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鄉之旅
幾本重要的祖譜
大肚山上的漢人先民何時才遷居到山上?從何處遷移過來?四庄的聚落那一處最早?為何要移居大肚山上呢?……要回答這些問題實在不容易。由於先民質樸,有關其家承傳述大多口耳相傳,因此過去少有祖譜記載,偶有祖譜手冊也是先人當初遷台時從原居地帶來,已久久疏於整理,直到二十多年前,少數有識之士深覺譜系記載對族親認同的重要,又開始著手蒐集家族資料並彙集成冊,於是有了幾本關乎山上居民身世的祖譜陸續完成,這幾本經過親族賢達苦心彙編的祖譜,正提供我們許多可靠的訊息,尤其村中大姓(如陳姓、林姓)都曾有組團遠赴大陸尋根,親訪先民原居地,並核驗祖譜所載,據說頗有收穫。根據近年來走訪村中所見到的祖譜計有四本,陳姓兩本(新庄村)、林姓兩本(瑞井及南寮村各一)。
新庄仔陳氏祖譜(之一)
(提供者為陳氏渡台第世孫陳文杰先生)
這本祖譜所記載的陳家譜系是從渡台一世開始,始祖為陳成先生,來自金門候錠,渡台年代和另一銀同碧湖派相近,可能是一起到台灣的,但祖譜上未有明載,據推測應同屬金門族親,所以渡台之後同在一處區域開墾,目前這一支系在大肚山上已傳至八代。
新庄仔陳氏祖譜(之二)
(提供者為陳氏第二十二世孫陳進隆先生)
新庄仔陳氏大多屬銀同碧湖派(銀同就是福建同安縣,碧湖就是金門湖前村),所謂銀同碧湖派是以陳一郎(光祖)先生為始祖,於宋朝由晉江遷居浯州(金門),明朝末年,其第十及第十一世曾遷到福建永春,至康熙年間,其第十三世才又遷回浯州,傳至第十四世陳崇顯(功揚)先生,育有六子(士集、士荐、士篆、士苒、士筣、士篇),其中五子士筣與六子士篇(第十五世)帶領姪輩鼎訓(第十六世,士荐之子)、鼎間、鼎學(第十六世,士篆之子),計五人,約在乾隆、嘉慶年間渡海來台(一說渡台時間是在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最早入墾水師寮一帶(龍井鄉),據說第十五世士筣在來台第二天後就過逝,當時士篇年四十二歲,現碧湖陳氏在大肚山上新庄仔已傳至二十三世,來台也已二百多年
。
早期較完備的「銀同碧湖派族譜」,是在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十月,由陳氏第十六世孫陳日新(鼎丕)先生所修輯的。後來由第十九世陳奇珍先生返回浯州抄寫流傳,到了民國六十六年又再補修,由第二十世亭卿、啟明、銀宗等人發起修譜並輯印成冊,後來成立陳氏宗親會並設立基金財團法人陳氏宗親會社會福利基金,在民國八十一年十月間陳氏宗親還舉辦過尋根之旅,組團親自到原居地探訪尋根。
附記
開基:縣志記載:來台開基的陳氏先民眾多,是以繁衍的派別也非常多,計有:陳國、齊國、戶牖、山陽、穎川、南朝、開漳聖王、太傅等派,但大體上仍以開漳聖王派、太傅派、南朝派為三大主流。李濟先生認為陳姓有四群:舜帝後裔(出自為為姓,以國為氏)、白永貴後裔(隋初改姓陳)、劉矯後裔(戰國時期入嗣陳氏)、突厥族候莫陳後裔(隋唐之時改為陳氏)。
堂號:陳氏堂號有:潁川汝南下丕廣陵東海河南(以上郡號)德星德聚繩武金敦雍睦等,以穎川最著名。
播遷:陳氏在晉永嘉之亂時才渡江南遷,唐高宗派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出鎮泉、潮等地,唐玄宗時陳忠、陳邕父子被謫入閩,又安史之亂及唐末五代十國紛亂之際避禍入閩,陳入粵(廣東)為時較晚,多在宋、元之際,入台早在明萬曆年間,入墾台中縣的陳氏祖籍主要來自: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漳州府漳浦縣、龍溪縣、詔安縣,廣東潮州府海陽縣,嘉應州鎮平縣等。
兩百年歸鄉之旅
兩百多年前,為了追尋更好的生存還境,祖輩從金門到永春又輾轉來到台灣大肚山頂。兩百年後,山上的陳姓子孫也要渡海,替祖先圓一場歸鄉的夢……(取材自「大肚山報導」第五期)
三百多年前,金門湖前村陳家老六,渡海到福建永春謀生去了。當時正是明末清初,福建沿海仍控制在國姓爺鄭成公的手裏,尤其金、廈兩島,更是鄭成公訓練水師的重地。在劍拔弩張、戰雲密布的時局下,離海較遠的永春,應該是較為安全穩妥吧?
