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民間習俗
子時鐘聲分兩年─除夕
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古人因為它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因此,稱為「窮年」,在台灣又把它稱為「過年」(過了這一天,一年就過去了)。至於過年的這一天的夜晚,叫做「除夕」(意思是過了今晚,明天就是新年了);在本省則俗稱「過年暝」、「三十暝」或「二九暝」。
俗話說:「新年頭,舊年尾」。因此,人們特別的重視,因為它是一年最重大的日子。為什麼國人會如此重視除夕呢?一般是認為和古代的臘祭有相當的關聯。古人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為什麼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呢?因為臘的本義,原本是一種祭祀的儀式。在農業社會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根農業生產發生關係,無論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十分忙碌,只有冬季才有較多的空閒時間。因此,往往在大豐收的年底舉行盛大的祭典表示慶祝,藉此驅逐不祥和疫癘,永保平安,並將各種祭祀合併在一起進行。雖然各個朝代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但是人們仍依例在歲末之時舉行祭典,這大概就是「過年」祭祀活動的一個萌芽吧!
過年時的行事
辦年貨:
在農曆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以後,因為年關已近,家家戶戶都十分忙碌。不論有錢沒錢,都要採辦一些過年時吃的東西或過年當天「鋪陳」時要用的物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算是「年糕」了!祭祀時通常擺在上層、「包仔粿」、「紅龜粿」等。「甜粿」是用糯米磨粉扮糖蒸熟,有時並添加紅棗、紅豆、糕仔粒、花生等甜料,主要在表示喜慶;「菜頭粿」是用硬米磨粉並加以削簽之蘿蔔絲混合蒸熟,表示好彩頭;「發粿」則是用硬米磨粉,加酵母粉蒸熟,用以表示發展、發達的意思;「包仔粿」是以豬油、蝦米、菜脯等作餡,「粿」為皮、再用竹葉包裹著,因為它的形狀和包子相似,所以叫做「包仔粿」;「紅龜粿」是以甜的紅豆或「土豆仁麩」作餡,「粿」為皮、再放進雕刻成龜形的木製模型裡壓,使它表面印上龜甲紋。最後放進蒸籠蒸熟即可。有句俗語說:「甜粿過年,發粿發錢,包仔粿包金,菜頭粿吃點心」說的就是它們各代表的意義。另外,一些應時的物品如:春聯、糖果、乾果等,至於水仙花、橘子等吉祥物也不能缺少。
鋪陳:
過年時所需的年貨準備妥當之後,每戶人家便開始佈置廳堂,張貼春聯。佈置廳堂時,首先將「公媽」上的東西予以換新、擦拭乾淨,並且供上長年飯及發粿(插上飯春花),表示年年有餘、發財如意;用柑橘疊「柑塔」,供上各色甜料,擺紮紅紙的麵線三束,表示甜蜜長壽。
「貼春聯」使年的氣氛更能顯現出來。「春聯」據說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出來的,貼在大門上具有驅逐鬼怪、避邪消災的作用。春聯的內容通常可以看出人們的希望;常見的有如:「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更新年」或「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大門貼上門神,米缸貼「滿」,窗戶貼「春」,畜舍貼「六畜興旺」等,顯現出喜氣洋洋的氣氛。
辭年:
「過年」當天下午兩三點開始供奉牲禮,祭拜神明與祖先,稱為「辭年」。並在公媽的神位前堆疊柑塔,供年粿、春飯(春諧音剩有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之意)、壓歲錢(線香穿過制錢一百枚並在一端插紅棗錢壓在桌上取發財之意),另外用五味碗拜門口及地基主,用春飯拜灶及床母。
圍爐:
「辭年」結束後就是「圍爐」(吃年夜飯)了。圍爐時桌下放一個火爐(現在多用火鍋代替),內有炭火,爐的四周放置錢多枚,圍爐象徵團圓,全家不分老幼尊卑圍爐共用天倫之樂,在外工作的人不論多忙,都必須在這時候想辦法回家團圓;圍爐時必須弄得火光熊熊,表示一家興旺的意思。
圍爐吃年夜飯時,最好慢慢的吃,時間越長越好,取其長久的意思(平時不喝酒的婦女及小孩,這時也要勉強喝一口,也表示長久)。所準備的菜餚也都各有各的含義,如:「魚」表示「年年有餘」、「青菜」表示「清吉如意」、韭菜和長年菜表示「長久」、菜頭表示「好彩頭」、魚丸蝦丸肉丸表示「三元及第」等等。圍爐過後,長輩都依照慣例賞給紅包,稱為「壓歲錢」或「過年錢」。
守歲:
分過「壓歲錢」後,全家圍坐在爐邊,閒話家常,一直不睡,到了十二點「開正」後,才去休息,稱為「守歲」。守歲的含意有二:一是為祈求父母長壽,又因為古人睡也叫「困」,除夕整夜不睡,是取「不窮困」或「不困厄」的意思。
春節
春節的來源及意義:
春節就是農曆過年,在我國民間的歲時節令中,可以說是行事節目最多,而已時間最長的日子,差不多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那天開始,一直到元月十五元宵節為止,都是春節的範圍。早在夏朝開始,幾千年來,春節一直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大日子,雖然,其中經歷了各朝代曆法的數次更改(如夏朝建寅,商朝建醜,周朝建子,秦朝建亥),一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承襲夏朝的傳統,沿用夏曆,以寅為正月。但是,雖然經過多次的更換,卻依然沒有改變中國人的習俗,春節仍舊是民間最重視,最隆重盛大的節日。
民國成立以後,改用陽曆,以陽曆元月一日為新年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則改稱為春節。目前雖然一般人日常記事都採用陽曆,但是逢年過節仍以農曆為主,而且過年的氣氛也比陽曆年要濃厚的多。
農曆元旦是正月朔日,也就是正月初一,所以稱為「天臘日」,也稱為「元旦」、「元辰」、「正旦」、「履端」;又因為是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所以又叫「四始」;又稱為「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又叫做「三朝」,即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目前則稱為「春節」。
新年歌謠:
對中國人來說,農曆春節是最值得慶賀的日子,新春期間,可以說天天都有節目,我們可以從所流傳的歌謠裡知道大概的情況。這些過年歌謠在光復以前,全省各地都十分流行,歌詞雖然並相同,卻大同小異。
過年歌
初一早 起個大早,好祭拜祖先與神明,拜年遊春
初二巧 女婿回娘家向岳父母拜年,是稀巧的客人
初三無通巧 赤狗日,任何人都不利外出,恐怕弄不出什麼巧妙的事來
初四頓頓飽 餐客人大多走了,剩下的菜餚只有留著自己吃到飽
初五隔開 農人開始下田,商家於此日開門營業
初六挹肥 清除水肥,把初一以來的垃圾清除乾淨
初七七元 人日,準備豬腳麵線,據說吃了會長壽
初八完全 玩樂到今天完全恢復平常的生活,並把過年祭拜的食物全部吃完
初九天公生 玉皇大帝壽
初十有食食 拜完天公的牲禮又有得吃
十一概概 春節大概就是這樣
十二漏屎 吃壞肚子
十三吃暗糜配芥菜 隨便吃吃
十四結燈棚 紮燈籠
十五上元暝 元宵節
過年歌之二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睡甲飽 前幾天玩累了睡個舒服
初四接神
初五隔開
初六挹肥
初七七元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初十有得食
十一請子婿
十二吃甲塊漏屎
十三吃暗糜配芥菜
十四結燈棚
十五元宵暝
十六拆燈棚
過年歌之三
初一場 吃春酒、玩樂、賭博
初二場
初三老鼠娶新娘
初四神落天 神明重返人間
初五人隔開
初六倒水肥
初七七元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初十有吃食
十一請子婿
十二查某子返來拜
十三吃暗糜配芥菜
十四結燈
十五上元暝
十六相公生
正月初一
開正:
新年的序幕是由「開正」的儀式開始的。「開正」又叫做「開春」,「開正」的時辰,每年都不相同,是依照天干和地支來決定的,大約都在清晨以前,只要翻一翻曆書就可以知道。「開正」的時刻一到,家家戶戶必須準備香燭、應時的水果、成疊的柑橘、插上「飯春花」的甜粿和發粿,供奉清茶與甜料(一般指生仁、冬瓜糖、紅棗等)、以及紮著紅的麵線,祭拜神靈與祖先。並且焚燒壽金(印上壽字的金箔紙)與刈金(印著財子壽字樣的金箔紙,又稱四方金),燃放鞭炮。
拜祖先時,加用菜碗(素菜)、壽金、刈金、小銀等,素菜中有人用菠菜及連根帶尾的大蒜,因為認為拜菠菜,可以飛天(菠字閩南語音近似飛);拜大蒜,子孫可以「頭毛嘴鬚白」(蒜本身就有像長鬚的樣子),而祭祖的儀式和祭拜神明的方式大約相同。
開財門:
「開正」的典禮完成,這時天剛微明,全家人換穿新衣,由一家之主燃香開啟大門,稱為「開財門」。選擇「喜神方」(喜神每年的方向不同,必須查對曆書)揖拜,然後把香放置在門角。燃放大串的鞭炮,稱為「開門爆仗」,表示除舊佈新,康祥迎吉。
開財門後,大家要互相拜年。拜年的時候,先由晚輩向長輩跪拜,祝福尊長健康、快樂。而長輩通常會準備紅包,賞賜給小孩。由於「開正」的時刻大多在半夜的「子時」(大約深夜十一點到一點),所以大家從「過年暝」,開始守歲,聊天、打牌、看電視…,全家大小一起熬夜,直到「開正」、「拜年」完畢,才去就寢。
出行、行春:
早上起來梳洗完畢,全家一同吃早餐,平時早餐都是吃稀飯,但是在新年期間,不論貧富,都要吃乾飯或吃麵線(含有延壽的意思),而這些乾飯還都是除夕夜裡剩下的「過年飯」。甚至早餐所配的菜,都是些素菜(因為一般相信年初一吃素,就可以表示一年都吃素)。吃完早飯後,大家穿新衣、戴新帽,新鞋,準備「出行」(出行時,必須配合自己的生辰八字,找出吉時與吉位)。
從前「出行」多會到近郊的寺廟或風景區遊山玩水,所以也叫做「行春」。現在因為交通發達,有名的風景區往往人滿為患,至於都市中的百貨公司、電影院已成為年輕人的最愛。
拜正:
年初一這天,多到長輩或朋友家拜年,稱為「賀正」。現代人因為事務繁忙,多流行電話拜年,可以節省時間。政府機關則提倡團拜,各機關團體集中在一個地方拜年;當親密的朋友或親戚來家賀年時,主人就拿出甜料(以前多為紅棗、土豆、冬瓜、瓜子等,現在多以精緻的糖果代替)、甜茶,招呼客人食用,稱為「食甜」,表示圓滿親蜜的意思。客人吃後,要說些如「食紅棗,年年好」、「恭喜大賺錢」、「食甜甜,乎你快大漢」、「食甜甜,乎你生後生」等吉利話。另外,賀客如果帶有小孩,必須贈送紅包,作為新年的見面禮。
行香:
新年期間是男女老幼穿新衣,攜帶牲禮、金紙、香燭,到各個寺廟禮佛拜神,祈求一家大小平安,而各個寺廟也會準備光明燈、平安燈,甚至禮鬥,讓信徒拈香祈願。俗信以為正月初一開天門,燒頭炷香祈願特別靈驗,所以一些比較著名的廟宇(如行天宮),當年關一過,子時之際,就會立刻湧入人潮,以素食淨果,焚香禱告。
拜公媽:
大年初一的正午,每戶人家都準備牲禮、菜飯,內盛供品,祭祀祖先,俗稱「拜公媽」。有些家庭比較隆重須連續祭祀五天,一直拜到初五才停止,有的只祭拜一天而已。
請春酒:
以前,自大年初一到十五,家家戶戶都利用年節時準備現成的飯菜,宴請親朋好友,以連絡彼此的感情,叫做「請春酒」(據說宜蘭地區較為盛),現在則較不盛行,但是商人多會利用這時候,款待顧客,以便擴展生意。
玩樂:
春節期間,政府機關,公司行號都放假,大家除了吃吃喝喝,無所事事,於是大家聚在一起,以種種的遊戲或賭博來消耗時間。
禁忌:
春節期間,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都有著種種的希望,卻也有不少的禁忌,如:
忌掃地、倒垃圾、糞便,以免把家裡的財富和福氣都帶走;忌殺生、忌用刀類,因為刀為兇器,意味著凶與破;忌打破碗盤器物,恐怕今年會有破運,如不慎打破,要趕緊說「歲歲(碎碎)平安」,以化凶為吉;忌正月初一午睡,深信若是男人在這天武睡,那麼「田岸會倒」(田畦就會崩潰),女子若在這天午睡,那麼她的灶腳(廚房)會崩….等等。
正月初二 做客
在農曆初二這一天,要做首次的「牙祭」叫做「頭牙」,準備三牲,敬拜土地公,祈求平安。除此外無所事事,所以大家往往利用這個時候賭博玩樂,也有人繼續到親友家拜年;中國北方在大年初二,用公雞及鯉魚祭財神,並且吃形似元寶的餛飩叫做「元寶湯」。
本省及閩南習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兒在今天必須和身為半子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親,稱為「做客」(即歸寧);客家人則稱為「轉嫁妹」。有句俗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鬥擔擔」意思是說:娘家父母還健在的媳婦,初二、初三一定會有人前來接回去「做客」,娘家沒有父母的媳婦,只好繼續留在婆家做活,幫忙親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擔子。其實做客的時間並沒有固定(所以過年謠中有「十一請女婿,十二查某仔返來拜」的記載),但多在正月中;因為大家相信大年初一回娘家,會導致娘家變窮,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換個角度想:大年初一開正後,婆家忙著各項過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訪客。作為媳婦理當體諒,如果只顧回門,未免說不過去。
歸寧時隨手攜帶禮物稱為「伴手」。回到娘家先向尊長拜年,再分送紅包給他們,有些長輩也會分贈紅包給帶來的外孫。如果娘家有幼小的弟、妹或兄弟、姐妹的子女,也都要相互贈送紅包賀年。若是女兒第一次帶子女歸寧拜見外公、外婆,則外公、外婆必須送雞腿,並且用紅絨線繫銅錢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稱為「結彩帶」。
