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泰順 »

民俗小常識

作者:  來源:甌越文化網  更新時間:2011年12月06日

民俗小常識

打開門炮、關門炮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隻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洪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五谷豐登。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裡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後紙花滿地,燦如雲錦,行程了滿堂瑞色,喜氣洋洋。

每年除夕入夜,家家戶戶也要放鞭炮,這叫“打關門炮”。

『現在溫州大部分地方(包括農村)已經禁放煙花爆竹,但在農村和海島此時還是可放的,畢竟是溫州最重要的習俗呢!』

 

拜年的紙蓬包

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到一般親戚家裡去,都要帶禮品。50年代以前,禮品比較簡單,大都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有的印有祝賀新年的花邊字樣),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沒包裝禮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則根據所走的親戚情況所定,舊時的南貨店,每逢春節,買紅包的人特多。從十二月二十起,沒晚 9時後,店員們就忙著包紅包到深夜,每人還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當夜餐。生意好的話,要包到元宵節之後。有的店在一個紅包內隻裝二十多個紅棗。說來可笑,經過東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後,包破了,包中紅棗被孩子們挖個洞摸著吃了,有時隻剩一個,還在送來送去。

 

忠靖王的由來

溫州的東岳爺──忠靖王,是民間信仰的地方神。是由道道地地的溫州人上升為神的。據明宋濂《忠靖王碑記》載:“忠靖王姓溫名瓊,溫州平陽人。唐長安二年生,至二十六歲,因舉仕不第,幻化為神,為民除災害。”在民間有這麼一個傳說:平陽縣有個不第秀才,叫溫瓊(也有說叫凌原)。某晚,因夜讀,聞窗外有人竊議:“這井汲水的人多,放這裡大有功效。”凌出去觀看,而無所見,後捂此為疫鬼。至晨,凌站在井欄邊,阻人汲水,眾不信,凌乃投井而死,以表心跡。後經眾人撈起,全身中毒發藍。後封忠靖王,為泰山神所部的元帥,所供神像為藍面、藍手、藍臉。因為是溫州人,賜姓溫,俗稱“溫元帥”,為驅疫之神,通常又叫東岳爺。每年三月初,“民間必請王出廟,巡行城內外,以驅瘟疫。”

 

做清明餅

在清明節前,溫州城鄉家家磨糯米粉做餅,餡以豬肉、筍絲之類,或者嵌以甜糖,俗稱“清明餅”。在山區,則採清明草作餅。清明草,即綿菜,也叫“米菜”。學名叫“鼠曲草”,一年生草木。清明季節,會萌生出綿綿白毛細葉,人們採摘葉頂,洗凈搗爛,和之糯米粉,以鮮筍、芥菜、肉丁為餡,制餅蒸熟而食。有的人家,從田間採來綿菜、馬蘭頭、苧麻嫩腦等野菜或青草後,先炊熟曬幹,磨細作為餅餡,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餅,用兩片香泡葉包裹,然後,在飯鍋中或蒸籠中蒸熟即成,俗稱“蒿餅”。在泰順,先一日,以綿菜葉或蓬蒿和米粉,餡糖阿日饅頭,謂之“蒸□”。綿菜,色青具有韌性,不但好吃,且貯藏得久,有暖胃作用。清明日這天不舉火,以冷食為果腹之物,這即古代為紀念介子推焚綿山取寒食之遺意。『現在樂清城關,每當清明前後,街上便有清明餅在賣,味道很好呦!』

 

