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泰順 »

泰順文物勝跡概況

作者:佚名  來源:泰順政務網  更新時間:2011年12月06日

泰順文物勝跡概況

泰順僻處山陬,對文物古跡有個較好的保存環境。古建築散佈全境。建國後發現宋代以來古窯址30餘處和4000年前古文化遺址12處,革命老根據地又留下了若干珍貴文物。

1989年,浙江省文物局授予縣文物博物館“藏品管理、文物安全先進集體”稱號,該館館長夏碎香被國家文物局、公安部評為“全國文物安全保護先進工作者”,至1990年底,全縣有文物古跡146處,其中列為省、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分別為3處、43處。

 

泰順文物勝跡之古建築篇

獅子崗遺址

位於司前鄉司前村獅子崗山頂,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分布面約 l萬平方米,採集到的石器標本有石嗾、石錛、石斧等磨制器物,陶器標本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灰硬陶為主,並有黑色彩繪和刻劃符號陶片發現。

 

下湖墩遺址

1987年11月發現,位於百丈、莒江兩溪交匯點交溪烊村北岸下湖墩山,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南北長約 200米,東西寬約50米。地表採集到的標本以石器為主,分打制和磨光兩種,有石斧、石錛、石刀。還有少量灰和米黃色陶片,均為夾砂粗軟陶,胎壁厚薄不勻,紋飾有弦紋、網紋、方格紋、雲雷紋等。

 

錦邊山遺址

位於新山鄉瀠頭村錦邊山,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占地面積約l‘5萬平方米。遺物散佈於地表,以陶器標本為主,石器少量。陶器分泥質陶和夾砂陶兩類,可辨器物有釜、罐、斧、缽、盆等,石器有石錛和砍砸器。

 

龍珠山遺址

位於莒江鄉上村後門烊,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分佈面積約 300平方米。採集到的標本以陶器居多,並以夾砂陶為主,灰褐色或紅黑色,器壁厚薄不勻,紅皮陶夾有少量灰粒,紋飾有席紋、藍紋、方格紋、水波紋等。可辨器物有軟口圓唇盆、敞口罐等。石器有石態度生 、石斧、削刮器。

 

山頭垟遺址

位於莒江鄉下村方村湖山,為商周春秋戰國時期遺址。遺物分佈在山頂和東南面的斜坡上,南北長 300米,東西寬50米。由於破壞嚴重,石器僅發現石箭鏃 l件,由泥岩精磨而成,呈柳葉狀,長2.15釐米。陶片有泥質灰,夾砂紅陶、黑皮陶,印紋硬陶,紋飾有藍紋、弦紋、網紋、水波紋。可辨器物有缽、釜、罐,輪制痕跡明顯。

 

玉塔古窯址群

位於五裏牌鄉玉塔村,為北宋後期至南宋時期遺址。窯址已發現10處,其中青瓷窯址 3處,青白瓷窯址 7處。主要分佈玉塔村東北面的菖莆地、荒田山、四季青、嶺頭、圓崗子和西北面的石板橋等地。窯形均為長條形龍窯,保存較完整。青瓷窯器物種類有碗、盤、碟、燈盞、罐、壺等。青白色瓷窯器物有碗、碟、盞、燈盞、罐、器蓋、小水盂、壺、瓶等。兩者相比,以青白瓷窯器物較精緻,瓷色有青白、黃白和灰白三色。青白瓷的胎壁較薄,胎質細密堅硬,常見碗和盤內飾有卷草或篦狀劃紋,少量器蓋和碗外壁飾有蓮瓣紋。

 

窯背古窯址

位於百丈鎮窯背村東南面小山包上,為北宋至南宋時期窯址。面積約1200平方米,堆積層散佈在整個小山坡。產品以民間日用瓷為主,器物有碗、盤、罐等。

 

