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陳姓淵源與臺灣開發
福建陳姓自晉代以來從中原大量入閩,至宋代已成為福建第一大姓,人數以福建東南沿海為最多。明清時期閩南人民大量遷徙臺灣,陳姓也有很多人前往臺灣開基定居,使陳姓成為臺灣第一大姓.可以說臺灣陳姓主要源自福建,閩台陳姓對臺灣的開發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福建陳姓在向臺灣移民的過程中,受到了當時朝廷移民政策和開發臺灣政策的影響,呈現出了不均衡的狀態,因此陳姓移民臺灣的歷史,反映了當時的移民政策和開發臺灣的進程。根據調查,福建陳姓移民臺灣情況如下:
一、清治以前
明萬曆末年,福建漳州人陳雅遷居臺灣澎湖白沙鄉,開基岐頭,後代稱岐頭陳氏。
萬曆末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振遙由金門水頭到澎湖沙港開基,後代發展到蒔裏等地,稱沙港或蒔裏陳氏。
天啟年間,福建陳弘標到澎湖湖西鄉開基,後代發展到龍門等地,稱湖西或龍門陳氏。由於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因此遷台移民數量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澎湖列島。南明時期鄭成功在東南沿海抗清,於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率軍收復臺灣,許多閩南陳姓隨軍前往,形成第一次陳姓入台的高潮。這時期,明鄭政權開發的重點主要在台南地區。
南明永曆十五年,福建漳州海澄人陳澤隨鄭成功來台,居台南。
永曆十五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一貴隨鄭成功來台,居台南中洲莊,稱中洲陳氏。
永曆十五年,福建漳州海澄人陳仕來台,居澎湖鎮海,即今白沙鄉,稱鎮海陳氏。
永曆十五年,福建漳州龍溪人陳錦來台,人墾台南安定鄉。
永歷年間,福建人陳立勳來台,入墾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一帶。
永歷年間,福建人陳亨來台,人墾臺灣嘉義縣太保鄉。
永歷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克恭來台,人墾台南縣學甲鎮,後遷居澎湖縣湖西鄉。
永曆十八年,原留守福建沿海的鄭經率軍入台,後在閩台之間抗清,福建沿海陳姓也陸續隨之移居臺灣,開發區域逐步向台中發展。
永曆十八年,福建漳州龍溪人陳子政來台,人墾臺灣嘉義縣六腳莊。
永曆十八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永華隨鄭經人台治理臺灣,後代居高雄縣梓官鄉。
永曆十九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元、陳水池來台,作為鄭氏部屬同墾林內莊(嘉義縣六腳鄉)。
永曆二十七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水源來台,作為鄭氏部屬墾茄苳腳莊(嘉義縣太保鄉)。
永曆二十七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士政、陳德卿來台,同墾竹仔腳莊及六腳佃莊(嘉義縣六腳鄉)。
永曆二十八年,福建漳州漳浦人陳天楫來台,墾後崩山莊(嘉義縣六腳鄉)。
永曆三十二年,福建漳州海澄人陳台靈來台,墾高雄縣路竹鄉一帶,後代稱蔡文陳姓。
