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泰順 »

泰順廊橋

作者:  來源:泰順縣人民政府網  更新時間:2012年11月21日

泰順廊橋

池源橋

池源橋,位於橫坑鄉池源村,系木平廊橋。始建年代不詳,清咸豐二年(1852)被洪水沖毀,咸豐七年(1857)年重建。橋長21米,寬 4.3米,跨涇 9.5米。

李永在攝

 

北澗橋

北澗橋,疊梁式木拱廊橋,位於泗溪鎮下橋村。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慶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橋長51.7米,寬5.37米,淨跨29米。橫跨北溪之上的北澗橋整體結構合理,氣勢如虹,橋屋灰瓦紅身,飛簷走獸,橋旁古樹掩映,橋下二水交匯。青山、碧水、虹橋、古樹,相互輝映,構成一幅迷人的風景畫。

穿過長長的卵石路,來到了北澗橋邊。矗立在橋頭的兩棵參天古樹掩映著廊橋和民宅,廊橋屋簷上的脊獸和民宅山花上的懸魚在枝葉的搖曳中,若隱若現。一條小徑從卵石路旁分道而下,借小石板橋延伸到溪的對岸去。在寬闊的溪灘上觀賞青瓦紅身的北澗橋,仿佛身處古意盎然的宋畫之中,便能體會到人在畫中游的美妙了!

北澗橋原來建在現橋上游約五十米處,現仍存舊橋遺址;當年為木平廊橋。橋下有三塊岩石,村民們說那是三隻龜,守護著村落的水口。平橋毀掉後,族人在下游改建木拱橋(即現今北澗橋),首事是陳汝昌、林友卿和僧明燈三位。關於原來的木平廊橋為什麼會毀掉,其中有一個傳奇故事。

四百年前的一日,有兩個雲遊天下的仙翁,路過泗溪北澗橋,看見這裏山清水秀,景致好,兩人就在橋上擺下棋盤,一邊賞景、一邊走棋。

一會兒,一個老太婆帶著一個名叫知周的孩子,要過橋,她對兩位仙翁說:“請兩位客人行個方便,讓我和知周過橋吧!”

兩個仙翁聽說那七八歲的孩子叫知州(周),覺得好笑,放下棋子站起身來。有個仙翁順口念了一首詩:“八十婆婆不知羞,小小孩童做知州。此孩若有知州做,北澗橋上水漂流。”老太婆聽了仙翁的取笑,羞得抬不起頭來。

古話說,“欺負竹腦,莫欺負筍卵(剛出土的筍)。”十多年過後,那個名叫知周的孩子當真做了知州,就在他當知州的那年冬天,泗溪一帶發了一場連天大水,把北澗橋沖走了。

沒了橋,過溪不方便。康熙十三年(1674),下橋村人在離原北澗橋附近的地方,重建了一條木拱橋,這就是現在人們看到的這條北澗橋。

這故事大部分當然是虛構的,但林氏家族中確有“知周”其人,《林氏房譜) 中“墓誌”篇裏講到,說是始祖林建的墓後建有兩座墓葬,“左為大中大夫儀甫公,右為文仲公。俗呼知州墳,蓋文仲公一名知周,非官名也。”

北澗橋頭有許多商業店鋪,是村民們的商貿場所。橋的東邊原來有一座戲臺。按當地的風俗習慣,年初時,鄉民們要到臨水殿、陳大翁宮裏許願,祈求神靈保佑五穀豐登,闔家團圓。到了年底,就進行還願,並且還要抬陳十四和陳大翁的神像到北澗橋頭的戲臺前看戲。這個活動前後歷時四天。

採用編梁式構造的北澗橋氣勢如虹。橋屋也是廊橋工匠們精心構作的重要部位。在拱架上建廊屋,從功用來講,增加了橋拱的壓力,使之更穩固;也起到了防護風雨的作用。同時,橋屋各部位的藝術處理,如屋簷形式的多樣化以及屋脊裝飾等,增加了橋樑的整體美感效果。

青山綠水間,北澗橋顯得異常絢麗。顯然,與它的一身紅妝是分不開的。風雨板上的紅色運用得非常好,豔而不俗,從中可見匠人手工的精巧。紅色的運用使北澗橋整體色彩有別于周圍呈綠色的自然環境,突出了廊橋的主體地位。更重要的是這種貼切的紅又能與周圍環境的自然色彩融合起來,可謂相得益彰;北澗橋的風雨板雖然施加了顏色,廊屋的柱架卻保持原木本色,天然且樸素。橋屋的大部分石質附件也沒有太多雕琢,給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曝飾的清新感。

