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歷史千年紀事
序
《蒼南千年紀事》已經編纂完成,行將出版,這是蒼南歷史上又一部重要文獻。
《蒼南千年紀事》收錄時間上溯西晉太康四年(283)始陽建縣,又歷經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下至中華民國38年(1949)09月30日,跨度1600多年。記述了蒼南在各個時期所發生的大事、要事,涉及天文、地理、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教育、衛生,人物、生活、風俗、文物古跡、炙異等方面的史實,較為全面地勾勒出了各個時期的蒼南概貌,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它在存史、資治、教化上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蒼南千年紀事》在編纂過程中,縣檔案局(館)專門抽調人員,深入調查研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有關部門和熱心人士也予以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謹向他們致以誠摯的敬意。此書出版,是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突出成果,希望該書能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同,使之在我縣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蒼南千年紀事
晉
西晉太康四年(283)癸卯
析安固縣南橫嶼船屯地,置始陽縣,屬臨海郡管轄。今蒼南地屬始陽,此為平陽建縣之始。
西晉太康年間(280~289)
始築平陽城,城周圍一裏,高一丈二尺。至正間郡守周嗣德重築,週六百五十三丈,高一丈三尺,闊一丈…尺。
東晉明帝太甯元年(323)癸未
郡縣釋名取橫嶼及橫陽江之義,始陽縣改名為橫陽縣,屬揚州I治永嘉郡,今蒼南地屬橫陽。
成康二年(336)丙申
七月,饑荒,政府開倉賑給。
成康四年(338)戊戌
朱曼妻地莂,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冬在鯨頭(今雲岩鄉石絳下村)出土,為晉代朱曼葬妻薛氏所刻的隨葬買地契約。石長三十釐米,寬十七點二釐米,厚八點五釐米,篆書陰刻八行,每行十四字,末行僅八字,共一百零四字,有格線,書法由篆人隸。現藏溫州市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
太元十七年(392)壬展
六月,颶風暴雨,潮湧,永嘉(即溫州)近海四縣溺死者眾多。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壬戌
永嘉太守詩人謝靈運,來游樓石山(今藻溪繁枝流石村)。
其《山水記》雲:“樓石山多梔子”。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癸巳
橫陽縣,始屬會州永嘉郡,今蒼南地屬橫陽。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甲午
橫陽縣,始屬東揚州永嘉郡,今蒼南地屬橫陽。
宋前廢帝永光元年(465)乙巳
橫陽縣,屬揚州永嘉郡,今蒼南地屬橫陽。
南齊建元四年(482)壬戌
南朝磚窯,在蒲門城西門外,磚文刻載,建元壬戌九月二十日,二十八字。磚長尺餘,厚二寸,右側文凡八字。于清咸豐元年二月六日在西門外出土。
南北朝年間(420~589)
有人在蒲城墾荒,芒種時,中國毛蝦靠岸邊產卵,當地墾民捕之焯食,餘者曬乾,即為蒲門炊蝦之始。
南山古墓葬.在藻溪鎮南山邊北坡。為南朝宋、齊時期(420~502)古墓。面積一千五百平方米。(1984年)發掘清理出五座長方形券頂磚室墓。出土紀年有元嘉二十三年,二十八年兩種,磚面飾有銅錢紋或斜格紋。出土文物多為瓷器。有壺、罐、杯、缽和虎子(溺器)。其中有褐彩青瓷,均為甌窯產品。墓主朱姓。
南朝.齊建武、永泰年間(494~498)
租稅徭役繁重,貧民相率逃亡山谷。永嘉太守范述曾來橫陽縣“開恩示信”,流民相繼出山,編戶屬籍有二百餘家,從而“商旅流通,居人安集”。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丙午
橫陽縣,屬東揚州永嘉郡,今蒼南地屬橫陽。
梁敬帝太平元年(556)丙子
橫陽縣,屬縉州,今蒼南地屬橫陽。
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壬午
橫陽縣,屬東揚卅I永嘉郡,今蒼南地屬橫陽。
隋
文帝開皇九年(589)已酉
廢橫陽縣,併入安固縣,屬吳州總管府處州,今蒼南地屬安固。
開皇十二年(592)壬子
廢安固縣,併入永嘉縣,今蒼南地屬永嘉。
煬帝大業三年(607)丁卯
永嘉縣,屬越州永嘉郡,今蒼南地屬永嘉。
唐
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
恢復橫陽縣,屬越州東嘉州。今蒼南地屬橫陽。
太宗貞觀元年(627)丁亥
橫陽又併入永嘉縣,屬江南道括州。今蒼南地屬永嘉。顯慶元年(656)丙辰
七月,括州海溢,水患壞安固(時蒼南地屬安固)、永嘉二縣損四千餘家。
總章二年(669)己已
六月,括州大風雨,海溢。永嘉、安固二縣,漂民宅六千八百四十三所,溺死九千零九十七人,牛五百頭,損田苗四千一百五十頃。朝廷遣使救災。
上元二年(675)乙亥
安固縣,屬江南道溫州。今蒼南地屬安固。
武后大足元年(701)辛醜
複置橫陽縣,屬江南道溫州。今蒼南地屬橫陽。
開元二十一年(733)癸酉
橫陽縣,屬江南東道溫州。今蒼南地屬橫陽。
天寶元年(742)壬午
橫陽縣,屬江南東道永嘉郡。今蒼南地屬橫陽。
乾元元年(758)戊戌
橫陽縣,屬浙江東道溫州(時建靜海軍使),今蒼南地屬橫陽。
代宗寶應元年(762)壬寅
橫陽縣,屬浙江東道靜海軍。今蒼南地屬橫陽。水旱頻仍,瘟疫大作。
大曆二年(767)丁未
橫陽縣,屬浙江東道溫州。今蒼南地屬橫陽。
大曆十四年(779)己未
橫陽縣,屬浙江東西道溫卅。今蒼南地屬橫陽。
德宗建中元年(780)庚申
橫陽縣,屬浙江東道溫州。今蒼南地屬橫陽。
建中二年(781)辛酉
橫陽縣,屬浙江東西道溫州。今蒼南地屬橫陽。
貞元三年(787)丁卯
橫陽縣,屬浙江東道溫州。今蒼南地屬橫陽。
貞元年間(785~804)
溫州刺史路應于平陽(含今蒼南)發動築堤浚河,劣田變為上田。
文宗太和八年(834)甲寅
九月,水災,鄉民流離失所。
開成五年(840)庚申
六月,蝗災,是年賦稅得免。
會昌五年(845)乙丑
武宗下令滅佛,僧尼被勒令還俗。
會昌年間(841~846)(一說大中年間)
東林寺(今稱東庵),在蒲門(今蒲城鄉)城東始建,清同治七年重建。
大中元年(847)丁卯
宣宗恢復佛教。
大中年間(847~859)
護法院(寺),在蓀湖(今望裏鎮)始建。清乾隆十五年庚
午由僧通澄、道光甲申僧雪舟兩次重修,光緒壬寅重建。陳琪在蘆浦舍地八十四畝始建報恩院。因陳母生時難產,醫生說不能母子兩存,母日:寧我亡而存子,子長建院以報母恩,故名報恩院。清乾隆十六年,後裔陳淑重建。
景福禪院,在廈材(今蒲城城內)始建。
大義寺,舊稱大義庵,俗名大姑庵,在大姑山下(今沿浦鎮大姑村)始建。
鹹通年間(860~873)
廣福寺,俗稱西寺,在泥山(今宜山鎮)始建,清宣統三年重建。
薦恩寺,舊名薦恩院,在盛陶(今藻溪鎮盛陶村)始建,清康熙二十年僧海賢重修,道光十二年重建。
寶慶寺,舊稱寶慶禪院,在北嶴底烏石山麓始建,清乾隆間僧文遠修建,光緒十五年重建。
延壽(寺)院。在鐵場,(今馬站城門謝家垟村鐵場內)一說大中年間始建。
鹿鳴院,在儀山(今宜山鎮)始建,清同治五年重建。
湧泉觀音院,在白沙裏孫店(今龍港鎮平等孫店村)始建,清同治、光緒重建。
淩雲寺,俗名東寺,舊名靈峰教院,在靈峰(今金鄉鎮靈峰村)始建。
延福院,一名南庵,在蒲門城南(今蒲城鄉城南村)始建。
護法天王寺,在埕溪(今霞關鎮澄海路尾村)始建。
瑞嚴寺,舊名瑞嚴院,在瑞嚴(今雲岩鄉瑞岩村)始建,清光緒重建。
僖宗中和三年(883)癸卯
橫陽縣,屬浙江東道義勝軍。今蒼南地屬橫陽。
中和年間(881~884)
萬壽院,在歸仁鄉松山(今橋墩鎮)始建。後廢。
景福禪院,在廈村(今蒲城鄉)始建。
光啟三年(887)丁未
橫陽縣,屬浙江東道威勝軍。今蒼南地屬橫陽。
乾寧三年(896)丙辰
橫陽縣,屬浙江東道鎮東軍。今蒼南地屬橫陽。
乾寧年問(894~897)
報國莊嚴院,在風浦(今龍港鎮鳳江風浦村)始建,清乾隆間重建。
天祜元年(904)甲子
嚴重饑荒,官府開倉賑給。
天祜年間(904~907)
鎮西寺,在松山小玉沙(今橋墩水庫庫區)始建,清乾隆甲戌僧照華、咸豐乙卯均重建,光緒丁亥重修,今廢。
詩人陳陶經過蒲門,見蒲門已設戍。作有《蒲門戍觀海詩》。
唐時(618~907)
泗洲禪院,一名咸應寺,在松山小玉沙(今橋墩水庫庫區)始建,清乾隆間僧普范、道光甲辰展均重修。
王玫,福建泉州晉江縣人。乾符五年(878)戊戌科進士。任平陽縣令。
徐回,福建泉州晉江縣人。以明經舉。任平陽縣令。
五代
後粱太祖開平元年(907)丁卯
三月,吳越王錢繆命其子元璀攻溫州,斬盧佶。橫陽亦遭戰亂。
是年,橫陽縣,屬吳越國東府溫州管轄,今蒼南地屬橫陽。
設炎亭所徵收鹽稅。
後樑乾化四年(914)甲戌
九月,吳越王錢繆以橫陽之亂既平,遂改縣名為平陽縣,屬吳越國東府溫州。今蒼南地屬平陽。
後樑貞明年間(915~920)
金鼇寺,舊名靈嚴教院,俗名外寺,在靈峰(今金鄉鎮靈峰村)始建,清乾隆丙子年僧宗浩重修,道光十八年重建。
後唐同光年間(923~925)
靈峰院,在灘頭(今炎亭鎮)始建。
吳越寶正三年(928)戊子
六月,大旱,飛蝗蔽日無光,落滿庭院衣帳。
是年,慶雲寺,在靈峰山東(今靈溪鎮靈峰村)始建,約清光緒間火毀,後重建。
後晉天福四年(939)己亥
平陽縣,屬吳越國東府靜海軍管轄,今蒼南地屬平陽。
後晉開運二年(945)乙巳
方碧祜在塘頭搭竹排,苧制網具,叉字型手把網,在海邊一帶捕魚為業,手擺罾網始用於海洋漁業。
後晉高祖天福年間(936~947)
閩王王審知少子王曦據閩作亂,長溪(今福建霞浦)一帶居民紛紛移居蒲門、南港等地。
崇化院,在歸仁鄉松山(今橋墩鎮)始建。
普安院,舊名普安寺,在蘭宋陽(今南宋鎮普安山)始建,久廢,清康熙辛未和乾隆辛卯均重修。
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947)丁未
和尚願齊在江南等地化齋,錢王謬俶以綿絹、茶鹽等稅給僧徒顧齋,炎亭、棉坳、茶亭、錢庫因而得名。
後晉乾祜年間(948~950)
吳越王錢做於江南設庫司,徵收鹽、茶、絹、棉等稅,贍養南雁蕩山十八道場願齊師徒百餘人。
後周廣順二年(952)壬子
旱災,大饑,賣兒鬻女眾多,官府開倉賑給。
宋
北宋太祖建隆年間(960~962)
石筠寺,僧頗齋開基在章嶴始建,清康熙、同治問兩次重建。
開寶年間(968~975)
九峰院,在松山(今橋墩鎮)始建。
普照院,由南雁蕩山遷建莒溪,元至元、至正間廢,清僧帝玉重修,今已廢。
羅漢庵,在歸仁鄉松山(今橋墩一帶)始建。
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戊寅
原吳越節度使林倪辭官歸裏,結茅蓀湖山(今望裏鎮及繁枝部分)修道,並以武術傳授鄉人。此後江南民間習武風氣不衰。