中午大家一起吃團圓飯後,再敘敘舊,約在下午三時以後就可以離開娘家了。娘家要準備二枝「掛尾蔗」及二隻活的「帶路雞」給女兒和女婿帶回家種植與飼養。所謂「掛尾蔗」就是紅甘蔗,前有蔗葉,後有蔗頭莖,並用紅帶子綁住兩枝甘蔗,以祝女兒女婿同甘共苦、永浴愛河,直到白頭偕老。至於那兩隻帶頭雞,則希望其女兒和女婿像雞一樣多子多孫。
正月初三 赤狗日 老鼠娶親
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祂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
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用一年的豐收;至於。「老鼠娶親」故事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初三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避凶,所以為提早就寢所找的藉口;再者,從過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陣了,若不早些休息,恐會體力不繼,無法辦完其他的行事;至於過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就是說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長保健康。
前清時代,閩南人有「出郊展墓」的習俗。出郊展墓就是到郊外祖先墳地去省視一番,並以年糕、甜料來祭拜。這種習俗現在逐漸消逝,現今客家人大多於元宵節掃墓,閩南人則延至清明節去祭掃一番,表達對祖先的尊崇與孝思。
正月初四 接神
正月出四為「接神」的日子,自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送諸神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善惡後,須於今日回到人間繼續享受香火,並執行及考核人類的禍福、善惡。
初四日下午,家家以牲禮(雞、鴨、魚肉)及水果供於廳堂內之神像前,恭候神明大駕光臨,為請神,須先燒印有甲馬(印有馬形的金紙,唐宋以來即有此習俗,派天兵神馬請神,並護駕眾神下界)迎神,在行燒香祭拜,拜好了才燒壽金、四方金(刈金),並燃放鞭炮,迎接眾家神回到人間。而寺廟內的籤筒送神後都被封存,至初五日以後始能使用。俗諺說:「送神早,接神遲」,其意謂送神儀式要在大清早舉行,接神則於下午或夜間舉行。
正月初五 隔開 開張 迎財神
正月初五為牛日,俗稱財神日,春節的氣氛漸淡。初五亦稱「隔開」,從初一到初四已經整整放了四天假,元旦以來的熱鬧與遊興應到此告一段落,到初五又要回到原先的工作崗位,因此就以初五這天為界線全國各商店及公司行號從初五開始到二十,選擇黃道吉日,在鞭炮聲中陸續開始營業(開市或開工)。開張是商店的一件大事,商家往往會在招牌上繫上紅綵,張貼用紅紙書寫的如「開市大吉」、「招財進寶」、「生意興隆」之類的吉祥字句,有時還會來個新春大減價以招徠生意,或發放員工紅包慶祝,或設筵招待親友和老主顧。開張、開工時,照例要供奉牲禮、焚香、燒金紙、放鞭炮(爆竹要越長越好,因為爆竹越長越能大發利市)祭拜一番,慶祝開張(開工)大吉。目前,雖然社會型態在改變再加上經濟不景氣,但是開張大吉的習俗仍受到重視;有些商家或工廠會先在此日來個象徵性的儀式,過兩天再正式開工或營業,至於許多公家機關則多利用今天舉行「團拜」。
商店、工廠之所以選在大年初五這天作為開市、開工的好日子,大概跟今天是「五路財神(偏財神)」的生日有關罷!試問?古今中外,有哪一個人是不喜歡發財的?身為掌管財帛的財神爺也就成了大家競相供奉的對象了。甚至於在初五這一天,有人扮成財神到各商家去討紅包呢!
傳說中的財神,不止一位,不但有文財神,也有武財神。屬於文財神的有比干(被妲己所害,因為無心所以不會偏心)、陶朱公范蠡、文昌帝君(主管考選人才,被祂點中的,便有升官發財的機會,所以當官的人拜文昌帝君為財神);武財神則有關聖帝君關羽(傳說發明生意人記得帳冊,而且為人重義輕利,所以順理成章成為商界的財神爺)和趙光明,而其中趙光明和祂的四位部屬,則合稱為「五路財神」(指封神榜書中所指的「玄檀真君」趙光明、「招寶天曹」蕭昇、「納珍天曹」曹寶、「招財使者」鄧九公和「利市天官」姚少司等五人,祂們主管迎拜納福,追捕逃亡,所以被尊為財神);另外土地公、財帛星君和明初擁有「聚寶盆」的沈萬山也被視為財神之一。
正月初五,是撤供的日子,俗稱「隔開」。因為從這天開始要把除夕時拜年用的供祭品如春飯、年糕、柑仔等撤去,開始恢復正常生活狀態,不再用甜料、甜茶招待客人。據說盛春飯的碗底,如果有濕氣,今年將會多雨;如果碗底乾乾的,今年不但雨水不多,恐怕還會有乾旱。而將春飯炒油保存,據說可以治療小孩痢疾和氣喘病(台語叫嘎龜)。而從初一累積下來的垃圾,也可以從屋內清掃到屋外。總之,正月初五須完成除舊佈新的工作,隔絕年節,故稱「隔開」。
正月初六 挹肥
初六是馬日,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而開正以來,廁所中的糞便累積,直到今天才可以清除,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
另外,初六係「清水祖師」的祭日,清水祖師又稱黑面祖師或落鼻祖師(因當地有災禍時,清水祖師就顯聖落鼻);每年正月初六日萬華的祖師廟便舉行盛大的慶典。
正月初七 人日
初七是人日(根源於道家的說法,到漢朝已非常流行),亦稱為七元。東方朔的占書雲:「歲後八日,正月初一占雞,二日占犬(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故初七稱為人日。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兩漢魏晉時,人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用彩紙或金箔紙剪成人形,貼在屏風上可保人口平安,也有人把它戴在髮間,既是裝飾也可以避邪。
人們相信正月初七,如果天晴,則表示人丁興旺。臺灣地區的人家在神祇前點七支蠟燭,供奉生果三至五包,以麵線為祭品,祭祖拜神,祈求一家人都能長壽,以「芹菜、薺菜、菠菜、青蔥、大蒜、蒿菜、芥菜」等七種蔬菜在人日混食,可袪病避邪,此即所謂過七元。這種在漢以後才發展出來的七草羹儀式,並沒有廣泛地流傳下來,到唐時可能已演變成五辛盤,選五種有辛辣味的生菜切細絲來吃;而七草的儀式傳到了日本變成七草粥,到今天仍是重要的慶典。
又有傳說:人日多陰。好像天穿了洞,要幫它補一補,以免天雨成災,所以要煎些鹹的或甜的(如年糕)去祀神,叫做「補天穿」。
正月初八 順星
初八是祭拜「星君」(俗稱順星)的日子,這是北平特有的風俗,其他各地均不見。依照星象學家的說法,每個人每年有一位星宿值年,一年的命運如何,全操在那位值年的星君手裡,而正月初八正是眾星君聚會之期,在這天祭拜星君,便有可能得到星君的垂祐。人們在家祭星(或到廟裏去)大多在黃昏以後,天上星斗全部出現之時舉行。祭星時使用燈盞,全家人按長幼順序燒香向天空星宿和自己的本命星君祈禱,求其保佑,然後將所有燈盞散置於門戶井灶之處,稱為「散花燈」或「散星」,以辟除不祥;清朝時於正月初八在北京白雲觀舉行祭星大典。
人們在年節期間的吃喝玩樂,一般而言,在正月初五就已經結束了,但還是有人一直過下去。到了初八,才算是恢復了正常,所以稱為「初八完全」。
正月初九 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祂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食起一直到當天淩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疊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紮紅紙麵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台;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友些虔誠的家庭以為在家裡祭拜還嫌不足,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廟禮敬,像台南終義路的天壇、高雄的天公壇、木柵指南宮等,每年的農曆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天公生當日也有「安太歲」的儀式,當年生肖沖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香油錢,委由廟方負責供奉即可。另有一個安太歲的方法:年初時在家裡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色片作爐,寫上「太歲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正月初十 有食食
初十是天公生的翌日,家家戶戶還剩有昨日祭拜天公所流下的豐富佳餚,可以飽食,所以民歌稱為「初十有食食」。
正月十一
十一是在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民歌稱為「十二漏屎」,意思是說人們自除夕開始,一直到今天,每天都是吃一些油膩的東西,吃壞了肚子。另外廣東一帶的民歌說「十二搭燈棚」,意思是說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
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民歌稱:「十三食暗糜(稀飯)配芥菜」,是說自除夕開始到今天,所有的美味佳餚都已經吃完,只好喝稀飯吃芥菜。另外,古時的人們也在這天晚上,在廚房點燈,稱為「點灶燈」,一連五夜,到元宵節為止;人們也在這一天開始磨糯米,搓湯圓。
正月十四
為了準備正月十五的上元佳節,民間和廟宇都會在這天搭燈棚,懸燈結綵,並做一些遊藝節目的預習活動,稱為「試燈」,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市面上賣燈籠的小販,早就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準備販售,稱為「燈市」。
正月十五
元宵佳節(詳見 元宵節)
正月十六
相公生
北方在晚上有「放偷」的習俗。放偷是起源於遼金之時,以前,遼金兩國,嚴禁偷盜,一經查獲,除依法論罪外,更須按照所偷的東西的價值加上數倍賠償。但是在正月十六「放偷」的夜晚,官府既不禁止,也不逮捕,物主也不捉賊,只能在發現之後取回失物,所以每到了這天晚上,人們必須嚴加戒備,以防失竊,你偷我東西,我也偷妳一些,彼此嬉鬧。
元宵節
元宵節的起源和意義: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說法很多,但根據史籍,一般認為元宵節開始於西漢時期。相傳漢文帝是在大將周勃戡平「諸呂之亂」後即位稱帝的,而戡平的日子剛好是正月十五,因此每逢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都會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正月又稱為元月,稱夜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夜,所以,漢文帝就把它定為「元宵節」,又稱「元夜」或「元夕」。而在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另外,依照佛教說法,東漢明帝時僧道於正月十五日會集於洛陽白馬寺鬥法,由於佛教勝利,明帝便下令於正月十五日前後,在宮廷和寺廟中張燈結綵,不論士族庶民,一律掛燈,表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虔誠,從此,元宵節張燈,既成為佛教禮儀又成為民間習俗。唐朝後由於在這一天可以張燈為戲,所有又稱「燈節」、「燈夕」。
至於元宵節的由來,本省民間傳說:二千年前,佛教傳入我國,當第一次月圓的時候,人們隱隱約約可以見到月光下有一群天神在翩翩飛舞,有一年浮雲遮敝了天空,人們突然不見天神蹤跡,十分恐慌,於是紛紛點火把,照亮天空,找尋天神,自此以後,雖然看不見天神,人人卻仍年年點燃火把找尋天神,相延成襲,就變成一種風俗了。
另外,從道教的觀點,上元節是延襲道教的陳規而來的。唐代以後有所謂的「三元日」,即上元日(天官賜福日─農曆元月十五日)、中元日(地官赦罪日─農曆七月十五日)、下元日(水官解厄日─農曆十月十五日)。而「三官」指的是,天官上元一品九氣賜福天官洞靈元陽紫薇大帝(堯德配天)、地官中元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洞清元虛大帝(大舜耕地)、水官下元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洞陰元光大帝(大禹治水)。傳說三元日,恰好是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的誕辰,這三神主宰生老病死、命運氣數,人們為了祈求賜福,所以在「上元日」,既張花燈,也拜三官。上元節乃由原本單純民俗意義上的求吉、禳災、袪邪,進一步強化,成為民間最具宗教意義的節慶之一。
歷代元宵節盛況:
始於漢代、盛於唐、宋
漢代:
正月十五放燈火的風俗開始於漢武帝祭祀太一神,主要在皇宮舉行,後來經官方的倡導而開始於民間流行。在漢朝開平盛世起就有正月十五夜不宵禁的傳統,而宵禁由劉秀所羨慕的「執金吾」(職司京城巡查之官員)所主管,因此後世稱上元為「金吾不禁」;漢代的放燈時間只有在正月十五當晚。
隋代:
隋文帝─提倡節儉治國,並採納柳彧的建議對元宵節民間大鬧燈火的習俗禁止頗為嚴厲。隋煬帝─與隋文帝相反,竭力在元宵節鋪張奢侈,揮金如土。大業六年曾調集民間藝人進城,在皇城外舉行盛大的百戲,從此一掃漢代敬神禮佛的節日觀念,而開元宵行樂之端。
唐代:
皇帝與萬民同樂由此時開始,這與當時經濟發達社會富庶有極大的關係。其中,唐玄宗時將放燈時間延為三晚唐初─太祖、太宗對元宵放燈並未大力提倡。唐太宗時「私塾」放年假至十五才開學,而當天由學生準備精巧燈籠,帶到私塾,由老師點燃,學生提著,象徵「前途光明」,稱為「開燈」。
