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蒼南 »

滄海桑田說橋墩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滄海桑田說橋墩

現蒼南地殼約11億年前在洋底形成, 6億年前上升為淺海地台, 1.9億年前至 7千萬年前因大陸邊緣活動斷續火山爆發並形成明礬、高嶺土等礦藏, 1億年前至 250萬年前處於隆起剝蝕階段, 8千萬年來發生漫及橋墩平原海侵22次。

距今7000年以後,又一次海水開始退卻,海退是一個持續上千年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海平面逐漸下降,丘陵和孤丘的範圍不斷擴大,而且不斷出現新的孤丘。距今5300-4000年間,在長江下游的廣袤土地上,曾經誕生過一個古老的文明。這個文明雖然未見史載,卻留下了大量醒目的遺跡和無數令人驚歎的人工製品。這是一個已有秩序的社會,不同的等級、不同的分工,構建起它的骨架;這是一個敬奉神靈的社會,共同的信仰,是它延續生命的精神支柱。距今4000年左右,氣候又一次轉暖,海平面逐漸上升,大部分的生活地區又重新陷入一片汪洋。面對著周圍白花花的一片,他們背井離鄉,重新找尋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這個文明延續了一千多年,長時間以強者自居。它的文明因數擴散到了很遠的地方,也滲入了以後的文明,這個古老的文明被稱為“良渚文化”,它在史前文化序列中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階段,良渚文化是中國文明的曙光。

在蒼南橋墩鎮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58年發現“良渚文化”時期遺址,面積約3500平方米。遺物有石器、陶器。石器有錛、鑿、戈等。錛呈長條形,橫剖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戈通體磨光,有穿孔。陶器有泥質黃陶、泥質灰陶和印紋硬陶等。泥質陶胎鬆軟,外表索面或拍飾折線紋,器型有碗、罐;印紋硬陶胎質堅硬,外表多拍飾回紋、方格紋、籃紋、網紋、弦紋等,可辨認器物多為罐、壺。

考古學家把三星堆文化根據陶器分為了四個連續發展的時期,第一個時期為新石器時代晚期(10000- 4000年前),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次為夾砂褐陶和灰黃陶;第二個時期為夏至商代前期,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新出現的器形有喇叭行大口罐、盂、圈足盤等;第三個時期為商代時期,陶器仍以夾砂褐陶為主,但泥質陶的比例較上一期有所下降,泥質橙黃陶基本消失,器形主要有小平底罐、高柄豆、圈足豆、圈足盤等;第四個時期為商末周初時期,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夾砂灰陶次之,泥質灰陶的比例有所增加。石錛為新石器晚期的遺物。因此,把仙堂村遺址定位為4000年前的 “良渚文化”時期遺址比較合適。

南方文明由於缺少文字記載,中國文明史目前主要以北方文明史為主,我們也無可奈何,只好從本地有文字記載的1700年前的北方遷入史說起。北方進入農業文明以後,在以農耕為主的生產方式下,農業民族對土地的依賴遠勝於遊牧民族。作為中華文化一種重要的特色,安土重遷體現出來的是黃土文明(農業文明)的特徵。也使中國人習慣于在故土從事周而復始的自產自銷的農業經濟,習慣於這種自然經濟所帶來的安寧與平靜。“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離鄉背井往往發生在自然災害和政治動亂的背景下。

歷代移民對溫州、平陽、松山有影響的有:

一是兩晉(265-420年)、南北朝(420-589年)中原喪亂,百姓南遷。

東晉初建武(317-318)年間,晉元帝率臣民南渡,即“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魏征等《隋書·食貨志》雲:“晉自中原喪亂,元帝寓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並謂之僑人。”其中不少人遷入永嘉。

蒼南縣雲岩鄉鯨頭村1899年出土的古墓買地券,即目前最早的蒼南文字文物“晉朱曼妻薛買地券”文曰:“晉威康四年( 338)二月,壬子朔四日乙卯,吳故舍人立節都尉、晉陵丹徒朱曼故妻薛,從天買地,從地買宅,東極甲乙,南極丙丁,西極庚辛,北極壬癸,中極戊已,上極天,下極泉,直錢二百萬,即日交畢有志,薛地當詣天帝有志,薛宅當詣土伯任知者,東王公西王聖母,如天帝律令。”墓葬中置放買地券是希望死者在陰間能夠擁有土地,充滿迷信色彩。由於朱曼有很深的文化背景,此券篆書文字,字形較為方折,或參用大篆,或從簡體,近似繆篆,基本為單刀刻成,風格生動有神,為書法珍品,是一件極為珍貴的晉代篆書石刻遺文。同時它又是溫州現存最早的石刻,對研究篆書字體演變發展規律有著重要的價值,屬國家一級文物。

