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縣鄉鎮
錢庫鎮
錢庫鎮位於蒼南縣江南平原中心,距縣城靈溪鎮十八公里,距龍港鎮十一.五公里,轄區東與巴曹鎮、金鄉鎮接壤,南與括山鄉、望裏鎮相連,西與新安鄉相連,北與蘆浦鎮、仙居鄉相接。全鎮面積二十二平方公里,人口六.五萬,下轄四個辦事處、四十個行政村與四個居民區,有四十多個縣局駐鎮部門和二十多個鎮屬部門單位。境內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河網密集、交通便利,全鎮河道總長八十八公里,總面積二一五公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被譽為“溫州威尼斯”。
早在後漢乾佑年間(西元948~950年),吳越王錢叔曾在這裏設立庫司,徵收當地茶、鹽、棉、絹等稅,故名“錢庫”,民國初年建立錢庫鎮。
民國初年建立錢庫鎮,一直沿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屬江南區。
1950年江南區分為金鄉、宜山兩區,錢庫鎮屬金鄉區。
1954年成立錢庫區。
1984年恢復錢庫鎮建制,仍屬錢庫區。
1992年撤區並鎮,原屬錢庫區的夏口、項橋和陳東三鄉併入錢庫鎮。現該鎮下轄四個辦事處、四十個行政村和四個居民區。
2005年全鎮有戶籍人口六.五萬,流動人口一.五萬。
浦亭鄉
浦亭鄉位於蒼南縣城西北三.五公里處,玉蒼山東麓,鄉政府駐地燕頭村。總面積27.4平方公里,分為南、北峰兩個片,轄八個村。人口3674戶,13878人。其中漢族13843人,佘、回族35人,閩南方言,是革命老區。東與鳳池鄉接壤,南與靈溪鎮南水頭相鄰,西接峰巒起伏的國營玉蒼山林場,北與平陽縣鬧村交界。鄉境屬丘陵地帶,地勢西部高於東部,氣候溫暖濕潤。耕田面積10104畝,其中水田7344畝,以種植水稻、番薯為主,兼種蓆草等。境內資源豐富,平原盛產水雜竹,可作造紙原料。山區有礦產瓷土和石材花崗岩,以瓷土最為有名。此外,境內石聚堂為市級(國家AA)級風景區,景區內以奇石、洞幽、碧水、青山、宗教文化見勝,每年吸引眾多遊人。
清時屬歸仁鄉三十五都,民國時期為浦源鄉和雙亭鄉轄地。
1949年浦亭鄉分為浦亭、南峰二鄉,隸屬靈溪區。
1950年06月浦亭、南峰劃歸橋墩區管轄。
1955年03月浦亭、南峰複歸靈溪區。
1958年04月浦亭、南峰複並為浦亭鄉,稱浦亭鄉人民公社。
1981年06月18日,建立蒼南縣,浦亭鄉屬之。
1989年02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建立浦亭鄉人民政府。
2002年03月轄峰底、浦嶴、大亭、大明、羅溪、燕頭,樟嶴、直瀆、嶺東、張家腰、麗灣、南山、下嶴、新同、小玉蒼、新開田、嶺頭、觀湖計十八個村。是年行政村調整為八個村,至2005年不變,有靈浦(原峰底、浦嶴村)、大亭(原大亭、大明村)、石聚(原羅溪、嶺頭村)、燕頭(原燕頭、觀湖村)、玉泉(原樟嶴、直瀆、新開田村)、和平(原嶺東、張家腰村)、浦南(原麗灣、南山、下嶴、峰底口自然村)、蒼溪(原新同、小玉蒼村)八個村。
浦亭鄉村委會地名
村委會 轄區自然村名稱
燕頭:燕頭、樟嶴口、觀湖、新安隔、鋸板僚、上柯腳山、下廠、
家堡廠、下柯腳、蛤蟆坑。
石聚:窯內、南樹灣、平路、羅溪、疊石、雞母石、水碓、過溪黃、
嶺頭、雞啼嶺、冷水坑、青龍橋、田籠、貢後、清水窟。
玉泉:內樟嶴、新開田、七羅坑、伍山、直瀆。
大亭:大亭下村、大亭上村、新米岐。
浦東:張家腰、新嶴、新嶴庵、鬥山、嶺東、公庵、雲亭、中山、河頭橋。
靈浦:北嶴、峰底、仙頭莊、坑口、下店。
玉溪:新同、天公安、過溪廖宅、青廠、徐山、小玉蒼。
浦南:麗灣、浦尾貢、浦尾、南山、下嶴、交椅山、嶺頭山、青廠、埭頭。
據縣公安局2005年人口資料統計:
吳姓:1664,大亭、直瀆、嶺東、河頭橋、東山、嶺腳、嶺前。
陳姓:1330,燕頭樟嶴、嶺頭、大湖、內樟嶴、大亭、北嶴、
占家腰新嶴、鋒底、下嶴、小玉蒼、麗灣浦尾。
炎亭鎮
