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菲律賓 »

菲律賓華人

作者:  來源:泉州市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04日

菲律賓華 人

一、移居與人口

明代,泉州人紛紛移居菲律賓南部的和樂(蘇祿)、明達瑙(棉蘭佬),中部的怡朗、宿務和北部的馬尼拉、大港等地。

1571年,西班牙佔領呂宋島後,移居菲律賓的華僑絡繹不絕。至1589年,馬尼拉的華僑已超過1 萬人;其中常住澗內華僑商業區的有4000多人,他們大多來自泉州、漳州一帶。

1593年 8月,西班牙殖民者強征馬尼拉華僑 250人參加美洛居戰事,原籍晉江的潘和五發動海上起義,於殺死率隊的西班牙駐菲總督達禾馬仁那示等後,駕船駛往交趾。

據統計,自1603年10月到1764年 5月,西班牙殖民者對菲律賓華僑進行五次大屠殺,成千上萬的華僑死於殖民者的槍口、屠刀和絞刑架下。其中有不少是泉州籍華僑。1766年 4月17日西班牙國王發佈全面驅逐華僑的法令,有數千名華僑被驅逐。

此後數十年間,殖民者對華僑經商實行嚴格限制,為了生存,大量華僑與當地人通婚,當地稱為“美斯提索”的混血華裔迅速增加。1839年,菲律賓華僑總數達到 1.157萬人。1848年以後,隨著菲種植園經濟的發展,西班牙殖民者放寬對華僑入境的限制。同時,泉州地區巨大的人口壓力和農村經濟的破產,促使許多人通過“契約華工”或親友資助向菲律賓移民。

1861年,馬尼拉華僑獲得選舉華人甲必丹的權利。例如祖籍晉江的馬尼拉(小呂宋)華人甲必丹曾天眷,“以保護華僑為己任,削苛例,拓利權,造病室,辟墳場,凡有利於人者,知無不為。遇交涉事,則尤毅然力爭,不稍退讓”。華僑處境的改善刺激了華僑人數的增畏。至1876年華僑人口恢復至 30797人。1886年,全菲華僑增至 93567人;1896年達到10萬人。據19世紀90年代馬尼拉、怡朗、宿務、卡加揚 4個華僑聚居地人口統計資料抽樣調查顯示, 80%的華僑來自晉江、同安、南安、龍溪 4縣,其中晉江籍(包括鯉城、石獅)華僑占總數的 47.5%,旅菲泉屬各縣華僑總數首次達 7萬人以上。

19世紀80年代後期起,民族獨立的思潮開始傳入菲律賓。殖民者為加強殖民統治,頒佈了一系列苛例。為爭取應有的權益,不少華僑、華裔參加了1896年菲律賓資產階級發動的民族獨立運動。祖籍晉江的華裔裏薩爾,祖籍南安的華僑將軍到亨賻和祖籍晉江的富商羅曼.王彬等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1898年,美國取代了西班牙成為菲律賓的新殖民者。因戰亂有不少華僑離開菲律賓,轉赴他埠;加上殖民當局1902年開始實施《禁止中國勞工入菲法令》,至1903年人口普查,華僑僅41035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菲律賓華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1918年起,泉州地區戰亂、災荒頻仍,人們紛紛變賣財產出洋謀生。菲律賓華僑根據菲政府允許女眷及14歲以下的子女申請往菲團聚的規定,紛紛把自己的家人接往菲律賓。不少華僑還把親友、鄉親的子女說成自己的子女帶往菲律賓。泉州沿海出現離鄉移居菲律賓的浪潮。據吳承洛《菲律賓工商考察記》引用的統計數字,1924年進入菲律賓的新移民為5265人,1927年為9828人,其中大部分為泉屬各縣人。至1939年,在中國駐菲領事館登記的華僑已有13萬人。同年,據《南洋通報》社估計,包括違禁入境者,菲律賓華僑總數至少有30餘萬人。此後,返鄉的華僑多於前往者,華僑人數有所減少。

