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澳門 »

澳門行政區劃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澳門行政區劃

分為澳門市和海島市(即氹仔和路環),澳門半島再被劃分為五個堂區:

 

大堂區

大堂區位於澳門半島的東南部, 是澳門半島面積第二大的堂區(排在花地瑪堂區之後)。

大堂區的西部(新馬路一帶)自古以來就是澳門的商業中心。南灣中心商業區在此堂區的中南部。澳門的所有銀行都在此區設有分行。高級餐廳、四星與五星級的酒店也多數位於此堂區。澳門半島的所有賭場亦坐落在此堂區,包括著名的葡京娛樂場和金沙娛樂場。外港碼頭位於此堂區的東部。

 

望德堂區

望德堂區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是澳門半島上五個堂區之中最小的一個。

望德堂區被花地瑪堂區、聖安多尼堂區和大堂區包圍,其中三分之一的面積為東望洋山。

本堂區南部為商業區,中部為普通住宅區,北部和東部則有很多高層住宅。

望德堂區有很多古舊的葡式建築仍然被保留下來,最具代表性的是婆仔屋。

 

風順堂區

風順堂區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部。該堂大約建於一五五八年至一五六○年間,屬耶穌會所,教堂初時僅是一所簡陋的木屋,真正奠定今日規模的是一六一八年第一次重修。其後經過一八○三、一八四六、一八九二年的幾次重修,外形內觀,都沒有甚麼明顯的改動。教堂內陳設古典雅緻,氣派華麗,具有東方藝術色彩。

西望洋山和媽閣山在本堂區南部。澳門特區政府總部(前澳門總督府)和一些政府部門位於此堂區。此堂區東部的西灣半山一帶是澳門的高尚住宅區。澳門最著名的廟宇媽閣廟座落於此堂區。西部和北部的下環、司打口為傳統華人居住區。

風順堂(聖老愣佐教堂)是中國最古老的一批西方教堂。

 

聖安多尼堂區

花地瑪堂區位於澳門半島最北面,是澳門半島五個堂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本堂區的土地大部分由填海所得。

花地瑪堂區包括以下地方:

青洲

一八八九年的澳門地圖,青洲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面的小島青洲,是位於澳門西北部的半島,分區上屬花地瑪堂區。葡萄牙語意為綠島,其名因環境綠樹蒼翠而得。濠鏡十景之一的「青洲煙雨」,就是指此地風景。

原為澳門半島對出西北面的一小島,青洲山海拔五十七米。澳葡政府先在一八六五年(清同治四年)築青洲山炮台,後於一八九○年(清光緒十六年)築海堤連接蓮峰廟(即今青洲大馬路)使之與半島連成一體。青洲因為靠近邊境,故在澳葡時代長期屬軍事禁區,山上植被受人類幹預較少,今存一修道院遺址。昔日青洲產蟹,後因建水泥廠而絕跡。青洲水泥廠創辦於一八八七年(清光緒十二年),是為中國最早的水泥廠。因應社會需要,政府亦在青洲山周圍填海造地。

青洲附近的石油氣中途倉,曾於二○○三年曾發生爆炸,幸無人死傷。此區還有屠場、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總部、自來水廠及澳門僅存的木屋區青洲坊。

近年在澳門特區政府在西面對開水域通過填海建立邊境加工區以及興建青洲公屋。

臺山

臺山位於澳門半島北部,屬於澳門舊區之一,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填海區。北接關閘,人口密度較高,生活指數較低,區內物業樓齡普遍較高,予人一種比較中下階層化的區域。

二十年代時期,臺山區比較遠離市區,最初被政府劃為製造危險品的區域,所有炮竹廠都遷到這裡。其中最大的一家叫台山炮竹廠,有數千工人。該廠不幸於一九二五年發生爆炸事故,釀成巨災,死傷逾千。這一空前慘劇,令市民難以忘懷,以致臺山二字也變成該區的地名。此後,澳門政府便令所有炮竹廠一律遷往氹仔,臺山改成為貧民木屋區。

一九二九年臺山木屋區又發生大火,木屋全部焚毀。為了安置頓失家園的數百災民,慈善機關籌得款項,一九三一年在臺山建成九百多間磚屋,整齊地排列成十一條街道,廉價租給平民居住,並以澳督巴波沙名字命名為巴波沙坊。八十年代後期以來,平民屋陸續被新建大廈所取代。原來的石牌坊於一九九九年重建。

