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寺廟
澳門保存有不少中國文化的豐富寶藏,其中廣為人知的是古代傳統的廟宇建築,延綿數百年,從古至今,成為遊客及市民大眾常到之處。而各類節慶及風俗習慣多籮籮,顯示歷史傳奇玄妙之時,亦讓人感染無處不在的熱鬧氣氛。
廟宇和宗教一向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中國歷史較悠久的宗教有佛教和道教,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原,道教則由老子所創,然而,在各廟宇中,除安放有佛祖及老子的神像外,尚有一些專門供奉觀音或天后,其中蘊含了不少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勸誡世人,以道德及務實的方式處理生命中的難題和困惑。這些宗教的基本信念就是,人在一生中遭遇到的順逆是視其個人行為、對神的虔誠及尊崇祖先的程度而定;並且宣揚孝順父母、敬愛長者、和睦親鄰的倫理思想,導人向善。
未有澳門街,先有媽閣廟。這是在澳門居民中流傳甚久的一句老話,意思說媽閣廟存在的歷史比澳門的開埠史還要悠久(葡萄牙人最早來澳門是在明朝嘉靖年間,1535年)。觀音堂、媽閣廟、蓮峰廟等都是澳門著名的廟宇、由於建築年代、建築意義及供奉的對象各有不同,因此分別憑其特色,吸引了為數眾多的遊人參觀。
醉龍節,是澳門獨有民間風俗節慶的重要節日。相傳數百年前廣東香山縣瘟疫肆虐,鄉民求助佛祖,某一天人們路過河邊時,河中突現一條巨蛇,遭鄉民砍殺後血染河水,及後鄉民喝過河水竟可除病去瘟,眾人皆認為是佛祖降龍化災,於是便創出舞醉龍來紀念此事。及後香山人遷移澳門,這個風俗就流傳至今。當天,民眾在各區敲鑼打鼓、舞醉龍及醒獅。而舞醉龍的方式與其他地方不一樣,醉龍只有頭及尾部分,用堅實木材做成,並沒有龍身,由二人各執頭尾舞動。舞醉龍者必須一邊喝酒,一邊舞龍,舞步似醉非醉,妙趣橫生,十分搞笑。最後,還會到處分派龍船頭飯,據說吃過後有長命百歲及丁財兩旺之意,大家去湊熱鬧時,不妨拿碗來吃。
媽閣廟
地址:媽閣上街
媽閣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存在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者。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在澳門東南方,俗稱天后廟,建於明朝1488年。背山面海,沿崖建築,古木參天,風光優美。整座廟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四座主要建築,石獅鎮門、飛簷淩空,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
相傳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媽,能預言吉凶,死後常顯靈海上,幫助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化險為夷,福建人遂與當地居民商議,在現址立廟奉祀。
四百多年前,葡國人抵達澳門,於廟前對面之海岬登岸,注意到有一間神廟,詢問居民當地名稱及歷史,居民誤指廟宇,故此答稱「媽閣」,葡人以其音譯而成
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媽閣廟自十六世紀起不斷進行修建,於1828年確定了今日媽閣廟的面貌,其一系列小祠延伸至樹木茂密的山丘和刻有文字及帆船圖案的大巖石旁,不論其外貌或內部的建築均洋溢著中國人生活的片斷。
每年春節和農曆三月廿三娘媽誕期,媽閣廟香火至為鼎盛。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紛紛到來拜神祈福,廟宇內外,一片熱鬧。而誕期前後,廟前空地會遠一大棚,作為臨時舞臺,上演神母腹媽閣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存在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者。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在澳門東南方,俗稱天后廟,建於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