1941年12月,日寇侵佔菲律賓,大肆姦淫、燒殺、掠奪,華僑輿菲人同樣遭殃。在日本佔領菲律賓的 3年多時間裏,華僑被殺達數千人,菲人罹難就更多了。以晉江人黃傑(王漢傑)、陳村生、王西雄、高華嶽等人為首的“菲律賓華僑抗日遊擊支隊”(華支),與菲各方抗日友軍並肩作戰,為抗擊侵略者作出重大貢獻。此外,以泉州人為主的抗日組織還有:菲律賓華僑抗日反奸大同盟、洪門復興委員會、菲華青年抗日迫擊團(迫擊團三九九部隊)、菲律賓民主戰地血幹團、戰時華僑青年特別工作隊、菲律賓華僑義勇軍等。他們為抗擊日寇不惜犧牲,沉重打擊了日寇的侵略氣焰,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戰亂回國的華僑紛紛復員返菲。此時,菲律賓政府開始實施限額移民,每年只許 500名中國人移居菲國,1950年起禁止中國大陸移民入境。但每年都有數量不等的僑眷為了與親人團聚,從香港等地以遊客、探親者身份入境,其中大部分為泉州人。這些遊客直至1975年中菲建交前夕才獲得居留權。戰後,菲律賓曾長期限制華僑加入當地國籍,1969-1974年,僅有 330名華僑被批准加入當地國籍。

1975年 4月至1976年12月,菲政府先後發佈 3個總統令,逐漸放開華僑加入當地國籍。1980年12月以後,菲律賓允許中國公民前往探親、旅遊。泉州有一些人以探親、旅遊名義往菲。1988年 8月至1989年 8月,根據阿基諾總統簽署的移民局《非法外僑合法化方案》(第 324號總統令),有3100多名華僑獲得合法居留權,成為新一代華僑。此後,也有不少泉州人以團聚或以投資移民形式獲准移居菲律賓。

 

二、職業與經濟

宋代,泉州海商發舶到菲律賓各島進行商貿。

元代,泉州與菲律賓的麻逸、三島等地保持貿易往來。及至明、清,往菲律賓經商的泉州人越來越多。明初以南部的蘇祿等地為主,中期以後則以呂宋島為主。《明史.呂宋傳》載:“漳泉人以其地近且富饒,商販至者數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乾隆)泉州府志》也有“泉州販呂宋者數萬”的記述。地方誌書如《安海志》,更有具體人姓名的記載:李寓西,安海人,“呂宋澳開”,“遂身之大海外而趨利,其後安平(人)效之,為上賈”。陳鬥岩、曾友泉亦為興販呂宋的著名安平商人。其時,菲律賓的泉籍華僑,以商人和小商販居多,也有從事墾殖和裁縫、鞋匠、金銀首飾、雕刻、細漆、泥水、織布等手工業的農民和手工業者。華僑把中國的制糖、煉鐵技術和犁、耙、牛耕等農耕技術,傳入菲律賓,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流血流汗。西班牙殖民者幾次屠殺華僑,都導致馬尼拉經濟受到影響,商品缺乏,甚至連鞋都買不到。他們不得不承認“當時沒有理髮師、沒有裁縫、沒有鞋匠、沒有廚師,也沒有農夫和牧人”。多次想用當地人取代華僑,但卻難以實現。即使是西班牙麵包師製作的麵包,不僅遠遠滿足不了馬尼拉西班牙人的需求,而且烤得不很好,以致吃這種麵包的人感到不好吃。真實地反映了華僑在菲律賓經濟生活中的作用,為此,殖民者不得不採取招徠的政策,保持菲律賓有一定數量的華僑,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生活的需要。

從明代後期到清代中葉,泉籍華僑在馬尼拉以及蘇祿、明達瑙地區的經貿活動已甚活躍。馬尼拉和蘇祿的泉籍華僑中,還有不少是來自泉州清真五姓(金、丁、馬、白、郭)。馬尼拉至蘇祿間的貿易,幾乎都由馬尼拉的泉籍華僑經營。而蘇祿的泉籍華僑,則多從事南部地區島際土產收購,以及蘇祿至閩南、巴達維亞、新加坡等地的轉口貿易。

19世紀20年代,華僑逐步衝破西班牙殖民者的限制,基本恢復傳統的商業貿易地位。1834年,馬尼拉港對外開放。1839年和1843年,西班牙殖民當局相繼放寬對華僑旅行、居住和營業的限制。華僑經濟獲得發展的機遇,在商業活動中的仲介貿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至19世紀中期,華僑經濟在傳統領域內得到完全恢復。

