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縣文物
早在新石器時代,惠安就已經有人類在此聚居、生息、開發,境內崇武大岞山和東園音樓山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得到證明。1987年塗嶺蟻山又發現商周時期文化遺址。在張阪、東園海濱均發現與人類出現時有著密切相關的更新世時期的象化石和鹿化石。
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惠安始有史可查。這時期古墓葬較多,且多數為地下磚室券頂墓,隨葬品也較豐厚。至今還有多座名人墓,如晉招遠將軍、晉安郡王林祿墓,唐福建觀察使、威武軍節度使王潮墓,唐戶部大司徒吳仁祿墓等。這時期還建不少寺觀,並開始生產陶瓷器。
宋元時期,境內陶瓷業發展很快,冶鐵業隨之興起。由於經濟繁榮,大建橋樑,據清修《惠安縣誌》記載,宋建十七座,元建四座,都為石構平梁橋,這是惠安勞動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結晶。
明代,福建沿海包括惠安在內屢遭倭寇的侵擾,為了鞏固海防,先後築起崇武、蓮城、東山、浮山、峰尾、輞川海濱六城和惠安縣城,煙墩二十三座,形成比較完整的防禦設施。今天這些古城都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清及近代,境內留下不少人民反帝、反封建、反殖民地化的遺跡和革命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和人民政府重視文物的搜集,整理和保護工作。縣裏建立管理機構,實行保護法規,撥出維護專款。同時宣傳、組織廣大群眾共同保護文物。至1989年,全縣發現不可移動文物已近二百處,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二處,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一處,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五十五處。館藏文物近一千件。這些文物從一個側面反映惠安縣一千多年來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面貌。
古遺址
大岞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該遺址位於崇武鎮大岞村的大岞山東坡。在岩石土坡間的一千二百平方米範圍內散露多種陶片及風化的蛤蜊殼。文化堆積層厚約一米。遺址於1957年發現,後又作多次調查。採集有石錛、石斧及陶片。陶片可辨器形的有釜、罐、缽等。陶質多為紅、橙紅、黑色夾砂粗陶,細泥磨光者少,其中發現一片繪有黑色直線紋的泥質紅陶片。紋飾有籃紋、繩紋、斜線紋、雲雷紋和附加堆紋等。
音樓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該遺址位於百崎回族鄉下埭村音樓山東南坡中部,範圍約二千一百平方米。1978~1979年進行兩次地表調查。文化層遭嚴重破壞,地表及局部土層僅有少量的陶片及蠣蚌殼包含物。採集有石錛、小石斧、小石鑿、殘陶拍及壺、罐、缽、釜等紅、灰、黑色夾類砂陶和黑、灰色泥質陶片。以幾何形印紋陶為主,還發現一片紅色半葉狀彩陶片。紋飾有籃紋、繩紋、席紋、剔點紋、蕉葉紋等。
蟻山商周時代文化遺址
該遺址位於塗嶺鄉後埔村蟻山南北坡。1985年發現。遺物分佈在南坡二十平方米和北坡二百平方米的地表上。個別地段有三十~四十釐米厚的貝殼層。採集有石錛、陶紡輪和殘陶器。陶器以罐、尊、釜為主,次有豆、缽、杯、方形器和支座等。質地有粗砂陶、細砂陶和泥質陶,以粗砂陶居多。顏色有灰、紅、黃多種。紋飾有粗繩紋、梯格紋、弦紋、交錯條紋、方格紋、席紋、葉脈紋等拍印紋和刻劃斜條紋。陶器以手制為主,加以慢輪修整。
古窯址
窯內窯址
窯址年代初定為五代。位於黃塘鄉松溪窯內村北五十米坡地上。遺物分佈面積約二百平方米。1976年調查時發現。窯址僅殘存一小段的窯基,窯基寬三.四米,高一.四米。在地表及淺層土中採集有碗、罐、缽、釜、缸等器形和器座、墊托等殘窯具四十多件。釉色以黃褐釉為主,底部多露胎,質或堅細或粗松。遺址被嚴重破壞。
後窯窯址
窯址年代為北宋。位於螺陽鄉霞光後窯村西約二百米處坡地。1976年調查發現。面積約五百平方米。現存六條殘窯基,堆積層厚〇.二~〇.五米。採集到的標本以壺為主,次為罐、缽、盞、甕、洗、器蓋、窯具等。器形較粗大厚重,輪、模並用。多施青釉。紋飾簡單,大都為素面。窯址破壞嚴重。
槐山窯址
窯址年代為宋、元時期。位於南埔鄉槐山村北五百米處。1976年發現窯址四處,包括銀厝尾一窯、二窯和山仔頭一窯、二窯。分佈面積約五千平方米。局部堆積層厚〇.二~二.五米,有兩處可見窯床斷面。採集標本有青釉四系罐、壺、缽、碟、盆、器蓋等殘片及窯具墊托、支座等。1984年福建省考古隊發掘銀厝尾一窯,已回填。
古城址
明、清時期,惠安為抗禦倭寇入侵而興建的城池有崇武、蓮城、東山、峰尾、獺窟、輞川和縣城等7城。現只有崇武城尚完好,蓮城、東山城僅能見其遺址而已。
蓮城遺址
蓮城原稱黃崎城,為巡檢司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位於淨峰鄉東蓮村北二十米的小山上。原城周長五百二十米,依山用條石築砌,近似方形,有四門。現僅存南門,呈拱形,殘高二.七米,寬二.二五米,厚一.一米。城牆僅東南、東北部保存較好,殘高五.一米,寬二.九五米。清代在城牆上建有蓮城寺一座。