關閘

關閘,為澳門與中國廣東省珠海市兩個的陸路通道出入口的其中之一,連接拱北口岸。

關閘原位於關閘馬路中段,於一五七四年(明萬曆二年)由廣東省香山縣所建,為中式閘門城樓一座,樓高三層,門楣刻有「關閘門」字樣,並派官兵駐守。一八四九年,葡萄牙佔領關閘向北的地方,並修築通往關閘的馬路,即今「關閘馬路」。一六七三年(清康熙十二年),關閘重修,增建官廳,設關閘汛。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葡萄牙侵佔澳門加劇,關閘被強行拆除,門楣的「關閘門」石碑現今鑲嵌於民政總署大樓內。葡萄牙官兵其後把澳門邊界北移,另建凱旋門式大閘門(稱關閘拱門),即今關閘所在。

一九九三年,澳葡政府決定恢復對從中國內地出入境的民眾實施邊檢措施,遂建成出入境驗證大樓。驗證大樓設東西兩翼,東翼為入境大廳,西翼為離境大廳。另設中央大樓,並有一條直通拱門的觀光走廊。二○○四年一月驗證大樓重建成新的關閘邊檢大樓。

有鑒於舊有的出入境驗證大樓不敷應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於二○○一年向珠海市租借關閘以北「三不管地帶」地段,興建新的關閘邊檢大樓。新邊檢大樓總面積為三萬八千平方米,有七十一條出入境行人通道(下層為入境大廳,上層為出境大廳)和二十二條行車通道(西道為出境通道,東道為入境通道),設計人流量為每天二十萬人,另外附設有關閘廣場和地下客運總站(亦為全澳門首個有蓋公車總站),於二○○四年一月啟用。

但新建的關閘邊檢大樓依然未能滿足遊客的強勁增長,同時又需要應付未來出入境流量的增加,有見及此,關閘邊檢大樓於起二○○八年六月十一日開展擴建工程,透過削減東、西兩邊行車道、調節大樓內部的辦公場所,以騰出空間擴大候檢大廳和增加通關設施,使出入境設施的日最高處理量由現時的三十萬人次提升至五十萬人次;預計擴建工程於二○○九年十月完成。

黑沙環

黑沙環是位於澳門澳門半島東北部的工業和住宅區。

該區原來是一個海灣,一九三○年代開始填海。一九六○年代以後,便按照當時的規劃,以澳門發電廠為中心,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工業區。目前該區以慕拉士大馬路和漁翁街為界,以南是工業區,以北是商住混合區。除了澳門發電廠外,澳門污水處理廠、各主要汽車品牌的維修中心等都集中在工業區的範圍。而商住混合區的土地,基本上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分兩個階段填海得來的。保利達花園、廣福祥大廈、海明居、寰宇天下等大型屋苑,都坐落在該區內。

另外,該區東南末端為友誼大橋的起點,其西北末端則和關閘邊境檢查口岸相連。該區設一中葡友好紀念物東方明珠,而該紀念物對開的海面,有可能是日後港珠澳大橋的澳門連接點。

澳門居民一般把位於路環的黑沙海灘稱為「黑沙」或「黑沙海灘」,以區別黑沙環本區。受旅遊地圖和手冊的標示影響,不少遊客把黑沙海灘稱作「黑沙灣」,從而在溝通上常與本地居民產生誤會。事實上,由澳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出版的正式地圖中,一向把該處標為「黑沙海灘」,而並無所謂「黑沙灣」的稱謂。

祐漢

祐漢,位於澳門北區,毗鄰黑沙環以及關閘。祐漢屬於澳門舊區之一,物業樓齡普遍較為高,而且區內人口密度較高,生活指數較低,予人一種比較中下階層化的區域。

祐漢區在一九三十年代由填海而成,以往是賽馬場用地,後改為農地用途。直至八十、九十年代,城市發展需要而進行了規模較小的填海工程,並且將農地發展為住宅區。這些住宅區,當地人稱之為「祐漢新邨」。其後因「九一事件」和龍的行動,引致大量新移民湧入澳門,而且北區生活指數較低,新移民大多定居於祐漢、關閘、臺山一帶。經過多年的發展祐漢區已經為一個大型住宅區,區內交通方便,加上道路網的重新規劃,成為澳門居住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之一。

