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地名起源
臺北市及其近郊,根據地質學家之論斷,認系一典型盆地,屬於第四系新層.太古之世為一大湖經萬千年之沖積使淤淺成為陸地。
臺北盆地之開闢伊始究在何年邈遠不可稽考,而我國人民大批移居來台開發,則為明朝以後之事。
一、地名起源
臺北市初名『大加蚋』,又稱為『艋舺』,是由山地與譯因而來。臺北清人藍鼎元撰「紀竹塹埔」,曰:「竹塹埔寬長百里,行竟日無人煙。野番出沒,行人過此,視為畏途。然郡城、淡水上下必經之地,其地平坦,及膏腴,辟田疇,可得良田數千頃。『臺北』民生之大利,又無以加於此。」此文內容所指之臺北,亦為竹塹之北的臺灣北部地方而言。光緒元年,沈葆楨在艋舺創建府治,名曰臺北府,光緒八年臺北府城興建,專稱臺北城內為臺北。
二、早期的臺北
三百多年前,臺北市本為一片沼澤密林,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活動區域。
三、明鄭暨清朝時期的臺北
明天啟六年(1626年),西班牙入侵臺灣。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荷蘭人北來,均為貿易及傳教。
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至天興、萬年二縣本市地區屬天興縣。遣勇衛黃安督水陸軍戊守於淡水,至克塽世,實行屯田之制,派兵溯淡水河入墾芝蘭三堡。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師入台,福建濱海之民,來墾漸多。
四十八年秋(1709年)泉州人陳賴章墾號請得諸羅縣正堂墾照,自新莊墾至艋舺(今萬華)於是漳、泉之民扶老攜幼渡海東來,建莊設市,嚴然海外桃源勝地。
乾隆初年墾區已及拳山(今文山)、錫口(今松山),及上下埤頭、塔塔悠、小港仔、大浪泵等地。艋舺因具舟楫之便,遂成臺北盆地貨物集散中心,從此艋舺逐漸步入繁華之境。
鹹豐三年(1853年)以後為艋舺最盛時期,水上巨舶連雲,陸上人煙輻輳,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後來一部分漳州人複自艋舺遷至大稻埕(今大同區),從事建設,力事工商未數年,竟取代艋舺經濟地位,成為臺北惟一通洋大埠。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設臺北府於大加蚋堡(今中正區地方)。
光緒十一年(1885年),臺北城垣完成。並建石坊街(今衡陽路)、西門街(今衡陽路尾段)、新起街(今漢中街、長沙街)三街,從此城內、大稻埕、艋舺遂得聯成一片。
四、日據時期的臺北
甲午戰後(1894年),日人入踞,廢臺北府為臺北縣,嗣改臺北州,劃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區及大加蚋堡全部地方18.65平方公里為臺北廳,分全轄區居民為155街莊。
明治三十年(1897年)五月,設置臺北市計畫委員會,籌備建市。
大正九年(1920年,民國九年)直至民國九年十月,始正式設立州轄市實施都市計畫。改臺北廳為臺北市。
昭和十三年(1938年,民國二十一年),擴大市區範圍為66.98平方公里,容納居民由原預定之15萬人增至60萬人。
五、光復後時期的臺北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臺灣光復,重建省制,明令臺北市為省轄市,同年十月接管改劃行政區域為十區(松山、大安、古亭、雙園、龍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山),境界從舊。
六、直轄市時期的臺北
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十二月,中央以臺北市已成為我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之中心,特予明令升格為院轄市,五十六年(1967年)七月一日實施。
