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鄉鎮村莊地名來歷
螺陽: 因轄地大部分位於螺山之陽,故名。霞光原稱霞蓮,一九五二年析分另設一鄉時,取其虹霞閃光之意,故名。
後窯: 古時,許氏村民從晉江石龜遷此,建居於古窯之前端,取名後窯。
梅山: 因此地山峰生長許多楊梅樹,得名。尖西嶺古時此地有三座山嶺,形似三獅坐臥,後來村民建居在山峰旁,故得名三獅嶺,後諧稱尖獅嶺,複諧稱尖西嶺。
吳厝圍:據傳,古代吳尚書曾在此建官邸.其周圍砌牆,故名吳厝圍。
霞東: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時與新霞拆分另組建一大隊生產,取“霞”與其村莊之地理位置,得名霞東。
林柄: 古時此地林木茂盛,村民建居於樹林埔之旁,故取名邊,後諧稱林柄。
南洲: 取其南頭、泗洲二村各一字為名。
南頭: 清代,陳氏村民從輞川侯卿遷此,因村建在原祖居地南端而名。
上園: 古時,村民建居在下園村附近之高處的園阪地,故名。
前型: 據傳,古時黃氏村民從山腰前黃遷此建居,仍稱為前黃,後外遷。張、陳、林等氏村民相繼遷此建居,改稱前行,後諧稱前型。
錦裏: 以主村田邊莊氏燈號“錦裏”為名。
田邊: 明代,莊氏村民從泉州龍頭山遷此,建居在走馬埭田洋之濱,故名。
村下: 明代,王氏村民從南埔沙格遷此建居,以王氏丁號“蒼霞”定為村名,後因方言演化稱村下。
後蘇仔:古時,杜氏村民從塗寨後蘇村遷此建居取其系後蘇拆分,於此之意,稱為後蘇仔。
洋坑: 明代,王氏村民從泉州洋坑遷此建居,仍沿用祖居地村名。
工農: 一九六六年由原謝壩頭、古塘兩個生產大隊合併,取以工促農之意為名。
溪邊: 古時村民建居於林輞溪之濱,故得名溪邊。
前塘: 據傳,此地有一太湖塘盛產魚蝦,村民經常捕撈魚蝦出售,遂譽為錢塘,後諧稱前塘。
東風: 原為獅山,“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稱東風,沿用至今。
前吳: 古時,吳氏村民從東井村遷此,因建居於原祖居地前端,故稱前吳。後陳氏村民遷此建居,仍沿用此名。
下埔: 明代,葉氏村民從同安嶺下遷此,建居在山下之荒埔上,故稱下埔。
盤龍: 此地有座小山梁形似一條龍盤踞而得此村名。
松星: 一九六一年與松光析分另組建一生產大隊時,取松字及星火燎原之意,得名松星。
厝仔: 清代,曾氏村民遷此定居,初時建一間小厝而稱為厝仔。
松光: 古時此地松樹甚多,其周圍村莊屬普光鋪,故民國設保時取名松光沿用至今。
後蘇: 古代此地多姓村民混居,不久外遷,杜氏村民從晉江馬甲故名。
僑群: 因此地村莊大都為僑村,故於一九六一年與五音拆分另建一生產大隊時,取名僑群。
豆溫林:此地土壤肥沃潤澤,村民種植大豆豌豆(習稱溫豆)特別旺盛,故得名豆溫林。
溪西: 清代,村民從溪東村拆遷建居於原祖居地之西,故名。
上阪: 此地有塊大石盤,形似一象,村民建居其旁,故得名象盤,後諧稱上阪。
錦豐: 原屬錦水鄉,一九六一年人民公社大社析分為小社時,取“錦”字及此地水源充沛、農業年年豐收之意,合名為錦豐。
前康: 據傳,宋時康氏村民曾到此定居,後外遷,林氏村民遷此建居,取其前者姓康之意,稱為前康。
梧宅: 據傳,古時吳氏村民到此定居,以姓氏取名吳宅,不久外遷。後來林、莊等氏村民相繼遷此建居,因村旁有許多梧桐樹,故改稱梧宅。
錦水: 古時此地樹木茂盛,溪水長流,河山錦繡,故民國設保時取名錦水,沿用至今。
水見: 元代,村民建居在群山北側之溪畔,因溪水長年發出潺潺之聲,故得名水見。
錦東: 原屬錦水生產大隊,一九八一年與錦水析分另建一生產大隊時,取“錦”字及此地東山之“東”字,為錦東。
東山: 古時,林氏村民從水見析遷於此,因建居於東山坡臺地而得名。
黃塘: 古時此地山頭水土沖刷嚴重,形成一大溪塘,每當山洪暴漲,溪塘水呈黃渾,故名黃塘。一九六○年在此地興建市場,村民開設店鋪,形成黃塘街。
洋西塘:遷此建居,取其後來者復蘇之意,故名後蘇。
金山: 此地有座山名叫金山,故以山取名。埔上古時,黃氏村民從東園鳳埔遷此,建居於一荒埔上,故名埔上。
聯群: 因此地村莊相互接壤.串成一群,故於一九五五年與鳳旗析分另設一鄉時,取名聯群。
竿林: 古時,張氏村民從霞光竿林村遷此建居,仍以原祖居地村定名。
尾透: 古時,陳氏村民從張阪後見遷此,自東南高處向西北低處溪阪地延伸建居,故以此地形取名為尾透。
大厝: 古時,康氏村民從頂鄉析分於此,建一座大房屋,故得名。
後田: 古時,林、莊二氏村民相繼遷此,建居於坑洋田前端高處。
後安: 此地兩旁山峰起伏形似一鞍。後來鄭、許等氏村民相繼到此,沿鞍前溪岸坑谷建居.故稱後鞍,後諧稱後安。
美仁: 明代胡氏村民由仙游美林遷此建居,仍沿用祖居地村名,後諧稱美仁。
松溪: 此地溪流縱橫,系黃塘溪分支之上游,故名上溪,民國在此設保時雅化為松溪。
蘇塘: 據傳,古時蘇氏村民遷此。建居於溪塘旁,故稱蘇塘,後外遷.鄭氏村民到此定居,仍沿用此村名至今。
