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碧山后山陳氏
金門縣白沙鎮碧山村,位於金門島東北方五虎山麓之下,瀕臨大海,民居聚落依山勢緩坡而建,風景秀麗,歷史悠久,民風純樸,素以“金東之珠”之美譽,名聞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各國。
碧山村為陳姓開基聚族而居,追宗溯源自晉江市深滬鎮後山陳氏。為懷念家鄉,不忘祖宗,村落一直沿用“後山”與“碧山”之深滬古地名(深滬壁山古時亦作碧山、碧峰),1958年,晉江與金門兩岸炮戰,時任金門防部司令官胡璉為避免軍人把附近的“山后”村與“後山”村混淆,以軍事上的需要為由,下令將“後山”除名,而專用“碧山”村名。
根據碧山陳氏族譜記載:“碧山陳氏一族,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分支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鄉。始祖德宗公于元朝時,因剛直建言於朝被禍。其三子在家聞訊,乘舟泛海而逃,遇風飄散。其中二子存仁公,遇風飄至金門島海邊,登岸擇地定居。存仁公為開浯始祖,自元代至今,碧山聚落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存仁公有三位太孺人黃氏、翁氏、柳氏,生有五子:西間派長房、東間派二房、中央派三房、門口派四房、下溪派五房,以後各自繁衍。明清兩代至民國初年,又陸續分支同安內頭小公山、金門湖山、前墩、東溪、臺灣澎湖、菲律賓、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地,人丁興盛。”
碧山陳氏大宗宗祠是典型的兩進式閩南建築,富麗堂皇,雕樑畫棟,山櫛藻梲,髹漆彩金。祠內正廳上樑及左右兩側懸掛有“博士”、“進士”、“選魁”等匾額,三對對聯:“孔昭崢嶸百代箕裘光祖德,孫曾致恪千秋俎豆報宗功”;“北海被肩綠水橫腰衣冠晉,南山朝笏碧峰護背爵祿加”;“碧顯鐘英南對太武地靈,山明水秀北海百川人傑”。正堂擺設供奉開基祖存仁公等歷代祖先的神主牌位,左昭右穆,肅穆尊嚴。碧山陳氏大宗宗祠始建于明朝隆慶四年(1570年),當年十月十六日迎主入祠奉祀。民國元年(1912年),大宗宗祠再作修葺。碧山陳氏另建有東西二小宗祠,為洋樓式的建築,入口門楣上有“潁川堂”、“陳氏家廟”的匾額堂號,是全金門島僅有的兩棟洋樓式宗祠。
碧山居民的信仰中心是昭靈宮。昭靈宮供奉的主位神田府元帥,又稱相公公。昭靈宮左側神龕供奉的配祀神是福德正神,是一尊重達八十公斤的石頭佛,據說當年漁夫從海中撈起時,神尊雖為石頭打造,重量卻輕如鴻毛,先民認定神跡顯示而敬奉之。
昭靈宮奉祀的田府元帥為碧山村擋境,神威顯赫,神庥廣披,聖誕祭典日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十五日。俗例如果該年村中有人去世或發生不好的事,祭典便延後至下一年;如果平安順境,在這一天便會熱鬧非凡地舉行盛大祭典,以叩謝神明庇佑,及祈求保吉安康。在祭典舉行之日,所有碧山的人,不論是在臺灣或者東南亞,新加坡發展的族人,都會不遠千里趕來家鄉參加盛會。
在深滬歷代流傳的民間故事中,對於後山陳氏開基祖移居金門島有另一種傳說。說是當年金門碧山陳氏先祖在家鄉深滬後山業漁,有一天,出海捕魚回航船抵深滬壁山下(宮仔崎下),因入夜濃霧,未敢斷定已回深滬,不敢泊岸,大聲喊問這是什麼地方,只聽岸上有聲音答道:“上六中九下十三”。碧山陳氏先祖不解其意,因而轉航另往,船抵金門島,誤為深滬後山而登岸,從此在金門擇居而就,蕃衍一村,稱為“後山陳氏”。後來一段時間人們方曉得在岸上回話的是土地神,因為壁山宮仔崎上的層數正好是“上六中九下十三”。然宮仔崎是因為崎上有宮仔因而得名,深滬人稱這宮仔為相公公宮,金門的碧山昭靈宮也供奉相公公,而作為碧山村之擋境,雖然金門碧山陳氏譜牒的記載與深滬的民間傳說不一樣,但也由此可見金門碧山陳氏先祖不忘祖先籍地深滬的血緣、地緣、神緣的情結及與故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碧山聚落裏,在外飛黃騰達的村民興建了許多融合中西建築特色的洋樓,但順依山勢,緩坡而建,坐東北向西南,整體朝向一致的民居建築的老房子,住民未曾遠離。這種閩南傳統文化之宗族聚落,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金門開府之始,而聚落中的大小宗廟,發揮著維繫宗族情感的功能至今從未間斷,從而塑造了碧山聚落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成為深滬陳氏先民移民金門島,生生息息的社會民俗及宗族宗教文化交流生存的載體與見證。碧山村受到臺灣本土及海內外宗族民俗文化研究專家及學者的極大重視,被譽為金東之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