東山城遺址
東山城原稱小岞城,為巡檢司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位於小岞鄉東山村中。城牆用條石內外疊砌,形近方形,周長四百五十米。因年久失修,唯存北城門,城門呈拱形,高三米,寬二.四米,厚一.九米,兩側尚有長幾十米殘高四.二米的城牆。城中猶存明代水井一口。南城門內蓮花山下有明建近年重修的觀音宮一座。
煙墩遺址
煙墩即烽火臺,是配合城池而建,用於守望報警,聯絡禦敵。縣內古煙墩尚能見其遺址有肖厝煙墩、天湖山煙墩、龜石山煙墩、九峰山煙墩、下朱煙墩、峰前煙墩、峰尾煙墩和後張煙墩等。今僅天湖山、龜石山、九峰山3處遺址保存較好。
天湖山煙墩遺址
該煙墩于明初建。位於南埔鄉天湖村東南一.五公里處的天湖山上。煙墩為石構方形,邊長十米,殘高四.四米,四周用條石橫疊築成。現西南面尚存一門,寬一.二五米。墩臺上部已被破壞。
龜石山煙墩遺址
該煙墩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建。位於南埔鄉塘頭寮仔村西北約二百五十米寮仔山(即龜石山)上。墩依山而築。現存石構方形墩身,邊長八.六米,殘高四米。南牆正中存一門,砌石階以登臺頂。煙墩破壞嚴重。
九峰山煙墩遺址
該煙墩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建。位於南埔鄉鵝頭村南二公里九峰山上。依山石構,現存台基呈橢圓形,長五十米,寬四十米。墩身呈方形,邊長八米,殘高七米。
其他遺址
曾爐寺冶鐵遺址
該遺址建于宋代。位於山腰鄉葉厝村曾爐寺東南一百多米處。1976年調查發現。鐵渣散佈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堆積層厚一米,以鐵渣為主,有稀疏木炭屑夾雜其中。煉鐵爐址今已毀。
大坪山道場遺址
年代待考。遺址在張阪鎮崧山村北五百米處的大坪山上。面積達一千五百多平方米。1988年發現。道場坐北朝南,為亂塊石砌築。現存三座祭壇,底徑三.三二米,頂徑二.二米,殘高二.四米。另有七座遺跡。東南面立有一小石碑,正面豎刻“天官賜福”,背面上端橫刻“元亨利貞”,中刻八卦,下端豎刻“神卦驅煞降禎祥”,均為楷書。西南面有分段石刻八卦,僅存五段,以及一石刻須彌座構件。
古墓葬
下龍尾古墓葬
該墓有兩座,均在山腰鄉古縣下龍尾村中,相距五十米。1987年普查時發現。面積均為六十多平方米。系券頂磚室墓。一座為東晉墓,已破壞殆盡。採集到長方形磚六塊,磚側有“咸康七年八月”和魚、龍、鳳、團花、網狀等紋飾;又有青黃釉盤口壺(殘)、黃褐釉缽和雙耳罐(殘)各一件。一座為南朝墓。部分破壞。採集到長方形磚四塊,磚側有“建元元年七月”、“七月廿八日□造”字樣和粗繩、半圓同心輻射線等紋飾。
井亭嶺古墓
該墓在山腰鄉鳳山村東北四百米處井亭嶺赤土坡中。1976年發現。墓為長方形券頂磚室墓,分墓門、甬道、墓室三部分,長三.九米,寬一.七米。墓磚以灰磚為多,有蕉葉、團花、饕餮、錢、魚等紋飾。徵集到的隨葬品有青釉盤口壺、四系罐、鐎鬥、插器、五盅盤、盂、杯、碟、瓶、缽、三足釜等二十二件。墓已遭破壞。
黃忠墓
該墓在張阪鎮後邊村美女峰。黃忠,以其四子黃訥裕為工部侍郎,而獲封正議大夫,累贈銀青光祿大夫,後追贈鎮遠侯。墓為夫妻合塋,葬于唐文德元年(八八八年),占地近三百平方米。墓呈“鳳”字形,墓埕兩側各樹“壬午 解元”、“甲戌 解元”、“戊戌榜元”三副旗杆石夾板。墓南四百米處現存清建“黃氏墓道院”一座,旁豎有一方唐代石神道碑。
百崎回族郭氏古墓群
該墓群包括明代下埭村的百崎郭氏開基祖郭仲遠(1348~1422年)及其妻陳氏墓、裏春的二世祖郭仕源(1373~1407年)及其妻陳氏墓、三世祖郭邦永原配曾氏墓,五世祖郭紹(1455~1526年)墓和清代後海村的第十五世祖郭淑獻(1809~1875年)及其三子墓。
墓均為阿拉伯伊斯蘭式結構。除清代郭淑獻墓為泥灰構築外,余皆為石構。郭仲遠墓石棺蓋四周雕有雲紋、連枝花紋和阿拉伯文《古蘭經》句;郭仕源墓石棺蓋亦刻有連枝花紋;郭淑獻墓碑陰刻阿拉伯文美術字體《古蘭經》句。
歷史名人墓
林祿墓
該墓在塗嶺鄉清美水雞窟村南三百米九龍崗上。林祿(二八九~三五六年),河南人。建武元年(三一七年)隨晉元帝南渡,授招遠將軍,敕守晉安(今福建),卒後追封為晉安郡王,與其妻孔氏合塋。為林姓入閩始祖墓。墓區範圍八百多平方米。歷代都有修復,現存為1980年重修。墓為石構,“鳳”字形。墓埕上新豎有石翁仲、石羊。
王潮墓
該墓在螺陽鄉盤龍村西北八百米處的鳳旗山東麓。王潮(八四六~八九七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僖宗時入閩,授福建觀察使,後加封檢校右散騎常侍,及工部、戶部尚書,敕拜福建觀察處置使等職,授威武軍節度使,卒後封秦國公,諡廣武。
民國34年(1945年)墓重修後被積土湮沒,久而無聞。1969年又被發現。墓室為石構“幹”字形地宮。墓向朝南,南北長十八.二四米,東西寬七.三九米,高五米。分封門、甬道、前廳、前室、中室和後室。三室均為券頂,前廳為八角九級疊澀頂。墓於明代及民國間兩次被盜。墓前殘存石翁仲、虎、馬、羊各一對。
吳仁祿墓