19世紀下半期,菲律賓種植園經濟迅速發展和對外貿易不斷擴大。華僑在經營範圍和規模上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早期的華僑資本。華僑不僅仍舊是主要零售商,而且成為最重要的仲介批發商。少數華僑還建立了進出口貿易公司和工廠。有的還從事木材業、煙草加工業和房地產業,南安籍華僑楊肇基(1824-1882),是這時期馬尼拉著名木材商與房地產商。1881年晉江人許書文、許經黎投資55萬比索,開辦擁有機器30台、工人 200名的許泉慶煙廠;1890年楊邦梭(晉江人)投資76萬比索,開辦擁有機器36台、工人 300人的源馨煙廠,在當時都是很有名氣的工廠。

20世紀初,華僑經濟力量有了較快增長,奠定了後來菲華經濟的堅實基礎。號稱“木材大王”的李清泉(晉江人),1935年在木材業方面已擁有1100萬比索,創辦了從植林到採伐、制材、加工、銷售、出口等一系列企業。出口商吳記藿(南安人)的“吳記藿進出口公司”,除經營出口業務外,還辦有義源布莊、畏江椰油廠、豐年麻袋廠、勤農肥粉廠、竹林紙囊廠、漠冶萍鐵釘鋅線廠、豐利製造食品豆油廠,並在中國有多家代理行和工廠。吳克誠(晉江人)繼父業經營木材業,在三寶顏附近覓得未經斧伐的森林,遂與當地政府訂立採伐條約,將其地命名為“新晉江”。集資購機械,設鋸木廠,買輪船,大規模經營木材業,成為華僑木材業中的翹楚。

商業貿易方面,原籍鯉城的楊嘉種開設的“洽成行”,不但在菲各地擁有30多個分支行,且備有大輪船 2艘、小輸船多艘。施光銘的泉益行和鄭煥彩(均晉江人)的鄭正益行,均有自置的輸船四五艘。
20世期初,開始出現華僑金融業。1916年埃米略.葉(南安人)創立菲律賓信託銀行,首開菲華金融業先河。1920年由李清泉、薛敏佬、施光銘、邱允衡、黃念憶為主,聯合黃奕住、吳記藿、陳迎來、李文秀、吳擇采、林為亨、楊嘉種等著名華僑富商,發起創辦總資產 974萬比索的中興銀行。其後華興銀行和民興銀行也先後創辦,但在1929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危機到來時,華興銀行併入中興銀行,民興銀行不得不關閉。至1931年中興銀行已發展為占菲各銀行總資產9.96% 的大銀行。此外,1939年高祖川、高祖儒兄弟(晉江人)還創建了交通銀行。在僑信匯兌方面,30年代馬尼拉已有大小匯兌信局60家,較具規模的均為泉州人所經營,同期華商保險業也已初具規模。較著名的如晉江人邱允衡的有益同人公司;以及貽記公司。

據統計,1939年華僑資本在全菲產業資本中占14.24%,其中製造業占7.4%、礦業占1.7%、運輸業占0.6%,商業占全菲商業資本的 25.4%。到1941年,歷來由華僑控制的零售商業,只占全菲零售商業總資產的32.98%。

1942年初,日軍攻佔菲島,華僑經濟受到戰爭破壞和侵略者毀滅性的掠奪,泉籍華僑幾乎全部破產或半破產。這種局面直至1945年 7月初菲律賓全境肅清殘敵,才告一段落。

抗戰勝利後,華僑經濟剛復蘇,菲政府又先後頒佈了《公共菜市菲化法律》、《木業菲化法律》、《零售商菲化法律》、《勞工菲化法律》、《米黍菲化法律》等一系列菲化法律。50年代以前,泉籍華僑以經營零售商、菜販、碾米業、木業和勞工為主。《菜市菲化法律》的實施使數以千計的泉籍華僑被趕出菜市,單是石獅大侖及後垵村旅菲華僑就有數十攤歇業。《勞工菲化法律》使數以萬計的泉籍華僑工人被解雇。《零售商菲化法律》規定外僑零售商本人死後六個月必須歇業,其子女不能繼續經營,因此華僑零售商逐漸被淘汰。

