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深圳 »

深圳姓氏源流

作者:佚名  來源:深圳特區報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深圳姓氏源流

今天的深圳以年輕的“移民城”著稱于世,其實,深圳作為“移民城”,有著它悠久的歷史淵源。

秦、漢、晉、唐、兩宋、元明清……幾千年的過往歲月裏,這片土地上持續不斷上演著生的移民史劇——如果算上今天作為新移民的我們,大致可以看到六次移民大潮,每一次移民潮,都對深圳地區的社會現狀、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帶來了生命、活力和無窮的希望及可能。

本期“發現週刊”,在深圳市博物館楊耀林、張一兵和容達賢等專家的幫助下,試著勾畫從古至今的深圳移民的地圖獻給讀者。

 

秦移民:士兵、“賈人”、女子

遠古以來,繁衍生息在古深圳這片土地上的,是古“百越”族人中的古南越族。

秦將王翦平定五嶺以北後,有五十萬人駐紮在五嶺一線,專門對付來自南越族的威脅。後,尉屠睢率五十萬大軍進軍嶺南,全軍覆沒。殘兵敗將成為最早一批大規模留在嶺南的北方人。

公元前二一四年,秦平定嶺南,設置嶺南三郡,從中原遷五十萬“賤民”,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賈人”(生意人),兩千年來,廣東珠三角地區一直是我國商業貿易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可以說,與這些“賈人”關係密切。

次年,秦始皇又流放了一批人到嶺南,多為徇私舞弊、製造冤假錯案的執法官吏。

秦末南海郡尉趙佗(一說是任囂),又以“為嶺南的北方士兵補衣服”為由,向中央王朝索要“三萬名沒有丈夫的女人”,秦王朝批准了,只是人數減為一萬五千人。這些移民散佈在兩廣境內的各個地區。

秦代五批移民總數在五十萬人以上,在當時嶺南人口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他們帶來了古華夏族的血統、語言、文字、科學技術等,其影響也輻射到了古深圳地區。

 

漢移民:廣府文化與言語定型

漢武帝平定嶺南,是漢族與古越族人民的又一次大融合。

當時百越的呂嘉擁兵自重,反叛朝廷。漢武帝以二十萬大軍征討。取勝後把南越國領土分成九個郡,深圳地區屬南海郡。得勝的大軍絕大多數駐留嶺南。

西漢政治失敗者被強迫遷出京畿,有人遷往嶺南,形成了第二批移民。第三批是在西漢末年,王莽亂國,士民為避亂而來。第四批,在東漢初年,許多中原官兵奉命留守嶺南,後“落籍”於此。第五批在東漢末年……

漢朝近四百年間,中原人因各種原因,以各種方式向嶺南遷徙,幾乎從未間斷,帶來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為南海等郡的早期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可以說是廣府文化和廣府語言的定型時期。

 

晉移民:推動寶安縣設立

西晉末年,戰亂和饑荒接踵,黎民百姓攜家南逃,稱為“流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逃到珠江流域。東晉又發生了“五胡亂華”,大量的中原士族舉家南遷,逃難到長江流域後,再逃到江西、福建,進入廣東。

深圳地區有些家族的族譜,記載他們的祖先是晉代和南朝時為躲避中原戰亂而南遷——如深圳布吉、白芒、坪山、觀瀾等鎮的張氏,坪山、大鵬、羅田等地的賴氏等家族。

楊耀林先生對記者說,雖未發現中原“流人”六朝時直接遷入深圳地區的記錄,但這種大遷徙,客觀上為深圳地區的社會生活、文化帶來了新的變化,西元三三一年(東晉鹹和六年),寶安縣和東官郡(地點就在今南頭城一帶)的設置,就是這次移民大潮的直接結果,儒家傳統文化也在這裏逐漸生根。

深圳地區的考古發現也證實,至少從東晉中葉開始,北方移民文化再次與深圳地區的土著文化交匯融合。

 

宋移民:各大家族遷入深圳

公元一一二六年北宋滅亡,中原豪門大戶和平民百姓渡江南下,但渡過長江後,大都止於粵北一線,只有少數直接抵達南部沿海地區。

南宋末年,大批抗元部隊先後潰敗,餘眾大都逃到沿海地區避難或者謀生,形成了對嶺南、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又一次移民高潮。

容達賢先生認為,宋代大規模移民的遷徙路線,分為海、陸兩條:海路從江浙沿海乘船,經福建進入粵東和珠江流域;陸路多從唐張九齡主持開鑿的大庾嶺新道進入嶺南。明萬曆初年,深圳地區據估算有四萬人口,其中不乏宋元以後的遷入者。

兩宋時期向嶺南地區的移民規模大大超過兩晉時期,嶺南土著漢化程度大為提高。在此前後,直接由各地遷入深圳地區的家族有:

沙井鎮陳氏,北宋時從江西廬陵遷入;福田黃氏,南宋初從廣東東莞遷入;沙井鎮衙邊村陳氏,南宋從福建莆田遷入;松崗鎮文氏,宋末從江西永江遷入;谷豐鎮侯氏,宋末從廣東番禺遷入;