林: 此地群山環抱,樹木茂盛,明正德八年(一五一三)間陳氏村民從東嶺、泉州相繼遷此,因建居於坑穀口而得名。
石馬: 古時,村民建居於一塊形似馬匹的岩石旁,得名石馬。又一說.因村落建在巨岩末端處,故名石尾,後諧稱石馬。
前郭: 郭氏村民從百崎遷此,建居於觀音山前,故名。
後郭: 村落建在岩山后兩山間的坑穀旁,故依地形取名後穀,又因村莊在前郭村之後,諧稱後郭。
虎窟: 村民建居於群山環抱的坑穀中,似虎負隅故稱虎窟。
後店: 此處古為通往河市之大道,村民建居於群山之後的大道旁,開設店鋪而得名,後因村莊拓展又稱大後店。
下樓: 早年,朱氏村民從尾園村析遷於此,建居洋山東側之低處,因建有小樓房。故名。
壩嶺: 取壩仔下和嶺兜兩村首字為名。
埔兜: 明末,姜氏村民從永春遷此,建居於黃塘溪下游埔阪上以制鐵器為生,因制刀聞名而稱埔刀,後諧稱埔兜。
省吟: 明代,汪氏村民從洛陽井吟遷此建居,仍沿用祖居地村名,一九五八年起諧稱省吟。
後獅: 因村後有座山峰形似獅子而名。
接待: 據傳,明萬曆年間禦史陳荊碧墓葬此地峰帽山各地官員前來祭奠,臨時搭蓋寮棚用以接待,因之得名。
白玉店:明代,楊氏村民從洛陽嶼頭遷此建居,採石雕刻的石器潔白如玉,故被譽為白玉店。
碧嶺: 取白玉店之寓意“碧”與秧嶺之“嶺”為名。
亭林: 此地為通往洛陽之大道,路旁有座亭子,後來林氏村民遷此建居,以亭及姓氏取名。
萬安: 此地古有個萬安渡,後建橋稱萬安橋,民國時在此設保名萬安,沿用至今。
洛安: 因位於洛陽、萬安之間,一九八二年析分另設一生產大隊時取名洛安。
陳壩: 據傳,古時此地溪水長流,河市梧宅陳三捐資倡建一大水壩,故得名陳三壩,後簡稱陳壩。
下星: 取下尾村與橋頭村的僑星小學各一字為名。
下尾: 據傳,此處有條古驛道,豎一碑日“下馬碑”,官吏、百
姓騎馬到此都要下馬步行而過,得名下馬,後諧音下尾。
陳埭頭:陳氏建居於黃塘溪下游的埭田之前端,故以姓氏及地形取名。
上曾: 村民建居於群山緩坡臺地,此處樹木茂盛,風景崢嶸,取名象崢,後諧稱上曾。
梅嶺: 古時此地有條山嶺驛道,據傳,宋理學家朱熹途經此處,忽聞梅花香味陣陣,將此五座環抱山峰稱為五梅山,梅
嶺名由其出。
雲莊: 原名雲兜,因村處洛陽江畔,常有雲霧籠罩,一九五八年取名雲莊。
西塘: 因村西有口大池塘而名。群山村四周群山環抱,一九五八年取名群山。
上田: 因村東側有許多榕樹,其旁有片田園,故名榕田,後訛為松田,書寫簡化為上田。
杏田: 王氏村民從東嶺珩厝遷于晉江杏墩,後再遷於此,建居於坑洋田之旁,得名橫田,後改稱杏田。
嶼頭村:民建居於二面臨海、類似島嶼之地且位前端,故名。
下曾: 曾氏村民建居於安峰山下,故以姓氏及地勢取名。
前園: 村民建居於海灘旁牆阪地,因村前為海洋,故名前洋,後因圍海作埭而改稱前園。
堂頭: 因村在龍塘之前端,故取名塘頭。一九八二年更名為堂頭。
後埔: 楊氏村民從後宅村遷此,建居於一大荒埔地之前故名。
後亭: 古時此地有座小亭,村民建居於亭前牆坡地而得名。
增安: 曾氏村民建居於海灣之濱,以姓氏及地形取名曾灣,後黃、陳二姓相繼到此定居,而諧稱增安。
西吟頭:陳氏村民從莆田闊口遷此,建居於西汪、井吟之前端,取名西吟頭。
西方: 汪氏村民從象浦汪厝、坑頭析遷於此,建居於祖居地之西,得名西汪,後諧稱西方。
象浦: 據傳,因宋端宗曾在此海浦洗象而得名。
白沙: 村處一大片沙灘旁,其沙呈白色,故名。
東園: 此地原為惠南地區通往泉州的古道口,村民相繼遷此開設店鋪.逐漸形成一街,因其東側為一大片園地,故稱東園。
錦厝: 民國在此設保時,取錦房與厝仔二村之首字為名,沿用至今。
增瑁: 此地有個曾氏祖墓而得名曾墓,後改稱曾茂,又因林縣中進士改稱增瑁。
溪莊: 民國設保時取雙溪口與浦莊二村各一字為名。牛坑據傳,古時此地有座田坑山,故得名。
長新厝:據傳,鄭、肖、朱三氏村民相繼到此建居,以姓氏取名鄭肖朱,不久外遷。後黃、蔡、郭等氏村民先後到此建居,改稱長新厝,又因村莊呈長帶狀,曾稱長廂厝。
上林: 取上港、林口二村之首字為名。
林口: 村民建居於樹林埔出入口處,故名。
玉阪: 明代,王氏村民從南安水頭遷此,沿溪流兩旁垵阪地建居,故以此地形取名長阪。後因人財興旺,遂譽為玉阪。
龍蒼: 以埭莊村莊氏村民姓氏丁號“龍蒼”而得名。
埭莊: 古時此地為一大片海灘,莊氏村民顯宗從永春湖洋遷此定居後圍海灘作埭,稱黃浦埭,因村位埭邊得名埭村,後改稱埭莊,因方言曾訛稱戴莊。
靈溪: 此地有二座小山頭,一叫圭峰山,另一山上有座靈光寺,故民國設保時取其首字名靈圭,後因此地多溪流而改稱靈溪。
侖山: 取上侖與後山二村各一字為名。
錦峰: 因此地多山頭,民國設保時取黃氏祖居地錦田及山峰各一字為名。
群青: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另組建一生產大隊時,取惠群小學之“群”字且寓意寄希望于年青一代而名。
陽光: 一九五五年此地紫陽村創辦農業合作社,取陽光雨露之意為名。沿用至今。
琅山: 民國設保時取此地琅幹與庶山小學各一字為名。
後港: 古時,此地有九條小溪流,得名九溪,後因東側的下安村