炎亭鎮位於縣城東南二十六.二公里處,東南瀕東海,西南與石砰鄉為鄰,西接金鄉鎮,西北與舥艚鎮相連。全鎮面積十四.八平方公里。境內西與西北靠山,丘陵山地占七成二;東南兩面臨海,海岸線長約一.二公里。鎮政府駐地原在西沙村,2005年10月遷楊家尖山麓。
炎亭又名灘頭,據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屯紮人員建通道捕蟹供御用。“營行前”、“教園場”、“煙墩腳”等地名至今尚沿用。五代後樑太祖開元元年(907年)就有人在山邊搭棚屋曬鹽並設所征鹽稅,故又叫鹽亭。民國初年屬江南鎮。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震海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屬宜山區方城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屬江南區。建國初先後歸方城鄉、萬和鄉管轄。
1952年成立炎亭鄉,屬金鄉區。
1958年03月稱炎亭管理區,後改大隊,屬金鄉人民公社。
1962年01月稱人民公社,屬金鄉區,下轄東沙、西沙、橫溪、洪家、楊家尖、洪嶺頭、流灣、燕窩、倒橋坑、內嶴、外嶴12個大隊。
1984年02月,恢復炎亭鄉。
1987年為建制鎮,屬金鄉區。
1992年撤區並鄉擴鎮時為縣直屬鎮。
2005年,轄東沙、西沙、掁興、新興、崇家嶴、海口六個行政村。
石坪鄉
石坪鄉位於縣城東南二十七公里處,東瀕東海,南與大漁鎮相鄰,西與金鄉鎮接址,北連炎亭鎮。全鄉面積十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
石坪,清代是個小漁村,屬金舟鄉二十三都;民國初年屬江南鎮。
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鄉,屬第四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屬江南區,後二年屬宜山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7)併入石嶴鄉,屬江南區。
1950年05月劃區建鄉時,設立石坪鄉,屬金鄉區。
1952年,分建石嶴鄉。
1956年06月,石坪、石嶴並為石坪鄉。
1958年03月稱管理區,屬金鄉公社;同年05月改稱生產大隊。
1962年01月改為公社,屬金鄉區。
1984年02月改為鄉。
靈溪鎮
靈溪鎮位於蒼南縣中心偏北部,東、東南與雲岩鄉、藻溪鎮為鄰,南和西南與觀美、橋墩兩鎮相連,西北與浦亭鄉、風池鄉接壤,北和東北與平陽縣交界。全鎮面積八十七.一八平方公里。1981年起為縣人民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人民政府駐江濱路。
靈溪鎮古稱靈溪市。
明隆慶元年(1567)屬平陽縣歸仁鄉三十五都。
民國初年屬南港鎮歸仁鄉。
民國十九年(1930)建置靈溪鎮,屬第三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屬南港區。
民國二十九年屬靈溪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屬南港區。
建國後1950年05月屬靈溪區。
1958年稱靈溪管理區,屬靈溪人民公社。
1961年改稱靈溪人民公社,屬靈溪區。
1982年03月,為直屬鎮。
1990年07月,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靈溪鎮轄九個行政村,
十三個居民區,9681戶,38692人。
1992年,對務、大觀、渡龍、南水頭4個鄉併入靈溪鎮;同年,因“平原引水工程”需要,吳家園、險口兩村八十戶三四六人遷入靈溪鎮,時全鎮人口19404戶,77493人。
2000年,滬山鎮、靈江鎮、瀆浦鄉併入靈溪鎮,是年全鎮人口49614戶,183612人。2005年,轄9個辦事處、三個社區、十六個居民區、一一二個行政村,在冊戶籍55746戶,197157人,其中靈溪鎮城區人口為121281人。