唐明皇─曾建有兩座名樓「勤政務本樓」及「花萼相輝樓」。他曾在「勤政務本樓」宵衣旰食,開創了開元天寶的盛世;而每年元宵節也在「勤政務本樓」觀燈作樂(舊唐書)。正因皇帝提倡的緣故上行下效,皇親國戚也競相誇富鬥奇,民間花燈更是花樣層出不窮,長安城中徹夜輝煌如晝。
唐代:
元宵節期間,民間興起了拔河比賽。拔河又稱牽鉤之戲,牽鉤之戲在唐代才有了拔河之名,並成為元宵節日娛樂活動的一項主要內容。
宋代:
宋代的元宵節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在燈節期間,宋代皇帝不僅與民同樂看花燈,還形成了一定的禮俗─皇帝在元宵節日,先到寺廟行香,再登禦樓或東華門的東西角樓,與親近的臣子飲宴。宋代元宵節不僅放燈時間延長,而且燈籠的製作比唐代更為豪華。北宋的皇帝愛欣賞花燈,大張燈火來粉飾太平,各地奢靡之風十分盛行;南宋官吏們不理政務,但對元宵燈火卻是「兢出新意,年異而歲不同」。正因如此,南宋花燈式樣翻新,不勝枚舉。更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宋代從京師到民間都十分重視元宵放燈,因此有專門的「燈市」,更重要的是宋代興起了煙火,火藥在唐宋節目娛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僅製成炮仗,而且製成煙火;除了花燈與煙火以外,宋代元宵節風俗活動還有「打燈謎」和雜技的演出。
宋太祖─將放燈時間改為正月十四到十八共五晚(宋史)宋仁宗─對元宵節觀燈者都予以賞賜(東齋錄)宋徽宗─宋徽宗曾嫌放燈五夜還太短,於政和五年曾下詔,從十二月二十九日就開始在景龍門「預為元夕」,大張花燈;每年元宵夜,宋徽宗親自上宣德樓觀燈並賜酒,在樓下仰窺聖顏的仕女,都能獲得禦酒一杯。
明代:
明太祖將元宵節放燈從正月初八到十八,延長為十天。明代的元宵節大致延襲前代的遺風,只不過增添了耍獅子的娛樂項目。至於明代的元宵節盛況則可由當時的小說、戲曲、文學作品中可以想見。
清代:
清代的放燈時間只有五夜,只有十五才算正節放燈。清代最值得一提的是冰燈。因為滿族原本居東北黑龍江一帶,氣候寒冷而冰多,因此有冰燈之俗,滿清入主中原後,冰燈也傳入中原;現今,東北在每年元旦到元宵都舉行冰燈會,不過花樣早已現代化了。清代元宵節,民間的娛樂活動增添了大量的新內容,如舞龍、踩高蹺、跑旱船……等等。
元宵節的行事:
上元祈福(拜天官大帝):
元月十五是上元佳節,也是天官大帝的誕辰,民間說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廟都在淩晨舉行盛大的儀式加以慶祝,祭品儀式就如同初九慶祝「天公生」一樣,也都演大小棚的戲,請道士唸「三界公經」。
吃元宵(即湯圓,因於元宵節吃食,故名)祭祖:
元宵節期間,民間有吃元宵的傳統習俗。起初,元宵節的時令小吃並不是元宵,南朝時,吃的是拌合肉和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則是一種蠶狀的麵食和烤餅,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現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過當時不叫元宵,而是稱為「浮圓子」或是「湯圓」等。後來,由於這種食品專在元宵節吃食,因此,就把它稱為「元宵」了。其實湯圓和元宵的差異只是在於大小和是否包餡罷了!南方人用糯米製成大小和龍眼一般大小的圓子,稱為「湯圓」,而北方人吃的圓子較大,裏麵包餡的則稱為「元宵」。
元宵所包之餡有甜有鹹:甜的內包如豆沙、芝麻、花生、棗泥、桂花、白果…等等;鹹的內包如豬肉、火腿、蝦仁、咖哩..。至於作法則南北不同:北方以餡沾粉,用篩子一層層滾出來(搖元宵);南方則以糯米皮包餡,用手搓圓成型(包元宵)。由於臺灣沒有地域的限制,因此,南北的元宵都可以吃到。
迎玄壇爺遊境:
「迎玄壇爺」遊街的習俗,或稱為「炸寒單爺」,又稱「走佛」,是臺灣元宵夜特有的風俗,早期流行於臺灣各地,近期則盛行於花東。相傳玄壇爺為商臣趙公明,又名趙玄壇,掌管消災去禍、保平安、進財寶,俗稱「武財神」。上元夜將其神像安置於竹椅上,縛兩根木棒作轎(稱為椅轎),由四個赤膊壯漢扛抬,鳴鑼遊行,到各商家門口,必燃放爆竹相迎,並將爆竹投向壯漢,大漢不能露出害怕神情,因為有神氣保護。一般稱說玄壇爺怕寒,所以擲爆竹使抬轎者身體發熱然後將熱傳給玄壇爺取暖;不過由於迎玄壇爺就好比是迎財神,因此很受商家的歡迎。另有一種傳說,認為寒單爺是一個魚肉鄉民、無惡不做的惡霸,大家對他恨之入骨卻苦無良策對付他。有一年元宵節,眾人設計把他灌醉後,一起點燃鞭炮向他投去,將他炸死。炸寒單爺的活動,相傳日據時期,在臺北大稻埕、宜蘭頭城以及花蓮玉裏等地都有炸寒單爺的活動,不過日期並不在同一天;光復以後僅有在花蓮玉裏、台東、臺北野柳、北投地區仍保存著這項習俗。民國88年的元宵節則在台東市馬蘭榮家舉行炮轟肉身寒單爺的活動。
拜東施娘(湖北省稱迎紫姑,廈門稱祭娘娘):
相傳東施與我國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是鄰居,西施貌美,東施貌醜,但都做得一手好針線。不幸,她在二十歲那年元宵夜因掉了一隻繡花鞋到廁所裡,在撿鞋時不幸溺斃,死後成為廁神。從此以後,想學好針線活的少女,便在元宵夜準備祭品(甜粿、糖果)與繡花鞋到廁所祭祀,祈求學好女紅。
觀三姑(一種有關椅子姑的占卜遊戲):
相傳有個名叫三姑的三歲女孩,不幸母親去世,由嫂嫂撫養,可是嫂嫂心地不好,百般虐待三姑並將其活活打死,屍體就埋在豬欄內的豬槽下;關三姑的遊戲係以小竹椅代表三姑,在問蔔的時候,抬椅子的人,即憑搖動椅子姑作答,今已不多見。
聽香:
正月十五有「聽香」的習俗。古時後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於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卜事情的吉凶。例如蔔占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但現今這種聽香行占的習俗已不多見。
鑽燈腳(有相親與求子兩種說法):
古時嫁娶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婚前男女少有見面的機會,因此利用元宵夜相互見面,少女跟隨著母親到寺廟燒香,男方則由父母或媒人安排前往寺廟禮佛,男女在燈下互相偷看對方,這是古代的一種相親方式;另一則為已婚但沒有男孩的婦女求子,凡是想在今年生男孩的婦女,故意在燈籠下走來走去,祈求神佛保佑生個男孩。所謂「鑽燈腳,生男孩(卵巴)」,大概因「燈」與「丁」發音相同之故。
偷俗(大部份與婚嫁、生育有關):
臺灣民間迷信待嫁的姑娘要偷別人的蔥或蔬菜才能嫁到好丈夫,所以有「偷挽蔥,嫁好夫(台語)」、「偷挽菜,嫁好婿」的俗語。婦人若偷得別人餵豬的盆,而被人罵了,是生男孩的吉兆,若偷得別人得竹籬笆(台語得兒),也是得兒的吉兆。至於尚未娶妻的少男,也可以竊取他人牆角的老枯石,因為俗語也說「偷老枯,得好某」。不過現今這些古老的習俗已漸漸消失了。
乞龜(澎湖地區)、乞花:
龜是靈物,千年生毛,壽五千歲,稱為神龜,萬年則稱為靈龜。本省各寺廟在元宵節時也常舉辦「乞龜」的活動。所乞求的龜是神龜也是靈龜,不但有人乞龜求子嗣,也有人乞龜求財求壽。所謂「乞龜」,最初是由廟方供出麵龜、紅毛龜等壽龜(龜形的糕點)供信徒擲筊乞賜,待得到神明的允賜後,就可以帶回家讓全家「呷平安」或藉以祈求後嗣。乞得麵龜的信徒在事業得意或求得子嗣後,必須準備加重的麵龜或紅毛龜供其他信徒求乞。由於龜是長壽吉祥的象徵,再加上是神明的賜與,所以深受民眾的喜愛,成為一項熱鬧有趣的民俗活動。而其中又以澎湖馬公天后宮的乞龜活動最具規模,重量最高曾達一萬五千斤,必須用吊車才能搬得動,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乞花」也是在寺廟中擲筊,以乞得紙紮的花卉或人物,回家供奉,藉以祈求子嗣。如果靈驗,亦需在隔年的元宵加倍酬神。
照月光、照井水和晚睡:
婦女們相信在上元夜到外面去照月光會受孕;少女則相信「照井水,面較美」;男士則相信:元宵夜睡得越晚自己會越長壽,而孩子晚睡可以為自己的父親添壽。
平溪放天燈:(臺北縣平溪鄉十分村)
臺灣元宵節的民俗活動著名的有所謂的「北天燈、南蜂炮」,而號稱為北天燈的則是指臺北縣平溪鄉的放天燈活動。天燈又稱孔明燈,為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原用來傳遞訊號,後來漸漸演變成向上天祈福的民俗活動。放天燈的習俗,據傳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傳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日據時代曾以此作為逃避日軍侵略的訊號,使這項活動別具歷史意義。天燈施放的原理與熱氣球相似,施放時點燃燈腳下的油料,待熱氣充滿紙袋後,天燈即冉冉上升。傳說天燈能將願望上達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筆在白紙燈上書寫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願,並燃放鞭炮助長天燈升高的氣勢。
鹽水射蜂炮:
「放蜂炮」是台南縣鹽水鎮二百多年來,為春節的尾聲帶起另一個刺激狂熱高潮的特有民俗慶典。鹽水原名月津,清朝雍正年間,曾經是重要的商港,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美譽,後因河道淤塞,使盛極一時的鹽水港成為歷史名詞。相傳在清光緒年間,鹽水一帶瘟疫肆虐,死傷無數,於是在農曆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聖誕之日,迎出當地武廟中的關公神像繞境驅邪,民眾則在神轎所到之處大燃鞭炮以助神威,如此延續三天至元宵節才歇止,更在元宵節次日,猖獗了二十多年的瘟疫居然奇蹟般的消退了。從此以後,鹽水人為了感恩,便在元宵夜燃放煙火、鞭炮,久而久之,成為當地最負盛名的傳統盛典了。蜂炮又稱「蜂仔炮」,作法是先釘個木架模型(蜂仔炮城),再把一支支的沖天炮排放在模型上並加以固定,每支炮及煙火的引火點都接在同一條引線上,引燃後一支支的沖天炮拖著長長的光尾激射而出,夾雜著噓噓的聲響,如同成群的蜜蜂,這便是蜂炮名稱的由來,而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湧入鹽水鎮,來度過一個緊張又刺激的元宵夜。
舞龍舞獅:
龍是吉祥的神話動物,也是民族的圖騰和象徵,元宵節時全國各地都有龍燈。臺灣早期的龍燈長約七、八丈,在竹鼓上貼上紗,作成龍形的燈籠,在龍頭與龍身裡面,點上幾十支蠟燭,然後綁在木棒上,有十幾個壯漢抬著走,表演時,由龍頭追逐龍珠而起舞,姿態優美,俗稱「弄龍」;元宵夜晚,各地獅陣也都一起出動舞獅,俗稱「弄獅」,並有精湛的國術表演,其目的在驅邪祈安,並有賀年賀節的喜慶之意。
迎花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燈與丁諧音,因此迎花燈有求子添丁的意義,「過年謠」有:「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燈棚」的記載,可見迎花燈已成為元宵節的最佳表徵。唐以後,花燈不但種類繁多、千變萬化,也成為深入民間的活動;宋朝是花燈的全盛期,宋代花燈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蠟紙、菩提葉、羊皮、玳瑁等製作,華麗精巧可謂空前。傳統花燈以竹、木、藤或麥桿為燈架,以紙、絹或其他布料糊裱而成,造型生動有如各種動物、各式人物甚至戲曲;而近年來塑膠燈及造型單調的圓燈,取代了原本多采多姿多變化的燈市,但可能亦是未來的主流;本省民間將花燈稱為「鼓仔燈」,是因為花燈的形狀,在最初上市的時候,多仿自鑼鼓而得名。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製的形象燈,如關刀燈、兔燈、飛機燈…等等,另一類是根據民間故事編製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白蛇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每年全省各地的寺廟,如萬華龍山寺、北投關渡宮、松山慈佑宮..等都會展出各種花鳥人物造型的花燈供遊客觀賞。民國67年,政府更將元宵節訂為「觀光節」,組成大規模的慶祝活動,吸引外國觀光客到台遊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中正紀念堂四周圍人行道上所展覽的「臺北燈會」。主辦單位花費大筆的經費,由廠商、民間團體贊助的花燈,配合十二生肖的輪替,更換主題,展出千萬種光彩奪目的花燈,加上電子科技與聲光的配合,民俗才藝的表演,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人潮。今年(民國88年)臺北燈會的主燈「寰宇詳和」是一隻頭戴耳機,手搗不老仙藥的玉兔。
攻炮城:
攻炮城的活動較盛行於客家村莊。每逢上元節,村裡較有錢的士紳,捐出獎品、獎金,由負責延聘戲團及召集祭拜的籌備人員主持。在廣場豎立竹竿,高約三丈,上端放置一方形鐵桶或木桶,高度可以滑輪調整,桶子四周都有空洞,桶內置一小串連炮,參加者將點燃的爆竹丟向桶內,如果桶內的小炮被引燃了,就可以得到豐富的獎品。
苗栗縣後龍鎮每年的元宵節都會舉行射炮城的活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根據當地的人們流傳,後龍射炮城的由來,是因為有一年瘟疫肆虐,後龍人為求免疫,祈求媽祖庇佑,經媽祖指示,在廟前架設炮城,要民眾以射炮城驅邪,活動連續三天,因為炮竹硝火產生消毒作用,真的嚇阻了瘟疫蔓延,因此當地的居民每年援例在元宵節時連續三天舉行射炮城的活動,相沿至今。
臺北市內湖區為慶賀元宵節,也在內湖國中進行了攻炮臺的活動,結束後並進行燈謎晚會。
猜燈謎(起源於宋仁宗):