平陽縣,屬兩浙道溫州,今蒼南地屬平陽。
太平興國七年(982)壬午
十二月,朝廷免前欠賦稅。
是年,平陽縣設有十一鄉,鄉名不詳。
端拱年l司(988~989)
鄉民于三峰寺(今雲岩鄉)前築埭以禦海潮。至嘉定時,因塗漲,埭址移至黃浦(今鳳浦)。
咸平二年(999)已亥
三月、十月,朝廷兩次遣使賑濟饑民。
景德二年(1005)乙巳
饑荒,朝廷遣使賑恤饑民。
大中祥符四年(1011)辛亥
引進福建早稻占城稻種(俗稱金成、百日黃,種植間作稻,一年兩收)。“上田收米三石,次等二石”。
大中祥符八年(1015)乙卯
登仕郎郭元益,任平陽縣令。
大中祥符九年(1016)丙辰
大理寺丞張沔,字楚望,福建浦城縣人。任平陽縣令。
祥符年間(1008~1016)
龍關寺,在大關山(今靈溪鎮大觀山)始建,清道光、宣統均重修。
天禧四年(1020)庚申
二月,朝廷遣官安撫饑民。
天禧五年(1021)辛酉
十月,朝廷免災民賦稅。
是年,大理評事張子文,任平陽縣令。
仁宗夭聖二年(1024)甲子
報恩寺塔磚,在江南鎮蘆浦出土,磚長九寸,寬四寸五分,厚二寸,磚面作一方廊長七寸,寬二寸三分,正書陽文塔字居中略大,下分兩行九字。
陳氏遷居炎亭,逐步發展捕魚業。
天聖四年(1026)丙寅
十二月,饑荒。
是年,校書郎王言,任平陽縣令。
天聖五年(1027)丁卯
大理評事張子文,任平陽縣令。
天聖八年(1030)庚午
大理寺丞席平,任平陽縣令。
天聖年間(1023~1031)
在石渠裏(今蘆蒲鎮石路村)設南監鹽場,即南天富場。
明道二年(1033)癸酉
校書郎吳安仲,《溫州府志》作仲安,任平陽縣令。
景祐三年(1036)丙子
大理評事方希道,方嶠,字次山,福建莆田人。任平陽縣令。
寶元二年(1039)己卯
大理評事王任,任平陽縣令。
慶曆二年(1042)壬午
趙尚寬,字濟之,河南人。任平陽縣令。
慶曆五年(1045)乙酉
殿中丞徐淵叔,任平陽縣令。
慶曆八年(1048)戊子
宣德郎邵迪吉,任平陽縣令。
皇祜二年(1050)
屯田員外郎李詢,任平陽縣令。
皇祜年間(1049~1053)
騰雲寺,舊名騰雲院,在騰陽(在今騰垟鄉)始建,清雍正,同治問重建。
至和二年(1055)乙末
大理寺丞鄭汝弼,任平陽縣令。
嘉祜三年(1058)戊戌
太常太祝范郁,任平陽縣令。
嘉祜六年(1061)辛醜
著作左郎樓嘉言,任平陽縣令。
六月,林文毋開路題字,在江南鎮玉龍老鼠尾山。摩崖正書弟子五字居中略大,下分五行,一、二行各五字,三、五行各四字,四行三字,旁刻小字兩行各三字。
十一月二十一日,嘉祜石橋題字,在江南鎮蘆浦(今蘆浦鎮)報恩寺前。
是年,年糕橋,在蘆蒲鎮蘆蒲村始建。是蒼南縣目前發現最古老的石橋。
嘉祜七年(1062)壬寅
朝奉郎徐高,任平陽縣令。
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
比部郎徐處晦,任平陽縣令。
治平三年(1066)丙午
通直郎范伯英,任平陽縣令。
神宗熙甯元年(1068)
設蒲門寨,派兵駐守。
熙寧二年(1069)已酉
九月卜四日,黃確並妻胡七娘率男大贈、大矩、大恒等台石橋一所題字,在蘆浦報德堂西。
熙寧四年(1071)辛亥
比部郎薛再,任平陽縣令。
熙寧六年(1073)癸醜
承奉郎陳知恭,任平陽縣令。案公署縣治下作元豐六年縣令。
熙寧十年(1077)丁巳
祝常,字履中,常山人。任平陽縣令。案祝常為胡安定弟子,官終殿中承,見宋元學案。
元豐元年(1078)戊午
五月,蘆江寺石橋題字,在蘆蒲報恩寺前。
是年,于蒲門戍設寨。
元豐二年(1079)已未
四月十七日,林資並妻陳氏八娘,在南港鎮九堡(今藻溪鎮九堡村)瑞應寺石斛題字。高厚不計,周圍刻字,南面十二行,漫漶者五字,東面紀年六行,行各二字。
十月,薦恩寺石斛題字,在南港鎮盛陶(今藻溪鎮盛陶村)。
是年,梅豐湧泉寺碑記,在梅嶺頭(今金鄉鎮梅嶺頭西麓)由僧善誠始建,明永樂六年(1408)毀於火。次年僧玉林募建清乾隆間移建今址。
元豐三年(1080)庚申
正月二十一日,元豐三年石橋題字,在江南鎮樟樹下。
元豐四年(1081)辛酉
武騎尉林師忠,任平陽縣令。
元豐六年(1083)癸亥
正月二十四日,林宗嶽等舍橋題字,在江南鎮靈峰村。
是年,宋蘋,任平陽縣令。《溫州府志》蘋誤為革。
元豐八年(1085)乙丑
助教林牧妻週六娘,在江南鎮香林寺建井閏題字。
元豐年問(1078~1085)
東林庵(今名東林道觀),在小嶴(今大漁鎮小嶴村)始建。湧泉院,在珠明嶺始建,清光緒乙酉重建。
平陽縣設有十鄉,前倉、麗槽、泥山三鎮,鄉名不詳。
哲宗元佑元年(1086)丙寅
宣德郎宗彥宣,任|平陽縣令,陳律,福建政和人,元豐八年進士,任平陽主簿。
元佑二年(1087)丁卯
十月二十六日,石匠童楫建橋題字,在江南鎮堂西。
元佑三年(1088)戊辰
六月初十日,張僧禦妻陳氏三十六娘率子女,在江南鎮箭嶴建橋題字。十二月初二日,建石橋題字,在江南鎮護法寺。
是年,承議郎李蔚,任平陽縣令。
元佑五年(1090)庚午
于蒲門寨設官營造船場。
元佑六年(1091)辛未
宣德郎沈竦,任平陽縣令。《溫州府志》竦誤為悚。
紹聖二年(1095)乙亥
承事郎葛繁,澄江人。任平陽縣令。案通監長編四百十三引呂公著《掌記》雲葛蔡名聲藉藉……。
紹聖年間(1094~1097)
平陽縣戶口統計主戶一萬一千二百六蔔戶,人口二萬五千五百四十二丁。客戶一萬零五百七十六戶,一萬一一千二百三十丁。
紹聖五年即元符元年(1098)戊寅
六月,毛任與母王四娘,妻陳十娘喜合石橋一所題字,在南港鎮毛家處。
微宗靖國元年(1101)辛巳
武騎尉張珌,字幾仲,鄱陽人。任平陽縣令。風凰崖題名府志作秘有誤。
崇甯元年(1102)壬午
十二月初二日,延壽寺住持傅法沙門良佐,在蒲門鄉(今馬站)造橋題字。
是年,溫州在盛產茶葉的平陽縣沒立茶場。
崇寧三年(1104)甲申
五月二十四日,淩雲寺建石橋題字,在江南鎮靈峰村。
是年,宋靖,字子直,彭城人。再任平陽縣令。案舊志作宋蘋有誤……。
章伯歸,福建浦城人。任平陽主簿。
大觀元年(11O7)丁亥
宣德郎鄭汝賢,浙江金華人。任平陽縣令。
大觀三年(1109)已醜
陳堯英,字秀伯,平陽(今蒼南)人。是年生,宋學者。
僧道詮砌路摩崖,在蒲門鄉鐵場頭(今馬站鎮),僧道詮發心築大路二條,一條至吳家一百四十丈,又築延壽院前二百五十丈。右刻正書四行約長六尺,廣四尺許,首行九字較大,下分書八小字,次行二十一字,三行十九字,末行八字,字皆明寮。
大觀四年(1110)庚寅
六月,何氏十四娘,在江南鎮泥山(今宜山鎮)廣一福寺含造石斛題字,按正書字四行,行四字。
黃石,字圮老。平陽(今蒼南人)。是年生,紹興八年戊午科進士。曾任直顯謨閣學士、江東轉運副使。
微宗政和元年(1111)辛卯
八月初八日,溪頭橋,在招順鄉五十三都城門棋盤(今馬站鎮城門棋盤)始建。
八月十八日,住持沙門唯定,在江南鎮新宅造政和石橋題字。
是年,宣議郎李果之,任平陽縣令。
政和二年(1112)壬辰
陳桷,字季任,號無相居士,招順鄉廈材(今蒲域城西村)人。是年考中進士第三名(俗稱探花),官冀州兵曹參軍,後升禮部侍郎,因忤秦檜罷官。後以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卒。
政和五年(1115)乙未
曾孝傑,任平陽縣令。
政和六年(1116)丙申
十月初四日,政和石橋題字,在江南鎮儒家莊沙門法師募建.政和七年(1117)丁酋
平陽縣,屬兩浙路應道軍,今蒼南地屬平陽。
政和年間(1111~1118)
禮部侍郎陳桷在廈材(今蒲城鄉)建穀神道院。今廢。
重和元年(11l8)戊戌
靈量鷲講院,在江南鎮二十三都箭嶴創建,後經清乾隆、嘉慶、光緒、民國幾度重修。
宣和元年(1119)己亥
錢諶,任平陽縣令。
宣和四年(1122)壬寅
奉直郎張說,任平陽縣令。
宣和六年(1124)甲辰
吳處仁,字守身。夏口(今錢庫鎮夏口)人。考中進士。官豪州倅。
宣和七年(1125)乙巳
正月,陳綰妻張氏十四娘,在蒲門鄉馬站造橋題字。
是年,蓀湖太學生林蛀與陳東等聯名伏闕上書,“請誅六賊(蔡京.梁師成、李彥、朱勔、王黼、童貫),以謝天下”。
從政郎偉闐,任平陽縣令。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丁未
浙東路增設寨兵,在溫州設防海十三寨,即城關、管界、館頭、青嶴、梅嶴、鹿西、蒲門(在馬站蒲城)、南監(在蘆浦)、東北、三尖、北監、小鹿、大荊。
高宗建炎二年(1128)戊申
陳存心,下店橋(今錢庫仙居)人。考中進士。官甯國節度簽書推官。
吳俊彥,字時獻。錢庫夏口人。考中進士。官梅州司理。
高宗建炎三年(1129)己酉
平陽縣,屬兩浙江東路溫州府。今蒼南地屬平陽。
高宗建炎四年(1130)庚戌
宣教郎葉壙,任平陽縣令。
奉議郎趙伯遵,接任平陽縣令。
高宗建炎年間(1127~1130)
平陽縣戶口統計有主戶三萬五千七百六十戶,人口四萬二千一百九十丁。客戶一萬五千三百八十四戶,一萬九千一百丁。
紹興二年(1132)壬子
朝奉郎向子廉,任平陽縣令。
紹興三年(1133)癸醜
承議郎鄭櫟年,任平陽縣令。
天旱,地震。
紹興四年(1134)甲寅
王自中,字道甫、道夫,號厚軒居士,蒲門(後遷靈溪鳳池,晚寓平陽縣城)人。是年生,宋學者。淳熙五年中進士及第,出任懷寧縣主簿(在安徽)後任光化軍(在湖北)、信州(在江西)知州承事郎蔡渙,任平陽縣令。
紹興六年(1136)丙辰
從事郎王俊,任平陽縣令。
紹興八年(1138)戊午
周額,滬山(今靈溪滬山)人。考中進士。官鄞縣縣令。
陳鼇,金舟鄉(今金鄉鎮坊下村)人。考中武科狀元,官修武郎、授東南第八將。
紹興九年(1139)己未
十月,重建靈溪上韓頭橋。
是年,承議郎曾懷,任平陽縣令。
紹興十年(1140)庚申
六月,薦恩寺石鼓題字,在南港鎮盛陶(今藻溪鎮盛陶村)。
是年,宣教郎鄭昌齡,任平陽縣令。
紹興十一年(1141)辛酉
通直郎王琥,任平陽縣令。
紹興十二年(1142)壬成
陳鶚,鼇弟,金舟鄉(今金鄉鎮坊下村)人。考中武科狀元,授東南第十將。
周居仁,扈山(今靈溪滬山)人。考中進士。官處州教授。
南宋故孺人柳氏墓誌銘,在藻溪鎮九堡村。石質。志蓋長七十釐米,寬六十七釐米,厚十釐米,文篆書陰刻“朱故孺人柳氏墓誌銘”九字,分三行,行三字。志書陰刻二十九行,滿行二十三字。
紹興十四年(1144)甲子
三月,重災,官府免歷年積欠上供錢米。
六月,官府又免歷年尾欠賦稅。
紹興十五年(1145)乙丑
方碧祜長房遷居耙艚方城底,發展張網作業,以苧織網。
紹興十六年(1146)丙寅
秋,大水。
是年,朝奉郎王觀國,字建侯,福建侯官人。任平陽縣令。
紹興十八年(1148)戊辰
林清卿,平陽(今藻溪繁枝)人。考中進士。官沙縣丞、政和縣令。
鄭叔豹,金舟鄉(今金鄉鎮)人。考中武科進士。官水軍將、忠翊郎。
紹興十九年(1149)己巳
進士孫蘿良,字宋傳,福建侯官人。任平陽縣令。案字,籍貫據福州府志補。
紹興二十一年(1151)辛未
通直郎鄭顓,任平陽縣令。案舊志建置縣治下作二十五年縣令恐有誤。
紹興二十二年(1152)壬申
方擴,字端之,福建莆田人。任平陽縣令。《福建通志》要錄擴作廣疑有誤。
紹興二十四年(1154)甲戌
泥山(今宜山)所產乳柑(真柑),北宋時已名傳遐邇,列為貢品。至是時因溫州官市黃柑擾民,朝廷下詔禁止。
紹興二十七年(1157)丁醜
宣教郎鄧鸞,任平陽縣令。明弘治志名鷺。
紹興三十年(1160)庚辰
鄭噩,字仲酉,金舟鄉水心裏(今杷艚鎮)人。考中進士。官天臺縣尉,新淦(在江西)知縣。
林浞,字正甫,松山(今橋墩鎮)人。考中進士。官富陽尉、晉江知縣、監察禦史。著有《磐隱類稿》十卷。
承奉郎盧炎,任平陽縣令。《泉州府志》字當世,第進士。
紹興三十一年(1161)辛已
蒲門寨巡檢採用溫州進士王憲的巡船設計,巡船“面闊二丈八尺,上面轉板,平坦如路,堪通戰鬥”。