周如妙 / 攝

  

城水橋

城水橋,八字撐式木拱廊橋,位於龜湖鎮後章崗村。橋長15米,寬4.17米,跨徑 8米。“八字撐”橋樑已初具木拱橋雛形,使木拱廊橋技術的出現成為可能。“八字撐”式的廊橋中,橫坑的霞莊橋構架還比較簡單,城水橋的拱架中已出現“剪刀撐”。

 

南陽橋

周鹹俊 / 攝

南陽橋位於泗溪鎮玉岩村。為一墩二孔伸臂梁木平廊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橋長4.17米,寬 4.6米。南陽橋的構造特點是在溪中建石墩,然後在墩上疊架木梁,向左右平衡伸展。這種雙向伸臂木梁橋始于簡支木梁橋的一種構造形式,可以增加木梁的承托作用,同時還可使木柱在縱向有一定的穩定性。浙江很多山區的木橋都採用這種構造。

泗溪玉岩是包氏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始祖包貴山,祖籍平陽竹樓,宋德祜元年(1275)遷居玉岩。村內有包氏宗祠、廊橋、玉岩題刻等古跡。其中包氏宗祠以其巨大的規模和包氏先祖“不踐清土”的高風亮節而著稱,聞名瑕邇。

南陽橋的構造特點是在溪中建石墩,然後在墩上疊架木梁,向左右平衡伸展。這種雙向伸臂木梁橋始于簡支木梁橋的一種構造形式,可以增加木梁的承托作用,同時還可使木柱在縱向有一定的穩定性。浙江很多山區的木橋都採用這種構造。

古代村落的公益工程,無論官修或者私建,都具有普遍的公用性。幾千年來。“修橋鋪路”被公認為是為社會造福的善舉,非常容易受到多方面的鼎力支持。南陽橋旁五顯廟地坪上立著五塊石碑,紀錄捐資建橋人的姓名。從這刻著密密麻麻姓名的五塊大石碑來看,可見當年建南陽橋時得到了許多人的資助。

周如妙 / 攝

 

普賓橋

周鹹俊 / 攝

普賓橋,系木平廊橋,位於雅陽鎮新久村,建于清嘉慶年間,橋長13米,寬 4.3米,跨涇8.54米。

李永在 / 攝

 

三條橋

三條橋,位於洲嶺鄉和垟溪鄉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條巨木跨河為橋而得名,建于宋“紹興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為疊梁拱式木廊橋。長 26.63米,寬 4米,離水面高10米,建橋屋11間,明間五架柱梁,柱頭有蝶形蓮花瓣頭拱座。該橋起源較早,據泰順《分疆錄》記載,道光間修建時曾發現唐“貞觀”舊瓦,是本縣文獻記載歷史最早的橋樑。該橋精巧秀麗,歷史悠久,被編入《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作為百種愛國主義教育叢書宣傳,顯示了我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古代橋樑建造的輝煌成就。1982年列為泰順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木拱廊橋在中國橋樑史中佔有很高的地位,與河北趙縣的安濟橋、泉州的萬安橋、潮州海陽縣的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令人惑解的是其他三座橋至今仍存於世上,而虹橋卻消聲匿跡了。只有它那動人美麗的倩影被北宋畫家張擇端收入到後來蜚聲四海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廊橋成為了塵封的歷史記憶。

九百多年後的二十世紀,隱姓埋名在深山泰順中的虹橋慢慢地撩去神秘的面紗嶄露在世人面前!那麼泰順的木拱橋是不是就是北宋汴河上的虹橋呢?它們之間有沒有血脈關聯?原泰順縣文物館館長夏碎香十幾年前在查閱《分疆錄》時,發現當中有三條橋在清朝重修時發現唐瓦的記載。之後,她又在三條橋屋簷上發現了宋“紹興”年間的瓦片。唐瓦的記載和宋瓦的發現,為研究三條橋的發展史提供了實物依據。如果說三條橋的歷史源于唐代能確定的話,那麼,唐時的三條橋是不是木拱橋?這是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常憶五月,與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處去?人自多情,吟吟水邊立。千萬縷,溪水難寄,任是東流去。”這是題寫在三條橋風雨板上的《點絳唇》,對於木拱廊橋的發展史,難道我們真的只能俯問橋下自溪水了

