮,越為少府,至四世孫良全而去惠安後坑居住。譜序又記惠安後坑,原作侯卿。這裏的記載說明後坑即玉湖是南院派,與後坑玉湖侯卿陳氏族譜記載有矛盾。而惠安縣輞川鎮有二個後坑,為區別暫把鎮東的後坑稱為社坑後坑,居民也有陳氏,有人說他們是南院傳人,但後坑燒厝一系積慶陳玉輝後裔,內透村陳氏堂號太丘,清時一家三兄弟因打死乞丐而分逃頭坑下頭、輞川嶢尾等處。
江州義門
始祖江州義門澤遠公從江西入閩。始祖澤遠公,宋端宗景炎初(1276),咸淳進士,南康太守,入泉勤王,始居惠安東園芳莊,傳至五世為將仕郎孟貴公,字天與,號淡齋,贅居芳莊錦田境。孟貴公之次子懷良,為雪峰案牘,住居惠安錦田著家志,其堂侄仕伸公徙居淨峰洋邊西埔,後裔分四房:
長保帑、次佛信、三啟璿、四諱經字啟興。四房啟興分居上坑(現屬東橋鎮),傳至九世願公、春水公、幼水公,幼水公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徙居赤土尾赤石亭。
崇武所口陳有一支屬江州義門,其先祖明建崇武城後來守城,在所口建一祖祠,
400多年前(嘉靖間)倭寇陷城,其祖祠被燒毀,後就地重建也有
400年歷史,現只保留一角,三座祖厝,共有 500人左右。
小岞螺山飛錢,系從仙遊遷來。其先祖鄙公隨王潮三兄弟入閩。飛錢始祖汝器一生敦厚,愛敬和睦,將自已的全部家產讓給胞兄湛公。居家積善、輕財重義,與妻朱氏,同心行德,樂善好施,憐憫救苦,凡有急求者,無不允諾施捨。有人買米時,還私藏錢物于米內贈之;
還在四城門築灶煮稀飯施捨給求乞的窮人吃,以至把自家米店全部煮空。朱氏又把娘家嫁妝全部賣掉,買米煮稀飯施捨。寒冬臘月,一方外女道來求施捨,並直指朱氏腳上穿的氈襪求贈,朱氏慷然允諾,入室解帶取出,卻不見女道。愕然一聲,天賜飛錢滿室,夫婦即刻焚香祝禱說:“願錢減半,乞賢胤,光顯門戶”。祝畢,又愕然一聲,飛錢飛去一半。此奇事,官府聞知,蓋錢庫藏之,因之以“錢庫”為派系,以“飛錢”為族名稱為“飛錢陳”。其後不久,連生三子,皆簪纓出仕。長子可行,官居國子監丞;次子可久官舉秉議郎;三子可大賜進士第,官朝散累贈大夫,累官廣東肇慶太守,他為官清正,廉潔奉公,政績斐然,朝廷感其德,特封其父汝器為奉直大夫,朱氏媽封有德太夫人。夫婦同壽近期頤(94歲、96歲)高齡。可大承母命,造仙溪橋,
力不給,其昔祝去之錢複飛來,以竣其事,解決了造橋經費問題。飛錢始祖陳鄙在唐僖宗間遷到仙遊東鄉光埔居住。第四代陳曄,號蜚山,遷仙遊縣城裏居住。陳曄之子宋珍,別號納齋,有《唐善士宋珍傳》說其樂施與。宋珍次子汝器承父德,至有“飛錢”族譽,汝器夫婦出生于北宋約宋仁宗至和、嘉佑之間,經推測飛錢時間約為宋神宗元豐八年左右(1084),飛錢神話流傳千年,樂善好施積善善報。飛錢派陳可大之裔孫陳上宣分派峰後村開基,至今已蕃衍至18世。飛錢派後裔于十一公偕胞兄于六之子行良公後嗣先後從仙遊楓亭東宅房遷惠安小州河內(現後內)宋李文會(1092--1158)相府西側開居,居地號“下庫”,宅第宏大。上世紀中葉,因家族弱小,屢遭欺迫,神才、神寶兄弟領先徙居西湖(運成湖)村,尊行良公為下庫始祖。螺山大厝遷西湖現已四世。
崇武五峰峰後自然村,陳可大裔孫陳上宣於明宣德至景太年間(1430--1457)從仙游縣錢田分派崇武峰後開基,三世陳仰道於明正德八年(1513)二月分派金門縣陳坑開基,後裔又陸續遷往本縣螺城東門外、金門縣後埔、臺灣省、新加坡的泗水和檳城、緬甸的仰光等東南亞各地謀生定居。
小岞螺山大厝陳和東井兩自然村陳氏先祖于宋紹興(1131--1162)年間,自三山(今福州)遷入惠安,肇基螺山。至明代分為大厝陳、東井陳兩支系,兩支系的一世祖盡皆失考。1893年大厝陳有族人遷居霞浦三沙鎮海口,1948年族人運成徙居西湖自然村。現大厝陳人口
831人,東井陳人口 403人。
山霞山腰陳氏百年前從晉江安海或青陽後庫遷來,始遷來二三年回故鄉卻發現因土匪毀村而無人,故今人不知具體村落。
黃塘前郭鋪洋坑尾厝陳氏先祖從晉江安海分衍至今十四世,分居下寮,後南門積慶陳一貨郎依祖厝建一三落大厝及雙護厝共居洋坑。
小岞鎮新橋村陳氏,根據廣東臺山汶村陳氏族譜,汶村陳氏開基始祖陳愷的十五世孫,長房逸昂翁之後裔:陳三遇,諱上通,字翼國,康熙十五年,隨徵雲南,加功三次,見禦賜射騎金諧,授福建漳浦營遊擊(從三品),功加左都督(從一品)。三遇翁娶張氏養一子:崇堯,側室李氏生二子:鳳鳴、鳳翅,妾黃氏生一子:鳳翱。三遇翁之子鳳鳴翁,諱林勇,康熙四十九年庚寅,考授後營把總,五十一年升授新橋汛(今福建泉州市惠安縣小岞鎮新橋村)千總,滿俸侯推。三遇翁的後裔,均外遷;而外遷之地,很有可能是他們曾任職的地方。據資料,今福建泉州市惠安縣小岞鎮新橋村,及鄰近的螺山村,均為陳姓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