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惠安女
崇武現在是惠安縣下屬的一個鎮,其周邊還有山霞、淨峰、小岞等鄉鎮。漫步倘徉在這些鄉鎮的街頭村落,隨處可見聞名中外的惠安女子。惠安女是集中居住在這一帶的漢族婦女,由於服飾奇特,富有地方傳統色彩,再加上惠女以吃苦耐勞聞名於世,知名度很高,因此,受到了攝影和美術愛好者甚至騷人墨客的青睞。福建籍著名詩人舒婷就曾經以《惠安女子》為題寫過一首經典短詩,作家陸昭環也寫過惠女題材的小說《雙鐲記》。惠安女由於善良勤勉,吃苦耐勞,在國人的心目中幾乎成了“勤勞”的代名詞。
惠女穿著的具有古老傳統的服飾主要是:頭披鮮豔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頜,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皮,下穿黑褲,又寬又大。這種服飾在全國獨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
惠安女特殊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淨峰兩個類型,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較大、厚、重,邊沿稍有彎曲;後者斗笠較細、薄、輕、小。後者也蒙上頭巾,但頭巾上綴有紅色小花蕾,中青年婦女多把雙辮子折在頭頂的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手上也提有黃色竹籃。在頭頂前方還別著一至三把塑膠梳子,未婚青年婦女頭髮還留有劉海。惠安女頭戴的斗笠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作用。花頭巾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綴綠或藍色小花,或是綠或藍底上綴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頭上,有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髮型等作用。
解放初留傳至今的一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了惠東女傳統服裝的特徵:“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惠安女的頭部被頭笠和頭巾包裹得僅露出一張臉——“封建”;而腰、腹部卻暴露無遺——“民主”。大筒褲的褲腳寬達○.四米——“浪費”;而上衣卻短得連肚臍也遮不住——“節約”。於是,所謂思想的“封建”與“民主”,衣料的“節約”與“浪費”,在惠東女的身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內涵豐富、既矛盾又統一和諧的審美觀。不過,自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惠東女穿起了茄克衫和束管褲,慢慢地時尚化了,三十五歲以下的惠安女已經幾乎不穿傳統服飾。有人甚至大膽預測,惠安女的服飾再過十年,或許將難得一見了。
惠安女下身穿的褲子,凡四、五十歲以上婦女多穿漢裝“曠(寬)褲”,年輕婦女多穿褲管寬大的西裝褲,用黑色線布或尼龍布製成。腰部紮有紅、藍色塑膠褲帶,已婚者常加上銀褲鏈,寬度由一股至八股不等,以多股為佳。褲式腰圍小、臀圍大,褲筒僅為三十釐米,既美觀又便於勞動。
此外,年長的惠安女還有在門牙兩側各鑲一顆金牙做裝飾的習俗,現已不再盛行。
崇武一帶的男子多出外謀生或出海打漁,惠安女自然成了建設家鄉的主力軍。她們開公路、修水利、種田地、補漁網、敬公婆、教子女,裏裏外外一把手,真可謂全能媳婦。惠安女因美麗、勤勞、賢慧和一身奇特服飾而著名,不僅成了崇武古城的一道獨特民俗景觀,更為崇武古城增添了難以言表的魅力,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遊客。
惠安的奇特婚俗