永曆三十三年,福建泉州南安人陳巨郎來台,作為鄭氏部屬墾蒜頭莊(嘉義縣六腳鄉)。永曆三十五年,福建泉州南安人陳意境、陳能意來台,作為鄭氏部屬同墾灣內莊(嘉義縣六腳鄉)。
永曆三十七年,福建漳州龍溪人陳升來台,人墾臺灣嘉義縣六腳莊。
二、清治前期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統一臺灣,為了避免臺灣以後再成為反清基地,清朝把大批明鄭時期移民從臺灣迂回大陸,致使臺灣漢族人口從12萬銳減到 6萬多,並限制大陸移民前往臺灣.由於福建沿海田園在戰後的重建需要勞力,因此在此後的一段時間內,福建遷台移民的人數很少。
康熙二十九年,福建漳州龍溪人陳石龍遷居臺灣,開墾打貓東頂堡嵌頭厝莊、嵌腳莊(今雲林縣古坑鄉),康熙四十七年時,移墾梅子坑莊(今嘉義縣梅山鄉)。
康熙三十一年,福建人陳文遷居今臺北淡水,後又遷歧萊(今台東縣)。
康熙中葉,福建人陳瑞炳來台,開墾港東上裏(今屏東縣湘州鎮)。
康熙中葉,福建泉州同安人陳登昌來台,開墾今台南縣善化鎮一帶。
康熙四十年,福建泉州人陳維參來台,開墾大竹裏苓雅察莊(今高雄市苓雅區)。
自漢族人口大量回遷後,臺灣生產停滯,部分田園荒蕪。但經過20多年修養生息,福建沿海人口大增,人多田少的矛盾又現,因此一些人不顧清朝禁令,偷渡臺灣謀生,又一次進入移民高潮,但這些人大多數是單身男性,雖然有利於臺灣開發,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
康熙四十八年,福建泉州晉江人陳賴章來台,開墾大加蚋堡(今臺北市)。
康熙五十年,福建泉州南安人陳楨郎來台,開墾今台南縣佳裏鎮一帶。
康熙五十三年,福建人陳營德來台,與吳治豐共築雲林縣十三圳。
康熙末年,福建漳州漳浦人陳增耀來台,人墾今桃園縣中壢市一帶。
康熙末年,福建漳州詔安人陳蔡獻來台,人墾今台中縣神岡鄉一帶。
康熙末年,福建漳州詔安人陳鞍、陳元利來台,人墾今台中縣龍井鄉一帶。
康熙末年,福建漳州龍溪人陳燦、陳迎兄弟,合墾今台南縣永康市烏鬼橋。
康熙年間,福建漳州龍溪人陳有芳來台,居白鬚公潭堡牛挑灣莊,累世業儒。
康熙年間,福建泉州人陳朝合來台,遷居白沙墩堡(今雲林縣元長鄉)。
康熙、雍正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倪來台,人墾今高雄縣路竹鄉一帶。
雍正初年,福建人陳元吉來台,人墾赤山裏牛潮埔莊、崎仔腳莊(今高雄縣烏松鄉)。
雍正初年,福建人陳有慶來台,人墾今苗栗縣通霄鎮一帶。
雍正二年,福建泉州惠安人陳朝合來台,人墾今台中縣大安鄉。
雍正四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金生來台,入墾樸仔腳街(今嘉義縣樸子街)。
雍正四年,福建人陳世輸來台,入墾深耕堡沙山莊(今彰化縣芳苑鄉)。雍正四年,福建人陳東和來台,人墾今屏東縣枋寮鄉北勢寮。
雍正八年,福建泉州南安人陳安來台,入墾田尾莊(今嘉義縣太保鄉)。
雍正八年,福建泉州南安人陳仲固來台,入墾今臺北縣樹林鎮一帶。
雍正八年,福建泉州南安人陳仲月、陳仲將、陳仲特、陳仲麟,兄弟四人來台,人墾今桃園縣蘆竹鄉一帶。
這些父母妻子在大陸內地的移民往往于歲終賣谷時返回內地,置產贍家,春初又複到台,歲以為常。這種春季往耕,秋成回籍的候鳥式的遷徙流動,不利於臺灣的建設和經濟發展,因而成為臺灣社會動盪不安的一種潛在因素。