宣教郎黃祀,字景華,福建龍溪人。任平陽縣令。明弘治作杞與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改祀有誤。
紹興年間(1131~1162)
善福寺,在陳降殿始建。
孝宗隆興二年(1164)甲申
大旱,草根、木實俱盡。
通直郎馮格非,任平陽縣令;楊游,字季常,福建長樂人。任平陽主簿;李渙,任平陽尉。
孝宗乾道元年(1165)乙西
通直郎湯思謙,任平陽縣令;曹忠,任平陽主簿;王厚之,任平陽尉。
乾道二年(1166)丙戌
八月十七日,大風雨,駕海潮殺人、覆舟、壞廬合、漂鹽場。潮退,浮屍蔽川,田禾無收。
九月,遣官按視上月水災,賑貧民,決系囚。
是年,彭仲剛,字子複,金舟鄉彭堡(今屬金鄉鎮)人。考中進士。官金華主簿、臨海縣令,全州(在廣西省)知府。
黃東,黃判橋(今錢庫鎮)人。考中進士。官政和縣令,汀州判。
修職郎繆蘿弼,任平陽縣令。
乾道三年(1167)丁亥
全真派,由王垂陽所創,定道教中丹鼎派與佛教禪宗及儒家相理學融合的產物。至張全形保真、性命雙修。男稱道人(乾道),女稱道姑(坤道)。避葷酒,不婚聚,住道院,奉香火。受蝶于太上老君。
乾道四年(1168)戊子
進士林仲彝,在夏口(今錢庫鎮夏口)沿烏嶼山麓築林頭、烏嶼等陡門,至八年完成。林仲彝(曾任台州知州)生平多次開浚故鄉河道以溉四鄉農田。
乾道五年(1169)己醜
夏至秋,凡三次大風水。漂民宅,損田禾,人畜多溺死。縣官不具報,受降官、落職、放罷等處分。
是年,承務郎傅淇,字元瞻,福建仙遊人。任平陽縣令。
乾道六年(1170)庚寅
五月,大水,夏旱。
乾道七年(1171)辛卯
連歲大饑,米鬥值五六百錢。
乾道八年(1172)壬辰
周呂齡,原名石,字介之,又字夢與,號牧齋,扈山(今靈溪鎮滬山)人。嘉泰間官德化縣令、終安豐悴,案舊志作昌齡安豐判。
章傑,木曾孫。浦邊(今靈溪鎮瀆浦浦邊村)人。考中進士。官寧德縣丞,閩清縣令。
鄭顯,字達道,鄭家樓(今金鄉鎮鄭家樓村)人。考中進士,官奉議郎。
通直郎林志慮,任平陽縣令。
淳熙元年(1174)甲午
宣教郎楊蘿齡,字子壽,福建晉江人。任平陽縣令。
淳熙二年(1175)乙未
黃石壙志,在橋墩鎮松山下出土,壙志長零點八零米,寬零點六四米,厚約零點一零米,文滿十四行,滿行二十二字,周必大撰書,隸體陰刻,字跡蒼老遒勁。
淳熙三年(1176)丙申
宣教郎黃枟,任平陽縣令。
淳熙五年(1178)戊戌
溫州知府韓彥直(韓世忠子)著《永嘉桔錄》,推泥山(今宜山)乳柑為溫州柑桔中第一。
周共輔,扈山(今靈溪鎮滬山村)人。考中進士。官同安縣丞。
通直郎孫長遜,任平陽縣令。
淳熙八年(1181)辛醜
烏嶼陡門銘摩崖,在江南鎮靈峰東。銘文篆書,分八行,行四字,後紀年四行,行七字,第二行林下一格分書二字略小。
趙伯檜,任平陽縣令。
淳熙九年(1182)壬寅
夏、秋旱。
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
章庚,字舜俞,八丈(今靈溪鎮滬山百丈村)人。考中進士。
承議郎李淙,任平陽縣令。
淳熙十二年(1185)乙巳
夫王蕙壙志,在歸仁鄉賢沙裏。石質,長八十八釐米,寬六十一釐米,文隸書陰刻十四行,滿行十九字。
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
黃褒然,歸仁鄉松山(今橋墩鎮)人。考中上舍釋褐廷對第一(稱武狀元)。
八郎橋,在靈溪鎮魚塘口村。由林七郎三官建造。
陳峴,汝賢子,字來南。招順鄉五十五都蒲門(今蒲城鄉城西村)人。以博學鴻詞科賜第。官邵武南尉、全州知州,後升任兵部侍郎。
南宋迪功郎前建康府司戶參軍黃裳之室林氏壙志,在歸仁鄉賢沙裏岱山之原。石質,長七十七釐米,寬五十九釐米,文隸書陰刻十二行,滿行十七字。
淳熙十五年(1188)戊申
通直郎季元忠,任平陽縣令。
淳熙十六年(1189)己酉
徐似道,字淵子,浙江黃岩人。任平陽縣令。乾道二年進士,官承議郎,據嘉定赤城志校補。
光宗紹熙元年(1190)庚戌
周繹,扈山(今靈溪鎮滬山村)人。考中武科進士。
紹熙二年(1191)辛亥
陳葵,字叔向,浙江青田人。任平陽縣令。
紹熙三年(1192)壬子
通直郎宋孝榆,任平陽縣令,滕岑任平陽丞;葉嗣昌任平陽尉。
紹熙四年(1193)癸醜
林管,林坳(今藻溪鎮繁枝)人。廷對第一考中武科狀元。
黃中,字仲庸,松山(今橋墩鎮)人。考中進士第三名(探花)。官起居合人,袁州、泉州知州。
紹熙五年(1194)甲寅
八月大水。
是年,承奉郎林仔,任平陽縣令。
甯宗慶元二年(1196)丙辰
秋,颶風淫雨,海水為災。
是年,溫州知州曾炎發動沿海居民修築堤塘,以防潮溢。塘起自邱埠(今龍港下埠)東至斜溪(今耙艚方城底)與陰均跿門相接,台稱東塘或外塘(蒼南建縣後,新築外塘,東塘改稱內塘)。
陳士龍,陳營(今龍港鎮江山)人。考中武進士。官廣東總管。
奉議郎舒磷,字元質,浙江奉化人。任平陽縣令。
慶元三年(1197)丁巳
南宋隨州太守林蕨壙志,在望裏鎮風嶴村。石質,長四十六釐米,寬四十七釐米,厚九點五釐米。文楷書陰刻十六行·滿行二十字。
慶元四年(1198)戊午
南宋莆田法曹林仲寬壙志,在寶雞山。石質,長三十八釐米,寬四十四釐米.文楷書陰刻十七行,滿行十七字。
慶元五年(1199)已未
自六月至八月,淫雨,漂民廬,人多溺死。
祝蝓,任平陽縣令。
嘉秦二年(1202)壬戌
章碩,橫浦(今靈溪鎮瀆浦橫江村)人。考中武科進士。官知高州
承議郎劉公亮,任平陽縣令。
開禧元年(1205)乙丑
倪夢龍,字公翼,金舟鄉(今金鄉鎮)人。考中武科進士。官縉雲知縣。
周齎,扈山(今靈溪鎮滬山村)人。考中武科進士。
開禧二年(1206)丙寅
鶖井摩崖題字,在江南鎮泥山(今宜山鎮下市)。
汪季良,字子駟,廣西廣信人。任平陽縣令。
開禧年間(1205~1207)
太學生章慰,自沙章良(今屬龍港鎮章良村)人。赴京上書,揭發大臣韓佗胄誤國罪行。
鐵場摩崖題字,在馬站謝家蛘延壽寺山岩壁上,面積一一平方米,楷體直書陰刻,字徑零點一五米,字體工整。文凡四行,日:“峙石臥松,蟠距西東,高隱於中,境寂心空”。左旁署刻:“開禧前住持僧道潛題記”。
福慧寺,舊稱福慧堂.在東莊陳家營(今龍港鎮)始建,明嘉靖和清康熙壬午僧乘如修,咸豐間重建。
嘉定兀年(1208)戊辰
平陽知縣汪季良與金舟鄉艾陽人林居雅築陰均埭及陡門(今肥艚鎮)。埭長八十丈,經年竣工。後鄉民于陡門旁建陰均廟奉祀。
嘉定二年(1209)己巳
平陽縣鄉村酒坊店二十五當,二十一坊店。
嘉定四年(1211)辛未
周熙績,扈山(今靈溪鎮滬山村)人。考中進士。
東林院,在東莊陳家營始建,明平陽縣令王約將其改為東林社學,民國仍東林院,清康熙問僧性機、道光間僧汝南均重修。
嘉定五年(1212)壬申
溫州知州楊簡奏築下澇、塘灣、江西(今靈溪鎮)、樓浦(今流浦)、河上浦(今新陡門)、蕭江渡(今平陽蕭江)六處陡門,後沿稱為“嘉定六陡”。
宣教郎林根,任平陽縣令;呂聲之,任平陽縣丞。陳范任平陽主簿;朱元龍,任平陽尉。
宣教郎毛嗣孫,接任平陽縣令。
嘉定七年(1214)甲戌
靈峰摩崖詞,在江南鎮靈峰村,詞刻在崖上,共有百字,起用短引四句,平列兩行詞兩截,分八行、行十三字.未行十字。字徑五寸許,筆勢秀逸。
林濟舟,蓀湖(今望裏鎮)人。考中武科進士。官融水縣令。
林自憲,蓀湖(今望裏鎮)人。考中武科進士。
林倜,蓀湖(今望裏鎮)人。考中武科進士。
徐聽,字景大,桃湖(今觀美鎮桃湖村)人。考中進士。
承議郎應鏞,任平陽縣令。《按萬姓統譜》字子和,蘭溪人。有誤。
嘉定十年(1217)丁醜
柳夢周,字正符,莒溪(今屬莒溪鎮)人。考中進士。
陳師川,下澇(今龍港鎮龍江下澇村)人。考中進士。
嘉定十一年(1218)戊寅
處士林君墓誌,在親仁鄉西洋上嶴之麓。石質,長三十九釐米,寬二十九釐米。文行書陰刻十六行,滿行十八字。
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
黃德莊,龜山(在今宜山鎮珠山村)人。考中武科進士。
黃應祥,字致可,龜山(在今宜山鎮珠山村)人。考中武科進士。
黃洵,東魁(今肥艚鎮)人。考中武科進士。官盱眙縣令。
嘉定十五年(1222)壬午
碧潭一師墓碣,在蒲門鄉湖井(今赤溪鎮湖井村)人。六字居中大寫,旁分小字兩行,行五字楷體正書。
嘉定十六年(1223)癸未
王鐸,字願學,王洋(今括山鄉張家莊村)人。考中進士。官處州教授。
范師中,金舟鄉(今金鄉鎮)人。考中武科進士。
方蒙,字子功,雙牌(今赤溪鎮雙牌村)人。考中進士,官新城縣令、嘉州悴。
嘉定十七年(1224)甲申
李仁偉,任平陽縣令。
嘉定年間(1208~1224)
竹林道院,在白沙(今龍港鎮白沙)始建。
理宗寶慶元年(1225)乙酉
七月,大水。
寶慶二年(1226)丙戌
方繹,字起元。白沙(今龍港鎮白沙)人。考中進士。官大理評事。
陳桃,字壽翁。陳營(今龍港鎮江山)人。考中進士。官
紹定二年(1229)己醜
陳力修,字介翁,號石齋。慕賢西鄉陳營裏(今龍港鎮江山)人。以優等第一一賜進士及第。官常德府教授,曆官禮兵部架閣,樞密院都承旨。
黃鎮周,字則有。龜山(今宜山鎮珠山村)人。考中進士。官松陽縣令。
紹定四年(1231)辛卯
趙汝驟,任平陽縣令。(按宋史全文三十二作汝驤)。
紹定五年(1232)壬辰
鄭權毅,字仁叔。金舟鄉(今金鄉鎮)人。考中進士。
陳廷秀,陳營(今龍港鎮江山)人。考中武科進士。官知吉陽軍。
黃居仁,字安宅,龜山(今宜山鎮珠山村)人。考中進士。
陳瑀,柘園(今仙居鄉柘園村)人。考中武科進士。官忠訓郎。
黃居正,字直翁,塘下六板橋(今靈溪鎮滬山塘下村)人。(三山志,作居雲,花溪人)。考中進士。
端平元年(1234)甲午
林宜孫,任平陽縣令。創築江口陡門。
端平二年(1235)乙未
戴應揚,戴堡(今金鄉鎮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進士。官乎江參議。
端平三年(1236)丙申
趙與會,任平陽縣令。
端平年間(1234~1236)
清華道院,俗名東嶽觀,在西鄉河前(今龍港鎮湖前)始建,明季重建、清光緒間重修。
壽山庵,在親仁鄉始建。
嘉熙元年(1237)丁酉
七月六日,嘉熙石橋募建題字,在江南鎮虹橋。是年,趙時暄,任平陽縣令。
嘉熙二年(1238)戊戌
戴應複,應揚從弟,戴堡(今金鄉鎮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進士。官欽州容管安撫。
戴應新,應揚從弟,戴堡(今金鄉鎮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進士。官知光化軍。
嘉熙三年(1239)己亥
十一月,真州教授林恩學壙志,在南港鎮黃壇山。
是年,通直郎陳綺,任平陽縣令。
淳祜元年(1241)辛醜
戴應發,應揚從弟,戴堡(今金鄉鎮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榜眼。官閣門舍人、高州刺史。
徐儼夫,字公望,號桃渚。親仁鄉桃湖(今觀美鎮桃湖村)人。考中文科狀元。官禮部侍郎。著有《桃渚集》。
鄭攸,字君澤,夢鬥弟,鄭陽(今金鄉鎮鄭家垟村)人。考中武科進士。
鄭夢鬥,字君安,鄭陽(今金鄉鎮鄭家垟村)人。考中武科進士。
韓寅翁,字壽樗。松山(今橋墩鎮)人。考中進士。官寧德主簿、直判。(通志韓誤趙)。
戴應極,應揚弟,戴堡(今金鄉鎮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進士。官海門縣令。
戴松龍,戴堡(今金鄉鎮戴家堡村)人。考中武進士。
戴梅孫,戴堡(今金鄉鎮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進士。官桂陽令。
陳栩,字良遇。金舟鄉(今金鄉鎮)人。考中進士。宮中散大夫、知漳州軍、吏部侍郎。
趙與湧.任平陽具令.