為了謀求生存,不少華僑小本生意人和略有積蓄的職工開始集資辦工廠、商行、航運業和水產捕撈業。部分勞工則轉入種植園或經營禽畜養殖場,經管飲食服務業的人數也迅速增多,菲律賓華僑職業結構產生較大變化。據臺灣當局僑務委員會組團赴菲考察調查資料,1962年大型工商企業主已從1939年占華僑應就業人口的3%上升至 12.4%,同時出現應就業人口中有8.6%處於失業狀態的情況。

1966年馬科斯總統執政後,對華僑採取較寬容的政策,以利用華僑的資金、技術、經驗發展菲律賓經濟,消除菲化法律給社會經濟帶來的消極因素,菲律賓華僑、華人經濟進入較順利發展時期。至1976年菲律賓華僑社會開始逐漸向當地華族社會轉化以前,在泉籍華僑、華裔中已湧現了一批成功的大企業家,其中最著名的有:

陳永栽,晉江人,1959年建立甘油製造廠,1969年建立福牧農場,70年代初期創辦福川煙廠,形成實力雄厚的福川集團。

鄭周敏,石獅人,二次戰後創辦 6家紡織廠,1963年建立農工商發展公司。1971年到臺灣投資房地產業、金融業,創立亞洲信託公司,逐漸形成橫跨臺灣、菲律賓的亞洲世界集團。

吳奕輝,石獅人,1954年創立環球玉米製品公司,1957年易名為環球羅賓娜公司;其後公司業務迅速延伸至房地產、百貨、銀行與旅店業,成為菲律賓著名企業集團。

鄭少堅,永春人,1962年在其父鄭崇仰支持下,與章肇鵬等人集資合創擁資52億菲幣的首都銀行。至1975年已成為分行遍及臺灣、香港、關島,並擁有美國加州國際銀行的跨國銀行集團。

楊應琳,南安人,1950年開始執掌其父楊仲清1931年創辦的中華保險公司,1955年被推舉為“最傑出的保險商”,1960年與其岳父薛敏佬合創裏薩爾商業銀行。至70年代初,中華保險公司已成為菲最大的保險集團,並已向多行業發展。

蔡清潭,晉江人,1941年隨父往菲,戰後執掌家族企業裕泰公司。至70年代初,裕泰公司已發展為擁有10多家工廠、企業橫跨菲、台的集團公司,經營行業包括進出口貿易、房地產和魚類加工廠、鋅板廠、罐頭廠、醬油廠、電風扇廠等。

洪開年,南安人,早年與兄長們合創東美、南美公司,戰後與侄兒洪名譽合掌家族企業。至70年代初,兩公司旗下已擁有多家出入口公司和大型紡織廠,其家族持股 80%的大眾紡織廠為全菲最大的紡織企業。另外家族在印尼、臺灣、香港等地也有獨資或合資企業。

 

三、文化教育

(一)華文教育

西班牙統治時期,華僑在菲律賓生的子女,多數接受當地教育,極少數念教會辦的高等學府。

19世紀中期以後,部分華僑將僑生子女帶回家鄉或延聘國內塾師往菲律賓在家授業,接受華文教育。

美國統治時期,華僑社會日益感到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1899年 4月15日,中國駐菲律賓首任領事陳綱在僑商支援下,在領事館(原甲必丹衙署)內辦起第一所新式華文學校——小呂宋華僑中西學校,由前清舉人龔紹庭(鯉城人)、孝廉施乾(晉江人)先後任校畏。辛亥革命後,華僑在怡朗創辦商業學校。1914年12月20日,華僑教育會在馬尼拉成立。翌年,宿務市創辦中華學校(東方學院的前身)。至20年代,由華僑教育會籌資創辦的學校已有 6所,學生2000多人。

1923年,華僑中西學校因經費困難,由華僑集資接辦,增設初中部,改名馬尼拉華僑中學,並設立學校董事會,歷任董事畏多為泉籍華僑。此後,華僑教育會脫離善舉公所,各華文學校成立董事會,自行管理。華僑教育會職能轉化為為華文教育服務,如協助華校籌集經費,代華校聘請泉州教育界一些著名教師往菲律賓任教,其中如泉州城內人莊材保應聘任馬尼拉華僑中學校長數十年;南安人潘明展博士,長期從事華文教育工作,歷任菲律賓僑校聯合會會長,菲律賓教育文化部顧問。

