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與文化的認同
以早期開發新加坡的麻六甲華人為個案研究(1829-1929)
十九世紀中葉年間大量的中國移民到南洋,一般認為這些海外移民大部分都有落葉歸根的情結及觀念。然而,這種落葉歸根的觀念並不是絕對的。依據筆者對早期開發新加坡的華商及領袖的考察,這些從麻六甲到新加坡開發的福建漳泉人,在事業成功後,還是回到麻六甲定居,並擔任青雲亭的亭主及對當地社會做出貢獻,也終老在麻六甲。
這些領袖包括領導福建漳州漳浦人的薛佛記( SI Hoo Kee,
1793-1847)及泉州永春人的陳金聲( TAN Kim Seng,
1805-1864)。薛佛記於一八二九年到新加坡發展,領導漳泉人成立了恒山亭,專司處理族群喪葬事務,讓這些從中國或麻六甲離鄉背井到新加坡發展的同鄉沒有後顧之憂。由於恒山亭屬於義山性質的組織,逐漸無法處理移民更多元及複雜的事務,薛佛記又於一八四○年間領導同鄉建立了天福宮(
Thian Hock Keng),通過廟宇的組織,如麻六甲的青雲亭,更全面地的處理華人的事務。最後,薛佛記歸老回到麻六甲的家鄉。
此後,陳金聲成為福建幫的領袖之一。他不僅繼續通過天福宮凝聚族群的力量亦對新加坡社會做出許多貢獻,這包括了成立崇文閣及萃英書院,讓更多地華人子弟有機會受教育。此外,也協助英國殖民政府維持地方上的治安及在商貿上對政府作出貢獻,以致英國政府建造一個以他命名的噴水池紀念他。最後,陳金聲也與薛佛記一樣回到麻六甲終老。
他們回到麻六甲也分別前後擔任了麻六甲青雲天的亭主(薛氏1839-1847;陳氏1847-1864)不僅領導當地的華人社會,也做出了許多貢獻。例如,陳金聲協助英國了造了一條橫跨麻六甲河的橋,給兩地居民帶來方便,今天此橋還以他的名字命名。進入二十世紀初後,另一個新加坡的福建幫領袖,陳嘉庚(TAN
Kah Kee,
1874-1961)對新加坡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卻選擇了回到中國去歸老。從中國來的回中國,從麻六甲來的歸麻六甲,這是不是所謂的?落葉歸根?的觀念?上述的社會領袖,他們對新加坡都做出了很多貢獻又是社會名流及領導,更有自己的事業,但是為什麼他們還是選擇歸老還鄉而不定居新加坡?本研究項目主要想通過類似這些華人的事蹟探討華人所謂?落葉歸根?的觀念。此外,我們也會探討天福宮作為社區凝聚中心的社會功能。在一個司法觀念不強及不獲英國或中國政府資助的早期移民社會,華人社群是如何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而寺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再者,我們也會探討早期新加坡福建社群與麻六甲福建社群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計畫所探討的年代從一八二九年開始斷限到一九二九年,總共一百年。一八二九年為薛佛記從麻六甲到新加坡發展的年代,而一九二九年正好其曾孫薛中華(
SEE Tiong Wah, 1886-?
)卸下福建會館及天福宮主席的任務,由福建同安人陳嘉庚所取代。這象徵麻六甲福建幫勢力的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