該墓在螺陽鄉盤龍村東一公里處的小嶺山東麓。吳仁祿,唐開成三年(八三八年)進士,國子博士,遷戶部大司徒,是由河南光州入閩的吳姓開基始祖。墓範圍二千多平方米,與其妻朱、黃二氏合塋。1966年後遭破壞,僅保留封土堆及殘墓碑一方。其裔孫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欽點狀元吳魯謁祖時親筆“延陵吳”碑刻一方,後被劈為二段,尚存於村中。
黃宗旦墓
該墓在塗寨鎮前林村東北三百米處的東山上。黃宗旦(九七三~?年),張阪後邊村人。北宋咸平元年中甲科第二名,先後出知蘇、襄二州,晚年主政史館,有《襄州集》等存世。墓朝北,範圍一百多平方米,為“鳳”字形夫妻合葬墓。半月形墓碑,兩旁各附三角形雲紋石刻,周邊砌石,上堆封土,後部有尖狀突出如龜尾。
劉盟海墓
該墓在洛陽鎮嶼頭村北一公里。劉盟海,又名劉望海,縣城人。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進士,官至廣東、雲南按察使。立祠科山。
墓範圍一千多平方米,夫妻合塋。墓穴為長方形券頂,已被盜。墓前依山坡作四層埕台,最前有“盟海先生葆真處”六柱五間石坊,高四.五米,長十.五米,石坊中門前置一對石獅,後置一對石鼓。坊側望柱,坊內有石雕虎、馬、羊各一對。
施琅墓
該墓在黃塘鄉虎窟村西北1公里處坡地上。施琅(1621~1696年),晉江衙口人。清順治間,官至福建水師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統一臺灣,封靖海侯。卒後贈太子少傅。著有《平南實錄》四卷,《靖海紀事》二卷。
墓朝南,面積一五一八六平方米。墓碑刻“皇清光祿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將軍襄壯施公賜塋”並“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黃氏”。墓前分五層坪台,自北而南存有石翁仲、馬、虎、羊、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諭祭碑亭,欽賜祭葬墓坊、龜趺碑亭,望柱。左右前端離墓約二百米處各有一座石碑坊。此外,在距墓南一公里處的鯉城區華大街道辦事處法美村,還有石墓道碑亭一座。
施世綸墓
該墓在黃塘鄉許田村北四百米處的施墓山。施世綸(1658~1722年),施琅次子。清康熙間歷任江甯、蘇州知府,官至漕運總督。清末小說《施公案》即演義其事。墓系與其妻合塋。範圍約五百多平方米。墓早年被盜,祭亭、望柱被毀。現存石雕武士、馬、虎、羊各一對。
古建築
寺觀廟宇
淨峰寺
該寺位於淨峰鄉山透村北一百米處的淨峰山頭。始建于唐鹹通二年(八六一年),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重修,1982年加以修葺。寺坐東朝西,面積二百多平方米。在同一水平線上有觀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寶殿;前側有海月樓、禪房、醒園,近年建有山門和多座亭閣等建築。三寶殿為懸山頂,面闊進深各三間,為抬梁式木構架。近代名僧弘一法師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到此掛錫弘法半年餘。寺內現有“弘一法師紀念館”。山中還有清代及民國摩崖石刻四處。
青山宮
該宮位於山霞鄉青山村北五百米處的青山南麓。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明清間數次重修,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大修建,1984年又加修葺。宮祀唐五代閩將張悃,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封“靈惠侯”,賜額“誠應”;景炎年間(1276~1278年)晉封“靈安王”,賜額“敕封靈安王廟”。
宮坐北朝南,面積六百五十六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兩廊、前殿、後殿。東側有文昌祠,西側有英烈祠。前殿面闊、進深各五間,後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兩殿皆為抬梁穿鬥式混合木構架,硬山屋頂。前殿以屋頂雙坡急瀉聞名。現宮內尚存有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和成化元年(1465年)重修碑記二方。
孔廟
該廟位於螺城鎮中山北路。始建於北宋。經四遷廟址,於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遷回原址重建,至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歷經三十四次擴建、重修。廟奉祀孔子。
整個建築坐北朝南偏西十五度,占地2895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而北有照牆、欞星門、泮池、□門、兩廡、大成殿、崇聖祠。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為抬梁穿鬥混合式木構架,重簷歇山頂。斗拱均為如意斗拱。大成殿前及□門前存有四根花崗岩石雕龍柱。廟內還存有清代重修碑記二方。現作為惠安縣博物館。
昭惠廟