舥艚鎮
舥艚鎮位於縣城東北了十七公里處的鼇江南岸,東依炎亭鎮,南連金鄉、錢庫鎮,西接蘆浦鎮,北頻東海。鎮政府駐地興港路。
舥艚是浙南海濱古鎮。《平陽縣誌》載:北宋《元九域志》稱木琶槽鎮,因該地與琵琶山相望,古時境內築有槽型水道,注水東海,故名木琶
槽。明時,木琶
槽鎮設有轉運副使,是當時南北商賈物資轉運集散地。後按方言諧音寫為“舥艚”。清代是個小漁村,屬金舟鄉二十一都。
民國初年屬江南鎮。
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鄉,屬第四區。
民國二十七年屬江南區方城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為村,屬宜山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屬江南區。
1950年屬金鄉區。
1956年並區並鄉時,設舥艚鄉,屬金鄉區。
1959年03月稱管理區,屬金鄉公社;
同年05月,改稱生產大隊,後撤銷方城大隊,併入舥艚大隊。
1962年01月改稱公社,屬金鄉區。
1984年02月實行政社分設時改稱鄉;
同年06月撤區建鎮時為舥艚鎮駐地,轄舥艚、新城二鄉。
1985年改稱舥艚鎮,屬金鄉區。
1992年撤區擴鎮時,新城鄉併入舥艚鎮。
2005年,轄新城辦事處和三十七個行政村,總戶數13071戶,51619人。轄區內地勢東部為低山丘陵,西部是海積平原。境內平原河道縱橫,水網交錯。土地總面積二十一.六平方公里。其中平源十三.六平方公里、山林地四.一平方公里、水域三.九平方公里,三者占比約為六:二:二。海岸鄉長十一公里,海塗面積二.五五平方公里,海島面積〇.六六平方公里。
金鄉鎮
金鄉鎮位於縣城東部二十三公里處,北與舥艚鎮交界,東依炎亭鎮,東南與石砰鄉接址,南連大漁鎮,全鎮面積四十三.五五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設城區迎旭路。
金鄉是歷史悠久的古鎮。明洪武二十年(1387)築成城垣,置金鄉衛,為浙南海防要地,下轄蒲門、壯士、沙園三個所。金鄉鎮名,最早見於明隆慶(1567~1572)《平陽縣誌》。
清順治十八年(1661),金鄉等沿海居民內遷十餘裏。
康熙九年(1670)複金鄉界,居民陸遷回。
宣統三年(1911),易名金鎮鄉。民國二十一年(1932),稱金鄉鎮。
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第四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06月屬江南區。
民國二十九年屬宜山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屬江南區。
1950年05月屬金鄉區。
1958年03月稱管理區,同年09月改稱大隊,屬金鄉人民公社。
1962年01月易名人民公社,屬金鄉區。
1984年02月,建立金鄉鎮,轄大漁、石坪、炎亭、湖裏、老城、郊外6鄉。
1985年02月屬金鄉區。
1987年02月,為縣直屬鎮,轄湖裏、老城、郊外三個辦事處。
2005年轄城區、郊外、老城、湖裏4個辦事處,六十一個行政村。全鎮總戶數20022戶,73105人。城區內以講金鄉話方言為主,城區外講蠻話和閩南語方言。
鳳池鄉
鳳池鄉位於蒼南縣城北側三公里處,東與靈溪鎮滬山辦事處接壤,南臨縣城中心區,西與浦亭鄉相連,北與平陽縣明陽鄉毗鄰。鄉政府駐地雙益村。全鄉總面積十四平方公里,耕田面積5729畝,轄9個村。2005年總人口3101戶,共11224人。
鄉境屬丘陵地帶,低丘寬穀交錯分佈,山地居多,平原較少。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靈隱山主峰海拔四六五米,鳳池大河自北而南貫穿中部,流入滬山內河,沿河兩岸平坦,水路交通較為方便,全鄉因地理差異分為外、中、內三片,外片屬於平原地帶,土地肥沃,適宜種植水稻,是全鄉主要糧區;中片屬半山區,以糧為主,兼種水果,發展畜牧業。水果以楊梅、杮子為主。畜牧業早時主要是飼養奶牛;內片屬山區,主要為林業,大部分栽種松、杉、油桐、毛竹等。