與張阪山前村交界的港澳(稱前港)淤積,漁運船舶向此轉移停泊,故名。
下安: 此為海濱之近坡地,江氏村民建居於丘坡之下端,取安居樂業之意稱下安。因地形為丘垵而書為下坡,又因
附近海灣盛產蝦,曾稱蝦安。
秀塗: 古時,駱、莊等氏村民從河南開封遷此,沿泉州灣海岸牆阪地建居,因泉州港出入船隻均停泊於此,然後轉駁運人泉州,故得名運頭,諧稱雲頭。清時進口煤油轉運於此,油溢灘塗,散發臭氣,被稱為臭塗。後又因港口船隻出入頻繁,遂譽稱秀塗。
張阪: 據傳古時張氏村民建居於海濱垵阪地,故以姓氏及地形取名張阪,駱、蔣氏村民相繼到此定居後更名玉阪,後又恢復原名。
松山: 因松木茂盛得名松山,後因松樹伐盡,見山不見松,曾稱為崧山。
霞美: 明代黃氏村民從坑固遷此,建居於溪流下游尾端,故以地形取名下尾,後雅化為霞美。
塘園: 因村東北側有個大池塘,周圍有大片園地,故名。
玉塘: 據《泉郡志》載,白雲岩東園有個大池日玉塘,故民國設保時以此為名。
埔塘: 宋時,孫氏村民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遷於泉州,後再析遷於此,建居在附近池塘邊一大埔地,故名。
玉田: 一九八六年從玉塘析分另設一村委會時,因此處東南側有一片良田。故取名玉田。
玉園: 一九六一年從玉塘析分設一生產大隊時,因此地有片豐產園,故名。
蒼霞: 此處林木蒼鬱,霞光輝映,故名,一度諧稱村下。
蘇坑: 明代,蘇氏村民從南安康美下蘇遷此,村建於坑溝之旁,故名。
山內: 蘇氏村民從蘇坑析遷,建居於群山之中,故名。
群力: 民國設保時取名,沿用至今。
上塘: 據傳.古時此有一大池塘.經常有象來洗澡,故稱象塘,後諧稱上塘。
門頭: 古時,此處為進人腹地必經之道,其狀如一大門,村建於人口處前端,故取名門頭。
赤石: 此地有塊大岩石呈赤色而得名。
後蔡: 明末,蘇氏村民由泉州東門後漈遷此,仍稱後潦,後訛寫為後蔡。
上侖: 清代,村民建居於小山丘之上端,得名上菕,後書寫簡化為上侖。
蓮新: 一九八一年蓮山生產大隊析出一個新的生產大隊以其轄村蓮石、新塘內二村之首字取而合名。
前見: 後見村附近的浮山島官兵出島時經過村莊,以先後到處分稱前徑、後徑,後諧稱為前見、後見。
崇山: 因村莊處在崇山峻嶺之中而名。
群賢: 明萬曆年間,社內村有位塾師名賢,所教十八個學生均入翰林院,皇帝下旨立“名賢世澤”碑,故民國時與惠群合為一保時各取一字為名。
前頭: 古時此地有座小山名日風頭,村民建居其北端,故得名。
侖前: 古時此地名叫侖下,後村民相繼居於此前端得名。
埕邊: 此地古為海灘地,平坦似一大埕,後村民建居於此地旁,故稱埕邊。
玉埕: 民國在此設保時取駱氏丁號“玉裏傳芳”之”玉”字及主村埕邊之“埕”字為名,沿用至今。
黃嶺: 因此處有山嶺名叫風嶺而得名,後方言訛稱黃嶺。
玉霞: 民國在此設保時取駱氏丁號“玉裏傳芳”之“玉”字與霞光閃閃之“霞”字為名,沿用至今。
下洋: 因村背山面海而名。
玉山: 一九八一年從玉霞生產大隊析分另建一生產大隊時,以主村山高富為名,一九八五年改稱玉山。
玉前: 一九八一年從玉霞生產大隊析分另建一生產大隊時,以主村山前為名,一九八五年改稱玉前。
西鬥: 明代,曾氏村民隨江夏侯周德興到此建城,直至四世祖曾石圍號西斗方定居於此,故以西鬥定為村名。
百崎: 古時此地有條山間小道,設置上百個石階,故稱百崎道。明初回族郭氏村民建居於此下端而得名百崎。
裏春: 因村在百崎東側內地,故得名內村,後文人雅化為裏春。
後海: 因村建在一個小山頭坡坡地,其後為大海灘,故名。
蓮埭: 古代此處地名白蓮裏,後圍海作埭,故稱蓮埭。
下埭: 因圍海作埭,此處地勢較低,故得名下埭。
西華: 因此地系崇武西郊繁華商區而得名。
溪底: 明初,村民沿古龍溪人海之東、西兩旁低處建居而得名。
龍西: 民國在此設保,取古龍溪與西埔各一字為名,沿用至今。
西埔: 明初此地系崇武所戍軍演武場,後廢棄成荒埔。明末,因村位於崇武城西北,故以方位地形取名。
霞西: 村莊建在古龍溪之西,民國在此設保時取晴霞寺之“霞”字並依方位命名,沿用至今。
山柄: 清初,村民依小山丘自南向北建居,其形若一器具之柄,故名下山柄,後簡化為山柄。
五峰: 此地有座小山峰日豐山,傳為蜂穴,俗稱蜂山。明末清初,村民依山緩坡地建居,形成五個村莊,故得名五蜂,後諧稱為五峰。
港乾: 因村在大港之濱而得名。
大蚱: ,古代此地稱為蚱角,蚱意為海邊岬角高地。
前安: 此地東為煙墩山,北系官人山,南為濱海高雷山,形成一馬鞍形地帶,明代村民建居在馬鞍形地帶後阪臺地,故以此取名前鞍,後諧前安。
潮樂: 宋代此地建有古剁海潮庵.明初軍民雜居於此,有事常聚庵堂商議,故取其古意稱為潮樂。
蓮西: 崇武城內西側有塊巨岩名日蓮花石,明代軍民雜居其東邊,故名蓮西。
海門: 因此地海濱有“海門深處”摩崖石刻而得名。靖江明嘉靖三十九年,靖江侯千戶錢儲率眾抗倭英勇犧牲,在此立碑,故得名。
山霞: 民國在此設保時取其主村山柄,場下二村各一字雅化為山霞。
安固: 明代,村民建居於山嶺坳地,呈馬鞍形,故名垵崮,後簡化為安固。