沒有人知道,陳家老六心裏的打算是什麼?只知道在永春傳了五代後,正逢移民台灣的熱潮,他的後輩陳敦頤又帶了三個姪兒鼎間,鼎訓(奮)、鼎學,渡過艱險的台灣海峽,從台中龍井的水裡港上岸,輾轉到達大度山頂,生根落戶。
陳敦頤是在清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四),抵達台灣的。以移民時間看來,並不算早。也許在海岸平原一帶,已沒有充分發展的空間,因而選擇在草萊初闢的大度山頂上,墾植出生根的家園。兩百年來,子孫在此綿延拓展,繁衍成新庄仔這個庄頭裏,最主要的族群,漸漸的建立起屬於自己的鄉土情感。至於更早以前,祖先的來歷,則仰賴口耳相傳,和幾紙族譜的記載。
在生存不易,局勢動盪之際,誰也不敢想像,有認祖尋根的可能,然而血脈依舊在延續著,並鄭重的寫入祖譜裏,只等待一個復合接續的時機。
民國七十六年底,開放大陸探親,便是這個時機的到來。新庄參村的陳姓族人,立刻依照祖譜上所記的祖籍「浯州碧湖」前往波岸尋找。經過數年的打探,從大陸方面傳回的訊息竟然是:「珸州可能是你們的金門哦!」
族人代代相傳,祖先來自福建,未料到卻是在民國政府轄下的福建金門。尋根過程的曲折,真不下於祖先昔日的遷移。
原來金門古稱浯州,屬福建同安管轄。浯州碧湖,即是今日的金門湖前村。經過族譜比對,果然是族親關係。但因金門尚屬戰地管制區,無法立刻動身前往,反而是金門的宗親代表,先來台中參與此地的清明祭祖。
申請赴金謁組的手續,終於在兩地宗親合力奔走下,在今年十月三日重陽節前夕獲准成行。
新庄村陳姓族人,在總領隊陳亭卿、副總領隊陳昆練,和總幹事陳進財的帶領下,一行六十六人,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謁祖團團員多數未到過金門,而少數曾在金門服役或訪問過他的人,今遭以歸鄉謁祖的身份前來,心情也大不相同。
副領隊陳昆練是地四度到金門。許多風景點對他而言,熟稔不過了。但此行最大的意義並不在飽覽戰地風光,他以略帶興奮的語調表示,除了到祖祠祭拜列祖列宗外,也要到祖先昔年離鄉出海的港口,讓子孫們看一看,當初先人就是乘著比小漁船更破舊的帆船,遠渡重洋去開墾的。有這樣的勇氣,才有我們今天的發展……。
三天的謁祖行,金門的族親表現了最赤忱的熱情,在食宿行程的安排上,都有專人負責。金門宗親理事長陳育雨,幾乎是寸步不離的奔走招呼。宗親會的陳家文、陳國才、陳福海……等人,也論流陪伴謁祖團前往各地參觀。使遠道前來的族親,得到充滿溫情的接待。
祭祖大典在十月四日重陽節當天舉行,在湖前村陳氏宗祠裏按照古禮對先人牌位行「三獻禮」,禮成後並在祖祠內用餐。兩地族人共聚一堂,舉杯互助,可說是兩百多年來湖前陳氏最為難得的盛會,場面極為熱鬧感人。