此外,鳳池上方寺位於大坡村漁池山頂,依山而建,建築物飛簷平角,錯落有致,建築考究,環境優美,可供遊人觀賞。
民國初年(1911),今鳳池地域屬南港歸仁鄉。
24年(1935)隸屬第三區(南港)管轄。
27年(1938)屬南港區。
29年(1940)改屬靈溪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05月沿襲舊制,仍屬靈溪區管轄。
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改稱靈溪公社鳳池大隊。
1961年改稱鳳池公社。
1981年蒼南建縣,鳳池屬之。
1984年政社分設,複為鳳池鄉至今。
2005年末,鳳池鄉下轄板嶴、雙益、水月、垟嶴、徐溪、灣旦、大坡、白水、浦內共九個村。
新安鄉
新安鄉位於縣城東南十五.八公里處,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鄉。地處江南平原水網地帶,東鄰錢庫鎮,北連宜山鎮和仙居鄉,西南與望裏鎮接壤。
全鄉總面積八.二平方公里,轄十八個村,4521戶19280人,語言以講蠻話和閩南語方言為主。耕田面積7541畝,其中水田7177畝,旱地364畝。
境內河流交錯,灌溉便利,適宜水稻、蕃薯、蔬菜等農作物生長,是以種植水稻為主的糧食產區。全鄉自然地理分南北兩片,南片早時主要從事制磚和粉幹加工,粉幹品質好,久盛不衰,北片以土紡土織為主,是宜山土紡土織專業市場的主要客戶之一。
此外,鄉境內有一方勝跡協天廟,內設環川農民協會紀念館,1992年拆建,1993年竣工,占地面積九二四平方米,建築面積六八四平方米,是一座二層砼式結構建築物,古色古香。由紀念室、廂房和後殿三部分組成。紀念室陳列著烈士遺像及生平事蹟,現為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同時也供遊人覽勝。
民國初年(1911)地屬江南區親仁鄉二十五都。
1950年06月江南區分為金鄉、宜山兩區,同時建玉龍鄉,隸屬宜山區管轄。
1952年06月建新安鄉。
1953年建南萍鄉。
1954年8月,玉龍、新安、南萍鄉劃歸錢庫區管轄。
1956年01月,撤銷錢庫區,玉龍、新安、南萍三鄉合併為新安鄉,歸宜山區管轄。
1958年09月,建立錢庫人民公社,新安鄉劃歸錢庫人民公社管轄,稱新安大隊管理區。
1961年10月改稱新安人民公社。
1972年03月,撤錢庫區,新安公社劃歸宜山區管轄。
是年10月恢復錢庫區,新安複歸錢庫區管轄。
1981年,蒼南縣建立,新安屬之。
1984年恢復鄉鎮制,稱新安鄉。
1992年撤區擴鎮並鄉,芙蓉村劃歸宜山鎮。
2005年全鄉有塔頭、塔前(南洋)、東社、小雲兜、山北、管店、玉龍、大樹下、鑒橋、陳鑒垟、廖家垟、大河川底、路邊、新社、金龍、大雲兜、西謝十八個村。
雲岩鄉
雲岩鄉位於縣城東九.八公里,屬丘陵地帶,西南鯨山圍繞,東北是平原,東、東北與宜山鎮、江山鄉毗鄰,南與望裏鎮、藻溪鎮交界,西、西北與瀆浦鄉、靈江鎮接壤,北與湖前鎮相鄰,總面積十三平方公里,轄十二個村(鯨頭、士金兜、山前、上對口、中對口、鳳山、金中、雲岩、聯友、梁峰、三峰、瑞岩)。江南運河支流——龍雲河道自西北向東南穿鄉境中部,有公路通往宜山、金鄉、靈溪。水上船隻可通航縣城和江南各鄉鎮。該鄉是一個革命老區,1927年成立農民協會,開展減租減負、抗捐抗稅鬥爭。1928年冬,浙南臨時政府主席林珍在三峰庵基山主持召開會議,有永嘉、樂清、里安、平陽、泰順等五縣八十多人參加鄭海嘯、黃嘉斌等曾多次來鯨頭領導革命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2年06月設雲岩鄉(取雲頭垟和瑞岩各一字),轄雲頭垟、瑞岩、金中、鳳山、聯安、三友、陳家寺、水門、東跳等九村;