1926年起,菲律賓華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試行普通話教學,開展推廣華語運動。1934年,馬尼拉華僑中學增設高中部,成為菲華最高學府。1938年,王泉笙又發起創辦馬尼拉中正中學。至1940年全菲有華校 124所,學生 1萬餘人。日軍侵佔菲律賓期間,華校停辦。

抗戰勝利後,菲律賓華僑興學之風大盛,華校進入鼎盛時期。除原有華校複辦時增加班級、生員外,又新開辦了不少華校。據1957年不完全統計,全菲華校共 160多所,師生4.77萬餘人;全菲52個行省、27個市中,除 9個省華人數量少,未創辦華校外,其餘都有華文學校。著名的有祖籍晉江的吳約瑟、吳華昌在宿務創辦的中央書院,該校學生最多時曾達2500人。至60年代後期,全菲共有華校 178所,其中最具規模的為宿務中央書院、馬尼拉華僑中學(即僑中學院)和馬尼拉中正學院(即中正中學)。三校及其他絕大部分華校的董事會成員和師資均是泉籍華僑。

1973年 4月,菲政府頒佈總統第176號法令,對一切教育機構作出規定,從此,菲律賓華文學校均轉為兼授華文的當地學校。

 

(二)華文報刊

據不完全統計,從188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由泉籍華僑參輿創辦的報刊達23家。但大部分均因銷路問題,出版僅數月或一二年即停刊。出版時間較長且有影響的報刊,首推1911年春創辦的《公理報》,該報原由普智閱書報社籌創,後成為菲律賓中國同盟會、中國國民黨總支部機關報。長期主持該報筆政的顏文初、黃哲真,都是晉江人。1919年,傅無悶主編的《平民日報》問世。該報辟有福建新聞版,資料豐富,印刷清晰,很受華僑歡迎。1919年12月,小呂宋中華商務總會會長李清泉創辦《華僑商報》,聘于以同任總編輯;該報在1922年 2月改為日報。1925年,李清泉和老報人吳重生又創辦《新閩日報》,注重經濟資訊,開展建設新福建、救鄉運勤等宣傳,經常報導泉州僑鄉狀況,成為菲律賓銷售量最多的華文報紙。

20年代至30年代,由泉籍華僑為主創辦或主持筆政的報刊還有:《僑商公報》、《中西日報》、《民情日報》(兩報均由泉州城內人陳祖澤任主編)、《前驅日報》,以及許敬誠(即許立)任社長的《建國報》、陳曲水任主編的怡朗《民主鬥爭》,龔陶怡主編的宿務《民族解放》及一些期刊小報。日軍侵佔菲律賓後,各報均被迫停刊。

日本佔領時期,菲華抗日團體創辦了一系列半公開或“地下”報刊,勞聯會創辦的《華僑導報》;華商抗日反奸同盟主辦的《華僑公報》;華僑抗日反奸大同盟主辦的《工作與學習》;華僑抗日遊擊支隊主辦的《華僑之光》,以及《南島導報》、《群星壁報》、《戰訊》、《自由報》、《解放報》等小報。這些抗日報刊,創辦人及編輯人員,大多數是泉籍華僑。1945-1949年,先後復刊、創辦的華文報刊有27家,大部分都由泉籍華僑主辦。

50年代初、中期,只有王泉笙、莊銘淵(晉江人)先後任社長的《公理報》,柯俊智(晉江人)創辦的《大中華日報》以及《華僑商報》、《新閩日報》等幾份報刊繼續出版。

1973年以後,泉籍人士參與創刊的華文報刊有:

《聯合日報》,創刊於1973年2月3日,由《公理報》和《大中華日報》合併而成,高祖儒任董事長,姚乃昆任副董事畏,莊金朝(均晉江人)任董事總經理,柯俊智、莊銘淵先後任社長,鄭健魂(鯉城人)任總編輯(現改任顧問)。