該廟位於洛陽鎮萬安街洛陽橋北。北宋皇祐年間造洛陽橋時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清道光七年(1827年)和咸豐七年(1857年)三次大修。1980年再修。廟祀福佑帝君。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2年)賜額“昭惠”。
廟坐北朝南,占地300多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過亭、大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3間,抬梁穿鬥式混合木構架,硬山屋頂。廟額“昭惠廟”為清光緒狀元晉江吳魯書題。廟內外存有明清碑記五方,其中二方記述有關重修洛陽橋事。
科山寺
該寺位於螺城鎮西郊科山上。宋代建,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重建,清末大修,1978年,又加修葺。寺坐北朝南,總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在並列三條軸線上自北而南分別有三寶殿和觀音殿;武廟和文昌閣;莊先生祠和劉盟海祠。武廟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四周有回廊,為抬梁穿鬥式混合木構架,歇山式屋頂。寺內有明萬曆年間頌德碑二方。山上有宋以來摩崖石刻二十多方。另有明建的喜雨亭,清建的登雲亭和志靈亭,均保存完好。
虎岩寺
該寺位於塗嶺鄉頂虎岩村東五百米處虎岩山腰。北宋大中祥符年間高僧道養隱此,後建寺。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增築小閣、庭台。清代重修,1984年修葺。寺坐東朝西,面積四百一十三平方米,在同一水平線上由三寶殿、觀音殿和左右禪房組成,均為單體建築,硬山屋頂。北宋名宦、書法家蔡襄少時曾於此讀書,留有書刻“伏虎勝境”,山中尚有宋、元、明、民國摩崖石刻八處。
東嶽廟
該廟位於後龍鄉誠峰村中。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光緒十四年(1888年)大修,祀東嶽大帝及正順尊王。廟坐北朝南,占地六百六十八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戲臺、兩廊、大殿。清建戲臺,邊長四.七米,台高一.五米,抬梁式木構架,正中有八角藻井,重簷歇山式屋頂。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抬梁式木構架,硬山式屋頂,簷柱為鏤空花崗岩龍柱,兩層如意斗拱承托簷枋。
葛山宮
該宮位於塗寨鎮莊內村東五百米處。始建于宋代,明天啟四年(1624年)及清代重修。宮坐北朝南,占地二百二十八平方米。由山門、兩廊、正殿組成。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間,抬梁式木結構,硬山屋頂。金柱石構,梭形,仰覆蓮假礎。門牆飾有花崗岩動物浮雕。宮記憶體有明天啟四年《龍湖郭先生重修葛山宮碑記》一方。宮右為文昌祠。1949年中共惠安地下黨組織曾在該宮舉辦政幹培訓班,建立地下武工隊。
沙格宮
沙格宮又名靈慈宮。位於南埔鄉沙格村中。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建,祀海神媽祖。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及光緒五年(1879年)兩次大修,1985年再修葺。宮坐北朝南,占地五百餘平方米。由山門、過亭、兩廂和大殿組成。過亭有八角藻井,用三跳斗拱承托上收,重簷歇山式頂。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木構架,斗拱均為如意斗拱,重簷歇山頂。宮內匾額“海天元後”系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署惠安知縣胡啟文所立。山門、過亭、大殿有五對石雕花鳥、人物、龍柱。
鳳陽宮
鳳陽宮又稱霞陽宮。位於張阪鎮下洋村中。始建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和民國年間均有大修。奉祀海神媽祖,俗稱“三媽”。宮坐西朝東,面積二百一十四平方米。由山門、過亭和大殿組成。大殿面闊進深各三間,為抬梁穿鬥混合式木構架,硬山屋頂。宮內尚存有石獅1對,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石香爐1個及民國三年(1914年)重修碑記一方。
雲峰庵
該庵位於崇武鎮靖江村。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著名布衣詩人黃吾野與著名書法家張得山修建,並隱居於此。清代重修,近年修葺。庵坐東朝西,面積三百多平方米,由山門、拜亭、正殿、過亭、後殿組成,正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抬梁式構架,硬山屋頂。
一片瓦寺
該寺位於黃塘鄉南安村西側的一片瓦山巔。明嘉靖末廣東按察司副使戴一俊辭官隱居於此時所辟。寺以天然石洞為主,清代增建文昌祠等建築。石洞為方圓六百多平方米,厚十多米的巨石所覆蓋。主洞深九.二米,寬七.五米,又有小洞築為九仙祠。山中有明、清和民國年間崖刻十一方。