1956年02月撤銷鯨山鄉併入雲岩鄉,鄉政府駐地鯨頭村,轄雲頭垟、瑞岩、金中、鳳山、聯安、三友、山前、仕金兜、中對口、上對口、鯨頭、三峰等十二個行政村。
1958年聯安、三友合併為聯友村。
1962年從三峰村中分出梁峰村。
1958年09月撤區建社,成立宜山公社雲岩大隊;1962年01月恢復區公所,改稱宜山區雲岩公社,轄十二個生產大隊。
1981年06月蒼南建縣,屬蒼南縣宜山區雲岩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蒼南實行政社分設,撤銷人民公社,成立雲岩鄉人民政府,06月撤區建鎮,以鎮轄鄉,屬宜山鎮雲岩鄉。
1985年02月恢復宜山區雲岩鄉,下轄十二個行政村。
1996年09月,經上級批准,從仕金兜村劃出港頭村,至此全鄉共有十三個行政村。
至2005年底,全鄉總人口17836人,4394戶,語言以閩南語為主,間雜甌語。
蘆浦鎮
蘆浦地處平原水網地區,東臨大海,地勢平坦,海塗寬闊,距縣城二十.三公里。東面傍海塗及舥艚,南接錢庫,西連仙居,北靠龍港,地形略似缺角長方形,北窄南寬,全鎮總面積八.一五三平方公里,海岸面電放線長二.二公里(海塗面積二平方公里,山地面積二平方公里)龍舥公路穿境而過,市府規劃中的東海大道也將貫穿全境。全境河網縱橫,典型的江南水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轄一個居民區、十四個行政村,總人口二.三萬人。
蘆浦明時稱南監市,清屬慕賢東鄉十一都。
民國二十七年(1938)改為蘆浦鄉,鄉駐地在蘆浦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81年,仍稱蘆浦鄉。
1986年改為蘆浦鎮至今。
轄蘆浦、東門垟、南宕、前垟底、黃樓下村、石路、林家院、縣後、前垟、鑒後東、鑒後西、鑒後垟、儒橋頭、增產等十四個行政村。
藻溪鎮
藻溪鎮位於縣城東南十公里處,北與靈溪鎮交界,西依觀美鎮,南連昌禪、南宋、龍沙鄉,東倚望裏鎮。全鎮總面積七十八.二平方公里,下轄藻溪、盛挺、繁枝三個辦事處,三十一個行政村,一個居民區,農戶九八〇〇多戶,總人口37000多,城區內通講閩南語方言。
藻溪為橫陽江支流,發源于高垟山,清乾隆(平陽縣誌)稱燥溪,表示溪水雨後暴漲,久晴即幹,故名。清中葉,當地築壩攔水改造溪床,遂溪水長流,藻類叢生,燥溪因此更名為藻溪。
藻溪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始建于晉太康四年(西元二八三年),曆今一千七百餘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藻溪屬南港區管轄。
1950年05月為靈溪區所轄。
1952年08月,將藻溪、挺南、渡龍、繁枝、雁騰、平水、龍堡、盛山、雙峰九鄉劃歸藻溪區。
1956年03月,撤銷藻溪區,劃歸靈溪區。
1958年09月,成立藻溪公社,轄灌溪、雁騰、挺南、繁枝、渡龍5鄉鎮。
1959年02朋,撤銷藻溪公社,將所屬五鄉鎮劃歸靈溪公社。
1961年09月,恢復區公所,將藻溪、繁枝、挺南公社劃屬靈溪區。
1984年06月,撤區建鎮,以鎮管鄉,藻溪鎮轄藻溪、渡龍、繁枝、挺南4鄉。
1985年09月,成立藻溪區,轄藻溪鎮、渡龍、繁枝、挺南三鄉。
1992年撤擴並,將藻溪鎮、繁枝、挺南三鄉鎮合併為藻溪鎮。
蒲城鄉
蒲城鄉位於縣城南面,東臨馬站沖積平原,西枕浙閩合掌岩山脈,南瀕沿浦海灣,北連馬站鎮。鄉政府駐地龍門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西南為山地,龍崗山海拔六三七米。西門外大溪和東門港圍繞城外,匯入蒲門河,經沿浦出海。境內多為平原,耕地多,水網發達,交通便利。
該鄉以蒲城古建築物為名。相傳系海邊淤漲之地。海曰蒲海,因扼蒲海之門,古稱“蒲門”。昔為戍守要地,五代時設蒲門戍,宋置蒲門寨,以巡檢領之。
明洪武二十年(1387),為了防範倭寇侵擾置蒲門千戶所,在此山麓建城。
後漁寮的壯士所裁併于此,稱蒲壯所城,簡稱“蒲城”。
乾隆《平陽縣誌》稱蒲門,屬招順鄉.