相傳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媽,能預言吉凶,死後常顯靈海上,幫助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化險為夷,福建人遂與當地居民商議,在現址立廟奉祀。
四百多年前,葡國人抵達澳門,於廟前對面之海岬登岸,注意到有一間神廟,詢問居民當地名稱及歷史,居民誤指廟宇,故此答稱「媽閣」,葡人以其音譯而成
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蓮峰廟
地址:罅些喇提督大馬路
蓮峰廟建於明朝(1592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地處望廈山麓,佔地遼闊,依河而立,古樹婆婆,廟貌莊嚴肅穆,鄰近沼澤蓮香四溢,故取名蓮峰廟。它是澳門著名禪院之一。
蓮峰廟古名「天妃廟」,規模較小,供奉天后娘娘。從清朝時代起多番擴建,修茸而成今之規模。現時主廟供奉觀音、天后,此外,尚有武帝殿。仁壽殿、醫靈殿、神農殿、沮誦殿及金花娘娘痘母殿,是澳門著名禪院之一。
廟內有一石荷池,每當夏日荷開,蓮葉滿塘,香遠益清;還有一幅栩栩如生,砌有神龍、巨鯉的壁畫,造型奇特。
十九世紀中葉,清廷官吏林則徐到澳巡視,曾在蓮峰廟台案接見澳葡官員。現廟內建有林則除紀念館,以讚揚林則除不畏強權,勇敢禁毒的高尚品格。館內有虎門銷煙、澳門昔日風貌等圖片,廟前空地建有林則徐全身石像,重五噸、高三米,以及林則徐和朝廷間的通訊資料。
蓮峰廟位於提督馬路,是澳門著名禪院之一,建於明朝,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佔地遼闊,古樹婆婆,廟貌莊嚴肅穆。
蓮峰廟古名「天妃廟」,規模較小,供奉天后娘娘。從清朝時代起多番擴建,修茸而成今之規模。
現時主廟供奉觀音天后,此外,尚有武帝殿、仁壽殿、醫靈殿、神農殿、沮湧殿及金花娘娘痘母殿。
廟內有一石荷池,每當夏日荷開,蓮葉滿塘,香遠益清;還有一幅栩栩如生,砌有神龍、巨鯉的壁畫,造型奇特。
十九世紀中葉,清廷官吏林則徐到澳巡閱,曾在蓮峰廟台案接見澳葡官員。現時在廟前空地建有林則徐全身石像,重五噸、高三米,藉以紀念林氏到澳一事。
蓮峰廟旁,保存了1848年葡萄牙人進佔關閘開闢馬路時所置的石塊,其上刻有葡萄牙盾徽。蓮峰廟內藏有雲水僧-釋童真大師的二字掛匾“妙觀”和一幅砌有神龍、巨鯉的壁畫等,都增添了蓮峰廟在歷史和藝術上的價值。
寺廟傳說
蓮峰廟關於蓮峰廟的來歷,有一個動人的傳說。西元1278年,元兵入侵中原,宋軍南逃。左丞相文天祥決定讓右丞相陸秀夫護駕,由海路直航潮陽海門。他自己則趕回故鄉江西招募勤王義軍,準備經福建汀州到海門與陸秀夫部隊會合。
不料,陸秀夫在海上問路時,漁民把海門聽成新會的崖門,使他們錯航崖門而去。
10月初,文天祥趕到潮陽城外,拜過雙忠公,留下詩詞,埋下戰馬,來到海門漁村外的矮崖,爬上一塊巨石,望著滔滔波海,宋軍蹤跡杳杳,而半壁山河已陷敵手,百姓遭異族統治,不由長歎一聲,頓足長嘯。
他的這種精忠報國的精神,感動天地。隨著這一歎一頓,文天祥腳下的巨石竟被他跺得裂了開來,成了一座形似蓮花的山峰。後人便把此峰稱為“蓮花峰”。
寺內特色
蓮峰廟由中國官府和本澳商人出資共建,不僅可供民間祭祀,同時也作為赴澳公幹的中方官員的駐節公所。西元1836年9月2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得人密告有大量鴉片從澳門進入內地的消息後,他帶著總督鄧廷禎一道親臨澳門視察。到澳門後,在蓮峰古廟中接見了葡澳官員,申明禁令,並深入澳門,收繳鴉片、驅逐鴉片販子。故今蓮峰廟外立有林則徐雕像及其紀念館。它留下的不僅僅是歷史名勝,也許更多的是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正義的浩然天氣!