淳祐占三年(1243)癸卯
趙崇權,任平陽縣令。
淳祐四年(1244)甲辰
季秋,朝奉郎陳均台掌岩摩崖題記,在蒲門鄉合掌岩(今沿浦鎮牛乾村台掌岩)。文雲:“淳祐甲辰季秋上浣,朝奉郎陳均率弟良輔,命工汛掃茲石,並除蕪穢。越二日庚戌,侍叔載之、鳳之、鵬舉、周之,同弟簡友、成位,侄萊肅登蝗岩,祗謁仙靈,修諸父故事,感今懷舊,徘徊瞻眺,僧普聞、善慧、若憩、若愚俱行。敬勒歲月于石。”文楷體直書,陰刻,每字徑零點一米,刻工粗劣。
是年,項桂發,項橋(今錢庫鎮項橋村)人。考中武科進士第一名(武狀元)官雷州、衡卅I知府。
林思齊,字齊賢,蓀湖(今望裏鎮)人。考中進士。(《三山志》作淳祜元年辛醜有林思齋,字齋賢,長溪人)。
香林寺,舊名香林教院,在徐家莊(今龍港鎮徐家村)始建,清康熙間僧應山、光緒間僧成紀重建。
承議郎李至,任平陽縣令。
淳祜六年(1246)丙午
趙與瑩,任平陽縣令。
李簪,接任平陽縣令。《溫州府志》簪作舂有誤。
開慶元年(1259)己未
黃禹餳,字元功,松山(今橋墩鎮)人。考中進士。
福慧寺,舊名福慧堂,在東莊(今龍港鎮江山東莊村)始建。明嘉靖間重建,清康熙壬午僧來如修,成豐間重建。
景定元年(1260)庚申
李桐,任平陽縣令。
狀元徐儼夫墓,在桃湖(今觀美鎮桃湖村)。徐儼夫歿後始建。原規模較大,殘存右柱、踏道和勾欄式基座。基座凸獅獸,蓮瓣與花卉。
景定二年(1261)辛酉
岑山花井,在招順鄉五十四都岑山(今馬站鎮金山村)建成。井深三米,井口直徑一點八米,內壁砌以不規則青石,並水清涼可口,久旱不枯。
項橋聖旨碑亭,在錢庫鎮項橋項氏宗祠內。是年三月立。碑文是朝廷任命項桂發為“禦營統兵護駕防禦使……”的誥命。
通直郎王嗣孫,任平陽縣令。
景定三年(1262)壬戌
柳培之,字益謙,莒溪(今莒溪鎮)人。考中進士。
郟天嚴,水心(今巴艚鎮新城水心村)人。考中進士。本州教諭。
許權,松山(今橋墩鎮)人。考中進士。
黃系翁,松山(今橋墩鎮)人。考中進士。
源長橋題字,在江南鎮楊家宅堂眾建造。
景定四年(1263)癸亥
黃文謹,任平陽縣令。
景定年間(1260—1264)
靈瑞禪寺,在象元金嶴內(玉蒼山系)創建。清康熙年間由僧海統重修,乾隆間僧普亮再修,咸豐元年重建。
竹林道院,在白沙(今龍港鎮白沙)始建。
度宗咸淳元年(1265)乙丑
章宗元,白沙(今龍港鎮白沙)人。考中進士。
王有開,字守仁,金舟鄉王陽(今括山鄉張家莊)人。登右科(武舉)進士。官安撫司幕官。七年(1271)武舉換文,再中進士。任尚書員外郎,惠州知府(不赴歸裏)。
平陽縣,屬兩浙路里安府。今蒼南地屬平陽。
程熙翁,任平陽縣令。
成淳二年(1266)丙寅
平陽縣,屬兩浙東路里安府,今蒼南地屬平陽。
謝公閭,任平陽縣令。(按《明弘治平陽縣誌》作公閭)。
成淳三年(1267)丁卯
五洞橋,在赤溪鎮過溪村重建。
朝奉郎景震子,任平陽縣令。
鹹淳四年(1268)戊辰
何士圭,字公錫,將軍嶺(今括山鄉)人。考中進士。官教授。
陳正夫.字適道。陳庫人。考中武科進士。官石門縣令、知藤州。
方應符,宋陽(今南宋鎮)人。考中武科進士。
陳若水,柘園(今仙居鄉柘園村)人。考中武科進士。
吳泳,任平陽縣令。
成淳五年(1269)己已
修職郎薛作霖,任平陽縣令。
鹹淳六年(1270)庚午
五月,大雨大水,饑荒。
是年,咸淳石橋題字,,在江南鎮底店眾人募建。
成淳七年(1271)辛未
林景熙,字德瑒,號霽山,親仁鄉林坳(今藻溪鎮繁枝)人。考中上舍釋褐進士。愛國詩人。官泉州教授,禮部、兵部架閣,進階從政郎。與同鄉同學鄭朴翁等冒死收拾趙家的“四宗”白骨。被人們尊為義士。著有《齊山集》。
周仁勇,字德裕,扈山(今靈溪鎮滬山村)人。考中武科榜眼。授甯國府推官。
林時中,林坳(今藻溪鎮繁枝)人。考中武科進士。
吳淇,字貫清。河前(今龍港鎮湖前)人。考中進士。
成淳十年(1274)甲戌
俞大寧,金舟(今金鄉鎮)人。考中武科進士。
章如閖,橫浦(今靈溪鎮瀆浦)人。考中武科進士。官司馬帥機。(按《通志》、《溫州府志》皆作如國)。
成淳年間(1265~1274)
金舟道院,在金舟鄉斜溪(今金鄉鎮)始建。
會善堂,在東鄉浹埒始建。
東隱寺,在玉蒼山始建,清僧普濟重建。
真元宮,在蓀湖坡山(今望裏鎮)。
南峰寺,僧了悟在松山巔始建。清憎應千重修。
三段祖師在玉蒼山先後建成法雲、萬行、車隱三寺。後經幾度重修。此後玉蒼山漸成景區。
法雲寺,舊名法雲院,三段法師在玉蒼山麓始建。元大德、明正德、崇禎,清康熙均重建,乾隆丙子僧慧松重修、嘉慶戊辰、民國甲寅再次重修。
清隱庵.在蓀湖(今望裏鎮)始建
德祜元年(1276)乙亥
王應嘉.任平陽縣令(以永嘉尉調人)。
端宗景炎元年(1276)丙子
陳君任,任平陽縣令。
景炎二年(1277)丁醜
十一月,元軍入平陽,宋行軍司馬陳自中(陳宜中之弟)率兵拒守分水關,戰敗,不屈而死。
南宋年問(1131~1279)
章夢升,八丈(今靈溪鎮滬山百丈村)人。考中進士。
章時中.字德先,八丈(今靈溪鎮滬山百丈村)人。考中進士。
陳宗旦,陳營(今龍港鎮江山)人。考中進士。授判官。
陳振孫,字伯玉,陳營(今龍港鎮江山)人。考中進士。
陳過,字聖規,振孫子。陳營(今龍港鎮江山)人。考中進士。官監察禦史。
林公度,林坳(今藻溪鎮繁枝)人。考中進士。
吳俊臣,夏口(今錢庫鎮夏口)人。考中進士。官承信郎。陳烈,字居晦,陳營(今龍港鎮江山)人。考中武科進士,官長溪縣令。
孫應發,白沙(今龍港鎮自沙)人。考中武科進士。官廣州判、知裕州。
林遷.蓀湖(今望裏鎮)人。考中上舍釋褐進士。官台州教授、南樂縣令。
廣福寺,在三峰山麓始建,清康熙庚申憎海謙修,同治已已重建。寺存石缸二,寺前磚塔。
平陽縣已有宰清鄉、西鄉、萬全鄉、歸仁鄉、金舟鄉、親仁鄉、風棲鄉等七鄉記載。
元
世祖至元六年(1269)已巳
鄭東,字季明,號呆齋,招順鄉湖井(今赤溪鎮信智湖井村)人。是年生。元文學家。東與弟鄭采著有《鄭氏聯壁集》,明初宋濂作序說:“呆齋之文,則氣韻沉雄,如老將帥師旌旗,金鼓繽紛交錯,鹹歸節度”。蘇伯衡電說:“平陽在元之世,兄弟並以文鳴,則有若鄭氏。”
至元十三年(1276)丙子
平陽縣,屬江淮行省浙東道宣慰司溫州路。今蒼南地屬平陽。
至元十四年(1277)丁醜
六月,颶風、大水。次年大饑。
是年,宋龍,任平陽縣尹。
至元十五年(1278)戊寅
平屬浙東道溫州路,今蒼南地屬平陽。
至元十六年(1279)已卯
始改裏為圖,因每裏冊籍首例地圖,故有都圖之稱。
韓和,任平陽縣尹。
至元十七年(1280)庚辰
周忠,任平陽縣尹。
至元二十二年(1285)乙酉
羅卯乙,任平陽縣尹。
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伽於紹興發掘南宋皇陵,取寶棄骸。
詩人林景熙,林坳(今藻溪鎮繁枝)人。與鄭朴翁協謀,收骨埋于蘭亭側,植冬青為記。林景熙有《冬青花》、《夢中作》等詩寄意。
平陽縣,屬江浙行省浙東道宣慰司溫州路。今蒼南地屬平陽。
至元二十四年(1287)丁亥
颶風。
至元二十五年(1288)戊子
舂,平陽縣歸仁鄉雅陽(今屬泰順縣)人林雄、處卅詹老鷂、桐山尤山野的聯合抗元隊伍攻平陽。冬,複合兵攻平陽江南。
是年,葉元亨,任平陽縣尹。
至元二十六年(1289)己醜
正月.元兵南北夾攻,尤山野陣亡,林雄、詹老鷂等二百餘人被俘殺害。
至元二十七年(1290)
十一月,溫州始設萬戶府,轄永嘉、樂清二縣和里安、平陽州,並以伊奇哩一軍進駐溫州。萬戶府以下,凡州縣巡檢司,捕盜司各有巡軍,又在沿江設要塞二十二所,增置戰船,分兵閱習水兵之法。
至元三十年(1293)癸巳
劉守謙,任平陽縣尹。
至元年間(1264~1294)
真浮庵,在後隴(今龍沙鄉後隴嶺村)始建。後廢。
平陽縣人口統計為五萬三千零七十二丁。
爾陀寺,舊名爾陀院,在滬山始建,清乾隆間僧顯遇重修,光緒十二年重建。
成宗元貞元年(1295)乙未
九月,元政府定浙東兩稅法,夏稅納棉布絹,秋稅納糧。
是年,平陽縣戶逾五萬,丁口則達到十七萬零三百五十八丁。升縣為州,屬浙江行省浙東道溫州路。今蒼南地屬平陽州。
武略將軍孫筠,任平陽知州兼鋤農事,怯裏木丁任達魯花赤兼勘農事(名監州)。
平陽州,屬江浙行省東道宣慰司溫州路。今蒼南地屬平陽州。
元貞二年(1296)丙申
大饑。
大德元年(1297)丁酉
四月,江口渡(今龍港鎮)陳空崖與其嫂蘇錦娘聚眾抗元,稱羅平國正治元年。至10月,被元軍所敗。
七月十四日,夜,颶風暴雨,海溢高二丈,漂蕩民合、田地、鹽灶。平陽、里安二州共溺死六千八百人。
九月,遣官視察,發官糧二千八百八十五斛.賑濟災民五千一百六十口,免本年租。
是年,唐古解,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大德六年(1302)壬寅
哈散,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平安渡,舊名江口渡,滕天驥在慕賢東鄉九都修築。
大德八年(1304)甲辰
元王朝政府在蒲門建鎮。
奉直大夫張複禮,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
大德九年(1305)乙巳
平陽州判皮元邀蘆江(今蘆浦鎮)報恩寺憎智融募修陰均陡門,在金舟鄉,州判皮元修,縣令梅監重修。
大德十年(1306)丙午
提控都目滕天驥發起修建橫陽江兩岸碼道,北岸長一百二十丈,南岸加倍,高、寬均七尺,並于江口兩岸建石門,名平安渡。
月魯,任平陽卅f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大德十一年(I307)丁未
章均蛘(今錢庫鎮夏口)人章喜,編《平陽州志》成書。此為平陽第一部方志。
謝振孫,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
大德年間(1297~1307)
平陽縣設有十鄉,五十四都,有金舟鄉、宰清鄉、鳳林鄉.其餘鄉名不詳。
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
平陽縣惠民醫局始建。
武宗至大元年(1308)戊甲
昂吉兒,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勤農事。
張謙,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昴吉兒任達魯花赤兼勘農事;阿玉任同知;李信任判官。
至大二年(1309)己酉
鄭采,字季亮,號曲全,招順鄉五十三都湖井(今赤溪鎮湖井村)人。是年生,元文學家。與兄東著有“鄭氏聯壁集》,明初宋廉作序說:“曲全之文,則規矩峻整,如齊魯大儒,衣冠偉然,出言不凡,曲盡情態。然皆有閣宏麗之規,無山林枯稿之氣”。
至大三年(1310)庚戌