查資料:

吳故舍人、立節都尉朱曼——朱曼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第六子景帝孫休(在位258-263)的太子舍人(舍人最早出現于戰國時期,起初具有家臣性質;漢王朝在國家職官體系中也開始有了“太子舍人”這一正式名稱,是指太子身邊比較親密的人或陪太子讀書的人;都尉吳時約為中級武官),也是孫休妻戚屬。孫休死後,本欲立子(雨單—上下結構),但在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的勸說下,孫休妻朱太后同意立孫皓。吳未帝孫皓(在位264-265)上臺後,“粗暴驕盈,多忌諱,好舊色,大小失望”(《三國志‧孫皓傳》)。當濮陽興和張布表示後悔與不滿後,孫皓當即下手,把二人除掉。孫皓即位月餘,便貶朱太后為景皇后。第二年,他又在宮中逼殺朱太后。孫皓廢朱太后時,因戚党關係朱曼被貶置平陽縣,故其妻薛氏死後葬於此。薛氏是朱曼故妻,原是沛郡薛綜家人。薛綜沛郡竹邑人,孫權召為五官中郎,拜太子少傅。

晉陵、丹徒——西晉末改毗陵縣為晉陵縣(今江蘇常州);同時,又改毗陵郡為晉陵郡,治丹徒(今鎮江東南丹徒鎮),東晉時移治京口。又查沈約(441-513)《宋書◎州郡一》載:“晉永嘉大亂,幽、冀、青、並、兗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過淮,亦有過江在晉陵郡界者。晉成帝鹹和四年( 329年),司空郗鑒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晉陵諸縣,其徙過江南及留在江北者,並立僑郡縣以司牧之。”

從以上資料看,朱曼被吳未帝孫皓貶置平陽縣是264年,265年孫皓下臺吳國滅亡,他完全可以回到晉陵縣(今江蘇常州)老家,到72年後的 338年其妻還葬在雲岩,主要原因還在晉永嘉年間大亂,他可能去而複來,同時也可能還帶了其他人來。

二是唐(618-907年)、五代(907-960年)大批移民避亂徙溫。

蘇伯衡《乎仲集》中,稱郭府君為“唐汾陽忠武王之後也,祖太初避黃巢之亂來居平陽之錢浦,卒葬其地。”

《水心集》指出,錢尚“君錢忠懿王九世孫,五世祖端州司理,名尚,自錢唐徙溫州樂清,為其邑人”。

劉紹寬等《民國平陽縣誌◎風土志》稱,“《陳高族譜序》雲:陳氏在五季(五代)時,自閩之長溪赤岸避亂遷居平陽。《吳氏世譜序》雲:吳氏之先自閩遷平陽。《愚翁墓誌序》雲:顧氏其先,李唐末自閩之長溪赤岸避亂始遷⑴。

自閩之長溪赤岸避亂遷居平陽,避亂主要是指黃巢之亂和王延曦之亂,松山的第一次移民主要是這個背景:

878 年三月黃巢起義軍入閩,黃守恭的後代黃晟,由福建惠安老家經海道到長溪赤岸古海港(長溪赤岸即今霞浦縣松港街道赤岸村,唐代屬長溪縣地),居住一段時間後轉遷到浙江平陽,就以惠安老家的松山命名該地(現惠安張阪鎮有松山村、崇武鎮有靈溪村等地名),為松山的開闢鼻祖。

蒼南縣佘族有藍、雷、鐘、李、吳、羅 6姓共25個支系,大多數從閩東地區遷入。根據各支系譜牒的記載,“唐光啟二年( 886),盤藍雷鐘有三百六十余丁口,從閩王王審知為鄉導官,由海來閩,至連江馬鼻道登岸,時徙羅源居焉。盤玉碧一船被風飄流,不知去向,故盤姓於今無傳。”至明清時陸續遷入閩東和浙南。青街章山支系始祖雷永祥自羅源遷入浙甌平邑(今蒼南)橋墩黃壇口。