祐漢公園區內最大型的綜合建設為祐漢市政綜合體,於一九九四年建成啟用,由當年澳門總督韋奇立主持揭幕儀式;祐漢市政綜合體俗稱祐漢街市,附設街市、熟食中心、社區中心、固定小販攤檔,天臺設籃球場及羽毛球場,綜合體側附設一廣場,俗稱祐漢公園,於二○○五年重建,並於地庫加建三層大型停車場。

有鑒於祐漢區人口密度高,而且泊車位嚴重不足,澳門政府於二○○五年中對祐漢公園作出重建計劃,並於二○○七年頭峻工,重建後公園地下興建三層地下停車場,地面公園重新規劃。

望廈村

望廈村(又名旺廈村、望霞村),是位於澳門望廈山附近,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落。其地理位置是通往早期澳門城的必經之路,早有汛兵營駐防。後至清光緒年間,澳葡政府藉開闢馬路將其取銷及占據。

由於望廈村內很多村民是來自福建廈門,「望廈」之命名有遙望廈門之含意;「旺廈」之取名則有期望廈門興旺發達之含意。「望廈」與「旺廈」都蘊含著福建人的鄉思之情。至於「望霞」之稱,乃出自清末名將丘逢甲之詩句,但其來源則不詳。

很多望廈村的村民多屬閩潮人氏,遷移自福建廈門。望廈村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年),屬香山恭常都轄村。但說其開村,碑刻的記載是明洪武十九年(一三八六年)。及至清朝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清政府應兩廣總督郝玉麟奏請,在望廈村設澳門縣丞衙署,專責處理澳門的華洋事務。此縣丞衙署隸屬於澳門海防軍民同知(簡稱澳門同知),屬香山縣管轄。望廈村從早期的五百餘戶,約二十多條裏巷,其後逐漸發展成澳門半島的大村落,小街街巷達一百三十多條。

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葡萄牙人驅逐望廈村的縣丞與官員,拆毀望廈村的縣丞衙署。當時縣丞遷署前山城內,士兵退守白石村三山宮。望廈村民在城隍廟址自行組織「望廈鄉民知守義團」,捍衛家園社稷。由於村民同心力抗和地勢關係,《香山縣誌》記載:「光緒十三年正月,外人逼索望廈村燈費地租,編列門牌,村人鳴鑼號眾,外人懼,卻走。」又如香山知縣李徵庸在光緒十六年上奏「望廈村從未甘向外人交租」,可見當時望廈村仍未為葡萄牙人管治。及後望廈村因天然屏障消失,望廈村終被澳葡政府佔據開闢馬路。現在,正如《澳門市街名冊》所述:「望廈村,原日坐落望廈山西南山腳,迨後開闢美副將大馬路時,已取銷,現已不存在。」

中美簽訂《中美望廈條約》之地——普濟禪院清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清政府在望廈村設澳門縣丞衙署。

清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在蓮峰廟接見葡萄牙理事官,並宣佈嚴禁鴉片,下令葡萄牙人驅逐英國的鴉片販子。

清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清政府與美國在望廈村普濟禪院簽訂不平等條約——《中美望廈條約》。

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葡萄牙人驅逐望廈村的縣丞與官員,拆毀望廈村的香山縣縣丞署,正式侵佔澳門。

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澳門總督亞馬留因推行殖民擴張政策,被望廈村民沈志亮與同伴刺殺身亡。

清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澳葡政府侵佔望廈村,並強編村民戶籍、勒收地租,引致村民組織「望廈鄉民知守義團」進行反抗。

隨著澳門的經濟發展與建設,昔日的望廈村面貌早已消失了。在現今的普濟禪院旁邊,仍存留小部分望廈村的街巷建築,而昔日望廈村的街巷有些至今仍然存在,例如:牧羊巷。總體來說,昔日的望廈村現已成為馬路縱橫、大廈林立之市區,昔日的街巷大多已被改成馬路或改名了。在現代澳門人來說,昔日的望廈村已漸被遺忘。大多現代澳門人想到的望廈村,只是即將被澳門政府拆卸重建的——望廈新村。