林景熙(林霽山),是年病逝,葬於帶溪青芝山(今平陽縣騰蛟帶溪)。宋元之際詩人。其詩感懷古舊,追念宋室,風格悽愴。著有《白石樵唱》、《霽山先生集》等。
仁宗皇慶元年(1312)壬子
嘉泰賽益禮,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呂公介,任同知;白細僯,任判官。
張德圭,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
延祜元年(1314)甲寅
七月七日,延祜石橋題字,在江南鎮馬路下。
延祜二年(1315)乙卯
溥家奴,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陳高,字子上,號不系舟漁者。金舟鹹通裏(今錢庫鎮項
橋一帶)人。是年生,至正十四年考中進士。元詩人,官慶元路錄事。
延祜四年(1317)丁巳
張仁,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
延祜五年(1318)戊午
六月二十三日,颶風暴雨,沿江田禾淹損大半。
冬,日本開往慶元路(今寧波)商船被颶風漂至大嶴(今大漁鎮),漁民助其移泊飛雲渡,再由官軍護送至慶元路。
是年,築護安堤,自黃浦南岸至樓石(今流石),俗稱西塘。
阿馬刺,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延祜六年(1319)已未
延裙石橋題字,在蒲門鄉馬站募緣建造。
延祜年間(131 4~1320)
寶林庵,在金舟鄉(今金鄉鎮)始建。
英宗至治三年(1323)癸亥
舥艚橫池鄭曠達開發鷹捕張網作業。
泰定元年(1324)甲子
秋八月,夜,地震,海溢,四邑鄉村居民漂蕩。
是年,別裏怯,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泰定二年(1325)乙丑
賈達,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
後至元二年(1336)丙子
自夏迄秋不雨。
後至元四年(1338)戊寅
劉世傑,字仲英,聊城人。任平陽知州兼劫農事;伯顏,任平陽州同知。
後至元六年(1340)庚辰
梁鏜,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忻都,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監州)。
大旱。
至正二年(1342)壬午
李恭,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
至正四年(1344)甲申
地震,海溢,漂民居,溺死人甚眾。
和尚,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張懋,任平陽知州兼黼農事。
至正五年(1345)乙酉
積穀寺,由僧正一在岑山(今馬站鎮)積谷嶺重建,明正德、清光緒間均再次重建。
至正六年(1346)丙戌
二月至七月不雨。七月又大水,後複旱,明年春乃雨,歲大歉。
是年,月魯忽都,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至正七年(1347)丁亥
陰均埭被暴風大潮所毀,艾陽人陳文債傾資修復。
置常平倉。江浙行省發帑褚付縣為常平谷價,購糧備歉。
至正九年(1349)己醜
岳祖義,任平陽知州兼勘農事。
至正十年(1350)庚寅
夜先不花,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
陳高記雲:炎亭在大海之濱,東臨海,西、南、北三面負山,山環箕狀,其地可三、四裏,居者數百家,多以漁為業。
選真寺記,碑石質,高一百六十釐米,寬七十七釐米,厚十釐米。文楷書陰刻十九行,滿行三十四字。
至正十二年(1352)壬辰
寇誠,任平陽知州兼l勘農事。
至正十三年(1353)癸巳
冬,閩栝抗元隊伍人分水關嶺(分水關),直抵平陽州治。萬戶晁恭廉負傷而逃,官吏皆降。時鎮本路的東平翼千戶所達魯花赤帖木和都事許必達帶兵與抗元隊伍激戰,俱被殺死。
四月,綺川橋,在招順鄉五蔔三都城門棋盤始建,明成化二十年(1484)臘月初二日重建。
至正十五年(1355)乙未
正月,抗元隊伍進攻松山(今橋墩)。這時閩栝抗元隊伍己蔓延四境,唯江南組織民團,以江為塹,而未能進入。
七月,陳文倘惠澤記,在江南靈峰(今金鄉鎮靈峰村)立,進士,將仕郎、慶元鎵事陳高記,進士、從仕郎、處州路慶元縣尹兼勤農事孔瑒書。
八月,郭暯率江南民團隨知州周嗣德進攻李師金,翁瑞的抗元隊伍於黃浦江。冬,李師金、翁瑞皆被殺害。
至正十六年(1356)丙申
海嘯大風,海水溢高數十丈,海舟吹上高坡數裏,死者數千人。
至正十八年(1358)戊戌
察窄不花,任平陽州達魯花赤兼勘農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壬寅
八月.大風,海溢,沙塘陡門圮。
至正二十三年(1363)癸卯
春,方明善調集溫、台、慶元三路水軍攻平陽。九月,城破,平陽知州周嗣德等被殺,守禦章環救援于吳王朱元璋部參軍胡琛。十二月,平陽歸附朱元璋。
至正二十五年(1365)乙巳
十二月六目,文學家鄭采病逝,墓葬江蘇省常熟市海盧西。
至正年間(1341~1368)
選真寺碑記,在括山鄉下湯村選真寺前始建,原為摩尼教寺。邑人孔克表撰碑記。碑長一點五五米,寬零點七六米,厚零點一零米,文楷書陰刻,滿十六行,行滿三十四字。
明
太祖洪武元年(1368)戊申
溫州置鹽倉批驗所,于天富南監場置鹽課司大使。
吳起,河前(今龍港鎮湖前)人。考中舉人。由孝廉授山陽知縣、升潤州太守。案明時無潤州恐誤。
韓建中,韓君橋人。考中舉人。由儒士授顯州判。
章敬,任平陽知州;趙天秩,任平陽州同知;潘雍,任平陽州判官。
平陽州,屬浙江行省溫州府。今蒼南地屬平陽。
洪武二年(1369)已酉
正月,重作陰均水門碑記,立於江南鎮肥艚老斗門村。天順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巡檢朱恂重立。碑長一點五米,寬一米,青石質地。碑文楷書陰刻,滿十七,行滿四十二字。中書省諮議林減祖撰文,溫州知府湯遜書並篆額。為研究當地古代水利建設的重要資料。
是年,降平陽州為縣,屬溫州府管轄。蒼南地屬平陽。
建立溫州衛平陽守禦千戶所,在蒼南地設江口關,駐總哨官一員、領哨官一員,船十九隻,兵四百五十五名,屯泊洋嶼,守肥艚、炎亭、石砰、五嶼一帶,南與鎮下關,北與飛雲關,下接南麂游兵交相會哨,專禦金鄉、平陽仙gl、墨城一帶地方,鎮下關,駐總哨官一員,領哨官一員,船十七隻,兵四百三十六名,屯泊官嶴,哨守洋孫、大嶴、竿山、潼頭一帶地方。北與江口關,南與福建烽火門,下接南麂游兵交相會哨,專禦蒲壯、金鄉大小嶴一帶地方。
平陽縣,置糧科,設預備倉、常豐倉、廣濟倉諸大使。
梅鎰,任平陽知州,後改任知縣。
洪武四年(1371)辛亥
吳祺,字以誠,夏口(今錢庫鎮)人。由秀才授順天判,後升任建昌同知。
張德榮,任平陽知縣。
洪武五年(1372)壬子
六月,倭寇侵犯縣境,平陽所百戶王義率兵星夜往擊,寇敗退。
洪武七年(1374)甲寅
葉素德,任平陽知縣。
青田周大豹率鹽眾四百餘人,殺三魁巡檢。
平陽守禦千戶繆美增築平陽城,址周圍六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六尺,面闊九尺,地闊一丈三尺,廣一百丈,袤二百五十八丈。
洪武八年(1375)乙卯
七月,颶風大雨,海溢高三丈,沿海居民淹死者二千余人,室廬漂蕩,事聞命官賑濟。
是年,沙塘陡門設閘夫六名。
南監鹽場場治,徙蘆浦,設立場廨。天富南監鹽課司,歲辦鹽三千六百五十六引,蒲門沿浦場歲辦鹽四百六十五引。
平陽礬山楊伯存造偽鈔。
設溫州衛、磐石衛、金鄉衛。
洪武九年(1376)丙辰
七月初二日,颶風暴雨,沿江田禾盡沒。
是年,程士南,任平陽知縣。
平陽縣,屬浙江布政使司溫州府。今蒼南地屬平陽。
洪武十一年(1378)戊午
顧德榮,下澇(今龍港鎮龍江下澇村)人。授吏部主事、改柳城知縣。
王宗遠,名璉,以字行,號肅庵,是年卒。慕賢東鄉白沙象岡(今屬龍港鎮)人。官光祿司丞、左僉都禦史、副都禦史等。
王宗祥,下澇(今龍港鎮龍江下澇村)人。考中舉人。
洪武十二年(1379)己未
梅嶺摩崖題刻,在金鄉鎮梅嶺頭岩石上。是年七月某日立。
洪武十三年(1380)庚申
王友諒,南直隸泗州人。任平陽知縣。
洪武十四年(1381)辛酉
章惟恂,慕賢東鄉白沙(今龍港鎮白沙)人。考中舉人。官授新豐丞。明代無有新豐縣,恐有誤。
方子深,原名閖,以字行,號果庵,慕賢東鄉白沙(今龍港鎮白沙)人。考中舉人。授禮部郎中。
沿襲元制,“詔天下編賦役黃冊,以一百十戶為一裏,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餘百戶為十甲,甲凡一蔔人。歲役裏長一人,甲首為一人,董一裏一甲之事,先後以丁糧多募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日坊,近城日廂,鄉都日裏,裏編為冊,冊首總為一圖”《明史食貨志》。明朝末年,在賦役上雖有“通縣設隅一、都五十五、鎮二、圖二百五十二。每圖設立十甲,每甲貯田三百畝,充裏一名”的紀錄,也只是為了催科的方便,名實並不協調。
洪武十五年(1382)壬戌
吳叔詮,夏口(在今錢庫鎮夏口)人。考中舉人。
林彥寬,字世大。東穀人。官魯府典儀。
陳壽,南直隸盧州(在今安徽)人。任平陽知縣。
洪武十六年(1383)癸亥
倭寇犯金鄉,官兵敵欲之。
蒲門子場,歲辦鹽四百六十五引三十六斤七兩二錢,額折本鹽課銀一千四百零六兩一錢八分一厘四毫二絲八忽。
平陽縣丞彭尚賢、裏人鄭存耕修“江口陡門”。
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
命信國公湯和主持築沿海諸城。
天富南監鹽課司,歲辦鹽三千六百五十六引(每引一百斤);蒲門沿浦子場歲辦鹽四百六十五引。
項桓,字久武,項橋(今錢庫鎮項橋)人。考中舉人。由儒士授昌平簿。
林彥範,字世正,東穀人。由明經授宣城丞。
陳允耕,仙居,(今仙居鄉)人。考中舉人。官寶慶推官。
麇性善,南直隸吳縣(在今江蘇吳縣)人。任平陽知縣。
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
風潮沖壞“江口陡門”。
洪武十九年(1386)丙寅
彭孝謙,南直隸寧國人。任平陽知縣。
洪武二十年(1387)丁卯
信國公湯和奉令於沿海建:衛城,金鄉衛城及所轄蒲門、壯士兩個千戶所域相繼建成。民戶有四丁以上的,抽調一個為戍卒。
金鄉衛指揮統千戶所等官九十七員,旗軍四千九百二十八名,其中駐蒲門千戶所千戶等官十四員,旗軍一千二百三十二名;駐壯士千戶所千戶等官十五人,旗軍一千二百三十二名。