插香柚、插香

相傳七月二十三日(或廿九),為“地藏王節”,在溫州,俗稱“地藏王菩薩生日”。民間傳說,地藏王是個肩負大地的神佛,一轉肩,大地就會發生地震。此日,民間從早到晚,禁水潑地,俗信污水倒地,地藏王生氣,會發生天搖地動,房屋倒塌。是夜,溫州民間有“插香柚”的習俗,也有稱“點柚燈”的。這時,正是秋米柚成熟的日子。在溫州蒼南等地,每家要挑選一個碧綠滾圓的最大最熟的新柚子,首先用菜刀把柚子的頂部切平,然後用一米長的竹子插進柚子底部的中央,要求插得牢固,最後在切平地頂部插上已點燃的香與燭。要求香圍成圈圈,最好圍上好幾重,蠟燭一定要插在香圍成圈的正中央,這樣,柚球就做好了。當晚,舉行插柚球儀式,由孩子頭召集本地方的小孩每人高舉柚球,唱著童謠,全地方的男女老少都過來圍觀。儀式結束後,把柚球插在自家門前,燒一些金銀紙,或供上一些祭品,禱告神靈消災得福,延年益壽。第二天把插在大門前的柚球取下,把柚切開,然後全家把柚果吃盡,據說吃了柚果,可以避兇趨吉。

溫州市區,則是家家戶戶在階下、牆腳、路邊插香燭。孩子們把柚子摘來,在四周插上香,點一對蠟燭,掛在屋檐下,好像遍體火光的星球。隻見處處火光熠熠,香霧騰騰。『小時候,經常是兩個大院裡的孩子互相來偷(拔)香,在點點火光中跑來跑去,很是快樂!俱往已,唯有回憶。』

 

撣新

一般都在年底二十日或祭灶前後,家家選吉利日子,打掃門庭,上至椽瓦,下迄溝瀆,所有屋角、棟邊,都要用長竿紮上掃把,處處刷過,並洗滌所以用具,準備幹幹凈凈過新年,也叫“撣新”。舊時,在蒼南,長工回家過年,故有“長年不吃二十四飯”之說。現在,每年農歷二十四前後,仍沿襲臘月“撣新”風俗,全城開展以掃塵迎新為中心的清潔衛生運動。

 

吃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至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吃時最講究吉祥。一般席上用十隻朱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菜,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落花生(謂結子)、柑桔(謂大吉)、鯉魚(謂跳龍門)、豆腐(謂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的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此外,中間上的大菜中,決不能少了“芋”和“魚”。溫州方言,芋的諧音為“余”和“裕”,意思是說,吃了芋頭,會使人明年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魚,也是象征“年年有余”之意。席上第一個菜一定要是年糕,表示“年年高”(現在也有用“面條”,表示“長壽”),而最後一道菜必是“八寶飯”,象征“發財進寶”。

 

酒席座次

溫州民間設酒宴,對席位座次頗為講究,有上下高低之分,主要體現敬老尊賢的原則。用兩種桌:一是用八仙桌,每桌坐八人。桌朝外擺,上兩座(朝外)為上座,都讓給年老者或貴客坐,表示尊敬;其次是兩邊頭座均為首位,由客人坐;兩邊兩位,左為酒龍頭位,右為陪客位。所謂酒龍頭,即輪酒時由此開始;下兩座(朝內)左為執酒壺者位,右才為主人位。二使用圓桌:頭在正門,從左至右,按尊卑排列就座。

 

高壽老人走新橋

在樂清的柳市白象等地,流傳著高壽老人走新橋的民俗。當村中的新橋落成,尚未正式通行之前,要選擇一個晴好日子,舉行村民走橋儀式(相當於通車典禮)。在村民中,先選定年高望重、二老齊全、有子有孫的所謂“好命老人”(也叫福分老人) 1-2人,作為走橋的帶頭人。到舉行典禮之日,村民齊集村前,排好隊伍,好命老人手擎紅旗帶領全家男女老幼排在最前頭,後有少年學生載歌載舞相隨。1982年北白象的西潭河一橋建成時,橋下村村民推舉時年73歲的退休老人林順參友攜同老妻手擎紅旗,率領全家長幼四代作為走橋儀式的帶頭人。儀式開始時,放炮三響,鼓樂齊鳴,村民依次昂首齊步、浩浩盪盪地走過新橋,然後兜圈回村,儀式告畢。

