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深圳 »

深圳觀瀾松本廈陳氏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01日

深圳觀瀾松本廈陳氏

貴湖塘陳氏是觀瀾松本廈陳氏的分支,乃當地陳振能家族的後裔。振能公,觀瀾松本廈陳氏開基祖,原名陳王甯,生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廣東五華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攜同家眷、同族,一行13人,遷居新安觀瀾松本廈。其子孫開枝繁衍,後裔分佈于深港各地及海外。陳振能家族歷代人才輩出,為觀瀾客家之望族。觀瀾著名的振能學校為陳氏家族所創建,對地方教育事業頗有貢獻。每年農曆九月二十日的“振能誕”乃當地一大盛事。振能公系陳氏家族歷代字輩表有詩雲:“振俊文華國,高登發桂香。錦添嘉美奐,時泰運初長。後世知前聖,南朝建大芳。開懷垂統業,萬代樂安康。”貴湖塘的開基祖是觀瀾陳振能家族的第四代,即振能公之曾孫,人稱壽華公。其幼子國倫公曾中過武秀才,善舞麒麟。據民國十四年松本廈陳氏修編的《陳氏族譜》記載,振能公到觀瀾時(1751年)已58歲,其長子已28歲,其餘二子均成年,都未成家。假使第二代都是在觀瀾成家的,那麼第四代大約是在乾隆年間後二十年出生的。按先成家後分家的傳統,第四代的陳壽華大概是在嘉慶年間遷居貴湖塘的⑥。以此推算,陳國倫的出生時間大概在嘉慶年間,成年大約在嘉慶與道光之間。陳氏族譜還記載了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第五代陳國賓中武舉人,清同治庚午年(1870年),第六代陳覲高中武舉人,此外還有歷代十三人中武秀才⑦。陳國倫與陳國賓是同輩人,代際卻相差了一代。考慮到民間多有“九歲太公”、“八歲爺”的例子,也存在這種可能性。至今貴湖塘陳氏已發展至第十三代⑧,許多族人已經遷居深港各地及海外。目前仍生活在本地的陳氏族人大約有 187人(戶籍人口)。他們在老圍周邊建了新式樓房居住。貴湖塘老圍目前主要是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居住。2005年 2月,貴湖塘老圍被當地政府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過,老圍保護的情況並不理想,部分房屋已經坍塌,許多牆體風化嚴重,屋漏現象也很常見。此外,租住的外來人員不少是以收廢舊破爛為業,收回來的東西就堆放在村中的房屋和空地,垃圾廢物隨處可見,衛生情況堪憂,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振能公興學記

寶安區觀瀾街道東北約一公里處,蒼翠秀麗的背夫山邊,坐落著一個遠近聞名的華僑村松本廈。西元1751年,陳氏振能始祖一家五口,在這片丹霞黃土上墾荒拓植,繁衍生息,歷經 200多年的族群融合,孕育出枝繁葉茂、人數近萬的龐大宗族體系(其中仍在村中居住的族親僅有1000餘人,絕大多數僑居海外、定居香港和外出工作謀生)。村子中央,有一座畫棟雕樑、翹簷飛角的始祖宗祠“振於無境,能而有為”的楹聯熠熠生輝。振能宗祠,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記錄著振能族開基立業的創業史,崇文重教的發展史和耕讀傳家的輝煌史。