宣美: 古有“宣德有家多升官,美人接踵增吾祿”之謂,從其取名宣美,諧稱山美,後因多名重複而恢復現名。
鷹園: 原名前園.後取鷹山之“鷹”字更名為鷹園。
前張: 明代,張氏村民從東嶺張坑遷此,定名張厝,後莊、楊等氏村民相繼遷此,改稱為前張。
田乾: 此地古為一大溪港,溪濱圍墾為埭田,村民建居其邊,故名。
新塘: 古時此地崎嶇不平,山溝縱橫·俗稱七塘八溝,後經治山治水,地貌煥然一新,故名。
後洋: 因村後為一片海灘地而名。
山腰: 因村在大淡山山腰緩坡而名。大淡因村在一大潭旁,取名大潭,後諧稱大淡。
田邊: 明時,村民建居於埭田之旁,故名。
青山: 以所在地山峰青山為名。
東坑: 古時稱東溝,後村民建居於青山南麓坑壟內,取名東坑。
東蓮: 因村東有座蓮花山而名。
埭透: 此地原為灘地,後圍墾作埭,村民建居於埭之前端,取名埭頭,諧稱埭透。
下坑: 此地古為一坑溝入海處,明代莆田李氏村民因海上捕魚遇風浪常到澳內避風,後定居於坑溝下端之旁,故名。
塗寨: 明代,為防倭患曾駐軍於此,挖土壕築寨,稱為土寨,後諧稱塗寨。清代頂郭村舉人鄭藻宣導裏人在此設點排攤,逐漸形成塗寨街。
陳芹: 古代,胡氏村民從福州到此看護杏仁祖墳,在山坡上建一路亭供人避雨乘涼,得名亭芹,後諧稱陳芹。
靈山: 以龍瑞山之名為龍山,後諧稱靈山。
社壩: 村建在一水壩臺地,故取名下壩,後諧稱社壩。
金相: 古時,林氏村民從暗林落溪遷此定居,為紀念其祖先金相爺而取名。
東阪: 取東山、下阪二村各一字為名。
瑞東: 因此地各村落位於龍瑞山之東而名。
南埠: 元末,陳氏村民遷此,村南側系荒埔,故名南埔,後諧稱南埠。
廖厝: 元代,廖氏村民從安海遷此,以姓氏取名。
上村: 據傳,元末王氏村民從晉江杏墩遷此,仍定名杏墩,因繁衍緩慢,擇一大池旁再建新居,便有發展,即取吉祥長在之意稱常春,後諧稱上村。
溫厝: 古時,溫氏村民建居於此,以姓氏取名。
曾厝: 據傳,元末寒儒曾尾舍技游四方,寓在惠安縣松林鋪,見此地山水秀麗,遂蔔居於此,以姓氏取名。
新亭: 據傳,宋代藍氏提督奉旨視察崇武,途經此地避雨于路旁亭子內,觀賞山川,無限感慨,後有一子到此定居,並重新修建路亭,故得名新亭。
莊內: 莊氏村民從永春湖洋遷此.因建居於山彎內,故以姓氏及地形稱莊內。
古山: 以此地小山頭古山定名。
塔上: 明代·村民沿潯溪旁建居,因水獺常從這裏爬上岸,故得名獺上,後諧稱塔上。
上謝: 下謝。明代,謝氏村民從東園上侖遷此,以姓氏取名謝厝,
後因村莊拓展,依地勢高低分別稱上謝、下謝。
東莊: 因村在赤厝村之東而得名。
大廳: 明時,曾氏村民遷此定居,建有祖厝,因其廳堂頗大而得名。
後林: 因村後有片樹林而名。
山尾: 因以男人辛勤耕耘為一美,女人織布質好為二美,後生勤讀書成名為三美,故譽稱為三美,又因村位於蓮花山之尾,後諧稱山尾。
和弄: 依黃氏族譜”豪裏開居”之謂取名豪裏,後因方言諧稱和弄。
文峰: 民國在此設保時以文筆山取名文峰,沿用至今。
胡厝: 據傳,宋時胡偉長者到此開居,以姓氏取名。
岩峰: 因此地村落大都在岩石山麓周圍.故取名岩峰。曲江以張氏丁號“曲江”命名。
醋鬥: 因村在形似戽鬥之坑壟旁,故名。後建原為後普,後改名後建,取後曾後張之“後”字及發展經濟建設之意而名。
東湖: 古時,吳氏村民從晉江龍湖之東遷此定居,取名東吳。後來,張氏村民遷此混居,仍沿用此村名。
進士: 即改稱東湖。埔殊王氏村民從珩厝析遷於此,因建居於荒埔上。故稱埔厝,後諧稱埔殊。
雲峰: 早年,印尼僑胞莊濟清先生捐資在此建雲峰小學,後村民陸續遷此建居,故以校得名。
梅莊: 民國在此設保時取轄屬地梅莊鋪為名。
東橋: 此地古為溪流與海水交匯而成之大港溝,後村民在西側建橋,稱為東溝橋,遂以東橋為名。
南湖: 此地為海湖之濱,因村民建居南岸,故稱南湖。
珩山: 此地有座小山頭塔山,古時王氏村民來此開基取名珩厝,民國在此設保時取名珩山。
珩海: 因從珩山析分,又地處海涯,故名珩海。
大吳: 吳氏村民仁祥從河南光州遷此建居。寓意於祥光大發,取名大吳。
西坑: 因村民建居於祖居地村之西的坑壟旁,故名。
燎原: 縣人民政權建立後,此地為東嶺地區建立的第一個農業合作社,取星火燎原之意為名,沿用至今。
嶼頭山:村民建居於嶼頭山之旁,曾稱山兜,後改稱嶼頭,又因與洛陽鎮嶼頭重名,故更名為嶼頭山。
石井: 明代,村民挖井時遇上岩石,故稱石井。
坑尾: 因村民建居於坑壟尾端而名。
西湖: 此地古為一大海湖,明代鄭成功部平倭後,村民建居於海湖之西,故名。
竿嶺: 古時村民建居於丘安嶺之處,後有人中舉豎旗杆,譽稱官嶺,後諧稱竿嶺。
香山: 因此地村莊西南側有座山叫香山而名。
塗厝: 古時,塗氏村民遷此定居,以姓氏取名,沿用至今。埔尾因村位於東嶺埔之尾端而名。
前厝: 早年,張氏村民從淨峰獅頭遷此,因建居原祖居地前端,故名前厝。
赤石: 因此地有塊呈赤色的岩石而得名。
潘厝: 古時.潘氏村民遷此定居,以姓氏取名,沿用至今。
三村:早年,東嶺附近一帶村民習稱下村、東埔、東爐為三村,一九八五年從潘湖大隊析分另設一村委會時取名三村。