 

風痴與回南

溫州氣候溫暖,春夏之交多雨,夏則多風,冬少霜雪。但氣候多變,一日之間,陰晴各異,時晴時雨,乍寒乍暖。特別是自夏到秋,多台風,拔木壞稼,毀舍覆舟,為害甚烈。歷代人民常結合當地具體情況,觀雲以測風雨,與自然界鬥爭中,積累了不少因地制宜的經驗,產生了豐富的風信俗語,形成了特異的氣象習俗。

海動

日間雲氣或黑或赤,低重凝澄,密而不散,未風時,蒸溽特甚而波濤洶湧,俗謂“海動”。

風痴

即而暴風起,其色如煙,其聲如潮,震天動地,大者毀屋拔木,壞牆飄瓦,大雨傾注,甚者□潮決堤而入,俗謂“風痴”。

淘浪

台風前後或中間,風過而雨傾,雨霽而風作,一日之間,晴雨數十次,俗謂“淘浪”。

秋霖

如果這種晴雨不定現象,在台風過後仍然繼續反復出現,俗謂“秋霖”。

回南

其風開始發於東北,微者一晝夜,甚者三四日,然後出現回南風,反以報之,經一晝夜或三四日或一轉即止,俗謂“回南”。凡風痴必得回南,始得靜定。

沉水雷

每逢風雨交加,時無雷,如有雷聲則測霽止之期,然亦有海中發電,紅光燭天,風雲驟起,而不聞雷聲,如沉海中,俗謂“沉水雷”(惟得迅雷數響而隨即風定雲散)。

 

分私腳

舊時,海洋水產資源豐富,經濟魚類佔絕大多數,小雜魚不列入大宗魚貨之內,魚行不予收購,因此被稱為“私腳”。分“私腳”往往是船靠埠魚貨收購完畢後,將“私腳”放在船板上,根據船上人數比較隨便地分成若幹份,不用枰更不用登記,由一個人轉身不看,另一個人指著其中一份問:“這份給誰?”那個人報出一個人的名字出來,被報到名字的人拿了便是,分光為止互相平等,從不計較。

 

各行祖師爺

過去,溫州各行各業都有自己信奉的祖師爺,作為本行業的保護者。每年都要定期進行祭祀,祈求保佑行業興旺,財源茂盛,如藥業、理發業信奉呂祖師(純陽);水木石業信奉巧聖先師(魯班);雕業信奉邱彌陀;商界信奉財神爺(趙玄壇);裁縫業信奉軒轅氏;織布業信奉黃道婆;釀酒業信奉杜康;茶葉葉信奉陸羽;造紙業信奉蔡倫;戲班信奉唐明皇;農業信奉土地爺;漁業信奉“天上聖母”、“水仙尊王”;讀書人信奉“文昌帝君”;中醫:華佗;中藥行:李時珍;染織業:葛洪;竹匠:泰山神;鐵匠:李志君等。其祭祀方式有立廟春秋兩祭,也有在店堂、家中設神位拜祭。

 

南貨店

南北貨業,曾是溫州舊時最大的行業,其中在南門最為集中,有“南門九間”之稱。凡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民間信仰活動以及交際禮儀等,都得與南北貨業打交道。南北貨業,溫州人叫果子店,就是南貨店。它專營南北果品、土產特產。凡時鮮果品,瓶裝醬油,糖果餅幹、蝦子魚生等都經銷。南貨店設有店堂、帳房間、稿間、蠟燭間、棧房等處。人事組織有老大(讀馱)、先生(經理)、帳房(財務)、出關(採購)、伙計(店員)、出棧(總務、食堂)、學徒以及季節性雇用的蠟燭老司、稿間老司等約十五六人。老板一般兼經理,也有的全權交經理負責。南貨店的櫃台內,除櫥櫃箱缸設商品外,引人注目的是當中高懸的蠟燭架。木架四周黑板金字,雕刻人物禽獸,裝璜美觀,架中普遍設各種紅燭,有的在燭上堆龍鳳的,有堆花卉的,有寫金字的。蠟燭架下面是帳桌,桌上擺設黑硯和帳簿、算盤外,還有一個鉛盒子。盒子鐵皮劃格,格子上各貼著店員的姓或名,誰做下的生意,收入錢幣就放在誰得格子裡。桌旁設有銅錢櫃,若是收入銅板就往櫃內丟,打烊後取出結帳。經理高坐帳桌首座,眼觀四方,觀察顧客,監督店員。