《世界日報》,創刊於1981年 6月 1日,由《華僑商報》部分人員,聯合《東方日報》和《聯誼》(週報)的報人,在《東方日報》原有的基礎上辦起來的。董事會班子成員均為菲華聯誼會骨幹。現任董事長施天津,董事社長吳永源,董事總經理陳華嶽,總編輯陳台民(以上均晉江、石獅人)。

《菲華時報》,創刊於1983年 3月24日,由祖籍南安的葉雙珠出任董事長、社畏兼總編輯。葉雙珠於馬科斯1986年 2月下臺後出走美國,報權轉給李南文,由佘明培代管該報,莊文成(均晉江人)任總編輯。該報於1989年初被鄭周敏家族出資購下。

《商報》原稱《華僑商報》,於1986年 6月12日復刊,現任董事畏蔡友鐵(石獅人),董事總經理胡炳南(鯉城人),于畏庚任總編輯。

 

(三)華文文學藝術

早期菲律賓華僑文化程度不高,除了從故鄉帶去的南音錦曲外,文藝創作幾乎是一片空白。

1919年以後,由於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菲華文藝進入醞釀期。20年代初,桂華山、王雨亭首先將華語電影輸入馬尼拉。南音錦曲傳統曲藝也逐漸形成絲竹、桑林兩大體系。20年代後期,各華文報刊先後開闢副刊,以轉載中國國內報刊詩文、小說居多,但也有少量華僑作品。其中以顏文初作品最多。他在菲律賓及上海等地刊物上發表了不少文章,並編撰《中西學校三十周年紀念刊》及一些教育雜誌、刊物和教科書。抗日戰爭爆發,各報兢相發表的抗日救亡文章,推動了菲華文學藝衍的發展。

抗戰勝利後,菲華社會建立了一些文學藝術社團,並于1950年成立菲華(僑)文藝工作者聯合會。50年代至1972年,菲華文藝活動逐漸展開,其中著名的泉籍作家、書畫家、作曲家、指揮家,主要有:

施潁洲,晉江人,歷任《新時代(英文報)》、《中正日報》、《大中華日報》、《聯合日報》總編輯。現任菲文藝協會常務理事、亞洲華文作家協會菲律賓分會名譽會長。蔡景福,晉江人,出生於菲律賓,著有小說集《椰子成熟的時候》,詩集《情詩三十首》等。蘇德西,晉江人,已出版《機緣》、《血腥戀》等作品專集。黃珍玲,晉江人,現任亞洲華文作協菲律賓分會理事畏兼秘書長、菲華文藝協會秘書長。葉來城,南安人,現任亞洲華文作協菲律賓分會常務理事。施清澤,晉江人,任辛墾文藝社社長。蔡景龍,晉江人,現任耕園文藝社常務理事。黃碧蘭,晉江人,現任耕園文藝社理事。范鳴英,晉江人,菲華文藝協會學術組長。任世光,生於鯉城,曾任亞洲藝術學院院畏、任遠書畫社社長。首創人物字像,曾編寫過孫中山、裏薩爾、陳嘉庚等人的簡史字像。蔡繼琨,鯉城人,50年代受聘為馬尼拉交響樂團指揮兼音樂指導,曾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優良服務獎及一系列指揮獎、傑出服務獎。到鴻溝,生於鯉城,現任菲律賓大學音樂院和菲律賓女子大學音樂教授,曾將富有特色的南樂聲腔、韻律及其獨特的音符,按五線譜譯成《閩南音樂指譜全集》,為國際音樂界所推崇。吳明輝,晉江人,歷任菲律賓國風郎君社等25個社團的顧問,先後彙編《南管指譜全集》、《南樂錦曲選集》、《南樂錦曲續集》等書問世。

 

四、社團

菲律賓華僑社團的創立,可追溯到1687年信仰天主教華僑聚居區建立的岷侖洛華人公會,這是一個具有宗教和社區管理雙重性的機構。

菲律賓華僑最早的同鄉社團有1817年成立的“菲律賓金蘭郎君社”和1820年成立的“菲律賓畏和郎君總社”、1831年成立的“菲律賓南樂崇德社”,三社均系以南音為紐帶的泉屬華僑同鄉社團。菲律賓華僑社會最早的經濟社團,是1720年出現的“米商同業公會”及1810年以前成立的“華人馬車運輸公會”。另一類社團是作為反清堂會的秘密會社,菲律賓獨立戰爭中著名的將領劉亨賻,便是天地會首領之一。