松崗鎮燕川村、荷坳村陳氏,宋末從江西廬陵遷入;

公明鎮水貝陳氏,宋末從福建莆田遷入;公明鎮李松鎮梁氏,宋末從東莞遷入;公明鎮玉律村莫氏,宋末從東莞遷入;沙井鎮新橋村曾氏,宋末從福建晉江遷入;西鄉鎮溫氏,宋末從河南洛陽遷入;西鄉及南頭劉氏,宋代從東莞遷入;羅湖洪氏,宋末從廣東梅州遷入。

……其中的一些家族還發展擴大到東莞、香港等鄰近地區。

此外,還有些族姓,由於宋代的社會動亂遷出祖居地,再輾轉遷徙到深圳地區來:

南山后海村、梅林村、西麗鎮珠光庵前村、龍華鎮大船坑村的鄭氏,宋末先遷福建上杭;

龍崗布吉鎮、坪山鎮馬西村、寶安觀瀾鎮君子布村、南山白芒村的張氏,宋末先遷福建寧化縣石壁鄉;

龍崗坪山鎮三家村彭氏,北宋末避金人之亂,先遷廣東東莞;

龍崗坪山鎮曾氏,宋末先遷廣東長樂縣;

龍崗坪山鎮、坑梓鎮、大鵬鎮、寶安西鄉鎮、伶仃島等地黃氏,宋末先遷廣東梅州;

龍崗坪地鎮石灰圍、洞高橋、橫崗鎮、寶安松崗鎮江邊村等地肖氏,宋末先遷廣東梅州;

龍崗坪山鎮赤凹巫氏,宋末先遷廣東興寧縣。兩宋時期零星遷入的家族數量也不少:

福田上步鄭氏,宋神宗年間遷居寶安(福田上步一帶),後來成為深圳地區的大家族。

寶安沙井鎮陳氏,南宋中葉遷入。

南山白石村、福田梅林村鄧氏,北宋末遷入東莞錦田(今香港新界),子孫移居東莞、新安。

以上這些有記錄的宋代移民,僅僅是當時實際移民中極小的部分。

張一兵博士說,由於在廣東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區,深圳地區的人口密度一直較小(一九八○年只有二十二萬人),而現存家族凡是有家譜的,幾乎全部是歷代移民……

 

清移民:客家人大量遷入

清初,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反清複明勢力,兩次遷海,將新安境內居民遷移他鄉。新安縣被併入東莞縣,康熙七年,新安縣人口僅剩二千餘人。原廣東巡撫王來任力陳遷界之害,次年,朝廷下令複界,新安縣得以恢復。

複界後的前三年,僅遷回原住民三千餘人,官府於是實行優惠的招墾政策,吸引了大批客家人遷入歸善縣和新安縣。

這些新的家族遷入包括:

彭氏,現居龍崗坪山三家村,江西廬陵→廣東興寧→潮州→東莞→坪山;

劉氏,現居龍崗坪山三家村中心圍,福建寧化→廣東興寧→歸善(東莞)→坪山;

江氏,現居龍崗坪山赤凹三河村,福建寧化→廣東豐順→長樂→坪山;

陳氏,現居羅湖羅芳村,福建寧化→廣東潮州→惠州→新安;

陳氏,現居龍崗坪山江邊村,福建寧化→廣東南雄→潮州→新安縣小梅沙等地;

黃氏,現居龍崗坪山果園背、江邊、坑梓等地,福建寧化→廣東嘉應州→惠州坳頭→坪山;

曾氏,現居龍崗坪山山隴背、三洋湖等村,福建寧化→廣東長樂→興甯→惠陽→坪山;

羅氏,現居龍崗坪山石樓圍,由外省(不詳)→廣東興甯→惠州白花鎮→坪山;邱氏,現居龍崗坪山金龜等處,來源不詳;

何氏,現居龍崗坪山大塘圍、界腳、草博等處,福建寧化→廣東興寧→坪山;

李氏,現居龍崗坪山墩子等處,福建寧化→廣東興甯→五華→淡水→惠陽→坪山。

這些家族都是來自梅縣地區的客家人。

新安縣戶籍中,“客家人”與講廣州話的原住民明確區分開來的,原住民是“土籍”,講客家話的是“客籍”。“客家很多經由惠州、淡水,而到沙魚湧、鹽田、大梅沙、西鄉、南頭、梅林(均在今深圳市內)……等地從事墾辟的。”

雍正年間更優惠的政策,吸引了農民大批湧入新安縣墾荒,甚至從較遠的潮州、嘉應州、江西、福建等地舉家遷來,形成深圳古代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

 

新移民:今天的年輕人

改革開放以後,深圳被確立為經濟特區。來自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每一個省、市、自治區的“新移民”,在這座城市四方雜處。

移民帶來的是不僅是人口的增加,還有文化面貌的改變,深圳現在真正的廣府人和客家人,只占到人口的5%,只有一些圍村周圍才有他們的聚居地,客家話、廣府話,也被普通話所代替,一些方言島正在消失。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