吳坑底古窯址

位於洪口鄉碗窯村吳坑底山腳斜坡上,為南宋時期窯址。分佈面積約 800千方米,堆積層厚40多釐米。窯具匣體有大小二類,分墊餅、圓筒型墊柱、短腳喇叭型墊座等部分。

主要器物有碗、盤、瓶、罐、鼎爐、油盞、壺、洗和缽等,以青瓷為主,亦有少量的黑褐瓷。胎灰青白,細膩堅硬。發現器物種類之多,居全縣各窯址之冠。

 

番薯廠窯址

位於洪口鄉洪口村北面番薯廠半山腰中,為宋代窯址。長條形龍窯,堆積層豐富,分佈面積約800 千方米。器物有碗、盤、洗、壺等,以碗為主。

 

赤岩石室

西距秀澗上村一公里,為宋末元初義士林逢龍隱居處。

 

龜湖銀礦遺址

位於龜湖鄉田乾村黃山崗,為明代遺址。礦址自左至右向斜上方排列有7個礦洞,故稱“七洞門”。除 2號洞側身可進,其餘全被閉塞,2號洞門內高1.9米,寬0.7米,總長約50米,洞壁有開採跡痕。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成立會場舊址

位於九峰鄉白柯壪村。1935年11月 7日,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領導人劉英、粟裕和閩東紅軍獨立師領導人葉飛等在白柯壪村小宮廟召開第二次聯席會議,正式成立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統一領導浙江和閩東地區黨的工作,開展武裝鬥爭。

 

泰順文物勝跡之古建築篇

包宅石門樓

位於新山鄉包宅村,古稱“世英門”。建于宋,明嘉靖間重修,清咸豐八年(1858)重建。單間,面寬 4.6米,進深1.15米。造型講究,結構嚴謹,明代構件保留較完整。

 

潘鼎故居

位於羅陽鎮東外村。建於清乾隆四十年(1775),占地2211平方米。初建系三進,稱“三堂厝”,後因第三進毀於火,改稱“雙堂厝”。建築群依次為門廳、圓門洞、會客廳等,依地勢逐進升高,配左右廂房,形成四合院,外有圍牆,內有花園、魚池等。佈局、結構、工藝等均有獨特風格。

 

林鶚故居

位於南院鄉橋下村,建于清代道光年間,為四合院式住宅,宅內外建有對稱魚池,現僅存門樓,建築造型古樸典雅,具有古山門風格。大門外兩側立有旗杆石,分刻“蘭溪縣訓導林鶚立”、“道光壬寅科歲貢士,”字樣。

 

包氏宗祠

位於泗溪鎮玉岩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間,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建,宗祠分牌樓、外台門、頭門、前堂、正廳等部分。其中,牌樓系三間木建築,通面闊7.74米,進深二間,通進深2.7 米,重簷懸山頂,清水脊。正堂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兩次間外金柱上架有一條長8.30米和高、厚約 0.5米的大額梁,梁下雕有鳳戲牡丹,中刻八卦並沿邊緣逆時針方向刻“道光二十七年歲次丁未重修”12字。宗祠採用中軸線對稱佈局,規模巨集敞,建造考究。1990年省文物局撥款、群眾配合集資重修。

 

莒江戲臺

位於莒江鄉上村,清中期建造。為單間亭閣式木結構,寬 5米,進深 4.5米,臺面懸空距地表1.4 米。屋面為歇山頂,小青瓦、戧脊頭上做雲頭,整個臺面可從三個方面觀看表演。整體結構合理,氣度淳樸典雅,是縣內建造較早並保存完整的戲臺之一。1990年縣府撥款重修。

 

文祥塔

位於縣城南郊。始建于明代,清嘉慶十七年(1812)倒坍,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磚木結構,塔高19.7米,六角七層,空心樓閣式,內布 6根圓柱,樓梯自中間盤旋而上。腰簷以疊梁法層層遞出,轉角呈拱狀浮雕,翼角獸吻逐層不同,外壁裝飾色調以黑白、赭、藍白色為主,繪吉祥如意黑底白線、卷草紋、松、竹、梅、蘭等,對角則繪蝙蝠、葵花壽圖、回紋圖等。造型莊嚴古樸。1989年經省文物局、縣政府撥款和當地群眾集資維修。