客商有貨物運到或掮客來兜貨,都把樣貨取來送給出關先生看樣,如金針、紅棗、紅白糖等,每次都有斤把商品,不論你賣或不賣,樣品都歸出關先生所以。南貨店的標價都用碼子,即│∥≡X□即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如紅糖四角六分一斤,就寫“X□”,生仁二角分九一斤,就寫“∥”。

 

拜師與辭退

舊時,一般店舖學徒學習期為三年,沒有工錢,剃頭、洗衣(皂錢)由店裡包下,到年底才有幾元錢。學徒進店要先拜財神,再拜經理為先生,然後住宿都在店內,除日夜勞作外,每天清早還要幫先生倒夜壺。商店雇用店員,一般一年為期。每年除夕,吃完“分歲酒”。店員們提心吊膽,因為這是決定店員來年去留的關鍵時刻。有的老板把新的一年錄用人員名單貼出,如沒有名字,就得離店去另找職業。過去有些商店採用傳統習俗,即老板在吃分歲酒時,親自端來一碗魚,魚頭朝那個,那麼這個店員就是被解雇者;如魚頭朝老板自己,那就全部店員照舊錄用,眾人就皆大歡喜。

 

糖人擔

指一種在街頭進行手工操作做成糖人兜銷的擔子,俗稱“糖人擔”。制作者為流動的手工藝人。糖人擔是一個稍大的木箱子制成的。箱蓋內面,置有滑石粉、彩色剪紙、油瓶、眾多的小竹竿。整個箱桶,放著四格用方形鍋子盛裝的糖油。糖油分成大紅、中綠、棕黃、黑等四色,箱蓋的沿邊上面,右端聳立著一隻稻草棒,供糖制件陳列之用。其制作法:一般用左手食、拇兩指,先撮上一滴或紅或綠的糖油,拉成細條,右手一彈,口裡吹氣,發燙的糖油成為蝌蚪狀,後充氣使成圓形。再通過揉、折、扭,制作出各種不同的形物,如抱翁的鼠,跳狀的獵犬,靈活的獼猴,也有通過模具吹成鼓和小傘作為文物的飾物。更絕的是,通過糖人匠的特異手法加工,做成糖哨子,竟能瞿瞿吹響。

 

打光光

嬰兒滿月時,要招來剃頭匠,剃去嬰兒胎發,叫做“打光光”,顱門必須留足方一寸多的發,叫“孝順發”。所剃胎發,用紅布包裹,送懸保生娘娘宮神座旁邊,是保長生的意思。在蒼南,叫“剃滿月頭”。嬰兒第一次理發要等滿月。理發師先手握雞蛋在小兒頭上晃著,口說“卵光卵光”彩話,剃時腦後留下一撮,叫“孝順毛”。剃頭後,主家以雞蛋和酒招待理發師,並奉“紅包”酬謝。如果滿月時不剃頭,就得再等四個月滿日,習慣說剃了第一次利市頭,以後就不拘時間,就可隨意給小孩理發了。

 