開基立業

“松本廈開基邕祖振能公,原名陳王甯,生於清康熙三十三年(西元1694年)甲戌歲九月二十日辰時,終於乾隆二十七年(西元1762年)壬歲十二月初一日巳時。享年六十九歲。……振能公自幼聰敏過人,少年好學。到39歲時,前往江西從名師學習堪輿,精通陰陽之術,善察未來之情,被後世稱為明師。”引自《松本廈陳氏族譜》。振能公,祖先源自河南,是從當時人口稠密、文化經濟比較發達的河南遷徙到人煙稀少、經濟落後、偏遠荒蠻的南方。西元1125年,滿公(陳氏一世胡公滿,振能公為其第一百世孫)的第七十八世孫陳魁因避金亂,攜家眷97人從穎川(今河南省淮陽市)遷往福建汀州寧化石壁村居住。西元1449年,滿公的第九十世孫陳景旺(後稱長樂始祖),從福建上杭南山遷居廣東長樂(今五華縣)橫陂約大亨洞開基立業,長樂二世祖貴山公,遷居珠羅幛下。振能公之祖父彩若公,與其胞兄海若、兆若,又遷到小都柵徑裏(振能公故鄉)居住。源于中原名門貴族,深受“禮儀傳家”、“詩書傳家”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父親第英公銘記“耕讀傳家”的宗旨,十分重視對振能五兄弟(振能為長子)的教育。無奈家境貧寒,無力供孩兒讀書,只能在茶餘飯後、農閒雨時,第英公言傳身教,自己教授孩子們。振能公自幼聰穎好學,學業在五兄弟之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爛熟於心。儒家、道家思想在振能幼小的心中就深深地紮下了根,尤其是父輩們的淵博學識和不安於現狀的進取精神,使他刻骨銘心。他立下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祖宗言”,曾撰聯“崇文重教昌盛發達,耕讀儒家世代流傳”以自勉。然因窮困潦倒,走不出大山,難以實現鴻鵠之志,振能公只能寄望於下一代,從其為三個兒子分別取名“俊儒”、“俊仕”、“俊科”,便可見振能公希望後輩們胸懷大志、勤耕苦讀,入仕登科、光宗耀祖的堅定信念。貧窮困繞著振能公一家,作為長子,作為父親,振能公深感肩上的擔子沉重,為改變困境,同時造福鄉鄰,他決定學點技藝。振能公遂于39歲時,離開故土,隻身前往江西定南鳳崗村,拜風水堪輿家賴布衣學習堪輿。振能公勤勉好學,加之扎實的《易經》基礎和豐富的地理知識,先生很是賞識,視其為得意門生,毫無保留地把堪輿傳授與他。學成歸來,振能公以其高超的技藝,察相占卜,消災除害,成為遠近聞名的“風水先生”。

“無山不住客,無客不住山”,客家人與山結下了不解之緣。迫于生計,振能公之祖父彩若公遷居在五華小都柵徑裏。柵徑裏其實是一條很小的山坑,後來惟有振能公幾兄弟和幾家近親在此耕作。這裏山陡地瘠、交通閉塞,縱然振能公及其子有一身超群的技藝和力氣,也是生計維艱,終究擺脫不了貧窮落後的窘況。長子俊儒(生於西元1723年,即清雍正癸卯歲)已到28歲,俊仕、俊科亦長大成年,均無力成家立室。山是客家人的命脈,山也給客家人帶來了封閉和貧窮,振能公深感柵徑裏再無發展餘地。窮則思變,客家人身上特有的敢於開拓的品性,又激發了振能公勇於開創新天地以改變命運的鬥志和熱情。“情願在外討飯吃,不願在家掌爐灶”,振能公不顧年事已高(58歲),於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毅然攜帶家眷(妻曾氏,子俊儒、俊仕、俊科,胞弟振琮,工人葉滿叔),與堂兄弟振芹、振玖、振威,堂侄俊揚、俊亮,堂侄孫文秀等結伴,離開長樂,前往惠陽、東莞、寶安等地尋覓較為理想的安居之地。他們一行出長樂,過紫金,經惠州,抵達東莞塘頭廈、龍崗柔佛巴魯堡等地,做了短暫的逗留,繼之入寶安,越深圳,振能公一家走到九龍半島的坪洋,暫作安頓。後又覺得坪洋作為定居地不夠理想,又折返寶安,抵達當時稱為“七都洞”的地方。“七都洞”背倚鬱鬱蔥蔥的青山(現稱背夫山),一條蜿蜒、清澈的小河向西折向中心緩緩從村前流過,振能公一眼就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隨即放下行裝,選擇在青松蒼翠的背夫山邊,搭起茅寮,築舍而居,將茅舍稱為“松園廈”(後演變為“松本廈”)。若干年之後,“松本廈”自然而然地取代了“七都洞”的舊名稱。