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七月一日將近郊內湖、南港、木柵、景美、士林、北投等六鄉鎮正式劃入市域,面積擴大為272.14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56萬人。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五月公告大坑溪整治地區省市界調整,再增加市地0.03平方公里。
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七月省市行政界線調整,減少面積
0.40平方公里。
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三月十二日,為因應本市市政建設突飛猛進,人口急遽增加,社會結構及客觀環境變遷甚大,而各區又限於地理條件之差異,其發展程度建設情況及面積人口等差距日形懸殊,將全市十區調整為十二區(中正、大同、萬華、中山、大安、松山、信義、內湖、南港、文山、士林、北投)。
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八月複因省市行政界線調整增加面積0.03平方公里現本市面積271.80平方公里,人口則增至264萬人。
民國八十七年(西元1998年)六月底,內政部調查本市面積為271.7997平方公里,人口為2,人622,171,行政區為12區,裏數為435裏,鄰數為9,897鄰,戶數為859,483戶。
士林區
區名起源
士林區,舊名八芝連林,又改稱為芝蘭。「八芝連林」是藩語,是溫泉之義。漢籍上最早的記錄是載于清雍正二年黃叔敬「台海使槎錄」藩俗六考中:清代地方行政區名叫做「芝蘭堡」。至清末。科名特盛,文風蔚起,以其名不雅,改稱「士林」,是「士子如林」的意思。
行政沿革
光緒二十一年 日本據台,屬臺北縣直轄。
光緒二十三年 縣下設辦事署,隸士林辦務署。
光緒二十四年 改隸臺北辦務署。
光緒二十七年 廢縣置廳,隸臺北廳士林支廳。
宣統元年 支廳下置區署,隸士林、社子及和尚洲三區。
大正九年 (1920年,民國九年)廢廳置州,隸臺北州七星郡士林莊。
民國二十二年 革莊為士林街。
民國三十四年 光復改制,廢街為士林鎮,隸臺北縣七星區。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 廢七星區,改隸淡水區。
民國三十八年七月十四日 奉歸陽明山管理局管轄。
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 劃並臺北直轄市,成為北巿十六行政區之一,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 臺北巿第四期行政區域調整將原屬本區洲美裏劃歸北投區;另將原中山區福樂裏、康寧裏、明勝裏、劍潭裏(部份)併入本區,現為本市十二行政區之一。
區界
東至:陽金公路大油坑之上磺溪橋向南越五指山、車坪寮山至白石胡山分水嶺與臺北縣金山鄉、萬裏鄉、汐止市為界。
西至:淡水河(高速公路起)順流至基隆河會合處與臺北縣三重市、蘆洲市為界。
南至:白石湖山、赤上天山、雞南山、劍潭山棱線至圓山保齡球館南側接中山北路四段至中山橋沿基隆河中心線延伸至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折向。
西沿至淡水河中心線與內湖區、中山區及大同區為界。
北至:磺溪上游順流沿七股山經中山樓接陽明路至福壽橋接雙溪河,再接基隆河至淡水河口與北投區為界。
大同區
區名起源
大同區原名大浪砯,原是平埔族的大浪砯社。清乾隆年間,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線的移民進入此地開墾,把大浪改名為大隆同。大隆同有山,山形似龍,故有「龍穴」之稱。而大隆同山川鍾秀,人才輩出逐成為淡北文人之淵藪,後來邑人為欲酬謝「龍峒山」之靈氣,逐採取與「隆同」同音之「龍峒」,以後改名為大龍峒。日治時有大龍峒町,光復後合併大龍峒町,光復合併大龍峒町、蓬萊町、太平町、大橋町、河合町為區,取世界大同之崇高理念與精神,配合就地名而命名為「大同區」。
行政沿革
