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概況
國名:
菲律賓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
二:一。靠旗桿一側為白色等邊三角形,中間是放射著八束光芒的黃色太陽,三顆黃色的五角星分別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旗面右邊是紅藍兩色的直角梯形,兩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調換。平時藍色在上,戰時紅色在上。太陽和光芒圖案象徵自由;八道較長的光束代表最初起義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八個省,其餘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顆五角星代表菲律賓的三大地區:呂宋、薩馬和棉蘭老。藍色象徵忠誠、正直、紅色象徵勇氣,白色象徵和平和純潔。
國徽:
為盾形。中央是太陽放射光芒圖案,三顆五角星在盾面上部,其寓意同國旗。左下方為藍地黃色的鷹,右下方為紅地黃色獅子。獅子和鷹圖案分別為在西班牙和美國殖民統治時期菲律賓的標志,象徵菲律賓擺脫殖民統治、獲得獨立的歷史進程。盾徽下麵的白色綬帶上用英文寫著“菲律賓共和國”。
國花:
茉莉花
國樹:
納拉樹
國石:
珍珠
國鳥:
菲律賓鷹(phillipine eagle)
重要節日:
獨立日: 六月十二日(一八九八年);
國慶日: 六月十二日(一八九八年);
自由日: 二月二十五日;
巴丹日: 四月九日(紀念二戰陣亡戰士);
五月花節: 五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國家英雄日: 八月二十七日;
英雄節(紀念民族英雄黎剎就義): 十二月三十日。
自然地理:
位於亞洲東南部,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是一個群島國家,共有大小島嶼七千一百○七個。這些島嶼像一顆顆閃爍的明珠,星羅棋布地鑲嵌在西太平洋的萬頃碧波之中,菲律賓也因此擁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譽。菲律賓陸地面積二十九.九七萬平方公裏,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十一個主要島嶼佔全國面積的九成六。菲律賓海岸線長達一萬八千五百三十三公里,多天然良港。菲律賓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熱帶植物多達萬種,素有“花園島國”的美稱。其森林面積為一千五百八十五萬公頃,覆蓋率達五成三,產有烏木、檀木等名貴木材。
人口:
八千八百五十七萬(截至二○○七年八月),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八成五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和外國後裔有華人、印尼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菲律賓有七十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民約八成四信奉天主教,百分之五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尼拉灣畔的馬尼拉(Manila)
,早在西元十六世紀就是著名的商港,現在仍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一九七五年十一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卡洛奧坎、奎松、帕薩伊四個市和瑪卡蒂等十三個區組成大馬尼拉市。人口一千○九十萬(二○○五年四月)。年平均氣溫28℃。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共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和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以及伊羅戈區、卡加延穀區、中呂宋區、南塔加羅格區、比克爾區、西維薩亞區、中維薩亞區、東維薩亞區、西棉蘭老區、北棉蘭老區、南棉蘭老區、中棉蘭老區和卡拉加區等十三個地區。下設七十三個省,二個分省和六十個市。
簡史: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菲律賓在十四世紀前後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四世紀七十年代興起的海上強國蘇祿王國。一五二一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徵隊到達菲律賓群島。一五六五年,西班牙侵佔菲律賓,自此統治菲三百多年。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二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後簽訂的《巴黎條約》佔領菲律賓。一九四二年,菲律賓被日本佔領。二戰後,菲律賓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一九四六年七月四日,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一九九六年九月二日,菲政府與最大的反政府組織摩洛民族解放陣線簽署和平協議,結束了南部長達二十四年的戰亂局面。
政治:
菲律賓現行憲法於一九八七年二月二日通過,同年二月十一日由總統正式宣佈生效。憲法規定: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體。總統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擁有行政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六年,不得連任,總統無權實施戒嚴法,無權解散國會,不得任意拘捕反對派;禁止軍人幹預政治;保障人權,取締個人獨裁統治;進行土地改革。議會稱國會,是最高的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司法權屬最高法院和各級法院。
經濟:
菲律賓自然資源豐富,礦藏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二十餘種。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三.五億桶。菲律賓的地熱資源預計有二十.九億桶原油標準能源。水產資源也很豐富,魚類品種達二千四百多種,其中金槍魚資源居世界前列。菲律賓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稻穀和玉米。椰子、甘蔗、馬尼拉麻和煙草是菲律賓的四大經濟作物。
菲律賓實行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服務業、工業和農業產值分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四成七、三成三和二成。二○○五年,菲律賓經濟增長了五.一%,國內生產總值約達一千○三十億美元。旅遊業是菲外匯收入重要來源之一,主要旅遊點有:百勝灘、藍色港灣、碧瑤市、馬榮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菲律賓經濟面臨“大考”華商施至成躍居菲律賓首富。
新聞出版:
主要英文日報:《馬尼拉公報》、《菲律賓星報》、《菲律賓詢問日報》、《自由報》、《馬尼拉時報》、《馬尼拉紀事報》。菲文日報:《消息報》、《菲律賓快報》。華文日報:《世界日報》、《商報》、《菲華時報》、《聯合日報》和《環球日報》。成立於
一九七三年的菲律賓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與中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巴基斯坦、日本等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訊社建有新聞交換關係,與美聯社、路透社均有工作聯係。新聞組織有菲全國新聞記者俱樂部、菲新聞攝影家協會、菲出版者協會等。全國有二百五十七家出版機構。全國有六百二十九家廣播電臺,一百三十七家電視臺,其中廣播局和人民電視臺屬官方性質,其餘均為私人所有。菲律賓廣播電臺、電視臺使用的語言主要是英語、他加祿語和華語。
外交:
宣稱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在平衡、平等、互利、互敬的基礎上發展同所有國家的政治經濟關係。對外政策的三大目標是:加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保護海外菲人。重視同美國、中國和日本等大國的關係,積極推動東盟內部合作,發展同伊斯蘭國家的友好關係。大力推行經濟外交,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
與中國關係:
中菲兩國是近鄰,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早在唐宋時期,中菲兩國就有了經濟文化交往。
一九七五年六月九日,中菲兩國正式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各領域合作成效顯著。阿基諾總統和拉莫斯總統分別於一九八八年四月和一九九三年四月訪問中國。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國家主席江澤民到菲律賓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第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
二○○○年五月,菲律賓總統埃斯特拉達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政府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菲律賓共和國政府關於廿一世紀雙邊合作框架的聯合聲明》。
二○○一年十月,阿羅約總統到上海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二○○四年九月,阿羅約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二○○五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
二○○七年一月,溫家寶總理對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中菲兩國發表聯合聲明。
近年來,中菲政治互信不斷加強,經貿合作日趨廣泛,文化交流和民間往來也日益增多。
二○○七年中菲貿易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三百○六億美元,比二○○六年增長了三成。
中菲兩國友好關係發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