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習俗
清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金以竣在《平陽縣誌》序中說平陽“民間習俗淳樸,士者好學問,婦女勤紡織”。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溫州知府李琬在《平陽縣誌》序中也說:平邑雖介兩省之交,地稍僻左,四方舟車商賈所不至,無末富淫巧之蕩其心,故風氣較淳樸”。蒼南建縣後,由於轄地處於山陬海隅,所遺留的有良俗,也有惡習陋俗。改革開放後,商品經濟迅速發展,新舊文化思潮交錯激蕩,民俗風尚也隨著變化,並展現出更複雜的圖景。發揚新風,改革陋俗,已成為當務之急。
第一章生產習俗
第一節農業
插田
舊時每年春分一到,農民將稻種盛籮中,放在河邊長流水中浸兩日夜,取出,放大桶中(桶下有漏水小孔),早晚以溫水淋三日,待穀嘴出芽後,再撒入秧畦。至穀雨後拔秧插田。插秧一般採用對工(伴工),由熟手帶頭。熟手只要看准對面山向,一路退去,自然把株距、行距插齊。生手則要用“插秧繩”打格。開插之日,略備酒筵宴飲,肴饌中有整尾油煎鯧魚,兩面用刀劃成棋格,也如插秧般整齊。此日點心多為“插田麻糍”。
養萍
百年來,平原區多養萍為早稻綠肥。江南仙居、神宮橋、陳家堡、蘇家堡等村年年出賣萍種。每到年底,村人就遠至閩東山區找買萍種,撈取寄養于當地暖水湖,春暖時再移來本地。插秧前,鼇江兩岸農民紛紛來看萍、議價、付定金,稱為“判萍”。賣主擺酒請客,多至數十席。賣出時賒帳,秋收後再去收“萍銀”。
挖河泥
過去農家積肥;除人畜糞便外,便是種草子(紫雲英、苜蓿)、煨火泥。水網地區還挖河泥。用特製寬舷大船(“河泥船”),兩側舷上各站兩人,手持數人長的竹竿(耥竿),竿梢有活動的筲箕,以長繩牽引。兩舷四人互相配合:左舷人將耥竿伸向河底刮泥時,正值右舷人將挖出的河泥順勢從水中提出,倒入艙中。每滿一載稱“一個”,即用“河泥桶”挑運入田。出清後再撈,每天以七至八個為准。每段河流挖後禁挖若干年。開禁時所挖“禁泥”,肥效最好。解放後農民圖方便多用化肥,土雜自然肥漸被冷落,七十年代便不復施用。
幫工
有多種,一種叫對工,也叫伴工、換工。凡一個勞動力所不能完成的農事,如插田、割稻、打稻、挖河泥、車水、剝麻等,歷來有對工習慣。主家只供飲食,不計工錢,但要還工。農家遇起屋、結婚、葬墳等大事,或因天災人禍而喪失勞力耕作,親友便來幫工,亦只供飲食,不計工錢,也不用還工。“忙月”時,雇幾天“散工’’,供飲食,計工數付工錢。也有雇一個月的,稱“包月”,供
飲食外,事先商定一月工錢若干,不計出工數。
長年
舊時農村地主、富農雇長工耕作,稱為“長年人客”。田地多的還要連雇好幾個,分稱“頭把手”、“二把手”。“三把手”,二、三把手都歸頭把手支配;工錢也比頭把手少得多。頭把手必須熟諳“八腳頭把式”,即:能打穀種、插秧、煨火泥、架水車、挖河泥、疊稻稈垛、用牛和做酒。春節後上工,直到十二月二十四日才歇工回家過年。漁業所雇的長年也稱“人客”,分為“大”、“小”兩種。“大人客”司出海捕撈,或兼種山園。較受主家優待。“小人客”都是青少年,主要職責是料理漁具(曬網、染網等),全年除供給伙食外,只發—‘兩套單衣或一兩塊銀元而已。