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一月,改正臺北市管轄區域,將全市分為艋舺區(城內、艋舺)、大稻埕區(大稻埕)及大龍峒區三區。而大同區就是以大龍峒為中心開發起來的。當時大龍峒區所管轄者有:大龍峒街、中莊仔莊、牛埔莊、中侖莊、下埤頭莊、上埤頭莊、朱厝侖莊、番仔溝莊、西新莊等之九莊。
日大正九年,實施地方制度改正之結果,始廢除三區,此時對原有之大龍峒街與下牛磨車各並稱為「大龍峒」。
臺灣光復之大龍峒,改屬大同區,大同區乃原大同、建成、延平三區合併而成,事實上,這三區在臺灣光復前就屬於「大稻埕」地區,為臺北市發展最早的一個地區。光復後,臺北市為省轄市時代,仍然保持「北三區」聯盟關係,直到民國五十七年改制為院轄市為止。
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裏行政區域調整三區合併為大同區,因此區民在感情的聯繫及意識型態的整合上較容易,同時也是本市十二區中最小的一區。
區界
東至:北淡捷運線用地東側與中山區為界。
西至:淡水河中心線與臺北縣三重市為界。
南至:北淡捷運線用地交會處沿鄭州路北側至延平北路道路中心線,接北平西路南側經圓環至忠孝大橋中心線與中正區、萬華區為界。
北至:高速公路淡水大橋沿高速公路用地北側至重慶北路交流道直線延伸至基隆河以基隆河中心線與士林區為界。
內湖區
區名起源
內湖區名由來,源自於境內舊地名「內湖莊」,由於區內多小盆地形,昔皆以「湖」稱之,內湖即內方盆地之意。
行政沿革
清末,內湖屬淡水廳芝蘭一堡。
大正九年(1920年,民國九年)隸屬臺北州七星郡內內湖莊。
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改屬臺北縣七星區內湖鄉。
民國三十五年七月六日,南港村資內湖鄉劃出,自行成立南港鎮,內湖鄉區域變小。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四日,裁撤七星區屬為臺北縣內湖鄉,鄉公所設於內湖裏。
民國五十六年七月一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本區於五十七年七月一日調整劃歸臺北市,成為內湖區。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第四期行政區調整,本區由原來二十裏擴增為三十裏,八十三年五月一日,因基隆河截彎取直及第六期重劃,洲子裏裁撤,而為二十九裏。
南港區
區名起源
「北投」是以昔日「北投社」,而得名,是臺北地區開發最早的區域。平埔族語為巫女之意,傳說有巫女住此地,以巫者之禱,化解此地產硫磺之變化萬千困疑,故而命名之。
行政沿革
明鄭之前並無漢人移入,乾隆初期,先民承購土地開墾。
光緒元年(1875年)置臺北府北投地區隸淡水鎮芝蘭二堡。
日據時期(1920年)畫歸臺北洲北投區七星郡。
臺灣光復(1946年),北投鎮隸七星區。
民國三十六年七星區併入淡水區。
民國三十九年草山管理局成立改隸該局。
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改隸臺北市。
民國六十三年陽明山管理局部(原名草山)改制,北投地方行政歸臺北市政府直接管轄。
區界
東至:承德路六段跨雙溪橋附近橡皮壩中間之雙溪橋中心線順磺溪中心線而上接中山樓,右側山脊至馬槽橋沿山溝而下至省市界與士林區為界。
西至:淡水河中間線沿中央北路四段底接小坪頂山與淡水鎮為界。
南至:關渡之淡水河口中線轉基隆河中心線至橡皮壩中間止與士林區為界。
北至:面天山、大屯山沿竹子湖路接嵩山與三芝鄉、金山鄉為界。
地名由來:
因地處基隆河之南,有港可以泊舟故名。
因基隆河上游汐止有一處八連港,這泊船港口位於八連港南方,便稱此港為「南港」。
人文地理環境:
本區位於本市東陲,一向以都市型態工業發展為主,大小工廠林立,空氣污染嚴重,環境品質不佳;全區面積約1/6劃為兵工廠等軍事要地。以上條件導致本區建設落後,發展受限,人口外流。目前則以南港經貿園區設立,縱貫鐵路地下化等建設,期望帶動南港區的發展,擺脫工業區的夢魘。
行政區沿革
清朝時期-閩人自大陸福建沿海相率前來基陸河河谷到今之南港裏、三重裏、東新裏一帶墾植,初名之為『大加吶堡南港三重埔』,隸屬鍚口支應之大加蚋堡隸屬鍚口支應之大加蚋堡。
日據時期:改隸臺北川七星邵內湖莊