民國《平陽縣誌》作蒲門,屬五十五都。
民國24年(1935)稱蒲城鎮,屬第六區(蒲門)。
27年(1938)改稱蒲城鄉,屬昆南區。
36年(1947),馬站區更名蒲門區,蒲城鄉屬蒲門區。
1949年建國後沿用舊名。
1950年06月,蒲門區改稱馬站區,蒲城鄉屬馬站區。
1959年03月,改稱馬站公社蒲城管理區,05月改稱蒲城生產大隊。
1961年10月,成立蒲城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恢復鄉建制。
龍沙鄉
龍沙鄉位於蒼南縣城東端大漁灣腹地,東臨東海,南連中墩鄉、赤溪鎮,西靠昌禪鄉、藻溪鎮,北接括山鄉、大漁鎮。鄉政府駐地沙坡村距縣城二十五公里。地處濱海丘陵,三面環山,山高嶺峻,石地多瘦,山場廣闊,俗稱“六山二水二分田”。地勢西高東低,東部沿海水田是主要產糧區。境內有沙坡、石塘二條溪流各自單獨入海。沙坡溪全長一〇.四五公里,發源於昌禪的高垟山,水流經龍沙下宅水庫、拋網山水庫至沙坡注入東海;石塘溪全長十公里,發源於昌禪的苦竹山,水流經吊壁燈水庫、龍尾水庫至石塘注入東海。水源豐富,宜於建立水電站。葫蘆形的沙坡灘塗盛產紫菜、蟶子、海蜈蚣、彈塗魚等,可大面積發展養殖業。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暖濕潤,農作物一年三熟。
境內有龍頭山,鄉名取自山和村首字聯合而成“龍沙”。
民國《平陽縣誌》作沙坡,屬五十二都。
民國19年(1930)建鄉,始稱玉沙鄉,翌年改稱龍沙鄉,屬蒲門區。
1949年建國後仍稱龍沙鄉。
1952年06月析為龍沙、安峰、下宅、外王四個鄉,08月劃歸赤溪區。
1956年03月安峰、下宅、外王撤並龍沙鄉,劃歸礬山區。
1959年03月改稱礬山公社龍沙管理區,05月又改稱礬山公社龍沙生產大隊。
1961年10月改為龍沙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實行政社分設,改稱龍沙鄉。
漁寮鄉
漁寮鄉位於縣城東南,東臨大海,南接霞關,西靠馬站,北連赤溪。鄉政府駐地漁寮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三面環山,北部羅家山主峰海拔五一八.八米,六條小溪自西向東流入大海,海岸線長二十公里。盛產石斑魚、鯧魚、梭子蟹、蒲門炊蝦、文蛤、羊棲菜、貽貝、西施舌等。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適宜番薯、水稻、水果、蔬菜等作物生長。
相傳清雍正元年(1723),柯、楊二姓祖先從福建泉州遷居此地,搭寮捕魚,故名“漁寮”。
清屬五十三都;民國年間屬魁裏鄉。
建國初期,仍屬魁裏鄉。
1952年06月,屬王孫鄉;
1954年01月撤王孫鄉,成立漁寮鄉,將城門鄉的疊石、霧城等六個村和信智鄉的關頭村劃歸漁寮鄉管轄,隸屬馬站區。
1959年03月,稱馬站公社漁寮管理區,05月改稱漁寮生產大隊。
1961年10月成立漁寮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實行政社分設,建立漁寮鄉。
岱嶺鄉
岱嶺鄉位於縣城南面,東與赤溪鎮交界,東南與馬站鎮為鄰,西接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鎮,北靠礬山鎮,鄉人民政府駐地東宮村距縣城二十五.五公里。地處鶴頂山南麓,鄉境四面壞山,中間是盤形。主峰鶴頂山海拔九九七米,地勢西北向東南傾斜。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適宜番薯、水稻、蔬菜、瓜果等作物生長。
鄉因駐地屬岱嶺片村得名。民國《平陽縣誌》作岱嶺。
因山峰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猶如五嶽之岱宗,故謂之岱嶺(俗稱大嶺),舊屬五十四都。
民國21年(1932)建立岱嶺鄉,後撤銷,鄉域歸屬馬站鎮。
1952年06月,從馬站鎮析出十一個行政村建立岱嶺鄉,
同年10月,又分為岱嶺、坑門二鄉。
1956年03月,岱嶺、坑門二鄉和馬站鎮的橋頭、後硯、霞峰三個村合併,成立合作鄉。
1957年06月,撤銷合作鄉,成立岱嶺鄉,將橋頭、後硯、霞峰三個村仍劃歸馬站鎮。
1958年04月28日,經浙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岱嶺佘族鄉。
1959年03月,改稱馬站公社岱嶺管理區,05月改稱岱嶺生產大隊。