燈節除了花燈外,最盛行的活動就是猜燈謎。燈謎就是將謎語貼在燈上,讓人一面賞燈,一面猜謎。謎底多著眼於文字意義,如一個字,一句詩,一個物或一個名稱,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燈謎是我國獨創的語文藝術,從春秋時代就有以接近迂迴且掩飾的句子做成「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漢武帝時東方朔就善隱語,曾與武帝寵臣郭舍人說隱語於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宋後才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春燈謎,也有人引用猜謎有所謂「射覆」的方法,稱之為「射」燈謎。自此以後,每逢元宵節,全國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
燈謎活動,明清相延成襲,形式多樣,內容更加豐富。據《剪勝野聞》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在上元夜微行觀燈,有一處燈謎畫了一個赤足大腳婦人,臉兒似馬長,懷抱一個大西瓜,沒人猜出是什麼意思。朱元璋一見大怒,因為他的馬皇后是淮西人,他幼年又當過和尚,他認為這「懷西瓜」是隱喻「淮西」,又用西瓜比喻光頭,於是第二天就下令大戮百姓,本為民間娛樂,卻不料無意之間,招來一場橫禍。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也喜歡猜謎語、作謎語。
燈謎亦有各種不同的格式,製作燈謎者除了必須有巧心慧思外,亦必須通曉天文地理。臺灣的猜謎語起源於清朝林占梅先生在新竹所提倡,後來擔任巡撫的唐景崧又在臺北、台南等地大力提倡,一時文人墨客群起響應,因此元宵節各地都有射燈謎晚會,吸引無數愛好者圍觀,只是近年來謎語的製作,已經缺乏古趣。
燈謎數則:
黃絹幼婦外孫虀臼 謎底:絕妙好辭
嫁妝一牛車(成語) 謎底:滿載而歸
婆婆不管(成語) 謎底:公事公辦
手足情深(猜字) 謎底:捉
聞不入耳(猜字) 謎底:門
建國方略(猜字) 謎底:或
弄璋之喜(猜字) 謎底:甥
下班(猜中藥名) 謎底:當歸
夜行盜(猜魚名) 謎底:烏賊
軍事教育(猜人名) 謎底:武訓
省下二十四小時(猜國名) 謎底:約旦
水落石出(猜字) 謎底:硯
內人(猜本省地名) 謎底:梧棲
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
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根據《荊楚歲時記》中說:離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風暴雨,稱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而到今天寒食節更已經被清明節所取代了。
清明節的習俗:
掛紙:
「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
培墓:
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幹、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後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後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
踏青(起源於唐代):
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尋春、郊遊。清明節正當早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於是大家帶著野餐,車水馬龍,擁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稱為「踏青」,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趁此機會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盪秋千(鞦韆):
秋千以前叫做「鞦韆」,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原始社會,先民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這就是秋千的雛形。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所創,據說是齊桓公北征山戎時,把秋千帶入中原。開始時只有一條繩子,用手抓住繩子盪來盪去,後來逐漸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到了漢武帝時,因千秋在漢語包含有人雖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為了避諱,所以把千秋改為秋千;到唐代,盪秋千已經十分普遍,並且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甚至被唐玄宗稱為「半仙之戲」。正因為在清明時節到處有人在玩秋千,所以便有人將它稱之為「鞦韆節」。
鬥雞:
鬥雞也是清明時節的應景遊戲,而且正如春節的賭博一般,是必須拿錢作為輸贏的。鬥雞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到唐朝時,十分盛行,不僅在民間設有鬥雞場,讓群雞相戶攻鬥,就連皇上也喜歡玩鬥雞。據說唐明皇十分喜愛鬥雞,曾經不惜重金,在宮廷中設置一個豪華的雞坊,還派人專門養雞,作為鬥雞之用,可見唐代宮廷中鬥雞風氣之盛。至宋朝之後,鬥雞的風俗才逐漸式微,但是目前臺灣仍尚有鬥雞的風尚。臺灣民間飼養一種黑色而體大的鬥雞,俗稱「軍雞」,這種雞原產於印度及馬來西亞,曾在臺灣掀起一陣蓄養鬥雞及賭勝的風氣,現今每逢清明、端午中南部地區鄉間亦有鬥雞比賽的民間習俗。
插柳:
民間在清明節有插戴柳枝的習俗。在祭墓踏青時,人們往往還折幾枝柳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或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便黃狗」,似乎說明瞭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為清明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為了防止鬼的侵擾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枝發芽的時節,於是人們紛紛戴柳條以辟邪了。
關於插柳的習俗由來,還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有的說是紀念介之推。介之推被燒死和埋怨在柳樹旁,第二年寒食節,晉文公率領臣子來祭拜介之推的時候,只見那棵被燒毀的柳樹竟然死而復活,晉文公情不自禁地折了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以後群臣紛紛仿傚相沿成襲;有的說是唐高宗在渭水舉行祭祀儀式時,曾把柳枝編成圓環送給群臣,說是可以辟邪,於是相沿成襲;更有人說是宋朝著名詞人柳永生前留戀於秦樓楚館為與不少歌妓結下不解之緣,深受歌妓愛戴,柳永死後,每年清明節都有不少歌妓來到墳前祭掃,祭拜完後在路邊折柳插簪髮,以為悼念,於是成為後世插柳之俗。
賜火:
古人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春天取榆,稱柳之火,夏天取棗,稱杏之火,秋天取柞,稱楢之火,冬天取槐,稱檀之火。也就是說,換季之時,新取的火叫做「新火」,前一季節的火就叫做「舊火」。因為寒食節全國禁火寒食,把所有的火種都熄滅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火賜給群臣,以示對大臣的寵愛,據說每年參加鑽火的人很多,誰若能先鑽得火,把火種獻給皇帝,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賞賜。
拔河:
拔河發明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叫做「牽鉤」。主要使用的設備是一條粗麻繩,兩頭還分有許多小麻繩,在古代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視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過中線(代表河流)就算是勝利。拔河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最初是在軍隊中盛行,後來才流行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以後,清明拔河遂成習俗。
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照我國傳統民間習俗,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是一年的三大節日之一。
端午節又叫「端五節」、「重五節」、「端陽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古人稱初一為端一,初五則為端五。五月初五有兩個五重疊,所以又叫做重五。農曆以天干紀年,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五月則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稱為午日,所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生於八月初五,宋璟為了討好皇帝,避「五」的字諱,便將端五正式改為端午。
端午節的起源:
流行較久的觀點─認為端午節的起源於紀念屈原(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懍的荊楚歲時記)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
眾所周知,端午節一項重要節日活動是為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但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於越王勾踐,今龍舟也」。即使在屈原本人的作品中,也可以反應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論文中考證認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的風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便有類似今日競渡的遊戲,這便是競渡習俗的由來。但是,龍舟競渡不僅是越人的習俗,而且其他民族也有此俗這在一些出土的戰國時古物中可以看出端倪;龍舟競渡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清代大史學家趙翼便指出:「競渡不獨端午日也,今江浙間多用春日,疑非本義。」總體來看,龍舟競渡應是以沅湘一帶為中心的南方風俗。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
南方越民族進行龍圖騰祭祀之時,而北方中原地區卻是把五月五日當作「惡月」、「惡日」。至晚在戰國時代,人們已把勿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大戴禮》雲:「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風俗通》記載:「俗雲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房,令人頭禿」,不但此惡月萬事不吉利,甚至連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視為不祥之兆。從戰國到兩漢,人們一直認為五月五日是深惡痛絕的惡日。「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論衡.四諱》也記載當時風俗「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已舉之,父母禍死」。中國歷史上許多名人倒是五月五日所生,如戰國時以養士聞名遐邇的孟嘗君田文,就是五月五日所生。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夏至
從時令上看來,五月五日又是夏至剛過的盛夏之時。因此,端午節又融進了夏令飲食、服飾、禁忌等風俗。周處《風土記》雲:「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而古代就有「五日同夏至」之說。吃粽子是漢代端午的重要習俗。當時,吃粽子並無特別的紀念意義,只是當作一種時令食品而已。俗有「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諺。意思是粽子一出現,歲序便轉入夏季,這是一年生活轉折的信號,不單單只是點綴節景。在五月仲夏,酷熱季節吃這種米製涼食,用菰蘆葉包裹,用灰汁煮熟,色香味都別具特色,吃後能清熱降火,胃腸舒適,不失為時令佳品。在此時,人們全面換上夏裝,以輕薄涼爽為宜。因此《中華古今注》記載:東漢每到端午,皇帝要賜給群臣百僚鳥犀腰帶。作為皇帝的恩賜來說,固然是籠絡臣下的一種手段,但從風俗角度講,這也是端午換夏裝、避酷熱的風俗反映。從衣食風俗來看,認為端午與夏至風俗有密切關係也不無道理。
端午節風俗的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著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龍舟競渡之俗起源於南方,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風尚,附會以紀念屈原逝世而最後形成。