在天妃殿前有一亭式台座,亭上懸一巨大的心型橫匾,讓人參悟不透其中禪機。其實此處是明清時代地方官員到澳審案的臨時公堂,而這塊心型橫匾時刻警惕著:為人為官,凡事須有良心。踏進廟門,可見天妃端莊而坐,雍容華貴;其後為觀音殿,供奉著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左側為關帝殿,供奉著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配祀關平、周倉;右為仁壽殿,奉祀著神農始祖;在觀音殿后是文昌殿,供奉著文昌帝蒼頡,文昌殿后供奉著金花娘娘和痘母娘娘,她們是產婦嬰兒的保護神。
雖然蓮峰廟中的塑像與祖國大江南北眾多寺廟中的塑像相比並無多少特色之處,但是一座寺廟內同時供奉著觀音、關帝、天后等人們崇拜的偶像,佛、神、人和平共處,各自的信徒也都相安無事,這就顯得很特別了。這種儒釋道三種文化渾然天成的現象,既讓遊客不解,也讓遊客大開眼界。這種奇特的、可能只有澳門才存在的現象,實在是處於特殊地理位置、有著特殊歷史際遇的澳門中西文化融匯貫通的最好例證。
林則徐紀念館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在蓮峰廟內落成,以讚揚林則徐不畏強權,勇敢禁毒的高尚品格。館內藏有虎門銷煙、澳門昔日風貌等圖片,以及林則徐和朝廷之間的通訊資料。此外,還有各種船隻的模型:清代的中國軍艦、葡萄牙航船和存放鴉片的船等。在紀念館的中央,擺放了真人般大小的模型,再現了當時林則徐接見外國官員的情形。最後,觀眾還會看到吸食鴉片的器具,以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毒品的禍害。
康公廟
康公廟位於十月初五街中段,超逾二百年歷史。廟內正殿供奉康公真君,即漢代之帥李烈,保國有功,受封成為康公。左是南海廣利洪聖大王,右為西山金聖候王,偏殿前為六祖聖佛,後為漢代神醫華佗先師。該廟專主民間喜慶法事,殿前中央放置有「酒船石」,於清鹹豐年間雕刻而成,並有船隻、鯉躍龍門、龍鳳呈祥及松鶴延年吉祥圖案,該石專給善男信女向神佛禮拜奠酒之用,因而稱為「酒船石」。
睡佛包公廟
位於福慶街,又稱為睡佛廟,建成至今巳逾二百年,廟內供奉有包公神像,可保佑民眾除魔驅妖,主持公正,此外,廟內並有其他一系列的神像,包括觀音像,鍾馗像及睡佛等。
普濟禪院
觀音堂又稱普濟禪院,是澳門三大禪院中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佔地廣闊、建築雄偉的一家。建於明朝末年,距今約三百六十多年,廟貌巍峨,深入三進,橫連幾座,以中國古翬飛式的佛教建築,具中國名山古剎的特色,禪院的首座是大雄寶殿,次殿是長壽佛殿,後座正殿是觀音殿。院後還有廣闊幽深的後花園,是二座頗具規模,港澳罕有的佛寺建築群。
由一系列有規則形狀的廳堂組成,廳堂之間有多個前廳,內庭院及露天的走廊相連。此廟到處充滿美麗的裝飾,有壁畫和色彩繽紛的硫璃瓦併合成的門窗框,及繪述神話形象和佛教傳說重要片斷的浮雕。
大雄寶殿正對禪院,莊嚴宏偉,供奉三尊三寶佛像,皆為丈八金身,魁梧雄偉,其中之一為佛祖釋迦牟尼;殿旁懸有二個銅鐘,古色斑駁,已有三個半世紀的歷史。殿頂的簷頭瓦脊,鑲有明朝琉璃瓦及精工鑲嵌的石灣公仔,栩栩如生,維肖維妙。次殿是長壽佛殿,供奉長壽佛,佛像安詳,象徵佛陀普渡眾生精神。
進入主殿觀音殿,供奉觀音大士蓮台,樟木雕塑,十八羅漢分列主殿兩旁,雕工精細,造型神態活現,其中位於左面的一尊羅漢,眼睛浮突、鼻骨高隆、鬢髮捲曲,極像外國人,據雲就是義大利威尼斯人馬可字羅,他曾在中國研習佛理。
禪院內進的前廳掛有一幅畫像,人稱「大笑佛」。無論從那個方向欣賞畫像,佛相均咧咀相視而笑。禪院內收藏了很多名家的書畫、書法、文物,包括馳譽中外畫壇的嶺南派大師高劍父及乃徒關山月,有嶺南三大詩家之稱的陳恭尹,著名學者章太炎等人,他們的作品懸掛於殿堂,供遊客欣賞。在院內僧舍客堂屏壁,雕花金飾,而書法雕刻,亦見清雅。兩度屏風,每度刻四屏條,收米芾、董其昌、劉墉等歷代名人手跡,刻工精細。