惠安女的結婚服飾隨著時代不同,其樣式也不同,婚俗也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更。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惠安女有一個長住娘家的習俗,她們結婚三天以後就要回娘家長住,一年裏只有在春節的時候,清明的時候,還有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還有冬至和農忙的時候回到丈夫家,另外就是直到懷孕了方可長住夫家。住娘家的時間至少有二三年,最長達二十年以上,五六年七八年的司空見慣。長住娘家媳婦俗稱為“不欠債的”,住夫家的稱“欠債的”。她們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過三日,回夫家時多半要用塊布遮著臉,到晚上熄燈後才能去掉,第二天天亮又得跑回家。懷孕生子時不能生在娘家,必須在夜間趕到夫家生產,因此常有生子於路上。由於妻子很少到夫家,到夫家又多於夜間,且多用布遮臉,所以常出現夫妻多年可互不認識的怪事。
傳說,惠安某鄉張某結婚已六年,其妻回家總共不到九天,且多在夜間回家,彼此互不認識。一次張某上街買葡萄,而賣者恰好是其妻,因兩人互不認識,還討價還價,爭得面紅耳赤。還有一個姓蔡的結婚許多年,想買些婦女裝飾品送給妻子。賣裝飾品的婦女正是其妻,他不認得她,而細心的她認出了他,她不收他的錢;他感到非常奇怪,回到家裏說了這件事,人家都笑他。後來他才知道,自己是在向妻子買首飾送給妻子。此事被當成笑料傳開。
在這種奇特婚俗下,即使夫妻感情不錯的,也不能表現出親密,否則會被娘家的女伴饑笑。這種長住娘家的婚俗,自不是惠安一地獨有,其他地方如廣東、貴州也有過。在廣東稱“不落家”,在貴州稱“坐家”。惠安女長住娘家大都尊守一夫一妻制,不搞婚外戀,這可說是惠東女長住娘家的一大特色。
這種男人長期在外捕魚,打工,女人在家從事副業和農業,從而形成的長住娘家的習俗。長住娘家的習俗,過去給許多惠安女帶來不幸,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舊習俗有了許多變化。
這種奇特婚俗,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人們的交往密切,在不斷變化中。
惠女服飾風采
一百年前的清代末期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寬大,衣擺長至膝蓋,腰間系條百褶裙,這種服裝在古代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當時的褲管就很寬大,和現在的褲樣相似,中國各地農村的男女都穿這種漢族人常穿的褲子,那時婦女的頭上沒有戴斗笠和頭巾,戴的是這種重達十多公斤的頭飾。
出門的時候,蒙的黑紗,是新婚和沒有生育的婦女,為了躲避見到陌生人和自己丈夫用的遮羞布。這種黑紗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摘下來,甚至在夫妻睡覺關燈時,才摘掉,它使一些夫妻在路上相遇,丈夫都沒有認出對方是自己的妻子。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民國時期,惠安女服飾的風格有一次大的變化。原來過膝的上衣下擺,逐漸縮短到臂部,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這時婦女的頭飾已變成用黑布包頭,不戴花頭巾,也不戴斗笠。惠安女的服飾有了更明顯的變化,那是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她們的上衣越裁越短。這是誰發明創造的呢?據說這種變化來自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當時全縣青壯年婦女集中起來修建鳥壇水庫。正是在艱苦的勞動中,為了遮風擋雨,惠安的婦女不得不學習其他地區的婦女,戴起了頭巾和斗笠,不料這一戴就再也摘不下來了,成為吸引人們注目的風景線。時刻不離身的斗笠裏藏著女人家的許多秘密。海邊的氣候變化多端,尤其是在惠東半島的海灣,有時刮起海風特別冷,可是為什麼惠安女的上衣卻越做越短呢?在和惠安女接觸時,我們發現衣服越短,未婚女人腰間的彩帶和已婚女人的銀腰帶就越明顯地暴露出來。據說銀腰帶是男人送的結婚聘禮,它能展示夫妻感情的深淺和家庭財富的多少。也許這就是節約衫越做越短露出肚臍的原因吧!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惠安女的結婚頭飾不再是沉重的金屬飾品和黑布,而是用綢布製作的紅繡球,美觀又輕巧。在不同的時代,她們的結婚服飾也不盡相同。