近代泉籍華僑社團的發展是隨著菲華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1877年,華人甲必丹楊尊親(南安人)等發起組織的“四知堂”,是菲律賓華僑最早的宗親社團。

由泉籍華僑為主組織的社團,可分為綜合、行業、宗親、同鄉、文化教育、慈善福利、會黨、宗教等類。其中以行業社團、宗親社團和具同鄉、宗親雙重性的社團最多。

 

(一)行業社團

菲律賓早期的華僑行業社團有糖業、木業、鐵業、煙業、五穀商(即米商)等五大行業公會。
1904年,由馬尼拉著名僑商邱允衡、施光銘、楊尊親等發起成立的小呂宋中華商務局,在20世紀前半期既是綜合性商業社團,又是菲律賓華僑社會的核心領導機構。參加者包括各同業公會、企業和個人。該會1906年易名小呂宋中華商務總會,1927年改稱菲律賓中華總商會,1931年改名菲律賓馬尼拉中華商會。二次戰前實行會長和主席制,戰後實行主席、理事長制;歷屆會長、主席、理事長除薛敏佬、陳迎來、薛芬士系廈門人外,均系泉州人。1954年,該會在菲華社會的領導地位被新成立的菲華商總取代,並曾成為菲華商總成員。

1954年成立的菲律賓華商聯合總會(後改稱菲華商聯總會,簡稱菲華商總)是菲華全國性工商業綜合社團,也是菲律賓華社最高領導機構。其成員包括馬尼拉的各行業社團及各地的中華商會、菲華商會。歷屆董事、理事、理事長均為閩南人,其中絕大部分是泉籍華僑、華人。

 

(二)同鄉社團

菲律賓華僑的祖籍地絕大部分在泉州各縣。19世紀中期,閩僑成立半秘密的同鄉“雜姓會”,於1903年在該會基礎上成立“閩商會館”,會員基本上是晉江人,只有少數為泉屬其他各縣人。以縣為單位成立的同鄉會,最早的是創會於1919年的惠安同鄉會,次年改稱菲律賓惠僑聯合會;抗日戰爭期間會務停頓,戰後復會。1954年部分鄉僑另行組織惠安會館;1960年10月,兩會共同發起成立菲律賓惠安公會總會。

本世紀20年代起,開始陸續成立一些泉屬同鄉社團。二次戰後,同鄉社團有了較大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至1990年底,菲律賓有泉屬同鄉社團 188個,大部分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以村為單位的具有同鄉和宗親雙重性的社團,有相當一部分同鄉會是在校友會、校董會、宗親會的基礎上組建的。旅菲石獅市各鄉聯合會於1990年開始籌備,菲律賓泉屬主要同鄉會簡明情況見表2-7。

(三)宗視社團

泉屬宗親社團最早成立的是“四知堂”,1915年改為“弘農俱樂部”。錦裏張氏同鄉會組建於1890年。1906至1919年,菲律賓泉屬華僑成立10個宗親總會,至1940年增至23個,宗親總會之下,各地還成立獨立的屬會。戰後,宗親會又進一步發展。

1958年 5月,菲華各宗親聯合會(簡稱“宗聯”)在馬尼拉成立,成為菲華社會最具規模的社團,有28個設於馬尼拉的宗親總會成為“宗聯”的社團會員。“宗聯”理事會初成立時,由各宗親總會單位推派固定代表一人組成;第 7屆後改為任期二年,不得連選聯任。“宗聯”依其宗旨在聯絡華僑、華裔宗親會,宏揚中華文化,維護固有道德,移風易俗,排難解紛,促進菲華福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宗聯”的常務理事及各宗親總會常務理事會成員絕大部分為泉籍人,其中晉江人尤多。泉屬宗親總會參見表2-8。

 

(四)文教社團

菲律賓泉屬華僑的文藝社團,除前述三個南音社外,較早的還有納卯菲華桃園音樂社、絲竹尚義總社、桑林陽春總社等。二次戰後,又新成立一些文藝社團,形成絲竹、桑林兩大系統大小上百個文藝社團。1958年,菲華文藝界聯合發起成立絲竹桑林九聯聯合總會(簡稱“九聯”)。