稱謂

宗族與家庭中各有稱謂,家庭中對尊長不得直稱其名。在農村,舊時夫妻間不喚某某(孩子名)爸或某某(孩子名)娘。村裡同族人見面,不叫名字,各有稱謂,如男人叫阿公、阿爺、大伯、二叔、三哥;女人叫阿婆、二嬸、大嫂、姑姑等。如是同輩的族人或親戚,則呼其名。因地區和居民來源不同,稱謂各異。現將溫州方言區主要稱謂分述於下:

父親,普遍稱阿爸、爸爸。亦稱阿叔、阿大。妻子稱丈夫之父為阿爹,現統稱阿爸。

母親,通稱我媽、媽媽、奶。亦有稱阿嬸,繼母也稱阿嬸。

祖父,通稱阿爺、爺爺。

祖母,通稱阿娘、阿婆。

祖父之父母,通稱阿太、太公。

夫,通稱老公、男子客、孩子他爸或直呼名。年老者稱老老。

妻,通稱老婆、“老安”、屋裡、孩子他媽,或直呼名。年老稱老娘(兒)。現亦稱愛人。

兄,稱阿哥、哥哥、亦有稱“阿大”,或直呼名。

弟,稱阿弟、弟弟,或直呼名。

媳婦,稱孺人,或直呼名。

母兄弟,通稱舅爺,亦稱舅父、舅舅。

母兄弟之妻,通稱妗娘、舅母。

外祖父,通稱外公。

外祖母,通稱外婆。

妻之父,通稱親爺或弟家爺。現稱阿爸、爸爸。

妻之母,通稱親娘或弟家娘。現稱媽。

一般人際交往,稱年齡大的中年人為某某叔、某某伯、某某嬸;年長者稱為老人家、阿婆。建國後彼此間均稱同志,現在則師傅、老師傅之稱呼常聞。民間口頭禪中,男方常自稱“我阿爸”,女方自稱“我阿□”。還有一種習慣稱謂,即以小孩的稱謂為稱謂,如鄰居小孩的祖父,大家不論輩份,通稱“阿爺”。

 

糖金杏

溫州諺語雲:“囡兒出嫁要分糖金杏。”這是溫州一項有特色的民俗。石榴,溫州方言叫“金杏”。糖金杏,是將白糖染成紅色,煎成濃汁,然後用模具壓出石榴形狀,冷卻後即成。據說,它最初是純白色的,因為當時沒有食物染色劑。以後隨著人們對紅色的喜愛,而民間做喜事,則普遍把紅色作為吉祥、興旺、喜慶的象征,如婚娶時,除環境裝飾上滿堂皆紅外,新娘要穿紅衣紅褲,腰系紅帶,頭頂紅綾,足穿紅鞋。新郎要披紅……等。為符合民族的審美觀念,糖金杏也變為紅色了。

糖金杏有大、小兩種,大的一個有三四斤重,小的一個僅幾兩重。慣例是,在送日時,男家要用方盛,送到女家,一般是大的送一個,要插上彩色絨球,用玻璃匣子裝好,擺在新房中,小的則視女家親友多少而定,有多少家親友,就送多少個,表示祝賀新婚夫婦早生、多生子女,像石榴般的多子。

石榴,為什麼叫“金杏”?其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古代,溫州屬吳越地區,五代歸屬吳越國管轄。武肅王錢□為王,定都杭州。因“榴”字和“□”字諧音,犯了國諱,為避諱改“石榴”為“金櫻”。在發音時,用浙江方言口語(白讀),“櫻”字則讀作“哀”。溫州人就一直把石榴叫做“金杏”了。這種轉音,在民俗中例子很多,是允許的。後經過世代傳承,約定俗成,這個讀音也就成立了。並且在人們的語言中,也出現了“笑起糖金杏打裂一色(一樣)”、“囡兒大起換糖金杏”、“當心糖金杏角搗(碰)著”等諺語,可見此字已深入人心。

在溫州,糖金杏已有一百多年歷史。18世紀末,糕餅藝人趙慶庚從樂清搬到溫州定居,開始制作糖金杏,並在民間一直流傳。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