湖埭頭:古時村民建居於海湖前端,後圍墾作埭,故稱湖埭頭。許山頭此地有一小山頭名鳳山,後許氏村民建居於山之西側,稱東山,因山屬許姓所有,又稱許山頭。
荷山: 此地有一山頭形似荷葉,名荷山,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設置生產大隊時以此取名。
彭城: 民國時在此設保,以劉氏丁號“彭城”為名,沿用至今。
西埔: 明時,村民建居於溪坑西側一埔地,故名。
小丘: 古時,邱氏村民遷此,因人口比大邱少,故稱小邱。後因小姓受欺而外遷,劉氏村民遷此,改稱小丘。
前林: 明末,林氏村民從後龍奎壁遷此,因建居於陳山頭前端的一片灘浦地,故得名前林。
湖邊: 此地古稱瀉湖,柳氏村民建居於湖畔,以姓氏及地形取名柳湖邊,後簡化為湖邊。
東埭: 此地古為一片海灘地,後在東側海灘圍墾作埭,故名。
湖街: 此地古為七里海湖,後成為海潮沖積地帶,村民相繼到此建居,開設店鋪,逐漸形成一街,得名湖街。
松村: 據傳,古時周氏村民到此賣豬苗,見此地山清水秀便定居於此,因建村于樓雞山南麓松樹綠蔭之處,得名松村。又一說,因村地處蓮城半島最高處,故名上村,後雅稱松。
杜厝: 此地為半島,稱島厝,後因村民常聽到此地的青蘭山上杜鵑啼叫,故諧稱杜厝。
城前: 因村莊處於蓮城前端而得名。
墩北: 因村莊處於嘉墩之北而得名。
墩中: 因村莊處於嘉墩中部而得名。
墩南: 因村莊處於嘉墩南端而得名。
張坑: 元大德年間,張氏村民建居於獅山之首,稱獅頭,後來因村莊拓展,大都分佈在坑洋之旁又稱張坑。
南尾: 古時村民從獅頭析分於此,建居於張氏宗祠南側、獅山尾端,故名。
淨北: 因村莊位於淨峰山之北而得名。
洋邊 : 因村民建居於坑洋之旁而稱。
東洋村:在沙灘旁的垵阪地,東側為海洋,故名。
淨南: 因村莊處於淨峰山西南側而得名。
庵邊: 此地古有座尼姑庵,村民建居其旁,得名庵邊,後一度稱安邊。
赤土尾:此地古為海沙灘地帶,因紅山、淨峰山水土沖刷嚴重,地表被紅壤土覆蓋,村民建居其尾端,故名。
爐內: 據傳,清代張氏三戶村民從南尾村遷此,為防今後強弱相欺,並能團結相處,共禦盜匪,一齊到佛寺院燒香宣誓,稱“三枝香落爐內,任何人不得變心”,故得名爐內。
前爐: 取前吳、爐內二村之首字為名。
蓮峰: 以此地蓮花山為名。
五群: 因此地有五個村莊串成一群而名。
前群: 原前內有個海群漁業隊,一九八二年析分為三個大隊時取其“前”與“群”為名。
前峰: 因村位於前群、前海前沿而得名。前海取前內與海群之首字為名。
後內: 宋代參知政事李文會晚年歸居於此,因地處小乍半島北部、前內之後,故稱後裏,因方言書寫為後內。
螺山: 因此地有座西墓山,形似海螺,故名。
新橋: 據傳,古時洛陽嶺頭陳氏村民遷泉州新橋定居,後再析遷於小乍內建居,以新橋定名。
東山: 此地系小乍島東部的最高處山頭,村民建居於西側山坡而名。
南賽: 此處古為小乍島東南突出部要塞,以方位、地勢取名南塞,後諧稱南賽。
輞川街:輞川於明代建城後,商旅林立,富商巨賈甚多,譽為萬城,又因城形似網,稱網城,諧稱輞城。城中居民白城西側向東拓展建居,開設店鋪,形成一長街,故此街稱輞川街。
西林村:在承天山之西林木茂盛之處而名。
小
山: 據傳,張襄惠曾到此小山頭結廬,有“小山叢竹”書勒於岩上,後其後裔遷此建居,即名。
下江: 古時,江氏村民由河南開封遷此,建居於五公山東西麓緩坡地,因村前低處為江河,故稱下江。又一說,取其江氏南下之意定名。
錢埔: 據傳,此地古為港澳埔,商旅、貨輪往返頻繁。何氏村民遷此後,人財兩旺,曾有“九千十一萬”之謂(即家資銀兩上千九戶、銀兩上萬十一戶),故被譽稱錢埔。
莊上: 據傳,唐代安撫節度使人閩後曾在此設莊,派人駐守收租,其後裔何元劍建居於埔崎,人丁繁衍,析分建居於莊之上端山坡臺地,故名。
許厝: 村民依山臨海建居,經常遭海潮、山洪衝擊,取村民勞苦之意稱苦厝,後諧稱許厝。
許埭: 古時村民築堤圍海作埭,因埭岸常被海潮、山洪衝垮,村民備受勞苦而稱苦埭,後諧稱許埭。
大潘: 古時,潘氏村民從南安遷此,建居於輞川城東北側一大埔地而得名。
後任: 任氏村民建居於輞川東北側煙樓山后的澳頭旁而得名。
埔崎: 此地系麒麟山東南坡一大垵埔,唐代安撫節度使後裔何元劍到此開發,以自己別稱烏鵝取名,後因此地水土沖刷嚴重,形成多處坑溝,崎嶇不平,故稱埔崎。
峰南: 因村莊位於麒麟山之南而名。
更新: 民國時,縣城競新小學為防日機轟炸而遷此,一九五一年侯卿鄉析分為二個鄉時,此地以校名為名,後諧稱更新。
玉圍: 宋末元初陳氏村民從莆田闊口遷此建居,歷代屢出官員,明代貴州、思南知州陳煌在此建祠堂名日“五馬拖車”,後人稱知州廳。其周圍砌牆壁,故稱圍內,後因陳氏燈號“玉湖”而改稱玉圍。
後許: 因村在鳳山后、許山前之垵坡地而名。
後坑: 因村建於坑壟後之臺地而名。
王孫: 據傳,王、孫二氏相繼遷此,以姓氏取名。明代黃氏村民從峰崎園邊村遷此,因人丁繁衍快且勢力大,改稱黃村,後峰崎武舉何聯上在此地帶跑馬占地為田,留有“王孫跑馬過西樓”而複稱。