經過一些官員的多次請求,清廷終於在雍正十年(1732年)規定平日安分循良而又情願攜眷來台入籍的有田產生業者,可由地方官查實給照,並准其回原籍搬移家眷入台。這是清政府第一次開放大陸移民搬眷來台,共實行了8年多.在這8年期間內,不少符合條件者將家眷從大陸內地搬移來台,使得臺灣地區的人口結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並對臺灣移民社會安定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台中、臺北地區陸續全面開發。
雍正十一年,福建人陳星吉來台,人墾大樟榔西堡雙涵莊(今嘉義縣太保鄉)。
雍正十一年,福建人陳周文與秦廷鑒、姚德心、廖朝孔、江又金等,受張振萬墾號之邀,組成“六館業戶”,鳩資築成葫蘆墩圳,灌溉今台中縣豐原市田地。
雍正十三年,福建泉州安溪人陳某來台,人墾今高雄縣橋頭鄉。
雍正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准、陳有德來台,人墾今台南縣將軍鄉。
雍正年間,福建泉州安溪人陳贊、陳邵、陳候來台,人墾今彰化縣和美鎮一帶。
雍正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炳輝來台,人墾今台南縣佳裏鎮一帶。
雍正年間,福建泉州安溪人陳星輝來台,遷居澎湖講美(今澎湖縣白沙鎮)。
雍正年間,福建泉州安溪入陳奕嶽來台,入墾今屏東縣鹽埔鄉一帶。
雍正年間,福建漳州龍溪人陳猛來台,人墾今台南縣佳裏鎮一帶。
雍正年間,福建人陳某與許姓合墾打貓北堡游厝莊(今嘉義縣溪口鄉),又合墾大埤莊、蘆竹巷莊(今雲林縣大埤莊)。
雍、乾年間,福建泉州晉江人陳球與兄弟二人一起來台,居住今台南縣學甲鎮一帶。
乾隆元年,福建人陳某來台,與黃、吳二姓開墾三姓寮莊(今嘉義縣六腳鄉)。
乾隆初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文菊來台,入墾大加蚋堡大龍峒一帶(今臺北市大同區)。
乾隆初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耀來台,入墾今桃園縣蘆竹鄉一帶。
乾隆初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仲惠來台,入墾今臺北景美區一帶。
乾隆初期,福建泉州安溪人陳文榮、陳文晃等5人來台,先後人墾今臺北縣一帶。
乾隆初期,福建泉州安溪人陳保、陳奪來台,入墾今彰化縣和美鎮一帶。
乾隆初期,福建泉州南安人陳玉起來台,人墾今彰化縣埔鹽鄉一帶。
乾隆初期,福建泉州南安人陳怡報來台,入墾今桃園縣大園鄉一帶。
乾隆初期,福建漳州漳浦人陳穆來台,入墾今彰化縣二水鄉一帶。
乾隆初期,福建漳州詔安人陳德賀來台,入墾今彰化縣田中鎮一帶。
乾隆初期,福建漳州平和人陳黨來台,入墾今臺北縣三峽鎮一帶。
乾隆二年,福建泉州晉江人陳仁願來台,入墾今新竹縣香山一帶。
乾隆五年(1740年),在閩浙總督郝玉麟奏請停止搬眷之後,內地親屬赴台團聚的合法途徑又被堵塞,無奈之下不得不重走偷渡老路。此後禁與解禁一直在清政府內部爭議不休,其間兩次嚴禁、兩次馳禁,但福建陳姓迫于生存壓力,還是通過各種管道遷台謀生。
乾隆六年,福建人陳某來台,與楊、蔡、吳、張、馬、廖等姓合建今苗粟縣苑裏鎮。
乾隆二十年,福建漳州南靖人陳天春來台,到今桃園縣觀音鄉開業。
乾隆二十年,福建人陳某來台,與駱、王、錢三姓合墾苗栗二堡新埔海岸(今苗栗縣通霄鎮附近)。