岩峰寺
該寺位於黃塘鄉後郭村北一公里處的白岩山上。始建于宋,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曾辟為“清光會眾堂”。寺面積約一百多平方米,分前後二殿,各以一巨岩為正龕壁而建,均為單體建築。前殿石壁浮雕彌勒佛立像,後殿石壁浮雕觀世音立像。山上還有宋、明、清摩崖石刻四處。
西峰後宮
該宮位於張阪鎮浮山村。建于明代,現存建築為清代所修葺。宮內所祀“王爺”,分靈于臺灣鹿港。宮坐東朝西,面積一百一十二平方米。由山門、拜亭和正殿組成。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牆體由長方形大石板砌築,抬梁式木構架,硬山屋頂。
祠堂民宅
義波祠
該祠在洛陽鎮萬安街。始建于宋,為紀念和尚義波建造洛陽橋協理工地有功而立。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祠坐北朝南,面積一百六十一平方米。由門樓、天井、正堂組成。正堂面闊、進深各三間,抬梁木構架,硬山屋頂。祠左有文昌祠,右有姑媽宮。
黃氏家廟
該廟在張阪鎮後邊村。始建于唐開成年間(836~840年),清同治八年(1869年)晉江廩生黃世瑜捐資重建,民國二十年(1931年)維修。家廟坐北朝南,占地四百七十二平方米。由照牆、門樓、兩廊、祀廳組成。祀廳面闊三間,進深四間,為抬梁穿鬥混合式結構,硬山屋頂。家廟的石雕、磚雕、泥雕十分精緻。
孫氏祠堂
該祠堂在張阪鎮埔塘村中。始建於明正統六年(1441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大修,民國年間修葺。祠堂坐北朝南,面積二百平方米。由凹斗門、天井和祀廳組成。祀廳面闊、進深各三間,為抬梁穿鬥混合式結構,硬山屋頂。祠內有民國十九年(1930年)重修碑記一方,外有十副科舉旗杆石夾板。
李愷李慎鄉賢祠
該祠在螺城鎮中山北路團結巷。建于明代,清代曾維修。李愷、李慎兄弟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進士。李愷官至湖廣按察副使,李慎官至吏部郎中。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兄弟倆引退家中,倭寇圍攻縣城時,親自參戰。因退敵保城功績卓著,後人建祠豎碑紀念。祠坐西朝東,占地一百九十平方米。由凹斗門、天井和祀廳組成。祀廳面闊三間,進深四間,抬梁式木構架,硬山屋頂。
康朗家廟
該廟在螺陽鄉五音村中。建于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清代及近年都曾重修。康朗於明嘉靖間官至副都禦史。家廟坐西朝東,面積一百八十三平方米。由凹斗門、兩廊、祀廳組成。祀廳面闊進深各三間,抬梁式結構,硬山屋頂。
郭氏家廟
該廟在百崎回族鄉白奇村中。始建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民國十二年(1923年)因失火被焚,民國十五年重建。家廟坐北朝南,範圍一千多平方米。由凹斗門、兩廊和祀廳組成。牆門偏西而設。祀廳面闊五間,進深六間,共有二十根柱子,抬梁穿鬥混合式結構,硬山屋頂。家廟前尚存明代午門遺跡。
黃素石樓
該石樓在山腰鄉前黃塗樓村中。建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為本村黃素、黃堂官父子歷時三十多年建成。樓坐東朝西,占地4147平方米。平面呈“回”字形,共有一〇八間房。主體建築為方形平頂三層石樓,樓內隔成三十六間房,今已倒塌。樓頂四角各築一哨樓,樓西設一拱門。樓外有七十二間環屋。外觀保存基本完整。
塔、經幢
仙境塔
該塔在南埔鄉仙境村中。建于宋,為仙境宮的附屬建築物。一式三座,各相距二十米成列。塔坐西朝東,為石構三層塔,通高四.五米。第一、二層方形,第三層橢圓形,東面開一拱門,內置一石貔貅。單簷四角平頂,上置葫蘆刹。
浮山塔
該塔在張阪鎮浮山島荷石村中。共五座。二座建於元大德七年(1303年),石構圓形,高三米。須彌座呈六角形。塔身由輝綠岩石雕仰蓮托覆蓮座分層疊以瓜棱形和鼓形構成,上置單簷八角攢尖頂及相輪塔刹。三座建於元大德八年(1304年),石構方形,殘高二.一七米。塔身作須彌座形,逐層收分,僅餘二層。五座塔皆雕有佛像、花紋等。
平山寺塔
該塔在螺城鎮北郊小坪山平山寺北側。建於元元統三年(1335年)。為平山寺附屬建築物。塔為石構樓閣式實心塔,八角六層,通高七.二米。塔簷刻有翼角、瓦壟。塔身雕飾佛像、建造年代及八字藍蹉體梵文。葫蘆形塔刹。
圭峰塔
該塔在後龍鄉誠平村塔仔澳山上。始建於元代,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倒塌,清嘉慶三年(1798年)重建。塔為石構空心樓閣式,二層方形,高三米。有二層塔基。塔底層內牆浮雕一菩薩坐像,其右勒“重建圭峰塔記”。上層收分,門楣上陰刻楷書“圭峰塔”。葫蘆塔刹。
埔塘經幢
該塔在張阪鎮埔塘村博濟侯宮前。共二座,建于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原為白雲庵附屬建築物,後庵廢,改建為博濟侯宮。經幢為石構,通高六.七七米。幢身分為三段,下二段八角形,刻有佛像和佛經;上段方形,刻有釋迦遊四門的故事;其間各以寶蓋、鼓形和仰蓮座承托。幢頂為葫蘆形。
橋
洛陽橋