筷子基

筷子基在澳門半島西北部一個半島。屬花地瑪堂區。

筷子基原本為一個沙洲,古時稱為「赤洲」。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這裡被填成一塊狹長的土地,在此地的東邊架了一小橋連至白朗古將軍大馬路,南北水面分別為筷子基南灣、北灣。

一九三二年,這塊土地上面建了十四座兩層的平房且分成兩排,由於平房構城的形狀好像一雙筷子,故這塊土地被命名為筷子基。

一九四○年代,筷子基東邊小橋處被填平,從此和澳門半島連成一體。

一九七○年代,筷子基的東北填出了一塊新的土地,且有十多棟大廈蓋了在那裡。

一九八○年代,上述的平民房屋相繼被拆且改建成大廈。此外,筷子基也進行了填海工程,與新橋和沙梨頭連在一起。

沙梨頭

聖安多尼堂區主要為住宅區和商業區,中間夾雜了一些小規模的工廠。

聖安多尼堂區的主要旅遊景點包括:

白鴿巢公園(賈梅士花園)

白鴿巢公園門外內望白鴿巢公園是位於澳門花王堂區的古老公園,公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

白鴿巢公園原址為葡萄牙富商俾利喇的花園別墅,建於十八世紀的七年代。曾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分公司,其後易手賣給另一葡萄牙富商馬葵士為居所。馬葵士喜歡養白鴿,由於大量白鴿棲於簷宇,遠觀像白鴿巢一樣,故而得名。馬葵士的另一喜愛為葡萄牙詩人賈梅士,故在公園擺放了一些與詩人有關的物件。相傳,詩人在此地的石洞內完成了著名葡萄牙史詩《葡國魂》的一部份。現在每年六月十日,澳門的葡萄牙人社群都會到石洞獻花並朗誦《葡國魂》以資紀念 (澳門回歸後仍然維持這種傳統)。

一八八五年,物業被澳葡政府所購入,成為對外開放的花園。當中的住宅建築物,則曾於一九二○年改建為賈梅士博物館。其後的一九八九年,賈梅士博物館轉售給東方基金會為東方基金會會址。

白鴿巢公園位於澳門花王堂區,佔地總面積約一萬九千二百平方米。前面為的白鴿巢前地,旁邊是澳門歷史城區的聖安多尼教堂和基督教墳場。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為秘魯華僑黃營均先生捐資興建的第二間公園圖書館,於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九日落成啟用。圖書館分兩層,上層為兒童圖書室,下層為圖書、報紙及雜誌閱讀區,共藏書約一萬六千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1],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二○○五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十九世紀著名畫家錢納利筆下的聖保祿學院大三巴牌坊是位於聖保祿山的上天主之母教堂前壁。與大炮臺及兩者之間的前聖保祿學院為一整體。而「三巴」這個名字是來自於「聖保祿」的葡萄牙文,而「大」是指最大的教堂,故「大三巴」是指「最大的教堂」。聖堂創建於一五八○年,在一五九五年和一六○一年先後兩次失火焚毀。教堂第三次修建由義大利籍耶穌會會士斯皮諾拉神父設計,並於一六○二年奠基,一六三五年建成,歷時三十五年,是當時遠東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一八三五年一月,教堂起火,最後剩下教堂的前壁。由於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故本地人便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的奠基石,上有奠基年份一六○二年一九九○年代初,政府曾對聖保祿教堂的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及修復工作,並發現了當時教堂背後的建築遺址及埋葬教士的墓地。及後在一九九六年,政府在該遺址建成了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展出不少澳門教會的珍貴文物;同時,也在大三巴牌坊的背部安裝了鐵架樓梯,以供遊人參觀,可是樓梯的鐵架插了在牌坊的結構之內,此舉引來一些文物專家的不滿。在回歸前的澳葡政府已欲將牌坊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但由於政治及技術因素而未能成功。二○○五年,中國政府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大三巴牌坊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大三巴牌坊高二十七公尺、闊二三.五公尺、石壁厚2.7公尺[9],建築屬於矯飾主義風格,且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層,左右共自第3層起可分9格。前壁右側有一石旗桿夾(左邊與之成對的一副已不存),下有68層階級,與教堂位置並不一