三是宋朝(960-1279年)北人遷溫,閩人避亂到平陽。

北宋由於遼金入侵,大批北人遷溫。南宋全國重心南移,溫州移民劇增。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8)平陽縣戶數21863戶,丁(男子20歲為丁,60歲為老)36772口;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平陽縣戶數51144戶,丁61290口

此外,南宋乾道二年(1166)溫州大水災後,亦有大批閩人移溫補籍。

還有,南宋從建炎四年至鹹涥十年(1130—1274),福建農民起義相繼不絕。如1130年七月範汝為在吉陽(今建甌縣西北)起義,第二年入建州,兵十余萬。1131年十一月南宋派韓世忠統步兵 3萬經溫州、松山入閩,1132年正月建州城陷,官軍入城,殺死三萬餘人。特別是紹定、端平年間(1228—1236)的摩尼教起義,兵災範圍之廣是“江閩五十邑,荊棘五千里”⑵。這時松山處於動亂的邊緣地區,總體上利大於弊。

四是元朝(1271—1368年)松山成為抗元戰事多發地,人民外遷。

1275年十一月,元軍攻佔平陽,因蒙古內變暫時回兵。1277年七月又水陸進攻閩廣,元兵經江西進入泉州北上,在興化受到抵抗,十月十五日城破後屠城,死者三萬余人;十一月,宋行軍司馬陳自中(陳宜中之弟)提兵拒守分水關,戰敗不屈而死。

1288年春,平陽歸仁鄉雅陽(今屬泰順)人林雄、桐山尤山野等聯合抗元隊伍攻平陽。1289年正月,元兵南北夾攻,尤山野陣亡,林雄等 200餘人被俘殺害。

1297年四月,江口渡(在今龍港鎮)陳空崖與其嫂蘇錦娘聚眾抗元,到十月被元兵所敗。

1297年七月十四日,颶風暴雨,山洪驟發,海水高兩丈,平陽、里安兩州共死6800人。

1324年八月地震、海溢,四邑鄉民飄蕩。

1353年春,閩括山民李師金等抗元起義,出沒於浙閩交界山區,隊伍入分水關,冬天一度攻拔平陽城;1355年正月,抗元隊伍進攻松山,後失敗。

1356年,大風、海溢,死數千人⑶。

當時蒙古之制,凡攻城,城中一發矢石,既克,必屠之。松山處在分水關邊,老百姓在元朝近百年中天災人禍不斷,老百姓的生命可想而知。因此,在元朝的松山可以說又回到人煙稀少,滿目淒涼的狀況。

元朝統治者把全國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實行種族歧視政策,在選用官吏、科舉、刑罰上都有區別。回回屬於色目人,色目人次於蒙古人而優於漢人、南人。明初,色目人遭逐,他們紛紛隱姓埋名,避居他鄉。那時,賽典赤瞻思丁五世孫帶族人避居晉江縣陳埭,以其始祖末字“丁”為姓,自稱漢人。至九世孫丁唁(1415-1488)於宣德十年(1435)從晉江陳埭遷徙平陽縣松山,生五子,取名大燕、二燕、三燕、四燕、五燕。二燕、大燕早逝。丁唁去世之次年,即弘治三年(1489),三燕、四燕偕侄挈眷從松山移居後隆(今屬蒼南),耕耘發族,聚族而居,故稱“後隆丁姓”。為後隆始遷祖。後裔分衍大漁、望裏、赤溪、觀美及福鼎等地。不久,五燕亦從松山遷居安固(里安)六莊水豐廂坭城裏。後裔安科移莘塍下村,分衍西嶴龍、穗豐;安木遷溫州花柳塘,其孫明涉移居白門泊嶴,明涉三房孫一鳳分居梧田。清代,在後隆、下村、泊嶴、穗豐建有宗祠。

五是明朝(1368—1644年)由於浙江、福建沿海倭寇進犯和清朝遷界(1661—1684年),外地又移民松山等地。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要集中主要兵力攻打元勢力,此時無法兼顧倭寇問題,希望能與日本保持友好通商關係。因此,洪武元年(1367年),二年、三年、五年,先後派使臣去日本。但是,由於日本此時正處於南北朝混戰時期,北朝雖然願意與明交通,但是道路為南朝所阻。至此,外交途徑已經無法解決倭寇問題。明朝於是決定實行海禁政策。