1961年10月,成立岱嶺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實行政社分設,恢復岱嶺佘族鄉。
宜山鎮
宜山鎮地處蒼南縣東部,俗稱江南平原中心,距縣城十五公里,鎮政府駐地球新路。轄二十七個村、八個居民區,人口40910人。鎮東與龍港鎮、仙居鄉接鄰,南與望裏鎮、新安鄉毗連,西與雲岩鄉、龍港鎮江山辦事處接壤,北與龍港鎮平等辦事處交界。總面積十二.九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十一.三一平方公里,山地〇.二七平方公里,水域一.三二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渠交錯,為平原水網區,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溫度17.9°,年降雨量1639毫米,日照1819小時,無霜期296天,宜水稻等作物生長。
宜山以山得名,遠在唐代宜山已成村落,山麓的廣福寺為唐鹹通年間(861~874)建。
宋時稱泥山鎮,清乾隆時改稱儀山,屬二十五都。
1909年宣統帝即位,因避溥儀諱,改名宜山。
民國初年設宜山鎮。
1949年解放後建政時沿用舊名。
1958年公社化時,稱宜山公社管理區。
1961年稱宜山公社。
1964年,省人民政府曾頒佈為建制鎮。
1969年“文化革命”期間又稱宜山公社。
1981年12月恢復宜山鎮。
1992年區域劃分中,將鐵龍鄉劃歸宜山鎮。
是年10月將原屬新安鄉的芙蓉村劃入宜山鎮。
2005年,又將原屬江山鄉的後垟增、梁宅二村劃入宜山鎮。
至2005年底轄甲第、上黃、下黃、朱處、林梁、嚴處、東店、宜一、芙蓉、塘西、前河蔣、珠東、珠西、珠後、八岱、甲宗堡、後垟增、梁宅27個村和東興、仁壽、前垟、戰前、興龍、龍頭、珠山、環球八個民居區。
沿浦鎮
沿浦鎮位於縣城南面,東與霞關鎮接壤,南面是沿浦灣廣闊的海塗,西連蒲城鄉和福鼎市的沙埕鎮、前岐鎮,北鄰馬站鎮,鎮人民政府駐地沿浦村距縣城三〇.八公里。鎮境東部為丘陵山地,北部系馬站平原,南部屬海濱塗地,海水清,濃度高,擁有取之不盡的制鹽資源。沿浦港航運可通福州、溫州等地,系“中國紫菜之鄉”。
鎮境原是海港,由於泥沙淤積成沖積平原,以沿廈材浦而得名。
民國《平陽縣誌》作沿浦,有小市,屬五十五都。
明洪武間(1368~1398)辟有鹽田,為天富南監場蒲門子場。明末清初,屢遭海患。
清順治十八年(1661)遷界,土地荒蕪。
康熙二十三年(1684)展界,居民複遷于此。
乾隆間(1736~1795),邑令捐修沿浦陡門,複為鹽業基地。
民國21年(1932)始建沿浦鄉,26年撤歸蒲城鄉。
1949年建國後成立鹽特鄉。
1950年06月撤銷鹽特鄉,在今鎮境內成立沿浦鄉、雲亭鄉;
1952年06月分設為沿浦、嶺尾、雲亭、福森四個鄉。
1956年03月嶺尾鄉撤歸沿浦鄉,福森鄉撤歸雲亭鄉。
1959年03月改稱馬站公社沿浦管理區,05月,稱沿浦生產大隊。
1961年10月,將魁裏鄉的大姑等十個自然村併入,成立沿浦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改稱沿浦鄉。
1992年05月,雲亭鄉併入。1993年04月撤鄉建鎮。
霞關鎮
霞關鎮位於縣城南面,地處浙江南端、浙閩交界處,東南面臨東海,與福建海域連接,北靠馬站鎮和漁寮鄉,西接沿浦鎮,與福建省福鼎市沙埕港隔海相望,鎮政府駐地霞關村距縣城三十七.五公里。霞關環山面海,居民房舍傍山建築,層層相疊成階梯形。夜間燈光漁火相映,構成奇觀。霞關港是個避風良港,港內可避十至十一級颱風。港區附近島嶼、奇礁、怪峰、幽洞密佈,灘平沙軟、夏涼無蚊,是消夏度假的旅遊勝地。海域遼闊,海岸線長,海岸迂回曲折,港口、島嶼眾多,利於海上捕撈和近海養殖。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適宜水稻、蔬菜和水果等作物生長,是以漁為主兼營農業的海濱地區。
霞關俗稱鎮下關,昔為戍守要地。
明嘉靖二年(1523),為防止倭寇騷亂在此設關鎮守。其地港灣為海防之門戶,亦稱鎮門下。
明隆慶年間(1567~1572)置鎮門下水寨,由各色把總領之。
清乾隆《平陽縣誌》和民國《平陽縣誌》作鎮關、鎮下,屬五十五都。
民國初年,以“下關”的諧音雅化為“霞關”,鎮人民政府因駐地得名。
民國19年(1930)設立霞關鎮,隸屬馬站區。
1949年建國後沿用舊稱。
1959年03月稱馬站公社霞關管理區,05月稱霞關生產大隊。