步入後花園,有一花岡石桌和四條長石凳,就是簽訂中美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的地方。1884年,清政府國勢日衰,列強覬覦,美國以顧盛為代表,與清欽差大臣耆英於澳門簽署「望廈條約」,強迫中國開放通商港口,擴大美領事裁判權。1994年,禪院於石桌後方立一亭碑,記述此事。
在後山花園中的連理樹,是一棵有數百年樹齡的高大連理樹。樹的莖部四株相連,造型頗似長頸鹿。
觀音堂又稱普濟禪院,是澳門三大禪院中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佔地廣闊、建築雄偉的一家。建於明朝末年,距今約三百六十多年,廟貌魏峨,深入三進,橫連幾座。
禪院為中國古翬飛式的佛教建築,具中國名山古剎的特色,禪院的首座是大雄寶殿,次殿是長壽佛殿,後座正殿是觀音殿。院後還有廣闊幽深的後花園,是二座頗具規模,港澳罕有的佛寺建築群。
大雄寶殿正對禪院,莊嚴宏偉,供奉三尊三寶佛像,皆為丈八金身,魁梧雄偉,其中之一為佛祖釋迦牟尼;殿旁懸有二個銅鐘,古色斑駁,已有三個半世紀的歷史。殿頂的簷頭瓦脊,鑲有明朝琉璃瓦及精工鑲嵌的石灣公仔,栩栩如生,維肖維妙。次殿是長壽佛殿,供奉長壽佛,佛像安詳,象徵佛陀普渡眾生精神。
進入主殿觀音殿,供奉觀音大士蓮台,樟木雕塑,十八羅漢分列主殿兩旁,雕工精細,造型神態活現,其中位於左面的一尊羅漢,眼睛浮突、鼻骨高隆、鬢髮捲曲,極像外國人,據雲就是義大利威尼斯人馬可字羅,他曾在中國研習佛理。
禪院內進的前廳掛有一幅畫像,人稱「大笑佛」。無論從那個方向欣賞畫像,佛相均咧咀相視而笑。禪院內收藏了很多名家的書畫、書法、文物,包括馳譽中外畫壇的嶺南派大師高劍父及乃徒關山月,有嶺南三大詩家之稱的陳恭尹,著名學者章太炎等人,他們的作品懸掛於殿堂,供遊客欣賞。在院內僧舍客堂屏壁,雕花金飾,而書法雕刻,亦見清雅。兩度屏風,每度刻四屏條,收米芾、董其昌、劉墉等歷代名人手跡,刻工精細。
菩提禪院
菩提禪院位於氹仔七潭公路腳,是 仔最大的廟宇,雕樑華飾,建築宏偉,禪院內供奉有全澳最大的釋迦牟尼佛像。該尊佛像連底部蓮座高5.4米,
重約六噸,以青銅鑄造,佛像左手平放,右手平舉,法相尊嚴慈祥。
禪院佔地廣闊,除了有大雄寶殿及多個殿堂外,還有菜田及齊堂。齊堂對外開放,為遊客供可口的素菜。
座落在路環民國馬路山腰處,是路環區最大的一座廟宇,外貌莊嚴肅穆,甚具氣派,建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廟內存放有不少牌匾,顯示該廟的香火歷來鼎盛。此外,廟內亦有一些逾百年的文物,值得細意欣賞;在廟前放置有百多年前的救火水車與及石記碑文,可從中瞭解路環區的發展。
媽袓雕像
媽袓雕像位於澳門最高點─路環島的疊石塘山頂,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落成,由澳門中國畫院院長梁晚平先生設計,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媽袓雕像,雕像高一九點九九米,象徵澳門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回歸祖國懷抱。
媽袓雕像由一百二十塊漢白玉石相嵌而成,重達五百多噸。其中臉部由一塊完整的漢白玉石雕刻而成,晶瑩潔白,面容慈祥,遠眺澳門海面,猶如時刻深情關注著澳門的命運。媽袓雕像已成為最新的澳門景觀和澳門標誌。
北帝古廟
位於仔市區中心嘉模前地,是仔最古老的廟宇,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據聞建廟至今已數百年,但真正的年份已無從稽考。據該廟內歷史碑記,則至少已超過一百五十多年。
該座北帝古廟外形莊嚴肅穆,建築古色古香,內裏的神像,金木浮雕、碑匾,以及其他物品,大都是存世不多的百年前雕刻工藝品。而從門外的石雕及內裏的石刻碑文,可略知百多年前仔的歷史。
關帝古廟
位於玫瑰聖母堂附近,建於1750年,廟宇規模較小,內裏供奉關帝,並有手工精巧的雕刻,而關帝誕是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