嘗新
在早稻登場前,選吉日,先採取早熟的紅秋穀稻穗。輾少許做成新米飯置於中庭,伴以茄子、豇豆,燒香燭以祭禮天地。有謝豐收之意。祭後設筵邀親友共食,稱為“嘗新”,筵上也定有茄子、豇豆,以為茄子開花都能結果,豇豆並蒂而長莢,是有種有收、子孫綿延的象徵。清張綦毋有詩:“赤米嘗新六月中,登場最怕雨兼風。”後赤米淘汰,只用白米。嘗新酒的風俗還在農村延續。
還冬戲
如遇豐年,晚稻登場,農民便集資請戲班在宮廟做戲酬神,名“還冬戲”,還特地邀請親友來看戲。一般演三天(日夜共六本戲)。舊社會農村婦女,只有在這樣場合才能看到戲。
禁蟬
舊時如稻田出現蟲災,民間便請師公道士做道場,將廟中木雕神像抬出,巡遊受災蛘。隨行隊伍數百人保持肅靜,每人手持掃帚,沿路向空揮掃,表示掃除蟲害。所過田角插上三角小白旗,三日內禁止通行。解放後,普遍施用農藥,這種“禁垟”儀式也就不再舉行。
求雨
舊時每遇大旱,農民便請師公向龍王求雨。最隆重的儀式是:用九張方桌疊放地上,四角以大竹四株綁住,紮以黃茅,然後將九桌一齊豎起,稱“九台”。台頂兩杆七星旗分列東西,師公白帽白衫,登上最高頂,呼天,念咒,吹角,搖鈴,向—亡天乞取甘霖。然後率大隊求雨者提籃(或桶)沿水道覓取魚蝦一二隻,作為降雨龍的化身,鼓樂迎歸,設祭祈求。解放後被制止。
第二節漁業
造船
造船先揀日子“切木”:選取“船脊”(船底正中從頭到尾的縱梁)和“船梁”(船艙中正橫樑)。取下的船脊與船梁掛上紅布或貼紅紙,放鞭炮。新船完工後,于漲潮時在船頭釘上“船眼”,並以紅紙覆蓋,稱“封眼”;待下水時揭去,稱“啟眼”。揀日“下水”,全體夥計上船,在港澳內試航幾圈,如系木船,叫“校櫓”;如系機帆船,稱“試車”。此日賀客盈門,主家設宴招待,稱“順風酒”,並以糖果分送四鄰。舊時出海時還要祭媽祖,祈求海上平安。
蒸網
舊時漁網多用苧織,容易破爛。須先經染栲,再浸入豬血(或牛血)中,最後裝入一人高的大蒸桶,以旺火蒸至一炷香後取出,便能防腐,而且入水易沉。蒸網過程,人們只能進房而不能出房,以免將來入網的魚又會漏網逃脫。
網門
石砰鄉海域魚蝦隨流回游,經過之處稱為“網門”。於這裏捕撈魚蝦,可多於別處數倍。外澳有北流前、牛頭鼻、赤礁三處,內澳有裏窟、邪烏、三堵三處。屬兩地數姓人所共有,世代相傳。每年五月十六至十八日,由網門輪值戶出資在娘娘宮(即媽祖廟)演劇三天,並請來本地廟宇眾神,一同看戲,祈求魚蝦旺發,還辦“福壽筵”,請戲曲藝人一起宴飲。
討岩頭
沿海漁家婦女、兒童,在潮落時常登上海邊礁石挖取海電訊(俗稱“觸嘴”)、牡蠣(俗稱“蠣勾”),名為討岩頭。有時還能挖到名貴的龜腳(劫)和香蚶。然而危險性極大,時有失足落水而喪生的。
公婆船
北關港有一種水上漁戶,全家勞動和生活都在一隻小漁船上,除到小市賣魚和置辦鹽米外,平時從不上岸。老人也能掌舵,婦女則挺立在船舷上撒網捕魚,動作十分敏捷。一船即是一家,故人稱“公婆船”。來自閩粵,舊時稱為蛋戶、蛋家或蛋民。
第三節 手工業
祖師
各行各業向來都有它的“祖師爺”,立起牌位供養,作為本行業的保護神。如鐵匠鋪尊李老君,木匠業奉魯班,理髮業尊呂洞賓,釀酒業祭杜康,戲班子推唐明皇,礬山窯主爺為陳景成……由於尊師的傳統就演變出許多禁忌和祈禱、祭祀儀式,有自己的行話隱語。民國時期已不見供祖師牌位,唯有戲班“戲樂神”、和礬山窯主爺。