1961年10月建立霞關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實行政社分設,改稱霞關鄉。
1985年01月改為建制鎮。
1992年05月,澄海鄉、南坪鄉併入。
赤溪鎮
赤溪鎮位於縣城東南大漁灣口,東臨東海,西靠鳳陽鄉,南連馬站鎮,北接中墩鄉,鎮政府駐地南行村距縣城二十一.八公里。地處海濱丘陵、谷地,三面環山,山峰均在海拔三五〇米左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源於鶴頂山麓的七條溪流彙集流入赤溪,而後向東入海,境內流程長達十六公里,水資源豐富。民國以往數百年是礬山明礬出口的港口,是浙南與閩北的陸路交通要道,也是軍事要地。
鎮境清時分屬五十二、五十三都。
民國年間置赤溪鄉,屬蒲門區。
1949年建國時沿用舊名。
1950年07月劃歸礬山區。
1952年04月改稱赤溪鎮,08月隸屬赤溪區。
1959年03月改稱赤溪管理區,屬礬山公社,05月改稱赤溪生產大隊。
1962年01月成立赤溪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實行政社分設,改稱赤溪鄉。
1985年02月改為建制鎮,屬赤溪區。
1992年05月實行撤區擴鎮並鄉,半垟鄉和信智鄉併入,直屬蒼南縣人民政府。
1993年,赤溪鎮被浙江省民政廳認定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老區鎮。
馬站鎮
馬站鎮位於縣城南部,東與漁寮鄉為界,南與沿浦鎮、蒲城鄉接壤,西靠岱嶺鄉、福鼎市前岐鎮,北鄰赤溪鎮、鳳陽鄉,鎮政府駐地朝陽路距縣城二十七.五公里。地處蒼南縣三大平原之一的馬站平原,地勢低平,河網交錯,三面環山,山地以低山、丘陵為主。其西北面的鶴頂山,主峰九八九.五米,山脈連綿蜿蜒,與羅家山、筆架山連接,成為境域的西北屏障,形成冷空氣“難進易出”的特殊小氣候地區,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無嚴寒酷署,冬暖夏涼,春秋宜人,擁有充足的光熱資源,適宜水稻、蔬菜、瓜果等作物生長,系“中國蘑菇之鄉”、“中國四季柚之鄉”。浙江省蒼南縣馬站農業對外綜合開發區和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馬站試驗站設此,是馬站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該鎮歷史悠久,商周時期已有人跡。南北有古驛道,可通福建沙埕。
明洪武廿年(1387),為加強海備,在此設驛站,專供兵馬憇息和傳遞過境文書,因此得名。清屬五十四都。
民國19年(1930)始建馬站鄉,隸屬蒲門區。
23年(1934)改為馬站鎮。
1949年建國後沿用舊名。
1950年06月,蒲門區析為馬站、礬山二區,馬站鎮隸屬馬站區。
1959年03月改稱馬站公社管理區。
1961年10月改稱馬站人民公社。
1984年02月實行政社分設,改稱馬站鄉。
1985年02月恢復馬站建制鎮。
1992年05月撤區擴鎮並鄉,城門、魁裏二鄉併入,直屬蒼南縣人民政府。
南宋鎮
南宋鎮位於蒼南縣西南部,東與昌禪鄉接壤,南同礬山鎮毗鄰,西與觀美鎮相連,北和藻溪鎮交界,鎮人民政府駐地北山村,距縣城十二.七公里。
該鎮自明弘治年間至民國初期,屬平陽縣親仁鄉三十一都。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置南宋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稱昌松鎮。
1949年08月,原南宋、埔坪、華陽三個並為南宋鄉。
1950年07月,分為南宋、埔坪、華陽三個鄉。
1952年04月,南宋鄉又分為南宋、垟頭、溪崗三個鄉,翌年10月,垟頭鄉併入南宋鄉,溪崗鄉劃歸礬山礦區管轄。
1955年12月,礦區及溪崗鄉併入南宋鄉。
1958年11月,改稱南宋生產大隊。
1961年10月,改稱南宋人民公社。
1984年06月,政社分設改稱南宋鄉。
1997年12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改為建制鎮南宋鎮。
南宋鎮地處丘陵山區,四面環山,中部是地勢較為平坦的小盤地,最高峰大尖山海拔五三二米,最低地勢海拔一三〇米。發源於境內的垟頭溪、長溪源溪、坑底溪匯入大貢溪,自東北向西南流入東海。全鎮總面積二十二平方公里。轄八個行政村,一一三個自然村一三四個村民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