洛陽橋古稱萬安橋,在洛陽鎮萬安街西南洛陽江口,與鯉城區橋南村相接。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至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竣工。蔡襄兩知泉州時曾主持興建。歷代經十七次修整。民國21年(1932年)架築水泥橋板通車。橋為石構平梁橋,南北走向。現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殘存三十一墩,墩端呈船頭形,藉牡蠣繁殖,以固橋基。有歷代碑刻二十多方,石塔6座,石將軍3尊。橋北有昭惠廟、義波祠,橋南有蔡襄祠,祠內立有蔡襄撰書的《萬安橋記》。
青龍橋
該橋在輞川鎮許埭村與峰崎村交界處。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釋道詢建。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明天順七年至成化二年(1463~1466年)重修。為石構平梁橋,南北走向。殘長三十五.八米,寬三.九米,高二.五米。現存四孔五墩,每孔淨跨十.三米,長方形墩端部疊澀出簷。橋面有一石板刻“大明歲次癸未年眾等重修”。橋南還存有“青龍橋”石碑刻。破壞嚴重。
大德橋
該橋在塗嶺鄉驛阪村西南街四十米處。建于宋,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及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修葺過。為石構平梁橋,南北走向。殘長二十四米,寬三.二米,高二米。現存三孔四墩,每孔淨跨五.三米。長方形墩上端疊澀出簷。橋面各節由五條石板鋪成,最長五.九米,最寬〇.七米,最厚〇.四米。
輞川橋
該橋在輞川鎮輞川村東北二百米處。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為石構平梁橋,東西走向。殘長九十二米,寬四.二米,高七米。現存八孔九墩,每孔淨跨五.四米。墩用條石縱橫疊砌,端部呈船頭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兩旁增築扶欄。
無量橋
無量橋,俗稱浮弄橋、芙蓉橋。在塗嶺鄉清美南田村。建於明嘉靖(1522年)之前,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重修。為石構平梁橋,南北走向。全長三十米,寬一.八米。四孔五墩,中孔淨跨六.五米,墩端部呈船頭形。
古城牆
縣內遺存的古城牆主要是崇武城牆。城牆在崇武鎮,瀕臨臺灣海峽,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患,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所建。曾經明清兩代五次較大規模的增建和修復。城為石構,平面呈扇形,面積三十七萬多平方米,周長二五六七米,高八米,寬四米。城垛一三〇四個。設四門樓,東、西、北門皆加築月城,南城門外只築照牆為遮罩。城牆內砌跑馬道二或三層,四方擴築方形敵臺五座。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繼光所書。附屬文物有城隍廟、關帝廟及海邊摩崖石刻等。清末以後城牆多處塌落失修,1983~1987年全面修復。
明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清順治八年(165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駐此抗清。
亭閣
安固石亭
該亭在塗寨鎮岩峰頂東山村東側五百米處。北宋端拱年間(988~989年)建,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增建。原為古道涼亭。亭坐北朝南,面闊三間七.八五米,進深三間八.七米。由十六根粗大的方形石柱架成。金簷柱間的四角以石斜梁相連,有櫨鬥。左側石樑有“端拱酉月二十日庚申時題”的題記。石板四坡頂,清加築重簷歇山式屋蓋,將涼亭改為觀音亭,並加築拜亭和山門。
瑤台
瑤台在洛陽鎮象浦吉貝村內。系南宋釋道詢建靈應寺的附屬建築。台為石構,八角形,邊長三.五米,高四.五米,內砌八角形實心塔,高出臺頂,四周成回廊。台頂以石板鋪成,周環以石欄杆。塔分二層,通高七米,有八角塔簷。上層作空心鼓形,開一拱門。葫蘆塔刹。
白奇石亭
該亭俗稱接官亭。在百崎回族鄉白奇村西七百米處。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和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修。亭坐北朝南,面積六十平方米。面闊、進深各三間,為石構四角攢尖式。亭內有清代重修碑記二方。
石刻 造像
摩崖石刻
科山崖刻
科山位於螺城鎮西郊。山中有宋、明、清、民國年間石刻20處。其中有南宋文學家潘牥楷書的“登科山”,字徑九十釐米;宋邑令鄭清子楷書的“春台”,字徑一百一十釐米;明萬曆間邑人、河南道禦史陳玉輝題《數年浪跡愧山靈》七律一首,楷書,字徑十釐米;縣令張桓詠科山最高峰氣象的詩及江西贛縣知縣洪炬等人的和詩。
虎岩崖刻