由於屈原不僅是一位愛國的忠臣,也是一位愛國的詩人,民國三十年的端陽節,住在重慶地區的詩人,首先發起將端陽節定為「詩人節」,後經過全國詩人的響應而定案。
端午的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又叫龍舟競渡、劃龍船或俗稱「扒龍船」,不僅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水上競技活動,也是端午節民俗活動中最熱鬧有趣的節目。所謂龍舟就是首尾做成巨龍形狀的船隻,早在西周就出現了,但是當時是讓國王乘坐的,並不是用來比賽。關於端午節龍舟競渡,相傳起源於楚國人民不斷的在汨羅江上找尋屈原的屍體(或者說是為了驅趕水中的魚類,以免牠們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一面划船,一面敲鑼打鼓,久而久之,自然演變而成的。
在臺灣,端午節龍舟競賽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從龍船的製作、點睛儀式、下水典禮的舉行,都有一套嚴肅莊嚴的規定。而在劃龍舟之前,又有「請水神」、「接龍船」、「祭江」的儀式;在比賽結束後、也有「送水神」、「收龍船」、「謝江的祭典」,可以說非常熱鬧、隆重。
龍舟競賽的場所,大都在河流或海口,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高雄愛河、台南安平運河、臺北的淡水河等地。比賽前先用浮旗分出左右兩個水道,彼此相隔五十公尺以上,比賽的龍舟一次兩艘,船頭插著紅色的三角旗,叫做「龍舌旗」,或長方形的紅旗,叫做「龍目旗」,旗上寫著「四時無妄」、「八節有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吉祥字句,船尾還有一隻大型的三角旗,寫著「水仙尊王」。參賽的人數視船隻大小或主辦單位的規定而定,一般是二十四人或三十二人,船首有兩人,一人準備搶旗,一人則敲鑼或打鼓,船尾一人把舵,其餘的人分別坐在船隻的兩側把槳划船。號令一響就努力往前劃,比賽的勝負視哪一方先搶得浮標上的旗幟,就獲得勝利。
隨著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流,賽龍舟的風俗,先後傳入日本、朝鮮、越南和東南亞國家,近年來已經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競賽活動。
吃粽子:
粽子古稱角黍、筒粽,原是南方的一種用蘆葉把米包起來煮食的風味小吃,漢代以後才與屈原聯繫起來,並逐漸固定在端午節吃。相傳屈原因愛國憂民投江自盡,人們為了敬愛他,於每年五月五日將白米裝在竹筒內,投入江中給魚類吃,以防止魚群去毀壞了忠臣的軀體,流傳到今天,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
粽子有甜的和鹹的兩種,甜的有碱粽、豆沙粽等,鹹粽是用糯米混豆粉蒸煮而成,豆沙粽則是糯米內包豆沙蒸煮而成。鹹的有肉粽和菜粽兩種,肉粽是糯米內包豬肉、蛋仁、香菇、蝦米、蚵幹等佐料、而菜粽只包花生米。這四種粽子都是以禾葉包裹,外形為四角錐形,製作時,先用鹹草繫住二、三十個纏在一起。這種鹹草,稱為粽索,上端必須把它編成辮髮的交結狀,這叫做「粽步」,這是從古代「葦菱」變化而來的,意思為拔除不祥。
時至今日,不只在端午節包粽子,七月鬼節及寺廟做醮時也有粽子,平日在大街小巷也有賣燒粽的,成了日常的小吃之一了。
祭祖:
端午節當天上午十一點多鐘,人們就大肆張羅,準備拜拜。簷下或大門兩邊,插上艾草和菖,用以驅毒、驅邪。接著將祭桌抬至祖先神位前,圍上繡著吉祥圖案的桌圍,神案上有香爐、燭台,桌上前列三個酒杯,後列祭品(包括水果、五味碗、五牲、粽子、芋粿撓白飯、米粉、雄黃酒……等)。祭品排列好之後,通常由一家之主帶領全家大小,焚香禮拜,呼請祖靈來鑒納,而後把香插在香爐裡。奠酒三次,經過三巡香,擲筊蔔問先靈,是否吃飽,如得到笑杯(兩面都是正面),就焚化銀紙,用酒灑在金鼎裡的餘燼,而後撤去祭品把牲禮切開或蒸或炸,做成種種的佳餚,讓大家飽餐一頓。
祭祀後,還要把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頭上並灑在屋角,以除五毒(五毒指蜈蚣、壁虎、蛇、蠍,蜂),並用艾草或苦草等煮熱水給小孩子洗澡;另外,也給小孩子佩帶長命縷(在手腳繫五色絲縷)、香包(以綢布內包香料、檀香而成);而俗信在端午節當天午時,到井邊取水,密封瓶蓋,擺在神案底下,稱為「午時水」,這種水據說不會腐臭,日後小孩子發燒時,喝了也可以退熱。
懸鐘馗畫像:
民間多在端午節這天,將鐘馗像懸掛在廳堂之上,據說可以驅五毒,避邪祟,也就是鐘馗能驅逐群鬼,保護一家大小的平安。鐘馗像為紅鬚怒目,手裡拿著鷖把寶劍,腳下踏有形狀兇狠的妖怪,而其身掮身後,通常有蠍子,毒蛇等物。
七夕
七夕的起源:
農曆七月七日夜晚,俗稱「七夕」,相傳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天河相會的日子。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開始於漢代。因此,七夕節的形成也在漢代,當時就有「穿七孔針」、「以瓜果祭牽牛織女」、「登樓曝衣」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從戀愛進而結婚、分離,到每年只能相會一天,傳說逐漸完整,由於情節感人,因此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只是每個地方流傳的情節略有不同。以下是在臺灣流傳的故事:
古時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織女,花容月貌,手藝高明,天天為天宮織錦。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於勤於牧牛耕種,因此玉帝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沒想到兩人卻因為愛情繾綣而漸漸廢馳了工作,玉帝非常擔憂,就命令喜鵲(現為吉祥的象徵)轉告二人,每隔七天才允許二人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工作。但是這隻喜鵲粗心大意,竟把命令傳錯了,說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還是過著恩愛的生活,終於把每天的工作廢馳了。玉帝聽到這個消息,十分生氣,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空中劃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離。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銀河。同時,為處罰喜鵲的失職,命令喜鵲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長橋,好讓牛郎與織女過橋相聚。每當二人相聚之時,互相傾訴一年來的思慕之情,不斷地淌著傷心的眼淚,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會下著毛毛細雨。
每逢「七夕」,民間的婦女有乞巧的習俗,故有人稱為「乞巧節」;又因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者是女性,也稱為「女兒節」或「少女節」。在許多傳統性的節日中,是最富有浪漫氣氛的歲時節慶,所以又有「中國的情人節」之稱。
另外七夕也是「註生娘娘」及「七娘媽」的誕辰。「註生娘娘」陳靖姑,又稱「臨水夫人」是福建蒲田縣臨水人。她之所以被人們奉祀為生育之神,是因為相傳她曾救了很多的產婦。據說:宋代蒲城有個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婦懷胎十七個月,還沒有生產,有一天,一個婦人自稱姓陳專醫生產專程來拜訪他,吩咐他準備一間房間,房內的地板挖一個洞,把孕婦移到樓上,並且命令僕人拿著棍子在樓下看守,不久孕婦就生下一條大蛇,僕人看見立刻就把牠打死,孕婦才得以平安。徐清叟很高興要送珠寶表示感謝,但是陳姓婦人卻不接受,只要求一條手帕就離開了。多年以後,徐清叟調任福州,在一座陳夫人廟裡面,發現了這條手帕,於是他就奏請朝廷,封贈神號。據說,福州的註生娘娘廟,有配祀三十六婆姐,也就是璘王所賜的三十六個宮女,本省祀奉註生娘娘,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數的。
七月七日也是魁星夫子的誕辰,「魁星」是星宿的名稱,也就是北斗第一顆星。因為一般相信魁星是「文章之府」,所以一般人,特別敬奉魁星,現在一般各地的寺廟,也有奉祀魁星,而且把魁星列為「五文昌」之一,而稱他叫「魁星夫子」。
七夕的習俗:
鬥巧、乞巧:
「鬥巧」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綵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才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遊戲就叫做「鬥巧」。
「乞巧」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巧藝的意思。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在七夕的夜晚,婦女用彩線穿七巧針,並且擺設香案,桌上放置一些瓜果,向織女乞巧─如果夜裡有小蜘蛛在瓜果上結網,就被認為得到織女的青睞,能夠得到靈心巧手。而「天寶遺事」更記載了唐明皇與楊貴妃在華清池遊宴,並在七夕當天陳列瓜果,插鮮花,準備了酒食,向牛郎織女乞求的事(而這也是大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提到「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由來);並且捉了蜘蛛,放在小盒子裡,到隔天早上,看看蜘蛛結網的稀密程度(密的巧多,疏的巧少),來判斷是否得到了巧。但明清以後,更流行「丟巧針」的遊戲:在七月七日的上午,拿一碗水曝曬在太陽下,過一會兒,水面便產生一層薄膜,這時平日縫製衣服或繡花的針投入水中,針便會浮在上面。如果這時看到水底的針影成雲物、花朵、鳥獸的影子或細直如針的,便是「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底針影像槌子般粗或彎曲不成形的,就表示丟針的婦女是個拙婦。
另外,在七夕不僅可以乞巧,又可以乞富、乞壽、乞子,但只能乞求一個,不能三者兼得。「感遇錄」記載:據說唐代郭子儀曾在七夕時出城散步,仰望天空,忽然見到天上有一位美女,坐著車在一堆人的簇擁下迎面而來,郭子儀知道她是一位天神,就向她乞求長壽與富貴,女神答應了,果然在這之後,郭子儀一帆風順,大富大貴又得長壽。
曬衣、曬書:
「七月七,曬棉衣」的風俗起源於漢代。據說漢朝建章宮的北邊有個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邊有漢武帝的曬衣閣,到七月七日的時候常見到宮女在曬衣服。
漢代登樓曬衣服的風俗到魏晉時演變出曬書的習俗。據說司馬懿因為權力太大而受到魏武帝的猜忌,因此裝瘋躺在家中,魏武帝派人去探查,正好是在七月七日那天,假裝瘋病的司馬懿卻在家中曬書,派去的人回去稟告,魏武帝命令司馬懿立刻回朝任職,若不去就要拘捕她,司馬懿不得不回朝從命,當時的文人都講求虛名,往往用曬書來顯示自己的知識淵博,因此形成曬書的風氣。
土娃娃「磨呵樂」:
「磨呵樂」也叫「磨喉羅」,在佛經的譯名就是土娃娃,根據「東京夢華錄」和「夢粱錄」等書的記載,這種娃娃有用泥敷的,有用木雕的,進貢到宮廷裡面的還有用象牙雕鏤或龍涎佛手香木製成的,它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可以到三尺,和真的小孩不相上下。有些地方在七月七日出售蠟做的小娃娃,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中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巧果:
所謂的巧果就是一種麵果。宋朝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有很多種精緻的做法:除了油面蜜糖外,有加芝麻、花生、核仁、玫瑰等不同配料,油炸而成非常可口。
應節小玩意:
除了乞巧外,宋朝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京城在七月七日時,市面上還出售一些可供賞玩吃食的應節小東西。如在香瓜上雕刻出種種花樣,稱做「花瓜」;用黃蠟鑄出小鴛鴦、小鴨、小雞、小魚等塗上色彩,放在水盆中,稱為「水上浮」;在木板上敷土重塑,讓它長出綠苗,再配上小茅屋,小人物,做成袖珍的田舍人家,稱為「穀板」,早幾天把綠豆或小麥放置在磁盆內,用水浸泡,讓它長出數吋長的嫩芽,再用紅藍綵帶紮成一束,稱為「種生」等等,充分顯示出北宋人當時真懂得生活的樂趣。
拜七娘媽:(在泉州、臺灣及華南沿海地區有此習俗)
眾所周知的織女,在本省的宗教崇拜中,被尊為「七星娘娘」。而祂和其他六位姊妹(即七仙女)會保佑人間未滿十六歲的小孩,順利長大成人,是兒童的守護神,民間對護佑孩童的七仙女多以「七娘媽」尊稱之。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時,在這一天的黃昏,家中有小孩的,都要在門口祭拜七娘媽,祈求子女平安長大。首先燒香請下神案上的香爐,再準備供品,供品有:
軟粿(在台中又稱為「不情願粿」):用糯米搓成,類似湯圓,在中心用手指壓一個凹洞(因牛郎織女一年才相會一次,難免會難過,有情的信眾便將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壓個凹洞來盛裝他們的眼淚)、雞酒油飯(糯米飯、胡麻油、酒、雞合煮而成的飯)、牲禮、水果,香花:圓仔花、雞冠花或茉莉花、鳳仙花等(一為多子,一是濃香,取子多,香火濃的意思),清水一盆,新毛巾一條(讓七娘媽洗手洗臉),凸粉、胭脂(化粧品)、紅砂線等