溪南: 因村在螺城東門外下社溪尾端而名。前洋楊氏村民遷此,得名前楊,後因村旁為走馬埭田洋,諧稱前洋。
坑南: 以主村頭坑、南庫各取一字為名。
南星: 一九五六年合併瑞南、吹樓、五柳三鄉為一鄉取名南星。吹樓取其吹厝、樓下二村之首字為名。
五柳: 因此地有五個柳氏村莊相環抱故名。又因此處有一小丘名曰西山,曾稱西山。
柳厝: 一九五零年後柳氏村民陸續遷此。開設店鋪形成一街,故名。
鳩林: 古時,此地林木茂盛,傍晚鳩雀盤旋喧鳴共棲林中,故名。
獅東: 取其境內獅山和主村東吳的首字為名。
界山: 因此地系惠安與仙游山峰交界之處而名。河陽以潘氏燈號“河陽”為名。
鵝頭: 古時,潘氏村民從莆田大圳遷此,建居於鱷頭,後諧稱鵝頭。
大前: 取其主村大路與前潘二村首字為名。
東涼: 取東潘、厝涼二村各一字為名。
東張: 據傳,古時董、張二氏先後遷此而名董張,後音訛為東張。
玉湖: 以陳氏村民祖居地燈號“玉湖”為名。
玉山: 一九六一年從玉湖生產大隊析分另建一生產隊時,取玉湖及主村羊角山各一字為名。
下朱: 因村有座霞珠官(後因倭寇侵擾而被毀滅)而得名,為書寫方便諧稱下朱。
槐山: 古時此地有許多槐樹,南側有格頭山,故名。嶺頭林氏村民從莆田嶺頭遷此,沿用祖居地村名。
南埔: 宋理宗年問,莆田洋埕一林氏村民當廣東增城縣尉,晚年建居於太白峰東南麓前端的一片海灘地,古稱南浦,後諧稱南埔。
侖頭: 因村在侖峰山東北側的海頭而名。
邱厝: 邱氏村民遷此,以姓氏為名。
柯厝: 柯氏村民遷此,以姓氏為名,清時因此地盛產海蠣稱蚵厝,一九八五年複稱柯厝。沙格因村在海灘上,為防海浪襲擊,挖沙泥築堤,曾稱沙堤,隨村落拓展,樓閣較多,而得名沙閣,後諧稱沙格。
施厝: 施氏村民遷此,以姓氏為名。
先鋒: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創辦農業高級合作社時取名,沿用至今。
十八社:宮元代,由十八個姓氏合建一座宮廟,定名為十八社宮,村以宮名。
肖厝: 肖氏村民遷此建居,以姓氏取名。
惠嶼: 此為一島嶼,因橫亙在湄洲灣上,猶如屏障,故得名橫嶼。
後肖厝:村民析分于此建居開發,形成一村莊,取屬惠安
縣轄之意,改稱惠嶼。塘頭因村前有口大池塘而名。
天湖: 因此地有座古寺名天湖寺,故名。
天竺: 因此地有座古寺名天竺寺,故名。
外厝: 據傳,古時此地樺樹甚多,村民建居於林旁,故名樺厝,後方言演化為外厝。
西楓: 古時村民建居於外厝之西,故名西邊,因村旁有棵大楓樹,改稱西楓。
仙境: 古時此地鳥語花香,風景秀麗,遂譽稱“人間仙境”,有座宮廟得名仙境宮,故名。
鳳翔: 此地有“風鳥飛翔”之謂而名。
塗嶺: 據傳,塗氏村民建居於古驛道嶺上而稱塗嶺。
秀溪: 因此地系山谷間一坑壟,中問有許多小溪流,故名小溪,一九八一年後雅稱秀溪。
白潼: 取白水、潼關二村首字為名。寨後古時此地北山嶺上築一寨,後村民各自沿寨後坑穀緩坡地建居,故得名。
小壩: 因古時此地溪流有個小水壩而名。
汶陽: 古時此地為山洪、溪流沖積地帶,村民修堤治理成為一片田洋,取名汶洋。後因位於塗嶺地區之東,改稱汶陽。
松園: 古時此地松樹茂盛、村民建居在松林之旁而名。又一說,由於建居在園阪地之低處,以地形取名上園,後諧稱松園。
路打: 明代,村民住廬屋,生括艱苦樸紊,得名廬樸,清代諧稱路樸,後演化為路打。
樟腳: 因村在樟樹之旁而得名。
世上: 明末清初,村民由南而北遷徙,取其意名徙上,後雅化為世上。
塗型: 因村民燒磚瓦建一曬坯之土埕,故稱土埕,後諧稱為塗型。
前歐: 據傳,曾有錢氏村民遷此,以燒陶瓷碗為業,得名錢甌,後因方言諧稱前歐。
清美: 此地古為澳頭,因村建在碼頭倉庫尾端,故名倉尾,後諧稱村尾,民國設保時雅化為清美。
下爐: 宋、元時夏、盧二氏遷此定居。以姓氏取名夏盧,後因方言諧稱下爐。
溪頭: 此處為打珠溪之中游,古代驛道從此經過,架橋一座,村民先後建居於此溪橋前端,故名。
黃田: 古代黃氏村民到此沿溪兩旁開墾田地而得名。
墮旦: 因地處交通要道十字路口,故名。
驛阪: 古時,此為通往福州、泉州等地的重要驛站,後村民建居於溪流沖積之阪地,故稱驛阪。
丘後: 因村在小山丘之後而名。
五社: 一九五五年此地五個村莊成立五個農業社,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時五個社組建一個生產大隊,取名五社生產大隊,沿用至今。
溪西: 因村民建居在菱溪下游之西垓阪地而名。
後龍: 此處古有港灣,以主村後龍村得名後龍港,後行政村、鎮 以後龍名。
上西: 村民建居在象山、獅頭之旁,故以山取名象獅,後諧稱上西。
峰前: 村民建居於煙墩山前端而得名。
坑仔底:村民建居於小坑壟內側緩坡地而得名。
塗坑: 明代,村民建居在坑壟緩坡地。取名土坑,後改稱塗坑。
後田: 村民建居在一片田洋之前端,故名。
後乾: 村民建居在溪邊前端,故名。
東山: 此地有座小山頭叫東山,故以山得名。
割山: 此地有座小山頭叫鸛山,以山取名,後諧稱割山。
許厝: 許氏村民從仙游遷此,以姓氏取名。
田裏: 村民建居於坑田阪地,故得名。
