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惠安 »

守望滄海六百年

作者:毛劍傑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箬山:守望滄海六百年

箬山,位於浙江省溫嶺市東南海濱,原為箬山鎮,現已併入石塘鎮。常住人口一.三萬,面積一.六八平方公里。大部分居民為閩南移民後裔,保存著較為完好的閩南風俗。

 

年遷徙路

“我爸爸以前有支大船隊”,說起往事,陳其文立刻挺直身板比劃著雙手。稀疏捲曲的頭髮緊貼在頭皮上一動不動,額頭上刀痕般的皺紋也舒展開來,酒紅色的臉龐光澤熠熠。

陳其文是惠安陳氏移民的後裔。從福建惠安到浙江箬山,舊式木船要走兩天兩夜。

他說,福建老家以前很窮,地少人多,只好外遷。箬山三面環海,又有天然的避風港,地形和惠安海邊也很相似,這或許是祖先們選擇箬山定居的原因。《溫嶺縣誌》記載,明正統二年(一四三七年),福建惠安陳氏族人遷來箬山定居,此後遷徙綿延不斷。

清康熙癸亥年(一六八三年)解除沿海海禁後,許多外遷的惠安陳氏族人回到故土時已無屋可居,於是結伴出海大規模遷來箬山。與陳氏移民同來的還有朱、郭、胡、黃等姓漁民,自 一四三七年始的遷徙至此達到一個高潮。

六百年來,箬山人一直在“討海”中回訪祖居,然後帶動更多族人遷徙。這種遷徙模式一直綿延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後才停止。

陳其文的祖父、父親是一生輾轉於箬山、惠安、臺灣之間的“討海”人。祖父終老箬山后自海路歸葬惠安祖塋;父親陳兆窟子承父業將家業光大,到晚年歸隱箬山時,已擁有一支雇員達二百人左右的船隊。建國後陳兆窟定居箬山,一九五五年在箬山去世,享年七十二歲。那一年,陳其文十六歲。

陳其文的母親林蓮仔早年也在箬山和惠安之間輾轉,人稱“面餃阿太”。

阿太生於箬山,五歲時被賣到惠安,二十多歲時又隨丈夫陳兆窟回箬山定居。阿太從惠安帶回了一手接骨絕活和“全箬山最好吃的面餃”——面餃是一種閩南移植到箬山的特色小吃,類似兩個餃子拼接成的一個圓環,裏面裝著各種餡。

晚年的阿太喜歡坐在石屋門口抱著鄰家小孩唱閩南童謠“月娘光光,建屋亮堂,大姑小姑,趕來梳妝(注:閩南方言稱月亮為月娘,太陽為日公)。”閩南童謠拖著長長的尾音,舒緩動聽。

阿太於一九九一年逝去,享年八十四歲。兒子陳其文是她醫術的唯一傳人。

陳其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去惠安會過本家兄弟、拜祭過祖墳,他說那時惠安還是很窮,比不上這邊。

陳其文的子女們沒有走出漁鎮,也沒有學會父親和奶奶的醫術。

 

浙江孤島上的閩南之花

陳其文的鄰居、五十六歲的陳青寶說,直到五十年前,箬山都還沒有陸路直通內地,與陸隔絶。

六百餘年來箬山人沿襲著祖輩的“討海”生活,強調“因一本之親,講自強而互助”、“世代操閩南鄉音,示不忘本”。

箬山方言中,貪得無厭的人叫“普陀廁所”,形容人動作緩慢則會說“船都放到臺灣港了”,胖乎乎的小孩叫“梅姑”,臉圓圓的人叫“荸薺”,傻乎乎的則是“藍行”…

箬山人就在這種閩南鄉土氣息濃郁的“閩南鄉音”中被反復強調著族群文化意識,在信仰、服飾、飲食、建築、民俗禁忌等各個方面都保持著祖先的惠安特色,並在六百年的遷徙過程中代代血脈綿延。

箬山漁民除信佛教之外,還與福建、臺灣的漁民一樣信仰媽祖。離箬山裏箬村不遠處的東海村有座天后宮,也稱媽祖廟,供奉著媽祖娘娘。離箬村不遠處有個“平水禹王廟”,供奉夏禹王,討海人長年跟海打交道,相信水神能保護一方平安。

每次出海前,漁民都要到媽祖廟、禹王廟焚香求神,請回護船符插在船尾。

箬山的老年漁婦至今如惠安漁家女般戴斗笠,盤得高高的精緻腦後髻插著簪子或彩線,遇喜慶日子還會在髮髻上插鮮花。

漁民出海則穿拷汁衣褲。這是一種在拷樹皮或番薯塊汁中染制的紫褐色土布衣褲,禁得起風吹日曬與咸水侵蝕,上衣截成左開襟,便於右手操作漁具,又防海水濺濕內衣。

飲食上,箬山漁民吃蟶羹、魚圓、敲魚餅、炊生糕、黃魚酒、山東面、索面、魚餅……這也跟今天的閩南人相似。

 

石屋:惠安祖居的完美克隆

移民們初到箬山,首先按照惠安祖居的樣式就地取材,建起層層疊疊依山望海的石屋,光滑可鑒綿延悠長的石街。

石窗、石檻、石牆、石雕……除了木質的門和橫樑,其他都由青石構建。石屋整體格局呈豎立的長方形,宛如碉樓,一排排整齊的石塊鎮在瓦上防止海風掀瓦。石屋門楣上的圓形雕花抬頭可見,方寸大的雕花中,同時刻出好幾種動物,線條簡約形象逼真。