乾隆二十九年,福建人陳大俊來台,與張克讓墾羅漢門荒埔(今高雄縣內門鄉、旗山鎮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晉江人陳光建來台,人墾港東中裏巷仔內莊(今屏東鎮南州鄉)。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高來台,入墾今台南縣鹽水鎮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炎來台,入墾今台中縣神岡鄉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佛助、陳必娛來台,入墾今臺北市士林區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起府、陳鏈熊、陳鏈禹來台,合墾今臺北縣五股鄉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某來台,入墾今臺北縣北投區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安溪人陳士定來台,入墾今削[新店市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安溪人陳百廟、陳炳聰、陳簿來台,人墾今臺北縣樹林鎮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安溪人陳啟都來台,人墾今臺北縣鶯歌鎮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安溪人陳鴻秀、陳鴻粟來台,與同伴入墾今臺北、桃園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晉江人陳琛來台,遷居今台南市打石街。
乾隆中期,福建泉州晉江人陳越來台,入墾今臺北縣中和市、樹林鎮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漳州詔安人陳志城來台,遷居今台南市,又遷苗栗縣苑裏鎮。
乾隆中期,福建漳州漳浦人陳孝帶領 4個兒子來台,入墾今台中縣大肚鄉一帶。
乾隆中期,福建人陳渥千、陳乾智來台,與高貽椒、蘇興存、林家修、楊元林、翁士軒、王賢宗、顏衷、許標重、許標勝、劉世棠等十五股墾興福莊(今臺北市景美區興福裏、興德里)。
乾隆三十一年,福建人陳石生來台,入墾今新竹縣,築今新竹縣枋察陂。
乾隆三十七年,福建人陳訓來台,入耕二松莊(今台中縣後裏鄉)。
乾隆三十九年,福建人陳某來台,入墾今雲林縣東勢鄉一帶。
乾隆四十年,福建人陳玉代來台,入墾楓港莊(今屏東縣枋山鄉)。
乾隆四十年,福建泉州安溪人陳某來台,與楊、林二氏至蜈蜞潭莊(今台南縣永康鄉永康裏)墾荒,育有三子,分為三房,長房與次房留于此莊,稱為永康中陳,為陳氏之中支第三房則移居于竹林前。
乾隆四十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某來台,開墾台南縣永康鄉永康裏。
乾隆四十一年,福建人陳某來台,與范、詹、林、洪等十一姓置新竹員山子番子湖家地(今新竹縣香山鄉一帶)。
乾隆四十四年,福建人陳鶴來台,開墾軍功寮莊一帶(今台中市北屯區)。
乾隆四十五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文瀾來台,墾臺北大龍峒一帶(今臺北市大同區)。
乾隆五十年,福建泉州晉江人陳長順來台,人墾今新竹縣關西鎮大平地、沙坑、鹿寮坑、燥坑一帶。
乾隆五十三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遜言、陳遜朗、陳遜陶三兄弟來台,一同至今臺北市大同區定居,共開一店號為“陳悅記”。