洪武四年(1371年)規定,“仍禁瀕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洪武七年,“罷泉州、明州、廣州三市舶司。”洪武十四年,再次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並在岸上設防,如蒼南縣,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就在金鄉建衛城,並建蒲壯所城,駐官兵8000余人,戰船35艘,在此後 200年間數十次擊退倭寇進犯。

16世紀中葉倭寇最為猖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後的三四年間,江浙軍民被殺害的達數十萬人。海禁政策嘉靖年間也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明世宗下令:“一切違禁大船,盡數毀之”,“沿海軍民私與賊市,其鄰居不舉者連坐”。

在隆慶、萬曆年間(1567—1620),明政府雖部分開放海禁,允許私商出海貿易,但這種開放程度極低,採取的仍然是“於通之中,申禁之法”。倭寇結束時間是明朝萬曆年間,伴隨著日本戰國時代結束,1639年江戶幕府實行了鎖國令,加上日本統一政權的強大,各個大名、寺社支持的倭寇才銷聲匿跡,至此明朝也已經到了末期。

由於倭寇猖獗,明朝時福建等地也有不少人搬到松山等地。

明代,倭寇為害泉州沿海沿江,嘉靖以後尤烈。先後由海道侵略晉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等地,燒殺搶掠,郡無寧土。泉州軍民奮力抗擊,衛指揮使童乾震、崇武所千戶張榮、惠安知縣林咸等先後戰歿。在俞大猷、戚繼光等攻剿下,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方基本平息倭患。
蒼南縣橋墩鎮柳垟村,始遷祖陳南容,字見彭,號魯官,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福建永春16都瓜圓棹埔遷居浙平邑松山柳垟。

蒼南縣騰垟鄉的黃氏祖先黃鳳山,原籍福建泉州府惠安縣鳳山人氏,于萬曆間(1573-1620)由閩遷溫州平邑29都鳳山頭居,其四代孫黃奇玉約1650年搬到騰垟。

李伯于明萬曆年間由福建安溪縣遷入渡龍,後代分佈橋墩。吳氏也是明萬曆年間搬入。

碼頭洪山洪氏後裔,曾于明代分居仙游黃沙、金田及浙江的平陽松山。

1644年(崇禎末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煤山。1645年 8月明太祖九世孫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擁立下,即位福州建立隆武王朝。1646年隆武王朝結束以後。南明韓王朱本鉉1646年號定武,桂王朱由榔1647年11月號永曆,繼續進行反清鬥爭,這兩個王朝分別於1663年和1661年滅亡。1647年 1月,鄭成功在烈嶼(今小金門島)誓師起兵,1650年奪取了廈門為基地。這以後力量漸強,達陸軍72鎮,水師20鎮,士兵近20萬人,並且擁有各種大小船隻5000餘艘。1655年鄭成功部在蒼南登陸,從赤溪和礬山分兩路入南港。1656年二月和1658年五月,鄭成功部兩次攻金鄉衛城等地。1659年鄭成功大舉北伐失敗,不得已退回廈門。為開闢抗清根據地,1661年(即清順治18年,南明永曆15年) 4月21日,鄭成功率 25000名大軍乘坐 400餘艘艦船從金門料邏灣出發經澎湖到臺灣。經過幾個月戰鬥和談判,1662年2月9日,荷蘭人退出熱蘭遮城,荷蘭人在臺灣38年的殖民統治終告結束⑷。

1661年(順治十八年),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清廷頒佈遷界令,強迫閩、浙、粵等沿海居民內遷30-50裏,片板不得下海,違者處死。泉州府沿海一帶被夷為廢墟。清廷插木為界,名為遷界,界外房屋燒毀。平陽遷民 43224人,田園廢棄5207傾89畝。遷民被迫離鄉背井,哭聲四境相聞。到1670年清廷下令部分展界時只招回 525人。