北頭: 此為郭厝村之北端,故名。
奎壁: 村民建居於懸崖峭壁前端之低處,故得名崎壁頭。另一說,此地有二塊巨石形似龜與鱉,故名龜鱉,後雅化為奎一壁。
聯岩: 此地有座岩山。其周圍村莊環抱,故名。
上樓: 古時,村民建居在峰尾半島西南側上端,因村中有座樓房,故得名。
峰尾: 據傳,此地半島有個“蜂穴”,村民建居其尾端,故名蜂尾,後諧稱峰尾。
前亭: 古時陳、房二氏先後從莆田闊口和山東清河遷此,因陳氏村落在前,故得名前陳,後諧稱前亭。
後山: 村民建居於煙墩山前坡阪地,故名。
崢嶸: 明萬曆年問,鄭氏村民由河南滎陽遷此,以其丁號“仁榮”定名,後因村前駐紮兵營而稱前營,雅化為崢嶸。
錦塔: 此地有座塔山,而莊氏丁號“錦繡”,故名。
鳳安: 此地有座鳳山,主村為安兜,故各取一字為名。
坑內: 村民分別建居於坑壟內側之高、低處而稱頂坑內、下坑內,一九八二年從鳳安生產大隊析分另置生產大隊時,取頂坑內、下坑內之“坑內”為名。
鳳林: 此地有座鳳山,樹林茂盛,故名。
鳳山: 此地主村處在鳳山之旁,故以山為名。
後張: 明代,張氏村民建居於小山頭前端,取名前張,後外遷,莆田曲江張氏村民到此,取其後來之意,稱為後張。
鳳陽: 因村在鳳山東側而名。
鳳北: 一九六一年從鳳陽析分另組建二生產大隊時,取其“鳳”字及轄屬村莊的地理位置分別為名。
鳳南: 一九六一年從鳳陽析分另組建二生產大隊時,取其“鳳”字及轄屬村莊的地理位置分別為名。
前燒: 據傳,古時錢、肖二姓村民先後到此定居,以姓氏取名錢肖,後方言諧稱前燒。
溪域: 因村在溪旁而得名。
前黃: 古時,黃氏村民從莆田前黃遷此,以原祖居地定名。
新宅: 古時,唐氏村民由江西菜宅遷此另建新居,故名。
龍山: 村民建居在塔山頭東南靠近溪流之處,為祈求平安吉祥興旺,建造宮廟,取名龍山宮,村以宮得名。
荷池: 古時,此地有口長滿荷花的池塘,故名。
香芹: 蔡氏村民遷此建居,因蔡與菜同音,故取香芹定名。
普安: 村民建居在多墓葬的荒埔,故興“普度”,祈求平安,而村則以此得名。
錦川: 村莊位於壩頭溪畔,川流不息,民國時取名錦川。
錦山: 古時,莊氏村民建居在塔山粳而得名山腰。後凶人一繁衍,村落拓展,各自以燈號“錦繡”之“錦”及塔山之“山”字取名,此地位於塔山西南側,民國時取名錦山。
錦聯: 一九五二年錦岩、錦石二鄉合併取名錦聯。
葉厝: 明初,葉氏村民由仙游古瀨遷此建居,以姓氏取名。
鳶峰: 此地有座鳶山,民國時在此以山名設鳶山保,一九四九年冬與輞川五峰合併取名鳶峰。
大霧山:因山峰雄偉峻峭,山巔常見雲霧繚繞。得名大霧山。又因頂峰較開闊處有小台地形,形似一帽,曾稱大帽山。海拔七百九十七.五米。山上林木茂盛。系惠安最高大之一峰。
筆架山:此山有三個峰巒,形似婦女頭髻,故名三髻山。明洪武三十二年(一三九九)惠安知縣陳永年登山觀賞風光時,把三個峰巒比喻為“文人投筆之架”,從此改稱筆架山。海拔七百五十二.三米,山勢險峻,頂峰峭峻,常年有雲霧籠罩。林、竹四季常青。山頂有座古建仙公寺,香客絡繹不絕。
吊船山:據傳,古時此山住有一女寨主,因山坡陡峭險峻須借助吊輪上下山寨,故名吊輪山,後諧音為吊船山。海拔六百○二.六米,山勢高聳險要,頂峰渾圓,系小壩境內諸溪流主要發源地之一。
呂罔寨:據傳,元末明初期間,有個姓呂名罔的到此建寨,稱王原寨(內宅第及寨門尚殘存),故名呂罔寨。海拔五百四十四.九米,山勢峭峻險要,頂峰開闊,山坡陡峭,岩石裸露。
目淚山:因此山多懸崖峭壁,路窄崎嶇,村民行走山問羊腸小徑提心吊膽,涕淚交流。故俗稱目淚山。有“一天上暮珠,三天不會蹲”之謂。海拔六百四十米,山勢險峻,頂峰峭峻,坡度陡峭。溝谷幽深。樹木茂盛,野草叢生。
天臺山:據傳。古時曾有一仙人路經此山,腳踏頂峰一平面岩石,留下腳痕跡,被稱為天臺山。海拔六百四十六米,頂峰開闊,有一巨岩日“天臺”,山勢雄偉,山坡陡峭,盛產余甘、茶葉。
菱溪: 因溪上游“雙峰對峙,相敵不相讓。中束一水。貼然而過,形似菱角”,故名。溪流發源於大霧山、觀音山,彙集黃田、陳田、樟腳等水系注入菱溪,流經塗嶺地區及輞川鎮九個自然村,從輞川許埭村入海,全長二十七.九三公裏。
林輞溪:溪流發源于螺陽錦水(原稱五林)、黃塘林口,流經輞川走馬埭注入輞川港,故名。溪流彙集螺陽錦水、錦東、錦豐和黃塘林口、石碼、紫山、南安等水系,注入走馬埭港,流經黃塘、螺陽、塗寨、輞川等,由輞川山美村入海,全長二十八.二公里。
黃塘溪:因黃塘村處於此河流中游之重要地段而得名。溪流發源於雞籠尖、天臺山、石壁山、格口山、塞尾山等,彙集大壩內,下幕、松溪、後郭、黃塘等水流,由洛陽鎮莊兜注入洛陽江,全長二十三.六八公里。
蔗潭溪:因發源于張阪與螺陽共有的大坪山及塗寨黑山等,彙集蔗兜、莊內、禦嶺等水流,經和弄、文峰由曲江境內注入龍潭港,故名。全長十二.一五公里。
螺城舊街巷地名來歷
南嶺橋: 縣城中心的十字路有東西向溪流(龍津溪),中間一座橋稱龍津橋,宋時邑令趙汝稟書刻,康熙間晉江施韜修,又因處南門驛口嶺下稱南嶺橋。後建街道已不存。地在今中山南、北街與八二三東、西街交會處。
打鐵巷: 古時有兩兄弟在此打鐵,後發展到整條巷所居都為打鐵工匠,故名。
