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下坑九世祖光顯公
光顯公的榜名顯,字希文,別號南海,是六郎公派下第九世,浯洲下坑(現是金門縣金湖鎮正義裏夏興村)人。他出生於元朝至元四年(1338年),日期無法考證,但光顯公逝世於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
光顯公的元配是趙氏,生卒的年代無法考證,但趙氏的忌日是十月十六日,育有二子,長子致淳和次子致治。後來元配趙氏往生後,光顯公再娶繼室趙氏,是元配的親妺,她的生卒年代無法考證,但繼室趙氏的忌日是四月十四日,育有二子,三子致和及四子致祥。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光顯公在三十三歲的時候是明代金門第一人獲得登科【經魁】所以有【開科第一】之尊稱。
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十八日,光顯公三十四歲,光顯公到河南省第一次出任南陽府汝州三年。
洪武八年(1375年)九月二十日,光顯公三十七歲,被朝庭調職到西省平陽府隰州知州,授階奉直大夫。
洪武十二年(1379年),光顯公四十一歲,再次被調派到山東省德州(今德縣)任職。
光顯公雖然任職三州知州(正五品官),但他當官的期間,一身守操清廉,金門的家中清貧,甚至有三餐不濟的窘況。後來,光顯公被調職直隸北平州,奉燕王之命征右北平。燕王非常賞識光顯公廉幹的才華,便委任光顯公掌管書記一職,對光顯公非常器重和信任。
相處日久,光顯公發現燕王有異志謀權簒位的野心後,曾經數次籍機下棋的時候以諷諫之言勸燕王,但卻不獲得燕王的接納,於是光顯公便以藉聲稱有病疾要辭官歸鄉隱居養病。回到自己的故里,光顯公擅長音律,平日生活都以吟詠自娛,捋花吸草,或放浪海濱,家人莫測他的所為。
建文四年(1402年)靖難之役後,燕王篡位登基自立為明朝第三位皇帝,即是明成祖又稱為永樂皇帝,年號更改成永樂元年(1403年)。政經局勢安定後,明成祖派遣錦衣衛到金門下坑光顯公的居處,要召光顯公回北京協理國務。光顯公束帶出現,佯為就道之計,等待亱間沐浴後,更換官服,向北面朝拜,然後飮藥自盡,明朝一代忠臣如此就與世長辭,亨年六十六歲。
皇清雍正聖旨欽旌光顯公【忠臣】匾額表彰其于燕王靖難時為官貞忠不貳和惕勵後族人。雍正四年,清庭有感光顯公的忠節,特旨為九世祖光顯公建祠崇祀,春秋致祭。
據傳說光顯公之墓在擇址上即有兩種說法。一說為光顯公辭官返歸金門下坑故居,因值深夜,水淺無法上岸,當夜飆風起,將船頭所懸之燈籠吹去,翌晨光顯公派人上岸尋找,赫然發現紅燈籠正端整擱置於下坑村濱海處之巨石坡上。待回告後,光顯公親自前往巨石觀看,發現此地前有海、後有山,石如蟹殼,前臨海灣處,似螃蟹兩螯環拱,大大稱道好風水。在光顯公保忠義而自盡後,九世祖繼妣趙氏就依他的遺言:「蔔葬於燈籠飛臨處,此乃蟹窩吉地也。」;另一說為光顯公死後出殯當天,隊伍行至半途忽然飆風起,將孝子所持的幡兒高高吹去,吹到下坑濱海處之巨石坡上。隨隊之堪輿師見之大驚日:「此蟹窩吉地也,光顯公陰靈乃能自覓佳城,異哉。」故徵得繼妣趙氏的同意遂葬於此。
光顯公墓後的大石有一緃貫裂縫,有兩個傳説;一傳聞為光顯公墓後有ㄧ石大可盈畝,下葬當天,石鳴三晝夜,忽有聲如雷而裂,正是象徵其志堅可開金石者;又傳聞堪輿師卜吉處後,告知繼妣趙氏謂光顯公的墓穴,葬在此處,墓穴若進前,將來可出三宰相,若退後,後嗣可蔔萬人丁。繼妣趙氏意謂三宰相雖ㄧ時貴顯,猶過眼雲煙,終不若人丁興旺為長久,乃囑勘輿師盡量退後,勘輿師遵意退後點穴,而繼妣趙氏猶恐其會違意,再命後退一步,當運棺入穴時,忽雷電交作,霹靂一聲,巨石中裂,輿師日:可惜蟹窩已破,雖萬人丁亦多外遷耳。故今其墓後有石坡裂縫,縫中野草叢生,傳即蔔葬時所裂之痕,而下坑陳氏分支外地者頗眾,頗是符合傳說,是也?非也?
金門下坑九世祖光顯公葬于金湖鎮正義裏後園南側近海濱之處,墓背以巨石為屏,朝向料羅灣。墓塋的主體呈現卵形配置背山面水的地理環境。墓碑呈有緩弧形,碑額有浮雕祥雲捧日,隱喻【大明】之意。墓碑刻有【南海夜臺】篆文,【南海】是光顯公的別號,【夜臺】是指墓穴。
墓後約百餘公尺聳立一巨石,即神道碑,是在雍正四年(1726年)由文林郎鎮遠縣知縣曾孫陳宓勒石鐫立。碑額為祥雲瑞日圖案,日形下橫刻【有明】字。
碑中央刻字體較大,文為【奉直大夫三任知州南海陳公墓道】。碑旁刻字體較小,文為【公諱顯,別號南海,洪武開科經魁。太宗為燕王時,廉其才,辟掌書記,嘗乘弈諷諫,旋以病告歸。靖難初,遣使召公,義不就,夜具衣冠,再拜而死。雍正四年特旨建祠崇祀。春秋致祭,永以為例】。
神道碑前有二石,狀型有似蟹螯,左側一石且橫裂,形狀似螃蟹兩螯環拱,所以光顯公的墳墓在堪輿學上亦稱為【螃蟹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