1683年康熙統一臺灣。1684年蒲門才開始展界。

靈溪的居民25個大姓中的23個姓氏都是這段時間從福建,或者經其他地方轉到靈溪居住的。橋墩的情況也基本相同。鄭氏鄭露支派於明末清初搬入橋墩。周姓支派始遷祖周既明,於清康熙八年(1669)由福建安溪縣入遷橋墩沙園,蒲門展界時移居雲亭牛角鬥定居,後裔分居各地。

如陳弘元(校尉)西元 956年自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遷徙至福建永春縣小岵南山鄉定居。蒼南縣橋墩鎮陳氏遷自福建永春各地名單:

橋墩鎮小沿村,始遷祖陳升閣,於明末由福建永春遷居浙平邑37都橋墩門小沿。

橋墩鎮寨下村,始遷祖陳台,於明末由福建永春遷居浙平邑37都橋墩寨下。

橋墩鎮鳳嶺村,始遷祖陳應廷,系陳校尉24世孫,于清初(約1655)由福建永春先遷安溪、興化、莆田、南安、福清、仙游諸縣,後遷居浙平邑橋墩鳳嶺。

橋墩鎮橋墩街,始遷祖陳仲凝,系陳校尉25世孫,于清康熙九年庚戍(1670)由福建永春小姑遷居浙平邑橋墩。

橋墩鎮增甌村,始遷祖陳明鋪,系陳校尉23世孫,于清康熙九年庚戍(1670)由福建永春小姑遷居浙瑞金雞山,後移浙平邑尤家同與惟卿同居,後又轉遷于浙平邑橋墩增甌。

橋墩鎮碗窯村,始遷祖陳仲雅,系陳校尉公25世孫,于清康熙九年庚戍(1670)由福建永春小姑遷居浙平邑橋墩碗窯。

雖然,錢王墓經千載風雨洗滌,英氣長存。但是,大部分在清朝搬來的老百姓對它的歷史卻不大瞭解。當地的老百姓無人不曉“皇帝墓”的故事,住在墓邊72歲的姓張老人說了他爺爺告訴他的距今 140年前(約1856年)一件事,就是有一個姓陳的人家,看到“皇帝墓”荒廢無人管理,就在墳墓上面再建兩穴,下葬那天,家裏老太婆的纏腳布飄過來繞住香爐,下葬之後家裏雞不啼狗長叫,不到一年家裏男丁死了七八個,只好老老實實把棺材重新挖出來抬回去,那兩穴的廢墓至今猶存,從此再也沒人敢打“皇帝墓”的歪主意。

元朝,書院從私學轉向官學。

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令毀書院。

清初,“不許別創書院“。雍正(1723~1735)禁令解除,但不論“紳士出資立,或地方官撥公經理”,仍要“申報該管官查核”。只有乾隆十三年(1748)才建官辦的“昆陽書院”。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建“松山八角橋”,石板結構,計18間,長百丈、寬 4.5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重修,改名為“平水橋”。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名“永豐橋”。咸豐三年(1853年)被洪水沖塌,1859年拆修改建,更名為“橋墩門橋”。

《1925‧平陽縣誌‧卷十‧學校志二》載:橋墩門石橋長數十丈,上有房屋以杉木架。乾隆三十年(1765)洪漲橋圯(橋),木汛至水頭不散。居民爭欲取適。李長春至,亟(急)止之謂:“宋代鵝峰書院成,南港人文遂盛,遺址即松山之文昌嶼是也。今木遠流不散,或天有意斯文(指文化或文人)乎?於是就水頭之古營基(水頭公館舊址)石佛亭後廢寺基建書院⑸,額曰:南和。時西隱寺(在玉蒼山)僧行不善有田八十三畝,前宰何公以充入書院以資膏火(燈火照明),諭李長春等董之。“南和”書院也可以說是宋代以後,平陽縣民辦的第一家書院。