金紙、壽金、刈金、燭等祭祀的儀式和一般祭祀相同,黃昏時在門前或庭院中祭拜,祭祀結束部份花、粉、紅紗線拋上屋頂給「七娘媽」化粧使用,一部份留給自己用,俗信可以變成像「七娘媽」一樣,手巧又美麗。
拜過「七娘媽」後,還要另外準備一份雞酒、油飯、軟粿,在床頭拜謝「床母」,燒三柱香,感謝並祈求「床母」保護幼兒好睡、好搖飼,祈求完畢,將香插在縫隙安全處,稍待片刻,手持「床母衣(一種印有衣服圖樣的金紙)」拜供「床母」察納後,加以焚燒,就完成祭儀。
做十六歲:(台南府城中山路的開隆宮;起源於台南市西區)
民間傳說:婦女結婚後,求「註生娘娘」早生貴子;懷孕後,求「臨水夫人」保佑分娩平安;嬰兒誕生以後至十六歲,則「七娘媽」庇護。因為「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所以小孩滿十六歲時,要在當年七月七日「七娘媽生」這一天,舉行成年禮,俗稱「做十六歲」。
一般幼兒出生滿周歲後,父母為了讓子女平安長大,常有到七娘媽廟讓子女拜「七娘媽」為契子、契女(義子、義女)的拜祭儀式,在儀式中行「加絭」(即加錢),「加 」是以古錢、銀造的鎖牌或以黃紙畫符折成八卦形裝入紅布袋,繫上紅線,掛在頸上,所以又叫「掛絭」。大家相信「加絭」後,就可保護幼兒平安。而後每年七夕,都要到廟中祭祀,將「絭」在香爐上旋繞,希望獲得靈力,直到滿十六歲時,在當年七月七日攜帶祭品。祭品有:
五牲、六色菜碗、七碗甜芋
四果
紅龜粿、麵線、麻油雞酒
帶尾甘蔗兩根
金紙、經衣(用於祭祀孤魂野鬼)
七娘媽亭(用竹片結紮,用紙糊的樓台,有兩層或三層兩種,上面寫著:「福祿全壽」、「蓬萊宮」、「百子亭」等字樣)到廟裡祭拜,以答謝「七娘媽」多年來照顧的恩情。依例須先燒香拜「七娘媽」,行三跪九叩禮。祭祀結束,做十六歲的成年人須穿過供桌,鑽過父母親所拿的「七娘媽亭」;鑽時不可向以後看,要向前看,表示前途在前方,應勇往直前,不要回顧。鑽過「七娘媽亭」時,男的往左繞三圈,女的往右繞三圈,民間稱為「出鳥母間」、「出婆姐間」,前者與「七娘媽」化身為鳥庇佑兒女的傳說有關;後者則與臨水夫人的三十六婆姐照顧幼兒的傳說有關。然後拜謝神明,焚燒「七娘媽亭」,供獻金紙、經衣,將掛在頸上的「絭」取下,「脫絭」後,表示完成「成人禮」,已經長大成人了。
拜魁星:
拜魁星和拜織女一樣,都是在月光下進行。祭拜時常玩一種「取功名」的遊戲助興,用桂圓、榛子、花生三種乾果,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甲,其中一個人手拿三種乾果各一顆,往桌上投,隨它自己滾動,看哪一種乾果滾到某人面前停下來,那麼那個人就代表那一種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為止。
一般讀書人時,在清朝時大多購買青蛙來放生,以拜魁星(因為古代的奎與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變為魁星,所以買青蛙放生來祝賀他的生辰,並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臺灣祭拜魁星用羊或犬來祭拜,稱為「魁星會」,這是因為取其角的諧音,以為高中的吉兆。
中元節
中元節的來源和意義:
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也是民間俗稱的「中元普渡」。中元本是中國道家祭祖的日子,再加上「目蓮救母」等感人的民間傳說,就形成普渡的習俗了。
所謂「普渡」,原是普遍超度孤魂野鬼的意思,與拜三界公原不相涉,但因為時間的巧合,所以出現把二者合而為一的現象。農曆七月民間俗稱「鬼月」。一般我們都相信人具有三魂七魄,而人死後,七魄分離,只剩下三魂就叫做鬼了。有人祭祀的鬼,不會危害人類,但那些沒人祭拜的孤魂野鬼,就不一樣了。據說因為地藏王菩薩曾經發願要普渡眾生,所以在每年的七月一日開鬼門,讓身在陰間的眾鬼返回陽世探視自己的親友及子孫,直到七月底,才召眾鬼回地獄。因而從初一「鬼門開」到三十「鬼門關」這段日子裡,人們為保有生活的平安,不僅婚喪喜慶皆不敢輕舉妄動,每戶人家都要供奉菜飯,這種祭祀,俗稱拜「好兄弟」,祭祀「好兄弟」的活動在七月十五日達到最高潮,這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中元節」;道士們以誦經作法事和準備三牲五果普渡孤魂野鬼,舉行「普渡」的祭儀,用牲禮酒食祭祀孤魂野鬼以防止祂們作祟。
中秋節的習俗
祭月(拜月娘)、賞月:
祭月早在秦漢以前就有了,當時主要在宮廷內進行。後來歷代的帝王都沿襲這個儀式,每逢中秋節,必舉行隆重的祭月儀式,現存北京的月壇,便是專門用於皇帝祭月的場所。八月十五相傳是太陰娘娘月神的誕辰。在當天晚上,都會在屋外庭院擺設香案,案上放置香爐、燭台,燃燭焚香,用柚子、西瓜、月餅來敬奉月神,並且由婦女兒童負責祭拜男子不是後拜,就是不拜)祭拜結束後,一起喝「團圓酒」,吃「賞月飯」,嘗「團圓餅(即月餅)」。而這天回娘家探親的婦女,必須返回婆家團圓,民間有「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的俗諺,就反映了這個習俗。
祭月的習俗之所以在唐代以後迅速流行於民間,與唐明皇遊月宮的傳說有很密切的關係。《唐逸史》記載:鄂州人羅公遠,俟候唐明皇在中秋夜賞月。看著唐玄宗目不轉睛的一直望著明月,便邀請玄宗去遊月宮。他取出一根拐子向著空中擲去,突然化為一條銀色的大橋,他請玄宗一同上了大橋,差不多走了數十裏遠,覺得精光奪目,寒氣逼人,才發現到達一座大宮殿前。羅公遠說:這就是月宮了!玄宗見到有數百個仙女穿著素練寬衣,在廣大的宮廷中跳舞,歌聲嘹亮,音韻非常優美,便問說:「這是什麼曲子?」羅公遠回答說:「就叫霓裳羽衣曲」。玄宗牢牢記住那曲子的聲調,回到宮中,立即命人依照他所記的聲調,編成了一支「霓裳羽衣曲」。
賞月之俗由來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晉代就有了,到唐宋時才開始盛行。唐代許多詩人寄情於明月,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詠月詩;宋代亦不遑多讓,最為世人所傳頌的無非是蘇東坡所寫的「水調歌頭」了:
現今雖然因為太空人登上月球,神話傳說已經破滅,很少人家會再拜月娘了。大家反而都趁著天清氣爽的時候,到野外踏青,欣賞明月,男女老幼,結伴出遊了。
吃月餅、柚子:
月餅的演進歷史可以從周代算起,到了漢代已有蒸餅、胡餅、湯餅等點心;到宋代已經有月餅的記載,但是月餅成為正式的應節食品,則始於明代,當時人們已經有用月餅相互饋贈的習俗了。民間傳說月餅的起源是來自於元末明初的抗元故事:
蒙古人統治中國後,實行殘酷的民族壓迫。為了防止漢人聯合起來反抗,凡是漢人百姓家所有的金屬器具一律沒收,十個家庭只准合用一把菜刀,而且還派駐一個蒙古的爪牙負責監視漢人的一舉一動,胡做非為,魚肉百姓,漢人十分痛恨他們,稱他們為「家韃子」。元朝末年,全國各地鬧饑荒,人民顛沛流離失所,於是便有許多有志之世起義,推翻蒙古的統治。有一年中秋節,泰州的張士誠暗中串聯,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藏在圓餅裡,送到各戶人家,約定中秋節起義。到了中秋節那天,大家一起動手,殺死了「家韃子」,揭開了起義的序幕,終於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人們為了紀念這次的起義,每逢中秋節就製作月餅,互相饋贈,相沿成襲。
在我國,由於各地月餅用料、調味、形狀等的差別的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的品種,諸如京式、蘇式、廣式等。餅餡更是種類繁多,甜、鹹、葷、素各有特色,而且色香味俱佳。儘管地區風格各異,但不外提漿、酥皮、硬皮三大類:
提漿月餅,又名漿皮月餅。熬糖漿調入麵團做月餅皮,包鹹肉、甜肉、火腿、棗泥、豆沙、蓮茸等,餅面印各色花紋,廣式月餅即此類。
酥皮月餅,將麵粉、飴糖、豬油用熱水攪拌做皮、有百果、豆沙、火腿等餡,蘇式月餅屬此類。
硬皮月餅,用白糖、飴糖、香油加上小蘇打和麵做皮,冰糖、白糖、香油、桂花、瓜子仁、核桃仁等攪拌為餡,北京自來紅即是。現在,月餅依然是群眾最喜愛的節日食品,而且質量更高,花色品種更加豐富多采。
柚子是臺灣中秋的名產。俗信以為吃柚子可以使眼睛明亮;女孩用柚皮擦臉,可以使皮膚細潤。而柚子的「柚」和庇佑的「佑」同音,更使人喜歡它,大家都希望用它來祭拜,可以得到神明的庇佑。
重陽節
重陽節的由來:
登高望遠,飲菊花酒的風俗,在戰國時代已經開始。但什麼時候登高?什麼時候飲菊花酒,它們與重陽節是否有何關連,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
民間以農曆九月初九日為「重陽」,又稱「重九」節(重九之名,起源於東晉)
有文字記載,九月九日成為節日是在漢代: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後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以辟邪延壽。
又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顯然,佩茱萸,飲菊花酒在漢代已成為重要的節日了。
重陽登高的故事 見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
東漢時代有名的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裡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桓景照師傅所說,全家上山遊玩,等到傍晚一看,只見所有的雞狗牛羊家禽家畜,全都死光。桓景這才明白,原來這些家禽家畜,做了他們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
這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後世的人卻代代相傳。到了晉代以後,重陽登高避災,大為流行,已成為歲時節令中的一件雅事。
重陽不儘是文人雅士飲酒、賞菊、登高、賦詩的節日,也是古代婦女的休息日─根據幹寶《搜神記》雲:
淮南全椒縣有一位丁氏,嫁給同縣姓謝的,由於謝家是大富戶,她婆婆又十分兇惡殘暴,常虐待丁氏,強迫她幹繁重的家務,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就會遭到痛罵和毒打。丁氏忍受不住,就在重陽節懸樑自盡了。死後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說:「做人家媳婦的,每天辛苦工作不能休息,重陽節當天,請婆家不要讓她們再操勞了。」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陽日,都讓婦女休息,叫做「休息日」。古代還把這位姓丁氏的婦人立祠祭祀,稱為「丁姑祠」。從此以後,每逢重陽節,父母們要把嫁出去的女兒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將重陽節稱為「女兒節」。
儘管魏文帝說重陽是「日月並應,俗嘉其名」的節日,但當時人們不是把這一天視為吉日良辰,而是看成一個恐怖的日子,因此要登高、佩茱萸辟邪,離家躲災,飲菊花酒驅除瘟疫延長壽命。
到了唐代,重陽節又增添了不少美麗的神話故事和迷人的色彩:《舊唐書.王勃傳》記載: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當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視父親,九月九日路過南昌時,洪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宴請賓客及部屬,他想誇耀女婿吳子章的才氣,便事先拿出紙筆請賓客動筆作序,所有的賓客都知到他的用意,沒有人敢作。卻不料王勃事先並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於是毫不謙讓接過紙筆,。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氣,立即派人在旁邊看王勃書寫,誰知道王勃才氣不凡,蓄積已久的心情完全發洩出來,文章越寫越好,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句時,忍不住拍案叫絕!王勃從此一舉名震詩壇。
文化是累積的,重陽節經過二千餘年的變遷,已成為多元性的節日,民國六十三年內政部為敬老崇孝,而核定重陽節為「老人節」,增加了重陽節的精神內涵。
重陽節的習俗:
佩茱萸:
茱萸屬芸香科落葉亞喬木,古人佩帶的有三種,分別是山茱萸、吳茱萸、食茱萸,其中前兩種為中藥藥材,具有潤肝燥脾,溫中下氣,除濕解鬱,去疾殺蟲等功能。
古人將茱萸作為驅邪的神物,每逢重陽節,人人佩戴,後世稱之為「茱萸會」,或稱重陽節為「茱萸節」。現今佩茱萸的習俗已沒有了,但在漢代就已經有這風俗(見晉周處「風土記」)。而唐代的名詩人以茱萸作出不少感物懷人的詩,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把異鄉遊子在重陽佳節懷鄉思親之情,抒發的淋漓盡致;而「每逢佳節倍思親」更被用來表示遊子的心情。
賞菊、飲菊花酒:
酒是節慶必備的飲料,重陽節是九月九日,九九與菊酒諧音,所以要喝菊花酒。九月已是秋天菊花盛開,故九月又稱「菊月」。
根據《西京雜記》記載:「菊華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相傳喝菊花酒能延年益壽,活得長「久」。所以郭元振有詩曰:「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陶淵明九日詩中也提到:「酒能袪百慮,菊能制頹令。」
在歷史上,曠達不羈、傲視世俗的魏晉文人對重陽節尤其青睞。因此,田園詩人陶淵明在《九月閑居》詩序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持膠靡由,空服九華」。陶淵明一生酷愛飲酒,性情恬淡,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每次到重陽節時就陶醉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風雅情緒中。根據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記載:
有一年重陽佳節,他(陶淵明)在家裡東邊的籬笆下正欣賞著菊花,彈琴唱歌時,突破間酒癮大發,但遺憾的是家裡沒有準備酒過節,只好慢慢地走在菊花叢中,並摘了大把的菊花,坐在屋旁的籬笆旁惆悵。突然間抬頭一看,看見一個身著白色衣服的人,帶了酒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送酒使者。原來朝廷屢次要徵召陶淵明作官,他都不答應,王弘想要結識他,曾多次給陶淵明送酒。這次陶淵明見酒大喜,立即打開酒罈,在花叢中暢飲,酒醉詩興大發,吟出了《九月閑居》這一首名詩。而「陶公詠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為後世文人喜好的典故了。
重九正值秋天,菊花盛開,而文人雅士對嬌艷傲霜的菊花,十分喜愛,在唐代詩人詠九日的作品中,寫到菊花的比比皆是,可見賞菊風氣的盛行。如王維「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奉和重陽節上壽應制);李欣「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避惡酒,湯餅茱萸香」(九月劉十八東堂集),由此可見,唐代簡直是沒有了菊花就不能過重陽,不插茱萸不過節了。如果說唐代沒有菊花就不能過重陽,那麼,宋代的重陽節就完全可稱為賞菊節或菊花節了。菊花不僅它千姿百態的豔容使人傾慕,它的傲然剛強的氣質更令人折腰,所以,有人認為菊花是中國的國花,我國歷代文人無不賞菊、詠菊、讚菊,甚至連黃巢都曾寫過「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的詠菊詩,以詠菊抒發其胸中之情。根據《夢梁錄》記載:宋代人每年重陽節都要「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宋朝人還給菊花、茱萸這兩樣東西起了兩個雅致的別號,叫菊花為「延壽客」,茱萸為「辟邪翁」。當時每年照例,皇宮禁中與達官顯貴之家都在這時候觀賞菊花;一般平民人家也要購買一兩株菊花玩賞。當時有名的菊花高達七、八十種,如萬齡菊(形狀如蓮房者);金鈴菊(又黃又圓的);桃花菊(粉紅色的),花的顏色、名字,多得不勝枚舉,簡直可以說是菊花花會。宋代重陽詠菊花詞也是汗牛充棟,最著名的莫過於女詞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端老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吃重陽糕:
唐朝及宋朝時,重陽節講究吃糕,就如同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都是應節的食品。因「糕」與「高」同音,古人又相信「百事皆高」的說法,所以重陽節登高的時候吃糕,象徵步步登高。《嘉話錄》中記載:唐人袁師德是給事中袁高之子,九日出門作客,有人讓他吃糕,他卻推辭不吃,後來人們才知道他為避父諱,因「糕」與「高」同音,故不忍心吃糕。這與唐代大詩人李賀避其父李晉之名諱,而不敢去考進士(進與晉同音)一樣可笑。《野客叢談》及邵博《聞見後錄》中又記載了另一則重陽食糕的趣聞:
劉夢得作九日詩,想用「糕」字,由於思路受六經的嚴格束縛,認為六經無糕字的典故,所以不敢用。但是宋子京卻不以為然,並且就幽他一默說:「劉郎不肯題糕字,空負詩中一世豪」。
到了宋代,根據吳自牧《夢梁錄》雲:在重陽節吃糕已十分講究,「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麵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釘,插小彩旗,名曰重陽糕。禁中閤分及貴家相為饋送」。《乾淳歲時記》還記載一種特殊的重陽節日食品,「以蘇子微漬梅滷,雜和蔗霜、梨、橙、玉榴小棵,名曰『春蘭秋菊』。」可見當時食品之精細。到了明清時代登高所吃的糕,用麥麵作餅,點綴棗栗,稱之為花糕。明清人們吃花糕也頗有講究,依據明人謝肇淛《五雜俎》:在重陽日清晨,把花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上,祝福道:「願兒百事俱高」。這充分表現出古人望子成龍的美好心願。
登高郊遊:
據《西京雜記》重陽登高也開始於西漢。重陽節前後,天氣漸涼,是登山活動的好時辰。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就喜愛重九登高,因此描寫重陽登高遠眺、欣賞山河美景的詩相當的多。如:
九月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裡,山翠現樓西。 劉長卿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飛遠,遊人幾度菊花叢。 邵大震
當然,也因為登高因而產生了不少趣事,如《晉書.孟嘉傳》記載:
晉朝永和年間,明帝的女婿桓溫為征西大將軍,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擔任參軍,很受桓溫的賞識與器重。有一年重陽,桓溫在龍山宴請幕僚,吟詩作對,當時所有的幕僚都在,而且穿著作戰石穿得衣服。正當酒酣耳熟,詩興大發的時候,突然刮起一陣風,不巧把孟嘉的官帽吹落,而孟嘉好久竟然沒有察覺,還津津有味的和別人飲酒賦詩,中國是禮義之邦,有「君子死,冠不可免」之說,所以官帽落地沒有察覺,有傷大雅。桓溫看到這一情形,暗中叫參加聚會的文學家孫盛趁孟嘉上廁所的時機,把帽子拿到孟嘉座位上,並作文章嘲笑他。後人便把「孟嘉落帽」比喻文人不拘小節,風度瀟灑,縱情詩文娛樂的神態。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為「綬衣之節,落帽之辰」。
到今天,登高已經是廣受喜愛的健身活動,大家利用星期假日,扶老攜幼登山健行,從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舒展筋骨,鍛鍊體魄,調劑心情,還可以增進人際關係,真是一舉多得的活動。許多團體也利用慶典,舉辦登山活動,都受到歡迎。
現今臺灣各地,提供居民健行的登山步道,到處皆是,登山活動也不限於秋高氣爽的時節,已成為全民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了。同時難能可貴的是,人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大多數人都知道珍惜大自然資源的觀念,能注意到環境的維護。
民國三十年,教育部順著民間重九登高的習俗,訂定國曆的九月九日為體育節,以推展國民體育。
射箭:
從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陽節當天,帝王官僚們除了登高作詩,舉行宴會歡樂外,還有了射箭、縱馬、圍獵等活動。像陳後主就是沉迷於聲色之外,還喜愛走馬射箭,亡國時還要再獵一圈。到了唐代,重陽射箭圍獵活動依然盛行。《啟顏錄》還記載唐宋國公蕭瑀不會射箭,大書法家歐陽詢當面作詩嘲笑的情形:
疾風吹緩箭,弱手馭強弓,
欲高反覆下,應西還更東,
十回俱著地,兩手並擎空,
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
唐明皇更是喜愛射箭:關於他重陽射箭還有一段神話傳說故事。據《集異記》記載:
天寶十三年的重陽節,唐玄宗和大臣在沙苑(地名)打獵,突然發現一隻孤鶴在空中徘徊,唐玄宗一箭射中,可是這隻鶴並未掉到地上,卻帶箭飛向西南邊。原來這隻鶴是四川青城山成仙道士徐佐卿變的,他回青城山後把箭留於壁上,對其他道士說:「我到山中行走,剛好被箭射中,這支箭不是凡人的,我把它留於壁上,等待後年這支箭的主人到這裡時再還給他,千萬不要遺失了」,並在牆壁留下得到箭的時間「天寶十三年九月九日」。不久,安史之亂爆發,玄宗逃往四川,一天恰巧到青城山道院遊樂,發現牆壁上插著一支箭,拔下一看,原來是自己用的箭,心中十分奇怪,問道士,才知緣故,自己當年所射下的鶴,原來是道士徐佐卿變的。
唐代帝王在重陽節登高遊宴,又要賞菊賦詩,還想要射箭遊獵,很顯然一天的時間是不夠用的。於是,重陽節就提前到九月八日開始,或推後至十日仍過重陽。所以,唐代重陽不是一天,而是兩天或是三天。因此,如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詩: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放風箏:
風箏也叫「鷂」,在中國有兩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風箏是用木或竹做的,所以叫做「木鳶」,據說魯班曾與墨子比藝,做出能在天上飛三天的木鳶。到了東漢以後,才出現用紙做的「紙鳶」或「紙鷂」,到了五代時,李鄴曾在宮中放紙鳶,紙鳶上裝有響笛,風一吹,便發出近似古箏的聲音,因此把紙鳶稱為「風箏」。到了明清,風箏的製作更為精巧,種類也大為增多。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對風箏十分有研究,寫過「南鷂北鳶考工誌」;在古代,風箏曾多次被利用於軍事,作為傳遞資訊的工具。韓信就曾利用風箏來測量皇宮的距離,準備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皇宮。南朝梁武帝蕭衍被叛軍圍困在臺城,唐代張伍被叛軍圍困在洛城時,都是利用風箏把求救信送出去。
閩南語中有一句話:「九月九,風吹滿天嘯」,就是形容重陽以後,風箏滿天飛的情形。由於農曆九月以後,臺灣季風漸強,而另一方面又天高氣爽,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從前玩具不多,又很少有娛樂活動,放風箏就成為孩童的最愛。當秋天一到,大家在田野空地,大放風箏,是相當快樂的事情呢!臺灣重陽放風箏的習俗,起源相當的早。據資料的記載,居住在今天的宜蘭的平埔族,也就是葛瑪蘭人,早就有這樣的活動。
早年放風箏,大多由孩童自己製作,式樣憑自己的巧思發揮,一般都以放得高為主,種類也相當的多。有心認識風箏,在臺北縣瑞芳鎮的九份,有一座收藏豐富的風箏博物館,如果到那裡遊玩,千萬別錯過機會,好好欣賞一下各式各樣的風箏。
正常放飛以外,幾個風箏在天空中,互相打鬥的事,也相當的精彩有趣,這就是「風吹相咬」。打鬥的時候,用各種技巧操控風箏,或者截斷對方的尾巴,或者咬斷風箏線,讓對方「英雄無用武之地」。更激烈的,還有在風箏線上,綁上暗器的,以便破壞對方。風吹相咬時,大風箏固然容易打勝,但小風箏操控自如,東遊西竄的,易於隨時打遊擊,反而更居優勢呢!
敬老活動:
由於「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含意,因此有令人長壽的說法。重陽節因此又發展為「敬老節」,有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貴長命的意義。
民國六十三年,我國內政部為了弘揚「敬老崇孝」的傳統,特別訂定以重陽節為「敬老節」,此後每年的這一天,各地都展開敬老活動,喚醒民眾重視老人、尊敬老人。
「敬老節」的訂定,是經過一番波折的。在民國五十二年,中國老人福利協進會成立,隨即籌劃設置老人節,以便推行敬老運動,並推展老人福利。民國五十五年,老人福利協進會,決定以重陽節為老人節,同時成立「中國老人服務中心」。到了民國六十三年,由政府公佈設定「敬老節」,老人開始受到應有的重視。
臘八節
臘日和臘八粥的由來:在中國古代,「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它的意義,有人認為:「臘」是「合」的意思,臘祭就是合祭諸神;也有人認為:「臘」是打獵」的意思,獵禽獸以便歲末祭祀祖先。
從前的臘日,並沒有一定的日期,大約在冬至後的第十三到三十五天之間,最晚也不會到除夕,大多在二十四節氣的小寒節氣內,落在農曆的十二月,因此農曆的十二月就稱為臘月。農曆的十二月八日,是所謂的「臘日」。這一天,是佛祖得道成佛的日子,傳統上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民間,吃了臘八粥以後,就開始忙過年了。
吃臘八粥的習俗據說傳自印度,相傳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曾經獨自坐在菩提樹下,靜觀思維,每日只吃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佛祖成道前所受的苦難,便在十二月八日這一天,吃粥以為紀念。而中國自宋朝以後便開始普遍盛行起來,當時在民間有所謂「臘八日」,在臘月八日這天,每座寺廟都要準備「五味粥」敬拜佛祖,完後再分贈給善男信女,大家相信吃了五味粥便可以保佑身體健康。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就曾大力提倡吃臘八粥,認為可以延年益壽。
過臘八節的習俗大約在清朝初期傳到臺灣,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廟中去祭拜神明,並煮臘八粥讓全家人食用。康熙皇帝時,曾賜給有功的臣子臘八粥,是一種恩寵,在民間,有些特別遵循古風的家庭,天沒亮就已經吃過臘八粥,同時流下許多,吃個好幾頓,以表示「富貴有餘」。
臘八粥是用乾果、豆類煮成的,像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乾、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之類,湊成八種,加上紅糖、白糖熬煮成粥。這些食物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後易於消化,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臺灣的臘八粥,本來只有甜的一種,後來有一種以肉片、木耳、蝦仁…,為材料煮成的鹹粥,兩種都很好吃。
臘八時節吃臘八粥,除了延續祖先的傳統以外,對健康也有幫助!
