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神靈崇拜的福建地方淵源
歷史上,由於地緣上的接近,福建地區的人民成為遷台移民的主體。這些早期的福建移民,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台清,不僅帶去了大陸先進的農耕技術,也帶去了祖籍地的文化傳統。經過幾百年的融合發展,今天的臺灣,不僅福建地區的閩南語成為臺灣通用的方言,臺灣民間信仰中的絕大多數神靈也與福建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更是有相當多的神靈本身就是福建的地方神。8O年代中後期以來,隨著臺灣當局開放同胞赴大陸探親,兩岸中斷近四十年的宗教交流重新恢復並不斷密切,目前在臺灣,比較出名的福建地方神信仰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天上聖母信仰
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姓林名默,生於宋建隆元年(九六〇年),祖籍在福建興化軍莆田嶼,是目前大陸及臺灣廣泛流傳的救苦救難的海上保護神。宋朝以後,歷代帝王對媽祖的封賜近三十餘次,褒封她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媽祖的信仰傳播很快,宋代福建已有十余座媽祖廟,其中以莆田湘洲祖廟最為出名。福建沿海人民遷徙臺灣,波濤洶湧的臺灣海峽是他們遇到的首要障礙,許多移民為了祈求保估,隨身奉持著媽祖的神像渡台,平安抵台的移民感激之余,更是紛紛在聚居地建祠奉祀,媽祖的信奉區域就隨著福建移民的足跡不斷擴大。至今全台主祀媽祖的宮或廟多達五百多座,是臺灣擁有信徙最多的一類民間信仰。臺灣媽祖因割香廟宇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香火分自莆田淵洲的稱渭洲媽,分自泉州晉江的稱溫陵媽,分自同安的稱銀同媽等,其中澎湖天后宮是全臺灣建造最早的媽祖廟,始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相傳“康熙二十二年靖海將軍施琅澎湖戰克,人廟見神像汗,衣袍俱濕,知為神功顯助,事聞,上遣禮部郎中雅虎致祭,祭文勒匾於堂,各澳俱有廟”。臺灣北港朝天宮因其媽祖神像奉自淚洲祖廟,信徒最多香火最盛,另外,全臺灣的媽祖廟都共認福建莆田淚洲媽祖廟為祖廟,每逢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臺灣各地都組成規模巨大的進香團赴泥洲祖廟“渴祖”,數百年來此傳統一直維持不變。
二、保生大帝信仰
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慈濟公、大道公、花轎公、英惠侯,姓吳名李,字華基,別號雲沖,宋太平興國四年(九七六年)出身于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村,是北宋時期一位醫術高超的名醫。他一生以精湛的醫術在福建民間濟世救人,漳泉等地流傳著許多有關的故事,如為皇后治癒難治之乳癰。又如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泉州一帶疫疲流行,吳卒救死扶傷,備受人民敬仰崇拜,歷代封建統治者也不斷予以褒封,所以在福建民間特別是閩南地區,吳辛既是醫神,也是漳泉地區的守護神,人們爭相祀拜。隨著福建人民的渡台,保生大帝也跟著跨越臺灣海峽,在當時瘴疲嚴重而醫療條件又極端缺乏的臺灣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因此,臺灣祀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很多,至今還有二百六十多座。這些廟宇的名稱與閩南一樣,其歷史記載著閩台保生大帝崇拜的交融過程。在臺灣眾多的奉祀保生大帝的廟宇中,規模最大的是臺北的保安宮,祭典最隆重的是台南學甲鎮的慈濟宮,前者建于嘉慶十年(1805年),是同安移民從白礁鄉分靈來台奉祀的;後者則歷史更為久遠,始建於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是隨著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部隊一同抵達臺灣的。在臺灣,人們為寄託緬懷祖宗和祖廟之情,選擇農曆三月十一日返回福建白礁宮割香,稱為“上白礁”,此後在無法回祖宮割香時,便改為每年是日在台南學甲鎮將軍溪畔舉行隆重的“上白礁渴祖祭典”,由全臺灣的大小保生大帝廟共同參與。從那時起直到今天,中間雖遇日本殖民者的阻撓,但三百多年來這種渴祖祭典活動從未間斷。
三、清水祖師信仰