寶安縣的土地資源具有“六分山丘,三分田地,一分灘塗和水域”的特點,松本廈當時處寶安縣貧困地區,以農耕為主,山多田少。振能公在松本廈定居以前,這裏早有黃、葉、廖、魏、邱等姓人氏居住,交通較好且易開墾的土地已為他姓分割殆盡,剩餘皆是古木參天、虎狼出沒的荒山僻地,甚至到了十九世紀初,振能公的四代孫天華公,在嬰孩時被老虎叼到太興山邊的榕樹下,足見當時是何等的荒涼。振能公來松本廈已是58歲,仍然帶領眷屬一邊上山採挖雜糧,下河捉魚摸蝦,以解決充饑問題;一邊墾植荒蠻野地,廣種五穀雜糧,以發展農業生產。山高路陡,疲憊難耐;烈日暴曬,饑渴難挨。然任何困難險阻都動搖不了振能公及家人披荊斬棘、興家立業的堅定信心。經一年努力,溫飽已得到初步解決,儒、仕、科相繼成婚。生活再窮苦,耕種再辛勞,振能公絲毫沒有懈怠對後輩們的教育。“茅寮出狀元”,在振能公看來,要想改變困境,唯有晴耕雨讀,金榜題名,走仕途之路,躋身官宦行列,才有出頭之日,才能光宗耀祖。於是,他抓緊了對第三代世孫文公等孫輩的教育和培養,撰聯“興門第先興學第,振書聲後振家聲”以勉勵他們發憤苦讀,獲取功名,還在屋前樹石旗杆,以褒獎中舉登科的後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月月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蟾蜍羅,背駝駝;不讀書,無老婆”……田舍間、山坡上,依稀飄出的童謠傳達了幼時的文山公等兄弟及其父輩、祖輩夢寐以求的美好圖景。每天公雞初鳴,振能公則按時喚孫子們讀詩背經,嚴寒酷暑,從未有誤。隨著文山公等兄弟學問日漸長進,加之田耕勞作繁忙,振能公及儒、仕、科三子均感無力亦無暇教授他們,為光耀門楣,振能公遂與三個兒子商議,決定“就是賣田賣屋,出門討飯也要讓孩子們讀書”,於是便集中全家族的力量在自家設私塾,節衣縮食購置經、史、子、集圖書,想方設法籌錢聘請當地名師來家教授孫輩們。據傳,有一次快到大年,振能公用車推了一隻肥豬去集市賣,準備用賣豬的錢為全家老小添置新衣。他剛賣完豬,忽聞有人高喊:“賣書!賣書!”原來是一官宦人家裝了一車書在出售,振能公如獲至寶,便將賣了一隻大肥豬的錢買回了一車書。此事足見振能公為了後輩成龍,讀書仕進而不惜付出一切。於是,在全家族的齊心努力下,從振能族的第三代起,就開辦了家族私塾,以教子弟。從此,振族家人在私塾裏舞文弄墨,吟詩作對;朗朗書聲,不絕於耳。保存完好的“永修齋”(1914年修建,專用於開辦私塾的碉樓)仍以其獨特的英姿,傲立于古樸村居之間,似乎在不停地向後人訴說過去那段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振興史。

文風蔚起振能公及後輩們,銘記先賢尚學之家訓,秉承崇文重教之傳統,耕讀蔚然成風,從第四代起便英才輩出、遍跡五洋。孫金華公(振能族第 4代孫),成為該族的第一位秀才,在民國以前,全族共計有庠生11名,監生34名,貢生 5名,舉人 1名,領有誥封品級和出任文武官職的17人。據統計,振能學子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在1949年以前的有近70人,在1950年以後的有近千人,其中有 1名留法碩士, 5名獲博士學位,15名獲碩士學位;有一連三代全是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之家”;約有30人被授予專家、教授、高級職稱、知名畫家(如創作巨型宣傳畫《小平在深圳》的著名畫家陳炳林);有10餘人擔任過各地僑領;10餘人參政擔任過縣團以上官職(如曾連任兩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的陳仁)。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後輩們不斷光大耕讀傳家的振能家風,辦學熱情日益高漲,全體村民、廣大僑胞群策群力,踴躍捐款,振能小學已發展為環境幽美、設施先進、品質一流的現代化學校。如今的振能小學,正乘著課程改革的春風,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在思想領域、教學理念、課堂形式上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大變革,辦學理念、辦學條件、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教育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發展,步入了全面實施教育的快速發展之路,實現了由農村教育到現代教育的歷史性跨越,在觀瀾街道小學中率先邁進了廣東省一級學校的行列。“振改革文風培桃李新秀,能開放思想育科學奇才”,新一代振能人將更加奮發有為、追求卓越,繼續秉承、弘揚“振於無境、能而有為”的振能精神,站在國際化人才競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不移地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創建特色化精品學校,譜寫素質教育的新篇章!青山鎖不住綺麗,年輪遮不住光輝!為緬懷先祖功德,銘記先祖遺風,振族後人在振能公的祖居建起祠堂。兩百餘載已逝,“振能公祠堂”依舊金碧輝煌,終年香火不斷。每年農曆九月二十日(振祖誕生紀念日),在此舉行盛大的慶祝紀念活動,形成了松本廈特有的、傳統的、全族的節日!光陰荏苒,轉瞬 200多年已過;世事滄桑,萬千人事不斷變革,但永遠不變的是“振能魂”、“窮則思變、勇於開拓”的振能品格,“振於無境、能而有為”的振能精神,“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振能傳統!開基鴻業,萬世永存;巍巍祖德,流芳百世;耕讀傳家,世代秉承。偉哉,振能始祖!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