在塗嶺鄉虎岩村東側虎岩山上,共有崖刻八處,為宋、元、明時期所作。其中北宋名宦、書法家蔡襄楷書“伏虎勝境”,後被破壞,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仿刻,字徑均為二十五釐米。元至正六年(1346年)有題刻記惠安達魯花赤于正與塗嶺巡檢張普祿等同來遊訪之事。
秀峰岩崖刻
在洛陽鎮梅嶺村北秀峰岩山上,共有摩崖題刻十三處,多為宋代和清代所作。其中楷書“丹梯獨步”,字徑十八釐米,傳為宋代朱熹所書。另“觀文化成——道光丁未林則徐”,楷書鉤勒,字徑四十五釐米。
龍喉岩、獅石台崖刻
龍喉岩、獅石台為崇武鎮大岞村大岞山上的天然石景。其上有明代題刻六處。中有廣東副使戴一俊楷書豎寫“龍喉”,字徑二十釐米,並對聯一副;泉州府丞丁少鶴督師崇武詠懷七律二首,楷書,字徑八釐米;泉州衛指揮僉事歐陽樞及詩人黃吾野唱和詩各二首,皆楷書,字徑十釐米。龍喉岩北側尚有明嘉靖湖廣按察副使李愷所書“獅石台”和何喬遠所書“人間蓬島”,皆行書,字徑四十釐米。
文筆山崖刻
該崖刻在塗寨鎮文峰村西北側文筆山上,有明代石刻二處。為明湖廣按察副使李愷及邑人郭長髮撰刻,分別記述山巔“文筆”在萬曆四年(1576年)遭颶風摧折及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因地震倒塌並重修之事,均楷書,字徑分別為六釐米和十二釐米。
試劍石刻
該石刻在輞川鎮試劍村北側,有一巨石似劈為二,一立一臥,立面十四平方米。刻“試劍”二字,楷書,字徑五十釐米,邊刻明隆慶縣令葉春及《題試劍石》五言絕句及明嘉靖興化知府朱袞五言絕句各二首,其中附會唐代黃巢起義于此劈石試劍之事。
一片瓦山崖刻
該崖刻在黃塘鎮南安村西側一片瓦山上,共有石刻十一處,多為明隆慶初年隱居于此曾任廣東副使的戴一俊所書。在寺洞壁上楷書橫刻“一片瓦”,字徑七十六釐米,落款為“萬曆辛卯春 石洞主人書”。此外還有題刻七律四首:《天開石室倚雲端》、《人間何處訪丹丘》、《題天柱石》、《題高士岩》。
碑刻
劉望海祠頌德碑
該碑在螺城鎮西郊科山寺劉望海祠內。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立,系花崗岩石碑,長方形平角首,高一.四五米,寬〇.九八米。碑文記載劉望海為田民說免地方加派巨額寺田餉費之事。共三百一十九字,楷書,字徑六釐米。由何喬遠撰書。
繆全海功德碑
碑在後龍鄉上西村龍泉宮內。明天啟三年(1623年)上西村村民立,系花崗岩石碑,長方形抹角首,高二.五二米,寬〇.八八米。碑文共六百五十字,楷書,字徑四釐米,內容記述天啟年間縣令繆全海判決上西、蕭厝、後垵等鄉為海界爭地事。
奉憲立碑
該碑在張阪鎮浮山村三聖祠內,原立於海邊,後移入祠內。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立,花崗岩石碑,長方形抹角首,高一.六米,寬〇.六米。碑額楷書刻“奉憲立碑”,字徑十二釐米。正文字徑4釐米。記述獺窟澳捕漁、行商的應遵規則。
海蕩決訟碑
該碑在南埔鄉邱厝村祠堂內。清道光四年(1824年)立。長方形平角首,高一.三,寬〇.六五米。碑文字徑三釐米,記述惠安縣正堂“為查明舊界,出示曉諭,以杜事端”之內容。
龍泉宮特祭節略碑
該碑在螺城鎮西街龍泉宮內,鑲於壁上。清同治二年(1863年)立。碑長方形,高〇.三三米,寬〇.四八米。碑文楷書,字徑一釐米,記及旱疫、“洪楊變起”及農民起義軍攻城之事。宮前有清代輝綠岩鏤雕龍柱一對,宋代方井一口。
清音寺碑
該碑在後龍鄉上西村清音寺內。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立。碑為長方形抹角首,高一.三八米,寬〇.六五米。碑文三百八十四字,楷書,字徑三釐米,記述向臺灣、呂宋等海內外各地募建象山清音寺及肖山清德庵始末;文中有外幣“英洋”等記載。
造像 石雕
龍尾山造像
該造像位於洛陽鎮群山石船村龍尾山南麓。龍尾山原有宋建石船宮,已廢。現僅保存宋代石造像一尊置於山麓露天處。造像高一.六五米,寬二.七米。半跏趺坐式,頭裹巾,身著禪衣,支左腳臥右腳,左手執麈尾搭於膝上,右手垂於右股間,容相端肅。
岩峰寺摩崖造像
該造像位於黃塘鎮後郭村岩山岩峰寺內。宋代雕鑿。寺始建于宋,清改為“清光會眾堂”,前後殿天然石壁上浮雕有彌勒佛和觀世音菩薩像。彌勒佛高一.七五米,跣足立於蓮座上,身披印度衣,褲頭結於胸間;左手橫胸托珠,右手下垂放掌。兩旁刻有“觀無量壽經”和“大悲菩薩發願偈”經句。觀世音菩薩,高一.八五米,跣足立於卷雲上,兩手交疊於右肋,穿長披,戴金髻。兩旁刻“觀世音菩薩二殊”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經。
白石宮石雕
石雕位於後龍鄉塗坑村白石宮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白石宮時,大殿立有石雕蟠龍、人物、花鳥柱各1對,宮門有抱柱石獅1對,螭虎石窗一對。其中人物柱,為透雕,高二.三米,直徑〇.二八米,人物有娛以琴棋書畫,士子行狀,名人故事;柱礎鼓形,浮雕花卉。螭虎窗,圓形,直徑一.三八米,透雕連環螭虎,中心雕福祿壽三星人物。
溪龍寺石雕
該石雕位於東嶺鎮梅莊村溪龍寺內。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重修時於觀音殿前立有一對蟠龍石柱。柱高二.三八米,最大直徑〇.四八米。輝綠岩鏤雕,蟠龍盤曲隱現,卷雲端有八仙;柱礎呈鼓形,浮雕花獸。
墓誌銘目錄
一)明通議大夫雲南按察使懷蘭李先生暨原配誥贈淑人勤肅趙氏合葬志銘
二)明敕封承德郎刑部主事松山康公暨封安人周氏合葬墓誌銘