乾隆三十二年(1767)鄉人還寺田二十畝,延師主講,然其地低且迭水患,乾隆五十七年(1782)遂為颶風所壞。李長春沒,董事張致禮以力難復舊,請將田租付橋墩之司橋事者。前宰李公謂:“學校重于津梁”。改將寺田六十三畝撥入平陽縣城龍湖書院。蓋廢墜莫舉百年。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發展,以康有為等為首的維新派,代表著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和開明士紳的政治要求走上歷史舞臺,主張對中國傳統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進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機,使國家臻于富強。康有為以“變法圖強”為號召,宣傳變法維新、救亡圖存,提倡西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接受維新派建議,毅然發佈“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維新,號召大小諸臣努力向上,發憤為雄,“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博采西學之切於時務者實力講求”,切實舉辦新政,“不得敷衍因循”。自此,至八月初六慈禧重新宣佈訓政為止,共 103天,光緒帝引用維新人士,黜斥守舊派,頒佈維新法令,推行變法新政,史稱“百日維新”。變法新政的內容文教方面:改革科舉,廢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試策論;設立學堂,提倡西學,首先開辦京師大學堂,令各省、府、廳、州、縣,將現有大小書院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

“戊戌變法”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運動。“百日維新”雖然為時短促,影響卻極為深入和廣泛。在“維新變法”潮流的推動下,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清政府頒佈《欽定學堂章程》,後經修改制定了《奏定學堂章程》,於1904年 1月(清光緒二十九年年底)頒佈。《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初等小學應以每百家以上之村設立一所,初辦為每四百家設立一所,逐年擴充,以辦成為度。這是現代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教育改革,改革廢除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將各地的書院改為兼習中西學的新式學堂,沿襲千年的封建教育體制宣告解體。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正月⑹,李心亭、鐘蓮溪先生創辦“松山學堂”,借橋墩三十七都的仙堂村李福泰宅為校舍,開設一至四年 4個班,學生80人。

1912年,由於學生增加,遷於橋墩三十六都橋頭庵。

1913年於寨子頂籌資建校舍,茶商洪燦霞饋贈 500銀元,為當時一美談。

1915年(民國四年)新校舍建成,取名為“松山初級小學”。省教育公署署長沈鈞儒先生為頌揚興學之典範,特送“疏才興學”匾額嘉獎。

1935年,寨子頂被國民黨自衛隊占駐,學校搬遷于外廣豐。

1940年增設高小,校更名稱“橋墩鎮中心國民學校”。

1950年改名為“平陽縣橋墩中心小學”。

1951年成立集資建校委員會,建分部(校舍)於原址寨仔頂。

1960年 8月10日橋墩水庫出險,校舍校產一切均被大水沖盡。其時,暫借大龍鄉小沿口村複課。第二年又遷於仙堂閣仔頂(原水庫)工房上課。

1962年 9月遷入橋墩鎮南山崗。改辦“二部制”小學。于1966年本校附設初中班。學校更名為“平陽縣橋敦鎮中心學校”。文革期間停辦初中班。

1981年 6月蒼南設縣,學校又更名“蒼南縣橋墩區中心學校”。

1985、1986連續兩年鎮府籌資拆建、擴建教學樓,先後共耗資11萬多元。

1990年在臺胞朱宗楚先生饋贈 5萬元基礎上共集資14萬元繼續修建校舍。基本解決了30年的“二部制”教學。

1992年撤區並鎮後,學校又更名“蒼南縣橋墩鎮輔導中心小學”。

今日,橋小擁有30個班級,下設兩所完小,近1900名學生,在編教師92人。

建校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其中不乏海內外知名學者、專家、企業家、國家幹部。如1976年畢業于橋墩小學的楊一平,1993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和細胞分子生物學雙博士學位,他在人類疾病的基因和免疫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在世界尖端的《科學》、《自然》等雜誌上發表論文40多篇,1995年被美國政府授予“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稱號。

參考文獻:

⑴、《移民之鄉出溫州》見2004年 5月15日《溫州日報》,作者:俞光。參見縣政協文史資料第18輯《蒼南碑誌》第79、95、114頁。

⑵、參見朱維幹《福建史稿》第295—344頁,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2月版。

⑶、參見現《平陽縣誌》、《蒼南縣誌》大事記。

⑷、參見黃正瑞《臺灣問題面面觀》,台海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4—13頁。

⑸、1925‧平陽縣誌‧神教志載:石佛堂,又名公館寺。
⑹、《1925‧平陽縣誌‧卷十‧學校志三》載:“國民學校。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頒定學堂章程,初等小學應以每百家以上之村設立一所,處辦為每四百家設立一所,逐年擴充,以辦成為度。民國四年(1915)改名國民學校,由私人經費設立者名私立。松山(學堂),在三十七都橋墩,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正月成立。”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