從師
百工皆有師傅,商業也一樣。徒弟拜師學藝,先要訂契約,也有付押金的。初去時要送膀蹄、索面,三年之內每逢春節、端午、中秋、重陽都要向師傅送禮。除春節外不能回家休息。每日要為師傅斟酒、盛飯、買煙,為師娘端尿盆、掃地、洗碗等。勞動收入全歸師傅。師傅傳藝要留一手,徒弟只能偷學。三年期滿(也有到第四年仍為師傅白乾的,稱“贈工”或“補工”),稱“滿師”,要備好“四樣”或“六樣”(食品)去“謝師”,師傅才送一套主要工具作為還禮。“出師”後,徒弟才可以獨自出外兜攬業務。
碗窯窯工從師沒有定期,要等學徒所做碗坯被窯主認為合格,可以入窯,才算“滿師”。謝師禮是做五十支(每支十個)碗坯交給窯主,應得工錢歸師傅收受,並送豬膀蹄及索面。解放後,大都一百工外給學徒零用錢,有的三百工滿師,有的仍為三年。
江南布
江南婦女的家織布已有千餘年歷史,古代被稱為“雞鳴布”。康熙《平陽縣誌》載:平陽(主要指江南)女紅不事刺繡,惟勤擘織。夏績麻,冬紡棉,晝夜無閑。雖豪門巨室,始齔之女,垂白之嫗,皆然。”清張綦毋詩雲:“井闌昨夜響秋聲,紅女何煩懶婦驚。夏月績麻冬績絮,鳴機才歇已雞鳴。”晚清時以所織“筒布”遠銷外省。近年則以織腈綸著名。江南婦女性勤手巧,舊時在家織布外,還養蠶、挑花、織蒲鞋、編草帽。解放後專事紡織,八十年代中又轉為多樣化,如塑編、織毯等。
畫碗花
碗窯地方燒碗業最興盛時,有十八條窯。畫碗花也是一道不可缺的工序。清代以來,畫碗花全是婦女,代代相傳,所畫圖案寥寥幾筆,亦有樸質之趣。
第四節商業
會市
是鄉鎮中的定期集市,每年一次或兩次,多者四次。屆時四方客商雲集,日常少賣的山貨、農具、傢俱以至木料、竹子,無所不有,各按所劃地段展出。大抵沿海會市多漁具,平原會市多農具,還有劇團、雜技團、武術毒演等。晚間有化裝遊行、抬閣、放焰火。有連續三晝夜者。解放後,稱“物資交流大會”,有的城鎮亦稱“商品展銷會”。
蒼南的會市,多為廟會的演變。如滬山在農曆四月十五日,凰浦在農曆七月二十五日。靈溪在農曆十月二十五日。都是當地廟中的神祗生日。少數或視農耕的需要而定。
叫賣
在鄉間遊走的小商販,除口頭叫賣外,常借助於各種響器。聽到角螺響,便知賣肉人來。兌糖客用手中打糖的錘子和糖刀互擊,丁丁作響。吹短簫乃是鐓(閹)豬人的標誌。專賣首飾針線等物的貨郎擔,搖的是貨郎鼓(又稱撥浪鼓,古稱鞀鼓)。
牙郎
是做買賣的居中介紹人。雙方議價後,牙郎代為過秤,由賣主付仲錢,俗稱牙郎錢。舊時最大的牙郎出於魚行、米行和柴行。柴牙郎收益不多,按貨值收取二%至五%,多由老人擔任。米販牙郎錢為一量罐米,也有收錢的。魚牙郎過去有報大秤的陋規:以一百二十斤、一百五十斤、一百八十斤甚至二百斤當作一百斤報碼計算貨值,以吸引客戶上門,提高本魚行的聲譽。表面看魚價提高了,其實是貶低貨值。解放後恢復市斤記碼,還建立“公平秤”作為共同準則。
招牌
店鋪門口所懸的經營標誌。如酒店門口幌子上加個老大的“酒”字,稱為酒簾。也有用具體物事作記號的,如山鄉客棧門口掛笊籬,醫師門口掛大膏藥牌等。也有只在牆上寫一醒目的大字的,如醬園的“醬”字,當鋪的“當”字。民國時期大致都用木制牌匾,請名家寫店名。八十年代或用霓虹燈、電動模型、模特兒及新的櫃窗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