文化、體育社團則多數成立於二次戰後。其中以1981年,由菲華體育促進會、菲華尚武體育促進會、菲華尚武體育協進會和菲華青年友好協會聯合組成的菲華新聯公會最為著名。而各華校董事會與校友會,則是教育社團的骨幹。以泉籍人士為主創立的主要文教社團,見表2-9。

 

(五)其他社團

慈善福利社團

菲律賓華僑慈善福利社團以馬尼拉的善舉公所成立最早。

善舉公所的前身是1873年華人甲必丹設立的慈善、商務及教育性質的“華人公社”(全稱為菲律賓中華總會善舉公所)。1898年,甲必丹制度廢除,“華人公社”事務歸清政府駐菲領事;1900年,由駐菲領事倡議改組註冊為小呂宋華僑善舉公所閩粵總會。管理義山與崇仁醫院。

其他慈善機構較著名的有:菲華防火福利聯合總會及所屬各地區志願消防隊;宿務華僑善舉公所及所屬崇華醫院、華僑義山;首都銀行基金會,擁有以鄭少堅父親名字命名的崇仰醫院;以及鄭龔抱月國際基金會、陳永栽福利基金會、楊清戈基金會等。

洪門社團

1850年以前,菲律賓已有洪門組織義英堂。1902年,福建幫華僑另組義福堂,嗣改稱中國進步黨馬尼拉支部(後又改稱洪門進步黨馬尼拉支部)。1930年後,相繼成立洪門致公堂、洪門秉公社、洪門竹林協義團和洪門協和兢業總社。1935年 8月,洪門各社團響應祖國團結抗日號召,聯合組成菲律賓中國洪門聯合總會。當時該會為菲華四大僑團之一。洪門社團領導人基本上均是泉籍華僑。1960年,洪門進步黨馬尼拉支部改稱菲律賓洪門進步黨總部。

綜合性社團

菲華聯誼會,成立于70年代初,在菲律賓各省均設有菲華聯誼會,但各省的菲華聯誼會也屬獨立的綜合社團,設於馬尼拉的菲華聯誼會會長吳永源、副會長楊振殊均系泉籍華僑。

結義會社

泉籍華僑組建的結義堂、會、所、社約40個。這些會社一般均設有家長,對同鄉間的互助互濟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早期成立的結義會社帶有較濃的宗教及秘密會社性質,現代的結義會社則偏重于成員的慈善福利活動。如1955年成立的菲律賓華僑同義鈞天社,在楊永源(晉江人)任第一、二、三屆家畏時,創設子弟獎助學金。

宗教社團

菲律賓是以天主教為主的國家,華僑、華人中約有10多萬人信奉天主教,其中有約1萬名為新教徒。

菲律賓華僑多數信奉佛教,20世紀30年代,佛門居士晉江人吳江流率先在馬尼拉捐建了大乘信願寺,由廈門南普陀寺方丈性願法師(1889-1962年,俗名洪水雲,南安人)住持。以後,性願法師在當地還主持興建了華藏寺。金栗洞住持如滿、如意法師也先後東渡馬尼拉,主持興建了馬尼拉和碧瑤的兩座普陀寺,其徒心理法師(晉江人)現任兩寺住持。天蓮堂(現稱天蓮寺)興建於30年代,林硯姑(鯉城人)曾任該寺住持。在菲律賓弘揚佛法的泉州僧人,先後有原在泉州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的雲果、妙丹、觀嚴、常青、常耀等法師。他們在菲律賓主持興建了寶藏寺、宿燕寺等一系列寺廟。目前菲律賓諸佛教寺廟多由泉州僧人任住持。如原籍晉江的瑞金法師,現任世界僧伽協會副會長、菲佛教總會會長、大乘信願寺住持。廣仁尼師,現任宿燕寺信持。菲律賓佛教居士林林長楊永源、菲律賓佛教金剛乘學會現任董事長王煦原籍也都是晉江。各寺廟均設有居士林,主要負責人絕大部分是泉屬各縣人。

此外,以泉籍人為主還創立菲律賓道教總會和通淮廟理事會等道教社團。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