而到達湖前村外的小漁港--此地可能世昔日祖輩離鄉遠行的口岸。面對一望無際的海洋,想像數百年前祖先乘坐帆船渡海的情景,莫不教人嘆服,那需要何等的勇氣啊!比起此行,大家乘著舒適的民航機回來,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踏上歸途前,雙方都約定今後要加強宗親間的聯誼,推派代表參與彼此的盛典,以促進子孫間的大團結。
透過祖譜而牽繫久遠的宗族情感,在這次謁祖行中表露無遺。促使族人在兩百年間,不厭其煩的紀錄世代存亡的系譜,豈不正是為了今日宗族的團聚?慎終追遠的心情,使子孫傳續百年,仍要尋根謁祖。這種強固的家族觀念,超越朝代的更替、社會制度的差異,才是民族文化中最珍貴恒久的價值。新庄村陳姓一族的歸鄉祭祖,所蘊含的深意正在於此。
「歸鄉之旅」後記
現居台北的陳亭卿,是此次謁祖團的總領隊,雖然不是年齡最大,輩份最高,卻是族裏最德高望重的人。久居台北的他,心心念念都繫於台中龍井的族親,修族譜、建宗祠,還把退休金捐出來,設立獎學金,嘉惠龍井鄉的清寒子弟。
這次的謁祖行,可說是族人受其精神感召而促成的。而他也不吝惜的,分別又捐了兩百萬給湖前村、一百萬給金門陳氏宗祠,設立文教基金。
在三天的訪問中,不時可以聽見鄉人對「亭卿叔」、「亭卿叔公」的讚佩之語。甚至有人私下向與他同行的兒子陳健 說:「你阿爸那麼慷慨,一下子拿那麼多錢出來,你也不跟他阻擋一下。」陳健 則笑笑表示,他父親最關心的,就是族裏的事,只要他高興就好。然而,平日裏的陳亭卿,卻是個一顆飯粒掉下,都要撿起來吃;西裝幾十年也捨不得換一套的人。難怪有人說,慷慨是天性啦!否則近年來村裏地價大漲,有錢人那麼多,就沒人拿得出手?
髏著背,走在金門的太武山徑上,年高八十的陳文良,卻實讓人捏了一把冷汗。但仔細看他,卻又神態從容,步伐穩健,問他會不會累?他說在家時走慣了,不累!所以死使人憂心,不過他駝得厲害的背和高齡八十,特別引人關注罷了。
在謁祖團裏,他不但年齡最大,輩份也最高,龍井、金門的族親中,無人能出其右。因此在祖祠祭拜儀式中,他都擔任主祭官之首,負責向祖先負責向祖先供現獻祭品,行三獻禮。
在兩地鄉親的聯絡,和此次謁祖行程的安排接待上,金門湖前陳氏宋親會理事長陳育雨,出力最大。三天的活動中,都見他馬不停蹄的奔走各地,並分派族人負責招待。謁祖團的食宿宿、交通,以金門的標準來看,都是最佳的安排了。而在祭祖的過程,金門區防衛司令官和金門縣長都曾兩度蒞臨致意,使台中鄉親感受到極受尊重。其他諸如遵照古禮舉行的祭典,金門風光的遊覽等,都可見到細心的安排。
熱誠盛大的招待,反到使台中的族親在感謝之餘,開始擔心了,下次金門的宗親代表來,要如何接待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