惠安婦女的服飾穿戴鮮明豔麗、奇異獨特。只要你踏進惠安的土地,就會看到成群結隊體態勻稱,膚色健美,衣飾穿戴整齊劃一的惠安婦女。“封建頭,民主肚,節省衣,浪費布”就是對惠安婦女服飾的概括。一年四季,她們頭上總是戴著黃斗笠,裹著花頭巾,穿著短短的花邊衣裳、寬大的藍(或黑)長褲,微露著腹部,光赤著腳板。由於她們一方面把頭緊緊裹著,一方面又讓肚子略微坦露著
。
惠安女的頭部常年使用方巾和斗笠。方巾一般是兩尺見方(約七十釐米)從頭頂上往下巴處紮結,兩邊垂到肩上,這樣臉部只露出眼、鼻、口,有時風沙太大,方巾的結還可以紮在鼻子底下,這樣子只露出眼睛和鼻子了,然後戴上斗笠,把頭部防護得嚴嚴實實的,冬天防風沙,夏日頂驕陽,人們很難看清她的真面目,這就是所謂的“封建頭”。“民主肚”的穿著,由於這些惠安女,常年在海邊勞動,況且撈海菜、收漁網等操作都是要俯身在水面上進行,試想,如果衣服長了、松了,豈不泡水、礙事?多少年來,惠安女露肚臍的上衣代代相傳,穿這樣的上衣在海邊勞動最自然。“浪費褲”,是形容惠安女的褲管特別寬,一般每只褲管的寬度均有四十~五十釐米,比一般人的褲管寬了一倍。
為什麼要“節約衫”而“浪費褲”呢?其實惠安女的寬褲管並非浪費,穿寬褲管的惠安女在海灘作業,不怕海水浸濕,不怕海浪打濕,在山上扛石頭,在田裏勞動,不怕汗水浸漬,由於褲管寬,濕了也不影響正常活動。且野外、海邊風大,幾趟走動,很快就被吹幹。故此寬大為懷以令褲子易幹;而上衣之短更為因應該地區農業和漁業勞作之需。
惠安縣東部地區的崇武、小山乍、淨峰及東嶺、山霞部分地區婦女的服飾,稱為惠安女服飾,其中以崇武、小山乍最具特色。崇武一帶婦女,外上衣多為藍色,右衽大襟式。這種短襯衫,外地人稱“節約衫”,胸圍袖管收縮,緊裹上身,衣袖僅及臂腕之上;袖口邊沿接上環節(多為黃、橙等暖色)。一環花布,長不過臍,裸露一圈肚皮至肚臍。下擺臀圍是大弧度的橢圓形,充分展露鮮豔的五彩塑膠絲褲帶和銀褲帶。褲子均為黑色,中老年婦女喜穿傳統的捲筒褲,褲管肥大。
小山乍一帶婦女的服裝同樣是短上衣、寬褲子。與崇武尚藍的習俗不同,其短上衣大部分用紅色、天藍色或白色布料裁制,或純一色,或綴上小花蕾兒。短上衣外套一件繡有花色的無袖褂子,冬天換成紅綠兩色羊毛褂。褲子除黑色外,還有深藍色的。其衣、褲、褂的領、袖、裾及褲頭都極為考究,常繡以豔麗多姿的紋飾。
結婚時,惠東女穿的是上下全套黑衣褲,式樣與平日相同,但無繡飾,顯得典雅端莊。從整體看,惠東婦女服飾的色調柔和莊重,自上而下色調逐漸加重,給人以沉穩感。黑、藍基調上所綴繡飾,打破服裝的呆板格局,色彩不佻不亂,極為和諧,藝術效果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
現今惠東女的常見髮式,五六十歲的老婦腦後梳橫髻,插幾個頭笄或銀釵、塑膠彎梳等,有的包深色藍巾,冬天髻兩旁還要疊黑色絲料。年輕婦女或剪短髮,或梳辮子。
除釵、簪之外,最能體現惠女頭飾特色的便是其頭上的花頭巾和黃斗笠。
花頭巾向兩側展延,後呈三角形,以通風透氣,還能防風防曬和護髮,冬天更有禦寒作用。惠東女還習慣在花頭巾上再戴上一頂金黃色的用細竹編的尖頂斗笠,使本已不甚外露的面容再遮一層面紗,由此更添幾分綽約風姿和神秘色彩。
惠東婦女還喜戴小巧的耳環、項鏈、戒指和手釧等。由於被遮頭蔽面的大頭巾所遮掩,故不為人注目。已婚婦女在黑色緞褲上配有特殊裝飾“銀褲帶”。舊時銀帶僅兩三股,現在多至八股。銀帶約有二寸多寬,重一斤多,價格可達千元以上。
惠安女出門常在手上挽一小竹籃,籃漆黃色,平底圓形,有蓋,可用以捎帶東西,兼具裝飾性。
打開閩南的史典,在漁歌的吟唱中,惠安女勤奮樸實、勇於開拓的精神和她們的獨特裝飾一道,成為閩南最動人的風景。
惠東女結婚或出門做客等慶賀場合,頭飾突出一個“喜”字,講究鮮豔、丰采。梳大髻,插上各式各樣金銀飾品,間以各種式樣的絨花,打扮得猶如春意盎然的小花壇。同時用一條黑絲巾從髻邊向後與衣沿等長,巾的兩端再用黑帛接上,並以綠絲線縫製出各種花紋圖案。平時居家,頭飾則貫穿一個“簡”字,追求簡潔、實在,但絕不隨隨便便。她們往往插少許飾品和絨花,頭頂套一塊黑帛做面、裏縫一層黑粗布拼湊的長方形罩,用三支竹子撐著,一半伸出前額,同時用黑帛做成羊角三角形豎於其上,尖端縫一道紅色織帶。住娘家(惠東婦女婚俗,婚後頭三天住夫家,此後長住娘家,直至生孩子後才回夫家定居)或守寡時,恪守一個“淡”字。不梳髻,不插任何飾品,只把頭髻尾部卷起,一半包黑頭巾裏、一半露在巾外、狀似一束面線,俗稱“褶職”。前者表示無拘束,後者強調守節。惠東老年婦女一般在腦後梳一髮髻,近似長方形,然後套上發網,壓平,左右各插一個別子,上方和中部各插一支梅花,再圍上一條黑巾,用飾有珠花的別針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