臺灣光復:民國三十五年七月六日由闕山坑先生等申請由內湖鄉分出成立南港鎮。
直轄市時期:五十六年臺北市改制的次年才改為臺北市南港區。
松山區
區名起源
松山舊稱「錫口」(今饒河街接八德路四段一帶),意為「河流彎曲的地方」,原為平埔族貓裏錫口社的遺址,清代改稱「錫口」。臺北市就是區的開發最早的就是艋舺,其次則為松山。由於水運發達,生意往來熱絡形成市集,酒樓、娛樂場所亦多,有「小蘇州之稱。
行政沿革
清康熙年間隸屬福建省臺灣府諸羅縣。
乾隆二十年逐漸形成市鎮。自乾隆至光緒年間,則屬淡水廳大加吶堡。
日大正九年施行地方改制,將區內錫口街、五分埔、中坡、興雅、三張犁、頂東勢、舊裏族、上塔悠、下塔悠合併為「松山莊」,隸屬七星郡。
日昭和十三年(1938年)四月併入臺北市轄,成為「松山區」。
光復後,政府重新區劃調整,加中正、中侖二裏,成為「松山區」。
五十六年本市改制為院轄市時松山區已轄五十個裏。
迨至七十九年區內人口遽增達四十五萬餘,且所轄裏數已達九十八個裏。為便於行政管理工作,逐將臺北市各區重新調整,將鐵路以南分劃出另成立信義區,鐵路以北部分與原有中山區之民有、民福、松基三裏合併為松山區。
區界
東至:以三張犁截水圳並以玉成橋、松山橋與南港區為鄰。
西至:以復興南、北路道路中心線與中山區為界。
南至:沿市民大道四段中心線與大安區為界,以市民大道五段中心線接縱貫鐵路用地北側地籍線與信義區為界。
北至:以基隆河河道中心線沿十號水門至機場北邊圍牆與內湖區、中山區為界。
地名由來:
本區原屬北市城中區及古亭區,城中區因處於臺北府城內,舊稱〔城內〕,故今「城中」即因是而得名。古亭昔稱〔鼓亭〕,先民在古亭各地落戶定居之後,時有文山、屈尺方面之番人來襲,為防範滋事,特建置鼓,如發現番人出草,立即鳴鼓示警,此即古亭區得名的由來,後改「鼓」為「古」以示文雅。民國79年將古亭區和城中區合併,並以區內的中正紀念堂作為新的行政區名為中正區。
人文地理環境:
中正區是全國政治與行政中心所在-總統府、國民大會及行政、立法、司法、監察等四院。
行政區沿革:
清朝時期:因處於臺北府城內,舊稱「城內」。
臺灣光復:本區原屬臺北市城中區和部分古亭區所轄範圍。
直轄市時期: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臺北市區行政區域調整,即以新生南路--信義路--杭州南路--羅斯福路與大安區為界。以中正紀念堂在其中為區名。
信義區
區名起源
清末至日據時期初階屬大加吶保及芝蘭一堡之一部分,後改屬臺北廳管轄。民國三十四年政府將日據時期之「大正」、「禦成」、「宮前」、「大宮」、「下埤頭」、「中園」等六個區會,合併為一個行政區。並命名為中山區--源自
國父來台曾下榻本區日式旅館「梅屋敷」而名之。
行政沿革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臺北市行政區調整,將原屬本區為縱貫鐵路之南平和、明德、埤頭三裏部分地區劃歸大安區;復興北路右側之民福、民有、松基、大佳(部分)裏劃歸中山區;中山北路四段及基隆河間之福樂、康寧、名勝、劍潭(部分)裏劃歸士林區;另將原松山區進安裏併入本區,區名依舊。
區界
東至:基隆河到中心線至七號水門沿松山機場週邊西側,連接復興北路、復興南路道路中心線,至市民大道為止,與松山區為界。
西至:圓山育樂中心前沿中山北路山腳線直至中山橋,采基隆河道中心線接捷運淡水線至市民大道與士林區、大同區為界。
南至:市民大道與大安區、中正區為界。
北至:堤頂大道二段沿福山、劍潭山山脊線與內湖區、士林區為界。
地名由來:
民國七九年把松山區鐵路以南、及大安區和平東路以北獨立分出而來。
人文地理環境:
信義區位於臺北市中央偏南,地當基隆河與大嶺頭丘陵之間的肥沃平原。成為市民最佳休閒去處之一。
行政區沿革:
信義區系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本市區裏行政區域調整,由原松山區縱貫線鐵路以南地區(光復南路以西光信、車層二裏及華聲、正聲、中興、石景四裏部份地區除外)與大安區位和平東路三段以北之黎順、黎平、黎富三裏及黎忠、黎安二裏部份地區合併而成,命名為「信義區」,是十二區中最年輕的區。轄區大致為五分埔、興雅莊、中陂、三張犁及六張犁。
萬華區
地名由來:
舊名艋舺,亦作「蟒甲」、「文甲」、「莽葛」,為凱達喀蘭族語MOUNGAR
之音譯,意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之地,其地濱河,土壤膏腴。初僅凱達喀蘭族在此居住,除射魚維生外,兼以所產苦茗、蕃薯等物,以獨木舟載運至淡水河上游新店溪,與漢人交易,遂得「艋舺」之名。後日人以「艋舺」兩字,深奧難解,便以日語同音之「萬華」代之。
人文地理環境:
萬華區是北臺灣最早的市集之一,曾是臺北市的代名詞,早稱「一府、二鹿、三艋舺」,就是最佳鐵證。本區擁有最早的商業市集,如今日貴陽街一帶,更是臺北市商業發展的濫觴。但隨著城市發展,萬華區也歷經興衰。目前正致力於老舊社區更新規劃推展,使萬華區能結合流通商業、傳統人文景觀、優質的居住機能及休閒生態保育等新意象,再造萬華。
行政區沿革:
清朝時期:屬臺北縣大加蚋堡。
日據時期:日人以「艋舺」兩字,深奧難解,逐以日語同
音之「萬華」兩字代之。這就是現在所通稱之「萬華」的由來。
臺灣光復:龍山區是北市的發祥地,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寺
廟為證,形成臺灣開發史上重要文化標幟。
直轄市時期--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臺北市區裏行政區域調整時,再由原龍山區、雙園區(廈安裏除外)、靜安、崇仁、淩雲、騰雲、忠怒、新和等十二裏合併而成,同時命名「萬華區」。
大安區
地名由來:
大安區名之由來,本於舊地名「大彎莊」。光緒元年,臺北設府,轄二十二街莊,其中之大彎莊(大安、龍安、坡心)、下內埔莊與六張犁莊均在大安區內。由於(大灣莊),(灣)和(安)的諧音而得名。
人文地理環境:
本區位於臺北市西南部,位置適中。除東南部有大嶺頭丘陵外,全域屬平原。清初時為農業區,農作之成長首重灌溉,先民初乃利用天然池沼築坡造埤,下雨時儲水,利用雨水灌溉田園,類此儲水池沼,昔時稱或陂(坡),故有上陂、下陂、土地公陂(今金山南路郵政包裹大樓北側)、柴頭陂等。後因陂水不敷使用,築七股圳、繼築 公圳,圳道陂池遍佈全區,農事大興,居民以種植水稻為主,蔬菜次之。日治時代全區為臺北市郊的農業區,均為肥沃的田園。目前除六張犁山區尚保留少數農戶及小型牧場外,廣大的已不復見。
區內民眾教育水準頗高,居民以軍公教人員為主,尤其是教授及博十等高級知識份子人數,居全市之冠。忠孝東路四段、頂好市場一帶是臺北著名的「東區」商圈。現今此區名宅大廈、百貨服飾、餐飲店林立,已取代西門町成為北市最熱鬧的商圈。
行政區沿革:
清朝時期:臺北府,轄二十二街莊,其中之大彎莊大
安、龍安、坡心)、下內埔莊與六張犁莊均在大安區內。
日治時期:本區屬於臺北市大加蚋堡。
臺灣光復:政府將日本政府所稱之昭和町、錦町、東門町、大安莊、六張犁、褔住町等六個區會所之保甲合併成為「大安區」。
文山區
地名由來:
民國79年把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而景美區地名之由來乃因古人用木頭或竹子製作的大水槽稱作(筧)或(木見),在水槽尾端部份叫(木見尾)、(筧尾),後來叫成(景尾),再改為景美。至於木柵區地名之由來,乃因漢人與原住民抗爭時代,漢人在景美溪邊興建木制的大型柵欄,防止敵人入侵。
人文地理環境:
文山區是一個文風極盛,山水優美的地區,區民以軍公教居多,樸實淳厚,崇尚禮穀。是本市赴新店、坪林、鳥來、深坑、宜蘭等地之必經要道。
行政區沿革:
清朝時期:至同治年隸淡水廳,又稱木柵莊、內湖莊、尾街。光緒初年置臺北府,隸屬淡水廳。
日治時期:屬臺北州文山邵、深坑莊、景尾街。
臺灣光復:隸屬臺北縣深坑鄉。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政府為便於政令推行與事實之需要,及將深坑鄉劃分為景美、木柵、深坑三鄉鎮。
直轄市時期-五十七年七月一日改隸臺北市,分為木柵、景美二區。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裏行政區域調整,又將風景秀麗的景美與文教氣息濃厚的木柵合併為文山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