第一層:最上層為一個三角形山花,上有銅鴿象徵聖神,左右有日月星辰。頂部有一十字架。

第二層:正中為小耶穌,圍以釘死其之刑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組成,柱間以天使淺浮雕點綴,柱兩邊有弧形山牆。

第三層:中央為聖母升天,天使奏樂歡慶,周圍飾以牡丹和菊花,象徵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基督徒技師。此一層中央共有六枝混合式壁柱,兩側以方尖柱代替壁柱。各柱間均以淺浮雕裝飾,左邊是智慧之樹及一隻七翼龍,其上有一聖母,側有中文「聖母踏龍頭」字樣,而右邊對稱位置上則是生命之泉及一隻西式帆船,上有海星聖母。在柱組外邊是一頂呈弧狀之扶壁,右邊是一骷髏及中文字「念死者無為罪」;左邊則是一魔鬼浮雕,中文則是「鬼是誘人為惡」,此層最外側兩塊牆身是由兩條帶有圓頂之方尖柱,左面牆身再現鴿子,下有一開啟的門;而右面為被箭所穿之王冠,下方門閉鎖,意即信仰而非權勢才是天國之道。而牆側則設有中國舞獅造型的開大口之獅子;作滴水之用。

第四層:由十支科林斯柱式及三個窗口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裝飾,中間窗口側兩柱間以棕櫚樹裝飾,側窗洞兩邊柱間對稱設有壁龕,供奉4位銅製耶穌會聖人,這些銅像是澳門早年製炮工廠的出品。

第五層:牌坊最下層有三個入口並有十枝愛奧尼柱式支撐及裝飾牆面,正門兩側各三枝,而側門一邊各二枝;正門上寫有拉丁語「MATER DEI」(意思為天主之母)。側門門楣上有耶穌會會徽「IHS」的浮雕圖案。

由於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故政府會定期對牌坊進行檢查和修復。最近一次修復工作時,為確保遊客看到大三巴牌坊,當局仿傚歐洲的做法並設計了一幅大型帆布,懸掛於工程排柵的最底層,帆布上印有大三巴牌坊底層的真實圖案,方便遊客拍照。此外,由於澳門的氣候較為潮濕,隨風飄揚的植物種子很容易便會停留在牌坊的石壁縫隙中生長成雜草,雜草的根會對牌坊結構構城損害,有見及此,當局也會定期派人除去雜草以回復牌坊的原貌。

此外,大三巴牌坊作為旅遊熱點,很多不同的活動如澳門國際音樂節的露天音樂會、藝穗巡遊和澳門國際青年舞蹈節也會在這裡及鄰近的耶穌會紀念廣場舉行。而每逄哪吒誕,在大三巴牌坊的旁邊更會豎立一座傳統的中色牌坊,與大三巴牌坊本身構成一個強烈的中西對比。

大炮臺

大炮臺花園澳門的大炮臺(又名聖保祿炮臺、中央炮臺或大三巴炮臺),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臺,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為澳門之旅遊景點。

大炮臺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原為軍事用途。現大炮臺的中央為一九九八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而大炮臺城堡的頂層則為大炮臺花園。大三巴牌坊和大炮臺兩個景區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成為澳門獨特的澳門八景之一部分。

澳門大炮臺建於明神宗年間(西元一六一七年),原為耶穌會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護耶穌會在澳門的產業,後被澳葡政府轉為軍事防禦設施的大炮臺城堡。大炮臺的建築歷時十年,一六二六年才完成。大炮臺與媽閣炮臺和東望洋炮臺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從一六二三年至一七四○年間,曾為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官邸。

此軍事禁區在一九六六年解禁,向公眾開放為旅遊景區。大炮臺曾改建為澳門氣象局,後澳門氣象局於一九九六年遷至氹仔。大炮臺曾分別於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三年及一九九六年進行修葺工程。一九九八年,大炮臺的中央建成澳門博物館。

大炮臺為昔日軍事防線之核心,建基石為三.七米厚的花崗石。大炮臺城牆由石摻雜貝殼粉而成,闊九米、高九.一五米,向上修窄至二.七米厚。大炮臺佔地約一萬平方公尺,形狀呈不規則四邊,邊長約為一百米。大炮臺城堡位於澳門半島最高的山上,頂層的中央曾有一座三層高的塔樓,現已不存在。現頂層為花園,可俯瞰澳門三百六十度的景緻。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