三、清治後期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林爽文起義被平定之後,時任欽差協辦大學土、陝甘總督辦理將軍事務的福康安認為大陸移民攜眷來台共用天倫之樂,“亦屬人情之常,若一概嚴行禁絕,轉易啟私渡情弊”,因而,他建議對攜眷渡台一事,“毋庸禁止,嗣後安分良民,情願攜眷來臺灣者,由地方官查實給照,准其渡海;一面移咨臺灣地方官,將眷口編人民籍”。①後經大學士、九卿議複,於乾隆五十五年由乾隆皇帝諭准施行,困擾臺灣移民多年的攜眷渡台問題至此才得到解決,陳姓又進入遷台高潮期。
乾隆五十七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武、陳舉來台,兄弟二人墾今彰化縣秀水鄉,其後繁衍成大族,家號“陳益源”。
乾隆五十七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兆實來台,入墾鷺州莊和尚洲(今臺北縣蘆洲鄉)一帶,後遷成至獅子頭(今臺北縣五股鄉)。
乾隆五十八年,福建泉州晉江人陳智仁來台,入墾鹹菜硼街(今新竹縣關西鎮)。
乾隆五十八年,福建漳州漳浦人陳士灶來台,入墾今南投縣名間鄉一帶。
乾隆末期,福建人陳某來台,與蔡、尤、李、毛、郭五姓,墾苗栗二堡苑裏(今苗粟縣苑裏鎮)。
乾隆末期,福建人陳某來台,人墾今雲林縣大埤鄉舊莊、大埠頭。
乾隆末期,福建泉州晉江人陳仁厚來台,人墾今新竹縣香山鄉鹽水港、四湖南隘。
乾隆末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犬、陳體、陳建等兄弟四人來台,墾今彰化縣大城鄉,西湖鄉一帶。
乾隆末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螞意來台,入墾今南投縣竹山鎮一帶。
乾隆末期,福建泉州同安人陳佑來台,人墾今台中縣大肚鄉、龍井鄉一帶。
乾隆末期,福建泉州安溪人陳懋詩、陳懋義、陳懋主三兄弟來台,與同伴九人一同人墾今桃園縣大溪鎮一帶。
乾隆末期,福建泉州安溪人陳有餘來台,入墾今臺北縣三峽鎮一帶。
乾隆末期,福建泉州晉江人陳德相來台,人墾今台南縣佳裏鎮一帶。
乾隆末期,福建漳州南靖人陳歲來台,入墾今南投縣名間鄉一帶。
乾隆年間,福建泉州晉江人陳某來台,人墾今台南一帶,子孫散居今嘉義、台南等地。
乾隆年間,福建人陳合水,居下茄苳南堡店仔口街(今台南縣白河鎮),力役耕作,傍營店鋪,至其子陳仁時漸盛。
乾隆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安陵,入墾竹塹(今新竹),嫡子長茂移居於興直堡頭前莊(今臺北縣新壯市),長茂四子國興于咸豐十一年續分至芝蘭一堡社仔莊(今臺北市士林區)。
乾隆年間,福建人陳某來台,居大加蚋堡大龍峒街(今臺北市大同區)。
乾隆年問,福建人陳泗來台,居打貓東頂堡嵌頭厝莊(今雲林縣古坑鄉),起租業於此。
乾隆年間,福建泉州南安人陳守來台,居苗栗三堡舊莊(今台中縣後裏鄉)。
乾隆年間,福建人陳某來台,與蘇、楊、顏等四姓於今臺北縣汐止鎮橋東裏開墾。
乾、嘉年間,福建漳州龍溪人陳元盛來台,入墾今台南縣永康市西勢村。
乾、嘉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士篇、陳鼎訓、陳鼎間等來台,人墾今之台中縣龍井鄉一帶。
乾、嘉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楊掇來台,入墾今台中縣神岡鄉一帶。
乾、嘉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允、陳暫來台,兄弟二人墾今新竹縣地區。
乾、嘉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媽要來台,入墾今臺北縣泰山鄉一帶。