 

後宅垟石塔 (龕)

位於東溪鄉後宅蛘村,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系三層六角形青石結構,高約 5米,塔基由規正塊石壘成,每層四周安石柱,塔刹為葫蘆型。此塔原建在後宅蛘文昌閣,供焚燒字紙用。1989年,村民集資移建於東溪公路橋西側。

 

毛蟬石塔

位於南院鄉毛蛘村。重建於明正德六年(1511)。塔高10米,五層,塔身直接從地面起造,通體由塊石壘砌成“金”字形。塔形類似阿拉伯吉古拉塔,又具有中國建築特點,造型獨特。

 

裏光水尾亭

位於裏光鄉里光村水尾,建于清咸豐五年(1855)。亭高9.42米,為六面三層三重簷木結構樓閣式亭,具有清代中後期古建築特色。

 

秀溪邊百歲坊

位於三魁鎮秀溪邊村。系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為紀念秀溪邊村邱士琳妻 102歲七代五世同堂而建。牌坊為三層四柱三門青石結構,高5.75米,寬6.32米,造型粗獷,雕刻精細。1988年經省文物局撥款和村民集資重修。

 

各類主要橋樑

東溪橋

俗稱溪東橋,在泗溪鎮溪東村,長41.7米,寬4.86米,高 10.35米(木拱橋、木平橋的高系指水面至跨徑頂部,下同),單孔跨徑25.7米,宮殿式,飛簷翹角,中央有重簷閣樓,雄偉美觀,是泰順造型最佳的木拱橋。中國科技史話叢書《橋樑史話》刊載圖文,視為全國橋樑典型之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明隆慶四年(1570),乾隆十年(1745)重建。

 

北澗橋

俗稱下橋,在泗溪鎮下橋村,長51.87米,寬5.37米,高11.22米,單跨29米,為屋式木拱橋。清康熙十三年(1674)建,嘉慶八年(1803)重建。1987年重修時,天津大學楊道明教授特來泗溪考察該橋與溪東橋,認為兩橋是國寶,並題“古建文物”、“民族精粹”二匾,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仕水碇步

俗稱仕陽碇步,在仕陽鎮溪東村,長133米、223齒,石齒長(即碇步寬)1.78米,厚0.24米,高0.7米,齒距0.6米。每齒由高低兩級砌成,高級用白色花崗岩,低級用青石,砌築工整,是全縣最長、造型最佳的碇步。初時碇步址於下游約300米處,有360齒,彎形,創建年代不詳。現碇步重修于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實為石砌堤梁橋,《橋樑史話》視其為原始橋的雛形。現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順文物勝跡之石刻篇

山交寺開田記碑

在鶴巢鄉山交村。碑為青石質,高1.22米,寬0.60米,厚0.10米。碑額呈橢圓形,兩面鐫字,一面為捐田人姓名及捐田數;一面為篆書“山交寺開田記”。寺系日本僧人太初禪師來縣的次年(1385)創建(已毀)。太初圓寂之後,其徒心照承志開荒造田,自力耕食。明天順三年(1459)勒石紀其事。

 

重修泰順學宮記碑

在泰順縣實驗小學內,建於清代。青石質,碑身高1.48米,寬0.74米,厚0.15米。碑文通體正楷直書陰刻,為清代泰順學者曾鏞撰寫。該碑詳細介紹了重修泰順學宮的經過以及修成的作用。

 

“三友洞”、“錦繡穀”摩岩題刻

位於新山鄉瀠頭村山崖上,宋代題刻。“錦繡穀”三字顏體正楷,橫書陰刻,總寬1.62米,距“錦繡穀”西北約19米的石壁上鐫刻“三友洞”三字,楷書直寫陰刻,總高1.05米,字跡清楚,保存完整。據《分疆錄》記載,該處舊有石書室,為宋進士吳駟、吳泰和和名儒包湘三人講學處。