相關學者把更重要的研究基礎建立在了三條橋上游的舊橋遺址上。泰順縣文物館現任館長張俊對南方的木拱橋是由北方傳入的觀點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依據多年來對木拱橋的研究實踐,他樹立了一種全新的泰順虹橋發展的理論體系:泰順木拱橋技術萌芽于唐宋時期,成熟於明代中期,是在本地區不斷改良而成的,是一個獨立的發展體系。

周如妙 / 攝

 

文重橋

文重橋,系木平廊橋,位於筱村鎮東洋村。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現橋建於民國年間,由當地的幾大家族合資建造。橋長27.4米,寬 4.2米,淨跨22.4米。

周如妙 / 攝

 

溪東橋

溪東橋,疊梁式木拱廊橋,位於泗溪鎮下橋村。始建于明隆慶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橋長41.7米,寬4.86米,淨跨25.7米。處在“將軍逗獅”風水模式中的溪東橋,“虹氣臨虛,影搖波月”。橋拱上建有廊屋15間,當中幾間高起為樓閣。屋簷翼角飛挑,屋脊青龍繞虛,頗有吞雲吐霧之勢。

溪東橋距北澗橋約一裏,因橫跨東溪而得名。橋的另一側是一抹遠山,近處是兩座較高的山峰,一為獅子峰,一為將軍峰。據當地人講,此橋及周圍環境正處於“將軍逗獅”的風水模式。在這遠山的襯托下,溪東橋更顯秀美、輕靈。

東溪早時以碇步渡水,津道多阻,林正緒倡首建造蜈蚣橋(即溪東橋)。林正緒生平端方正直,好行義舉,乾隆癸亥年(1743)邑侯張考首書“達尊有二”匾相贈。關於林正緒建橋,其中還有一段軼事:

溪東橋竣工後要舉行圓橋儀式,擇吉先生說:“擇此良辰吉日,日子上窪,唯此日會損一方,不損首事,亦損師傅,二者何從,汝自定奪。”林正緒未加思索,當即決定定此吉日進行圓橋,自己則在圓橋之前舉家遷離泗溪,入住江渡繆洋。

溪東橋旁有臨水殿、陳大翁宮等宮廟建築。臨水殿的占地面積非常大,建築共三進,一進為門樓,二三兩進為大殿。臨水殿內供奉的是臨水夫人陳十四。相傳陳靖姑生於唐代大曆元年( 766)的正月十五,福建古田縣臨水鄉人,父親陳昌做過戶部待中,母親葛氏;她還有一個隱居山中學道的哥哥叫陳守元。陳靖姑小時即有靈性,十七歲給哥哥送飯,半路上遇見一位挨餓的老太太倒在山路邊,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便把飯給她吃了。不想這位老太太是位有道行的仙人,教給善良的靖姑“篆符之術驅逐五丁”。後來家鄉一帶有白蛇為害,閩惠宗王廷鈞聽說陳靖姑有本事;下詔讓靖姑除害。陳靖姑帶劍人洞,殺死三條蛇妖,為民除害。事聞于朝野,惠帝封其為“順懿夫人”。

因陳夫人“靈應”顯著,故深受民間特別是婦女們的崇拜。南方許多地區,在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頤天聖母陳靖姑誕辰之日,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平日,求子的善男信女也常常到順懿夫人廟焚香虔禱。如果婦女懷孕,生產前,必供夫人像于室中,到“洗兒日”再禮拜叩謝一番。到小兒滿月、周歲時,還要供奉陳夫人神像進行祭拜。

毗鄰而建的臨水殿、陳大翁宮和廊橋(橋內也設有神龕),形成一處祭祀中心。不僅泗溪,縣內很多古代村落的水口都營建橋樑和宮廟。宮廟是鄉民們供奉各種神靈的場所;泰順絕大多數廊橋上也都設有神龕,同樣起到宮廟的作用。古代村落的水口往往就成為一方百姓的祭祀中心,折射出鄉民們祈盼美好的心理。

周如妙 / 攝

 