乾、嘉年間,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匡來台,入墾今臺北縣五股鄉一帶。
嘉慶元年,福建漳州龍溪人陳孟蘭來台,與吳表合墾噶瑪蘭五圍(今宜蘭市)。
嘉慶十四年,福建福州城內人陳守成來台,自今雲林縣麥寮港登陸,定居于大蚯田堡大岑腳後莊(五間厝莊,今雲林縣虎尾鎮東仁裏),攜妻黃氏與叔祖九如以及大興、大華、大舉等諸子一同來台。九如逝於渡台舟中,陳守成死後,由三子大舉帶回祖地安葬,後長於,次子亦迂回,只三子、四子落籍臺灣,今在台子孫皆為二人之後,其裔亦多居於此。
嘉慶十八年,福建泉州同安人陳廷矽來台,學徒于竹塹(今新竹市),育有五子:光愛、啟心、天錫、捷三、明福。
嘉慶十九年,福建人陳大川來台居今嘉義縣,與郭百年、黃理仁越墾埔裏社堡(今南投縣佳裏鎮)。
嘉慶年間,福建人陳某來台,與林、王、施、吳五姓,合墾竹北一堡鹽水中港海埔地(今新竹縣香山鄉)。
嘉慶年間,福建泉州安溪人陳進來台,入墾今臺北縣樹林鎮一帶。
嘉慶年間,福建泉州安南人陳足意來台,入墾今臺北縣石碇鄉一帶。
嘉慶年間,福建漳州漳浦人陳瑞興來台,入墾今彰化縣二水鄉一帶。
嘉慶年間,福建漳州漳浦人陳淇澳來台,入墾今宜蘭市一帶。
嘉慶年間,福建漳州龍溪人膿欽鳳來台,入墾今台中縣豐原市一帶。
嘉慶年間,福建人陳興透自笨港登陸,為琅?開?陳氏最先來台者。
嘉慶年間,福建人陳沙來台,與張猛、劉叔夜、周豬、高鑾入墾臺北縣新店市屈尺裏。
道光元年(1921年)以後,臺灣西岸的土地基本完成開發,人口也增加不少,對福建移民的吸引力減弱,而這時期福建沿海移民的重點逐步轉向東南亞一帶,移民臺灣的陳姓人數銳減。
道光四年,福建人陳抗來台,與王增榮由集集堡(今南投縣柒集鎮、水裏鄉)進墾五城堡(今南投縣魚池鄉)。
道光五年,福建人陳吉昌來台,與胡滿等人墾下城(今台中縣東勢鎮下城裏)。
道光六年,福建人陳官壽來台,與客籍墾戶彭阿才率民壯三十餘人,自石岡南下拓荒,與同鄉張阿古、張捷和、張阿苟一族會合,欲拓水底寮(今台中縣新社鄉),設私隘以禦泰雅族,並于道光十年議和墾成。
道光七年,福建人陳立盛來台,與張嘉甯、張德正、蘇賢才、葉華雲同墾大甲溪上流水底寮莊(今台中縣新社鄉)、大茅埔莊(今台中縣東勢鎮)。
道光八年,福建泉州人陳瑞興、陳元瑞來台,招募安溪、晉江、南安人墾今臺北縣坪林鄉坪林尾。
咸豐十一年,福建漳州樟浦人陳輝煌奉母來台,居噶瑪蘭溪洲堡阿裏史(今宜蘭縣三星鄉拱照村)墾荒。
同治五年,福建人陳阿成來台,與餘世為合墾東勢角(今台中縣東勢鎮)。
光緒九年,福建漳州人陳丁自廈門渡台,至今桃園縣大園鄉和平村定居。
光緒十五年,陳萬青、陳澄波,與黃南球、薑紹基、林振芳等來台,組成“廣泰成”墾號,其開墾範圍跨於今苗栗縣大湖、卓蘭二鄉東半部。
四、結語
福建陳姓在移居和開發臺灣的過程中,既要同漢族移民競爭,又要抵抗先住民的襲擊,還要面對不利的自然環境,為了生存,常以地緣或血緣關係相互集結成一個個聚落,藉以共同防禦外敵,並合力拓墾。所以在當今臺灣地名中,有不少冠姓地名,以陳氏為例,如:
陳厝坑:散村,在林口臺地西側,南坎溪支流大坑溪上游溪穀。
陳厝坑:散村,在大屯山西北側斜坡,陳厝坑溪中游東岸;小基隆東北。
陳厝:散村,在桃園縣大園村西南5公里,附近多溜池,村東通公路。
陳厝:小集村,在大肚山臺地西側,沙鹿街西偏北2公里,通公路。
陳厝厝:在彰化縣永靖鄉。
陳厝蔡:在嘉義縣新港鄉。
陳竹仔腳:在嘉義縣樸子鎮。
從這些地名中,可以看出當時陳姓對這些地區的開發以及陳姓聚族而居的歷史狀況,它們與陳姓族譜一樣,成為了陳姓歷史文化的基本元素與寶貴遺產。
① (大學士公阿桂等奏摺),移會抄件,(明清史料)戊編第四本,第305
3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