于橫陽古道岑山東南設站,供過往軍馬憩息。其處即名馬站。
趙敬,河南汝寧人。任平陽知縣。
信國公湯和奏立衛城,金鄉衛城周圍一千四百二十四丈,高一丈九尺,趾厚二丈,城門四,水門一。演武場,在東門周圍二百五十丈。城內有軍營三千一百六十七間;蒲門所城,城牆用不規則石塊砌築,內夯實碎石,城周長六百零四丈,高一丈五尺,趾闊一丈三尺,設東、南、西城門三座、蝶口六百一十口、敵臺六座、窩鋪二十座。東門建有演武場,城外有護城河、吊橋,城內有軍營千餘間。
西陽坡(今藻溪鎮繁枝)興築和尚埭,並在藻溪灘下建攔水壩,可自流灌溉農田三千餘畝。
金鄉衛設十一寨十五堠,即廟背寨、嶼門寨、肥艚寨、大奧寨、炎亭寨、大嶴寨、小嶴寨、石塘寨、石砰寨、大漁楚寨、小漁淋寨、半塘堠、尖山堠、白崎堠、馬跡堠、鳳凰堠、貓頭堠、上垟堠、畢灣堠、東岡堠、嶺門堠、東山堠、蒙灣堠、蘭頭堠、肥艚門堠、奠山堠;蒲門所轄一台、二寨四堠,即小竹台,菖蒲垟寨、程溪寨、懸中堠、四表堠、南堡堠,分水隘堠;壯士所轄一台三堠,即高陽臺,雷嶴堠、尖山堠、時家墩堠。
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
陳訥,金舟鄉(今金鄉鎮)人。考中進士。官刑部主事。
洪武二十二年(1389)己已
大饑。
陳以誠,字天祜,柘園(今仙居鄉柘園村)人。由人才授雷州經歷。
鄭裕,字惟寬,鄭陽(今金鄉鎮鄭家垟村)人。考中舉人。
由人才授刑部郎中。
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
吳子宏,夏口(今錢庫鎮夏口)人。考中舉人。由人才授蘭縣丞。
趙琦,汝寧人。任平陽知縣。
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
林彥士,字商若,又字伯中,水心(今恕艚鎮水心村)人。考中舉人。官甯遠稅課大使、工部文思院副使。
吳安,河前(今龍港鎮湖前)人。考中舉人。官峨嵋知縣遷安終府尹。
平陽縣戶口統計共五萬四千八百零九戶,十七萬零三百五十八丁。
全縣田地山園共八千零五十八頃四十六畝四分一厘。
戴茂奇,江西饒州人。任平陽知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壬申
吳謙,字叔讓,夏口(今錢庫鎮夏口)人。考中進士。官汀州教授。
陳廷壁,南直隸鎮江(今江蘇鎮江市)人。任平陽知縣。
洪武=十六年(1393)癸酉
明政府凡天下要衝處設立巡檢司,僉點弓兵應役。
倭寇犯金鄉炎亭一帶。
盧權,任平陽知縣。
平陽設龜峰、舥艚、江口、仙口等四個巡司,各駐弓兵一百名。
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
倭寇犯壯士所,副千戶王山率兵與戰陣亡。
吳萬里,字伯仁,吳庫人。考中舉人。官兵科給事中、蘇州判。
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
林彥安,字世靜,彥寬弟。東穀人。考中舉人。官由儒士授興化訓導。
洪武三十年(1397)丁醜
索順輕,陝西華州人。(溫州府志輕作卿)任平陽知縣。
洪武三十一年(1398)戊寅
羅敏學,廣東雷州人。任平陽知縣。
設場局,陸續在焦溪、天井洋、赤岸諸山開採銀礦,歲課銀二千兩。永樂時增至八萬兩,宣德時增至九萬餘兩。
洪武年間(1368~1398)
蒲門廈材居民姚某,開始在海塗上捕捉沙蠶,作佐料而食之。
圓通庵,在金鄉始建,清乾隆丁亥僧通澄重建。
環綠觀,在金鄉獅山下始建,清光緒間道士林志廣募建。
平陽縣戶口統計為五萬四千八百九十七戶、人口一千七萬零三百五十八丁。
明政府為傳遞官府公文所需,每十裏設一鋪,平陽設十鋪,不久廢置。隆慶年間(1567~1572)恢復鋪司。
建文三年(1401)辛巳
倭寇竄犯炎亭,殺守軍,偽裝官兵佈陣海口。金鄉衛指揮僉事戴順徒步揮刀迎擊,戰死。
成祖永樂二年(1404)甲申
兩次重修東塘。現存塘線自龍江下埠已廢水閘起,經白沙象北、七河,劉北、黃中、方良、海城章良、二河、民主、海下,蘆浦的儒橋頭、鑒後土羊、石路、林家院至舥艚鎮平安水閘,全長十點四公里。
永樂三年(1405)乙酉
吳迎,字叔雅,夏口(今錢庫鎮夏口)人。考中進士。官平陰訓導。
永樂八年(1410)庚寅
七月,颶風驟雨,潮溢,漂廬舍。金鄉衛壞城垣公廨。
永樂九年(1411)辛卯
倭寇犯金鄉。
永樂十年(1412)壬辰
七月,南鄉產嘉禾,一百六十四本,四穗者一本,三穗者數本。
是年,平陽縣戶口統計共四萬三千九百零二戶,十一萬四千六百八十九丁。
全縣田地山園共八千零九十七頃六十一畝五分二厘。
永樂十一年(1413)癸巳
倭寇再次犯金鄉衛沙圓眉石嶴,溫卅左千戶所副千戶沈忠奮勇殺敵,以兵少遇害。
永樂十二年(1414)甲午
大饑。
永樂十三年(1415)乙未
麥兩岐者數十本。
永樂十五年(1417)丁酉
五月,倭寇再次侵犯金鄉,被出使西洋回國的中官張謙擊敗。
永樂二十年(1422)壬寅
秋、大旱、大饑。
永樂二十一年(1423)癸卯
自秋至翌年春不雨,民大饑。
是年,監生彭宗順,南直隸嘉定(今上海市嘉定縣)人。任平陽知縣。
永樂二十二年(1424)甲辰
秋,大旱,大饑。
永樂年間(1403~1424)
吳致文觀魚亭詩雲:“道在天地間,鳥飛與魚躍,觀魚契玄化,趨者亦斯若……”。其時昆陽觀魚亭前已養有鯉魚。
平陽縣,屬浙江布政司溫處道(後改溫州府)。今蒼南地屬平陽。
宣宗宣德六年(1431)辛亥
颶風大作,廟學傾圮。
宣德七年(1432)壬子
平陽縣戶口統計共三萬四千五百五十四戶,八萬零一百八十五丁。
宣德九年(1434)甲寅
金敬父子墓碑,在錢庫鎮金處村金氏祠堂內。是年,四月二十九日刻。碑刻分別為《皇帝敕令》、《敕贈臨察禦史金公神道》和《贈文林郎監察禦史金公墓表碑》。
宣德十年(1435)乙卯
回民入居橋墩黃檀後隆,為蒼南境內最早入遷小數民族。
英宗正統五年(1440)庚申
建江口城(舊在下步〔埠〕)渡頭,周圍長八十三丈,高一丈五尺,久圯。
正統八年(1443)癸亥
十月,倭寇再次III~~所。
是年,柳春,湖廣人。任平陽知縣。
正統十四年(1449)己已
林靖,岑溪人。任平陽知縣。
正統年間(1436~1449)
平陽縣戶口統計共三萬零三百四十六戶,八萬零一百八十五丁。
《平陽縣誌》,由慕賢東鄉白沙(今屬龍港鎮白沙)人方遂修纂成書。
代宗景泰三年(1452)壬申
巡撫尚書孫元貞以閩界多寇,奏立泰順縣獲准,析里安縣羅洋鎮及平陽縣歸仁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等三都,二百四十三裏,建立泰順縣。
平陽縣戶口統計共三萬六千八百七十四戶,八萬五千八百四十一丁。
真鐘,山東蓬萊人。任平陽知縣;王憲,任平陽教諭;葉光,任平陽訓導;杜顯,任平陽縣丞;楊啟,任平陽主簿。
英宗天順元年(1457)丁醜
十月二十九日,巡檢朱恂在江南鎮舥艚重新立陰均水門記碑。
是年,進士張宗,江西宜黃人。任平陽知縣。
天順六年(1462)壬午
平陽縣戶口統計共二萬七千一百十二戶,八萬零一百二十一丁。
天順七年(1463)癸未
廣威魯公墓碣,在江南鎮蓀山,浙江都司金舟鄉指揮僉事魯鐸立。
王維,雲南昆明人,任平陽知縣;余典,任平陽教諭:歐陽敬,任訓導;黃強,任平陽縣丞;劉榮,任平陽主簿。
憲宗成化二年(1466)丙戌
五月,颶風大雨三日夜,山崩屋壞,平地水滿五六尺,顆粒沒收,人多淹死。浙江通志、溫州府志均作正月。
是年,監生周應宣,江西永豐人。任平陽知縣。
成化五年(1469)已醜
歲貢陳金,永福人。任平陽知縣。
成化八年(1472)壬辰
平陽縣戶口統計共二萬七千二百七十九戶,八萬五千六百一十三丁。
成化十六年(1480)庚子
八月,旋風自海起,經五都葉陽、西浦,拔神祠、民居。十八家壓死二人。
是年,江南獻錄共十一卷。方繼學輯。
成化十七年(1481)辛醜
陳宣,字文德,號潛齋,柘園(仙居鄉柘園村)人。考中
進士。曆官工部郝水主事,虞部員外郎、河南知府、雲南布政司府參政。
平陽縣戶口統計共二萬七千零十五戶,八萬六千一百六十二丁。
成化二十二年(1486)丙午
九月,旱,接暴風大雨,海潮溢,免納秋糧。
是年,風潮壞江口陡門,平陽縣令王獲修。
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
春,旌表李尚義石刻,在江南鎮河前(今龍港鎮湖前)。知縣王獲等撰文。
四月,政府以旱免台、溫等三府二十一縣二衛秋糧賦稅。
孝宗弘治元年(1488)戊申
義官章仕昌墓,在浦亭鄉新同村西山腳。碑石質,高一百五十五釐米,寬一百零九釐米。文楷書陰刻二十七行,滿行三十一字。
平陽知縣王約奉命改庵立師,先後建社學六十餘所。
弘治二年(1489)己酉
六月間,颶風暴雨。摧屋折木。大歉如成化二年。
是年,平陽知縣王約禁溺嬰,環城建縣倉,縣治南建預備倉,存谷六萬斛。
弘治三年(1490)庚戌
七月,金舟鄉產嘉禾一本四穗,其三、二穗者不可勝數。是年,大饑。
弘治四年(1491)辛亥
江口平安渡被颶風所毀,知縣王約令重築,並置官船,募渡夫四名,給以工食。
建造南監鹽場倉儲,以濟貧灶。
弘治五年(1492)壬子
《平陽縣誌》,由平陽縣令王約邀請青田包瑜和邑人孔彥雍編纂成書,共十卷。
平陽縣除三十八等三都約田三百三蔔四頃九畝歸泰順縣外,全縣有田地山園七千七百八十頃九十七畝。
弘治七年(1494)甲寅
劉基廟,位於莒溪鎮南山。為劉基六世孫劉啟憲由文成南田遷居此後,是年始建,後重建。
弘治八年(1495)乙卯
秋,有外國貢船一艘,遇颶風漂至炎亭,官軍救得二十餘人,轉送至京師。
弘治十年(1497)丁巳
陳默庵墓表,在藻溪盛陶東門裏(今藻溪鎮盛陶村)。是年仲冬立。
弘治十二年(1499)已未
鄭獻,金舟鄉(今金鄉鎮)人。考中進士。授新喻縣令,後官刑部主事、刑部郎中、高州知府等。
弘治十三年(1500)庚申
平陽縣在今蒼南境內設有靈溪、汾水、塘下、橫瀆浦、官園、後儷、黃壇、龜峰、漁楚、雙牌、七溪、蒲門、壯士等郵鋪。
靈善道觀,在金鄉鎮老城吳家堡村始建,原名東庵,俗稱半路堂。
弘治十六年(1503)癸亥
重興環綠觀碑記,鄭真人重建,在金鎮鄉城內觀前(今金鄉鎮)立。石質,長二十五釐米,寬二十五釐米。文楷書陰刻十一行,滿行十一字。
進士李奎昭,江西新喻人。任平陽知縣。
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
平陽縣戶口統計二萬七千零一十五戶,八萬六千一百六十二丁。
蝦蛄橋,在沿浦(今沿浦鎮沿浦村)重建,清同治十一年,朱寮英再次重建。
弘治年間(1488~1505)