舊時漁業資本家陳和隆在箬村的舊居,是箬山石屋中的經典之作。

據《琅玝陳氏族譜.陳和隆傳》記載,陳和隆生於同治初年,死於抗戰之前,十一世祖為自惠安遷到箬山裏箬定居的陳英德。陳和隆早年以搖小船為生,後來攢錢造成大船,在臺灣、惠安、箬山之間運貨謀利。到清末民初間,陳和隆已擁有大釣魚三艘、小釣魚六七隻,後來又造鐵殼輪“泰順”、“華升”,還買田置地開當鋪、在溫州參股銀行,漸漸成為石塘、箬山一帶首屈一指的巨富。陳和隆“依山作屋,架海為廬”,足足二十年工夫建成眼前這座大宅。

陳宅掩映在石屋群中,現為溫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宅門前,可遠眺蒼茫大海。兩旁鐫有青石門聯“舊德溯東湖儉勤世守,新支衍箬嶴義禮家傳”,東湖即陳和隆祖上的發源地惠安東湖鎮。正門周邊青石上還有“孔雀開屏”、“雙鹿交頸”等雕刻畫。大宅地下有水門,漲潮時海水沒過,船就可以從駛入水門中的地下倉庫靠岸卸貨。這一獨特結構,使陳和隆舊居被專家們稱為“東南沿海漁村住宅的典範”。

如今宅院東邊的主人住房“振聲廬”,保存尚完好;西邊生活用房則已牆倒梁斷,雜草叢生。

 

今非昨昔,箬山的改變和失去

箬山依山傍海,不產柴米油鹽,人們須到三十多裏外的松門鎮集市上購買那些生活必需品。一些本地商販也進入箬山販賣雜貨,於是箬山人開始了與溫嶺本地人的最初交往,並漸漸學會了溫嶺方言。

不過由於生活生產方式的不同,一直以來箬山人與溫嶺人的交往只停留在生活必需品買賣上。箬山人的婚配一直把溫嶺人排除在考慮範圍,箬山女子最遠只嫁到十幾裏外的石塘鎮。

箬山人習慣把常接觸的人分成三類:“福建人”是包括他們自己在內說閩南話的惠安移民後裔;“石塘人”,與箬山人有著說不清的淵源;“本地人”是除“福建人”和“石塘人”外的所有溫嶺人,他有時也把“本地人”叫做“本地小伢”。

通向內陸的公路修通後,箬山也開始加快了融入溫嶺的步伐。他們學會了附近漁民的造船技術,辦起了造船廠、冷凍廠,告別了單一的近海捕撈作業。

許多箬山年輕人走出箬山,融入溫嶺“本地人”的生活生產甚至走得更遠,但他們仍然會講閩南話,講溫嶺話也始終帶著獨特的“箬山腔”。

同時,箬山也在被外面的世界慢慢改變。

舊時箬山人貼春聯,大凡能貼的地方都貼:缸上貼個“滿”,櫃上貼個“福”,門窗貼“風調雨順、和氣生財”,如今也跟溫嶺人一樣,只在門口貼一副。

以前大年初一,箬山新媳婦要早起燒桂圓茶敬公婆,然後在公婆的陪同下,挨家挨戶給親戚長輩沖桂圓茶,現在新媳婦已不再敬茶……

箬山大奏鼓也在政府的指導下走上了溫嶺乃至全國藝術舞臺,然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箬山民間藝術人士認為,大奏鼓已經沒有“箬山味”。這位民間藝術人士說,政府主導的民間藝術搶救本是功德無量的好事,然而過分強調正規化、藝術性,反而會損害民間藝術濃郁的生活氣息,導致藝術變味。

公路使傳統箬山連接上了現代文明,水泥路漸漸掩蓋了石板路,水泥磚瓦房在石屋間接連興起。

而另一頭,來自惠安的遷徙潮終結後,箬山的閩南文化已經成了無源之水。

箬山人已漸漸聽不懂來自閩南方言區的“正宗閩南話”,因為閩南話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增加新辭彙新俚語,而箬山方言卻沒有革新。

午後,天后宮內響起了拖著悠揚尾音的誦經聲,伴著陣陣鐃鈸,一群老人在媽祖娘娘塑像前分兩排端坐,神情肅穆地高唱,時而轉身顫巍巍地向媽祖娘娘叩拜。這裏正在舉行一次“水陸道場大會”。

天后宮看門的老人陳其秋說,如今箬山信基督的人多,來拜媽祖的人少了很多。近幾年,天后宮只有在舉行水陸道場或者重大節日時才熱鬧些。

官方統計資料顯示,近二十年來,信基督教的人占了箬山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停泊在漁港中的輪船機艙外到處貼著“以馬內利”(意為“上帝與你同在”)。

一走出天后宮,箬山東海村高處的基督教堂裏就飄來了唱詩聲。雕簷畫棟的天后宮內,媽祖娘娘依舊靜坐聽濤。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陳成春 電話:0595 - 8717 3985 / 15759750128  QQ:1638824728

有資料或大作相贈敬請寄至福建惠安政協轉交陳成春,如需惠安陳氏族譜二版可來電聯系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