三)明□卿少峰李先生暨配淑人吳氏墓誌銘
四)明贈承德郎戶部主事濱泉王公暨配贈安人孫氏洪氏合葬墓誌銘
五)明恭人陳氏壙志(陳氏系元代盧琦妻)
六)清重修開閩始祖廣武王王潮墓誌銘
七)皇清通議大夫兵部侍郎慎庵黃公暨配誥贈淑人趙氏繼配誥贈淑人周氏合葬墓誌銘
八)清贈太學生楊先生墓誌銘
九)皇清冠帶義士陳疇咨及其妻合葬墓誌銘
十)清中憲大夫施廷瑞及其妻合葬墓誌銘
清重修王潮墓誌銘
墓在螺陽鄉盤龍村鳳旗山南麓。墓誌銘,刻於葉岩上,高四十一釐米,寬五十二釐米,楷書,字徑〇.九釐米。全文:
開閩始祖廣武王墓誌銘
公諱潮,字信臣,初為河南光州固始縣佐,王緒禮請尊為軍政提兵,以副先鋒由康入汀漳。緒多殺戮,為眾反縛以殉。推公為主,奉授泉州觀察使。
大唐加封檢校右散騎常侍、工部、戶部尚書,敕拜福建觀察處置等使,授威武軍節度使,後追封秦國公,諡廣武。大父恁公字自成,以門蔭補奉禮部郎,後以子貴,贈太尉、光州剌史。大母徐氏,封河南郡夫人,享年六十有三,葬固始縣西嶺山之陰。公兄弟三人,長諱潮,次諱審圭阝,諡武肅,三諱審知,封閩王,諡忠懿。皆以材氣雄名,率眾南奔,扶母徐氏入閩。建邦啟土,仁德保民。乾甯四年臘月,公寢疾,捨其子,命審知授威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封瑯琊王,以掌軍府事。公享年五十有二。始為泉州牧也,公當干戈蕩析之餘,獨能興義學,創子城,罷役寬征,保境息民。泉人德之,塑公像立祠奉祀于崇陽門樓,歲時郡牧享。公娶侯氏,封晉安郡夫人。子二:曰延望,曰延廣;女一,適福建觀察使陳岩之子延晦也。延望生繼隆,後為昶所殺,無傳。延廣生繼孝、繼仁、繼德,棄官隱於永邑山中,境內清平;繼孝、繼仁或住永邑,或移徙遍處,譜志未及傳聞。惟繼德來居泉州晉邑行春門樓邊,即今府口王氏家焉。公生於會昌丙寅年三月十一日申時,卒于乾甯丁巳年十二月廿四日午時。侯氏生於大中癸酉九月十三日亥時,卒於天佑乙丑年正月十五日巳時。公葬從君王禮儀,擇在惠安縣平康裏盤龍山之濱,塋塚之內築地宮石室四落,外則佈置華表、人物,祭享克壯,封鬣觀瞻,特崇威武。墳靈自唐宋及元明至清曆五朝而祀典昭垂,仍就墓特尊致祭。不幸前明萬曆之世,塚內珠襦、玉匣、金銀器具被盜剽竊。不知何年時。邑紳黃諱森,呈請邑令葉諱春及詳奉 督撫列憲飭析修葺,奏奉准置守塚,每歲清明,有司躬行致祭無替。孰意世遠年湮,華表推折,半出地土,墳堆被水傾圮數丈。裔孫逢魁、培元等思本溯源,觸目傷心,謹擇 大清嘉慶乙亥歲九月朔日未時興工。隨而勞心勞力,向族氏而勸勉,往鄉邑以捐資,督理修葺,惟冀完成,庶公開創之功不朽,崇祀之跡長存。但恐久遠莫稽,故特志勒石,以存萬古遺緒,乃為銘曰:
將以武用,牧以文權,克文克武,惟公乃全。
桓桓廣武,命唐自天,奮跡固始,裕後光前。
政令嚴肅,開創獨先,建邦啟土,功德纏綿。
擇惠安葬,盤龍之巔,佳城榮耀,節鉞千年。
豈疑崩塌,興嗟募捐,議修重葺,再振英賢。
家規孝友,茂族昭然,支派長遠,簪組蟬聯。
公靈宛在,魁培志堅,猗歟監篤,衍慶團圓。
牛眠馬鬣,時祀永虔,詒謀萃盛,降福如泉。
繼繼繩繩,孫子其淵,勒石啟後,昌熾無邊。
皇清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九月谷旦重修董事裔孫舉人逢魁偕男紹謀、紹詒,處士培元偕男金平同叩刻
抗倭義士陳德友及妻墓誌銘
墓在廬坑山,已毀。墓誌銘高七十釐米,寬四十釐米。志銘摘錄:
皇清冠帶義士八十六翁祖考疇咨陳公暨妣孺人張氏合葬志銘
惟杞等兄弟六人,襄葬先祖祖母不能如祀,乞銘于縉紳大人,恐祖美弗傳,起或泉壤之怨,□姑效之衛孔悝、歐陽修,自表其祖考雲:先祖考行二,諱德友,號疇咨。先自泉禦殿頭分居惠邑獺江,忝稱望族。祖父孝悌性成,壯而慷慨,多俠氣。曾祖五父及祖伯父蚤喪,祖父撫成二侄猶子。表伯父進士駱公日升,提師雲貴,邀為幕賓,值兵變,表伯父遇害,祖父入賊巢,負屍以歸。時人鹹義焉。明季濱海遭盜寇荼毒,而獺地尤甚。祖父會集鄉眾,或設奇殺寇,或乞兵破敵。忽有大寇攻獺城,勢逼而援不至,祖父夜逃陸地,集佃丁數十,挑炬而下,寇驚疑遁去。自此獺地固而沿海俱安,誠東南一長城也。一日,遊寇登岸殺掠婦幼。祖父之季男、叔父諱仕瑚,英勇過人,急於保眾,而不愛其身,單槍赴敵,雖殺敵許多,其身卒不免。人為祖父悲之,而祖父無愁色,曰:“但使梓裏無恙,我奚惜一子!”迨後寇屢至,皆為叔父魂靈剿滅。郡邑主義之,申部立祠歲祀,匾表義烈男子,賜祖父冠帶義士,為祖父榮,而祖父無喜色,曰:“未能衽席共登,何以褒揚為!”至於興宗祠、修橋道、士後生、息爭訟,其美殊難悉舉也,略傳其所知者而已。祖父生於萬曆癸酉年六月三十日酉時,卒于順治丁酉年三月十四日子時,享年八十六歲。先祖母張氏,孝慈順惠,勤儉恬哩,舉案七十載,孤衾有四旬。生萬曆甲戌年七月初七日丑時,卒順治丁酉年五月初四日酉時,享年八十有五。舉先伯父兄弟四人,長諱仕瑜公,娶庠生曾君華彩祖姑母。仲即先君,諱仕琦,娶庠生曾君化魯女,即杞先母,繼娶百崎李母。叔父仕璣公,中年不祿,娶鄉進士蘇公確女。兄出季父仕瑚公,死於寇,娶新任海山左部曾君大勳姑母。李母十七守遺腹女冰玉終老,邑志錄夫婦節義雙全。(以下敘其孫之婚嫁情況,略)
康熙壬申年二月十六日午時合葬于惠邑十九都廬坑山,坐巽向乾兼辰戌,銘曰:
廬坑前,卜牛眼,坐辰巽,面戌乾,山環峙,水繞纏,厝五祖,祈瓜綿。
襄事杖期孫惟杞,期服孫喜隆、惟棟、惟標,功服曾孫元顯、元郎、元組、元綿、元登、元撫、元總、元舒,功服玄孫超文,佛賜高生同頓首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