吃尾牙
過年的序幕揭開於農曆的臘月十六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於傍晚的時候,供奉牲禮─雄雞(象徵生意興隆之意)、鴨、魚、肉、蛋等。向(廳頭)神桌上拜土地公,燃燒金紙。然後將長凳子擺在門口,供奉五味碗(日常生活飯類),拜地基主(歷來住在該住宅的無主孤魂,俗稱好兄弟),燒經衣、銀紙。一般住戶在此日一家團圓食尾牙。
「牙」是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臺灣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牲畜、水果、香枝、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肴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作牙」的起源出於善良的社會風俗習慣,代代相傳。所謂「牙」字,為「牙旗」之簡稱,因古時荒地滿目,未經開墾之地,時有相爭開拓,致有格鬥、毆打等事發生。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誌;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牽鉤仔」,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做牙」。
頭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二日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八月十五日還要祭拜一次,稱為「秋祭」,在五穀有了收成時感謝土地公賜給人們的豐收。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為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在神明裡,土地公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親近人間,人們遇見任何問題,都會找上深入民間的土地公,祈求豐收、生意繁榮,就連治病、升官、轉職也找他幫忙;臺灣的土地公特別多,所以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
「尾牙」就是一年中最後一個「作牙」的意思。過了這個「牙」後,馬上就要過年了,許多公司、行號也都利用這個機會,準備豐盛的菜肴請所有的員工聚餐。從前,如果老闆想要解雇不適用的員工,就趁著請吃尾牙的時候,在筵席上把雞頭對準那個人,暗示他過完年後不用再來上班了。俗語說:「吃頭牙燃嘴鬚,吃尾牙而憂憂」,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種解雇員工的方法,現在已經不流行了。由於近年來工商業發達,請吃尾牙的風氣愈來愈盛,因此,在尾牙前後的一個星期裡,從鄉村到都市,處處都有人忙著請尾牙或者請吃尾牙。
至於一般的住戶人家,也在這天吃團圓飯,稱為「食尾牙」,當天晚上並且吃一種特製的「潤餅」和「割包」。「潤餅」類似春捲,但比春捲大一倍,不用油炸,其形狀跟用紙張把銅錢包成圓筒形一樣,表示發財富潤家庭之意。「潤餅」是以潤餅皮(麵粉製的)捲包煮熟的豆芽、紅蘿蔔、絲筍絲、豆乾絲、蒜末、肉絲、蛋皮等食料製成。「割包」是以麵粉發酵製成,與饅頭相同,惟形狀稍有不同。將其撥開放入滷肉片、鹹酸菜、花生粉、糖、香菜等為餡,形狀如錢包,也是象徵發財的意思。
祭灶送神
灶神是民間傳說中家堂的神祇之一,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司這一家人平時善惡的神祇。上古的時候,是在夏天祭灶,東漢才改在臘月。在中國南方,祭灶的日子是選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除了祭灶以外,還有「送神」的儀式,將家中供奉的大小神明一起送上天。
灶神是中華文化敬天畏祖的精神表現之一,意味著每一家庭中都有玉皇大帝的使者,在冥冥之中監督人們。因此,即使在家中也得謹慎行事,不可違背天理。在灶神上天奏報善惡以前,就必須祭祀,祈求灶神昇天講好話。為什麼呢?因為以前的人家做飯都是用大灶升火,他們認為灶神與人接觸的機會最多,玉皇大帝對他說的話一定特別相信。家家戶戶希望他向玉皇大帝多說一些好話,送神時,都要煮甜的湯圓祭拜。有些人甚至就將湯圓貼在灶邊的牆上,或是灶神像的嘴巴上,希望他能夠「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民間還流行用黏性很強的糖來祭灶,也是想把灶神的嘴巴封住,這種祭灶專用的糖就叫做「祭糖」。而據說灶神的樣子,是眾神中最眉清目秀的,是個美少年,因此北方人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的說法,也正是男女授受不親想法的表現。
除了祭灶,這一天還有送神儀式。家中除了供奉的神明外,人們認為門、井、堂、廟也一樣有神明,稱為「家堂神」,這一天都要上天。一大早,家家戶戶備牲禮、果品,焚香並燒金紙及甲馬,送諸神上天。這一天最好是有風,以便神明乘著煙火,早刻昇天去,因而又有「送神風,接神雨」的說法。
把神明都送回天上之後,家家戶戶便忙著大掃除,除舊佈新以迎接新年的來到。
臘八節
臘月的由來
古人習慣上將農曆十二月叫做「臘月」。為何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呢?談起這起源,恐怕必須由先民從狩獵時期剛進入農業初期的事說起。「臘」字的本義,原是把各種祭祀配合在一起舉行的意思。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一切的風俗習慣,都免不了與農業生產發生關係,農民的生活,無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十分的忙碌,然而比較起來,大概只有冬季才有較多的空閒時間,所以常在大豐收之後的年底舉行盛大的祭典,表示慶賀和慰勉自己一年來的辛勞。
基於傳統敬祖的觀念,首先想到的祭祀對象便是列祖列宗了;同時又想到農業的收成,不單是靠人力,風調雨順也是一大主因,當然也應該感謝神靈的庇佑;最後更希望以祭典為自己驅除不祥和疫癘,永保平安,所以利用「臘祭」將各種祭祀合併在一起舉行,藉以表達自己內心的誠意,因此,把祖先、神靈和天地合在一起祭祀,便稱為「臘祭」。因而「臘」可是包含了好幾種意義的。
臘:
也就是祭祀先祖,可以說在夏朝時便已經開始了。這裡的「臘」其實也就是「獵」的意思。為什麼要打獵呢?因為要舉行祭典,便必須去獵取百獸,若是獵取野獸很多一時吃不完,只好抹上鹽風乾起來,留著以後慢慢吃,因為是「獵祭」剩下來的,所以叫做「臘味」。「臘祭」的日子,早先並不固定,不過在周朝時大約都是在新舊年交替的時候,這個時間,換成農曆,就是十二月的時候,而日子在當時也並沒有固定。由於周朝在我國文化奠基的工作上著力最深,影響也最大,所以後代雖經曆法的改變,人們仍然是在這時舉行祭典,這大概就是「過年」祭祀活動的一個萌芽吧!
蠟:
也就是祭祀與農業有關的八種神。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年,穀熟也。」由此可見,年的原始意義和農事收成有關。古代的農業技術不如現代發達,所以在辛苦的耕種過後,收成的季節通常也就成為了狂歡慶祝的時機。而慶祝收成時,除了慰勞自己一年來農事的辛苦外,也要感激上天的賜與,並祈求來年能有同樣的豐收。
臘祭其實就是祭祀這門、戶、中霤、行等神祇的儀式。在《禮記》「郊特牲」另外提及:「天子大蠟八」,這裡的「八蠟」指的是八種與農業有關的神。臘祭原本表示一個生產週期的結束,一直要到曆法確定以後,臘的種種祭祀才逐漸被分散並融入現在陰曆年的各項習俗中。通常這種祭祀大典,只有在大豐收之後才會舉行,平日是不輕易舉行的,而且若是收成不理想,便可以免去,以避免人力的浪費。
儺
根據《漢書》「禮儀志」中的記載,儺是一種驅除疫鬼的儀式,是由許多年青力壯的人扮成金剛神,敲土鼓,用歌舞驅走魔鬼的儀式。過年時值新舊交接之際,各種除舊佈的新措施就成了這個節期的主要任務。過往一年如有任何疾病災禍,都要趁這個時機舉行一個象徵性的儀式加以驅除,確保它們來年不再為害世間,這就是「儺」的由來。
臘祭及大儺都是歲末重要的祀典。民間的儀式或許比不上宮廷的盛大,但是它們酬神、驅邪、祈福的基本精神卻是相通的,所以可以從現存的許多過年的習俗中,找出臘與儺殘存的痕跡。
相傳臘祭早在神農氏時就有了,到了夏商周時臘祭很受到當時統治者的重視。《禮記.月令》記載:天子再每年十二月,都要宰殺牲口,釀製美酒,舉行臘祭,祈求天地祖宗保佑,以求得來年豐收。由於臘祭是在十二月舉行,所以稱十二月為「臘月」。
既然臘祭是年終歲末最重要的大型慶典,那麼,臘祭又是在哪一天舉行祭祀呢?其實原本在漢代以前,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有時候在十二月初,有時候在十二月底,到了漢代才開始把臘祭固定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恰巧第一年的臘祭日正好在臘月初八,人們便於記憶,就把祭祀的日子訂為臘月初八了。
臘八節的由來:
農曆十二月八日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家家戶戶有吃臘八粥的習俗。為什麼稱為「臘八節」呢?除了臘祭的日子為臘月初八,故明臘八節的說法外,尚有一種說法:由於臘祭的神有先嗇、郵表、蝃神、司嗇神、水庸神、貓虎神、坊神和昆蟲神等八種,故名。
實際上,臘祭一直到南北朝時才真正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作為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古代,人們把臘八節看做是新春的序幕,因此相當受到重視。南北朝時流行著「臘鼓鳴,春草生」的名諺,反映了農民在節日中敲打臘鼓,載歌載舞,迎接新春的歡樂景象。
東漢以後,臘八這一天也是佛教徒的盛大節日─佛成道節,又叫做佛成道日。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折磨,便於二十九歲那年毅然捨棄王位,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但仍無法悟道,有一天,他來到了人煙稀少的摩揭國,因勞累飢餓過度體力不支而暈倒。幸好遇到一個牧羊女將身邊攜帶的雜糧加上野果,用青泉水熬煮成乳糜狀的粥餵食,才得以恢復體力,精神振奮,便在河裡洗個澡,然後坐在菩提樹下沉思,終於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由於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為了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便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也因此成為「佛陀成道紀念日」,這便是臘八粥的由來。
臘八節的習俗與傳說
臘八節最主要的習俗是吃臘八粥。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或「佛粥」。在古時候臘八粥是用紅小荳﹑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時則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現今所用材料和古代有所不同,是用乾果、豆類煮成的,像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乾、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之類,湊成八種,加上紅糖、白糖熬煮成粥。至於臺灣的臘八粥,本來只有甜的一種,後來有一種以肉片、木耳、蝦仁….為材料煮成的鹹粥,兩種都很好吃。
吃臘八粥的習俗形成於宋代,北宋時京都在臘八節時,宮廷、官府、寺院都要準備大量的臘八粥,用來祭佛和施捨貧民。民間野爭相仿效,廣為流傳,許多雲遊四方的僧人也挨家挨戶的募化臘八粥。到了明代,臘八粥更成為皇帝賞賜給朝中大臣的節令佳食。清代,連皇帝、皇后、太子等都要煮臘八粥,不但賞賜給文武大臣,還賞賜給宮女,並向各大寺院發放米、果供僧侶食用,以表達對佛教的推崇;有的寺院則在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祐,所以窮人又把它叫做「佛粥」。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
在民間,家家戶戶都會熬煮臘八粥來祭祖祀神,然後餽贈親朋好友,全家聚在一起品嚐。家中有飼養雞鴨狗豬等家禽家畜的,也要餵牠們吃幾勺,據說這樣會長得比較快。假如院子裡頭有種果樹的話,還要在樹幹上塗上一些臘八粥,據說這樣做果樹會多結果實。臘八粥家家戶戶煮得很多,可以吃好幾天,寓意「年年有餘」。然而,古人吃臘八粥並不僅是為了紀念佛祖成道,還帶有祈求五榖豐登、六畜興旺的寓意,甚至有人把吃臘八粥與延年益壽聯繫起來。其實臘八粥的種種材料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後易於消化,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又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關於臘八粥的由來,民間有許多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吃臘八粥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後因為家境貧苦,父母親把他送到財主家放牛。有一天,他牽牛過橋,不料因為橋面太窄,老牛一不小心跌到橋下摔斷了腿。財主知道了,十分生氣,便把他狠狠揍了一頓後關進一間小木屋,不給他飯吃。
三天三夜沒吃東西,朱元璋餓壞了,想找東西充飢,找了半天隻發現了一個老鼠洞。朱元璋失望之餘,想挖隻老鼠煮著吃,不料卻只挖到了一個老鼠倉庫,裡面有大米、豆子、紅棗、芋頭、花生等等,應有盡有。他喜出望外,便把這幾樣東西河在一起,煮成一鍋粥,因為實在太餓了,因此吃起來特別美味。
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雖然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但吃膩了,也覺得不合口味。這時,她突然想起小時後吃老鼠糧豆煮的粥時的情景,便立刻命禦廚用各種糧食和乾果,煮了一鍋糖粥,果然覺得香甜可口,別有風味。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就叫他為「臘八粥」。朝中的文武官員看見皇帝愛吃這種粥,便爭相仿效,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一種習俗。
大陸有些地方臘八節還有吃赤豆粥的習俗,據說吃了赤豆粥可以袪除瘟神疫鬼。古人吃赤豆粥的時候,還舉行用赤豆打鬼的儀式。為什麼會進行這種儀式呢?
相傳在遠古時代,天地是相通的,而黃帝是當時天地最高的統治者。有一年,地上的蚩尤叛亂,企圖奪取帝位,於是和黃帝展開了一場惡戰,最後黃帝誅殺了蚩尤,獲得最後的勝利。後來,黃帝傳位給顓頊,不料顓頊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卻倒行逆施,殘害了不少忠良。結果報應落在他三個兒子的身上。顓頊的三個兒子生下來不久便死掉了,一個去了「江水」,便成瘧鬼,專門傳播瘧疾,使人發冷發熱。一個去了「若水」,化做魍魎,專門模仿別人的聲音,奪人心魄。還有一個變成小鬼,躲在屋子裡黑暗的角落,專門叫人生瘡害病,還經常嚇唬小孩。而據說它們最怕赤豆,因此每逢臘八節,人們便到處撒赤豆,把它們趕跑,便可以確保一年內全家大小平安。
其實,這是一種迷信,但吃赤豆粥確實有益身體健康,因為赤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磷、鈣、鐵和蛋白質,多吃可以治腳氣病,並對產婦有催乳、通乳的作用。
總之,臘八節是中國傳統的臘祭和佛教成道紀念日相融合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祀天敬祖與崇佛融為一體,而且摻入了祈求農業豐收、延年益壽的因素,因此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