平陽縣設有萬全鄉、慕賢東鄉、慕賢西鄉、鳳林鄉、金舟鄉、親仁鄉、歸仁鄉、宰清鄉、崇政鄉、招順鄉等十鄉五十五都。在今蒼南境內有慕賢東鄉設十都、十一都和九都一部分;慕賢西鄉設十四都、十五都和十六都一部分;金舟鄉設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親仁鄉設二十五都、二f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_蔔都、三十一都;歸仁鄉設三十二都,三十四都、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蔔七都和三十三都一部分;崇政鄉五十一都一部分;招順鄉設五十二都、五十三都、五十四都、五十五都。
武宗正德元年(1506)丙寅
大漁大嶴村民開發定置流鯧漁業。
正德三年(1508)戊辰
舉人陳斌,江西臨川人。任平陽知縣。
正德九年(1514)甲戌
舉人吳鸞,南直隸江浦人。任平陽知縣。
正德十二年(1517)丁醜
四月至七月,地震連震十五次。
是年,永寧橋,在錢庫鎮垟頭始建。後賜宮王汝表、王汝和重建。
舉人潘相,南直隸無錫(今江蘇省無錫市)人。任平陽知縣。
正德十三年(1518)戊寅
六月風潮,南、北港洪水暴漲,屋舍溧蕩,人畜浮屍累累,江口、徑頭、淋頭、錢家浦、尖刀尾各埭皆崩。水逾月不退,田禾盡淹。
正德十四年(1519)已卯
許松崗墓,建於靈溪鎮北山村西陳山。
正德十五年(1520)庚辰
十二月二十五日,明故頤庵府郡王寶壙志,在本鄉紆嶴立,石質,長四十五釐米,寬二十六釐米。文楷陰刻卜行,滿行二十字。
世宗嘉靖元年(1522)壬午
進士葉逢陽,福建松溪人。任平陽知縣。
嘉靖二年(1523)癸未
在鎮下關、北關、南關設關卡,以防倭寇。
嘉靖五年(1526)丙戌
處州(今麗水)週六、孫敏孜,林六郎等聚眾作亂,在平水殺平陽典史徐士傑。
嘉靖八年(1529)己醜
八月,大風雨,海溢,仙口塘圯。
是年,平陽縣令民二三十家為一社,設義倉,籌穀充之,饑年貸,稔年還倉。
嘉靖九年(1530)庚寅
十月初一日,散官王汝和誥命碑,在錢庫垟頭王氏宗祠內。石質,高一百二十釐米,寬五十三釐米。文楷書陰刻八行,滿行十六字。碑額篆書陰刻《奉天浩命》四字。
是年,免上年水災稅糧。
嘉靖十年(1531)辛卯
進士唐時英,雲南人。任平陽知縣。
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
大旱.禾穀大歉,次年政府免稅糧。
嘉靖十二年(1533)癸巳
明官府免上年旱災稅糧。
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
八月,颶風大作,僕溫卅l衛治及佛寺居民。
是年,鄭覺庵居士墓銘,在江南鎮深嶴。
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
舉人潘楷,南直隸丹徒人。任平陽知縣。
嘉靖十五年(1536)丙申
冬,松崗許君墓表,四世孫廷器在靈溪北山村立石。碑石質,高八十九釐米,寬五十二釐米。文楷書陰刻十六行,滿行二十七字。
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
蒲城軍民為了紀念浙江都指揮李俊奉旨率兵進駐蒲城,在蒲城鄉後營巷後英廟內立遺民亭碑。
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
進士彭謹,福建閩縣人。任平陽知縣。
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
春夏大旱,禾穀不登,次年饑、餓殍無數。
三月十八日,大冰雹,四月至五月,大旱,田穀不登。
嘉靖二十七年(1548)戊申
六月二十日,倭寇船泊南麂山女兒礁、洞門、青嶴,金鄉衛指揮吳川追攻至近山海洋,賊舟觸礁,賊首許棟.許社武受擒之。
是年,颶風,文廟殿廡皆壞,生徒露居。
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
五月五日五更,有星赤色,尾長拖青,從西方飛過嶺門山前,其光燭天,墮海中有聲如炮。
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醜
倭寇犯蒲門。
進士李伯遇,福建晉江人。任平陽知縣。
嘉靖三十三年(1554)甲寅
賊犯金鄉,被指揮王希禹、陳區擊敗。
明政府在蒲門招募一支水軍。
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
十月,倭船停泊于南麂。十一月,倭寇經上將軍嶺至蘆蒲,又從白沙至十六部北港麻園。閏十一月初三日,溫州衛指揮祁嵩,百戶劉敏領兵出哨被襲擊,將士死者六十余人。
是年,設金(鄉)磐(石)備倭把總,駐金鄉衛,專管水關。
統轄水兵五支,駐江口關總哨官一員,兵船十九隻,兵四百五十五名;鎮下關總哨官一員,兵船十七隻,兵四百三十六名。
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
奏複環綠觀碑,原在金鄉鎮東門,現立鎮獅山公園內。碑長一點四四米,寬零點六七米,青石質地,碑額上首直書“敕建”二字,左右刻龍紋,下首橫書“奏複環綠觀碑”六字。碑文由平陽知縣李伯遇撰,楷體陰刻。
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
政府免受災稅糧。
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
三月,倭寇入南、北港劫掠燒殺,三日後始退去。死者無數。
是年,設溫處參將,駐磐石,金盤把總專屬調度。其中左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九十四名,駐蒲壯上下魁重要海口,專禦鎮下門一帶地方;中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九十四名,駐金鄉大小嶴重要海口,專禦大漁、七溪、石塘一帶地方;前營名色把總一名,部領哨官四景,兵四百九十四名,駐平陽仙口重要海口,專禦宋步、墨城、暇石.陡門一帶地方;珠明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九{一四名,駐珠明營重要海口,專禦重要海口及金鄉一帶地方;炎亭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九十四名,駐炎亭重要海口,專禦魍艚一帶地方。
舉人林則時,福建閩縣人。任平陽知縣。
嘉靖四十年(1561)辛酉
一支倭寇隊伍由邊鄰福建海岸登陸後,越過南堡嶺向蒲門城內進犯。蒲城農夫陳老(又名陳後英)和同伴正在山上砍柴時發現,陳老立即讓同伴趕回城內報警,自己就在山隘險處壘石堵死路口,隱蔽在石堆草叢中待敵。當倭寇臨近陳舉起柴刀砍敵.在敵眾我寡陳老壯烈犧牲。
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
八月,民族英雄戚繼光奉命率六千“戚家軍”自溫州經海道抵金鄉沿道由蒲門入閩追剿倭寇。
是年,平陽縣戶口統計為二萬九千二百九十三戶,八萬聲千七百十六丁。
平陽全縣田地山園共七千七百八十一頃九十七畝二分。
嘉靖四十二年(1563)癸亥
四月,瀕海餘賊流入境內,官軍迎戰于連嶼、陡橋、石坪斬賊百餘級。
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
戚繼光與抗倭名將俞大猷互相配合,繞道金鄉入閩,衡底平息了倭患。
嘉靖四十五年(1566)丙寅
饑荒,徐明作煮粥賑民。
嘉靖年間(1522~1566)
後英廟、墓,在蒲城鄉城東村龍山南麓始建,嘉慶八年重建。
《續平陽縣誌》,邑人陳彥生續編補輯。
穆宗隆慶二年(1568)戊辰
七月,大風雨,海溢,漂沿海居民、田地無數。
隆慶三年(1569)己巳
橫陽古道與南港古道每十裏設一郵鋪,每鋪設司兵二人,以傳遞過境公文。
知縣朱東光上二任即捐俸築路。其中一條從江口至金鄉。
小嶴堡,在大漁漁嶴村(今大漁鎮小嶴村),裏方形,依山面海,周長約千米,現殘存城牆和東城門。牆厚四米,東門高三米,寬二點四米。堡內遺有明隆慶三年刻置的《王公建堡去思碑》一方,碑文漫忠莫辯。
隆慶五年(1571)辛未
《平陽縣誌》,共八卷。知縣朱東光主持,侯一一元主纂。
隆慶六年(1572)壬申
平陽縣分設萬全鄉、慕賢東鄉、慕賢西鄉、風林鄉,金舟鄉、親仁鄉、歸仁鄉、宰清鄉、崇政鄉、招順鄉等十個鄉、五十五都。
舉人黃文科,廣東博羅入。任平陽知縣。
神宗萬曆元年(1573)癸酉
陳寅,字賓嚦,隸入金鄉衛籍(今金鄉鎮)人。被薦為金磐把總備倭海上,後官督標左營遊擊將軍。萬曆三十三年,升為總兵,掛征南將軍印,授蟒袍玉帶。東北清軍入侵,他已滿頭白髮,奉命日夜兼程奔赴東北救援,由於操勞過度,病逝海州任所。
萬曆二年(1574)癸酉
六月,大雨七晝夜,洪潮淹沿江禾田,山崩地裂壓斃人畜無數。
是年,舉人何鈁,江蘇常熟人,任平陽知縣;毛宣,任縣教諭;阮珩,任縣訓導;羅日誠,任縣丞;張溥,任縣主簿,徐爽.任縣典史。
萬曆五年(1577)丁醜
八月二十二日,未刻,日色正烈無雲而雷,忽然天鼓一聲,五邑皆聞。
是年.平陽縣令民間建倉履。
郭姓,原籍福建南安縣蓬島的郭應科,郭應傳為避兵亂,遷
入澄海庫下、壩頭。後裔子孫分居霞關、雲亭、蒲城、馬站等地。
萬曆六年(1578)戊寅
靈隱寺,在風池始建,清乾隆問重建,同治間僧儒廣重修。
萬曆八年(1580)庚辰
舉人魏天成,江西南昌人。任平陽知縣。
萬曆九年(1581)辛巳
六月。大風雨。
萬曆十年(1582)壬午
平陽縣戶口統計共二萬九千二百九十三戶,八萬六千七百十九丁。
進士簡繼芳,江西萍鄉人。任平陽知縣。
平陽全縣丈實田地山園房屋等七千七百五十四頃五十五畝六月一十三日,陳經言父母賴命碑立。碑石質,高一百三十七釐米,寬七十五釐米。文楷書陰刻十四行,滿行三十字。碑額篆書陰刻“天命”二字。
萬曆十三年(1585)乙酉
八月,大風雨三日。
是年,親仁鄉二十八都漁民發展定置流鯧魚、龍頭魚流網業。
萬曆十四年(1586)丙戌
六月,大水。
是年,平陽縣令簡繼芳建金鄉義倉,在金鄉衛廣濟一倉旁,倉庫三問。次年縣令萬民華舉行儲穀。
萬曆十五年(1587)丁亥
平陽縣實行田賦“條鞭”法。
平陽縣戶口統計為二萬九千二百九十三戶,八萬六千七百七十九丁。
萬民華,任平陽知縣。
萬曆十六年(1588)戊子
黃浦埭,在十六都,久廢。平陽縣令何鈁發動邑民建築黃浦埭。
平陽縣令萬民華髮隱占之產,改淫祠,辦社學三十三所,入學兒童九百八十五名。
饑荒。平陽縣令開義倉賑糧。
萬曆十七年(1589)已醜
饑荒,官府從外地購糧接濟。
平陽縣有倉七痤,容量稻穀六千五百石。
南港義倉在三十六都南港埠頭舊公館處建成,有廳堂一間,東西倉庫四問,四周設有圍牆,久廢。
蒲牡義倉,在五十五都蒲門所城阿(今蒲城鄉)舊公館旁建成,有倉廳一間,東西廠各一間,邊有圍牆。