 

及泉碑

位於羅陽鎮儒學路。該碑高1.52米,寬 0.645米,青石質,橢圓形碑額。原為“泰順縣儒學碑記”碑,刻於明景泰七年(1456)。明天順四年(1460),碑之反面再被刻上“泰順縣建置沿革記”。兩記均為篆體直書單線陰刻。明隆慶六年(1572)知縣王克家又在反面刻上“及泉”二字,成為特有的一碑三刻。

 

油車嶺石板橋題記

位於三魁鎮劉宅村,建于宋代。石板橋由3塊青石板平鋪而成,長3.8米,寬1.87米,題記鐫刻在橋面兩邊沿,字大l0釐米,年款為“宋政和八年”,是泰順境內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題記。

 

玉岩題刻

位於玉岩村北向崖壁上。立于明萬曆三年(1575)。在同一岩壁,刻東、西兩處。東邊橫刻“包公墓道” 4字,字約30釐米見方,下在陰線框內兩行直書“道理最大,以服天下之人”、“為善最樂,亦為子孫長久之計”。落款“大明萬曆三年靜山立”。西邊岩壁上陰刻“玉岩鐘吼水,尖山應洞天”一聯。兩處均楷書,字跡清楚,筆意端莊。

 

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位於縣城萬羅山北麓。正三棱形,碑座高1.66米,寬2.3l米x3;上嵌碑表,高2.97米,寬0.34米x3。正面陰刻楷書“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左右兩側分刻:“泰順縣各界抗戰建國紀念大會”、“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七月七日立”,系泰順知名學者許篤仁先生手筆。座前有汪精衛、陳璧君石雕跪像。1990年作部分修整。

 

泰順文物勝跡之館藏文物篇

至1990年底,縣文物博物館館藏文物共有510件,其中革命文物134件,出土文物79件,傳世文物 297件。

經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一級品有粉青瓷碟、粉青瓷牧牛硯滴、粉青瓷玉壺春瓶 3件;二級品有粉青瓷匝、粉青瓷把杯、木偶包公雕像、木偶旦角雕像、木偶生角雕像等 8件;三級品有青瓷高足碗、青瓷人物硯滴、元代銅鼎、銅鐘、玉帶扣、清代藍色提花錦緞、青瓷小花碗、百鳥圖、潘鼎荷花圖、小罐等14件;革命文物有土銃、紅軍標語、農民入會志願書、“新蓮花”紅軍十字歌等。

 

泰順文物勝跡之陵墓篇

唐‧吳畦墓

在新山鄉吳宅村,原建於後唐同光元年(923),清道光三年(1823)重修。吳官諫議大夫。

 

唐‧林建墓

在泗溪鎮下橋村,宋建清修。林為晚唐內閣長史。

 

宋‧董甲溪墓

在羅陽鎮西外村後壟。甲溪舉論秀科,躋身郡馬(羅陽霞陽村建有郡馬基),仕至朝散大夫。

 

宋‧曾光墓

在東溪鄉東溪村。曾為宋隆興年間(1163~1164)武進士,抗金有功,升殿前太尉。

 

宋‧徐履墓

在司前鄉高塔村,宋建清修。徐紹興中省試第一,旋應會試登第,曆官國子博士通判等。

 

明‧陶治臣墓

在葛烊陶家烊。陶為明代抗倭勇士。

 

清‧劉開儀墓

在羅陽鎮北外村毛烊坪,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劉以子秉彝任官,恩贈奉政大夫。

 

泰順烈士公墓

位於羅陽鎮霞陽村,1957年建,占地面積502平方米,安葬著494名革命烈士遺骸。墓室前豎紀念碑,碑體正方仿刻毛澤東主席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手跡;碑座四周刻粟裕、葉飛等人的親筆題詞;墓道左右蒼松翠柏,間嵌蓮池、角亭。該公墓一直是縣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