霞光橋

霞光橋,位於橫坑鄉華洋村,系石拱木廊橋。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咸豐、同治年間均有修建。橋長 17.26米,寬4.42米,跨涇13.2米。

霞光橋,像一隻從天而降的山鷹,停歇在溪流中,正要收翅飲水。霞尤橋系石拱木廊橋,平整的石頭砌成的橋拱呈半月形。均衡、勻稱,優美的線條倒映在清波之上。虛實結合,互相襯映。石拱之上,架起廊屋七間。廊屋外附木板擋風,上設屋簷蔽雨。屋簷為重簷式,屋脊平緩有序,轉折處彎曲有度。翼角稍稍伸出後,微微起翹,遠看給屋頂增添了些許動感,近觀有飛揚之勢。整個屋頂給人以親切、柔和、輕盈、秀逸的美感。

霞光橋在清雍正、咸豐年間都有修建。但最終均“不戒於火”。“三都下洋橋者(即霞尤橋),浙閩來往之通津也”,橋毀則無法通往,當地家族族長召集眾人商議,“議者不利於木,思易以石,計費倍之。”造石拱橋。雖然造價要增加許多,但“木不如石之安且久也”。就是因為霞尤橋以前都是用木材建造,所以多次毀於火。為求耐久,幾位首事四處奔走化緣,最終“砌以石,而仍屋之”,將霞光橋改造成石拱木廊橋。

周鹹俊 / 圖

 

仙居橋

仙居橋,位於仙稔鄉仙居村,距縣城20裏。創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年),歷經四次重建,橋毀之因,皆罹水患。現橋為清康熙十二年重建,全長 41.83米,寬4.89米,高12.6米,跨徑34.14 米,為平孔木拱廊橋。據《泰順分疆錄》記載“……明知縣郭顯宗建,成化十九年(1483年)元月洪水沖毀,弘治四年(1491年)知縣范勉重建,嘉清三十年(1650年)崩圮,四十二年(1653年)知縣區益重建,今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裏人複建造之;該橋有橋屋十八間,80柱單簷。為跨徑最大及現橋歷史最長的木拱橋。”由於年之失修,破殘嚴重。目前該橋修建工程已列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踏上泰順著名古道“溫州大路”羅陽至仙居的一段,沿途可看到許多具有深厚內涵的文物。仙居清代文人張天樹曾作一首瑰麗的長詩描繪古道景物,題為《仙陵古意》,詩雲: “羅山日暖春花吐,迎春門接仙源路。三陽過處是石亭,楊柳灣深鎖煙霧。高低嶺盡見清溪,長空一道飛虹度。松林隱隱隔煙村,此中應有高人住……”。

“三陽過處是石亭”,端莊渾樸的石亭佇立在山間距今已有 480多年,始建於明正德十年(1515)。過了石亭,沿著逶迤陡峻的石階山道往下行。沿途風景美不勝收。“高低嶺盡見清溪,長空一道飛虹度。”句中的“飛虹”就是遐邇聞名的仙居橋了。仙居橋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現橋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系泰順現存廊橋中歷史最長、跨徑最大的一座木拱橋。

“淩虛千尺駕飛橋,勢控長虹掛碧霄。返照入川波泛泛,暮雲擁樹路迢迢。晴光飄緲岸空闊,石色參差影動搖。斷靄殘陽橫兩岸,蒼茫落日見漁樵。”(《長橋夕虹》)這是張天樹狀摹仙居橋的一首詩。自古以來,橋樑是文學作品的好題材,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都是描寫橋樑的佳句。張天樹的《長橋夕虹》並不完全著墨於虹橋,暮雲、殘陽、漁樵一一入詩來,展現充滿意境的空間,使讀者融身于美不勝收的山鄉景色中。

周如妙 / 攝

 

薛宅橋

薛宅橋,位於三魁鎮薛外村,建于咸豐六年(1856年),疊梁拱式木爛橋,全長51米,寬 5.1 米,單跨29米,離水面高10.5米,建橋屋十五間,拱矢斜度大,造型古樸獨特,氣勢雄偉壯觀,載入《中國橋樑史話》1986年浙江省文物局撥款和群眾集資重修。1988年列為泰順縣第三批文物 保護單位。