吳寶秀,河前(今龍港鎮湖前)人。考中進士。官至南康知府。
萬曆十八年(1590)庚寅
《平陽縣誌》,共八卷,由縣令萬民華補遺重刻。
萬曆十九年(1591)辛卯
一農田三畝,插秧勃然奮發,五日即結穀收成。
萬曆二十一年(1593)癸巳
朱邦喜,江西人。任平陽縣令。
閩人試種甘薯成功。自閩傳入蒼南地的沿海居民,亦開始種植。
萬曆二十二年(1594)甲午
平陽縣令朱邦喜倡修陰均陡門,至二十四年沿海長堤萬餘丈。
萬曆二十三年(1595)乙未
自沙塘,自鳴陽門抵白沙嶺,凡七百丈,舊時用巨石砌築,後因造城鄉民盜挖,塘石幾盡,平陽縣令張子埕捐俸修築。
萬曆二十五年(1597)丁酉
選貢郭以隆,江西贛州人。任平陽知縣。
萬曆二十九年(1601)辛醜
進士陸崇禮,直隸常熟(今江蘇省常熟市)人。任平陽知縣。
萬曆三十年(1602)壬寅
舉人伍繩武,廣東人。任平陽知縣。
萬曆三十一年(1603)癸卯
進士汪寬,漢陽人。任平陽縣知。
萬曆三十二年(1604)甲辰
十一月九日,地震有聲,屋瓦墮地,五邑皆然。
是年,平陽縣統六隅,十鄉、五十一都,二百三十.圖。即萬全鄉、慕賢東鄉、慕賢西鄉、風林鄉、金舟鄉、親仁鄉、歸仁鄉、宰清鄉、崇政鄉、招順鄉等。
萬曆三十五年(1607)丁未
自五月旱,至閏六月二十八日,大雨五日夜不止,洪水暴漲,南、北港淹死者千計。
萬曆三十六年(I608)戊申
秋七月,大風雨。
是年,重建中山堂碑,立于金鄉鎮黃泥嶴中山堂內。孟冬吉旦立。
萬曆三十八年(1610)庚戌
舉人郭道隆,江西萬安人。繼任平陽知縣。
萬曆四十一年(1613)癸醜
王春陽墓,在望裏鎮溪頭埠村陳家堡山。是年仲冬月吉旦建。
萬曆四十二年(1614)甲寅
七月初九日,夜大雨,仙壇山崩,大石如彈丸而下,鐘樓及萬綠山房、東郭廟俱壞,平地水深三尺。
萬曆四十三年(1615)乙卯
林文梓,字震生,號晦庵,是年生。招順鄉下魁(今馬站鎮)人。官惠州(廣東)參將,護理廣州協守副總兵,明亡,削發為僧。
萬曆四十五年(1617)丁巳
舉人洪啟哲,福建人。任平陽知縣。
萬曆四十七年(1619)已未
秋.九月,大風海溢,田廬漂沒。
是年,海寇侵鎮。下關,遊擊陳朝率水軍迎戰,被殺。
萬曆年間(1573~1619)
保安寺,舊名保安院,在靈峰浦口(今靈溪鎮靈峰村)重建,清乾隆間再次重修。
熹宗天啟元年(1621)辛酉林東明,字啟生,號服周,一名文冕。蒲門中魁(今馬站鎮)人。是年生,以戰功累升南汝協鎮右營遊擊,誥封定國將軍。
天啟二年(1622)壬戌
得勝嵯碑,在馬站鎮三墩州村大炮手山坡。紀念遼望哨長
楊某殺海寇功勳。碑高一點一二米,寬零點七五米,正中大字直書“得勝嵯”三字。
天啟四年(1624)甲子
四月,雪米于西門內人家瓦上。
進士湯本沛,南直隸人。任平陽知縣。
天啟六年(1626)丙寅
“武德將軍夏公文之墓”。位於蒲城西門外啼雞山。
天啟七年(1627)丁卯
舉人聶于勤,四川人。任平陽知縣。
思宗崇楨元年(1628)戊辰
海寇入侵沿浦,被把總周世忠率軍擊退。
舉人李邁種,福建人。任平陽知縣。
崇禎二年(1629)己巳
海寇劉香老進犯沿浦上嶴。
“實遭奸夥指稱辦料名色”,每名索銀三十兩,致漁民傾家蕩產。
崇禎六年(1633)癸酉
進士李玉華,任平陽知縣。
祟禎八年(1635)乙亥
進士許光岳,福建漳州南靖人。任平陽知縣。
崇禎十二年(1639)已卯
漁戶吳允文等呈文:“漁戶情願每年共辦津貼水腳銀八兩,再出銀二兩四錢以充解官路費,司府縣河漁所,每年亦辦路費二兩四錢,獲准永為定例。
新定漁稅奇重,江南漁民吳文元上訴,知縣陳晶奎諭令仍按舊制繳納。
舉人陳晶奎,福建人。任平陽知縣。
崇禎十三年(1640)庚辰
豐橋,在魁裏小姑(今馬站鎮小姑村)重建。
崇禎十六年(1643)癸未
五月,有星大如鬥,聲如鐘鳴,由西南過東北而沒,次早天赤如血。六月初三日,微雪,見於雅山寮前民房瓦上。
崇禎十七年(1644)甲申
五月,(南明弘光元年)李白成義軍人南京消息傳至蒲門,蒲壯所城駐軍舉行兵變,燒死高指揮,毀官署。
是年,漁寮霧城村漁民開展中國毛蝦拋錠張網作業。
進士林之驥,福建人。任平陽知縣。
崇禎年間(1628~1644)
上方庵,在風池重建,清乾隆、光緒間重修。
清
世祖順治二年(1645)乙酉
八月,大水。
是年,清政府蠲免在前拖欠正額錢糧。
鄭思恭,江口(今龍港鎮)人。是年病逝。官永康訓導。浙江布政使姚永濟溫處兵備道米萬鐘為他建了石坊表,題為“師儒侍養”。著有《易學金針》、《性鑒摘題》,《左、國精髓》、《鄉居瑣語》等二十六種。
順治三年(1646)丙戌
平陽縣,屬浙江布政使司分巡溫處道(溫州府)。今蒼南地屬平陽。
清兵進駐溫州,平陽縣文武官員聞風而逃,平陽入清版圖。
馬騰霄,任平陽知縣;何侗,任縣丞;呂應燧,任巡檢;馬震,任縣典史。
順治四年(1647)丁亥
十月,汪佑等聚眾抗清、聯合福建陳倉、尤四、盧豹等,在南北港募兵籌餉。
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初四日兩次包圍平陽縣城失敗。餘眾又退至南北港。
是年,恩詔浙江八府通照,明萬曆四十八年則例徵收,天啟、崇禎加派盡行蠲免。
順治五年(I648)戊子
明大學士劉中藻(福安人)恢復福甯州,溫台二州回應,中藻自稱為閣部,以尤希增為總兵,尤希和為副將,平陽廖元為參將,陳倉為護從。陳倉等聯絡永(嘉)、樂(清)、瑞(安)何紹龍、石旗牌等,南北兩港和江南、錢倉均蹂躪。五月,陳倉圍金鄉,八月九日攻人衛城。十六日,清軍五千人攻下金鄉衛,陳倉率部人山。
順治六年(1649)己醜
春,大饑,米一石至七八兩,民餓死至眾。
順治七年(1650)庚寅
五月,陳倉人蒲門(今馬站)。六月,沈可躍、尤希和進入蒲門,十月,在沿浦被清軍下營遊擊蕭起榮援剿,鄉哨朱邦德為鄉導擊敗。
順治八年(165I)辛卯
《平陽縣誌》,共八卷。由縣令馬騰霄主修,貢生陳文謨等纂。
大水。
金華總兵馬進寶與溫將王曉等發兵,從括蒼山,經永嘉、里安、平陽至桐山,逐處搜剿,何紹龍、石旗牌、沈可躍、陳倉等相繼被捕殺害。
恩詔各省人丁徭銀上三則免七分之一,中三則免五分之一,下三則免三分之一,三錢以上免半,三錢以下全免。又五年以前拖欠錢糧悉與豁免。
順治九年(1652)壬辰
裁撤龜峰,仙口兩個巡檢司。
順治十一年(1654)甲午
舉人錢王年,號逢庵,漢陽人。(舊志作姓兌支)。任平陽知縣。
順治十二年(1655)乙未
十一月三十日,鄭成功率部至蒲門城內勒響。
是年,平陽縣自理贖鍰,春夏積錢、秋冬積谷,入常平倉。其紳民樂輸者,官方多鼓勵,勿勒定數。
恩詔六,七兩年錢糧拖欠在民者,悉與豁免。
順治十三年(1656)丙申
二月,鄭成功令總制張英俊,提督萬里統諸鎮攻金鄉衛,守將翟永壽降。鄭部收糧而去。
是年,疫,城鄉男婦死者數百。
裁常豐、廣濟、預備三倉大使。
王言,任平陽知縣。
清政府恩詔八、九兩年錢糧拖欠在民者,具奏豁免。
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
十二月一日,午後炎熱蟲出,是夜,嚴霜如雪,野中蛇死無數。
順治十五年(1658)戊戌
五月初九日,鄭成功大船蔽江而至,平陽縣城守將單任暹降。
冬,槐豆結實有桃實大如拳。
是年,李用光,任平陽知縣。
清政府恩詔十、十一年兩年錢糧拖欠在民者,具奏豁免。
順治十六年(1659)已亥
裁撤肥艚巡檢司。
順治十七年(1660)庚子
三月,饑,米一石銀四兩有奇。
是年,清政府恩詔十六年以前錢糧拖欠在民者,具與豁免。
順治十八年(1661)辛醜
秋,清廷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濟海上抗清隊伍,下令“遷界”,金鄉、蒲門沿海一帶居民內遷十餘裏,扡木為界,界外房屋全部燒毀。居民被迫離鄉背井。
是年,平陽全縣實存人口四萬三千五百五十四丁,棄置逃亡的有四萬三千二百二十四丁。
平陽縣沿海遷界棄置人丁逃亡,全縣實存田地山國五千二百零七頃八十九畝四分七厘。
高儀坤,任平陽知縣。
聖祖康熙二年(1663)癸卯
裁撤江口巡檢司。
康熙三年(1664)甲辰
舉人余養浩,陝西潼關人。任平陽知縣。任職期間,題蠲有額無徵錢糧五千餘兩,吏民永賴。
康熙四年(1665)乙巳
清政府恩詔順治十六、十七、十八三年舊欠錢糧照例一概豁免。
康熙五年(1666)丙午
秋大旱,酷熱,米每斛三錢,收成不足供稅。殷富人家放棄滿倉糧食外逃,俗稱“熟荒”。
是年,陳弘周,剛曲人。任平陽知縣。
康熙七年(1668)戊申
七月初五日,大風雨,壞城垣廬舍,河鄉一帶,早禾沒收。
康熙八年(1669)己酉
蒲壯(今蒲城)駐軍有守備一人,千總一人,把總二人,兵四千零三十名。
呂鳳強,青州人。任平陽知縣。
清政府恩詔正項拖欠錢糧在民者,奏請豁免。
林東明,隨聖祖出遊,護駕禦前,時逢野兔竄前,奉令放一箭命中,聖祖大喜,隨即封東明為南汝鎮右營遊擊,誥封定國將軍。
康熙九年(1670)庚戌
朝廷下令“展界”:恢復金鄉等界外地。唯蒲門至二十三年才複界。
平陽縣金舟鄉展界後招回人口二百二十四丁,全縣共有四萬三千七百七十八丁。
左營千總下轄分水台、大原台、五岱台、後衙山台.長濟嶺台,貓竹山台、水塗山台、藻溪山台、還(繁)枝山台、烏石嶺台、蓀湖山台、清隱山台、大漁嶺台、寨山台、金字山台、鳳凰山台、舥艚山台、林家院台、劉店台、江口南岸炮臺等二十個台。
金鄉奉旨展界,修築衛所,設立金鄉寨鎮標左營,遊擊駐防,兵一千名,守禦自分水至江口。
進士崔天寵,南宮人。任平陽知縣。
康熙十年(1671)辛亥
五月二十九日,蝗蟲食沿江田禾五日。
是年,因連年荒歉,清政府免元二三年隨漕逋賦。
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
清政府繼續免元二三年月糧及隨漕逋賦。
舉人石金和,字憲呂,福建安溪人。任平陽知縣。
康熙十二年(1673)癸醜
赤洋山居民控告礬窯煉礬污水損禾,知縣石金和下令禁止煉礬。礬工無以為生、遂上訴。至十五年才下旨:“赤洋礬礦恩准孤貧度食,而礬水必匯大海”。
《平陽縣誌》,由縣令石金和主修,訓導施宏編纂。共十卷分三十三目,即“圖、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學校、祠祀、貢賦、屯田、水利、茶法、鹽法、兵防、馬政、帝王、職官、名宦、選舉、人物、孝義、列女、隱逸、流寓、仙釋、風俗、古跡、陵墓、寺觀、祥異、雜記、藝文等。
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
四月,耿精忠據閩叛清,平陽縣遊擊司定猷遣使人閩納降,並縛總兵蔡朝佐以迎耿軍。五月上旬,耿部曾養陛,吳長春率軍由桐山入據縣城。至十五年十月始被清兵擊退。
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
暗室地生白毛有長如馬尾。
|