清水祖師,也稱祖師爺、祖師公、烏祖面師等。福建永春小姑鄉人,姓陳名應,號普足,北宋福建安溪清水岩的住持。因其生前多行善事,受到民眾愛戴,圓寂後為人們所祟信,尊為清水祖師,並在其得道處一清水岩塑像以奉祀。明清時期安溪移民遷台時多奉祀清水祖師,並在聚居地修建祖師廟或延用“清水岩”的名稱。如淡水的“祖師廟(即清水岩)在腸月甲街,泉州安溪分派,乾隆年間捐建,嘉慶二十二年重修,咸豐三年重建”。再如澎湖祖師廟,“康熙年間建,乾隆二十九重修;所祀之神,稱曰祖師;詢之居民,雲前於康熙年間,有一和尚從泉州清水岩到此,與人治病,極有神效,不取藥資,即送錢米亦不受,甚有道行,去後因立廟祀焉,所以雲報也”。另外在風山縣也有十幾座祖師廟,均是信徒多,香火鼎盛。
四、廣澤稱王信仰
廣澤尊王,又稱郭聖王、聖王公、郭聖公、保安尊王,其祖廟即今泉州市南安詩山鳳山寺。廣澤尊王姓郭名忠福,福建泉州府南安縣詩山二十都人,世居郭山之下。據福建的諸多史籍記載,郭忠福為牧童,16歲時牽牛登山,逝于古藤之上而蛻化。裏人異之,又以其屢有顯應,遂建廟祀之,號將軍廟,又稱郭山廟,再因郭山形如鳳,俗稱鳳山寺。歷代帝王對郭忠福不斷加封,南宋時初救封為威鎮廣澤侯,踢廟額曰威鎮廟,後加封為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廣澤尊王。
相傳廣澤尊王極靈驗,且能庇護離鄉背井者,所以廣澤尊王信仰年隨南安等縣的泉州稱民移植臺灣。臺灣的廣澤尊王廟,絕大多數泉州移民遷移臺灣時分靈或分香奉祀的。目前全台有50多座主祀廣澤尊王廟宇,許多泉州籍臺灣同胞家庭神壇上還常祀體著廣澤尊王的眾神像。
五、開漳聖王信仰
開津聖王,又稱陳聖王、陳府將軍、聖王公、威惠聖王,即唐朝開設津州的首任刺史陳元光。陳元光,字廷炬,號龍湖,隨其父陳政來到閩南,開拓漳州,施行仁政,將中原文化移植于津州平原,深受漳州人民的崇敬和讚揚。其段後救封為“臨漳侯”、“穎川侯”、“輔國將軍”、“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昭烈侯”等,漳州民眾尊其為開漳聖王,奉為地方保護神,並在各處建廟宇祀拜。漳州移民赴台時,也把“威惠聖王”神像帶人臺灣,在各地建造“開潭聖王廟”,將開漳聖王信仰傳進臺灣。全台現有開漳聖王廟五、六十座,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陳元光誕辰日,閩台兩地的人們都要對開漳聖王進行隆重的祀拜,以表達崇敬之情。另外,陳元光的重要部將輔順將軍信仰也隨漳州移民傳人臺灣。輔順將軍原名馬仁,因開漳有功,且精通醫術,施藥治病,深得人心,卒後受民間奉祀。閩台民間又稱之為馬舍公、馬將軍、馬俠爺、舍人公、馬公等,在臺灣的漳化等地至今還有多座舍公廟或將軍廟。
六、臨安尊王信仰
靈安尊王又稱青山王、青山公,祖廟在今福建惠安縣仙霞鄉青山東麓。青山王姓張名捆,為五代閩國之將軍,據記載“青山,在縣南,偽閩時將軍張捆嘗立寨於此,以禦海寇。既沒,鄉人廟而祠之,至今不廢”。南宋建炎年間(1127一1130年),“海寇作,神(指青山王)有陰助功,邑人蔡義可聞於朝,賜廟額誠應”。宋景炎元年(1276年)皇帝救封靈安尊王。惠安移民在開發臺灣的過程中,將靈安尊王信仰帶進臺灣,建造了一些青山王廟,如建于清嘉慶五年(1800年)的彰化縣芬園鄉溪頭村的靈安宮,建于咸豐四年(1854年)的臺北市龍山區的青山宮,建於光緒四年(1878年)的台中縣沙鹿鎮北勢裏的青山宮等。
七、臨水夫人信仰
臨水夫人又稱順天聖母、慈濟夫人、南岩夫人、陳夫人媽。福建古田臨水鄉人(唐代閩縣人),姓陳名靖姑,生於唐大曆三年(七六八年)。臨水夫人是專司人間生育的神。民間傳說她能救難產、送子、治病等,宋淳枯年間,救封為崇福昭惠慈濟夫人,賜額“順郊”,後又加封為天仙聖母青靈普化碧霞元君,因此福建各地均有祀奉陳夫人的習俗,並隨著福建移民遷台而傳到臺灣。目前臺灣有十余座臨水夫人廟,如鳳山縣的順璐宮,高雄縣橋頭鄉的注生宮,雲林的龍雲堂等。目前在臺灣寺廟中,以臨水夫人為主神的雖不多,但是以她為配祀的神廟特別多,幾乎臺灣所有的寺廟中均有她的位置,特別是媽祖廟的情況更是如此,可見臺灣民間臨水夫人信仰的普遍。
地緣上的接近使福建移民成為開發臺灣的主體力量。廣大福建移民在開發臺灣的同時,也把祖籍地的文化傳統、生活習慣乃至宗教信仰帶進臺灣,在民間信仰方面則表現為源自福建的地方神靈成為臺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臺灣,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幾位主要福建地方神靈崇拜外,還有很多影響範圍相對較小的福建地方神靈,如三平祖師、顯應祖師、定光佛等,也都各有自己的信仰群體。對於現代的臺灣人民來說,奉祀這些曾陪伴他們的祖先漂洋過海、艱苦創業的故鄉神靈,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更是他們緬懷祖先、表達思鄉之情的一種精神寄託。圓神明在部將的護衛下繞境遊行,在臺灣是一項娛神娛人的民俗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