明萬曆己卯年(1579)。三魁一帶突降罕見的大暴雨,山洪怒奔而下,時“錦溪、戩州、三官宮三橋同圮”。薛宅錦溪橋被毀後,一時兩岸過往受阻,極為不便。迫於建橋經費無所出,族人遂建小橋於宗祠前,以便通注。而原錦溪橋舊址東畔則為龜岩(張宅村)張氏所購,成為張氏之地。薛氏沒料到,舊橋東畔成為張氏之地為以後建橋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清乾隆己未年(1739),薛氏族人準備在原錦溪橋舊址建造蜈蚣橋(木拱橋),“張惑青囊之說堅阻”。據說,張宅從風水來說是龜蛇之地,但此二物是怕蜈蚣的。所以張氏族人聽說薛宅要建蜈蚣橋,當然是要力加阻攔。原錦溪橋東畔舊址早時已賣與張氏,現張氏不肯答應在此建橋,薛氏族人也是沒有辦法可想,不得已將橋建在一個叫小坑的地方。但是此處風強水急,材木難固。此處設橋,不是長久之計。後來,張氏將錦溪橋舊址東畔轉賣與林氏。不久,薛氏又從林氏手中將地買了回來。從異姓手中買回錦溪橋舊址,薛氏族人心中吃了定心丸,“復舊之心益堅!”

咸豐六年(1856),薛氏家族再次準備興建蜈蚣橋,並得到了當地大戶邱光清、蘇佩銘、張永操等人的支持,出資捐助。八月十五起工這天,龜岩張氏複執青囊之說橫加堅阻。雪溪望族胡氏家族胡東偉出面勸解,最終還是無濟於事。龜岩張氏以薛氏越界建橋為由告至官府,“縣今興受賄,差封木石”,不准建橋。薛氏造橋得到附近很多家族的支持,“武洋上村及鄰近各處上來口助者日以百計,殊非官封所能封矣。張乃聚族聲稱來抄,我亦聚族約號防守。守者鳴鑼,合族母催其子,妻聳其夫。百人刻集,日夜防衛,幾如戒嚴。”

八月二十九日辰時,橋樑拱架完工。“不料巳時拆架,橋化長龍臥波也。”當時橋上五十餘人隨橋傾下,“幸只傷一人左臁,後亦無恙。”剛開始大家歸罪於主持建造的工匠吳光謙,“其罪在拙匠吳光謙規矩失度”,認為是他規矩失度而致使橋樑臥波。後來,為首人細細想來,覺得此事“實亦被張阻速成之故”。於是“歸咎于張,而脫吳罪”。

張氏受青囊之說影響,出面相阻。而官府又受賄,差封木石。到後來,橋是建成了,卻又作“長龍臥波”,橋木遭水漂盡。“一時咎張之心愈憤,而捐建之心愈堅。合族會捐橋木……”,另請上匠再次準備建橋。“而張阻,愈力賄出,興令偏勘曲斷,二審不結。”

不久,新縣令楊炳春到任。楊縣令蒞任後即親身履勘,一路博詢。經勘定,亦認為在原錦溪橋舊址建造蜈蚣橋最為適宜,他下了一道朱諭,要求“即日興上,毋緩毋怠”,如再有強橫出頭妄阻的必嚴辦不貸。時為咸豐六年(1856)十一月二十一日。十幾天後的十二月初九,拱架初成。第二年四月廊屋上樑。至五月薛宅橋終於全面告竣!

周如妙 / 攝

 

永慶橋

永慶橋,位於三魁鎮戰洲下溪坪村,建于清嘉慶二年(1797年),全長33米,寬 4.5米,離水面高 8米,為伸臂式木廊橋,橋墩青石砌築,上置二層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鋪行道橋板,有廊屋12間,明間為二層重簷樓閣,內設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翹,造型雅樸,是縣境內優美的古代木廊平橋。1994年列為泰順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周如妙 / 攝

 

三柱橋

三柱橋:木平廊橋,位於三魁鎮下武洋村。橋長15.1米,寬4.47米,跨徑10.1米。顧名思義,三柱橋是因溪中立有三根石柱承托橋底梁木而得名。在梁木下頂以石柱,可以增加梁木的受力能力。

 

紅軍橋

紅軍橋位於福建省壽甯縣李家山村與泰順縣羅陽去15公里的葛藤嶺村遙遙相對。橋長40.7米,寬4.96米,系木拱廊橋。

周如妙 / 攝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