社仔埕: 龍滓溪流經南嶺橋,兩岸被水沖刷嚴重,四周很不平坦,惟南邊有一磚仔埕,成為城中士兵集結的地方,民間群眾也在此集會。後為中新菜市場,因舊城改造菜市場現已拆遷。
社仔埕井:清嘉慶《惠安縣誌》載:其水二色,向北汲者煮米色如丹,向南汲者煮米色白而有淡黃。址在社仔埕。
娘仔橋: 清嘉慶《惠安縣誌》列:宋紹興年闖胡門陳八娘建的橋,稱娘仔橋,俗稱社仔埕橋,早廢。
圓智庵街:圓智庵是唐朝惠安最大的尼姑庵。該街因庵得名。街由東向西,至溪北、溪南,四通八達,曾為邑內商業最繁榮的地方。原址在今惠台商業城內。
芋巷口: 圓智庵內有八十多個尼姑,為增加收入,不時要參加制芋。當時因尼姑不能隨便外出,每次制芋絲後,都要集中在巷口等待芋絲的經紀人兌換芋片領取工資,日久即稱芋巷口。
司公埔: 系王忠員、王忠賢文武舉人的住地,稱“綿和王”,對面有座老君堂,道教教主在這範圍內發展許多人做道士(司公)而得名,原址在打鐵巷內。
提督衙: 清朝時,後坑有位姓陳的在京官為提督t後遷居縣城,建房,稱提督衙。箭場埔明朝朱部爺每日練武跑馬射箭的場所。
大巷: 清朝年間,房屋變遷,拆一條較寬的巷,以利變通,稱大巷。
新城口: 民國年間修建公路,由現教師進修學校通福廈公路(現建設南街),在舊城建一座城門樓,門樓外稱新城口。
下井仔: 在縣城最中心地點有一口水井,稱羅庚井,時位龍津溪北岸低處而稱下井仔(現南嶺橋附近)。洪厝圍明朝有一姓洪的官居要職,所建房子範圍稱洪厝圍。田仔乾在縣城龍津溪流至東水關內有一大片田園地,其西北面有人居住,稱田仔乾。
清風黃: 清朝時,有位姓黃的開設清香麻油坊,名揚四海,所建三落大厝稱清風黃。
石亭壩: 龍津溪流流人林輞溪之中,所經東水關口有塊天然石頭盤,把溪水攔住,溪水在這裏沖下一個深潭,人們稱這石頭盤為石亭壩。
菜市口: 縣城舊市場原建在溪流下游,民國年間移龍津溪北岸處(現惠安文化中心),門口稱菜市口。
觀音樓: 明代陳姓家有一佳女出嫁,其婿功成名就官居當朝布政使,此女在娘家蓋一座大樓,內奉觀音白衣大士,稱觀音樓。
下田: 陳玉輝建“四馬拖車”後經常鬧火災,為滅火,周圍挖了四個魚池(即四角池、杜公池、油花池、尾池),後淤積成田園,稱下田。
連康社: 縣城上埔據流傳是“旗穴”,即旗影搖動人口不安,有一姓張的築一座土地宮定穴,稱連康社。
四角井: 建縣前惠北古縣有一口四角井,當地居民後遷入惠安城內,仍挖一口四角井,故名(即現惠安文化中心西面)。
城隍口: 巷內有城隍廟而得名。岳 路通往嶽山的通道。
槍台新村:古時在城牆的制高點設立槍台防患,故名。
留山宮: 以民居旁有座留山宮而得名。
水關尾: 龍津溪自西向東流經此地為出水口,故稱水關尾。
太平街: 這條街的人古時多以賣棺木為生,後人稱為太平街。
新街口: 原街北邊通道口有座石坊,系王東溪鄉試和會試連中立坊以頌,坊牌上有“酉戌聯捷”四字,面對東街。建國初此坊尚存,大概是後來建中百公司或郵電局時拆掉,即現縣文化中心對面巷內。
棗巷: 系原新街口內一條小巷,通打鐵巷。有一姓王的在外做官,為官清廉,深得當地民眾愛戴,平時愛棗,任滿時,群眾送他一捆棗樹苗,他在故宅種下,後棗樹成蔭,人稱此巷為棗巷。
糊布埕: 明末有一姓江的商人,在城內經營收購糊布加工出口,曬布埕用地有兩畝之多,遺址稱糊布埕,即現縣招待所對面巷南邊。布房後在中山南街西畔巷內。隨清代棉紡織業生產的新發展,泉州各縣都開設“布房”和“染房”,以收購白布加工為色布返銷外地。此巷因此得名。
洗布橋: 明萬曆年間邑稟生張翰臣建,因染布坊的布常在橋下
漂洗而得名。橋址在現惠台商業城西邊巷內。
刮牛橋: 明萬曆年間邑紳張廣建,橋址在現八二三街近南嶺橋處。
龍湫溝: 亦稱龍鬚溝,古屬鼇震鋪,在中山北街西畔(即現縣醫院北側),因引螺山陰水出城東與龍津陂水會,故名。
驛埔: 古設驛站於此,元代名日龍山驛,明洪武初改錦田驛。原系驛站廣場,故名。驛站通道口稱驛口街。
聖堂: 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廣東番禺舉人林咸任惠安知縣,越二年倭寇入侵,鹹統民兵力戰陣亡,群眾為紀念這位抗倭英雄,捐建聖堂奉祀。巷以此名。
張公祠: 因巷內建明臣張襄惠公祠而名,該祠建國前為立人小學,後曾為縣各種大會膳宿處,即中山南路原縣五金廠廠址。
坊腳巷: 巷口原有古石坊,故名。
南門尾池:池址在中山南路,系明臣陳玉輝開鑿,為南郊農田的主要儲水池,一九六九年擴建電廠被征地使用。
石門坑: 在現中山南街外,據傳原為“活穴”·有石雞啼、石狗吠、石門日閉夜開之說。
大橋: 在南門外新亭尾村街外,出舊大路半裏處,以大石板建成,橫跨大溪,為通往泉州古大路的主要橋樑。系清代邑人施大成(集泉茶莊開基者)獨資建造。
九屎巷: 當時此巷養狗戶很多,狗屎成堆,時間一長諧稱九屎巷。
樓腳口: 民國時期在縣城北邊建一座炮樓,得名。
雙龜牌: 清朝有一施姓從晉江遷居來此,此村邊有兩隻石龜馱二塊石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